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合集下载

3运动快慢的描述2详细推理

3运动快慢的描述2详细推理

3.一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 以速度v1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以速 度v2匀速运动,则该物体的平均速度 为 (v1+v2)/2 ;另一物体也做同向直线 运动,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1匀速运动, 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2匀速运动,则该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2v1v2/( v1+v2) .
4、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 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1 ,下山 的平均速率为v2 ,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和平均速率是 .
1
2
3
4
5
6
7 cm 3、0.167 m/s
答案:2、24 m/s;
2:下边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车次运行的时刻 表,设火车在表中路段做直线运动,且在每一个车站都 准点开出,准点到达. 自北京西 北京西↑ 北京西↓ 站名 深圳 起公里 深圳 22:18 0 北京西 6:35 23:30 22 92 霸州 32 5:20 0:08 39 147 任丘 11 4:36 1:39 10 274 衡水 45 3:04 … … … …
以上两种不同的方式都可以用来比 较运动的快慢,总结如下:
相同位移——比较时间
两种方式
相同时间——比较位移
问题:
以上是我们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不同 的方式,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共同的标准 来同时衡量这两种方式? 我们在初中学过电功率,若做功为w,时间为 t,则表示用电器做工的快慢的电功率p为 p=w/t 单位时间内做工越多,说明做功越快。
我们现在也采用同样的方法求单位时间内 物体的位移,若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说 明运动的越快. 例:甲乙运动员沿直线向前跑,甲4秒跑了32米,乙 3秒跑了30米,问谁跑的快?
解: 甲每秒跑 32÷4=8米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快慢

1.2 运动的描述1.3 运动的快慢一.运动的描述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同一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与选择的参照物有关,如果物体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反之物体就是静止的。

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时间比较路程;(2)相同路程比较时间(3)比较速度2.速度: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路程用字母 s表示,时间用字母 t 表示,速度用字母v表示。

3.速度的公式是:v= st。

速度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组成的。

1m/s= 3.6 km/h。

4.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特点:(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2)速度的大小与路程和时间无关;(3)时间与路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时间与速度图像是一条与横轴(时间)平行的直线。

5.变速直线运动:把物体沿直线且速度变化的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

要点一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典型例题】例题 1.在新建的大型商场内有自动扶梯,当你站在开动着的自动扶梯上上楼时,说你是运动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说你是静止的,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

例题 2.坐在向南行驶的列车里的乘客,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同时又看到汽车也在向后退,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运动状态可能是、、。

【对应练习】1、请你根据下面的描述,判断下面标点的物体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并把它写在后面的横线上:(1)夜晚,小明抬头仰望天空,发现月亮在云中穿行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乘飞行旅行,在飞机降落时,看到地面正向她扑来__________________。

(3)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天门山》的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分别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知识内容一、运动快慢的描述:不同的运动,快慢程度并不同,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可用两种方法:一是在位移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所用时间长短;另一种是在时间相等的条件下,比较发生的位移。

物理学中用速度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一)速度速度为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引入。

速度v等于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即。

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是:米/秒。

读作“米每秒”,符号是m/s(或m·s-1)。

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小时(km/h)、厘米/秒(cm/s)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反映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它是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粗略描述。

在变速直线运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作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对于变速直线运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的值可能不一样。

平均速度是矢量。

方向与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它能对变速运动做精确描述。

对瞬时速度的理解:瞬时速度是在运动时间时的平均速度,即平均速度在时的极限就是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瞬时速度。

瞬时速度是矢量。

方向是轨迹上物体所在点的切线方向(与轨迹在该点的延伸方向一致)二、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一)打点计时器原理: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V.当电源频率为50Hz时, 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通电前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并压在复写纸的下面.通电时,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使振动片磁化,振动片的一端位于永久磁铁的磁场中,由于振动片的磁极随着电流方向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在永久磁铁的作用下,振动片将上下振动.其振动周期与线圈中交流电的周期一致,即为0.02s.如果纸带运动,振动片一端的振针就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可以代替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与电磁打点计时器不同的是: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V的交流电.使用时将电源插头直接插在交流220V插座内就可以了.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墨粉和电火花打点.墨粉盘夹在两条纸带之间,当按下脉冲输出开关时会产生高温电火花,高温电火花可以使墨粉汽化在纸带上.当输入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时,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也每隔0.02s打一个点。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1 速度及其衡量速度是指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它也是传送信息、物品的描述物体的量度。

速度的衡量主要采用空间位移与时间的关系,表示为“单位时间内某物体在某方向上行进的距离”,简记为v=s/t,单位为米/秒(m/s)。

同时还有一个更常见的衡量单位——千米/小时,即km/h。

2 速度的改变一般来说,速度的变化有加速和减速两种类型,即加快或减慢运动。

对于给定的路径,当加速时物体会以增加的速度行进,而减速时则会以减少的速度行进,直至停下来。

同时,加速和减速也可以组合在一起,这时物体刚出发时会先加速,然后减速,最后再停止。

3 衡量物体速度变化的物理量衡量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有加速度,减速度,即传统的速度与时间的总变化率,也叫瞬时加速度/减速度等。

加速度(a)可以以“每秒的每秒的变化率”的形式表示,表达式为 a=∆v/∆t,单位为米/秒2 (m/s2)。

反之,减速度(deceleration)也可表示为“每秒的每秒的变化率”,表达式为 deceleration=∆v/∆t,单位为米/秒2 (m/s2)。

4 加速度和减速度的区别加速度指物体以每秒的每秒的增加速度,即正加速。

减速度指物体以每秒的每秒的减少速度,即负加速。

一般来说,正加速是加速度,而负加速则是减速度。

通常,加速度的值越大,物体加速的速度越快,减速度的值越大,减速的速度越快。

总之,物理量中,速度可以衡量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加减速度则是衡量物体加减速度快慢的量度。

科学家们通过这些物理量来更好地描述物体的运动特性及速度变化快慢。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对比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对比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对比
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对比通常涉及多个方面,包括速度、加速度、位移、时间等。

以下是一些用于对比物体运动快慢的关键要素:
1. 速度(Velocity):速度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快。

比较两个物体的速度可以直接反映它们的运动快慢。

例如,一辆汽车以6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而另一辆汽车以9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后者运动更快。

2. 加速度(Acceleration):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快。

在某些情况下,加速度可能比速度更能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例如,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以2米/秒²的加速度加速,而另一辆汽车以1米/秒²的加速度加速,尽管第一辆汽车的速度起初较低,但由于其加速度较大,它很快就会超过第二辆汽车。

3. 位移(Displacement):位移是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移动的总距离。

在相同时间内,位移越大的物体运动越快。

例如,两个物体在同一时间段内分别移动了10米和20米,后者运动更快。

4. 时间(Time):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时间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如果两个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移动了相同的距离,那么它们的速度是相同的。

然而,如果一个物体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相同的距离,那么它的速度更快。

为了更全面地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通常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要素。

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其他参数,如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等,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位移时间,速度公式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位移时间,速度公式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位移时间,速度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动无处不在。

无论是车辆在路上行驶,还是我们自己行走,都涉及到运动。

而要准确地描述运动的快慢,就需要用到一些特定的概念和公式,其中位移、时间和速度公式是最为关键的。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位移这个概念。

位移不同于路程,路程是指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而位移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比如说,一个人绕着操场跑了一圈回到起点,他跑的路程是操场的周长,但位移却是零,因为他的初始位置和最终位置相同。

位移是一个有方向的量,它不仅有大小,还有方向。

如果我们规定一个正方向,那么位移为正就表示沿着这个方向移动,位移为负则表示沿着相反的方向移动。

接下来是时间。

时间是描述运动过程的一个重要参数,它的测量是相对稳定和准确的。

我们通常使用秒、分钟、小时等来表示时间的长短。

当我们把位移和时间结合起来,就可以得到描述运动快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速度。

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如果一个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很大,那么它的速度就快;反之,如果位移很小,速度就慢。

速度也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

平均速度是指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这段时间的比值。

比如,一辆汽车在两小时内行驶了120 千米,那么它的平均速度就是 60 千米每小时。

而瞬时速度则是指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想象一下,汽车仪表盘上显示的速度,就是瞬时速度。

为了更深入地理解速度公式,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假设一个人在 5秒钟内向前移动了 20 米,那么他的平均速度就是 20÷5 = 4 米每秒。

这意味着他平均每秒向前移动 4 米。

再比如,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 2 米每秒,加速度为 1 米每二次方秒,经过 5 秒后的速度是多少呢?我们可以使用速度公式 v = v₀+ at,其中 v₀是初速度,a 是加速度,t 是时间。

代入数值可得:v = 2 + 1×5 = 7 米每秒。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根据速度来规划行程。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 速度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所移动的距离。

在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快慢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物体在空间中相对于时间的移动程度。

本文将对速度的定义、计算和运动状态的快慢进行详细描述,并探讨速度对物体运动特性的影响。

速度的定义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

在物理学中,速度的定义是一个矢量量,包括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速度的大小可以通过物体位移的大小和所用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在一维运动中,速度的大小等于物体位移的绝对值除以所用时间。

速度的方向指的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它可以是直线运动的正方向,也可以是曲线运动的切线方向。

例如,在地球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向下的。

速度的计算速度的计算可以通过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来完成。

在一维运动中,速度的计算公式如下:速度(v)= 位移(Δx)/ 时间(Δt)其中,位移(Δx)是物体从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差,时间(Δt)是物体从起点到终点所用的时间差。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大小。

在二维或三维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可以用矢量表示。

矢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通过对位移矢量除以时间来计算。

例如,在平面运动中,速度矢量由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决定,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表示速度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速度的方向。

速度与运动状态的关系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重要物理量,它可以反映出物体运动的快慢。

当物体的速度较大时,说明物体移动的距离较远,并且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较多。

相反,当物体的速度较小时,则说明物体移动的距离较近,并且在单位时间内所移动的距离较少。

物体的速度还能够反映出物体的运动方向。

正的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矢量的方向相同,而负的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与速度矢量的方向相反。

当速度为零时,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速度还可以反映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情况。

当物体的速度增加时,说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增加,速度的快慢增加。

物理必修一1.3 2第二节课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物理必修一1.3 2第二节课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 2 1 2
3.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同向驶向同 一目的地, 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υ 一目的地 , 甲车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 υ1 作匀速运 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υ 作匀速运动; 动,后一半时间内以速度υ2作匀速运动;乙车在前 一半路程中以速度υ 作匀速运动, 一半路程中以速度υ2作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 速度υ 作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速度υ1作匀速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如果υ1>υ2,甲车先到达目的地。 如果υ 甲车先到达目的地。 B.如果υ1>υ2,乙车先到达目的地。 如果υ 乙车先到达目的地。 甲车先到达目的地。 C.如果υ1<υ2,甲车先到达目的地。 如果υ D.如果υ1<υ2,乙车先到达目的地。 如果υ 乙车先到达目的地。 AC
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 AB A.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限制在120km/h .汽车在高速公路行驶的最大速度限制在 B.刘翔以9.4m/s的速度冲刺 .刘翔以 的速度冲刺 C.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约为100km/h .一辆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约为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二、平均速度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⒈ 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 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定义式: △ △ ⒉ 定义式:v =△x/△t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时间间隔 内的 描述物体在时间间隔△ ⒊ 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物体在时间间隔△t内的 平均快慢程度 程度。 平均快慢程度。 4.方向 就是位移△ 的方向 方向: 4.方向:就是位移△x的方向 5.平均速率:路程与发生这个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平均速率:路程与发生这个路程所用时间的比 平均速率 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 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或这段位移)内的平 均速率。 均速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于” )平均速率.
【延伸思考】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吗?
答案: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但是平均速度是矢量,而平均速率是标量, 所以不能说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
一、对速度的理解
例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
v?
s t

解析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BCD)
此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s 除以
答案
(1)不是,因为相等的时
?
12m 2s
?
6m/s
第2个2s内:v2
?
14m 2s
?
7m/s
第3个2s内:
v3
?
16m 2s
?
8m/s
第4个2s内:
v4
?
19m 2s
?
9.5m/s
第5个2s内:
v5
?
20m 2s
?
10m/s
第6个2s内:
v6
?
19m 2s
?
答案
(1)这个同学的平均速度是用路程除以时间算出来的, 即 v =48000 m/s=5 m/s. (2)不正确.沿操场跑完一圈的位移是 0,由平均速度的定 义可得这位同学的平均速度是 0.
【要点提炼】 路程
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平均速率= 时间 . 注意 生活中有时所说的平均速度实际上是平均速率, 一 般位移大小 不等于 (填“等于”或“不等于” )路程,所 以一般平均速度的大小 不等于 ( 填“等于”或“不等
高中物理·必修1·沪科版
第1章 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
学案2 怎样描述运动的快慢
1 理解速度概念,知道速度概念的比值定义方法. 理解平均速度概念,会利用平均速度公式计算物体的
2 平均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与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相对应,知道
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 . 匀速直线运动 位移 二 .速度 1.位移s
初中曾学习过 ρ=mV、R=UI 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
【要点提炼】
2.方向:速度是 矢 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 运动 的
方向. 注意:(1)当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大小是否 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
(2)分析物体的运动速度时不可只关注速度的大小, 也要注意确定速度的方向.
二 . 平均速度
2.st
3.m/s 3.6 s 4.位移 时间t
一. 速度 比较快慢:相同的时间看距离,相等的距离看时间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 在30 min内行驶8 km;汽车在30 min内行驶50 km; 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13.5 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 得快?
(2)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如何进行比较的?
答案
汽车: 50km ? 50 ? 103 m ? 27.8m/s
30min 30 ? 60s
运动员甲:100m ? 10m/s
10s
所以,汽车运动的快
【要点提炼】
1.定义式:
v? s t
其中:s是位移,不是路程.
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 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 他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 v 与s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3

s1
A点
s2
停5 s
从甲地到乙地的高速公路全程是 197 km,一辆客车 8 点
解析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位移 / 时间 (矢量)
路程 / 时间 (标量)
s1 ? v1t1 ? 20 m 方向:向西
s2 ? v2 t3 ? 30 m
v ? s2 ? s1 ?
10
?
2 m
/s
t1 ? t2 ? t3 55?5?
3
v' ? s2 ? s1 ? 50 ? 10 m / s
t1 ? t2 ? t3 55?5?
方向的物理量
方向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
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D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
物体运动得快
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
位置变化大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速度是矢量
二、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
例2:一物体以 v1=4 m/s的速度向东运动了 5 s后到达 A点,在 A点 停了5 s后又以 v2=6 m/s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 5 s后到达 B点, 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如何进行比较的?
(1) 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
答案
运动员甲运动得快,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
(2)对于汽车和运动员甲,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 的位移
一. 速度 比较快慢:相同的时间看距离,相等的距离看时间
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 在30 min内行驶8 km;汽车在30 min内行驶50 km; 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13.5 s. (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 得快?
9.5m/s
第5个2 s内运动的最快
【要点提炼】 平均速度 1.定义:在某段时间内物体的
位移s 与发生这段位移所
用 时间t
s
的比值, v ? 公式
2.意义: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 某段位移 内运动的平均快慢 程度.
3.矢量性:平均速度的方向与 t时间内发生的 位移s的方向 相同.
三 .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体育课上,某同学沿操场跑了一圈(400米),用时80秒钟,另一同 学说, “还不错!平均速度是5 m/s”. (1)这个同学所说的“平均速度是5 m/s”是怎样算出来的? (2)根据我们刚学的平均速度的定义,这个结论正确吗?
某同学百米比赛用时12 s,前2 s内的位移为12 m,第2个2 s内位移为14 m, 第3个2 s内位移为16 m,第4个2 s内位移为19 m,第5个2 s内位移为20 m, 第6个2 s内位移为19 m. (1)这位同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吗? 位移/时间 (2)请计算上述6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并说明哪段时间运动得最快?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时间t 来获得,并不是说v 与s
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s 成
成正比,与t 成反比,
正比,与运动时间t 成反比 B.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
s和时间t 都无关
速度的定义式,适用于任何 运动
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 速度是一个矢量:
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 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