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1课周亚夫军细柳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了解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综合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学生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培养学生对军队和军人的尊重之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3. 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文言文句式和用词的理解。

2. 对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深入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2)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解析课文:(1)学生合作学习,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教师辅导学生解析课文,解释文言文句式和用词的含义。

4. 讨论与辩论:(1)学生分组讨论,对课文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深入分析。

(2)学生进行辩论,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观点。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学生进行拓展学习,研究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对文言文的理解。

2. 整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进行复习。

3. 深入研究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的历史知识,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细柳营》真将军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细柳营》真将军

真将军——《细柳营》中周亚夫的形象塑造黄卫东《细柳营》节选自司马迁的《史记》,,语言朴实无华,人物形象鲜明独特,令人难以忘怀。

那么,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位深得君心的“真将军”的呢?★对比使之鲜明【精彩在线】①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②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上至,又不得入。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含英咀华】一国之君亲自劳军,这是何等的荣幸!句①,皇上到了霸上和棘门军营,两位将领竭尽奉承之能事,皇上来时长驱直入,去时则将士们骑马相送,生怕一点闪失而触犯了龙颜。

句②,到了细柳军营,军门严守,严阵以待,号令如山,皇上竟然不受优待还吃闭门羹,三个“不得”尽显了细柳营的军威、军纪。

试问:有这样一位恪尽职守的将领统领着,这样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驻守边陲,边防怎能不固若金汤?★细节衬托点染【精彩在线】①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②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含英咀华】句①“未见其人先闻其令”,治军有方的将军究竟是何等模样呢?层层渲染铺垫之后,主人公终于出场——手持兵器、全副武装地拜见皇上。

由此观之,将军亚夫的军队必然军纪严明、戒备森严。

想想之前的营门挡驾,将军现在还不赶快跪拜行礼,请皇上开恩?可将军亚夫竟然说“不拜,以军礼见”。

简洁有力,掷地有声,一个刚正不阿、不畏强权、不卑不亢的耿直将军便跃然纸上,不仅真实可感,而且还给读者留下了无限回味的空间。

当今社会,如果部门领导能够发扬周亚夫的敬业精神,我们的国家就会树立起一道道不可攻破的“防线”!句②,面对一位“目无君主”的将军,皇上不但没有责罚,反而被感动了,“改容”“式车”“称谢”一系列细节,不仅表现了汉文帝的深明大义、礼贤下士,而且还从侧面表现了将军的精神品质。

★画龙巧妙点睛【精彩在线】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含英咀华】一个“真”字是全句乃至全文的点睛之笔。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周亚夫军细柳是一篇八年级语文课文,内容描写了军细柳这位女英雄在抗战期间的事迹。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知识点:
1. 军细柳:军细柳是一位抗日女英雄,她勇敢果敢,不畏艰险,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 保卫日本人质:军细柳在日本占领区为保卫日本人质而奋勇作战,有过多次成功救出日本人质的经历。

3. 为日本人设陷:军细柳为了保护自己和战友,制定了各种方法设陷夺取敌人的武器。

4. 勇敢果敢:军细柳身先士卒,勇往直前,呼风唤雨,屡立战功。

5. 战友情: 在战斗中,军细柳和她的战友们形影不离,互相保护,共同面对敌人。

6. 民族团结:军细柳在与日本侵略者抗争的过程中,得到了民族的支持和宣传,成为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7. 抗战胜利:抗战胜利是全国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军细柳作为一名英勇的战士,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周亚夫军细柳知识点
周亚夫军细柳是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家,他以其深厚的诗词才华而闻名。

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知识点:
1. 周亚夫军细柳的生平:周亚夫军细柳,字仲直,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

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集中在宋仁宗宝祐年间。

他的父亲是周揚之,是一个很有声望的人。

周亚夫军细柳年轻时即显示出他非凡的写作才能。

2. 周亚夫军细柳的作品风格:周亚夫军细柳的作品以叙述大自然和描写美景为主要特点。

他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辞章,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他的诗歌多用自然景物来象征人类的情感和命运。

他也是用清新自然的语言,用一种宽广的格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3. 周亚夫军细柳的代表作品:周亚夫军细柳的代表作品包括《闻思颇君销骨香》、《一蕉城上一蕉落》、《与顾垚中使同游杨柳堂》等。

这些作品既展示了他的写作才能,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4. 周亚夫军细柳的影响:周亚夫军细柳以其深邃的诗歌才华和独特的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的诗歌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怀和境界。

以上是关于八年级语文中周亚夫军细柳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周亚夫军细柳》 讲义

《周亚夫军细柳》 讲义

《周亚夫军细柳》讲义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非常精彩的文章——《周亚夫军细柳》。

这篇文章出自司马迁的《史记》,通过对周亚夫驻军细柳时的描写,展现了周亚夫的卓越军事才能和严谨的治军风格。

故事的背景是汉文帝亲自去慰问守卫京城的三支军队。

先到的是霸上和棘门的军营,那里的将士一听说皇帝来了,简直是乱了套,将军们亲自下马迎接,军营里是一片混乱。

然而,当汉文帝来到周亚夫的细柳军营时,情况完全不同。

远远地,就看到军营前有士兵守卫,文帝的先行官想要直接进入军营,却被守营的士兵拦住了,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没办法,文帝只好派使者拿着符节去通告周亚夫,这才被允许进入军营。

进入军营后,又有规定,车马得慢慢走。

到了营帐里,周亚夫一身戎装,只是以军礼相见,而没有像其他将军那样跪地磕头。

文帝出来后,赞叹不已,说:“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霸上和棘门的军队,简直就像儿戏一样,如果敌人来偷袭,他们肯定是要被俘虏的;而周亚夫,谁能侵犯他呢?”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周亚夫治军之严。

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严格遵守规定,没有丝毫的懈怠。

这种严谨的治军风格,使得他的军队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再看周亚夫这个人,他坚守原则,不为权势所动。

面对皇帝,他依然按照军中的规矩行事,不谄媚,不迎合。

这种刚正不阿的品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非常难得的。

汉文帝呢,他作为皇帝,能够亲自去慰问军队,而且在面对周亚夫的“不敬”时,没有生气,反而给予高度赞扬,这显示出他的开明和善于纳谏。

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对比的手法,把霸上、棘门和细柳的军队情况进行对比,突出了细柳军的与众不同,让我们对周亚夫的形象有了深刻的认识。

咱们再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一下这篇文章。

它的语言简洁明了,却又生动形象。

比如描写霸上和棘门的军队时,用“直驰入”这样简单的三个字,就把那种混乱和随意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描写细柳军时,“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短短几个字,就让我们感受到了军队的严阵以待。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周亚夫军细柳》;(2)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掌握其含义;(3)了解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和相关知识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课文内容;(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3)学会从历史背景出发,全面评价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意义。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2)培养学生尊敬英雄、崇尚英雄的精神风貌;(3)培养学生勇于担当、忠诚使命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准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2)学会从历史背景出发,全面评价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意义。

2. 教学难点:(1)分析周亚夫军细柳中的复杂人物关系;(2)理解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了解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2)激发学生对周亚夫军细柳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魅力;(2)要求学生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作者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四、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学习课文《周亚夫军细柳》,我们了解了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深入解读了课文内容,分析了人物形象。

同学们要热爱祖国历史文化,尊敬英雄、崇尚英雄,勇于担当、忠诚使命。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周亚夫军细柳》;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理解程度;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周亚夫军细柳》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感悟忠诚、敬业、自律等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 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三、教学难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学会欣赏古代文学作品,提高语文素养。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文本。

2. 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复习相关知识点。

(2)简介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2)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课文。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课文内容,理解故事情节。

4. 词句解析(1)解析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用法。

(2)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词语和句式进行实际操作。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

6.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运用本节课学习的词语和句式,写一段话。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周亚夫军细柳》的历史背景,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历史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课文中的场景。

七、情感教育1. 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周亚夫的忠诚、敬业、自律等优秀品质。

2.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八、课堂互动1. 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九、教学评价1. 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1课《细柳营》

语文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件:第21课《细柳营》
• 来到营中大帐前,将军周亚夫手持兵器双手 抱拳行礼说:“穿着盔甲的将士不跪拜了, 请允许我行军礼拜见皇上。”
• 14、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 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 天子被感动了,脸上的表情也改变了,俯身 扶着车前横木(向周亚夫表示敬意)。命人 宣告:“皇帝敬重、慰劳将军。礼仪完毕就 离开了。
《史记》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 家、七十列传,共130篇,52多万字。
“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事迹。
“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大事记。
“书”记载典章制度和天文、历法、水利、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世家”是先秦诸侯国的兴亡史和汉朝杰出元勋 的传记。
“列传”主要是历代不同阶层、不同类型的特殊 人物的传记。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汉文帝的后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疆。
2、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 军棘门
于是(文帝)任命宗正刘礼为将军,驻守霸上;任命祝 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守棘门
3、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任命河内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守细柳:用来防范匈
奴。 4、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
• 18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 至于周亚夫,岂能被侵犯?”(说罢)连连陈赞不已。
一词多义:
文帝之后六年
之 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助词,的 动词:到
助词,补足音节,不译
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
军 上自劳军 已而之细柳军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 使人称谢
动词,驻军 名词,军队 名词,军营 名词:使者
导入新课
• 周亚夫是汉代开国元勋周勃之子,周勃死后由其长子 周胜之袭封爵。后来周胜之因犯法,汉文帝才选周勃 诸子中的贤者,当时担负河内守的周亚夫作为爵位继 承人。文帝后元六年(前158),匈奴入侵,亚夫奉命 领军防守长安,驻军细柳,其实这次匈奴入侵,历时 不过一个月,因汉军戒备森严,以匈奴兵退却而结束。 《细柳营》这篇课文就讲了周亚夫是如何治军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21课周亚夫军细柳
八年级语文下册21课《周亚夫军细柳》原文: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

”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
士请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驰驱。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
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上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昔者霸上,
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耶!”称
善者久之。

月余,汉兵至边,匈奴亦远塞,汉兵亦罢。

乃拜周亚夫
为中尉。

八年级语文下册21课《周亚夫军细柳》译文:
汉文帝继位之后第六年,匈奴大举侵入边境。

朝廷于是让宗正刘礼做将军,驻军霸上;让祝兹侯徐厉做将军,驻军棘门;让河内太守
周亚夫做将军,驻军细柳:这样来防备匈奴。

皇帝亲自慰劳军队。

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以下军官骑马送迎。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

天子的先头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

先头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

”军营门的军官说:“将军命令说:‘军队中听将军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

于是皇帝就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我想
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门。

营门的军官对跟随
的车马上的人说:“将军约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于是天子
就控制马缰绳慢行。

到了营中,将军周亚夫手执兵器行礼说:“穿戴铠甲头盔的军人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

”天子被感动了,脸上变得很严肃的样子手抚车前横木。

皇帝派人告诉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完成礼仪就离开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

汉文帝说:“哎呀!这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本来可以袭击而俘获呀。

至于周亚夫,能够侵犯他吗?”汉文帝称赞了很久。

八年级语文下册21课《周亚夫军细柳》练习题:
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彀弓弩曩者霸上天子之诏介胄之士
2.填空题。

司马迁,时期,伟大的家家。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包括五部分:共篇。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居无何
(2)军中闻将军令
(3)将军约
(4)天子为动
(5)使人称谢
(6)曩者霸上
4.翻译句子。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二.强化阅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5~8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
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
诏将军:“吾欲入劳军。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
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至营,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天子为动,
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称善者久之。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6.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7.课文标题是“周亚夫军细柳”,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8.试着概括一下周亚夫和汉文帝的人物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