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专题知识点复习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和开放的时代》专题知识点复习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专题复习【单元综述】本单元讲述的是隋唐五代时期的历史。

起于581年,止于960年。

隋唐是中国古代社会繁荣、国家强盛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繁荣与开放是其时代特征。

课文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中外交往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出现“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盛况。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经济上,精耕细作的农耕继续发展,新出现的耕作工具曲辕犁和灌漑工具筒车,推动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手工业方面,丝织技术高超,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出现新的陶器品种唐三彩;商业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频繁,长安、洛阳、扬州、成都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

文化上,科举制度扩大了知识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与进步。

民族交往上,唐朝奉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各民族友好往来,民族交融进一步发展。

外交上,开放的外交政策和社会风气,使对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局面。

唐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安史之乱之后,唐朝由盛转衰,藩镇割据局面一直延续到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知识梳理】一、政治方面(一)朝代更迭1.隋朝:(1)隋文帝: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589年,隋文帝灭掉南方的陈朝,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

(2)隋炀帝: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

2.唐朝:(1)唐高祖: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他就是唐高祖。

(2)唐太宗: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

(3)唐高宗:略(4)武则天:唐高宗的皇后,后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周,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唐玄宗:武则天的孙子,在他统治前期,唐朝进入鼎盛,因此时年号“开元”,故称“开元盛世”。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XXX一、隋朝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算是隋文帝。

2、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展大趋势。

3、开皇之治:(1)措施:隋统一后,进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意义:这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进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皇帝:隋炀帝。

3、开凿时刻:从605年起。

4、路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钞票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000多千米。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作用: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背景:魏晋南北朝阶段,官吏的选拔权由上层权贵垄断,选官看重门第,别太注重才干,世家大族的子弟经过门第即可进入仕途。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经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创立(标志):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3、评价(妨碍):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并且也推动了教育的进展。

四、隋朝的XXX:1、缘故:隋炀帝的暴政。

2、隋末农民起义:起义首先爆发在人民受害最深的山东地区,随即迅速蔓延到全国,在各地形成了许多反隋的队伍。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的统治面临瓦解。

3、XXX标志: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XXX。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1、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2024年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①进入青春期身体发生了变化②青少年的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③青少年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④青少年的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一单元适应性评估卷
返回题型栏目导航
2.下面是某些同学的一些日常行为表现,其中点评正确的是( D)
A.一向不爱说话的小红,最近老找老师倾诉自己的烦恼。——通过转移 注意的方法调节情绪 B.在小组学习中,小丽和成绩优秀的同学在一起探讨问题,她感到很自 卑。——能正确认识自己,做到了“行己有耻” C.小芳最近总是发脾气,妈妈说她几句,她便和妈妈争执起来。——青 春期闭锁心理的表现,需要亲子沟通 D.进入青春期后,小刚个子长高了,也长出了喉结、胡须、青春痘,他 很苦恼。——青春期需要悦纳自己的变化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一单元适应性评估卷
返回题型栏目导航
4.[2023·石家庄41中期中]下列选项中不是并列关系的是( C)
A.批判精神与创造潜力 B.“行己有耻”与“止于至善” C.慎独与道德修养 D.自信与自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第一单元适应性评估卷
返回题型栏目导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1复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下册U n i t1复习题及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Unit 1时间:100分钟总分 120分班级____ 姓名________ 学号_____ 得分____听力部分(20分)I. 听录音,标出下列各图的序号。

(5分)A B C D E1-5 ___________II. 听录音,把人物与其所在国家的国旗搭配起来。

(5分)A B C D E1. Mary _____2. San Meizi _____3. Lin Feng _____4. Bill _____5. Jim ______III. 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语。

(5分)( )1. A. He’s from Tokyo. B. He’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C. She’s from the United States. ( )2. A. French. B. Singapore. C. Australian.( )3. A. From Canada. B. In New York. C. In English.( )4. A. China. B. Paris. C. French.( )5. A. Yes, he is. B. No, she isn’t. C. She’s from Canada.IV. 听录音,选择正确答案。

(5分)( )1.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n’t. C. I don’t know.( )2. A. He’s American. B. He’s English. C. His friend is English.( )3. A. Yes, he does. B. Yes, she does. C. Yes, they do.( )4. A. She loves China, too. B. She doesn’t know China. C. She is now working in China. ( )5. A. Rose. B. Peter. C. Peter’s pen pal.笔试部分(100分)I、词汇 (10分)A) 根据句意、首字母或汉语提示,写出正确的单词。

Unit1同步知识点复习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1同步知识点复习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
He often helps his friend with some cleaning.
3. Are you good with old people? ★be good with 和…相处的好Are you good
with the children? 你和孩子们相处的好吗?Our teacher is good with us. 我们老师和我 们相处融洽。
【拓展】be good for 对…有好处
be good at (doing sth.) 擅长做…
be bad for… 对…有害的
练习.My friend is good _____ me. A. at
B. for
C. with
D. on
4. Please call Mrs. Miller at 553-3721. ★call sb at 拨某个电话找某人,at后
3)“join + in + 活动类名词”意为“参加……(活动)。”例如:Can you join in the game? 你能参加这个游戏吗?
6. also&too
1) also也,用在肯定句中间,位于be动词、助动词或情态动词后,行为动词前。例 如:We also like playing football. 我们也喜欢踢足球。

1. music festival
音乐节2. sports club
运动社团3. in
the school music club
在学校音乐社团4. have time= be free 有时间
5. call sb. at
拨打…找某人6. What/ How about(doing) (做)...
面接电话号码,call作动词,意为打电话。call作名词时,常用短语give sb a call。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_1-12单元全册知识点归纳与复习总结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_1-12单元全册知识点归纳与复习总结

七年级下册英语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1、can+动词原形,它不随主语和数而变化。

(1)含有can的肯定句:主语+can+谓语动词的原形+其他。

(2)变一般疑问句时,把can提前:Can+主语+动词原形+其他?肯定回答:Yes,主语+can。

否定回答:No,主语+can't.(3)含有can的否定句:主语+can't+动词的原形+其他。

(4)含有can的特殊疑问句:特殊疑问词+can+主语+动词原形+其他?2、may+动词的原形。

(may为情态动词)一般疑问句是把may提前,肯定回答是:Yes,主语+may。

否定回答是:No,主语+mustn't。

或please don't。

join+某个组织,俱乐部,party,参军,党派等“加入”Join sb. “参加到某人中” join in (doing)sth “加入做......,参加某个活动” Join in=take part in +活动,比赛3、说某种语言:speak+语言4、play+球、棋、牌;play+the+乐器。

5、擅长于(做)什么:be good at +名词/动ing6、帮助某人做某事:help sb. (to ) do sth. help sb. with sth.7、我能知道你名字吗?May I know your name?8、想要做什么:want to do sth 例如:I want to learn about art.9、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I want to join the chess club and the basketball club.10、What club does Tom want to join? He wants to join the swimming club .11、He can’t play the violin or the piano. Can you help kids with swimming?12、Why do you want to join the English club? Because I want to learn English well.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 ?1、what time和when引导的特殊疑问句。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综合复习
综合拓展
1.隋朝和秦朝的相似之处 (1)统治时间短,都是二世而亡。 (2)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了全国统一,开创了大一统时代(秦汉、隋唐)。 (3)都有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秦:万里长城;隋:隋朝大运河。 (4)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秦: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隋:创立了科举制。 (5)都是因为暴政,引起了农民起义,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的。
5.[东方期末]文学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诗歌作为唐朝时期的主要文学表达形式,能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唐朝的社会风尚。下列诗句中能反映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是( ) A.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 B.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C.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白居易) D.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返回材料一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并分析其产生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唐蕃通婚、建立深厚民族感情的史实。
民族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影响:有利于维持长期的和平,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举例: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任举一例即可)
返回材料二
D
8.[中考·云南]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 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 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 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 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
B
【点拨】题干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之一是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据此分析,唐朝时期玄奘西行天竺取经,推动了佛教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中印文化交流,体现了唐朝兼容并包的社会风气,B正确;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属于中华文化向外传播,与题干不符,排除A;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与中外交流并没有关系,排除C;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国内的民族交往,不属于中外交往,排除D。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 618 年, 李渊 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2. 626年,李世民 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 唐太宗。 3.唐太宗在位20多年,虚心 纳谏 ,从善如流,知人 善任 , 推行一系列革新的措施,政治比较 清明 ,经济得到 进一步发展,国力 增强 ,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4. 武则天 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的统治为后来 “开元盛世” 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唐玄宗 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唐 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定都逻些。唐太
宗同意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 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3.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最为著名的有李白(诗仙)、 杜甫(诗圣)、白居易等。
(2)唐朝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 (3)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其中吴道子的代表作为:《送子天王图》
5)意义:加强了南北 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3.开创选拔官吏的 科举 制度: (1)隋文帝 时,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2)隋炀帝 时,进士科 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成为历朝 选拔官吏的主要 制度,一直维持了约 1300 年。 4.隋朝创立 三省六部制 (唐朝进一步完善。) 5. 618 年,隋朝灭亡。原因:隋炀帝的 残暴统治 ,(隋的暴政)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表现: (1)日本的遣唐使 (2)鉴真东渡 (3)玄奘西行,著有《大唐西域记》 (4)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新罗仿唐 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还引入了中国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 成就。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
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三国时吴国名将
孙权 劝学
吕蒙
治学 就学
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
赞学 鲁肃
• 3.重点字词 • 当涂:当道,当权。 • 掌事:掌管政事。 • 辞:推托。 • 务:事务。 •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 《春秋》等书。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 邪:语气词,同“耶”。 • 但:只,只是。 • 当:应当。
4、重要问题 (1)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2) 鲁肃的话表现了他惊讶、敬佩的情感,也从侧面写出了吕蒙学有所获; 文末的“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群星闪耀
精读一:字 斟句酌,把 握人物特征, 理解人物情 感
本单元的复习目标
•1.理解巩固重点字词 •2.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3.研读人物形象,把握人物刻画的方法和 写作技巧。 •4.赏析丰富的语言。 •5 感受杰出人物的高尚情操,唤起对理想 的憧憬和追求。
第一站 字词小关卡
•驻守者
•1 邓稼先 •元勋 xūn 奠基diàn 选聘 pìn 谣言 背诵 • 昼夜zhòu 昆仑 挚友zhì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xiǎn 至死不懈 xiè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kuì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rú
我们的复习号列车已开始第二段旅程, 出发啦!
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请出示通 1.请你谈谈你对
行证
复习的理解
2.简要介绍本单 元的复习目标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复习旧的知识 • 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 学以致用 • 举一反三
第一单元 阅读
1 邓稼先 / 杨振宁 2 说和做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 段 / 臧克家 3*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萧红 4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写作 写出人物的精神
• 2.文章思想内容
• 本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 者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所说所做,表现了闻一多 先生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 为国家、为民族、为民主献身的精神。
闻一多(1899~1946)——集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三重人格”于一身的一生。
诗人
新诗集《红烛》
学者
民主战士
鲁迅先生走路很
轻捷,……他刚抓起 帽子拉往头上一扣, 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敏捷 性急 坚毅
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 明朗的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 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 闹。
爽朗乐观、率真可亲、平易近人
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 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 好久不见,好就不见。” 幽默风趣 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可爱可亲
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 他是在开着玩笑。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 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坚定乐观
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 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 卖精神上的……”
周先生在课堂上,一生气就用眼睛往下 一掠,看着她们,这种眼光鲁迅先生在记范 爱农先生的文字里曾自己述说过,而曾经接 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 者的催逼。
联系句意,隐隐可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的意味。
(6)“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这样说有何作用? 孙权现身说法,鼓励吕蒙求学,可谓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7)“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一句可见鲁肃当时怎 样的神情和心理?说明了什么? 十分惊奇的神态,吕蒙的变化判若两人,使鲁肃既吃惊,又情 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句话从侧面反映吕蒙因“学” 而使才 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
一、历史背景(引子)
为什么要概述中国一百多年以前的屈辱历 史?
三、人物对比 作用
(补充扩展)
二、生平经历和贡献 四、巨大贡献
五、沙漠创业(具体化)引用
六、热情赞颂(总结)
横式结构,标题巧妙
作者采用“横式结构法”,巧立小标题的形式,运用“板块”
并列结构,将看似形式分散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多角度、 多侧面的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集中体现了同一
主题。
有对烈士或下属的哀悼,有 完成烈士遗 志的决心。
表现了邓稼先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 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高尚品质。
说明了邓稼先是 一个典型的中国男儿, 赞扬了他为祖国而献身的 崇高精神品质
• 8.请你参考示例,给钟南山院士写一份颁奖词。(100
字以内)今天的作业
• 温馨提示:颁奖词内容要概括人物主要功绩和品质,语 言要简洁精炼,情感要饱含深情。
《唐诗杂论》
做了再说
学者 《楚辞校补》 三本书

《古典新义》
做了不说

对比
起稿政治传单
多 革命家 群众大会演说 三件事
参加游行示威
说了再做 言行一致
课文叙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诗 人的34理 5什、1身2“ 么、和表、作 在 课份6说 手臧作、革现为 这 文分” 法克为请革 两 在别命 ,和?家学概命种结是“家热笔者括家不构什做下在情的课的同上么”的闻文闻的,?“赞的闻一内一事前说扬关一多容多业后系多”他其。主中两的具主和为要,个?有要做闻部“了两成了一分做救重就构什 多身”国是成么 先份什了事 生方救,么艺? 是面民这?术如两上何重的处 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坛1留诗表之911经学《达情2995典期七了。22年38之间子深))3作创之挚月、是。 作 歌 的在《现》了爱美死代组国,国诗水》始 作 论 典 《 四 “ 前有 》 新 诗 新 无全 大19《 、义 经 义 古力 古32专 籍神 》 》 ”人《年攻 的话,等 、 )楚到与后《。 ,古 整辞清诗无被他 庄典 理校华来郭》 对 子文 研补任者沫、 《 》学究》教。(。若《周、、后后称易学唐《《,为汇诗》楚术古开:成杂、辞著》髯面腐书争去在杀八对朽斋。昆身取他1年国,,明亡民一9主。民拍投被。身46的党案身国1正年9统而到民革气473治起反党命,月年的,对特洪抗1以5日走独务流战日后中益出裁刺蓄,,、
• 第 3 课 《回忆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先生(节选)》
• 1.文学常识
•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选自《萧红全集》,作者 萧红,代表作《呼兰河传》、《生死场》。
• 2.文章主题思想
• 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 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 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 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 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 (2)作者:北宋司马光
• (3)作品:《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历时十九年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内 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宋神宗认为 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 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
主题概括
本文作者通过回忆邓稼先不平凡的一生, 赞颂了邓稼先为祖国国防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及其忠厚、纯朴的 品格,抒发了沉痛的悼念之情,同时也表 达了作者深深的爱国之情。
• 第 2 课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 1.文学常识
•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是选自人民 日报 ,作者臧克家,现代诗人,因代其代表作 《老马》广泛流传,被誉为“农民诗人”。
吩咐 抹杀 疙瘩gē·da 深恶痛绝wù
不以为然
单元学习重点
本单元主要学习精读的方法。 要求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 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 的妙处; 注意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 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第 1 课《邓稼先》 《邓稼先》是一篇传记,作者是杨振宁,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 物理学奖获得者。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 生平事迹。传记一般不虚构,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
(8)“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句话表现了吕蒙当时怎样的心情? 为自己的进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鲁肃。 (9)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有哪些? ①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 有益的道理。 ②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③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④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⑤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总会学有所成。
• 涉猎:粗略地阅读。 • 见:了解。 • 往事:指历史。 •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 若:比得上。 • 以为:认为。 益:好处。 • 才略:才干和谋略。 • 非复:不再是。复,再。 •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 • 更:重新。 •见事:知晓事情。 •拜:拜访,拜见。
• (2)默读第五部分,想一想:这部分开头引用《吊古战场文》, 有什么作用?
•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环 境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 同时也含蓄地 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鏖战,而科学家工作的地方就是一个 不见硝烟的战场。
4、文章结构:试分析几部分之间的关系。
第三站——本单元学了那么多人物,那么怎样赏 析人物呢?
提示:A人物刻画一般有哪些方法? B在人物赏析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
什么样的细节呢?
人物刻画的方法
外貌、动作、语言、心理和神态 等。
这是选择 对人物的 现了人物的 表达了作者
是从
(角度)
(方法)描写,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