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1]
有关污染物生物降解的不利因素

有关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因素影响微生物生物降解的因素主要有微生物的特性、污染物的特性、环境的影响。
一、微生物的特性。
1、共代谢。
对污染物的降解是建立在其能为微生物提供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然而许多污染物由于成分比较单一,能够提供的营养物质较为狭窄。
加之微生物缺乏许多污染物降解所需的酶系,微生物在这环境下缺乏生长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多种微生物共同参与,进行优势互补,也即共代谢。
然而这同样增加了污染物的降解难度。
2、微生物可能受到环境和污染物的毒害。
比如氰类、重金属、蛋白质及核酸结构类似物,这些都会对微生物产生毒害,造成微生物结构变异,细胞结构遭到破坏,微生物间通信遭到阻断,有些物质会抑制酶的活性或使酶的活性丧失,导致大量微生物死亡甚至整个物种的灭绝,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污染物的难降解。
3、微生物的变异可靠性较低。
微生物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不利的环境会对微生物的变异进行自然选择,这样会使有利的变异得到扩大。
而微生物的变异不具有方向性,所有方向的变异率相等,即优利的变异所占的概率是很小的,变异不可能保障有利的情况一定会出现。
可靠性的低下结合污染物的复杂性,使微生物向分解污染物方向的变异变得举步维艰,极大地影响了微生物对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二、污染物的特性。
1、污染物有些时候无法接触到微生物或者只能接触微生物的表面。
我们知道许多工业产物、有机合成物、生活物品等其结构中就含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物质,或者其表面的防护物质直接将微生物阻止在污染物表面,这样污染物与微生物处在两个系统之中,无法接触也使微生物无法对污染物产生作用。
2、污染物的化学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给微生物对其的降解产生了极大的难度。
污染物中最难降解的有机物可以很清晰的说明这个问题。
有机物链的长短、链的稳定性、基团的复杂性及稳定性,侧链的位置多样性,都会对微生物的降解产生影响。
3、污染物的浓度也会影响微生物的活动。
我们知道微生物的生长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浓度,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
典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研究有机物对微生物群落结 构和功能的影响以及微生物 群落对有机物降解的反馈作
用
利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生物降解的分子机制
通过基因组学手段分析参与有机物生物降解的 关键基因及其作用机制
通过蛋白质组学手段分析有机物生物降解过程 中的关键酶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在有机物生物降解 中的相互关系和作用原理,为深入理解有机物 生物降解过程提供分子层面的证据
生物降解的过程
溶解
有机物首先溶解在水中,以便微生 物接触并分解。
分解
微生物分泌的酶将有机物分解成小 分子。
吸收
微生物将分解后的小分子吸收到细 胞内,进一步分解或利用。
排泄
微生物将分解后的无机物排出体外 ,完成生物降解过程。
03
典型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有机酸和醇的生物降解
氧化反应
有机酸和醇可被氧化为相应的 酮或醌,涉及的酶是醇氧化酶
05
生物降解的应用
水处理和废水处理
废水处理
生物降解是废水处理的核心方法之一,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代谢,可以去除废水中 的有机污染物,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水处理
生物降解技术也可用于水处理,如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有效去除水体中的 有机污染物,提高水质。
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
有机废物处理
利用微生物对有机废物进行分解代谢,实现有机废物的减量 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和过氧化酶。
还原反应
某些有机酸和醇可在还原酶的作 用下被还原为烷烃或醇。
水解反应
某些有机酸和醇可发生水解反应, 产生无机酸和醇。
有机酯的生物降解
水解反应
有机酯可在酯酶的作用下水解 为醇和酸。
氧化反应
细菌的生物降解能力

细菌的生物降解能力细菌生物降解的能力是指细菌在自然界中分解、利用有机物质的过程。
细菌具有很强的生物降解能力,可以降解各种有机化合物,包括有害物质和污染物。
细菌的生物降解能力对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和废弃物处理起着重要作用。
一、细菌生物降解的机制细菌生物降解的机制主要包括外排酶降解、内源酶降解以及菌体吞噬作用等。
1. 外排酶降解:细菌通过分泌外排酶,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如酶解纤维素、淀粉酶解、蛋白质降解等。
这些酶可以将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降解为较小的可被细菌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2. 内源酶降解:细菌内部亦存在一些酶,能够进一步将分解后的小分子有机物质降解为能被细胞吸收和利用的物质。
如细菌可利用酒精脱氢酶将酒精分解为醋酸。
3. 菌体吞噬作用:部分细菌具有菌体吞噬作用,能够通过内吞作用将有机物质包裹在菌体内,通过细胞内的酶降解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然后被细胞利用。
二、细菌生物降解的应用领域1. 环境污染修复:细菌生物降解的能力在环境污染修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部分污染物如石油、重金属离子、农药等可以通过细菌的降解作用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废物处理:细菌生物降解也可以用于废物处理领域。
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质可以被细菌降解,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实现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例如,厨余垃圾可以通过细菌发酵变为有机肥料。
3. 生物能源开发:利用细菌生物降解能力,可以将废弃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生物能源。
例如,通过细菌降解淀粉类物质产生乙醇,或利用细菌降解沼气,开发可再生能源。
4. 食品加工:细菌的生物降解能力在食品加工中也有应用。
例如,某些细菌可以降解食品中的乳糖,帮助乳糖不耐受的人消化乳制品。
三、影响细菌生物降解能力的因素细菌的生物降解能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 温度:温度是影响细菌生物降解能力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细菌在不同温度下降解能力不同。
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细菌酶的活性,提高降解效率。
2. pH值:细菌生物降解能力对废弃物的pH值有一定的要求。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

农药的微生物降解综述一、本文概述农药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农药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不仅影响土壤和水质,还会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研究和开发有效的农药降解技术成为了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本文旨在对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其原理、影响因素、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介绍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包括微生物降解的类型、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和降解途径等。
分析影响农药微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如微生物种类、环境因素和农药性质等。
接着,综述国内外在农药微生物降解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降解效果、降解机制和实际应用等方面的成果。
展望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通过本文的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农药微生物降解技术概览,为农药残留治理和环境保护提供有益参考。
也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和研究人员关注农药微生物降解领域,共同推动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二、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农药微生物降解的基本原理主要涉及生物催化过程,这一过程由特定的微生物群体通过酶的作用,将农药分子分解为较小、无害或低毒的化合物。
这一生物过程包括酶与农药分子的相互作用,导致农药分子结构的改变,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其他简单的无机物。
在农药微生物降解过程中,关键的步骤是农药分子与微生物酶之间的识别与结合。
微生物通过分泌特定的酶,如水解酶、氧化还原酶和裂解酶等,这些酶能够攻击农药分子的特定化学键,导致其结构破坏。
例如,某些水解酶能够水解农药中的酯键或酰胺键,而氧化还原酶则能够氧化或还原农药分子中的特定官能团。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能力与其遗传特性密切相关。
微生物通过基因编码产生特定的降解酶,这些酶对农药分子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催化活性。
随着环境适应性的演化,一些微生物能够产生多种降解酶,以适应不同种类农药的降解需求。
γ-聚谷氨酸降解影响因素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Jn 0 6 a .2 0
Tm 谷 氨 酸 降解 影 响 因素及 其 生 物 降解 性 能 的研 究 , 聚
佟 盟 , 徐 虹 , 王 军
( 南京工业大学 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 , 江苏 南京 200 ) 109
摘 要: 为开发制备低相对分子质 量 一 聚谷氨酸 的最佳 方法 , 不同温度 、H值条件 下水解 一 在 p 聚谷氨酸 , 利用凝
肢 色谱法测 定不同水解时间的相对分子质量 , 实验 表明 : 高温和 偏酸 或偏碱 环境 均有利 于 一 谷氨酸 的降解 , 聚 最 优的降解条件为低 p H的酸性 环境 下高温加热 ; 用 T C法研 究 一 采 O 聚谷氨 酸的 生物降解性 能 , 1 其 0d降解率在 3 % 以上 ,8d降解率在 7 % 以上 , 0 2 0 参照 O C 0 标 准 , 于易生物降解高分子聚合物 。 E D3 1 属 关键 词: 一 聚谷氨 酸 ; 降解性 ; 凝胶 色谱 ; 温度 ;H; p 总有机碳 中图分类号 : Q 3 T O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7 74 (0 6 0 —05 o 6 l一 6 3 20 ) 1 0 0一 4
谱工作站 、 日本岛津 T C一 0 0 O 5 0 A型总有机碳分析 仪 、 丰数显恒 温水浴锅 、 A G I G F /A 电子 恒 H N PN A j 天平 、 雷磁 P S C精密 p H 3 H计。 相对分子质量窄分布葡聚糖标准 品( 日本 So h. dx e 公司 )盐酸、 、 氢氧化钠 、 无水硫酸钠 、 冰乙酸、 磷 酸二氢钾 、 磷酸氢二钾 、 磷酸氢二钠 、 氯化铵 、 二水合 氯化钙 、 七水合硫酸镁 、 六水合氯化铁( 以上各 试剂 均为分析纯 )酵母膏 、 聚谷氨酸( 、 T 本实验室经枯
影响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因素[1]
![影响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因素[1]](https://img.taocdn.com/s3/m/1b65572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48.png)
影响污染物生物降解的因素一.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能力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适应能力及降解潜力生物降解: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较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分解的过程。
终极降解:有机物彻底分解至释放出无机产物CO2与H2O 的过程。
生物转化:通过微生物代谢导致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某种改变、生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因素:物质的化学结构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难易程度首先取决于生物本身的特性,同时也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有关。
共代谢作用环境中的污染物常通过共代谢而获降解;尤其对一些结构复杂的有机污染物更是如此。
环境物理化学因素包括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通气情况、酸碱度、温度、水分、光照和毒物等,均会影响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范围与速度。
中间体或终产物可能变成更复杂的物质,或者毒性增加,比原始污染物更为有害。
二.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自于生物体的每一种天然的无毒有机物几乎都有相对应的降解微生物。
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微生物就可以沿着一定的途径降解这些有机物。
1.多糖类的生物降解途径多糖类有机物是异养微生物的主要能源,也是生物细胞重要的结构物质和贮藏物质。
这类有机物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尸体及废料中。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质等。
多糖类的生物降解途径:纤维素的降解途径、淀粉的降解途径、半纤维素的降解途径、果胶质的降解途径2.半纤维素的降解途径3.木质素的降解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十分缓慢,玉米秸秆进入土壤后6个月,木质素仅减少1/3,在厌氧的条件下降解得更慢。
真菌降解木质素的速度比细菌要快。
真菌中担子菌降解木质素的能力最强,另外有木霉、曲霉、镰孢霉的某些种。
细菌中有假单胞菌等个别的种类能分解木质素。
4.脂类的生物降解脂肪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酯,在环境中微生物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较快。
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蜡质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单元醇化合而成,这两者必须有特殊的脂酶才能降解,所以在环境中分解较慢。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作用与机制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降解的作用与机制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寻找有效的污染物降解方法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
在这些寻找过程中,微生物降解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微生物具有独特的降解能力和机制,能够有效地降解各种有机和无机污染物。
本文将重点探讨微生物在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与机制。
一、微生物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与机制有机污染物是目前环境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如石油烃类、农药、有机溶剂等。
微生物在有机污染物降解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微生物能够利用有机污染物作为能源和碳源,通过代谢途径将其分解为无害物质。
其次,微生物具有多样的降解酶系统,如氧化酶、脱氢酶等,能够有效地催化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反应。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通过生物合成新的酶和代谢产物,进一步促进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
以石油烃类为例,微生物降解是其最主要的自然去除方式之一。
石油烃类污染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以供微生物生长。
这一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产生的酶系统,如脱氢酶和氧化酶等,能够将石油烃类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并最终降解为无害物质。
同时,微生物还能够通过生物膜等特殊结构的形成,在抑制外界影响下,提高降解效率。
二、微生物在无机污染物降解中的作用与机制除了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如重金属离子、氮、磷等)也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微生物在无机污染物的降解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部分微生物能够利用无机污染物为能源,并将其还原为无害的形态。
其次,微生物能够通过螯合、沉淀等作用,将无机污染物从环境中去除。
此外,微生物还能够通过菌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将无机污染物固定在细胞表面,从而达到去除的目的。
以重金属离子为例,微生物降解是目前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些特殊的微生物具有对重金属离子高度选择性的吸附能力,在根际微生物和土壤微生物的共生作用下,可以有效地抑制重金属离子的固溶转化并减少其毒性。
此外,一些微生物还具有还原重金属离子的能力,通过还原反应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不溶于水的沉淀物。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一、简述农药作为现代农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防治病虫害起到了关键作用。
农药的过量使用不仅会导致环境污染,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威胁。
寻找一种高效、环保的农药降解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微生物降解农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微生物降解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农药分解为无毒或低毒物质的过程。
这种降解方式具有高效、环保、低成本等优点,且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已有多种微生物被证实具有降解农药的能力,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
这些微生物通过分泌特定的酶类,将农药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从而实现农药的降解。
随着研究的深入,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逐渐得到揭示。
研究者发现,微生物降解农药的过程涉及到多个生物化学反应,包括氧化、还原、水解等。
这些反应能够将农药分子转化为更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进而被微生物完全利用。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率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pH值以及农药的种类和浓度等。
关于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研究者通过筛选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微生物菌株、优化降解条件以及研究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类等方面,不断提高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率。
一些研究还关注于将微生物降解农药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中,为农业生产提供更为环保、安全的解决方案。
尽管微生物降解农药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某些农药分子结构复杂,难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不同地区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也可能影响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效果。
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微生物降解农药的机理和影响因素,以期为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微生物降解农药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农药降解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微生物降解农药将在未来农业生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农药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
影响生物降解的因素有被降解的化合物种类浓度,微生物群体的活性如群体的相互作用直接控制反应速度的环境因素。
一.生物降解作用
生物降解是引起有机污染物分解的最重要的环境过程之一。
水环境中化合物的生物降解依赖于微生物通过酶催化反应分解有机物。
当微生物代谢时,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另一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和能源,必须由另外的化合物提供。
因此,有机物生物降解存在两种代谢模式:生长代谢(Growth metabolism)和共代谢(Co-metabolism)。
这两种代谢特征和降解速率极不相同,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1.生长代谢
许多有毒物质可以像天然有机化合物那样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基质。
只要用这些有毒物质作为微生物培养的唯一碳源便可鉴定是否属生长代谢。
在生长代谢过程中微生物可对有毒物质进行较彻底的降解或矿化,因而是解毒生长基质去毒效应和相当快的生长基质代谢意味着与那些不能用这种方法降解的化合物相比,对环境威胁小。
2.共代谢
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与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共代谢。
它在那些难降解的化合物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展示了通过几种微生物的一系列共代谢作用,可使某些特殊有机污染物彻底降解的可能性。
微生物共代谢的动力学明显不同于生长代谢的动力学,共代谢没有滞后期,降解速度一般比完全驯化的生长代谢慢。
共代谢并不提供微生物体任何能量,不影响种群多少。
然而,共代谢速率直接与微生物种群的多少成正比,Paris等描述了微生物催化水解反应的二级速率定律:
由于微生物种群不依赖于共代谢速率,因而生物降解速率常数可以用
Kb=Kb2·B表示,从而使其简化为一级动力学方程。
用上述的二级生物降解的速率常数文献值时,需要估计细菌种群的多少,不同技术的细菌计数可能使结果发生高达几个数量级的变化,因此根据用于计算Kb2的同一方法来估计B值是重要的。
3.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能力
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适应能力及降解潜力
生物降解: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较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分解的过程。
终极降解:有机物彻底分解至释放出无机产物CO2与H2O 的过程。
生物转化:通过微生物代谢导致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某种改变、生成新化合物的过程。
微生物降解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物质的化学结构
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难易程度首先取决于生物本身的特性,同时也与有机物的结构特征有关。
环境物理化学因素
包括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通气情况、酸碱度、温度、水分、光照和毒物等,均会影响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的范围与速度。
中间体或终产物可能变成更复杂的物质,或者毒性增加,比原始污染物更为有害。
4.微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来自于生物体的每一种天然的无毒有机物几乎都有相对应的降解微生物。
只要具备合适的条件,微生物就可以沿着一定的途径降解这些有机物。
1).多糖类的生物降解途径
多糖类有机物是异养微生物的主要能源,也是生物细胞重要的结构物质和贮藏物质。
这类有机物广泛地存在于动植物尸体及废料中。
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果胶质等。
多糖类的生物降解途径:纤维素的降解途径、淀粉的降解途径、半纤维素的降解途径、果胶质的降解途径
2).半纤维素的降解途径
3).木质素的降解
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过程十分缓慢,玉米秸秆进入土壤后6个月,木质素仅减少1/3,在厌氧的条件下降解得更慢。
真菌降解木质素的速度比细菌要快。
真菌中担子菌降解木质素的能力最强,另外有木霉、曲霉、镰孢霉的某些种。
细菌中有假单胞菌等个别的种类能分解木质素。
4).脂类的生物降解
脂肪是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合成的酯,在环境中微生物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较快。
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和固醇,蜡质由高级脂肪酸和高级单元醇化合而成,这两者必须有特殊的脂酶才能降解,所以在环境中分解较慢。
5)..烷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对一般的烷烃的降解是通过单一末端氧化、双末端氧化(又称ω-氧化)、亚末端氧化的途径。
烷烃(n个碳原子)的分解通常从一个末端的氧化形成醇开始,然后继续氧化形成醛,再氧化成羧酸,羧酸经β-氧化后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被彻底降解为CO2和H2O。
6).烯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微生物对烯烃的代谢,其途径有三种可能:
①在双键部位与H2O加成反应,生成醇。
②受单氧酶的作用生成一种环氧化物,再氧化成一个二醇。
③在分子饱和端发生反应.
以上三种途径的代谢产物为饱和或不饱和脂肪酸,然后经过卢一氧化进入三羧酸
循环被完全分解。
7).芳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芳香烃在双加氧酶的作用下氧化为二羟基化的芳香醇,之后失去两个氧原子形成邻苯二酚。
邻苯二酚在邻位或间位开环。
邻位开环生成己二烯二酸,再氧化后的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
间位开环生成2-羟己二烯半醛酸,进一步代谢生成甲酸、乙醛和丙酮酸。
8).脂环烃类的微生物降解
脂环烃较难进行生物降解,自然界几乎没有利用脂环烃生长的微生物,但可以通过共代谢途径进行降解。
脂环烃被一种微生物代谢形成的中间产物,可以作为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基质。
9).农药的微生物降解
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细菌主要有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产碱菌属、黄杆菌属、节杆菌属等;放线菌有诺卡菌属;霉菌以曲霉属为代表
10).多氯联苯的微生物降解
从湖泊污泥中分离出来的产碱杆菌和不动杆菌能把多氯联苯(PCBs)转化为联苯或对氯联苯,然后吸收这些分解产物,排出苯甲酸或取代苯甲酸,再由环境中其他微生物继续降解。
利用厌氧微生物的降解方法,通过共代谢作用、降解性质粒以及微生物之间的互生关系等途径,也可使多氯联苯降解、转化。
11).合成洗涤剂的微生物降解
合成洗涤剂的基本成分是人工合成的表面活性剂。
根据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电离性状,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电解质四大类,以阴离子型洗涤剂的应用最为普遍。
阴性表面活性剂中,高级脂肪链最易被微生物分解。
其途径是,最初高级脂肪链经微生物作用形成高级醇类,然后进一步氧化为羧酸,再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CO2和H2O。
整个过程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
二.有机物的结构与生物可降解性
1.链烃比环烃易生物降解
2.不饱和烃比饱和烃易分解
3.主链上个别碳原子被其他元素所取代会增加对生物氧化的抵抗力
4.碳支链对代谢作用有一定影响
5.取代基的位置种类数量及碳链长短影响化合物的生物降解性
三.有机物的结构影响生物降解性的原因
1.空间阻碍:胞外酶难以接触到一降解部分
2.毒性抑制不同取代基团具有不同毒性
3.增加反应步骤支链的增加会降低化合物的生物降解
4.有机物吸收运输到细胞内方式
四.微生物混合培养与生物降解
1.混合菌株之间的协同作用好氧菌之间,厌氧菌之间,细菌之间,细菌与真菌之间工业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混合菌更具价值。
2.单一微生物容易有毒的末端产物这种毒物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氧化甲烷的微生物群落由四种菌组成将甲烷氧化成甲醇生丝微菌属成员利用甲醇作为生长基质其他俩种微生物的作用还不清楚。
五.降解性质粒
1.石油降解质粒编码降解石油及衍生物如樟脑,水杨酸盐,甲苯和二甲苯等
2.农药降解质粒,如降解2,4-D,六六六等。
3.工业化污染物的降解质粒氯联苯和尼龙聚体降解质粒。
4.抗重金属离子的质粒有些降解质粒结合转移的特性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意义
总之,影响生物降解的主要因素是有机化合物本身的化学结构和微生物的种类。
此外,一些环境因素如温度、pH、反应体系的溶解氧等也能影响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