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疗路径-第八章泌尿系统手术-实用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

肾癌临床途径之青柳念文创作[导读] 肾癌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行开放肾癌根治术,肾癌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一、肾癌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行开放肾癌根治术(ICD-9-CM-3: 55.5101).(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含尿惯例尤其是尿有形成分分析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9年版).1.适合行开放肾癌根治术.2.可以耐受手术.(四)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标记物测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葡萄糖测定、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 4〕285号)执行,并连系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需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肾功能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4.合并瘤栓的诊治不进入本途径.二、肾癌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行开放肾癌根治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12天膀胱肿瘤临床途径[导读] 膀胱肿瘤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肿瘤所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片,心电图.一、膀胱肿瘤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 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 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可以耐受手术.(四)尺度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途径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 4〕285号)执行,并连系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需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革除尿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称心,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二、膀胱肿瘤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 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途径[导读] 良性前列腺增生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必须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镜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可以耐受手术.(四)尺度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存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白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成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停止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依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逐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 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停止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很多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出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需要时延长至4 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议.(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存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革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 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 M-3:60.2901)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途径[导读] 肾结石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一、肾结石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 7年)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可以耐受手术.(四)尺度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白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成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 /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停止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 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依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逐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停止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很多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出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需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 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含血惯例、尿惯例;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 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 2)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10天输尿管结石临床途径[导读] 输尿管结石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结石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片、心电图.一、输尿管结石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迷信分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四)尺度住院日为≤7天.2、可以耐受手术.(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途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茵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连系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需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KUB;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 85号)执行.(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 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 6. 0)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途径尺度[导读] 睾丸鞘膜积液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行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睾丸鞘膜积液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 -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纵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平易近军医出版社).1.符合手术适应症.2.可以耐受手术.(四)尺度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连系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详细情况决议.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 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 -CM-3:61.2)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张临床途径[导读] 精索静脉曲张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一、精索静脉曲张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1.病史.2.黑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惯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纵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平易近军医出版社).1.符合手术适应症.2.可以耐受手术.(四)尺度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连系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详细情况决议.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2.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尺度.1.一般情况杰出.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同疾病节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白诊断,可进入其他途径.二、精索静脉曲张临床途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01)患者姓名:性别:春秋: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尺度住院日≤5 天前列腺癌临床途径[导读] 前列腺癌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X线胸片、心电图;相关影一、前列腺癌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 CD-9-CM-3:60.5).(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平易近卫生出版社,2009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含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记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可以耐受手术.(四)临床途径尺度住院日为≤1 7天.(五)进入途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 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途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途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连系患者的病情决议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需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TPSA和FPSA等肿瘤标记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更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尺。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

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临床路径(2019年版)一、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
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ICD-10:60.2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病史:IPSS、QOL评分。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TUPKP)。
(1)具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LUTS)并已明显影响生活质量的BPH患者可选择TUPKP,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2)出现下列并发症的BPH患者:①反复尿潴留(至少在一次拔尿管后不能排尿或两次尿潴留);②反复血尿,药物治疗无效;③反复泌尿系感染;④膀胱结石;⑤继发性上尿路积水(伴或不伴肾功能损害)。
(3)BPH患者合并腹股沟疝、严重的痔疮或脱肛,临床判断不解除下尿路梗阻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者。
伴有反复性尿路感染或渐进的膀胱功能障碍的膀胱憩室患者。
(4)残余尿明显增多以致充溢性尿失禁的BPH患者应当考虑手术或微创治疗。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门诊完成前列腺超声,膀胱残余尿,尿流率,尿流动力学检查(如适用),IPSS分,QOL评分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查。
完成术前适应证和禁忌证评估。
2.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
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疗治疗指南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2023-11-21
目录
• 泌尿外科疾病概述 • 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 • 泌尿外科疾病的治疗方法 • 泌尿外科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01
泌尿外科疾病概述
泌尿外科疾病的定义和分类
01
02
定义
分类
泌尿外科疾病是指涉及泌尿系统及男性生殖系统的各类疾病,包括炎 症、结石、肿瘤、先天畸形等。
泌尿外科疾病可分为尿路感染、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前列腺疾 病、男性性功能障碍等几大类。
泌尿外科疾病的流行病学现状
01
高发疾病
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前列 腺增生等是泌尿外科领域的高 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02
年龄和性别分布
部分泌尿外科疾病具有明显的 年龄和性别特征,如前列腺增
生主要发生于中老年男性。
生风险。
THANKS
对于存在泌尿外科疾病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的人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降 低疾病风险。
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部清洁干燥,避免穿着过紧的内裤,减少感染机 会。性生活时要注意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引发感染。
泌尿外科疾病的康复管理
遵循医嘱
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 期复诊,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泌尿系统负担。
02
控制饮水量
根据医生建议,合理控制饮水 量,避免过多饮水加重肾脏负 担。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 入,有助于稀释尿液,减少尿
路结石的形成。
03
避免久坐不动
长时间久坐不动容易导致泌尿 系统血液循环不畅,增加疾病 风险。患者应定时起身活动,
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姓名:性别:床位号:住院号:科别:
临床路径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当前诊疗水平情况下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所制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目前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
实施临床路径的目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增进医患沟通,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及透明的医疗服务,能有效的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不合理用药。
部分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病情变化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而不能继续进行临床路径的变异情况,医护人员将向患者及家属及时告知,退出该临床路径或转入其他临床路径。
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应该做到、同意并积极配合按照临床路径开展诊疗工作。
请患者按照临床路径表单中的要求接受诊断治疗,护理方案及康复指导,如果因个人原因不能按照临床路径进度进行的,请患者或其代理人向主管医生和护士详细说明原因,签字退出临床路径。
我院实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是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欢迎患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完善并改进临床路径服务内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患者或代理人意见:
患者或代理人签名:
告知医生签名:
年月日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
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腹腔镜手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愈合好.〔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 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6000-8500元.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8000-12000元.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版〕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20##版〕一、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常规.〔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X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微软用户1]〔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微软用户2]ICD-9-CM-3:63.10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2精索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精液检查等.〔七〕选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翻转术或精索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手术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前列腺癌临床路径〔20##版〕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 〔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必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TPSA和FPSA 等肿瘤标志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曾行前列腺放疗或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二、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 天。
肾病科专科临床路径

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一、泌尿道感染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急性起病,病程较短。
2.有或无全身感染的症状如寒战、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
3.泌尿系统症状:可有膀胱刺激征,有或无腰痛和/或下腹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阳性或阴性。
4.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或正常,尿白细胞阳性,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阳性/阴性。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肾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
1.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2.对症及支持治疗。
3.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7–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泌尿道感染(ICD-10:N39.000)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CRP;(3)清洁中段尿培养+药敏;(4)超声波检查(双肾形态大小、输尿管、膀胱、男性加前列腺)。
2.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1)血、尿渗透压,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β2微球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找支原体和衣原体、尿结核杆菌培养、尿液高渗培养、血G(1,3-β-D-葡聚糖)试验、GM(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血培养;(2)胸片、心电图、残余尿彩超、腹部彩超、妇科彩超、腹部X线平片、静脉肾盂造影、膀胱输尿管反流造影,必要时CT检查等。
泌尿外科基本诊疗路径

推荐意见:轻度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7)的患者,以 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 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 接受观察等待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初始评估 的各项内容)以除外各种BPH相关并发症。
(四)治疗方案——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的内容
(1)患者教育: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BPH疾病相关知识, 包括下尿路症状和BPH的临床进展,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
果和预后。同时还应该提供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BPH患者通常更关注
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研究结果显示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前列腺癌的检 出率与无症状的同龄人群无差别。
(2)生活方式的指导: 适当限制饮水可以缓解尿频症状,例如夜间
和出席公共社交场合时限水。但每日水的摄入不应少于1500ml。酒精和
咖啡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可以引起尿量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因 此应适当限制酒精类和含咖啡因类饮料的摄入。指导排空膀胱的技巧, 如重复排尿等。精神放松训练,把注意力从排尿的欲望中转移开。膀胱
一天一次,至血尿症状缓解。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4)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 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若出现白细胞升高、合并 尿路感染时,改用第三代头孢行抗感染治疗。
(5)结石通胶囊☆或排石颗粒★口服,治疗期间嘱患者大量
饮水,每天至少饮水2500毫升以上,同时进行跳跃活动,如双 脚蹦楼梯、跳绳等。通过尿液的冲洗及跳跃时产生的振动等作 用促使结石排出。
BPH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
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是 BPH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泌尿系统手术
56 输尿管手术
56.0 经尿道输尿管或肾盂梗阻去除
去除:
输尿管或肾盂血块不伴切开术
输尿管或肾盂结石不伴切开术
输尿管或肾盂异物不伴切开术
56.1输尿管尿道口切开术
56.2输尿管切开术
输尿管切开术,为了:
引流
探查术
去除结石
不包括:输尿管膀胱口切开(56.1)
非切开术去除结石(56.0)
56.74 输尿管膀胱吻合术
56.75 经输尿管输尿管吻合术56.82 输尿管裂伤缝合术
输尿管口扩张
56.95 输尿管结扎术
57.0 经尿道膀胱清除术
去除:
膀胱血块不伴切开术
膀胱结石不伴切开术
膀胱异物不伴切开术
57.19 膀胱结石切除术
58.0尿道结石切开去除术
58.6 非切开性去除尿道结石
58.4 尿道裂伤缝合术
58.5 尿道松解术51.09 肾周脓肿切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