小议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好处
{中医秘方}十年尿毒症—纯中草药一十天痊愈。

{中医秘⽅}⼗年尿毒症—纯中草药⼀⼗天痊愈。
尿毒症是⼀个发病率很⾼的疾病,患上尿毒症会给患者的⾝⼼都带来极⼤的影响。
尿毒症是很多⼈都惧怕的⼀个疾病,也存在⼀定⾼危⼈群。
哪些⼈群是患上尿毒症的⾼危⼈群呢?我们⼀起了解下这个问题吧!尿毒症的⾼危⼈群有哪些:1、⽼年⼈随着年纪的增加,⽼年⼈⾝体的各个器官的功能都会下降许多。
肾脏的功能也会⾃然的衰退,很多⽼年⼈⾝上还伴随着动脉硬化的维,这些问题都是造成肾脏损伤的重要原因。
所以⽼年⼈患上肾脏疾病的⼏率会⽐年轻⼈则更加许多。
2、⾼⾎压患者患上尿毒症和⾼⾎压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长期不控制⾎压的话会导致肾⼩动脉出现硬化,这个疾病在临床上被称之为⾼⾎压肾病。
在早期的时候患者会有夜尿增加,并且有微量的蛋⽩尿的症状出现,少部分的患者会出现⾎尿。
⾼⾎压肾病的发展是⽐较缓慢的,有部分的患者会逐渐的发展成为肾衰竭,也有⼀部分的患者会逐渐的发展成为尿毒症晚期。
3、⾼⾎脂患者⾼⾎脂的患者会出现⾎脂在动脉⾎管壁内逐渐的沉积,引起动脉硬化的发⽣。
⽽肾脏⼜是动脉⾎管分布最多的器官,多数都是动脉硬化发展最早的器官。
所以⾼⾎脂是患上肾脏疾病的⼀个重要诱因,没有加以控制的话是会发展为尿毒症的。
多数肥胖的⼈群都患有⾼⾎脂症,这类⼈群普遍都存在⾼代谢状态,这些因素都会诱发肾功能受损,会逐渐的发展成为尿毒症。
4、经常服药的⼈群我们都知道是药三分毒这句话,药物在进⼊我们⾝体之后。
都是需要经过肾脏来排出体外的,有部分的药物会给肾脏带来不⼩的伤害。
如果长期服⽤这些药物的话,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引起尿毒症的发⽣。
黄先⽣,⼗年尿毒症:头晕,⾼⾎压,肾衰竭,贫⾎,⼼烦意闷,⽓喘⽽促,⼼脏病,四肢⿇⽊,冷汗⾃汗,便秘。
肠沾连,⼩便短⾚⽽痛难拉⼗年的透析⽣崖,直⾄最近三个⽉,全⾝浮肿。
指甲⼂嘴唇苍⽩。
六脉:右三部⼨中取短⼂滑,关:短滑⽽平,尺沉⽽短,细。
左三部,⼨关尺皆沉细⽽微,尺欲绝,诊断为逆症。
随⽤:川太⼗克,车前⼦⼆⼗克,⾦钱草草,枝⼦,茯苓,⼭萸⾁各⼗五克,⾚芍,⽩芍各⼗⼆克,羌活,独活,各六克,枳壳,枳实,党参,黄芪,熟地,当归各⼗克,桂技3克另包局,龙眼菌⼗克,丹参,花粉,半夏,⼭楂,各⼗克,来服⼦,枣仁各五克。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尿毒症中医治疗七点: 人们一提到尿毒症,就会联想到血液透析及肾移植。
但其价格昂贵,大多数病人难以承受,目前在我国尚不能广泛推广。
而中医治疗尿毒症已有几千年历史,并已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已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认同。
下面介绍七种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方法。
一、中药内服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二、穴位敷贴将生大黄、丹参、益母草、薏米仁、川芎、甘遂加工成粗末混匀,用香油浸泡放置沙锅里熬至膏状。
贴于肾俞及关元穴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并刺激穴位,经经络直接作用于肾腧,从而达到温肾、活络、利尿、清浊之功效。
本法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优点是不经消化道吸收,不发生胃肠道反应。
三、中药灌肠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
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四、脐疗脐在胚胎发育中为腹壁最后闭合处,皮下无脂肪组织,脐下腹膜血管丰富。
敷脐疗法就是将药物敷置于脐眼或脐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脐与诸经相通,能使经气循环并交通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将药物以循环直趋病所,从而驱除病邪,促进机体康复。
本法是将大黄、附子、细辛、黄芪、益母草、车前子制成丸剂,敷于脐部,使药物经脐进入血液,发挥药物的作用,起到滋补脾肾、降浊排毒、消肿利水的治疗作用。
尿毒症治疗,中医治疗效果好

尿毒症治疗,中医治疗效果好提到尿毒症大家都会很恐惧,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被尿毒症折磨着,这一疾病很不容易治愈,甚至会危及到生命的安全,相比手术治疗患者可以选择中医治疗,也有不错的效果。
1、中医机因干预疗法肾区中药离子导入。
采用肾区直接给药,通过远红外加热,经皮肤经络微循环,将高浓度中药。
源源不断的渗透到肾脏内部,将即将硬化坏死的肾单位软化,从而增加肾脏的供血供氧,使硬化坏死的肾单位重新开始正常工作,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功效。
2、中药内服尿毒症病程缠绵,病机错综复杂,并分不同阶段,治疗时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特点辨证论治,一般可选用生黄芪、附子、虫草、仙灵脾、巴戟天、姜半夏、丹参、车前子、苏梗、黄连、大黄、桃红、当归、红花等温肾泻浊、化瘀清利等药物,这些药物能扶正固本,活血化瘀,祛邪而不伤正气,有推陈出新,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血肌酐,纠正酸中毒等作用,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加快毒性物质的排泄,阻止肾小球的进一步损害,抑制尿素氮、肌酐的升高,促进血色素的升高。
3、中药灌肠此方法有一定的结肠透析作用,但不同于结肠透析,是清除体内氮质的一个重要途径,为口服药物的补充,尤其对不能口服药物的病人更为适宜。
一般选用大黄、附子、生牡蛎、土茯苓、蒲公英以通腑泄浊,促进毒素从肠道排泄,抑制蛋白分解,同时增加肠的蠕动,防止肠道内毒素吸收,促进体内有毒物质排出,有利于减轻健存肾单位的负荷,从而控制血肌酐、尿素氮等毒性物质的升高。
4、药浴一般多选用易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药物。
如麻黄、桂枝、羌活、丹参、红花、川芎、防风、细辛等,它借助药浴水的温热效应,将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体表,由于体表皮肤温度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使血液和淋巴液的循环,使毒物随汗液排泄增多,故可使已经受损伤的肾脏有机会自行恢复,尿量增多,水肿消退,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目前研究表明,麻黄能改善肾血流量,红花能改善循环功能,而起到利尿作用。
中医五联排毒疗法治疗尿毒症

02
尿毒症的病理与现状
尿毒症的病理机制01源自0203肾功能衰竭
尿毒症是由于肾脏功能衰 竭,无法正常排除体内的 毒素和多余水分,导致毒 素在体内积累。
电解质紊乱
尿毒症患者常常出现电解 质紊乱,如高钾血症、低 钙血症等,影响身体正常 生理功能。
酸碱平衡失调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脏排泄 酸碱物质的能力下降,容 易出现酸碱平衡失调,影 响身体正常代谢。
优势与特点
优势
中医五联排毒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疗效稳定、改善生活质量 等优势,尤其对于不适合透析或移植的患者,中医治疗成为 重要的替代疗法。
特点
该疗法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状况, 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同时,中医五联排毒疗法注重整体 调节,改善患者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标本 兼治的效果。
尿毒症的常见症状
01
02
03
04
水肿
由于体内水分无法正常排除, 患者常常出现全身或下肢水肿
。
食欲不振
尿毒症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等症状,影响营
养摄入。
乏力
由于体内毒素积累,患者常常 感到全身乏力,容易疲劳。
高血压
尿毒症患者常常伴有高血压,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尿毒症的危害与治疗现状
采用对比治疗前后数据的方法,对治疗效果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
评估结果
经过中医五联排毒疗法治疗后,患者的生化指标明显改善,肾功能 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患者症状和体征也有所改善。
患者反馈与评价
患者反馈
张先生表示,中医五联排毒疗法 治疗过程中无明显不适感,治疗 效果显著,对中医治疗尿毒症充 满信心。
患者评价
心血管疾病
浅析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浅析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肾病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主要表现为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等症状。
中医认为,肾病综合征是由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中医证候。
针对这些证候,中医采用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中医药治疗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中药如补骨脂、阿胶、枸杞子等,具有滋阴补肾、补血益气、清热解毒等功效,可以改善肾功能,调整机体代谢,减轻临床症状,延缓疾病进程。
同时,中药还可调节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抵抗力,降低病情反复发作的风险。
针灸在中医治疗肾病综合征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针灸可以刺激穴位,促进脏器功能的恢复和调整,改善血流循环,减轻水肿和血脂的过多积聚。
此外,针灸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于心理和情绪等方面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针灸可以有效地缓解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
推拿是中医理疗的常见技术之一,在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推拿可以通过按摩、揉捏、拍打等手法,调动机体内部的气血运行和代谢,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质。
推拿还可以调节脏器功能,改善患者的心理抵抗力,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艾灸是一种传统疗法,是一种热疗法。
艾灸也被广泛应用于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
艾灸可以刺激穴位,调节身体的代谢和血流循环。
通过热力作用,使患者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使组织流通和供氧更加充足,以达到促进代谢和调整患者的脏器功能的效果。
艾灸还可以调节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缓解症状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总之,中医护理在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
中医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经验,通过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是一种很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中药治疗尿毒症有哪些优势

中药治疗尿毒症有哪些优势尿毒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非常恐怖的疾病,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在病情出现之后患者需要及时的选择正确的措施来对自己的病情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样才可以更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掌握疾病的症状是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存在的重要途径,尿毒症的症状是不能被患者忽视的问题。
下面由长沙普济医院介绍中药对尿毒症的治疗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通过整体调理提高体质,增强防病抗病能力尿毒症患者由于体内毒素、废物长期侵蚀,代谢严重紊乱,各种器官功能遭到破坏,使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因此,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的各种感染是尿毒症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也是影响长期生存的重要因素。
药在调节人体免疫方面有十分确切的作用,许多单味中药如黄芪、冬虫夏草及复方制剂如六味地黄丸、桂附八味丸、补中益气丸等,都是历经几千年而且为老百姓熟知的能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中药。
二、保护残余肾功能尿毒症患者虽然已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最后期,但还有5%-15%残余肾功能存在,而这区区5%-15%却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帮助患者排出部分的水分、毒素,从而大大减少尿毒症急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危害,对透析脱水量的依赖也得以减轻。
一些科学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证实,药具有较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的作用,合理进行药的治疗和保健,可以明显缓解尿毒症患者残余肾功能的丢失,给患者的长期健康带来好处。
三、减轻西药及透析治疗的副作用透析是尿毒症患者最主要、有效的治疗手段,但透析治疗本身也有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加重心、肺、脑功能的减退,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增加营养成分的丢失,导致体内各种元素的失衡等,药的运用可以减轻透析带来的各种负面问题,提高透析治疗的整体疗效。
在尿毒症合并症的治疗中必须联合运用多种西药,许多药物的联合运用常常会加重脏器负担,带来一些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因此,合理地运用药参与治疗和调理,可以减少西药的用量及品种,减轻一些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尿毒症患者的综合治疗的安全性。
论中药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论中药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一直以来,尿毒症都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它主要是人们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期表现。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尿毒症的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几乎达到了每年5%的增长速度。
对于尿毒症的治疗也是人们一直都关注的要点,西药、手术是尿毒症常见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主要探讨中医治疗尿毒症的效果分析。
标签:中药治疗,尿毒症,疗效分析前言:当前时期,对于尿毒症最有效的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但是血液透析的治疗方式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血液透析的治疗费用一般较高,血液透析之后患者的存活率也不一定很高,并且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是没有把握的。
所以,在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寻求其他的治疗方式,如中医中药治疗,二者结合,才能有效的控制尿毒症。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中药治疗下的尿毒症不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也可以减少医疗的费用。
1尿毒症相关知识简介所谓慢性肾衰竭就是指的各种肾脏病而导致肾脏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的减退,并且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又叫做慢性肾衰。
而尿毒症一般指的就是慢性肾衰的终末期。
所以说,尿毒症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晚期的肾脏病共有的临床综合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进入终末阶段时出现的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
尿毒症患者不能正常的通过肾脏产生尿液,并将体内多余的代谢废物和过多的水分排出体外。
肾脏功能的衰竭会随着病情的进展代不同,而产生代谢失常,从而引起身体各种的毒害。
在尿毒症的临床治疗中,血液净化是一种能快速清除体内毒素的最直接办法,从而使身体内环境达到基本平衡,使生命得到维持,这种血液净化的方式就是人们常说的血液透析。
2尿毒症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尿毒症治疗中的问题对于大多数的尿毒症患者来说,其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依靠血液透析的方式进行维持。
血液透析可以代肾脏进行毒素的排泄,目的是最终保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况,并尽量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
论中药治疗尿毒症的疗效观察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症状改善情况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尿毒症症状( 如恶心、呕吐、乏力等)的改善 情况,评估生活质量提高程度。
饮食及营养状况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饮食及营养状 况,评估营养状况改善情况。
精神状态
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精神状态,评 估心理状况改善情况。
复发率的统计与分析
复发率的统计
对治疗后复发的患者进行统计,计算复发率。
调节免疫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可以调 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 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反应。
抗氧化作用
中药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抗 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 的自由基,减轻尿毒症对 机体的损害。
尿毒症的中医辨证论治
脾肾气虚证
以健脾补肾、益气活血为 治疗原则,常用中药有黄 芪、党参、白术、茯苓等 。
脾肾阳虚证
以温补脾肾、益气活血为 治疗原则,常用中药有附 子、肉桂、黄芪、党参等 。
危害
尿毒症可导致全身各系统受累, 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 系统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 量和寿命。
中药治疗尿毒症的研究背景
中药治疗的优势
中药在治疗尿毒症方面具有副作用小 、效果稳定、价格低廉等优势。
研究现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药对 于尿毒症的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但具 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
肝肾阴虚证
以滋养肝肾、益气活血为 治疗原则,常用中药有枸 杞子、熟地黄、山药等。
中药治疗尿毒症的优势
副作用小
相对于西药治疗,中药治疗尿毒 症的副作用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议中医治疗尿毒症的好处尿毒症是肾功能不全发展到较重程度的一个阶段,它可由多种原因、多个病种引起,如急、慢性肾炎、尿路梗阻、糖尿病性肾病、药源性肾损害、肝炎相关性肾病等。
当肾功能由氮质血症期(肌酐177以上、小于442)进入肾功能衰竭期(肌酐大于442、小于707),如果继续得不到有效治疗,肌酐进一步增高,则将进入到尿毒症期。
此时肾小球的功能已有80%-90%被损害,肾脏处于极为脆弱的境地。
鉴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不宜再对这一期的肾病进行治疗,所以中药是最好、也是唯一可行的疗法。
回顾笔者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肯定地说尿毒症是可以治愈的,只是疗程相对要长些,而且病愈后的生活调摄也特别重要。
本文仅就慢性肾炎及慢性肾炎所引发尿毒症的治疗作一阐述,希望医界同仁们多提宝贵意见。
一、化浊祛瘀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一环慢性肾炎、尿毒症是慢性病中较为典型的、具有渐进性、阶段性发展的一组病症。
因病势缠绵,气血失其条达,再加上旷日持久的激素治疗、甚至是反复的误治,致使气血瘀阻、湿毒内结,邪实的一面较为突出。
具体表现为面色晦暗、唇舌衬紫、舌苔秽浊厚腻,甚至于口气腥臊逼人、全身皮肤瘙痒。
小便不利,但其色多澄清,或虽黄而气味很淡(湿毒羁留不出)。
脉象多为沉涩,或沉弱中寓有滑象。
从中医学辨证论治的角度分析,此证非但不能补益,即是平补平泻也嫌不妥。
当此时也,必以化瘀去浊为先,裨使脉络瘀阻得除,气血畅通,湿毒痰浊得以排出,方可挽大厦于将倾。
笔者体会,有此证而用此药者,大多在三个月之内肌酐即可降至700以下。
化浊去瘀法以血府逐瘀汤合温胆汤加西红花为主方(肾功一号),据证化裁,不可拘执。
如果没有气血瘀阻、湿毒内结征象者,则此法绝不可用。
据笔者经验,在尿毒症的不同阶段出现血瘀湿阻者约占八成。
换句话说,化浊祛瘀法虽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手段,但不是每个尿毒症患者都适于使用这一治法。
二、调补心脾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的重要保障慢性肾炎患者在尿检上大多有尿蛋白、尿潜血、管型等,即便是到了尿毒症阶段这种情况也较为普遍。
尿毒症患者血常规则常见贫血。
而在临床表现上则多有心悸、乏力、面色不华、夜寐不安等,尤其是心悸一症最为常见。
从中医的角度看,这是典型的心脾两虚。
所以调补心脾也是治愈慢性肾炎、尿毒症不可或缺的一环。
笔者体会,尿毒症患者出现血瘀者约占八成,而出现心脾两虚者则几乎是百分之百。
所以笔者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是从始至终贯穿着调补心脾这一法则。
常用基本方:人参养营汤合圣育汤加虫草、仙灵脾(肾功二号)。
笔者常把调补心脾和化浊祛瘀这两种药分开使用,根据虚、实证的偏重不同而用量有所区别。
譬如瘀阻较重而心脾虚较轻者,则早晚服化浊祛瘀剂,中午服调补心脾剂。
而邪实与正虚均较突出者,则两法并重。
但并重不是混用,笔者主张两种药单煎单用。
即先服化浊祛瘀剂,半小时至一小时再服调补心脾剂,这种煎服法远较大方混煎疗效好得多。
现在各大医疗单位都使用代煎剂,这就方便多了。
有的病人一天用半副药即可,而有的只用三分之一;而有的则据证可用一副半。
用多用少,如何确定补虚和扶正的份额,全在仔细辨证、用心体会。
调补心脾法结合化浊祛瘀法治疗尿毒症获效尤其快,一个月肌酐即可呈明显下降趋势。
三、温阳利水是尿毒症重症的关键治法尿毒症重症(肌酐多在1000以上)常表现为一派虚寒:面色惨白、恶寒倦卧、纳少、呕恶连连、小便清澈、量虽少而无味、大便不实或溏薄、舌淡体胖质嫩水滑、脉濡或微细。
面虚浮、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清冷。
对此病情就不能常规用药了:化浊祛瘀则必伤其正,调补心脾又恐滋腻碍胃、虚不受补,此时唯一可行之法就是温阳利水。
仲景云:“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
正指此证而言。
“又云:“......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少阴病......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
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由此可知,真武汤是治疗尿毒症重症的最佳方剂。
当然了,尿毒症是综合征,其重症就更为复杂了,不但变证多、而且兼夹证更多,这就要求在治疗上宜统筹兼顾。
在温阳利水的前提下,仍宜兼顾气血。
而且当出现邪实征象时,应不失时机地加上去湿化浊之品,以求标本同治。
很多重症患者在接受温阳利水法治疗一月以上即可有明现转机,首先表现为恶寒倦卧减轻,小便色稍加深,尿量增加,食欲好转;随之水肿渐消,晦暗之面色渐退,脉象也会出现出有胃有根的好转迹象。
此时肌酐多已降到1000以下,再配合调补心脾、化浊祛瘀诸法,则愈期有盼矣!四、补肾阴须佐以利湿、不可蛮补留邪很多慢性肾炎、尿毒症患者的病理表现较为奇特---肾阴虚伴水湿胜!阴虚和湿胜在治疗上原本就是一对矛盾,滋阴容易留湿,利湿又会伤阴。
但这类患者又不是个案,临床较为常见,可能和长期使用利尿剂、激素等有关吧。
既然常见,就必须予以解决。
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补阴圣药---三补三泄的六味地黄丸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力武器。
方中的地、萸、山药补肾阴,泻、苓、丹皮利水湿,于此正相合拍。
由于尿毒症患者的湿胜较突出,故常加重利水剂,车前子、大腹皮等常用,甚至稍加商陆、筚薢、滑石(肾功三号)。
阴虚血瘀并见者常加用牛膝、赤芍、西红花。
需要强调,很多利水药能损害肾脏,尿毒症患者应禁用,如大戟、芫花、狼毒、甘遂等。
现代医学也证实上述药物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万不可图快一时而遗患无穷。
其实现代医学所说的利尿剂损害肝肾功能和中医学所说的过利水湿伤及肾阴是一回事,由此说明中西医是互补长短、殊途同归的。
补肾阴而不留湿邪、利水湿而不伤肾阴,是治疗尿毒症的较高境界,也是治愈尿毒症的必由之路。
五、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绝不可通泻大便临床接诊的很多患者用过保留灌肠这一疗法,检视其方多为大黄、芒硝等泻下剂。
而使用这一方法的多是西医大夫,其理论依据是肠粘膜具有半透膜的作用,通过泻下药提高肠腔的渗透压,能使血液中的有害物质从大便排出。
想法很好,但太天真,太一厢情愿!尿毒症患者大多脾肾两亏、大便溏薄,由于脾肾运化无力才造成了湿毒存留,复予苦寒泻下之剂,岂非雪上加霜?所以笔者认为,西医就好好地用西药,中医就老老实实地辨证用中药。
既不要把中药当西药用,也不要根据西医的病名来辨病用中药,那样会画虎不成反类犬、贻笑大方!笔者从西医的保留灌肠得到启发,分别使用健脾、补肾、利湿、化瘀、温阳等中药辨证组方,直肠给药,收到一定疗效。
尤其对肌酐、尿素氮过高、恶心较剧、难以口服汤剂者,可以一用,但以不引起腹泻为宜。
另外笔者用五苓散、当归饮子等煎药熏洗,对尿素氮过高所致肌肤瘙痒有效。
对于尿毒症患者来说,大便的稀与实常是判断病情进退的一个标志。
大便调,则多是脾气来复,病向愈;大便稀,则常为脾肾重伤,病势进。
由此不难理解,治疗尿毒症绝不可通泻大便。
六、病后科学调理事关成败慢性肾炎、尿毒症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其愈后调理则尤为关键。
因本病迁延日久,五脏动摇、百节俱虚,虽勉力治愈,生机已夺大半矣。
欲收全功,生活中须严格注意以下事项:1、慎劳作。
一是尽量减少体力劳动。
毕竟大病之后,数年之内不可过劳,中医所谓的劳复即指此而言;二是尽量减少脑力劳动。
脑力劳动消耗精气于无形,而且凡从事脑力劳动者又多疏于体育活动,不可不慎;三是慎房劳。
对此很多患者觉得不好掌握,其实很简单:以事后不疲劳为原则。
但总的说,房事以少为好。
2、调情志。
尿毒症重伤脾肾,而脾为后天之本,尤易为忧思所伤。
脾伤则运化失职,水湿不得输布,留着而旧病复发。
其它如过怒、过喜、惊恐等也应尽量避免。
3、节饮食。
病愈后3年内应少食肉类。
因脾肾重伤之下对肉类的消化能力较差,勉强食之尤易助湿生痰,中医所谓食复即指此而言。
其它如高盐、高糖饮食也应控制;梨子性寒、荔枝性热、萝卜破气、栗子滞气等,均应少食或不食。
4、勿药补。
病后进补提倡食补,而非药补。
尤其是所谓的保健食品,多以中药掺杂其中,在不辨虚实、不分寒热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有害无益!再就是乱用补酒、滥用参、芪、归、煲汤,温补过甚,其害尤烈!七、典型病例1、朱X,女,42岁,临沂兰山人,2004年春来诊。
患慢性肾炎十余年,近年转化为尿毒症,肌酐一度达到800以上,尿蛋白3+、潜血2+,曾用百令胶囊、包醛氧淀粉,并透析十余次。
刻诊:肌酐810,尿素氮36,血HGB96,面黄乏力,下肢凹陷性水肿,唇舌暗、舌苔秽腻,脉细滑,沉取涩。
证属血瘀湿阻、气血不足,予化浊祛瘀、调补心脾法联用,予肾功一号(代煎剂)180mlbid,肾功二号(代煎剂)180mlqd.治疗月余,肌酐746,尿素氮28,血HGB106,浊苔化去,舌质嫩,肾阴已现不足,下肢尚肿,更方:肾功二号180mlbid肾功三号(代煎剂)180mlbid。
一月后据脉改为肾功二号180mlbid肾功三号180mlqd.治疗三个月后,肌酐605,尿素氮18.2,血HGB110.后以上方据证调整,共用药13个月,肾功恢复正常,贫血也得到纠正。
2、柏XX,男,13岁,沂南高里人,1995年春来诊。
患者5年前患过敏性紫癜,治疗不力,并发紫癜肾,屡用激素及环磷酰胺,不效,1994年秋于临沂市医院诊为“尿毒症”,每周透析两次,肌酐维持在800-900,后因经济不支而出院。
刻诊:肌酐912,尿素氮40(3日前外院结果),BP:160/100mmHG,患者处昏睡状态,呼之可应,旋即再睡。
脉细、轻度水肿。
西药用能量合剂以支持体力,中药以肾功三号(代煎剂)180mltid,另以小剂量生脉饮加竹茹(恶心、呕吐较重)急煎,少量频频喂服。
5日后,神识渐复,频索食,但仍时现懵懂状,且时出诡异表情,时讲鬼怪故事。
半月后病情明显好转,肌酐、尿素氮均有所下降。
此后以肾功二号、肾功一号,间配以健脾养胃利湿品调治,此间尚配用了我院创制的专治紫癜性肾炎的“紫癜肾合剂”。
5个月后,肌酐540、尿素氮22,尿常规:正常。
自此出院,每月复诊一次,共用药一年半,各项化验检查均正常,宣告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