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性植物及原生动物

合集下载

生物分类:原生动物

生物分类:原生动物

生物分类:原生动物门在生命树中,许多古老生物代表的主枝或树枝已经枯萎脱落,这些脱落的大小不一的树枝可能代表整个目、科或者属都没有现生后裔的类群——他们仅以化石的形式为我们所知。

就像我们偶尔可以看到的那样,一个细弱蔓延的树枝从一棵树底部的树杈上长出来,并由于某些偶然的机会受到偏爱并且依然兴旺地存活着,于是我们有机会看到像原生生物的动物;在些许程度上,它们连接起生命的两大分支,而且它们好像因为生活在一个神之庇护地而幸免于致命的竞争。

原生动物就是真核单细胞动物,这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形态,所以叫原生。

而后生动物,就是指多细胞生物,所有的后生动物,都是由最初的原生动物进化而来,所以叫做后生。

已描述的原生动物中绝大多数已经消失在地球上,我们只能通过化石来确定他们来过这个地球,也并非所有的原生动物都能留下化石供后人去考察,只有那些具硬壳的类型(有孔虫的钙质壳(由细胞分泌的碳酸钙构成)和放射虫(硅质或含有机质的硅质)为主)才能够形成化石。

他们的化石大多保存在海相沉积物中,少数发现于淡水沉积。

这可能由于海生类型大多数具有硬壳能够保存成化石,而其他生活领域中的类别大多不具硬壳,很少形成化石。

自从300多年前,A.van列文虎克用约放大270倍的透镜,第一次看到了原生动物,他把眼虫描述为“中间绿、两端白”的虫子(后人尊称他为原生动物学之父),原生动物家族逐渐进入人类的视野。

如果你觉得原生动物这些古老生物应该生活在那些原始森林、海洋和人类文明去不了的地方那就错了,你可以在池塘、湖泊、河流、海岸、土壤甚至极地地区找到他们。

有的甚至将人类的血液、器官作为安身之所。

捧一捧水,在显微镜镜下观察,我们会发现很多“小动物”在游动,它们的“内脏”一目了然,它们把所有的“器官”集中在一个细胞中,自由地生活在自己的一方水土中。

原生动物小小的身体里,有一套完整的生存系统,从呼吸到排泄,从消化,吸收,从运动到防御。

一应俱全。

通过扫描电镜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涵丰富的“内心世界”,细胞核、线粒体、食物泡、自噬泡等的结构科学家将其分为如下4个纲:1、鞭毛纲2、肉足纲3、孢子纲4、纤毛纲原生动物是在动物总界中单细胞个体的类群,虽然在其中人们也观察到存在群居习性,但这样的群体还是由多个相对独立的细胞个体集聚而成,每个细胞都具有营养、呼吸、排泄、生殖等作为一个动物所具有的一切机能。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

原生生物(原生动物)原生生物,也称原生动物,是指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无组织与无器官的生物体,它们是自然界中最简单的生命形式之一。

原生生物生活在淡水、海洋、土壤、植物表面等各种环境中,几乎遍布全球,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原生生物进行详细介绍,并探讨其分类、形态结构、生态学和生物学意义等方面。

一、分类原生生物的分类较为复杂,自从学者们开始研究它们以来,就建立了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其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等特征,原生生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鞭毛虫门鞭毛虫主要分布在水体中,它们身体较为扁平,具有类似鞭毛的细胞突起,能够帮助它们在水中游动。

鞭毛虫类的代表物种是鞭毛虫属,它们是最早被发现且研究较为深入的原生动物之一。

2.虫草虫门虫草虫有与鞭毛虫类似的鞭毛,但它们的鞭毛只有一根,而且比较短。

这种原生生物多分布在水体、泥沼和岩石表面等环境中,是水生生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类。

3.阿米巴门阿米巴以其独特的细胞形态而闻名,它们的身体外形呈现出披毛状,使它们类似于一些不规则的卵形动物。

阿米巴也是最常见的一类原生生物,主要分布在水体和土壤中。

4.锥虫门锥虫是一种形态比较奇特的原生生物,它们的外形像一个倒置的尖锥形。

锥虫是寄生虫中的一种,主要寄生于人和动物的消化道内,对宿主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

二、形态结构原生生物的形态结构多种多样,不同类别的原生生物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形态差异。

一般而言,原生生物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结构:1.细胞质所有原生生物都由细胞质构成,它是原生生物最基本的结构之一。

细胞质内部含有细胞核、线粒体、液泡、溶酶体等许多细胞器,这些细胞器的特性也是各类原生生物不同之处之一。

2.细胞核细胞核是原生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包含蛋白质和DNA,是细胞基因组的主要所在地。

不同种类的原生生物细胞核的形态和功能也存在差异。

3.膜状结构原生生物表面存在膜状结构,这些结构能够帮助它们感知外界环境并进行一些生理活动。

线虫和原生动物

线虫和原生动物
小麦粒线虫则 1年仅发生 1代。
(二)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态
水----线虫是一类水生动物,植物病原线虫仍 然保持水生习性;除了休眠状态的幼虫、卵 和胞囊,线虫都需要在适当的水中或土壤颗 粒表面有水膜时才能正常活动和存活,或寄 生在寄主植物的活细胞和组织内。
温度----不同线虫种类其发育最适温度不同、 但一般在15—30℃之间均能发育。在40 ℃ 50℃的热水中10分钟,即可杀死。在实验室, 常用60 ℃ -65 ℃,3-5分钟杀死线虫。
➢ 土壤----土壤的温度和湿度(水分)是影响线虫的 重要因素。土壤的温、湿度高,线虫活跃,体 内的养分消耗快,存活时间较短;反之则存活 时间就较长。
➢ 土壤长期淹水或通气不良也影响它的存活。
➢ 许多线虫可以休眠的状态在植物体外长期存活, 如土壤中未孵化的卵,特别是卵囊和胞囊中的 卵存活期更长。
❖ 线虫分布在从土表以下 5cm到 15cm土层, 尤其是植物根际土壤中更多。
(二)线虫虫体结构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肌肉层
体腔-------------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部结构----消化系统
体腔液(血液)
生殖系统
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 排泄系统等
体壁(角质层、下皮层、 肌肉层)
D
排泄孔
A.外表皮层
B.内表皮层 C.丝状层 侧区
D.基质层 E.边界层
侧带
F.外纤维层
线虫的幼虫—般有4个龄期。经过最后一次 的蜕化形成成虫,雌虫经过交配后产卵,雄 虫交配后随后即死亡。
垫刃目线虫的一龄幼虫是在卵内发育的,所 以从卵内孵化出来的幼虫已是二龄幼虫(开 始侵染寄主,也称侵染性幼虫)。
有些线虫的雌虫不经交配也能产卵繁殖(孤 雌生殖)。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本章主要知识
1、了解动物分类 2、了解草履虫的生活环境、形态 结构和生理。 3、了解动植物的区别。 4、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5、了解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动物的分类
现存已知动物约有150万种,动 物根据脊柱的有无,可分为脊
椎动物(5%)和无脊椎动物 (95%)。

生活环境:池塘、水沟等淡水中生活 形态结构:单细胞 生理: 具有运动、消化、呼吸、生殖、
排泄、对刺激作出反应的功能
草履虫的结构
把体内多余的 水分和废物收 集起来,排到 体外。
细菌和微小的浮植物 等食物由口沟进入体 内。
消化食 物,随 细胞质 流动。
排出体内的 食物残渣。 靠纤毛的摆动在 水中旋转前进
练习题2
测试题
1、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动物
细胞结构
无细胞壁 能自由运动 应激性强
不含叶绿素异养
植物
有细胞壁 不Leabharlann 自由运动 应激性弱含叶绿素自养
运动
应激性
营养方式
其中无脊椎动物包括以下7大类: 原生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软体动物 节肢动物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原始、最简 单、最低等的单细胞动物。原生动 物的代表是草履虫。
原生动物大约有3万多种,分布很广,有 自由生活的种类(污水、淡水、空气中), 也有寄生生活的种类。
草履虫的生活环境、 形态结构和生理
练 习 题 1
一、据统计,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动物种类约有 150多万 种,人们根 据动物的最主要特征,将它们分成两大类,一类是 有脊椎动物 ,一类 是 无脊椎动物 。 二、原生动物也叫 单细胞 动物,原生动物门的共同特征是:身 体 身体微小 ,结构 简单 ,整个身体是由 一个 个细胞构成的。原生 动物是动物界中最 低等 、最 原始 的动物。 三、草履虫是动物,这是因为草履虫有动物所具有的特征: (1)细胞膜外面没有 细胞壁 。(2)能够 靠纤手的摆动 运动。 (3)身体没有 叶绿体 ,不能自己制造 有机物 ,要以现成的 有机物为食物。(4)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具有应激性 。 四、分析说明题: 做观察草履虫的应激性实验时 l、在载玻片的一端滴一滴清水,另一端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把 这滴清水和这滴草履虫培养液连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 在 培养液中 。 2、如果在草履虫培养液的边缘放一小粒食盐,用放大镜观察,草履 虫都聚集在 清水里 。 3、上述实验现象说明动物的应激性使它趋向 有利剌激 ,逃 避 有害剌激 。

植物病原微生物了解导致植物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了解导致植物疾病的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了解导致植物疾病的病原微生物植物疾病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导致的植物组织的异常或损伤。

病原微生物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等微小生物体。

它们通过侵入寄生在植物体内,破坏植物细胞组织,引起植物的生理功能紊乱,导致植物发生疾病。

一、细菌性植物病原微生物细菌常常是导致植物疾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之一。

例如,番茄斑点病就是由细菌引起的。

当细菌侵入植物组织时,它们会释放毒素,导致叶片出现斑点、病斑蔓延等症状。

细菌性植物病害通常可以通过病斑的颜色和形态来鉴别。

二、真菌性植物病原微生物真菌也是导致植物疾病的重要病原微生物。

例如,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性病害,常见于玫瑰花、葡萄、苹果树等植物上。

白粉病的病原菌通过孢子的形式传播,进入植物体内寄生并繁殖。

它们在植物叶片上形成白色或灰白色的粉状物,造成植物叶片变黄、干枯等症状。

三、病毒性植物病原微生物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的微生物,常常通过昆虫传播到植物体内,并在植物细胞内繁殖。

病毒感染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生长缓慢、叶片变形、花芽萎缩等症状。

例如,马铃薯叶芽病毒就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植物病害。

病毒性植物病害往往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来鉴别。

四、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原微生物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的微小生物体,也可以导致植物疾病。

尤其是水生植物,常常受到原生动物的寄生和感染。

例如,水稻瘟病就是由一种原生动物――瘟疫原寄生在水稻叶片上引起的。

原生动物寄生在水稻叶片上,破坏植物的细胞组织,导致叶片出现水浸状,严重时可造成水稻死亡。

综上所述,植物病原微生物是导致植物疾病的重要因素。

对于防治植物病害,了解这些微生物的寄生特点、传播途径以及病害症状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加强对植物病原微生物的了解,才能更加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植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好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原生动物英文名称:protozoan;protozoa定义1:动物界中最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所属学科:水产学(一级学科);水产基础科学(二级学科)定义2:无细胞壁不具备光合色素的异养真核微小动物。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生物与土壤生物化学(二级学科)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百科名片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重最低等的一类真核单细胞动物,个体由单个细胞组成。

与原生动物相对,一切由多细胞构成的动物,称为后生动物。

原生动物个体一般微小,绝大多数仅在2-5mm之间。

原生动物生活领域十分广阔,可生活于海水及淡水内,底栖或浮游,但也有不少生活在土壤中或寄生在其它动物体内。

原生动物一般以有性和无性两种世代相互交替的方法进行生殖。

目录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基本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虫纲生长繁殖与人关系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基本分类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虫纲生长繁殖与人关系展开编辑本段种群现状原生动物原生动物protozoan原生动物亚界的物种统称,包括一大群单细胞的真核(拥有明确的细胞核)生物。

原生动物是最简单的生物之一。

虽然构成一个亚界,但它们相互之间并不一定有亲缘关系。

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它们并非属于一个自然的类群,而只是将一大批生物体集合起来而已。

已经记述的原生动物计有65,000多种,其中一半以上为化石。

编辑本段分布范围原生动物无所不在,从南极到北极的大部分土壤和水生栖地中都眼虫可发现其踪影。

大部分肉眼看不到。

许多种类与其他生物体共生,现存的原生动物中约1/3为寄生物。

因为现代的电子显微镜技术和新的生化和遗传学技术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知识,有助于人们认识各种原生生物物种和类群之间的关系,也因而常常证明以前的分类是不正确的,并使原生动物的分类需要经常修正。

编辑本段基本分类原生动物分布广,生活于淡水、海水及潮湿的土壤中,也有不少种类营寄生生活。

已经记录的原生动物约有50000种,其中约有20000种为化石种。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

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微生物是指引起植物疾病的微生物。

它们可以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等不同类型的微生物。

这些微生物对植物的生长健康造成危害,导致植物发生病变,并可能引起严重的病害流行。

一、细菌性植物病害细菌是一类单细胞微生物,有的具有运动能力,可以通过空气、水和昆虫等媒介传播到其他植物中。

细菌感染植物会导致叶片出现软腐、溃烂,或者在茎、根部形成溃疡等病状。

其中,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就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植物病害。

如果发现植株出现黄化、斑点、腐烂等异常症状,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二、真菌性植物病害真菌是一类寄生在植物体表或体内的生物,它们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和传播。

真菌感染植物时,会导致植物叶片出现褐斑、黑斑、霉斑等病状,严重时可能导致植株凋亡。

例如,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植物病害,其特征是植物叶片上出现白色霉斑。

防治真菌性植物病害可以采用农药喷洒、适宜的灌溉管理和植物种植密度合理调整等方法。

三、病毒性植物病害病毒是一种非常小的生物体,通常需要借助昆虫或其他介体传播到植物中。

病毒感染植物后,会导致植株出现变黄、畸形、落叶等病状,严重时有可能导致植株衰竭。

例如,花叶病毒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植物病害,感染植物后会使植株的叶片产生彩色斑纹。

防治病毒病害的主要方法是选择抗病品种、及时发现和清除带病植株,以及控制病媒介的传播。

四、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原生动物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微小生物,它们可以寄生在植物的表面或内部,通过摄食植物组织或侵入植物细胞来获取营养。

原生动物感染植物后,会导致植株出现萎黄、肿胀、畸形等病状,甚至引起植株死亡。

例如,根结线虫是一种常见的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寄生在植物根部,会导致植株根部形成结节。

防治原生动物性植物病害可以采用适宜的灌溉管理、土壤消毒和栽培轮作等方法。

总结:植物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对农业生产和园艺种植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减少植物病害对作物的危害,我们应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原微生物,掌握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技术。

原生动物

原生动物

虫体具有鞭毛,为运动胞器,鞭毛同时具有感觉、捕食或者附着功能植物性营养(光合营养/自养):通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腐生性营养(渗透营养/异养):通过体表吸收水中溶解的有机物动物性营养(吞噬营养/异养):通过胞口吞噬食物颗粒或微小生物无性生殖:纵二分裂繁殖方式有性生殖:生活方式:自由生活或者寄生多数种类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聚合成的群体(但每个细胞相对独立)植鞭亚纲一般具有色素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鞭毛纲分类如:眼虫(单细胞),盘藻,团藻(多细胞)动鞭亚纲无色素体,属于异养生物,不少种类营寄生。

如:利什曼原虫、锥虫、隐鞭虫(寄生)鞭毛数超过3条:多鞭毛虫(多核多鞭):有的寄生在人体超鞭毛虫(一核多鞭):全部生活在昆虫肠内如,披发虫(白蚁肠内)代表动物:眼虫(Euglena)运动主要靠伪足,伪足是由细胞质中内质(流动性较大)和外质(流动性较小)的相互转化而成的伪足还具有摄食和排泄的功能有些种类外面有壳外包(表壳虫、沙壳虫),有些种类体表没有坚韧的表膜,形态不固定无性生殖:二分裂生殖方式肉足纲有性生殖:有的种类具有原生动物根足亚纲:伪足为叶状、指状、丝状或根状分类如:痢疾内变形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又叫溶组织阿米巴)、大变形虫辐足亚纲:具有轴伪足,一般体呈球形,多营漂浮生活,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如:太阳虫、放射虫代表动物:大变形虫(Amoeba proteus Pallas)无运动器,或只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以鞭毛或者伪足为运动器很多具有顶复合器营养方式:均为营寄生(异养)孢子纲生活史复杂(以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为例),无性世代(脊椎动物内)与有性世代(无脊椎动物内)交替,少数两种世代在同一寄主体内无性生殖:裂体生殖(先裂核再裂质)生殖方式有性生殖:配子生殖+无性的孢子生殖代表动物: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以纤毛为运动胞器,纤毛还是感觉、捕食胞器动物性营养(大多数):靠胞口进食营养方式腐生性营养(少数)植物性营养(少数)纤毛纲呼吸方式:主要依靠体表不是所有的纤毛虫都有伸缩泡,只有生活在淡水和陆地的纤毛虫才有无性生殖:横二分裂生殖方式有性生殖:纤毛虫的核大核(营养功能),为多倍体小核(繁殖功能) ,为二倍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提问:
1.植物寄生性线虫与腐生性线虫在形态上的区
别是什么?
2.如何区分根结线虫属Meiloidogyne与胞囊线
虫属Heterodera?
3.试述线虫对植物的致病机制。

4.试举例生产上危害严重的线虫病害有哪些?
如何防治?
寄生性植物概述
少数植物由于缺乏足够的叶绿素或因为某些器官的退化而只能寄生在其他植物上,这些植物多是双子叶植物,主要发生在热带或亚热带,全世界有2500种以上,分属在12个科中。

寄生性植物在热带地区分布较多,如无根藤、独脚金、寄生藻类等;有些在温带,如菟丝子、槲寄生等;少数在比较干燥冷凉的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如列当;主要受害植物为豆类,瓜类,向日葵及木本植物。

寄生性植物对寄主的为害
§与寄主争夺水分和无机盐:桑/槲寄生
§与寄主争夺全部生活物质:列当、菟丝子等(寄主萎蔫、生活力衰退、产量降低等)
§附生植物:一些高等植物如某些兰花,常依附在一些木本植物上,从这些木本植物表面吸取一些无机盐或可溶性物质,它们对宿主无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称为附生植物。

第一节寄生性植物的一般性状
一、寄生性植物的类型
§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称为全寄生,例如列当和菟丝子。

§半寄生:檞寄生和桑寄生等植物的茎叶内有叶绿素,吸取寄主植物的水分和无机盐。

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为半寄生,俗称为“水寄生”。

§根寄生:有些寄生植物叶片退化成为鳞片状,虽含右少量的叶绿素,但不能自给自足,仍需寄主的养料补充。

列当、独脚金等寄生在寄主植物的根部,在地上部与寄主彼此分离,称为根寄生;
§茎寄生:无根藤、菟丝子、檞寄生等寄生在寄主的茎秆枝条上,这类寄生称茎寄生。

二、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
§寄生性植物的寄主范围各不相同:比较专化的只能寄生一种或少数几种植物,如亚麻菟丝子只寄生在亚麻上;有些寄生植物的寄主范围很广,如桑寄生,它的寄主范围包括29个科54种植物。

三、寄生性植物的致病性
§半寄生致病力较弱,桑寄生和檞寄生的寄主大多为木本植物,寄主受害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似无明显影响,但当寄生物群体数量较大时,寄主生长势削弱、早衰,最终亦会导致死亡,但树势退败速度较慢。

§全寄生致病力较强,列当、菟丝子等多寄生在一年生草本植物上,无根藤寄生在木本植物上,当寄主个体上的寄生物数量较多时,很快就黄化、衰退致死,严重时寄主成片枯死。

第二节寄生性植物的繁殖与传播
§鸟类介体传播:桑(槲)寄生科植物
§风力传播:列当、独脚金的种子极小,成熟时蒴果开裂,种子随风飞散传播,一般可达数十米。

§与寄主种子一起随调运而传播:菟丝子等种子或蒴果常随寄主种子的收获与调运而传播扩散。

§少数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弹射传播。

1.槲寄生(Viscum)
桑寄生科,槲寄生属(冬青)。

(一)分布:东北地区东南部和华北地区,为害杨,柳,梨,榆,苹果。

(二)形态:分黄果槲寄生和红果槲寄生。

为小灌木,茎高达40cm左右,枝坚韧,全身浓绿色,茎枝圆柱形,有节成二叉或三叉状分枝,叶片倒披针形,革质有光泽,对生无柄。

花极小,黄色,单生或丛生,单性,雌雄异株,果实球形,为浆果,有红黄两种颜色,果表面有粘稠物质,经鸟消化道后仍有生活能力,通过鸟传播,种子落到木本茎上萌发,接触茎后先形成吸盘,进而长出细的侵染丝。

槲寄生
常绿小灌木,叶革质,或全部退化;半寄生;浆果;鸟类传播。

Parasitic
plant
2. 菟丝子(Cuscuta)
旋花科,菟丝子属,全寄生,无根,茎为匍匐茎,叶退化
为鳞片状,不含叶绿素,花有黄、白、粉红等色,果为球形朔果,
花序为穗状或头状花序,有三种:
A 茎丝状,直径<1mm,茎黄色,花较少———中国菟丝子 C.chinensis。

AA 茎稍粗大,直径>1mm,茎淡褐色,花多
B 穗状花序─────────日本菟丝子 C.japonica
BB 头状花序────────
菟丝子生活史:
种子成熟→→落地或混在种子中越冬→生长季萌发→→向上长出小茎↑↓开花结实遇寄主↑↓
扩大←←脱离土壤←←建立寄生关系←←与导管、筛管←←缠绕茎上
相通长出寄生根
防治方法:检疫对象
(1)禾本科植物轮作(高梁,玉米)。

(2)小片发生连同寄主拔掉。

(3)喷除草剂,如五氯酚钠。

(4)喷生防制剂,鲁保一号。

列当(Orobanche
列当的生活史:
土壤中遇寄主根───→种子萌发─→长出吸盘─→(寄生在寄主上)与寄主导管,筛管相连──→长出茎─→开花──-→结实
其种子在土壤中可存活10年以上。

检疫最重要。

列当的防治:(1)开花前铲除。

(2)改种禾本科非寄主作物。

肉苁蓉
草苁蓉(不老草)
独脚金
茎绿色,叶片披针形,常退化为鳞片状,含少量叶绿素。

但主要营养来自寄
主----全寄生。

无根藤
独脚金
野菰(印度烟斗)
寄生植物--热带大花草
(腐尸花)
§巨魔芋的花【不是寄生物!】
巨魔芋的花【不是寄生物!】
优雅的彼岸花是寄生物吗?
第二节植病原原生滴虫
§植生滴虫(Parasitic protozae)的概念
在植物体内营寄生生活并可引起病害的一类有鞭毛的单细胞原生动物。

属于原生动物界
原生动物门
鞭毛虫纲
植生滴虫属
§引致咖啡韧皮部坏死病、
椰子心腐病、油棕猝死病等热带植物病害。

我国未见报道危害。

提问
1.什么是全寄生、半寄生、根寄生和茎寄生?
2.为何把菟丝子、列当列为禁止进境的植物?
3.寄生植物如何吸收营养、进行繁殖和传播的?
4.如何防治菟丝子和列当等寄生植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