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趣味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引言: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个体经济主体、市场行为和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展开,深入探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的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和实证研究,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概述: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主要关注个体行为和市场机制,涵盖了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生产成本、市场结构等方面的研究。
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核心概念、主要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微观经济学。
正文:一、供求关系1.需求理论:包括需求曲线、需求弹性等概念,通过对价格和消费者行为的分析,研究需求对市场的影响。
2.供给理论:包括供给曲线、供给弹性等概念,通过对价格和生产者行为的分析,研究供给对市场的影响。
3.平衡分析:通过需求和供给的交互作用,研究市场的平衡价格和数量。
二、消费者行为1.效用理论:以个体的效用函数为基础,研究个体消费者在有限预算下的最优选择。
2.边际效用理论:通过对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的研究,解释个体为何会进行消费选择。
3.消费者福利:通过测量消费者剩余和消费者福利变化,分析市场政策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
三、生产成本1.生产函数:描述物质输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研究生产资源的最优利用方式。
2.生产要素市场:研究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以及价格形成机制。
3.成本曲线:包括总成本、固定成本、边际成本等概念,通过对成本曲线的分析,研究企业的生产决策。
四、市场结构1.垄断市场:独占市场或垄断竞争市场下,研究垄断者的定价行为、利润最大化的策略以及市场效率。
2.寡头市场:少数几家企业控制市场的情况下,研究寡头企业之间的竞争和相互作用。
3.完全竞争市场: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价格形成、利润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五、实证研究1.市场失灵:研究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等问题,分析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
2.市场干预:研究政府的市场干预措施,包括价格管制、税收和补贴等,分析干预对市场的影响。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ZXM目录第1章引论 (2)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3)第3章效用论 (4)第4章生产论 (5)第5章完全竞争市场 (6)第6章不完全竞争市场 (7)第7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8)第8章最后一章 (8)第1章引论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
就本书而言,是指与经济问题有关的各种不同的文献、资料和统计报告2.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每一个时期,都会有一个理论或者一个派别成为主流。
然而理论的困难和政策的无能促使主流理论不断更新,而其他派别的抨击和诘难则推动当前的主流理论不断趋于完善。
一句话,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3.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宣传资本主义制度→解决该制度的经济问题4.对西方经济学应该持有的态度在整个理论体系上,我们应对它持否定的态度;但在具体内容上,它对我们有较大借鉴意义。
5.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基础、借鉴、交流第2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微观经济学鸟瞰备注:左边是生产论,右边是效用论;上边是产品市场,下边是生产要素市场2.供求曲线和供求定理需求供给曲线都是以价格为主导因素,以价格为先变量。
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会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3.弹性弹性是一个数字,他告诉我们当一个经济变量变动1%时,所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的百分比4.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者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第3章效用论1.效用的定义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获得的满意程度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个消费单位中所获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简单地说,就是:消费的越多,满意程度越小)3.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微观部分第3章:效用论效用(utility):消费者消费物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满足程度,并且这种满足程度纯粹是一种消费者主观心理感觉。
基数效用:认为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其大小可用基数1、2、3…来表示。
序数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预算线(图)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第4章:生产论生产函数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等成本线规模报酬规模经济第5章:成本论机会成本规模不经济外在经济外在不经济第6章:完全竞争市场市场收支相抵点(图)停止营业点(图)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第7章: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及特征自然垄断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非价格竞争寡头市场卡特尔:在寡头市场上,厂商之间达成协议,成立合作性质的卡特尔,共谋卡特尔整体利益最大化,且每个成员都获得一定好处。
29.囚犯的困境:个人理性导致机体非理性的代表,不合作状态是均衡。
(支付矩阵图)第9章: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引致需求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品地租租金准租金基尼系数(公式)第10章:一般均衡理论局部均衡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标准帕累托改进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最优条件契约曲线生产可能性曲线(图)第11章: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失灵寻租活动外部影响私人物品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

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西方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对经济学研究的贡献深远而广泛。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三个方面,探讨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系统整体性质和总体变动规律,关注国民经济总体性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理论和模型。
1.经济增长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首先提出了经济增长理论。
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理论,揭示了资本累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2.商业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还涉及了商业周期理论。
熊彼特和凯恩斯对商业周期的研究为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3.宏观经济政策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还关注宏观经济政策。
凯恩斯主义对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理论分析和政策建议,对经济政策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行为和市场均衡问题,关注资源配置和效率问题。
西方经济学在微观经济学研究上提出了多个重要的理论和分析工具。
1.供求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提出了供求理论,分析了市场价格形成和资源配置的机制。
亚当·斯密的供求理论对后世经济学家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边际分析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还涉及到边际分析。
边际效用理论和边际成本理论为经济学家分析个体行为和市场均衡提供了重要工具。
3.市场结构与竞争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还关注市场结构与竞争理论。
瓦尔拉斯、帕累托、庞特雷莫利等经济学家对市场竞争与垄断的理论分析,对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应用经济学的研究应用经济学是将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的学科,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在应用经济学领域也具有深入研究。
1.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学研究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
从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到皮奥特的产品周期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模式和效应进行了全面的研究。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名词解释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1、经济人:经济人或理性人,是把个人或组织抽象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体。
经济主体的决策和行为总是从维护和增进自身利益出发,进行投入和产出、得与失的比、权衡或盘算,企图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利益。
理性行为也就是最大化行为,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要素所有者追求收入最大化,都是经济人假设的具体表现。
经济人假设是经济学理论演绎最重要的逻辑前提。
2、经济学中“均衡”的含义:均衡是指相互对立的力量势均力敌,任何一方没有改变现状的愿望和能力,从而不改变其经济行为,各种经济变量处于一种相对静止不再变动的状态。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市场供求两种力量相等,这是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也称市场出清。
3、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量。
4、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5、补偿预算线: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引起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补偿预算线是用来表示以假设的货币收入的增减来维持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变的一种分析工具。
6、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
7、恩格尔曲线:表示消费者在每一收入水平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9、无差异曲线: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0、收入-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点的轨迹。
11、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微观部分)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微观部分)第二章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①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需求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减少;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
即消费者的需求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这一规律称为需求规律。
②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供给函数Q S=f(p):表示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和该商品的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供给规律: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商品价格的升高,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增加;相反,随着商品价格的降低,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减少。
即生产者的供给量与商品价格之间呈同方向变动。
这一规律称为供给规律。
③均衡:指经济事物中有关的变量在一定条件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
均衡价格:指该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均衡数量:在均衡价格水平下的相等的供求数量。
④需求量(供给量)的变动: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动。
需求(供给)的变动: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供给数量)的变动。
⑤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⑥经济理论:在对现实的经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内在联系进行概括和抽象的基础上,对现实的经济事物进行的系统描述。
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内生变量:指经济模型所要决定的变量。
外生变量:指由经济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变量。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 将整个经济视为一个整体,市场间相互发生影响
•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
– 只考察任一时点上的均衡状态
•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
– 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的一次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 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
• 外生变量(Exogenous Variables)
– 经济模型外部的因素决定的变量
• 存量(Stock)
– 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如:国民财富
• 流量(Flow)
– 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如:国民收 入
西方经济学
1.2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西方经济学
1.1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宏观经济学
–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 问题(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 政、进出口贸易、国际收支)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 量(国民收入、就业量、消费、储蓄、投资、物价水平、 利息率、汇率)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
要分析的根本问题: – 经济资源如何决定国民收入或就业量 – 商品、货币市场如何决定国民收入和物价水平 – 国民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的波动与经济周期及经济增长 主要内容: –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
• 需求规律一定成立吗?
–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 注:吉芬商品属于低档品
– 炫耀性消费品
西方经济学
2.1 需求和需求的变动
• 影响需求的因素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经济学的概述
1 了解经济学
从资源的分配到决策制 定,经济学研究我们如 何理解和应对日常的经 济问题。
2 核心原理
供求关系、效率和公平 的平衡、市场和政府的 相互作用是经济学的核 心原理。
3 扩展领域
经济学不仅仅是理论分 析,还包括行为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等实践性领 域。
人力资本是个人通过学 习和培训所积累的知识 和技能,对经济增长和 劳动力市场产生重要影 响。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有效 分配资源,需要政府干预来解 决。
政府干预
政府干预包括监管、补贴和税 收等手段,用于纠正市场失灵 和促进公共利益。
市场效率
市场效率是指在没有市场失灵 的情况下,市场可以有效分配 资源并实现社会最大福利。
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市场有大量的供应者和需求者,没 有任何市场参与者可以控制价格。
劳动力与资本
1 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市场是供求关系 决定工资率的市场,不 同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 情况决定了工资率的高 低。
2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提供资金和 融资机会的市场,资本 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资 本的价格和利率。
3 人力资本
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指对生产过程中产 生的各种成本进行详细的核算 和分析。
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的实场结构
垄断市场
垄断市场由一个单一的供应者控制,影响了 价格和市场的竞争程度。
垄断竞争
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供应者,但产品有 差异化。
寡头垄断
寡头垄断市场由少数几个供应者控制,具有 较高的垄断程度。
需求和供给
1 市场均衡
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 作用,市场可以达到均 衡状态,决定商品的价 格和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 可信的承诺
• 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多次博弈。在重复 博弈中,承诺可信程度的高低会直接影 响到我们的经济行为。
• 游戏设计分析:如何赢取丰富的奖品等
第六讲 讲述身边的故事
• 包括阅后感、我看 点评和答疑。
课程考核
思考:为什么酒吧里水 要收费,而花生米却免 费供应?
趣味经济学
-从游戏中学习经济学
课程安排
• 研讨班指导教师:汪菲 • 授课时间:晚上授课 • 延续时间:08.10-09.04 • 学时:32 • 学分:2 • 先学习上课,期末记入选课名单
研讨课程目的
• 培养经济学思维 • 学会策略地思考 • 了解对手打算如何战胜你,然后你
第三讲 走出囚徒困境
• 囚徒困境是博弈中常见的一个均衡解,但却 不是给参与者带来最大利益的解。所以,走出 囚徒困境就需要达成合作,觉察作弊,而且还 要对作弊者进行惩罚或以牙还牙。
• 游戏设计分析: 别人的信封总是很诱人等
第四讲 看穿对手的策略
• 看穿对手,才能尽力使自己处于不败之 地。那么,自己的行为和对手的行为是 如何互动呢?有时候,我们不得不采取 逆推法。
应如何战而胜之,扩大人生的胜面
第一讲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 1.1认识秩序 • 1.2 社会协作的重要性 • 1.3 通过互相调节进行合作 • 1.4 游戏规则
第二讲 博弈论知识
• 博弈贯穿于策略思考全过程,鉴于微观 经济学教学中对博弈论的未涉及或涉及 很少,在此进行博弈基础知识普及,如 参与者、规则、行动、均衡解、囚徒困 境等基本概念的解释,将学生引领入一 个策略互动的世界。
• 考试方式:论文。 • 试卷分数:满分100分 (60分为及格)。 • 学期成绩构成:上课发言30%,出勤率
10%,论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