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分析化学各章节习题(含答案)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概论一、选择题1.按被测组分含量来分,分析方法中常量组分分析指含量()(A)<0.1%(B)>0.1%(C)<1%(D)>1%2.若被测组分含量在1%~0.01%,则对其进行分析属()(A)微量分析(B)微量组分分析(C)痕量组分分析(D)半微量分析3.分析工作中实际能够测量到的数字称为()(A)精密数字(B)准确数字(C)可靠数字(D)有效数字4.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5.下列各项定义中不正确的是( )(A)绝对误差是测定值和真值之差(B)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在真值中所占的百分率(C)偏差是指测定值与平均值之差(D)总体平均值就是真值6.对置信区间的正确理解是( )(A)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包括测定平均值的区间(B)一定置信度下以测定平均值为中心包括真值的范围(C)真值落在某一个可靠区间的概率(D)一定置信度下以真值为中心的可靠范围7.指出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置信度越高,测定的可靠性越高(B)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宽(C)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测定次数的平方根成反比(D)置信区间的位置取决于测定的平均值8.可用下列何种方法减免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A)进行仪器校正<恒定值> (B)增加测定次数(C)认真细心操作(D)测定时保证环境的湿度一致9.偶然误差具有()(A)可测性(B)重复性(C)非单向性(D)可校正性10.下列()方法可以减小分析测试定中的偶然误差(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仪器校正(D)增加平行试验的次数11.在进行样品称量时,由于汽车经过天平室附近引起天平震动是属于()(A)系统误差(B)偶然误差(C)过失误差(D)操作误差12.下列()情况不属于系统误差(A)滴定管未经校正(B)所用试剂中含有干扰离子(C)天平两臂不等长(D)砝码读错1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终点误差属于系统误差(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恒定不变啊啊啊> (D)系统误差可以测定14.下面数值中,有效数字为四位的是()(A)ωcao=25.30% (B)pH=11.50<只有两位>(C)π=3.141 (D)100015.测定试样中CaO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080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0.5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 )(A)10% (B)10.1% (C)10.08% (D)10.077%16.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0.854×2.187+9.6×10-5-0.0326×0.00814 =()(A) 1.9 (B) 1.87 (C)1.868 (D) 1.868017.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甲组:0.19%,0.19%,0.20%, 0.21%, 0.21%乙组:0.18%,0.20%,0.20%, 0.21%, 0.22%(A)甲、乙两组相同(B)甲组比乙组高(C)乙组比甲组高(D)无法判别18.在不加样品的情况下,用测定样品同样的方法、步骤,对空白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称之为( )(A)对照试验(B)空白试验(C)平行试验(D)预试验1.D2.B3.D4.C5.D6.B7.A8.A9.C 10.D 11.B 12.D 13.C 14.A 15.C 16.C 17.B18.B二、填空题1.分析化学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含量)、(结构)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
(完整版)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某弱碱MOH的Kb=1.0×10-5,其0.10mol·l-1溶液的pH值为( D )A.3.00 B.5.00 C.9.00 D.11.002.下列滴定中只出现一个滴定突跃的是( C )A.HCl滴定Na2CO3B.HCl滴定NaOH+Na3PO4C.NaOH滴定H2C2O4D.NaOH滴定H3PO43.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1>V2,则组成为( A )A.NaOH+Na2CO3B.NaOH C.Na2CO3D.Na2CO3+NaHCO34.在Ca2+、Mg2+、Fe3+、Al3+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Fe3+、Al3+含量时,为了消除Ca2+、Mg2+的干扰,最简便的方法是( B )A.沉淀分离法 B.控制酸度法 C.配位掩蔽法 D.溶剂萃取法5.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与MIn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B )A.封闭现象 B.僵化现象 C.氧化变质现象 D.其它现象6.下列属于自身指示剂的是( C )A.邻二氮菲 B.淀粉指示剂 C.KMnO4D.二苯胺磺酸钠7.高锰酸根与亚铁反应的平衡常数是( C )[已知Eφ(MnO4/Mn2+)=1.51V,Eφ(Fe3+/Fe2+)=0.77V]A.320.0 B.3.4×1012 C.5.2×1062 D.4.2×10538.下列四种离子中,不适于用莫尔法,以AgNO3溶液直接滴定的是( D )A.Br- B.Cl- C.CN- D.I-9.以K2CrO4为指示剂测定Cl-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B )A.PH为11—13 B.PH为6.5—10.0 C.PH为4—6 D.PH为1—310.用BaSO4沉淀法测S2-时,有Na2SO4共沉淀,测定结果( A )A.偏低 B.偏高 C.无影响 D.无法确定11.测定铁矿石铁含量时,若沉淀剂为Fe(OH)3,称量形为Fe2O3,以Fe3O4表示分析结果,其换算因数是( C )A .3423Fe O Fe O M M B .343()Fe O Fe OH M M C .342323Fe O Fe O M M D .343()3Fe O Fe OH M M12.示差分光光度法所测吸光度相当于普通光度法中的 ( D )A .AxB .AsC .As -AxD .Ax -As13.在分光光度分析中,用1cm 的比色皿测得某一浓度溶液的透光率为T ,若浓度增加一倍,透光率为( A )A .T 2B .T/2C .2T D14.某弱碱HA 的Ka=1.0×10-5,其0.10mol ·l -1溶液的pH 值为 ( A )A .3.00B .5.00C .9.00D .11.0015.酸碱滴定法选择指示剂时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C )A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B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C .指示剂相对分子量的大小D .滴定突跃范围16.用双指示剂法测某碱样时,若V 1<V 2,则组成为 ( D )A .NaOH+Na 2CO 3B .Na 2CO 3C .NaOHD .Na 2CO 3+NaHCO 317.在pH 为4.42的水溶液中,EDTA 存在的主要型体是 ( C )A .H 4YB .H 3Y -C .H 2Y 2-D .Y 4-18.有些指示剂可导致EDTA 与MIn 之间的置换反应缓慢终点拖长,这属于指示剂的 ( A )A .僵化现象B .封闭现象C .氧化变质现象D .其它现象19.用Ce 4+滴定Fe 2+,当滴定至50%时,溶液的电位是 ( D )(已知E φ1(Ce 4+/Ce 3+)=1.44V ,E φ1Fe 3+/Fe 2+=0.68V)A .1.44VB .1.26VC .1.06VD .0.68V20.可用于滴定I 2的标准溶液是 ( C )A .H 2SO 4B .KbrO 3C .Na 2S 2O 3D .K 2Cr 2O 721.以K 2CrO 4为指示剂测定Cl -时,应控制的酸度为( C )A.pH为1—3 B.pH为4—6C.pH为6.5—10.0 D.pH为11—1322.为了获得纯净而且易过滤的晶形沉淀,要求( C )A.沉淀的聚集速率大于定向速率 B.溶液的过饱和度要大C.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D.溶液的溶解度要小23.用重量法测定Ca2+时,应选用的沉淀剂是( C )A.H2SO4B.Na2CO3C.(NH4)2C2O4D.Na3PO424.在吸收光谱曲线上,随着物质浓度的增大,吸光度A增大,而最大吸收波长将( B)A.为零 B.不变 C.减小 D.增大2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 与下列()因素有关。
化学分析分章节习题及答案

3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选择题
1.滴定分析中,对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 )
(A)反应必须定量完成<速率,确定重点>
(B)反应必须有颜色变化
(C)滴定剂与被测物必须是 1:1 的计量关系
(D)滴定剂必须是基准物
2.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
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终点 (D)滴定分析
3.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 )
(A)基准试剂 (B)化学纯试剂 (C)分析纯试剂 (D)优级纯试剂
4.将称好的基准物倒入湿烧杯,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
(A)正误差
(B)负误差
(C)无影响
(D)结果混乱
5.硼砂(Na2B4O7·10H2O)作为基准物质用于标定盐酸溶液的浓度,若事先将其置于 干燥器中保存,则对所标定盐酸溶液浓度的结果影响是( )
0.2039mol/L、0.2043mol/L、则其测定的平均值等于( 0.2043 mol/L ),标准
偏差等于( 0.00043 mol/L),相对标准偏差等于( 0.21% )。
三、判断题 1.( _ )测定的精密度好,但准确度不一定好,消除了系统误差后,精密度好 的,结果准确度就好。精密度是先决条件!!! 2.( _ )分析测定结果的偶然误差可通过适当增加平行测定次数来减免。
7.9.3×2.456×0.3543 计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应保留( 3 )位。
8.数据集中趋势的表示方法有(算术平均值)和(中位数)。数据分散程度的表
示方法有(平均偏差 )和(标准偏差 )。
9.取同一置信度时,测定次数越多,置信区间越(窄 ),测定平均值与总体平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分析化学研究范畴?A. 金属离子B. 有机分子C. 核酸D. 蛋白质答案:D2.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滴定分析B. 光谱分析C. 色谱分析D. 热分析答案:D3. 在酸碱滴定中,指示剂的作用是什么?A. 提供反应的终点信号B. 增加溶液的粘度C. 改变溶液的颜色D. 增加溶液的导电性答案:A二、填空题1. 分析化学中,_________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物质与试剂反应时所消耗的试剂量。
答案:滴定2. 光谱分析法中,_________是指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能力。
答案:吸收光谱3. 色谱分析中,_________是指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
答案:色谱保留三、简答题1. 请简述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
答案: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环境样品中污染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为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源追踪、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2. 什么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是什么?答案: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一种基于原子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测定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分析化学中,它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元素的测定,因其灵敏度高、选择性好、操作简便等优点。
四、计算题1. 某溶液中HCl的浓度为0.1mol/L,用0.05mol/L的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mL。
计算HCl溶液的体积。
答案:设HCl溶液的体积为V,根据滴定反应HCl + NaOH = NaCl + H2O,可得:0.05 mol/L × 20.0 mL = 0.1 mol/L × V解得 V = 10.0 mL五、实验题1. 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测定某未知溶液中Ca2+的浓度。
答案:实验方案如下:(1) 取适量未知溶液于试管中。
(2) 加入适当的指示剂(如钙指示剂)。
(3) 用已知浓度的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

完整版)分析化学考试题库有答案分析化学题库第一、二章:绪论、误差判断题:1.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2.分析化学的任务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和形态分析。
(×)3.用高锰酸钾法测定双氧水中过氧化氢的含量属于滴定分析。
(√)4.偶然误差是定量分析中误差的主要来源,它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5.可疑值(或逸出值)必须被舍去。
(×)6.被分析的物质称为样品,与样品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试剂,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称为化学分析法。
(√)7.偏差是测量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异。
(×)8.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9.增加平行测定次数,可以减少系统误差。
(×)10.当偶然误差被消除后,分析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准确度越高。
(×)11.在滴定分析中,测定结果的精密度越高,其准确度也越高。
(×)12.相对平均偏差、样本标准偏差、总体标准偏差都可用来表示测定值的分散程度。
(×)13.增加测定次数可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14.用20 mL 移液管移取 NaOH 溶液,体积数应记为 20.00 mL。
(×)15.根据测定原理,分析化学可分为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类。
(√)16.用酸碱滴定法测定醋酸的含量属于化学分析。
(√)17.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基础,仪器分析是分析化学发展的方向。
(√)18.在一定称量范围内,被称样品的质量越大,称量的相对误差就越小。
(√)19.滴定管的初读数必须为“0.00 mL”。
(×)20.测定 0.8 mL 样品溶液的含量,属于常量分析。
(×)21.测定值与真实值相接近的程度称为准确度。
(√)填空题:1.配制用的蒸馏水中含有少量被测组分,此情况属于系统误差。
2.用 50 mL 移液管移取 NaOH 溶液,体积数应记为 50.00 mL。
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全书 各章习题及答案

第 1 页共19 页分析化学习题第一章概论练习题及答案一、基础题1、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A、准确度高,一定需要精密度高;B、精密度高,准确度一定高;C、精密度高,系统误差一定小;D、分析工作中,要求分析误差为零2、在分析过程中,通过()可以减少随机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A、增加平行测定次数B、作空白试验C、对照试验D、校准仪器3、下列情况所引起的误差中,不属于系统误差的是()A、移液管转移溶液之后残留量稍有不同B、称量时使用的砝码锈蚀C、滴定管刻度未经校正D、以失去部分结晶水的硼砂作为基准物质标定盐酸4、下列有关随机误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随机误差是随机的;B、随机误差的数值大小,正负出现的机会是均等的;C、随机误差在分析中是无法避免的;D、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5、随机误差是由一些不确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2.050×10-2是几位有效数字()。
A、一位B、二位C、三位D、四位6、用25ml移液管移出的溶液体积应记录为()ml。
A、25.0B、25C、25.00D、25.0007、以下关于偏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B、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C、操作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误差D、由于不恰当分析方法造成的误差8、分析测定中出现的下列情况,何种属于随机误差?( )A、某学生几次读取同一滴定管的读数不能取得一致B、某学生读取滴定管读数时总是偏高或偏低;C、甲乙学生用同样的方法测定,但结果总不能一致;D、滴定时发现有少量溶液溅出。
9、下列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为四位的是()A 、10003.0-⋅=+L mol c HB 、pH=10.42C 、=)(MgO W 19.96%D 、0. 040010、下列情况引起的误差不是系统误差的是( )A 、砝码被腐蚀;B 、试剂里含有微量的被测组分;C 、重量法测定SiO2含量是,试液中硅酸沉淀不完全;D 、天平的零点突然有变动二、提高题11、滴定分析法要求相对误差为±0.1%,若使用灵敏度为0.0001g 的天平称取试样时,至少应称取( )A 、0.1g ;B 、 0.2g ;C 、 0.05g ;D 、 1.0g12、由计算器算得(2.236×1.1124)/(1.03590×0.2000)的结果为12.00562989,按有效数字运算规则应将结果修约为:( )A 12.006B 12.00;C 12.01;D 12.013、有关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章节试题及答案(仅供练习参考)1、误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2、偏差是衡量 ···························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3、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单次测量结果的偏差之和等于零B.标准偏差是用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总体平均值通常用σ表示B.正态分布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标准偏差通常用μ表示D.分析结果落在 μ±σ范围内的概率为%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 )A.系统误差加减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绝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绝对偏差的代数和B.偶然误差乘除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相对偏差的代数和C.置信度是以自由度来表示的D.少量实验数据是按t 分布进行统计处理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 )A.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x ±nμσ B.少量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μ= x ±n t f⋅αS C.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要用F 检验实验法是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S 27、根据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和对测量的相对误差(%),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试样重量应≥ B.试样重量应≥C.试样重量应<D.试样重量就≥8、下列论述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A.[H+]=×10-2(3位)=(3位)(2位) =×10-5(2位)9、下列表达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较正过所有法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0、下列论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小的是···············()A.高精密度B.标准偏差大C.仔细校正过所有砝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一致1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A.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分析中,首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D.分析中,首先要求精密度,其次才是准确度1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A.试样不均匀B.使用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使用未校正的容量仪器D.有过失操作13、分析测定中论述偶然误差正确的是···············()A.大小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B.正误差出现几率大于负误差C.负误差出现几率大于正误差D.正负误差出现的几率相等14、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方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又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5、下述情况,使分析结果产生负误差的是·············()A.用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时,测定管内壁挂水珠B.用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水D.滴定前用标准溶液荡洗了锥瓶16、对SiO2标样(SiO2%=)测定5次,结果如下:(x1)%,(x2)%,(x3)%,(x4)%,(x5)%。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

分析化学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章节试题及答案(仅供练习参考)1、误差是衡量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2、偏差是衡量 ··························· ()A.精密度B.置信度C.准确度D.精确度3、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单次测量结果的偏差之和等于零B.标准偏差是⽤于衡量测定结果的分散程度C.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D.偶然误差呈正态分布4、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总体平均值通常⽤σ表⽰B.正态分布中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C.标准偏差通常⽤µ表⽰D.分析结果落在 µ±σ范围内的概率为%5、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系统误差加减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绝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绝对偏差的代数和B.偶然误差乘除法的传递是分析结果的相对偏差为各测量步骤相对偏差的代数和C.置信度是以⾃由度来表⽰的D.少量实验数据是按t 分布进⾏统计处理6、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 ()A.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µ=x ±nµσ B.少量实验数据的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µ= x ±n t fαS C.平均值与标准值的⽐较要⽤F 检验实验法是⽐较两组数据的⽅差S 27、根据分析天平的称量误差(±)和对测量的相对误差(%),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A.试样重量应≥ B.试样重量应≥C.试样重量应<D.试样重量就≥8、下列论述中,有效数字位数错误的是···············()A.[H+]=×10-2(3位)=(3位)(2位) =×10-5(2位)9、下列表达中最能说明偶然误差⼩的是················()A.⾼精密度B.标准偏差⼤C.仔细较正过所有法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致10、下列论述中最能说明系统误差⼩的是···············()A.⾼精密度B.标准偏差⼤C.仔细校正过所有砝码和容量仪器D.与已知含量的试样多次分析结果的平均值⼀致11、定量分析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关系是···············()A.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B.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C.分析中,⾸先要求准确度,其次才是精密度D.分析中,⾸先要求精密度,其次才是准确度12、若试样的分析结果精密度很好,但准确度不好,可能原因是····()A.试样不均匀B.使⽤试剂含有影响测定的杂质C.使⽤未校正的容量仪器D.有过失操作13、分析测定中论述偶然误差正确的是···············()A.⼤⼩误差出现的⼏率相等B.正误差出现⼏率⼤于负误差C.负误差出现⼏率⼤于正误差D.正负误差出现的⼏率相等14、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A.⽅法误差属于系统误差B.系统误差包括操作误差C.系统误差⼜称可测误差D.系统误差呈正态分布15、下述情况,使分析结果产⽣负误差的是·············()A.⽤HCL标准溶液滴定碱时,测定管内壁挂⽔珠B.⽤于标定溶液的基准物质吸湿C.测定H2C2O4·H2O摩尔质量时,H2C2O4·2H2O失⽔D.滴定前⽤标准溶液荡洗了锥瓶16、对SiO2标样(SiO2%=)测定5次,结果如下:(x1)%,(x2)%,(x3)%,(x4)%,(x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误差与数据处理1-1 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1)做平行测定的目的是减小系统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2)随机误差影响精密度,对准确度无影响。
(3)测定结果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
(4)只要多做几次平行测定,就可避免随机误差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1-2 下列情况,将造成哪类误差?如何改进?(1)天平两臂不等长(2)测定天然水硬度时,所用蒸馏水中含Ca2+。
1-3填空(1)若只作两次平行测定,则精密度应用表示。
(2)对照试验的目的是,空白试验的目的是。
(3)F检验的目的是。
(4)为检验测定结果与标准值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应用检验。
(5)对一样品做六次平行测定,已知d1~d5分别为0、+0.0003、-0.0002、-0.0001、+0.0002,则d6为。
1-4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纯品FeSO4·7H2O中铁的质量分数,4次平行测定结果分别为20.10%,20.03%,20.04%,20.05%。
计算测定结果的平均值、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及变异系数。
1-5有一铜矿样品,w(Cu) 经过两次平行测定,分别为24.87%和24.93%,而实际w(Cu)为25.05%,计算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和相对相差。
1-6某试样5次测定结果为:12.42%,12.34%,12.38%,12.33%,12.47%。
用Q值检验法和4d检验法分别判断数据12.47%是否应舍弃?(P = 0.95)1-7某分析人员测定试样中Cl的质量分数,结果如下:21.64%,21.62%,21.66%,21.58%。
已知标准值为21.42%,问置信度为0.95时,分析结果中是否存在系统误差?1-8 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试样的结果如下:10℃::96.5%,95.8%,97.1%,96.0%37℃:94.2%,93.0%,95.0%,93.0%,94.5%试比较两组数据是否有显著性差异?(P = 0.95)温度对测定是否有影响?1-9某试样中待测组分的质量分数经4次测定,结果为30.49%,30.52%,30.60%,30.12%。
问应该怎样报告分析结果?(P = 0.90)1-10 解:(1) 用返滴定法测定某组分含量,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00250005123-1-10.1023mol L (.L-0.01921L)106.0g mol .gw ⋅⨯⨯⋅= 计算结果应以 位有效数字报出。
(2) 已知pH = 4.75,c (H +)= 。
(3) 已知c (H +) = 2.20×10-3 mol·L -1 ,则pH = 。
第二章 滴定分析法2-1分析纯NaCl 试剂若不作任何处理就用以标定AgNO 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试解释之。
若H 2C 2O 4⋅2H 2O 长期保存于放有干燥剂的干燥器中,用以标定NaOH 溶液浓度时,标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2-2 计算下列各题:(1)H 2C 2O 4⋅2H 2O 和KHC 2O 4⋅ H 2C 2O 4⋅2H 2O 两种物质分别和NaOH 作用时,△n (H 2C 2O 4⋅2H 2O): △n (NaOH) = ;△n (NaOH): △n (KHC 2O 4⋅ H 2C 2O 4⋅2H 2O) = 。
(2)测定明矾中的钾时,先将钾沉淀为KB(C 6H 5)4,滤出的沉淀溶解于标准EDTA-Hg(II )溶液中,再以已知浓度的Zn 2+标准溶液滴定释放出来的 EDTA :KB(C 6H 5)4+4HgY 2-+3H 2O+5H +=4Hg(C 6H 5)++4H 2Y 2-+H 3BO 3+K +H 2Y 2-+Zn 2+=ZnY 2-+2H +则△n (K +): △n (Zn 2+)为 。
2-3 称取基准物草酸(H 2C 2O 4⋅2H 2O )1.6484g ,配制于250.0 mL 容量瓶中,计算c (H 2C 2O 4)。
2-4用邻苯二甲酸氢钾(KHC 8H 4O 4)标定浓度约为0.1 mol ⋅L -1的NaOH 溶液时,若要求体积测量的相对误差在±0.1% 以内,则至少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多少克?若改用H 2C 2O 4⋅2H 2O 为基准物,至少应称取多少?称量的相对误差是多少?2-5工业用硼砂1.000g ,用c(HCl) = 0.2000 mol ⋅L -1的盐酸25.00 mL 恰好滴定至终点,计算样品中w (Na 2B 4O 7⋅10H 2O)、w (Na 2B 4O 7)、w (B 7)。
2-6 测定试样中铝的含量时,称取试样0.2000g ,溶解后,加入c (EDTA) = 0.05010 mol ⋅L -1的EDTA标准溶液25.00 mL,发生如下反应:Al3++H2Y2-=AlY-+2H+控制条件,使Al3+与EDTA配位反应完全,然后用c(Zn2+) = 0.05005 mol⋅L-1的锌标准溶液返滴定,消耗5.50mL:Zn2++ H2Y2-=ZnY2-+2H+计算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2-7称取含Ca(ClO3)2试样0.2000g,溶解后将溶液调至强酸性,加入c(Fe2+) = 0.1000 mol⋅L-1的硫酸亚铁标准溶液26.00 mL,将ClO3-还原为Cl-:ClO3-+6Fe2++6H+ = Cl-+6Fe3++3H2O过量Fe2+用c(K2Cr2O7) = 0.02000 mol⋅L-1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用去10.00 mL: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计算试样中Ca(ClO3)2的质量分数。
2-8用高锰酸钾法间接测定石灰石中CaO的含量。
若试样中CaO含量约为40%,为使滴定时消耗c(KMnO4) = 0.02 mol⋅L-1的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约为30 mL,应称取试样多少克?第三章酸碱滴定法3-1 EDTA在水溶液中是六元弱酸(H6Y2+),其p K a1~p K a6分别为0.9、1.6、2.07、2.75、6.24、10.34,则Y4-的p K b3为。
3-2利用摩尔分数,计算在pH= 7.00时,c(NaAc) = 0.10 mol·L-1的NaAc水溶液中Ac-和HAc的平衡浓度。
3-3写出下列化合物水溶液的PBE:(1)H3PO4(2)Na2HPO4 (3) Na2S (4)NH4H2PO4(5)Na2C2O4(6)NH4Ac (7)HCl+HAc (8)NaOH+NH33-4计算下列溶液的pH值:(1)c(H3PO4) = 0.20 mol⋅L-1 (2) c(NaHCO3) = 0.1 mol⋅L-1(3) c(Na3PO4) = 0.1 mol⋅L-1 (4) c(NH4CN) = 0.1 mol⋅L-13-5下列说法哪些正确:(1)用同一NaOH滴定相同浓度和体积的不同的弱一元酸,则K a较大的弱一元酸:①消耗NaOH多②突跃范围大;③计量点pH较低;④指示剂变色不敏锐(2)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时可不考虑的因素是:①pH突跃范围②指示剂变色范围③指示剂颜色变化④滴定方向⑤要求的误差范围⑥指示剂的结构(3)用同一NaOH滴定同浓度的HA和H2A(至第一计量点),若K a(HA)=K a1(H2A),则:①突跃范围相同②HA突跃较大③HA突跃较小(4)c(NaOH) = 0.1 mol⋅L-1的氢氧化钠滴定同浓度的某弱一元酸,在±0.1%误差范围内,pH 突跃范围为8.0~9.7,将标准溶液和被测液均冲稀至0.01 mol⋅L-1后,突跃范围为:①9.0~8.7 ②9.0~9.7 ③8.0~8.7 ④8.5~9.23-6下列滴定,能否用直接方式进行?若可,计算化学计量点pH并选择适当的指示剂。
若不可,能否用返滴定方式进行?(1) c(HCl) = 0.1 mol⋅L-1的盐酸滴定c(NaCN) = 0.1 mol⋅L-1的氰化钠溶液(2) c(HCl) = 0.1 mol⋅L-1的盐酸滴定c(NaAc) = 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3)c(NaOH) = 0.1 mol⋅L-1的氢氧化钠滴定c(HCOOH) = 0.1mol⋅L-1的甲酸溶液。
3-7能否用酸碱滴定法测定下列混合溶液中强酸(碱)分量或酸(碱)总量?计算计量点pH。
(1)c(HCl)=0.1mol⋅L-1,c(NH4Cl)=0.1mol⋅L-1(2)c(HCl)=0.1mol⋅L-1,c(HAc)=0.1mol⋅L-1(3)c(NaOH)=0.1mol⋅L-1,c(KCN)=0.1mol⋅L-13-8下列多元酸(碱)(c = 0.1 mol⋅L-1)能否用c(NaOH) = 0.1 mol⋅L-1的氢氧化钠或c(HCl) = 0.1 mol⋅L-1的盐酸准确滴定?若可,有几个终点?各应选择什么指示剂?(1)酒石酸(K a1=9.1×10-4,K a2=4.3×10-5)(2)柠檬酸(K a1=7.4×10-4,K a2=1.7×10-5,K a3= 4.0×10-7)(3)Na3PO4(4)焦磷酸(p K a1 = 1.52,p K a2 = 2.37,p K a3 = 6.60,p K a4 = 9.25)3-9试分析下列情况出现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1)将NaHCO3加热至270~300︒C的方法制备Na2CO3基准物时,若温度超过300︒C,部分Na2CO3分解为Na2O,用其标定HCl时,标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2)用Na2C2O4作基准物标定HCl时,是将准确称取的Na2C2O4灼烧为Na2CO3后,再用HCl滴定至甲基橙终点。
若灼烧时部分Na2CO3分解为Na2O,对标定结果有无影响?(3)以H2C2O4⋅2H2O为基准物标定NaOH时,若所用基准物已部分风化,标定结果将偏高还是偏低?(4)c(NaOH) = 0.1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CO2,当用它测定HCl浓度,滴定至甲基橙变色时,则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用它测定HAc浓度时,又如何?3-10称取基准物Na2C2O4 0.3042g,灼烧成Na2CO3后,溶于水,用HCl滴定至甲基橙变色,用去HCl 22.38mL,计算c(HCl)。
3-11 100 mL c(NaOH) = 0.3000 mol⋅L-1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因保存不当,吸收了2.00 mmol CO2,若以酚酞为指示剂,用HCl标准溶液滴定之,测得c(NaOH)实际为多少?3-12写出用甲醛法测定硫酸铵样品时,求算w(N)、w(NH3)、w{(NH4)2SO4}的计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