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

合集下载

筏板基础的概念

筏板基础的概念

筏板基础是一种扩展基础形式,通常用于上部结构荷载较大且地基承载力较弱的情况。

以下是筏板基础的一些关键信息:
1.定义和用途:筏板基础是将建筑物的柱下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通
过联系梁连接起来,并整体浇筑底板形成的基础。

这种基础能够提供足够刚度,有助于调节不均匀沉降,适用于高层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等。

2.类型:筏板基础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即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
筏板基础。

平板式筏基适用于荷载不太大、柱网较均匀且间距较小的情况;而梁板式筏基则多用于荷载较大的情况。

3.结构和功能:筏板基础在构造上类似于倒置的钢筋混凝土楼盖,
它扩大了基底面积,提高了基础的整体性,能有效调整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这种基础可以设置在地基上,当地基承载力较小时也可以设置在桩上。

4.适用范围:当简单的条形基础或井格基础无法适应地基变形的需
要时,筏板基础就成为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它的选型需要根据工程地质、上部结构体系、柱距、荷载大小以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

筏板基础详解

筏板基础详解

(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

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构的柱、墙平面与基础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其:“高板位”(梁顶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同位置组合的筏形基础。

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的原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 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分区域采用不同配置时,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在注写Y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xx)无外伸、(xxA)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均可按一跨考虑。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汇总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汇总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Y:BB20@200;TB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
筏板基础
建筑术语
01 简介
03 应用范围 05 筏板
目录
02 分类 04 用途
基本信息
筏板基础由底板、梁等整体组成。建筑物荷载较大,地基承载力较弱,常采用砼底板筏板,承受建筑物荷载, 形成筏基,其整体性好,能很好地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
简介
简介
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筏板基础也属于扩展基础的一种,一般用于高层框架、框剪、剪力墙结构,当采用条形基础不能满足地基承载力 要求时,或当建筑物要求基础有足够刚度以调节不均匀沉降。筏板基础分为梁板式筏板基础和平板式筏板基础。
分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类
筏型基础又叫筏板型基础,即满堂基础。是把柱下独立基础或者条形基础全部用连系梁联系起来,下面再整 体浇筑底板。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 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一般说来地基承载力不均匀或者地基软弱的时候用筏板型基础。而且筏板型基础埋深比较 浅,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础。筏板基础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毕,应洒水养护的时间为(底板混凝土为抗渗混凝 土,养护周期不少于14天)。
谢谢观看
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建筑物采用何种基础型式,与地基土类别及土层分布情况密切相关。工程设计中,常遇到这样的地质情况, 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层为风化残积土层、全风化岩层、强风化岩层或中风化软岩层,因此,有可能采用天然地基。 高层建筑地下室通常作为地下停车库,建筑上不允许设置过多的内墙,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础的使用;筏板基础既 能充分发挥地基承载力,调整不均匀沉降,又能满足停车库的空间使用要求,因而就成为较理想的基础型式。筏 板基础主要构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础和梁板式筏板基础,平板式筏板基础由于施工简单,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广 泛的应用。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详解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详解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Y:BB20@200;TB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详解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详解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Y:BB20@200;TB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筏板知识点总结

筏板知识点总结

筏板知识点总结一、筏板的定义筏板,又称提板、浮板,是一种用于水上活动或水上运输的工具。

它通常由木材、塑料、橡胶等材料制成,具有一定的浮力,可以在水面上漂浮。

筏板可以用于娱乐活动,如漂流、划船等,也可以用于水上运输、救援等专业活动。

二、筏板的种类1. 传统木筏板传统木筏板通常由木头制成,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浮力和稳定性。

传统木筏板常用于娱乐活动,如漂流、划船等。

2. 充气筏板充气筏板由塑料或橡胶等材料制成,可以通过充气增加浮力。

充气筏板通常体积较小,便于携带和储存,适用于水上运输和娱乐活动。

3. 组合式筏板组合式筏板是由多块材料组合而成,具有较大的载重能力和稳定性。

组合式筏板常用于水上运输、救援等专业场合。

三、筏板的结构1. 筏板的主体筏板的主体通常由横向和纵向的材料组成,形成一个扁平的平台。

筏板的主体材料可以是木头、塑料、橡胶等。

2. 筏板的浮力装置筏板的浮力装置通常位于主体下方或四周,可以是空心的木头、塑料浮筒或充气装置。

3. 筏板的固定装置筏板通常配有固定装置,如绳子、桨柄等,便于操纵和固定。

四、筏板的使用1. 筏板的娱乐活动筏板常用于娱乐活动,如漂流、划船等。

人们可以站在筏板上,在水上享受乐趣。

2. 筏板的水上运输筏板可以用于水上运输,如搬运物品、穿越水域等。

3. 筏板的救援活动筏板常用于救援活动,如救生筏、漂浮救援等。

五、筏板的安全1. 筏板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和漏气。

2. 在使用筏板时,应穿戴救生衣,保持安全。

3. 在筏板上活动时,应注意平衡和稳定,避免摔倒或翻覆。

六、筏板的维护1. 筏板使用后应及时清洗并晾干,避免长时间接触水分导致腐蚀。

2. 对于木质筏板,应经常涂抹防水涂料,以增加防水性能。

3. 对于充气筏板,应定期检查气压,确保充气正常。

七、筏板的发展趋势1. 新材料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如碳纤维、玻璃钢等逐渐应用于筏板的制造,使筏板具有更高的强度和轻量化。

2. 智能化设计一些筏板开始采用智能化设计,加入GPS定位、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了筏板的智能化水平。

筏板基础计算知识讲解

筏板基础计算知识讲解

筏板基础计算筏板基础分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类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梁上平及下平两种形式,下面就筏基的分析计算做详细阐述。

(1)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方法同独立柱基,参见第17.1.1节内容。

对于非矩形筏板,抵抗矩W采用积分的方法计算。

(2)基础抗冲切验算按GB50007-2002第8.4.5条至第8.4.8条相关条款的规定进行验算。

①梁板式筏基底板的抗冲切验算底板受冲切承载力按下式计算式中:F l——作用在图17.1.5-1中阴影部分面积上的地基土平均净反力设计值;β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u m——距基础梁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f 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图17.1.5-1 底板冲切计算示意②平板式筏基柱(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计算时考虑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所产生的附加剪力,距柱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最大剪应力τmax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F l——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集中力设计值,对内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破坏锥体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对边柱和角柱,取轴力设计值减去筏板冲切临界截面范围内的地基反力设计值;地基反力值应扣除底板自重;u m ——距柱边h0/2处冲切临界截面的周长;M unb——作用在冲切临界截面重心上的不平衡弯矩设计值;c AB——沿弯矩作用方向,冲切临界截面重心至冲切临界截面最大剪应力点的距离;I s——冲切临界截面对其重心的极惯性矩;βs——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当βs<2时,βs取2;当βs>4时,βs取4;c1——与弯矩作用方向一致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c2——垂直于c1的冲切临界截面的边长;a s——不平衡弯矩通过冲切临界截面上的偏心剪力传递的分配系数;③平板式筏基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验算短肢剪力墙对筏板的冲切计算按等效外接矩形柱来计算,计算方法完全同柱对筏板的冲切,等效外接矩形柱参见图17.1.5-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筏板基础知识详细解析(一)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法施工图,是在基础平面布置图上采用平面注写的方式进行表达2.当绘制基础平面布置图时,应将其所支承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砌体结构或混合结平面一起绘制。

3.通过选注基础梁底面与基础平板底面的标高高差来表达二者间的位置关系,可以明确与板顶一平)、“低板位”(梁底与板底一平)、“中板位”(板在梁的中部)三种不4.梁板式筏形基础构件的类型和编号;a)梁板式筏形基础由基础主梁,基础次梁,基础平板等构成。

(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部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

b)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应在所表达的板区双向均为第一跨(X与Y双向首跨)的板上引出(图面从左至右为X向,从下至上为Y向)板区划分条件:i当板厚不同时,相同板厚区域为一板区。

ii当因基础梁跨度、间距、板底标高等不同,设计者对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配置相同的区域为一板区。

各板区应分别进行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内容规定如下:注写基础平板的编号。

‚注写基础平板的截面尺寸。

注写h=XXX表示板厚。

ƒ注写基础平板的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及其总长度。

先注写X向底部(B打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头)贯通纵筋与顶部(T打头)贯通纵筋,及其纵筋长度范围。

(图面从左至右为X 贯通纵筋的总长度注写在括号中,注写方式为“跨数及有无外伸”,其表达形式为:一端有外伸,(xxB)两端有外伸。

注:基础平板的跨数以构成柱网的主轴线为准;两主轴线之间无论有几道辅助轴线,例:X:BB22@150;TB20@150;(5B)Y:BB20@200;TB18@200;(7A)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间距15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20间距150的为5跨两端有外伸;Y向底部配置B20间距200的贯通纵筋,顶部配置B18间距20度为7跨一端有外伸;当某向底部贯通纵筋或顶部贯通纵筋的配置,在跨内有两种不同间距时,先注写跨内两前面加注纵筋根数(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围);再注写跨中部的第二种间距(不需要加分隔。

例:X:B12B22@200/150;Y:T10B20@200/150表示基础平板的X向底部配置B22的贯通纵筋,跨两端间距为200配置12根,跨中配置B20的贯通纵筋,跨两端间距为200配置10根,跨中间距为150施工及预算方面应注意:当基础平板分板区进行集中标注,且相邻板区板底一平时,两纵筋应在两毗邻板跨中配置较小的板跨的跨中连接区域连接。

(即配置较大板跨的底部界线伸至毗邻板跨的跨中连接区域)c)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的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横跨基础梁下(板支座)的板底部i原位标注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写。

ii注写内容在规定的位置水平垂直穿过基础梁绘制一段中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线直径、间距与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以及自基础梁中线分别向两边跨内的纵向延伸长度值。

当该筋向两侧对称延伸时,可仅注;当布置在边梁下时,向基础平板外伸部位一侧的纵向延伸长度与方式按标准构造贯通纵筋相同者,可仅在一根钢筋上注写,其他可仅在中粗虚线上注写编号。

iii注写修正内容。

当集中标注的某些内容不适用于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某板区的某一板跨时,应由设计施工时应按文字注明数值取用。

iv当若干基础梁下基础平板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其底部、顶部的贯通一根基础梁下做原位标注,并在其他梁上注明“该梁下基础平板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三)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1.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的平面注写a)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的平面注写,分板底部与顶部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与板底位标注两部分内容。

当仅设置贯通纵筋而未设置附加非贯通纵筋时,则仅做集中标注b)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贯通纵筋的集中标注,同梁板式筏形基础平板LPB贯通纵c)平板式筏形基础平板BPB的原位标注,主要表达横跨柱中心线下的底部附加非贯通i原位标注位置:在配置相同的若干跨的第一跨下注写。

ii注写内容在规定的位置水平垂直穿过基础梁绘制一段中粗虚线代表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在虚线直径、间距与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伸部位(横向布置的跨数及是否布置到外以及自基础梁中线分别向两边跨内的纵向延伸长度值。

当该筋向两侧对称延伸时,可仅注;当布置在边梁下时,向基础平板外伸部位一侧的纵向延伸长度与方式按标准构造贯通纵筋相同者,可仅在一根钢筋上注写,其他可仅在中粗虚线上注写编号。

iii当某些柱中心线下基础平板的底部附加非贯通纵筋配置相同时(其底部、顶部的贯在一根中心线下做原位标注,并在其他柱中心线上注明“该柱中心线下基础平板底部中心线”(四)平板式筏形基础钢筋计算1、平板式筏基配筋图筏形基础h=800mm图2平板式筏形基础要计算的钢筋量1. 底筋(x方向、y方向)长度和根数;2. 面筋(x方向、y方向)长度和根数;1. 底筋a) 底筋(x方向)无封边情况图3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平法图集《04G101-3》25页基础底板(有垫层)顶筋保护层20mm,底筋保护层40m 8000mm一个搭接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14400-40*2+12*20*2=1480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0=820mm平板式筏形基础根数=ceil(y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底筋间距+1=ceil(14400-40*2)/150+1=97根a) 底筋(x方向)U形封边情况图4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14400-40*2+12*20*2=1480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0=820mmU形筋长度=底板厚-底筋保护层-顶筋保护层+12d*2=800-40-20+12*20*2=1220mm平板式筏形基础根数=ceil(y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底筋间距+1=ceil(14400-40*2)/150+1=97根U形筋根数=97*2=194根b) 底筋(x方向)交错封边情况图5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弯折长度=(底板厚-底筋保护层-顶筋保护层-150)/2+150=445mm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14400-40*2+445*2=1521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0=820mm平板式筏形基础根数=ceil(y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底筋间距+1=ceil(14400-40*2)/150+1=97根y方向底筋的计算方法和x方向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1. 面筋a) 面筋(x方向)无封边情况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平法图集《04G101-3》25页基础底板(有垫层)顶筋保护层20mm,底筋保护层40m 8000mm一个搭接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14400-20*2+12*20*2=1484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0=820mm平板式筏形基础根数=ceil(y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面筋间距+1=ceil(14400-20*2)/150+1=97根b) 面筋(x方向)U形封边情况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14400-20*2+12*20*2=1484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0=820mm平板式筏形基础根数=ceil(y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面筋间距+1=ceil(14400-20*2)/150+1=97根c) 面筋(x方向)交错封边情况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2+搭接长度弯折长度=(底板厚-底筋保护层-顶筋保护层-150)/2+150=445mm平板式筏基x方向底筋长度=14400-20*2+445*2=1525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0=820mm平板式筏形基础根数=ceil(y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面筋间距+1=ceil(14400-20*2)/150+1=97根y方向底筋的计算方法和x方向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五)梁板式筏形基础(梁外伸)梁板式筏基(梁外伸)配筋图图6梁板式筏形基础要计算的钢筋量1. 底筋(x方向、y方向)长度和根数;2. 面筋(x方向、y方向)长度和根数;3. 非贯通纵筋(1号钢筋、2号钢筋)长度和根数。

1. 底部通长钢筋(x方向)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底部通长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底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平法图集《04G101-3》25页基础底板(有垫层)顶筋保护层20mm,底筋保护层40m8000mm一个搭接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底部通长筋长度=14400-40*2+12*25*2=14920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5=1025mm根数=ceil(布筋范围/间距)+1A轴线以下,布筋范围为标注长-底筋保护层-梁宽500/2-起步距离50根数=ceil((1200-40-500/2-50)/200)+1=6根A~B轴线,布筋范围为轴线长-左右梁宽/2-起步距离50*2根数=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B~C轴线,布筋范围为轴线长-左右梁宽/2-起步距离50*2根数=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C轴线以上,布筋范围为标注长-底筋保护层-梁宽500/2-起步距离50根数=ceil((1200-40-500/2-50)/200)+1=6根Y方向底筋长度根数的计算方法和x方向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2. 顶部通长钢筋(x方向)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顶部通长筋长度=x方向外边线长度-顶筋保护层*2+弯折长度平法图集《04G101-3》25页基础底板(有垫层)顶筋保护层20mm,底筋保护层40m 筏板保护层分底面、顶面、侧面,长度方向减侧面保护层、弯折长度减底面、顶面保护护层或起步距离。

8000mm一个搭接外伸梁板式筏基x方向顶部通长筋长度=14400-20*2+12*22*2=14888mm1个搭接,搭接长度=41d=41*22=902mm根数=ceil(布筋范围/间距)+1A轴线以下,布筋范围为标注长-顶筋保护层-梁宽500/2-起步距离50根数=ceil((1200-20-500/2-50)/200)+1=6根A~B轴线,布筋范围为轴线长-左右梁宽/2-起步距离50*2根数=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B~C轴线,布筋范围为轴线长-左右梁宽/2-起步距离50*2根数=ceil((6000-500/2-500/2-50×2)/200)+1=28根C轴线以上,布筋范围为标注长-顶筋保护层-梁宽500/2-起步距离50根数=ceil((1200-20-500/2-50)/200)+1=6根Y方向底筋长度根数的计算方法和x方向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