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一)..共87页文档

合集下载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第一节绪论一、元代社会概况二、元代文学特点:1.元代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叙事文学迅速发展、繁荣。

戏剧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学样式,其剧本创作的成就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水平。

臧晋叔《元曲选》、隋树森《元曲选外编》:元杂剧作品162种元曲:元代文学的代表,主要包括杂剧(剧曲)和散曲。

元曲四大家:关、白、马、王(郑)2.抒情文学:散曲成为新的文学体式。

隋树森《全元散曲》:散曲作家两百多人,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数四百多套3.传统诗词仍是广大知识阶层表达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趣味的主要文学形式。

清顾嗣立《元诗选》等:诗人二千六百多人,诗作三万余首;元诗四大家;杨维祯“铁崖体”先秦歌舞汉魏六朝百戏(角抵)唐代参军戏、踏摇娘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元杂剧(北曲)、南戏明杂剧、明清传奇;三、元杂剧的体制特点1.结构形式:一本四折,楔子2.曲词和演唱特点:一折用一个宫调并一韵到底,一人主唱,曲调由北方歌曲、少数民族乐曲与中原传统音乐结合而成3.科范4.宾白5.角色:旦、末、净、杂;第二节关汉卿和《窦娥冤》一、关汉卿(1225?—1300?),大都人,共写有六十多种杂剧,现存十八种。

二、关汉卿杂剧内容其杂剧可划分为:公案剧、爱情婚姻剧和历史剧三类。

关的代表作《窦娥冤》即为公案剧。

三、《窦娥冤》《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为关汉卿晚年之作,叙写了一个冤狱平反的悲剧故事。

故事原型为汉代刘向《说苑》所载的“东海孝妇”故事。

“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窦娥冤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小字端云,从三岁上亡了他母亲,如今孩儿七岁了也。

况如今春榜动,选场开,正待上朝取应,又苦盘缠缺少。

小生出于无奈,只得将女孩儿端云送于蔡婆婆做儿媳妇去。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述

第一章 元代文学概述

元杂剧的发展分期:
三期: 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初期,自蒙古灭金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三十一年(1234—1294)。 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295— 中期,自元成宗铁穆耳元贞元年至元文宗图帖睦尔至顺三年(1295— 1332)。 1332)。 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1368)。 晚期,元顺帝帖睦尔统治时期(1333 1368)。 1333— 钟嗣成《录鬼簿》将元杂剧的作者分为三期:第一期(1234—1276) 钟嗣成《录鬼簿》将元杂剧的作者分为三期:第一期(1234—1276)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所录作者57人,皆北方 前辈已死名公才人有所编传奇行于世者”,所录作者57人,皆北方 人。第二期(1277—1340) 人。第二期(1277—1340)“方今已亡名公才人余相知者,及已死 才人不相知者”第三期(1341—1367) 才人不相知者”第三期(1341—1367)“方今才人相知者,及方今 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 才人闻名而不相知者” 。 初、中、晚三期,杂剧创作在地域上的变化,在内容和艺术表现上各 自的特点。
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1、艺术原因:各种戏曲艺术的积累和发展: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 接影响之下,融合了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艺术。并在唐 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的成熟的文学剧本。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等为戏曲准备了故事内容,并且提供了为人民所熟知的人物形象; 说唱诸宫调的乐曲组织和曲白结合形式直接影响了戏曲的体制;各种队舞使 戏曲的舞蹈身段和扮相更加美化;傀儡戏、影戏也给吸取的舞蹈动作和脸谱 以影响。它们的发展使戏曲表演艺术渐趋成熟,同时也为产生优秀的文学剧 本准备了条件。 2、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门第 、政治原因:元政府的文化政策。汉族的知识分子在当时倍受歧视。“ 卑微”“职位不振” 卑微”“职位不振”促使一部分人从事戏曲活动。 3、经济原因:城市的畸形发展。宋金时代,在瓦舍勾栏等固定场所面向城市 民众的各类伎艺演出已经很盛。蒙古军攻占北方以后,在许多地方造成破坏, 但若干中心城市,却反而人口激增,财富更为集中,出现畸形繁荣;全国统 一以后,城市经济的增长更为迅速。而随着都市经济的发达,市民阶层自然 也相应地壮大,观赏既富于市俗性又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戏曲对于他们是很合 适的精神享受。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财力支持了元杂剧的成长。3 适的精神享受。他们以自己所拥有的财力支持了元杂剧的成长。3

第一章元代文学

第一章元代文学

关于元杂剧和散曲作家作品的数量: 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元末明初贾仲 明《录鬼簿续编》辑录,杂剧作家约200人, 作品近600种。据明代臧晋叔《元曲选》、 今人隋树森《元曲选外编》选辑,现存元 杂剧作品162种。 据今人隋树森辑录的《金元散曲》所载, 元代有姓名可考的散曲作家200多人,小令 3800多首,套数400多套。
二、文学概况:
元代文学大致可从1234年蒙古王朝灭金、 统一北中国起,到1368年元朝被朱元璋领 导的起义推翻、元顺帝逃离大都止,其间 约134年。 叙事性文学的新形式——戏曲——第一次 居于文坛的主导地位。 元代话本在宋代话本的基础上继续盛行。
元曲
有元一代的文学代表。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 杂剧是在宋杂剧、金院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兴的戏剧文学;散曲是金元时期我国北方兴 起的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新体式,包括小令和套 数。 元·罗宗信《中原音韵·序》:“世之共称唐诗、 宋词、大元乐府,诚哉晋以字,唐以诗,宋以理学;元之可传独北 乐府耳。” 近代·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 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 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 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三、宾白:元杂剧以唱为主,以说白为宾,所以 说白称为“宾白”。其中又有散白与韵白之分, 前者用当时的口语,后者用诗词或顺口溜式的韵 文。宾白既可以插在各支曲子之间,也可以插在 一支曲子之中(称为“带白”)。它不仅用于叙 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 情和人物性格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有“曲白相 生”的说法。 四、科范:简称“科”,在剧本中表示舞台效果 和演员所要做的动作、表情等。 五、角色:元杂剧的角色,可分为旦、末、净、 外、杂五大类,每大类下又分若干小类,以此把 剧中各种人物分为若干类型,以便于带有程式化 的表演。

最新古代文学精品课件元代文学1

最新古代文学精品课件元代文学1

孔齐《至正直记》载:“浙西风俗太薄者, 有妇女自理生计,直欲与夫相抗,谓之 私。……今浙间妇女虽有夫在,亦如无夫, 有子亦如无子,非理处事,习以成 风。”“尝见浙西富家,多以母妻之党, 中表子弟,使之入室混淆。”
语言风俗
延祐元年六月二十二日,中书省奏:“在 先诸王、妃子、公主、驸马、各千户每朝 现的,并不拣甚么勾当呵,夏间趁青草时 月来上都有来。如今推称着缘故,不商量 了入大都去的多有,依先体例,休教入大 都去,不拣有甚么奏的并朝现来的勾当呵, 夏间来上都者。端的有忙勾当呵,差使臣 呵,怎生?”奏呵,“那般者。阔阔出、 撒孙每根底说了,教省会与各枝儿者”。 麽道,圣旨了也。钦此。
“答剌孙”(酒) “虎剌孩”(盗贼) “胡同”(水井)
(二)、元代的政治、文化制度
“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即第一 把手),汉人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 永为定制。”
“务施实德,不尚虚文。”
元成宗大徳七年(1303)郑介夫上奏: “今中外百官,悉出于吏。观其进身之 初,不辨贤愚,不问齿德,夤缘势援, 互相梯引,有力者趋前,无力者居后。 口方脱乳,已入公门。目不识丁,即亲 案牍。区区簿书,期会之末尚不通习, 其视内圣外王之学为何物?治国平天下 之道为何事?苟图俸考,争先品级,以 致临政懵无所知。”
服饰风俗 “士庶咸辫发,椎髻深檐胡帽,无复中 国衣冠之旧。甚者易其姓名,为胡语, 俗化既久,恬不知怪。” “为士者亦皆雕几缋绣,习为容饰,以 趋附于时,冀速获仕进,否则讪笑以为 鄙怯。”
婚姻风俗
蒙古游牧民族对中原农业民族的征服, 是处于父权制初级阶段、妇女地位较高 的民族对父权制非常发达,妇女地位较 低的民族的征服。所以,这种征服不但 没有引起妇女地位的普遍降低,反而有 些许回升。
第二节 元杂剧兴盛的社会原因

元代文学(一)课件

元代文学(一)课件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第分1。9页,共86页。
(二)作品分析
1、《单刀会》《西蜀梦》
《单刀会》
内容:三国时,鲁肃为了索还荆州,
请关羽赴宴,暗中设下埋伏,并请关羽
故人司马徽前来陪宴劝酒,司马徽拒绝,
并告诫鲁肃不可鲁莽行事。关羽接到请
书后明知是计,仍旧带周仓一人单刀赴会,关平、关兴带大
在关汉卿的笔下,赵盼儿仗义拯救宋引章的一幕,是颇有英豪之气的。如果说,在《单刀会》中,关汉卿把拯厄扶危的希望寄审在历史
人物身上,是在王侯将相中寻觅英豪;那么,在《救风尘》中,他实际上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最有效的抵抗厄运的办法,是自己人救自己人。他让
) 〕 醋葫芦 赵盼儿在得悉宋引章备受周舍的摧残时,扪心自问:“你做的个见死不救,可不羞杀这桃园中杀白马、宰乌牛?”(第二折〔
❖ 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折” 相当于一场戏,每折戏要用同一宫调演唱。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
❖ “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它是四折一本形式的重要补 充部分。
乐终场,但也曲折地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的卑下及其受男性摆布的命运。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第二十30一页分,。共86页。
3、《窦娥冤》
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
我国古代悲剧代表作.
第三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二点 二十一分。第31页,共86页。
1)内容: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为童养媳。窦娥婚后丈夫去世,婆媳相依 为命。蔡婆外出讨债时遇到流氓张驴儿父子,被其胁迫。张驴儿企图霸占窦娥,见她不从便想毒死蔡婆以要挟窦 娥,不料误毙其父。张驴儿诬告窦娥杀人,官府严刑逼讯婆媳二人,窦娥为救蔡婆自认杀人,被判斩刑。窦娥在 临刑之时指天为誓,死后将血溅白绫、六月降雪、大旱三年,以明自冤后来果然都应验。三年后窦天章任廉访使 至楚州,见窦娥鬼魂出现,于是重审此案,为窦娥申冤。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

元杂剧的三个组成部分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 科三部分组成。 主要部分。 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主要的动作、 主要部分。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主要的动作、表 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情和舞台效果,叫作“
元杂剧的角色划分
元 代 文 学
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老旦、搽旦。正旦是主 包括正旦、外旦、小旦、老旦、搽旦。 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 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男演员演旦角称之
4.郑光祖及其作品 4.郑光祖及其作品 元 代 文 学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 郑光祖,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 西襄汾县) 生卒年不详。 西襄汾县)人,生卒年不详。他是元代 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 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 郑光祖在《倩女离魂》一剧中,成 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 功地塑造了一个对爱情忠贞不渝,感情 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 真挚热烈的少女形象,因而使这一剧堪 西厢记》相媲美。 与《西厢记》相媲美。
古 典
文 学
——元代部分 元代部分
一.元代历史概述
元 代 文 学
元(1271~1368)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1206年, ~ )是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统一王朝。 年 蒙古贵族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 蒙古贵族奉铁木真为大汗,尊号成吉思汗。1229年蒙古贵族大聚 年蒙古贵族大聚 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为大汗。窝阔台即位后, 会,遵照成吉思汗遗命推举窝阔台为大汗。窝阔台即位后,决定 亲征金王朝。 亲征金王朝。 1279年,忽必烈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元”。 年 忽必烈灭南宋,定都大都。改国号“ 元代统治下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元代统治下把国人分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在科举取士时,按照等级授予官位。 在科举取士时,按照等级授予官位。

元代文学

元代文学



元曲四大家: 关于元剧四大家,元明清三代许多评论家各 有不同的提法,如周德清说“关、郑、白、 马”(《中原音韵》),何良骏说“马、郑、 关、白”(《四友斋丛书》),王骥德说 “王、关、马、白”(《曲律》),徐复祚 说“马、关、白、郑”(《曲论》)。但关、 白、马总是被列入“四大家”之内的,有争 议者只是王与郑。



元杂剧是一种以北曲演唱的戏曲。 北曲,是在大曲、诸宫调等传统音 乐的基础上,又吸收北方的民歌俚 曲以及少数民族的歌曲而形成的。 盛誉两宋的词,本来就是歌曲。曲, 则突破了词的某些限制,并形成了 自己的格律。作为一种戏曲声腔, 为与流行于南方的南曲相区别,故 称北曲。
元杂剧的剧本构成



唱 按一定的宫调和曲牌写成的,是剧 本的主要成分,剧作家要精通音乐和声 腔; 白 唱词中穿插的说白。有自白、带白、 背白等; 科 各种动作的舞台说明词。
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四)审美情趣的新变化 :元蒙民族特有的质朴粗犷、豪放率直 的性格注入作品的形象之中
第二章
元代诗文概述
诗:宗唐(近体)得古(古体) 唐诗、魏晋古诗 审美情趣:显而畅 总体趋势:急剧衰落 代表作家:
前期:刘因、戴表元、赵孟頫
中期: “元诗四家” 虞集、杨载、范椁、揭傒斯
元杂剧




元杂剧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 第一、元代南北统一,经济繁荣,生产发展, 商业贸易南北畅通,通都大邑遍及全国。 第二、元代的统治集团不甚重视以汉族为中心 的传统礼教,遂使文学艺术有条件向通俗普及 方面发展。 第三、元代从立国之初即采取一种压制和歧视 汉族和汉族知识分子的政策。 以上种种情况在客观上促进了戏剧事业的发展, 元杂剧应运而兴盛起来。

元代文学课件

元代文学课件

结构严谨:采 用四折一楔子
的结构形式
语言生动:运 用口语化、生
活化的语言
表演形式多样: 包括唱、念、 做、打等多种
表演形式
角色鲜明:人 物形象鲜明,
性格各异
音乐优美:采 用元曲音乐, 旋律优美,节
奏明快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
《窦娥冤》:关汉卿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悲剧的典范”
《西厢记》:王实甫的代表作,被誉为 “中国古典戏剧的巅峰之作”
特点:元代散文的特点是语言简练、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代表作家:元代散文的代表作家有元好问、刘因、王恽等,他们的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 历史价值。
元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语言简洁明了,注重表达 思想
注重情感表达,情感真挚
注重细节描写,生动形象
注重结构布局,条理清晰
第六章
元代文学的影响和地 位
元代文学发展历程
元代文学的兴起:蒙古族入主中原,带来了新的文学形式和思想
元代文学的发展:元曲、杂剧等文学形式逐渐兴起,成为元代文学的主要代表
元代文学的高峰: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元代文 学的最高成就
元代文学的衰落:元朝灭亡后,元代文学逐渐衰落,但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散曲的代表作品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代表作,被誉为“秋思之祖” 《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的代表作,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代表作,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感慨
第五章
元代诗文
元代文学课件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元代文学(一)..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