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常的射频消融术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常用方法。本演示文稿
将向您展示这些方法的原理、过程和注意事项。
心脏电生理检查的介绍
1
原理
通过放置导管在患者心脏中记录电信号,以了解心脏节律异常的原因。
2
步骤
局部麻醉后插入导管,检测电信号并激发心律失常,记录结果并制定治疗方案。
疗。
生要求服用药物。
的。
心律失常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分类
简单来说,心律失常就是心脏跳动的失序,包
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
括过慢、过快、不规则等各种节律问题。
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等。
心律失常对患者的影响
1
症状
心脏跳动过快或过慢,会导致患者感到
风险
2
胸痛、气短、头晕等不适症状。
3
注意事项 ⚠️
手术前需要禁食,手术后需要观察导管插入口周围是否有出血等情况。
射频消融术的介绍
原理
步骤 ⚙️
注意事项 ⚠️
通过导管将射频电流传送到患者
局部麻醉后插入导管,定位异常
手术后需要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
心脏的问题区域,破坏异常的心
的心肌区域,进行射频消融治
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并按照医
肌细胞,达到恢复正常心律的目
心律失常如果严重会导致心源性休克、
猝死等危及生命的后果。
3
治疗
治疗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药物、射频消
融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等。
心脏电生理检查在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作用
优点
可以直接观察心脏的电信号,对心律失常的诊断
限制
心脏电生理检查需要放置导管进入患者体内,有
心脏电生理检查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RV
慢径路消融后检测
电生理检查目的及流程
评测心脏传导系统的侵入性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 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埋藏式器械治疗的疗效。
常用刺激流程: 先心室起搏,S1S1刺激,分级递增至VA呈再心房起搏,S1S1刺激,分级递增至AV呈2:1阻滞,再S1S2刺激至 右房不应期。
室房传导2:1阻滞
S2经过房室结逆传
I AVF V1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RV
S2显示左侧旁路
心房刺激可能的表现形式: 1、A、B型预激 2、递减性房室传导 3、前传“跳跃”现象, 即房室结双径路 4、房速、房扑、及房颤 的诱发,室速诱发
S2表现为完全预激
消融后,重复同样操作。 有时可利用异丙肾上腺素,ATP辅助检测。
心脏电生理检查
Electrophysiological Study
电生理检查的内容及目的
记录自身心律或起搏心律时心内的电活动 分析房室传导系统、心房和心室的电生理特征 推理判断,对心律失常作出正确诊断
电生理检查目的
研究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 选择心律失常的治疗方法
筛选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为介入性治疗方法(射频消融,永久起搏器,
心房刺激-文氏现象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心房程序刺激诱发SVT
I AVF V1 HRA HBE CS9-0 CS7-8 CS5-6 CS3-4 CS1-2
心房S1S2刺激,出现AH跳跃
I AVF V1 HRA HBE CS7-8 CS5-6 CS3-4 CS1-2 RV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操作规范【适应证】1.评价窦房结功能(1)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是否障碍及因果关系。
(2)窦性心动过缓患者,了解窦房结功能障碍程度。
(3)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是否存在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评价房室结功能(1)不明原因晕厥怀疑房室传导障碍所致。
(2)房室传导障碍疑为其他原因所致,如窒上性早搏致隐匿房室传导。
(3)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了解阻滞部位。
3.窄QRS心动过速心动过速症状明显和(或)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了解心动过速机制以便消融等其他治疗。
4.宽QRS心动过速(1)常规心电图不能明确心动过速性质,而这对治疗很重要。
(2)常规心电图已经能明确性质,电生理为了选择射频治疗。
5.预激综合征(1)接受射频消融或外科手术前定位。
(2)不明原因晕厥或心脏猝死幸存。
(3)高危职业、不明原因心悸等症状。
(4)因其他原因拟心脏手术。
6.频发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宣性心动过速(1)有结构性心脏病、左窒射血分数减低等。
(2)症状明显考虑射频消融治疗。
7.不明原因晕厥和猝死幸存者首先除外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患者。
检查窦房结、房室结功能;了解是否能诱发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
8.评价不明原因心悸(1)临床发现心悸发作时脉率明显加快但无心电图记录者。
(2)晕厥前心悸考虑为心源性者。
9.指导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10.在儿科患者的应用(1)类似于上述成人情况。
(2)不能与窦性心动过速鉴别的窄QRS心动过速。
(3)先天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宽QRS逸搏心律。
(4)可能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高危患者,如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或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一般不适合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情况(1)心电图能明确症状与房室传导阻滞关系者。
(2)无症状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如二度I型者。
(3)无症状室内传导阻滞。
(4)临床上明确的长QT综合征。
(5)已知晕厥和猝死原因,电生理检查不能指导治疗者。
(6)急性心肌梗死早期(48h内)心搏骤停幸存者。
心脏电生理检查注意事项

心脏电生理检查注意事项
1. 检查前可别紧张啊!就像你要去见一个有点陌生但很重要的人,放轻松才能表现好呀!比如说你参加一场期待已久的比赛,赛前紧张反而发挥不好呢。
放松心情,才能让检查更顺利哦!
2. 千万别吃太多东西去检查啊!你想想,要是吃得肚子鼓鼓的像个气球,那多不舒服呀!就好比你要去跑步,还吃个大饱,那能跑起来吗,肯定跑几步就难受啦!饿着点肚子,检查起来也轻松些嘛!
3. 检查的时候可得听医生的话呀!医生就像是我们的引路人,他们知道该怎么走。
比如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是不是得听向导的呀?听医生的指挥准没错,这样检查结果才更准确呢!
4. 去检查前一晚要好好休息呀,别熬夜啦!这就像给身体充电一样,电没充满怎么能好好工作呢?你想想手机没电了还不好使呢,我们的身体也一样呀!睡个好觉,第二天才能精神饱满去检查哟!
5. 身上的金属物品都要拿掉哦!那金属就像小捣乱鬼,会影响检查的。
就好像你在听音乐,旁边有杂音干扰,那多烦人呀!拿掉金属物品,让检查不受干扰呀!
6. 有啥不舒服的地方一定要及时和医生说呀!这多重要啊,不然医生怎么知道你的情况呢?就像你和朋友聊天,你不说他怎么知道你心里想啥呀!别不好意思,及时沟通很关键呢!
7. 检查完了也别不当回事呀!检查结果就像是给身体的成绩单,得重视起来。
你考了试还得看看成绩呢对吧?根据检查结果该注意的要注意,该治疗的要积极配合,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心脏健康有力呀!
我觉得呀,心脏电生理检查真的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重视这些注意事项,这可是关乎我们心脏健康的大事呀!。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及程序刺激课件

目录
• 心内电生理检查概述 • 准备工作 • 心内电生理检查方法 • 刺激程序及方法 • 心内电生理检查结果解读 • 心内电生理检查临床应用及价值 • 心内电生理检查发展趋势及展望
01
心内电生理检查概述
检查目的
诊断心脏传导阻滞和 心律失常
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协助判断心脏病变部 位和程度
肢体电极放置
在肢体上确定3个电极点,分别为左臂(Fz)、右臂(Rz)和左腿(Pz)。
信号采集
信号采集前准备
确保患者身体干燥,避免使用化 妆品和金属物品,以免干扰信号 采集。
信号采集过程
连接好所有电极,确保信号线缆 正确连接,然后打开信号采集设 备,开始采集心内电信号。
数据处理
数据预处理
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去噪 、滤波等处理,以去除干 扰和噪声。
告知患者检查目的、方法和可 能的风险,并获得知情同意。
消除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设备准备
准备好所需的心内电生理检查仪 器和设备,包括心电图机、心电
监护仪、刺激仪等。
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确 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为患者连接好心电图电极和导线 ,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
性。
早搏刺激
模拟心脏早搏波形,常用于诱 发心律失常。
晚搏刺激
模拟心脏晚搏波形,常用于检 测药物治疗效果。
刺激强度
阈上刺激
超过正常阈值的刺激强度,可引起心 肌收缩和传导系统反应。
阈下刺激
低于正常阈值的刺激强度,通常用于 观察传导系统的传导功能。
刺激频率
低频刺激
低于正常心率的刺激频率,常用于观察传导系统的传导功能 。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

射频消融的风险和注意事项
风险
• 出血和感染 • 心脏穿孔 • 心律失常
注意事项
• 遵循医生的特殊饮食和用药指导 • 定期进行心脏检查和随访 • 在意并报告任何异常症状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的效果与优势
恢复心脏正常节律 减少心脏病症状 迅速恢复和康复
降低心脏病发作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减少药物的使用
谁适合接受射频消融
1 心律不齐病患者
2 药物治疗无效者
对于患有心律不齐的人群, 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治疗选择。
对于无法通过药物治疗有 效控制心律不齐的患者, 射频符合条件者
只有在通过心脏电生理检 查确定有病理性的异常电 路存在时,病人才适合接 受射频消融治疗。
准备工作
病人需要空腹并遵循医生给出的特殊指 示。
电极植入
医生会将细小的电极导管插入病人的血 管,将其引入心脏。
射频消融的原理和过程
射频能量
医生使用射频能量烧灼心脏 组织中的异常电路,阻止心 脏过快的传导。
导管引导
医生使用细长的导管将射频 能量传递到需要治疗的位置。
治疗结果
射频消融可以有效地恢复正 常心脏节律,减少心脏病患 者的症状和风险。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 融
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治疗方法。本文将介绍这 两种方法的原理和过程,适合接受射频消融的人群以及效果与优势。此外, 还将分享一些病人的心得体会。
心脏电生理检查步骤
1
麻醉
2
医生会在手腕或大腿处注射麻醉剂。
3
电信号记录
4
电极记录心脏的电信号,以便医生能够 评估心脏功能。
病人的经验与心得分享
治疗后的改善
我接受了心脏电生理检查和射频 消融治疗,我的心脏节律得到了 显著改善,感受良好。
心脏电生理检查原理

心脏电生理检查原理
大家不要看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可是就是因为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朋友们才会经常出现一些心脑血管疾病,比如说经常会患上心脏病的人群,首先大家要及时的检查才可以确诊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于检查的项目心脏电生理检查。
医学检查和治疗都是在人体最安全的范畴内进行的,心脏电生理检查应用临床以来日益广泛,旧前除用于心律失常,预激综合征的诊断与手术治疗、药物效果的评价,还用于冠心病的诊断等
临床电生理检查一般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评价心脏电功能的精确方法。
它允许医生在可控制的条件下确诊心律紊乱(即异常的心脏节律)。
在检查中,医生通过静脉插入一至几根特制的电极导管(直径2毫米左右)沿静脉送入心脏内,这些导管可探查到心脏不同部位的电脉冲或电活动,这些导管可以被用来刺激不同部位的心
脏。
在这些导管的帮助下,医生可以确定在心脏内引起严重心律紊乱的异常部位。
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心脏电生理检查的原理,首先呢,对于这个检查是可以更好的确定自己的心房是否有着影响和危害,是否患上一些疾病,呼吁各位生活中的朋友们,建议多观察自己身体健康。
心内电生理检查

结果解读与报告
结果解读
医生根据电信号分析结果,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脏传导异常,并确定相应的 治疗方案。
报告出具
医生根据检查结果出具报告,报告中包括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治疗方案建议等信 息。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注
04
意事项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心内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心律失常、评估心脏电功能以及指导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如心悸、 胸闷、晕厥等,以及需要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指导治疗的疾病,如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均适用心内电生理检 查。
VS
风险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因此 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中最常见的是心律失 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等,严重时 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此外,还可能出现血 管损伤、心肌损伤等情况,但发生率较低 。
患者准备与术后护理
患者准备
在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前,患者需要完善相 关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紧张情 绪。对于存在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应先 进行相关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心内电 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过
03
程
术前准备
患者评估
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用药情况以及心电图检查结 果,以评估患者是否适合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术前准备
医生会告知患者检查前的注意事项,如饮食、药物使用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同时,护士会为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如备皮、消毒等。
导管植入
导管选择
指导起搏器植入
心内电生理检查可以确定最合适的起搏器植入位置和参数, 确保起搏器能够发挥最大的治疗效果。
起搏器功能测试
心内电生理检查可以对已经植入的起搏器进行功能测试,确 保其正常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导管技术
1.电极导管 电极导管是心腔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必不可少 的工具,用于记录心腔内各部位的心内电图,提 供心内电信息。电极导管成人常规使用5-7F(直 径1.67-2.33mm),长度可分为105、120、125 等规格。目前电极的数目及电极间距已发展成多 种类型与规格,视用途不同,一般置有2-20个环 状电极,电极间距最常用为5-10mm。特殊用途 的网状电极最多可达128个电极。
心脏程序电刺激方案
(2)RS2刺激:在感知自身心律4-8次后发放一个 期前刺激S2,并逐步减低S2的配对间期。 (3)S1S2S3刺激:在S1S1起搏8次后,发放2个 期前刺激,分别为S2和S3,固定S1S2的配对间 期,每一周期,减低S2S3的配对间期。 例如:S1S2S3(400/300/300),S1S2S3 (400/300/290),S1S2S3(400/300/280), 以此继续S1S2S3。 (4)S1S2S3S4刺激:在S1S1起搏8次后,发放3 个期前刺激,分别为S2、S3和S4,固定S1S2S3 的配对间期,每一周期,减低S3S4的配对间期。
心内膜标测
心内膜标测
心内膜标测是通过记录多部位心内膜激动, 根据其出现时相的差别,探测心脏内激动顺序而 明确某些异位心律的发生机制,寻找心律失常最 早起源点,确定心律失常射频消融的靶点。
常用的标测方法
(1)激动顺序标测:
激动顺序标测是通过放置多电极导管入心脏 不同部位,记录不同部位局部心内电图,相互比 较以确定心脏各部位的激动时间顺序,最早激动 部位往往代表心律失常激动的起源点,这是最重 要也是最常使用的标测方法之一。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概念
4.递减传导: 一般情况下,经房室结传导时,无论房室顺 传或逆传,房室或室房传导时间可随心房或心室 激动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延长,继而出现文氏现象, 最后发生不能传导的现象。 递减传导是经房室结传导的重要特征,心内 电生理检查常用这种现象来排除房室旁路,因房 室旁路传导为“全或无”。但“慢旁路”也可具 有递减传导的特性,需要从其他方面鉴别。递减 传导可用S1S2程序刺激,逐渐缩短S1S2配对间 期(亦称S2刺激逆扫描),观察S2引起房室或室 房传导的反应。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在心内电生理检查中的应用:
③宽QRS波群心动过速的鉴别 判断激动起源于室上还是心室。宽QRS波群心 动过速时,希氏束电图可确切判断室上性心动过速 伴室内差异传导或是室性心动过速。前者在V波 之前有H波,后者则没有H波,或即使前面有H波, 其H-V间期也较其他下传搏动的H-V间期为短。另 外,H-V间期缩短应注意旁路预激心室。
固定频率刺激
方法:固定周长或频率起搏 应用: – 起搏,诱发,拖带 – 控制心率,获得稳定的不应期,测量窦房结恢 复时间和窦房传导时间
分级递增
方法:刺激频率分级加快 应用: – 评价房室结传导功能,测量文氏点 – 诱发和终止心律失常
心脏程序电刺激方案
5.程序期前刺激:指在自身心律或基础起搏心律 中孤立单个或多个早搏(期前)刺激。常用的程序 期前刺激方案如下: (1)S1S2刺激:在S1S1刺激8次后,发放一个期 前刺激S2,每一周期递减S1S2的配对间期,递 减的幅度可更加具体情况设定。通常S1S2的配对 间期可以10ms递减。 例如:S1S1(400ms),S1S2的配对间期 300ms;S1S2(400 ms/300 ms)刺激以S1S2 配对间期10ms递减,第一个周期为S1S2(400 ms/300 ms),第二个周期即为S1S2(400 ms/290 ms),第三个周期即为S1S2(400 ms/280 ms),以此继续S1S2刺激。一般,至到 心脏某部分不应期,S2不能起搏心脏时,或诱发 出需要的心电现象,可结束。
常用的电极导管入路
图A 血管路径
图B 穿间隔路径
电极导管放置
(1)右心房:常选高位右房
(2)右心室:右室心尖部是常选的电极导管放置 部位。 (3)左心房:经未闭卵圆孔、房间隔缺损或房间 隔穿刺方法 (4)左心室:一般,常规心内电生理检查不需要 左心室置入电极导管。 (5)希氏束:一般经静脉,从右心腔内记录。 (5)冠状窦:冠状窦置管在心内标测中具有重要 意义,不仅提供某些心律失常的机制诊断的重要 心内电图,对指导定位左侧旁道预激综合征的消 融靶点具有其它位置心内电图不可替代的作用。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适应征
2.治疗性应用 (1)评估心律失常非药物治疗的指征(如起搏器植 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植入、射频消融术 等); (2)作为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前必须的检查步 骤,心内膜标测确定心动过速的起源与机制,定 位导管消融的靶点,指导导管消融的消融策略 (3)评价心动过速非药物治疗的效果,特别是评定 抗心律失常器械对心动过速的识别与终止功能; (4)心电生理-药理学试验以确定抗心律失常药物疗 效。
期外(程序)刺激
方法:固定周长起搏6-12次以后加入1个期前刺 激(S2)或系列期前刺激(S2,S3…) 应用: – 测量不应期 – 鉴别房室结双经路 – 诱发心律失常
RS2刺激
S2
在前一个电位后延迟一定时间进行刺激 应用 – 鉴别房室旁路 – VVI起搏
心脏程序电刺激常用的步骤
基线测量 心室刺激 –分级递增:是否有室房逆传 –期前刺激:是否有室房传导递减现象 心房刺激 –分级递增:确定文氏点 –期前刺激:是否有房室结双经路
常用的标测方法
(2)起搏标测:
根据临床心律失常的特点,在心腔内的不同 部位进行起搏,记录并比较不同起搏部位所产生 的心脏激动时间顺序,或比较起搏所致的体表心 电图与自发心律失常的心电图,从而确定最早激 动部位。
常用的标测方法
(3)拖带标测:
对于折返激动机制产生的心动过速,当折返 环足够大时,在临近折返环的部位进行起搏,刺 激引起的冲动可进入折返环并循折返环路逆向和 顺向传导,逆向传导与折返顺向波阵面碰撞而阻 滞,顺向传导却又重建心动过速,从而使心动过 速的频率跟上起搏频率。起搏停止后,心动过速 的频率和形态又恢复到起搏前状态,这一现象成 为拖带。拖带标测是折返机制检测的重要手段之 一。
三维标测导航系统
CARTO系统
CARTO系统采用GPS磁场定位系统,其特 点是可以将心电生理与心腔内的解剖结构结合在 一起,并进行三维重建。通过CARTO系统可以确 定激动的起源部位、传导顺序、折返环路以及疤 痕组织等,从而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 制、设计射频消融方案并指导消融。
HIS 希氏束电图
希 束 电 图 的 测 定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希氏束电图中的时间间期 ①P-A间期:从心电图上最早P波起始点至希氏束电 图上A波起始点。代表右房内传导时间,平均 40ms。 ②A-H间期:自房间隔下部经房室结至希氏束的传 导时间。在希氏束电图上自A波最早点至希氏束 电位起始处。代表房室结的传导时间,平均60~ 130ms。
1.分级递增刺激:较被检查者基础心率快10~20 次/分的频率起搏,每次起搏30~60s。间隔1~2 分钟,频率递增10~20次/分进入下一次循环,直 至心脏某部位达有效不应期或出现最长的窦房结 恢复时间。 2.连续递增刺激:用较低的频率起搏,而后逐渐 增加起搏频率,保持1:1 起搏夺获,直至心脏某 部位达有效不应期。此种刺激方式可减轻超速抑 制的影响,常用于不应期测定。 3.短阵快速刺激:用比被检查者的心率快30次/分 的频率快速起搏10~20次,用于终止快速心律失 常。 4.成串刺激:由几组短促、快速的刺激脉冲组成。
心内电生理检综合征时,因存在房室旁路,一般情况 下,经房室旁路室房逆传时,无论,室房传导时 间不随心室激动频率的增加而延长,最后发生不 能传导的现象。表现为“传”或“不传”。递减 传导仍然可用S1S2程序刺激来观察,它是房室旁 路的电生理特征,特别是诊断隐匿性旁路具有重 要价值。
心内电生理检查的重要概念
2.向心性室房逆行传导:心室程序刺激时,室房 逆行传导的顺序正常,位于希氏束邻近的电极部 位最早记录到经室房逆传的心房电活动。多数情 况下,说明室房逆行传导经房室结。但HIS束旁 旁道亦可出现向心性室房逆行传导。
3.偏心性室房逆行传导:心室程序刺激时,室房 逆行传导的顺序异常,远离希氏束的电极最早记 录到逆传的心房电活动。说明室房逆行传导经房 室旁道。
心腔内电图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1、HRA 高右房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2、希氏束电图 电极导管在希氏束位置可记录到三个相对 独立的波形,位于心房A波与心室V波之间的电 位,电位呈快速的双相或三相尖波,称为H波, H波时限10~25ms。 希氏束电图是心内电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 份。电生理检查中房室传导功能的检查以及房 室传导阻滞的定位诊断均需依靠希氏束电图, 鉴别房室结双径路与房室旁路所致的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过速时HIS束电图不可缺少,并且,电 极导管纪录的HIS束电图反过来表明电极导管所 处的HIS的位置,对消融时避开希氏束具有重要 意义。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3、CS 冠状窦
心腔内电图的特点
4、RVA 右室心尖部
标准导管放置
心脏程序电刺激
心脏程序电刺激
心脏程序电刺激是采用预先设定的电刺激方 案进行心脏电生理检查的方法,它被称为“开启 心律失常诊断的钥匙”。
正确的选择心脏程序刺激方案,标准化地操 作对心脏电生理检查至关重要。
心脏程序电刺激方案
心内电生理检查
心内电生理检查是将多根电极导管经静脉 和或动脉途径进入心脏不同部位,记录自身心 律和程序电刺激情况下的心腔内局部电活动以 及诱发心律失常。记录心内心电图、标测心电 图藉以诊断和研究心律失常。用于窦房结、房 室结功能评价,预激综合征旁路定位、室上性 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 动、心室颤动等的研究,确诊复杂心律失常和 指导其治疗。
心腔内电生理检查适应征
3.判断预后
通过电生理检查确定患者心脏性猝死的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