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学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PPT宋代文学纲要第二章 北宋初期文学的因革 新版

PPT宋代文学纲要第二章 北宋初期文学的因革 新版

第二章北宋初期文学的因革第一节宋初诗歌“三体”第二节宋初文章第三节宋初词坛•北宋初期文学的发展,经历了较长时期的模仿、涵养和变革尝试的过程。

•宋初太祖、太宗、真宗三朝,诗文的创作都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如苏轼为欧阳修文集写序时所说:“宋兴七十馀年,民不知兵,富而教之,至天圣、景祐极矣。

而斯文终有愧于古。

” •宋初诗歌基本还延续晚唐五代的风格,只少数诗人如王禹偁、杨亿等人具有一些新变的努力,写作水准也高于同时代其他诗人。

•宋初的文章,仍是五代浮艳风气,虽有柳开等人提倡古文,反对骈俪文风,但影响不大。

•宋初词的创作同样并不景气。

第一节宋初诗歌“三体”•(一)王禹偁与白体诗派•(二)晚唐体•(三)西昆体•北宋末年蔡居厚《蔡宽夫诗话》:“国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

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思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

”宋末方回《送罗寿可诗序》•“宋刬五代旧习,诗有白体、昆体、晚唐体。

白体如李文正(昉)、徐常侍昆仲(铉、锴)、王元之(禹偁)、王汉谋(奇)。

昆体则有杨(亿)、刘(筠)《西昆酬唱集》传世。

二宋(庠、祁)、张乖崖(咏)、钱僖公(惟演)、丁崖州(谓)皆是。

晚唐体则九僧最为逼真,寇莱公(準)、鲁三交、林和靖(逋)、魏仲先(野)父子、潘逍遥(阆)、赵清献(抃)之父(祖,赵湘)。

凡数十家,深涵茂育,气极势盛。

”(《桐江续集》卷三十二)(一)王禹偁与白体诗派•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属山东)人,出身贫寒。

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右拾遗、知制诰、翰林学士、礼部员外郎等职。

又任职史馆,预修《太祖实录》。

著有《小畜集》,另有《小畜外集》。

•《三黜赋》:•“屈于身兮不屈其道,任百谪而何亏。

”•“当守正直兮佩仁义,期终身以行之。

”•《对雪》•帝乡岁云暮,衡门昼长闭。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中国文学史宋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苏轼:“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黄庭坚:“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观 复书》之二)
8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1、城市经济繁荣: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 封)、南宋的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以及建 康、成都都是人口达十万人以上的城市。宋代 还逐渐取消了都市中坊(居住区)和市(商业 区)的界限,不禁夜市。
▪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5
3、理学思想的盛行与重道轻文的倾向:
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从周敦颐 开始,其后主要人物有北宋的张载、程颐、程颢、 邵雍,南宋的朱熹、陆九渊等。
宋代理学是将儒、道、释三教和而为一,提倡格 物致知,诚心正意,处理好天理与人欲的关系。
理学家们的哲学派别各有不同,但在文学上都一 致重道轻文,如:“不务道德而第以文辞为能者, 艺焉而已。”(周敦颐《通书·文辞》)“道者,文 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唯其根本乎道,所以发 之于文皆道也。”(朱熹《朱子语类》卷一三九) 欧阳修也说:“大抵到圣哲文不难自致也。” (《答吴充秀才书》)过于强调道的表达,可能会 影响作者情感的表达,由于理学盛行,宋代文学说 6
……
代我 们 一 路 走 来 , 由 唐 朝 进 入 宋
1
宋代文学: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高峰
2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 二、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 ▪ 三、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 ▪ 四、宋代文学概说
3
绪论
▪ 一、政治、文化与文学之关系
1、崇文抑武的政策:
宋太祖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士大夫的优裕生活和人生态度:宋太祖曾鼓 励石守信等“多积金,市田宅以遗子孙,歌儿 舞女以终天年。”(《宋史·石守信传》)

宋代文学ppt课件

宋代文学ppt课件

❖ 4、通俗文学有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以话本 和诸宫调等为代表的通俗叙事文学,从而改 变了中国古代文学长于抒情而短于叙事、重 视正统文学而轻视通俗文学的局面,并为后 来元明清小说、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如何赏析诗词
一、推敲词句,读懂大意 ❖ 1、调整词序、语序。在不违背原意的前提下,把具有特殊词序、句序的
宋代社会
(一)经济上,北宋初期,战争平息,国家统一,广大人 民得以安定地从事生产,农业、手工业都得到很大发展,商 业大城市也相继出现。到北宋中期,便出现了社会繁荣局面。 南宋初期,虽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由于人口大量南迁,富庶 的江南成为南宋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社会也呈现 了繁荣景象。两宋后期,由于朝廷和地主阶级加紧兼并土地, 广大农民纷纷破产,阶级矛盾比较尖锐。
❖ 三、品味语言、明辨技巧

1、品味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①清新,其特点是
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如王维的诗。②平淡又叫质朴。特点
是选用贴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
真切平淡。如陶渊明的诗。③绚丽,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
彩、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④明快,评议直接、明朗、
爽快、泼辣,往往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白居易的诗。⑤
给,至以糜粥继之。”五年的苦读生涯给了他意志的磨炼,有一次宋真
宗驾临应天府。书院的学生们闻信倾巢而出,前往观看,唯独范仲淹仍
在院内读书。有人问他,为何错失良机而不去看看?他却回答:“异日
见之未晚”。第二年他就考中进士,从此走上了政坛。在庆历三年,任
参知政事,推行庆历新政,结果失败。《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
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本篇表现了作者御敌守边、建功立业的气概和 抱负,同时也反映了边地之苦和思乡之情。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宋代文学史》全套课件 PPT

二、“九僧” 、林逋和晚唐体
1、惠崇等“九僧”专学贾岛、姚合的反复
推敲的苦吟精神,内容多为描绘清邃幽静 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形式 上重五律。间有警句而无佳篇。
九僧:希昼、保暹[xiān]、文兆、行肇、简长、
惟凤、宇昭、怀古、惠崇
2、林逋等隐逸诗人,一方面模仿贾岛
的字斟句酌,另一方面也颇有白体诗平 易流畅的倾向,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 也比“九僧”诗稍微充实一些。
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1234年征服金
国后开始大举入侵南宋,南宋军民拼死抵抗, 直到1276年行在临安被攻占,1279年崖山海 战宋军战败,七岁的宋末帝赵昺随陆秀夫背 着跳海而死,南宋灭亡。
历史起讫
北宋
(960)
南宋
(1127)
南宋亡
(1279)
319年
汉: 426年 ; 明: 276年; 唐: 289年; 清: 295年;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陆游等中兴四大诗人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姜夔、吴文英及宋末词坛 南宋的散文和骈文 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
绪 论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属于中
古期第二段。与中晚唐文学属于同一 发展阶段。
天祐四年(907年),梁王朱全忠逼唐哀帝
李柷(chù)禅位,改国号梁,是为梁太祖,改 元开平,定都于开封。唐朝灭亡,立国共 289年。随后,中国进入“五代十国”的乱 世。
第五编 :宋代文学
绪论
进入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宋初文学
柳永与北宋前期词风的演变 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苏 轼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进入

3.7 宋代文学概况

3.7 宋代文学概况
– “熙陵”:宋太宗(他死后葬河南巩县永 熙陵)。
一、宋文化:
1、国策:崇文抑武。(参 《续资治通鉴》卷一、卷二)

实际上,应是“重武”、“制衡文武”。
– 宋太祖立誓:”不杀士大夫“(清王夫之 《宋论》卷一,中华书局2003) – 明令”不欲以言罪人“(程颢程颐《二程 集·河南程氏文集》卷六,中华书局1986)
典出张先(990—1078,字子野)和苏东坡之
间的文人调侃。
– 第二次在1997年:由阿德里安· 莱恩 (Adrian Lyne)执导,杰瑞米· 艾朗斯 (Jeremy Irons)和多明尼可· 史温 (Dominique Swain)主演。较忠于原著。
典:
张先在80岁时娶18岁女子为妾。 一次聚会上,好友苏轼作诗调侃他:

创新方法:唐诗风格的陌生化—平淡为美: 超越了雕润绚烂的老成风格,炉火纯青的美 学境界(唐诗美学风范是丰华情韵)。
– 梅尧臣的平淡,王安石的精致,苏轼的畅达,黄 庭坚的瘦硬,陈师道的朴拙,杨万里的活泼。


苏轼论诗重陶潜“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苏辙《子瞻 和陶渊明诗集引》); 黄庭坚推崇杜甫晚期诗“平淡而山高水深”(《与王复 观书》之二)。

2、宋代文人生命范式: 更加冷静、理性和脚踏实地,超越青春 躁动而臻于成熟之境。

– 中道:承担社会责任与追求个性自由整合。
3、生活态度: 集体意识:结盟结党。 随缘任运,和光同尘、与俗俯仰:理智、 平和、稳健和淡泊。


4、审美情趣:
– 平淡美、世俗化:以俗为雅。 – 审美活动中的雅俗之辨:在于主体是否具 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 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
苏轼:“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

宋代文学概论课件

宋代文学概论课件
? 刘子健:
? 中国近八百年来的文化,是以南宋为领导 的模式,以江浙一带为重点。
第一节 宋代文学产生的背景
? 一、宋代政治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 ? 二、宋代思想:理学的兴起与三教融通 ? 三、宋代文化艺术:学术艺术的全面繁荣 ? 四、宋代经济:城市经济的发达
一、宋代政治制度:崇文抑武的国策
(一)中央集权高度发达,冗官、冗 兵、冗费弊端严重
达、知识的普及,与欧洲文艺复 兴现象比较, 应该理解为并行和等值的发展。”
? 陈寅恪《论再生缘》:
? “六朝及天水一代思想最为自由,故 文章亦臻于上乘。”
?
(《寒柳堂集》)
? 1、学术
?
(赵昺1279
? 北宋(960-1127) ? 南宋(1127-1279) ? 辽(907—1125) ? 金(1115—1234) ? 西夏(1032—1227)
宋代文化的历史地位
? 明·李贽: ?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
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 人无是非哉?
? 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 唐代是中世的结束,宋代是近世的开始
? 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 ? 高宗(赵构,1127-1162)
黄袍加身。
? 孝宗(赵眘,1162-1189,
? 太宗(赵光义,976-998)
太祖七世孙,德芳后)
? 真宗(赵恒,998-1022) ? 光宗(赵惇,1189-1194)
? 仁宗(赵祯,1022-1063) ? 宁宗(赵扩,1194-1224)
寄;略无避隐。至宫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 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 不敢尔也。”
(《容斋续笔》卷二)
三、宋代文化艺术:学术艺术全面繁荣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宋代文学概况》课件

3
欧阳修
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文学才华和政策改革而闻名。
宋代文学批评与理论
诗词批评
对诗歌和词的创作技巧和表现 手法进行评论和研究。
绘画理论
对山水画、花鸟画等绘画作品 进行评论和理论研究。
戏曲理论
对元曲和南戏等戏曲形式进行 研究和评论。
宋代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1 语言与修辞的影响
宋代文学作品对后世的
2 文学主题与意境的
3 文学题材和创作手法的继承
一些宋代文学的题材和创作手法在后世文学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宋代文学概况》PPT课 件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1 政治与军事
2 科技与经济
3 社会风气与价值观
北宋时期的政治制度, 以及北方与南方、内地 与边疆之间的军事对抗。
宋代的科技发展与对外 贸易,对文学创作产生 的影响。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文人雅士的儒家思想、 以及女性文学的兴起。
诗歌
以五言古诗和七言绝句为主, 表达诗人的感慨与情感。

以牧词、豪放词和婉约词为 主,表达爱情、自然和社会 思考等。
散文
以随笔、笔记和小品文为主, 多样化的写作风格和题材。
宋代诗歌与词
山水诗
表达对自然山水的赞美和对人 生境界的思考。
咏物诗
以描绘花鸟的细腻和生动刻画 闻名。
爱情词
描绘婉约动人的爱情场景和情 感表达。
宋代文学的特点
1 反映现实与感伤抒怀
2 注重语言审美
通过作品反映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现 实,以及表达个人的思想与情感。
追求文学作品的音韵、格调,强调用字运 用的韵味和意境。
3 人文主义思想
4 注重题材多元化
注重对人性、伦理和情感的表达与思考。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第五编 宋代文学ppt课件
北宋后期 分化期 把宋诗某些特点推 (蜕变期) 向极端
南宋初期 再变期 扭转江西诗派诗风
欧、梅、王、 苏 黄、陈师道 及江西诗派
吕、陈、曾
南宋中期 中兴期
南宋后期 衰落与反 照期
摆脱羁绊,趋于广 中兴四大诗


总成就不高
江湖诗人、 爱国纪实诗 人精课件第二节 宋代文学概况及特征
• (二)宋文。古文运动经过欧阳修等 人的推进,才真正深入到社会生活的 各个领域。
精品课件
•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宋·梅尧臣《鲁山山行》
•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欧阳修《戏答元珍》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精品课件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我听见)鸡声,(知道天将破晓)
(我抬头看见)茅店(上空的月), (我低头看见)人迹(在)板桥 (上),(因为桥上有)霜。(行人 何等辛苦)
精品课件
• 当唐诗(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形式日 益成熟的时候其缺陷也同时呈现:
阅读上的障碍:造成意义的晦涩甚至隐 没。 创作上的误区:被形式所役
精品课件
• 为了改变唐诗(中国古典诗歌)语言 的凝固形式,宋人要通过语序的正常 流动,虚词的使用等手法使诗歌语言 与散文语言及日常语言在形态上差异 不明显,从而形成了宋诗“主思 理”“以意胜”的特点。
精品课件
• 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 湖上初晴后雨》
•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 西林壁》
•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 秋月》
•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欧阳修 《别滁》
• 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张耒《和 周邦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太祖曾在宫中立碑:“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 事人。”作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国策。
– 宋代统治者采用崇文抑武的基本国策,对文官 特别优待,大量吸纳中小地主的知识分子参政, 使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和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他们十分重视诗文的政治教化功能,“文以载 道”的思想在宋代文坛上占据着统治地位,形 成了宋代士人独特的风采。
2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 币和银行,银行可以贷款、异地付款。
– 国家大量开采金、银、铜、铁、煤等矿藏,全 国各地出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早的制造工厂和加 工工厂,厂里的工人可按期领工资。元丰年间, 中国华北地区钢铁产量为15万吨,而英国在工 业革命之后1788年的钢铁产量为7. 6万吨。
14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诗文
——江西诗派 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色,代表
人物黄庭坚,提倡句法散文化,用典故,去陈反俗,好奇特,崇瘦硬。
——道学派古文 以理学家张载、程颢、程颐、周敦颐、朱熹为主的道学派古文,
为文从容平易、比较通俗,但缺乏文采,以专门发挥性理,表彰经义 为主。
9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文学的特点
– 宋代文人多用诗文来表现有关政治、社会的严 肃内容,词则用来抒写纯属个人私生活的幽约 情怀,诗文和词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诗文主要 用来述志,词则用来娱情。
10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散文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而发展,将议论、 叙事、抒情三种主要功能融为一体,使散文的 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更好地结合起来,最终的 成就超过了唐文 。
18
宋代文学概述
• 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南宋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偏安杭州, 对金国献币纳贡,奉行投降政策,与人民积极抗 金的愿望背道而驰,民族矛盾空前加剧。
– 最显著的特点是民族危机深重,人民的爱国主义 精神高涨,表现在文学上就是爱国主义文学发展 到一个高峰,涌现了许多爱国诗人和词人。
15
宋代文学概述
《Hale Waihona Puke 书有感》 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6
宋代文学概述
《梅》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足雪 ,为有暗香来。
17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话本
• 即“说话”艺人演讲、说唱故事所用的底本。分为讲史、 说经、小说三类,多反映城市下层平民的生活,语言生动 鲜明,故事情节曲折,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错斩崔 宁》等。宋话本对后世的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都有直接的 影响。
7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北宋是我国历史上最软弱的一个王朝,由于实行 “更戍法”,削弱了军队的战斗能力,在和辽、 西夏、金的作战中没有一次获胜,国家的忍辱求 和给人民带来了沉重负担。
8
宋代文学概述
• 宋代文学的特点
– 宋代诗文的现实意义很强,缺乏唐代诗文中的 那种潇洒浪漫气息,这与宋人深沉的忧患不无 关系,因此宋代诗文多严谨、平实、细密、深 沉等特征。
19
宋代文学概述
• 南宋文学
– 诗歌
• 爱国诗人陆游、文天祥 • 诗歌论著——严羽《沧浪诗话》
– 散文
• 胡诠、陈亮、文天祥
– 南戏
• 宋南渡之后在温州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戏曲, 代表作《张协状元》
– 宋代审美情趣的转变,使宋代诗人多采取“以 俗为雅”的态度,扩大了诗歌的题材范围,增 强了诗歌的表现手段,也使诗歌更加贴近日常 生活。
12
宋代文学概述
– 宋词的总体成就十分突出:首先,完成了词体 的建设,艺术手段日益成熟。无论是小令还是 长调,最常用的词调都定型于宋代。其次,宋 词在题材和风格倾向上,开拓了广阔了领域。
5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理学特盛成为宋代思想文化的又一特色。理学强 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和 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
– 北宋统治阶级用“理”这一范畴对儒家的传统学 说作新的解释,把封建秩序看作永恒的“理”, 把人们生活上的一切要求看作“欲”,强调“尊 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 建树。
6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王朝十分重视文治教化,印刷业和教育事业 都有空前的发展。宋代公私刻书业的兴盛使书 籍得以大量流通,此外,除了各级官办学校外, 私立学校也日益兴盛。像著名的岳麓书院、白 鹿洞书院等四大书院,其规模和学术水准都堪 与官办学校媲美。这样,宋代士大夫的总体学 术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 宋代散文的风格丰富多采,几位大家各具鲜明 的艺术个性。就整体倾向而言,宋文的重要成 就之一,在于建立了一种稳定而成熟的散文风 格:平易自然,流畅婉转。
11
宋代文学概述
– 唐诗的巨大成就使唐诗成为难以超越的境界, 宋诗的创新具有很大的难度,宋诗中的情感内 蕴经过理性的节制,比较温和、内敛、平淡瘦 劲,总体而言就是平淡为美。
3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一个高峰,在 当时的世界范围内也居于领先地位。我国古代 四大发明的三项——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 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
– 宋代人口众多,是除明清以外中国古代唯一人 口过亿的朝代,也是最早实施计划生育的朝代。
4
宋代文学概述
宋代文学概述
1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文学的时代背景
– 北宋初年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农业、印刷业、 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 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 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 商。出现了许多手工业城镇和贸易中心,有利 封建文化的继续发展。
13
宋代文学概述
• 北宋的文学创作情况
– 诗文
——西崑体 北宋初年经济发展较快,出现了暂时的繁华平安局面,大地主大官
僚杨亿等人的诗文讲求用典、声律、词藻、声韵等,文风浮艳,内容空 洞。
——诗文革新运动 中下地主知识分子对大地主、大官僚的奢侈生活和浮艳文风不满,
主张继承杜、白、韩、柳等人的现实主义传统。代表人物是早期的欧阳 修、梅尧臣、苏舜钦,中期的范仲淹、司马光以及后期的苏轼、王安石、 黄庭坚等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