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作业设计
五年级语文上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五年级语文上册优秀作业设计案例
一、作业目标:
1.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五年级语文课文的理解。
2. 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阅读理解:选取本单元的一篇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完成课后练习,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心得。
2. 写作练习: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写一篇300字的小作文。
要求内容充实,表达清晰。
3.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选择一个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话题,进行深入探讨,形成一份简单的报告。
三、作业评价:
1. 阅读理解:重点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以及阅读心得的深度。
2. 写作练习:重点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3. 合作探究:重点评价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报告的完整性。
四、作业设计意图:
通过多元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综合素质。
既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锻炼其写作表达能力;既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又强调团队合作;既关注知识的学习,又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五、作业设计反思:
本次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如有些学生可能在写作方面较为薄弱,需要更多的练习和指导;有些学生可能对合作探究不感兴趣,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因此,在今后的作业设计中,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成长。
五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第一课:课文导读《求雨》导读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背景知识,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活动一:小组合作探究1. 四人小组合作,共同查找关于《求雨》与中国古代祈雨祭祀的相关资料。
2.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们可以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并进行简要汇报。
活动二:词语拓展1. 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解释生僻词或语句中难懂的词语,并记录下来。
2. 将同学们的解释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个班级词汇表。
第二课:课文学习《求雨》学习目标:通过深入学习课文,理解作者的用词和句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一:阅读理解1. 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们通过声音表达出角色的感受和情感。
2. 学生们针对课文内容回答问题,展开小组讨论。
活动二:写作训练1. 学生们选取心中最喜欢的词句,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2. 每位学生选择两到三个自己最满意的句子,写在小纸条上,形成班级的“课文金句墙”。
第三课:课文赏析《远方的希望》赏析目标:通过赏析课文,理解作者的意图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活动一:课文品味1. 学生们自由阅读课文,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2. 学生们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写在纸上,形成一张“课文感悟海报”。
活动二:情感交流1. 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同学分享自己内心的追求和希望。
2. 学生们选择合适的课文句子,进行朗读表演,将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
第四课:课外拓展《寒冰消融记》拓展目标:通过拓展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面。
活动一:阅读体验1. 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阅读《寒冰消融记》。
2. 学生们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活动二:写作训练1. 学生们选取自己最喜欢的故事片段,进行创作,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文思敏捷。
2. 每位学生选择一段自己最满意的作文段落,与同学们分享。
第五课:综合评价学以致用评价目标:通过综合评价,检验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提供个性化的反馈建议。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业设计一、基础知识大闯关。
1. 字词小达人。
- 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
- 鹭(lù)白鹭、嫌(xián)嫌弃、喙(huì)鸟喙。
(这里可以多列几个生字,让学生巩固第一单元的生字读音和组词能力,就像在玩一个给汉字宝宝找家的游戏一样。
)- 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 镜匣(没错字)、恩慧(惠)、爱慕(没错字)。
(让学生像侦探一样找出错别字这个“小坏蛋”,然后把它改正过来。
)2. 句子变变变。
- 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 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 难道白鹭不是一首精巧的诗吗?(告诉学生这就像是给句子施魔法,让它从陈述句变成反问句,变得更有力量呢。
)- 用关联词把下面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
- 花生不好看。
花生很有用。
- 虽然花生不好看,但是很有用。
(可以说这是把两个小伙伴拉到一起,让它们手拉手成为一句话,中间用关联词这个“小绳子”系住。
)二、课文内容我知道。
1. 填空小能手。
2. 问答对对碰。
- 父亲是想告诉“我们”,做人要像花生一样,虽然外表不好看,但是很有用,不能只追求外表的光鲜亮丽,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就像是一场问答比赛,学生要从课文里找到答案来回答问题。
)三、阅读小天地。
1. 课内阅读。
-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问题:为什么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答案:因为摇下来的桂花可以泡茶、做糕饼等,而且摇桂花的过程充满乐趣,桂花纷纷落下像下雨一样,非常美好,所以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字里行间去寻找答案,就像寻宝一样。
)2. 课外阅读。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单元作业设计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五年级第一单元作业设计(完成时间:120分钟)班级姓名成绩积累与运用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1.白鹭色素pèi()合非常适yí(),白hè()太大而xián()生硬。
白鹭是一首yùn()在骨子里的诗,令我们羡mù()。
2.整个村子jìn()在桂花香里,yóu()其令我难忘的是在tínɡ()子里pǐn()尝桂花gāo(),因为我会想我的外pó()。
二、选择题。
(填序号)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榨.油(zhà)嗜.好(sì)眸.子(mú)黛.色(dài)B.长喙.(huì)垂蔓.(wàn)镜匣.(xiá)嫌.弃(xián)C.眼睑.(jiǎn)散.文(sǎn)铿.锵(kēng)清澄.(chéng)D.挨.近(āi)咂.嘴(zá)吩.咐(fēn)杭.州(háng)2.“匜”字的意思最可能与()有关A.山崖B.房子C.住的地方D.盛东西的器具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香飘十里别出心裁墨墨享受与众不同B.风期雪压倾盆大雨千篇一律低头折节C.天长日久美中不足如饥似渴心安理得D.不动生色不求甚解念念不忘守望相助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花生的价钱便宜。
...∥他总爱捡人家的便宜..。
B老师的谆谆教导至今令人回味..无穷。
..。
∥妈妈做的菜让我回味C.白鹭实在..人。
..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小刚是个实在D.数码产品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层出不穷。
..产品了。
∥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新鲜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平时学习成绩优异,这次又考高分,非常喜出望外。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分层作业设计一、基础层作业。
1. 字词巩固。
- 看拼音写词语:选取课本后的生字表中的字词,如“精巧、适宜、白鹤、嫌弃”等,让学生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 多音字组词:像“笼(lóng)(笼子)、(lǒng)(笼罩)”“便(biàn)(方便)、(pián)(便宜)”等多音字,每个多音字组两个词。
- 近义词、反义词填空:例如“爱慕(近义词:喜爱)、开辟(反义词:封闭)”。
2. 句子练习。
- 把字句与被字句转换:如“我把那本书读完了。
”转换为“那本书被我读完了。
”提供几个这样的句子让学生进行转换练习。
- 扩写句子:给出简单的句子,如“小鸟飞。
”让学生扩写成“可爱的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
”3. 课文内容填空。
二、提高层作业。
1. 阅读理解。
- 课外阅读短文一篇,文章篇幅适中,内容适合五年级学生理解。
问题可以包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中某个词语或句子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2. 口语交际。
- 根据课本中的口语交际主题进行练习。
如果主题是“制定班级公约”,要求学生先思考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合理的公约条款,并且能够有条理地阐述理由。
3. 小练笔。
三、拓展层作业。
1. 综合性学习。
- 结合课本中的综合性学习单元,如“遨游汉字王国”,让学生开展深入的探究活动。
可以是收集有趣的汉字故事、整理汉字的演变过程、制作关于汉字文化的手抄报等。
- 要求学生对自己的综合性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讲解,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经典诵读与积累。
3. 创意写作。
- 给出一个开放性的写作主题,如“未来的学校”,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不少于300字的创作。
鼓励学生在作文中运用一些新的写作手法或者独特的表达方式。
小学语文五年级书面作业设计(第三单元)

小学语文五年级书面作业设计(第三单元)1.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
小白蛇chóu谢海力布,让他挑选zhēn宝,海力布什么也不要,只要龙王嘴里含的宝石。
小白蛇dīnɡ zhǔ海力布动物说的话不能对别人说。
有一天,海力布听说这里的大山要崩tā,他jiāo急地催促乡亲们离开,并发shì自己的话不是huǎnɡ话,再一迟yán,灾难就要夺走大家的性命。
小学语文五年级书面作业设计(第三单元)1.字词巩固。
根据拼读提示,将汉字有序地写在田字格里。
牛lánɡ的diē娘都死了,跟着哥sǎo过日子。
后来他们分家把一liànɡ车给他,他不稀hǎn,便牵着老牛走了。
老牛给他牵线,告诉他给他要shā衣的仙女就是他的qī子。
果然,织女难得来一tànɡ人间,遇见他,两人结了hūn,承诺过一bèi子。
织女用腮帮āi着老牛的耳朵,算作见面礼。
拓展性作业(选做)1.词语积累。
这篇课文有许多四字好词,借助它们可以让复述变得更加生动,从文中找一找,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意图:自主积累,丰富语言。
来源:新编2.形象探究。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五年级上册21 古诗词三首

21 古诗词三首基础练习一、课内积累1.根据语境,读拼音,写词语。
爷爷把船tínɡ bó( )在桥下,然后让sūn( )儿观察sì( )院旁边的yú()树上的鸟窝。
小家伙看了以后不禁发了chóu():这hé pàn()周围人来人往的,小鸟能安静地生活吗?2.根据语境,给“更”字注音。
虽然已经是三更( )半夜了,天气也更( )冷了,抗疫工作人员却依然坚守在岗位上。
看到这一幕,即使是少不更( )事的孩童,也会热泪盈眶。
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⑴山居秋暝( ) A.昏暗。
B.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C.黎明时分。
⑵随意春芳歇( ) A.休息。
B.很短的一段时间。
C.尽。
⑶枫桥夜泊( ) A.停留。
B.停放。
C.停船。
4.按要求选择正确的选项。
⑴“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这两句诗的朗读语调恰当的是( )A.活泼B.轻缓C.深沉D.悲伤⑵下列诗(词)句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A.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B.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D.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⑶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王维的诗被李白评价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B.《长相思》的作者是清代的纳兰性德,“长相思”是词牌名。
C.《枫桥夜泊》是张继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后留下的著名诗篇。
D.“夜深千帐灯”中的“千”是指“一千”,突出了夜深时帐内灯火通明,将士们都无法入眠。
拓展练习二、按要求填空。
1.古诗可以动静相宜:《枫桥夜泊》中,“,”两句诗以钟声衬托出夜的静谧;《山居秋暝》中,“,”两句诗以人声、船动写山林的幽静。
二者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2.古诗也能以物传情:《枫桥夜泊》中,诗人所见和所闻“,”,心中充满愁绪。
三、读诗句,完成下面的练习。
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属于静态描写,“”属于动态描写。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业设计一、作业设计背景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提高五年级学生的语文素养,本作业设计以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为蓝本,结合学生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写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二、作业设计原则1. 科学性: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合理安排作业难度。
2. 实用性:结合生活实际,注重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多样性:作业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4. 层次性:尊重个体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三、作业内容设计1. 阅读作业:(1)必读篇目:根据教材安排,完成指定篇目的阅读。
(2)选读篇目:推荐与教材相关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3)阅读笔记:指导学生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写作作业:(1)课堂作文:结合教材,进行课堂作文训练。
(2)课后作文:布置与教材相关的作文题目,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作文讲评: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和讲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方法。
3. 语文实践活动:(1)经典诵读:选取教材中的经典篇目,组织学生进行诵读。
(2)语文知识竞赛:设置与教材相关的竞赛题目,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手抄报:鼓励学生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手抄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四、作业评价与反馈1.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2. 反馈机制:针对学生的作业表现,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
3. 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五、作业布置与要求1. 作业布置:根据教学进度,合理布置作业,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完成。
2.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做到书写规范、字迹清楚、内容完整。
3. 作业检查:定期检查作业完成情况,确保作业质量。
六、作业设计实施保障1. 教师培训:加强教师对作业设计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这些盛开的花在你眼里像什么?在父亲的眼里呢?此时他的感受如何?(说不出的高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父爱子)
(1)指名读
(2)齐读写信教子
过渡:这些盛开的花儿,真象儿子灿烂的笑容,高尔基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给了在远方的儿子,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封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语言。
2、、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3、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
2、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爱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深深的爱。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
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年 级
五年级
教学形式
教 师
张淑雅
单 位
合肥市五一小学
课题名称
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学情分析
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特点:本班的孩子对事物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学生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举手同学较少,听课的习惯也不是很好;另外学生的思维反应也有待提高和训练;小组合作探究的效率不是很高;积累的词语量不够,特设计了以下下教学流程。
2.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生活小事? (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3.师述: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是通过——写信来教育儿子的,你认为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中哪一句话含义最深刻?(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4、师述: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你对他还有多少了解?(指名交流资料)
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
张老师这节课的设计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学情特点来设计,分散难点,避免了繁琐分析与高谈阔论。板书设计也较好,学生自然会围绕板书上的“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谈“给”的愉快比“拿”的愉快多;最后教师相机表扬赠与名言书签,并让其高声诵读“给大家分享”以体会一种快乐。
建议最后,课文的背景音乐营造的读信氛围中,深情导读信的三个片段,可创设“高尔基写信”、“儿子读信”、“父子产生共鸣”三个镜头,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富有情境艺术的引语,指导朗读这意味深长的信,再进一步激励学生积累其中的名言为座右铭,切实铭记、体悟“奉献、给予是快乐的”,“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
4.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只有、还没有、顾不上、一直。)
5.抓住懂事,引导想象: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只有十岁孩子的心灵,想想:这是一个对父亲有着怎样情感的孩子?(子爱父)他为什么要给父亲栽种花草?他栽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6.现在,让我们一块儿去这块栽满花草的芳草地去看看吧!(师读,生想象:所见,所闻,所感。)
自我评价
在教学设计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文章的难点部分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理解,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没有很好地挖掘课文空白点,应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既对课文有了深刻地理解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引导学生体会儿子不仅给父亲带来了快乐,也给岛上居民带来了快乐。如应该创设以下情景:美丽的鲜花不仅引来了一只只蜜蜂,还引来了岛上的居民呢!
四、齐读全文,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那浓浓的爱。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写信
爱
赏花教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作业或预习
作业:
1、课后4题(课件打出:书信格式)高尔基留下了这样的教子名言。
2、这里老师也赠送几则名言给大家: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给”,永远比“拿”愉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课件出相关图片)总结“美好的东西”指的另一层含义。
4.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 (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做“给”多“拿”少的人。)
5.总结:听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看着儿子为父亲种的花,我们感受到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深深的爱!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深沉的父爱。(齐读整封信)(板书:爱)
三、总结延伸
1.总结:(结合板书) 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中,你觉得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主要表现在哪里?(教儿子学会做人,塑造儿子美好的心灵。)
2.说话训练: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经历吗?(予人玫瑰,手留遗香。)
3. “‘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教诲,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四、齐读全文,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那浓浓的爱
1.(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边读边体会:你从这封信里读出了什么?(小组交流)
提示:请大家在读的时候注意,这里有两个“美好的东西”,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2.扣住“美好的东西”引导合作交流。 (小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指的是鲜花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还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
5、今天,就让我们围绕这一中心来学习课文。(齐读中心句)
二、品读课文,体会父子情深 栽花赏花
1.课文除了写高尔基写信教子之外,还写了什么? (儿子给父亲栽种花草)
2.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3.指名读,边听边想: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
评议一单位:合肥市五一小学姓名:张淑雅日期: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