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
中医五行五脏五味图

中医五行五脏五味图五味构成我们丰富的饮食,中医认为人的五脏有对应的五行,那么在中医理论中,五行五脏五味有什么关系呢?店铺在此整理了中医五行与五脏五味关系图,希望大家有所收获!中医五行五脏五味关系图金:性燥、味辣、色白、方位西。
金,固若金汤,坚固具有收敛、干燥的功能,能包容整体,进行液相与气相的转化。
在人体肺脏把吸入的气体进行液化或离子交换,皮肤把液体汽化散发到外面。
比如铁匠的皮肤都好,爆发力足。
辣味在化学里多呈碱性,金属能反射全色光,故色白。
那黄金和铜为什么是红色的?金、铜里含有火的成分多,其原子中的电子容易跃迁发出红光,故是热、电的良导体。
一个整体中‘金’处在西方,如每个城市、国家的西部多干燥,但地下多藏有金属矿,金生丽水,水气容易凝结,故其下风口处雨水多。
五行的‘金’不单指金属,有上面这些特性的才叫做金,以下同。
金属仅是五行‘金’里面的一种,明白了什么是‘金’,其它的就容易了。
木:性风、味酸、色青,方位东,具有梳理、升发、生命功能,执行运动、连接整体及隔离的功能。
在人体肝脏储藏血液,负责筋、膜的运动。
化学中多呈酸性,与金的碱性对立,酸碱中和、互相克制。
木反射青绿色的光,眼睛最适合看绿色了,还喜欢看梳理好的东西,那乱七八糟缠在一起的,看了就心烦。
木匠的眼力好,道理就在于此。
一个整体中‘木’处在东方,木生风,树林内没有风,出来就感觉到风大了。
水:性寒、味咸、色黑,方位北,具有降温、分离、流动、支撑整体的功能,能进行液相与固相的转变,咸为盐在化学里为中性。
人体肾脏属水,其过滤体液,骨骼、骨髓、头发也为水性,用红外线探测低温的水呈暗黑色,一个整体中‘水’处在北方。
火:性热、味苦、色赤,方位南,具有提供能量、信息、温暖整体的功能。
在人体心脏输送血液能给全身带去热量,高温能产生大量红外线,故颜色为赤、红。
一个整体中‘火’处在南方。
土:性湿、味甜、色黄,方位中央,包容并具备以上金木水火的功能。
各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就是黄色。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

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对应自然界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展开全文黄帝内经》应用五行的生、克、乘、侮等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肌体各腑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生相克的关系,把人体组织结构按五行予以归属;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官——目属木、舌属火、口属土、鼻属金、耳属水;情志——怒属木、喜属火、思属土、悲属金、恐属水;通俗解说下:木主肝,它像春天的树一样,向上性,开窍由目;火主心,代表心脏里的血像火一样在燃烧有激情,开窍于舌;土主脾,代表后天性,所以饮食是要用口来完成;金代表肺,金代表金属能发音;水主肾,水性下降,所以会往外排出并指出五脏之间的生理关系,如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还提出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如相生关系的传变——“母病及子”和“子病反母”;相克关系的传变——相乘(肝病导致脾病,为肝乘牌)和反侮(肝病导致肺病,为肝侮肺)。
由此提出了一些治疗准则,如“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
这就形成了中医五行学说的完整而独特的理论。
总之,由于阴阳五行说在中医中的直接引用,使中医初具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特色,阴阳五行说不失为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相生的理解金生水,因为地球上最原始的水就是从地球内部转化而来的;水生木,因为水灌溉树木,树木便能欣欣向荣;木生火,因为火以木料作燃料的材料,木烧尽,则火会自动熄灭。
火生土,因为火燃烧物体后,物体化为灰烬,而灰烬便是土;土生金,因为金蕴藏于泥土石块之中,经冶炼后才提取金属;五行相克的理解金克木,因为金属铸造的割切工具可锯毁树木;木克土,因为树根吸收土中的营养,以补己用,树木强壮了,土壤如果得不到补充,自然削弱;土克水,因为土能防水;水克火,因为火遇水便熄灭。
火克金,因为烈火能溶解金属;。
脏器与五行的对应

脏器与五行的对应五行与脏器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五行是:木火土金水按大自然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人体也是一个小宇宙各脏器之间有着相互的关系,从而形成统一整体,人体五脏,又是五大元素,有着对应关系。
肾属水,肾主骨,肾是血液循环的过滤器;肝属木,肝主免疫,肝是解毒的;心属火,心是动力泵,心是推动血液运行的脏器;脾属土,脾胃不和。
胃是容纳,脾是吸收,向全身供水液;肺属金,肺是宰相,肺是吸收,呼出废气,吸入氧气肾是先天之本: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肝;肝功能调养好了,滋养心;心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脾;脾功能调养好了,滋养肾。
这是相生,也是良性循环。
与肾向对应的是膀胱,如有肾虚的朋友小便多;与肝对应的是胆,肝胆相照;与心对应的是小肠,心系小肠;与脾相对应的是胃,脾胃不和。
与肺对应是大肠,这是五俯。
再就是五窍:肾开窍于耳,耳鸣,耳闭,耳朵发炎,都与肾虚有关。
肝开窍于目,眼睛发干,发涩,发雾,与肝脏有关;心开窍于舌,舌头发麻。
起泡,溃烂与心脏有关;脾开窍唇,口发干,唇发干,都是脾胃不和;肺开窍与鼻,嗅觉差,与肺脏有关,这是五窍。
再就是五色: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黑【肾虚】肝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青【造血功能差】心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红【血液循环弱】脾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黄【消化系统功能弱】肺功能不好的人,脸面颜色发白【呼吸系统功能弱】乃五色。
再就是五志:【人的情绪】肾功能弱的人,恐惧,胆小,害怕,肾虚;肝功能弱的人,易怒,怒伤肝,脾气大,火气大;心功能弱的人,喜,容易激动,喜伤心,乐极生悲;脾功能弱的人,爱思,思伤脾胃,吃不得,睡不得,睡不得,吃不得,恶性循环‘肺功能弱的人,悲忧,多愁善感,这是五志。
再就是五味:肾功能弱的人,喜咸【肾病的人少吃盐】肝功能弱的人,喜酸;心功能弱的人,喜苦;脾功能弱的人,喜甜;肺功能弱的人,喜辛辣,这是五味。
这些都是学习颜面望诊的依据,有相生就有相克:肾功能弱的人,首先影响心脏【肾是人的第二心脏】;心功能弱的人,影响肺脏;肺功能弱的人,影响肝脏;肝功能弱的人,影响脾脏;脾功能弱的人,影响肾脏,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后天之源。
五行与五脏要论

五行与五脏要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
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
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
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五行、五脏、五味、五色、五官、五情、五季的关系+七情六欲与五脏的关系+先天与后天五行关系一、五行1、五行学说来源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所在,是指木(生长、生法、柔和、条达舒畅)、火(温热、升腾、明亮)、土(生化、承载、受纳)、金(清洁、清肃、收敛)、水(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五种物质的运动。
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_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_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五行对应的五脏六腑有着相克相生的关系,那么你知道五脏六腑对应着什么五行吗?下面店铺为你整理了有关五行与五脏六腑相生相克的知识,欢迎阅读。
五脏六腑与五行的关系以下略述一下,人体重要藏器与五行的关系。
肺,五行属金。
同类为:西方,秋天,大肠,鼻,涕,腥(气味),皮肤与毫毛,悲,辛辣,白色,水稻等五行都属金。
肾,五行属水。
同类为:北,秋,膀胱,耳,唾,腐(气味),头发,恐惧,咸,黑色,豆类等五行都属水。
肝,五行属木。
同类为:东,春,胆,眼睛,泪,臊(气味),爪(指甲),怒(生气),酸,苍色,麦类等五行都属木。
心,五行属火。
同类为:南,夏,小肠,舌,汗,焦(气味),面(脸),喜,苦,赤色,黍等五行都属火。
脾,五行属土。
同类为:中,长夏,胃,口,涎(口水),香(气味),思,甘(甜),黄色,稷等五行都属土。
六行土水地火金木六脏脾肾胰心肺肝六腑胃膀胱心包小肠大肠胆六味淡咸甘苦辛酸六位极北中南西东六气清腐香焦腥臊五脏强弱和性格的关系在性格方面,五行生克若不平衡,火多无制,急躁而欠涵养。
水多无制,聪颖而意志不坚,亦且好动。
木多无制,刚愎自用。
金多无制,精干而敏锐。
土多无制,慈厚而好静。
当然即使这样,通过后天的自我控制仍然可以达到性格平衡。
建议阅读:婚姻与五行的关系五色五味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中医认为五行对应人体内的器官,木为肝,火为心,土为脾,水为肾,就保健治疗而言,五色《即青(绿)、赤、黄、白、黑》的药材及食物分别对应五行(即金、木、水、火、土)因此对人体的五脏有不同的滋补作用。
青色对应五行为木,入肝能增强脏腑之气。
肝为解毒的器官所以青色食物有清肝解毒的作用。
赤色对应五行为火,入心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可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预防流感及各种病毒的入侵,有清血、补血、通血的功效。
黄色对应五行为土,入脾,能增强脾脏之气,促进和调节新陈代谢,提高脾脏功能的抗病能力。
中医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医五行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五行生克制化理论,说明了各脏生理功能的内在联系是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五脏之间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紧密联系着的。
(1)说明五脏间相互资生的关系:木生火,即肝能生心(又称肝木以济心火);火生土,即心生脾(又称心火能温脾土);土生金,即脾生肺(又称脾土生肺金);金生水,即肺生肾(又称肺金养肾水);水生木,即肾生肝(又称肾精以滋养肝木)。
这是以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明五脏之间的相互资生的关系。
(2)五脏相互制约的关系: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如水克火,即肾水制约心火,以防心火亢盛。
火克金,即心火能制约肺金,以抑制肺之气清肃太过;金克木,即肺金制约肝木,以抑制肝阳上亢;木克土,即肝木制约脾土,以疏泄气机,以防脾土壅滞;土克水,即脾土制约肾水,以防肾水泛滥。
运用五行学说的脏腑归类及相生相克的理论,说明了五脏中每一脏都具有“生我”“我生”“克我”“我克”的生克制化关系。
使每一脏在功能上既受他脏资助,亦可抑制其他脏,不至于虚损;既受他脏制约,亦可资助他脏,不至于亢盛。
如脾(土)之气虚,则心(火)生之,以助其虚;若脾(土)之气亢,则肝木克之,以抑制其亢;同时肺(金)之气不足,则脾(土)生之,以助其虚。
肾(水)泛滥,脾(土)克之,以制其亢。
这种生克关系把五脏紧密联系成一个整体,
从而保证了人体内外环境的对立统一,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脏六腑与五行阴阳关系36281

五行就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就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与五行就是什么关系呢?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有五脏就有六腑,五脏与六腑就是经络关系。
肝为经,胆为络,心为经,小肠为络,脾为经,胃为络,分泌系统就是胰腺,肺为经,大肠为络,肾为经,膀胱为络,肝为经,胆为络,肝胆相照,相互影响。
心为经,小肠为络,食物中营养,水分经小肠吸收后进入脾脏输入肺,另一部分进入肾输入膀胱,当心有火时,会使小肠受热,受热后的水分进入肾输入膀胱,会出现尿热,尿痛,甚至尿血的现象,如果久治不愈时,就考虑调理心脏等。
脾为经,胃为络,胃就是容纳食物的,象一个发酵器,脾象蒸馏器,提炼输送,二者配合,将营养输送到全身,由于经络影响,胃寒脾受湿,脾受湿困胃,所以胃功能减退。
肺为经,大肠为络,肺受寒时,会出现腹泻,时间久了会出现咳嗽的现象,肺有火时,会产生便秘,便秘久了会使毒素二次吸收,加重肝的负担。
肾为经,膀胱为络,肾功能不全的人会出现膀胱炎,结石等。
在五行中,大家都知道,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在五脏里边就就是说肝好-心就好,心好-脾就好,脾好-肺好,肺好-肾好,肾好-肝更好。
有相生就有相克,在五行里隔位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脏里就就是肝不好克脾,肝就是帮助胆分泌胆汁儿的,肝功能不好时,立即对脾有一个坏影响,使食欲减退,厌油腻,腹胀,胃胀,所以肝大脾就大。
脾克肾:脾有生化气血作用,当这个功能差时,立即对肾有一个坏的影响。
肾克心:比如心脏病,治了几年,几十年,最后还就是死于心脏病,也就就是西医忽视了肾克心的道理。
心克肺当心有火时会出现胸闷气短,前胸痛,因为心克肺,就是相互制约的。
肺克肝:肺有火时,肝火更旺,反过来就困扰着肺。
从相克的理论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当一个脏器有病时,其她脏器就会受到连及伤害,也就就是说当一个人有病,并且在短期内不能治愈,就会变成慢性病进入恶性循环,恶性循环的发展过程就就是相克的连续,这样周而复始的相克,就会使所有的脏器受损,功能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一种或同时出现几种病症,也就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行不协调,阴阳不平衡。
五行与五脏关系(内部资料)

五行与五脏的关系(内部加密)
一、顺次相生隔一相克
五行相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
根据隔一相克原理,得出:
五行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为何五行既存在相生,又存在相克关系呢?引用《类经图翼》中的一句话便可深刻理解了。
“盖造化之几,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
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
二、五行与脏腑器官息息相关
五行,五脏,五色,五味都是相互对应的。
金肺属金白色食物入肺
木肝属木绿色食物入肝
水肾属水黑色食物入肾
火心属火红色食物入心
土脾属土黄色食物入脾
三、五行与人体循环
举例说明:上面说到肾属水,其实肾同时生水。
根据五行相生中的水生木,可以得出肾生木。
而肝属木。
所以肾间接生肝。
所以当人体肾脏功能下调时,就会造成肝脏功能逐渐减退,继而再根据五行循环,其他脏腑器官也逐渐减退。
这就是我们日常看到的医院病人一个脏腑器官衰竭,后续几个器官也逐渐衰竭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五脏与五行的关系摘要: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的人影响中枢神经,吐字不清。
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无光泽。
肺开窍于鼻:肺功能不好,会引起鼻塞,鼻炎,鼻窦炎。
肾开窍于耳:肾功能不好会引起耳鸣,耳聋,中耳炎等。
关键词:五行,五脏,养生,临床指导五行是依据中国数千年来实践经验归纳的由木、火、土、金、水为符号的五行理论,它深刻的描绘出人体器官之间的相关性,这是大自然的五行,它代表人体的五个脏器,和五行是什么关系呢?一,五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认识物质世界的一种方法,古人通过对各种物质基本特性的分析和归纳,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五种基本元素构成,那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其中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性。
木的特性是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木”。
火的特性是温暖、上升,凡是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火”。
土的特性是孕育、滋养,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凡是具有承载、受纳、孕育、生化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土”。
金的特性是收敛、沉降、稳定,凡是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金”。
水的特性是滋润、向下、寒凉,凡是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作用或性质的事物,都可以归属到“水”。
二,五脏中医学根据五脏在人体中的不同作用和特性,将五脏和五行一一对应,发展出了中医五行学说。
其中,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指气的运动状态)的作用,与木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木;心具有推动血液的运行和温煦机体的作用,与火的特性相类似,故属火;脾具有运化饮食精微、造血、免疫等功能,是人体各组织器官营养物质的来源,与土的特性相类似,故属土;肺具有呼吸、交换物质以及沉降气机的作用,与金的特性相类似,故属金;肾具有排泄小便,调节人体水分平衡的作用,与水的特性相类似,故属水。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气)肝藏魂(血)脾藏意(肉)肾藏志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学上五脏的概念并不等同于解剖学上五脏的概念,中医的肝、心、脾、肺、肾并不单单指这五个脏器,而是包括了和这五个脏器有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功能。
肝开窍于目《黄帝内经》对于肝的阐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
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生风;酸伤筋,辛胜酸。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这些都是动物形成之前存在的演化过程。
地球一经形成,方位就确定了,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风由东方而生,也是可以理解的;风生木,好比春风使万物复苏;酸味只能是草木的味道。
酸生肝,就是说,草木的中酸味决定了肝的产生,或者说,肝的产生是由于草木中的酸性决定的,作为人体这样的生命体,肝是必然存在的。
肝被喻为体内的化学工厂,分解有害成份和大分子物质,合成必要的生命物质,产生能量物质,没有肝脏,机体就不能利用食物中的能量和物质,故可认为有木之酸必有人之肝。
在食物的消化中,必经胃这一酸性环境,胃的PH值常为2~3。
总之,酸性与消化合成之关系,作为PH值的理解只是一种便利性,当有更宽广的含义。
肝生筋,筋即肌肉,人体之所以存在肌肉,是由肝决定的,有两种性质可以帮助理解。
一是东方生风,风生木,风和木皆为动,人体的肌肉正是为运动而存在,因此,肝的性质必然决定肌肉的性质;另一方面是肌肉的运动需要消化大量的能量,其能量只能由肝脏代谢提供,而且肌肉过度活动时产生的丙酮酸,只能回到肝,经肝生成葡萄糖后再送到肌肉去氧化利用。
筋生心,从五行相生中,为肝木生心火,从生物进化上,心脏也是肌肉,是运动的横纹肌,低等生物先有肌肉,后有心脏,心脏可视为特化的肌肉器官。
从这些理论来看,肝主生发就不难理解了,自然界草木最大的功效就是将能量(主要是阳光)、无机盐、二氧化碳等通过光合作用,变成有机物。
肝脏同样如此,但它和眼睛有什么关系吗?笔者不敢太肯定,粗略的联想,草木对阳光是很敏感的,向日葵、含羞草都是跟着光在运动的。
眼睛也是,没有了光线,啥用都没有。
另外,肝属东,东方是日出之地,是光明的发源地。
从现实生活的例子来看,“肝开窍于目”也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
比如说,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有些毒素则是通过泪液排出去的。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眼泪中含有能改变人体情绪的蛋白质,即苯邻二酚和胺作用的盐类,只能通过流出眼泪,才能排出这种有害的化学物质。
肝开窍于目,或许从这里面能够窥见一二。
那么,易怒的老人,是否更容易引发白内障和青光眼呢?有这个可能,青光眼是眼压高引起的,经常发怒的人,尤其是老人,不仅要注意肝,还要注意青光眼和白内障。
心开窍于舌“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
”“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
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地球上南方是日上中天的方向,南方生热,热生火,是容易理解的。
火生苦,苦味是怎么产生的,没有苦味的东西烧焦后往往都带有苦味,人在发烧干渴的情况下口中常有苦味,这足以说明火生苦的道理,南方之火与热,促使地上苦味的生成。
苦生心,心脏为什么要产生,前面肝的产生是代谢的需要,心的产生可认为是南方热的需要,苦味的刺激也许是促进心脏活动的原动力。
人体口腔对苦味的反应是迅速的吐出,而对酸的反应则是紧闭和内吸,因此苦味的作用当是促进排出,心脏所具有的排血功能或推动功能或许与此有关。
若从南方火考虑,则心的作用正应南方之火,更直接了当,古希腊学者认为心脏的作用就是把热量带到全身。
有了专门的心脏,就有了专门的血液流动,故心生血,这种生是决定其产生的必然性。
血生脾,在五行相生上,是心火生脾土,脾有统血的功能,有了血,就该有脾。
心主舌,舌为心所主,也许是观察了心与舌的关系,心火过盛往往表现在舌上长疮。
前面我们就说过,狗散去体热的方式就是将舌头伸出体外。
南方在天表现为热,在地上表现为火,在体内表现为血脉。
南方在天地间的这些类别都具有明显的南方属性,火热及旺盛。
如喜悦、欢笑、红色等都是热烈的象征。
南方火的本来属性是喜,其变异属性便是忧。
明白了心开窍于舌的关系,我们在保养心血管的时候,多吃苦的东西。
苦丁茶、苦瓜、苦菊等等,都有利于降低血脂,调节血压。
另外,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人,更应该注意舌苔的表现。
而且要注意,切莫高兴过度。
喜伤心,节假日搓麻胡牌,导致多少人突发心脏病、脑溢血死亡!脾开窍于口“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
”“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
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在四方的中央,是水聚的低凹处,故中央生湿。
有了湿润的水份,才有可以生长的土地,故湿生土。
甘者,甘肥,甘肥之食物主要源于土地生长的庄稼,《尚书》曰:土爰稼穑。
故土生甘。
甘生脾,脾的作用正是消化甘味的食物,因此,生命体要利用甘味食物,脾这样的器官是必需的;反之,甘味食物促进了脾的生成。
有了脾的消化作用,甘肥之物聚于体内,呈肥胖之象,即脾生肉,消化差的人常骨瘦如柴。
肉生肺,在五行相生中是土生金,脾消化的甘肥之物即碳水化合物,全身除骨以外都是肉,肉都在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这就决定了摄取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器官---肺的生成。
脾主口,脾的功能正常才能有好胃口。
中医所说的脾比较复杂,现在多数人认为,脾主要指的是胰脏,当然再次强调,中医是系统的看问题,所谓脾就是胰脏的说法不完整。
应该说,脾主要管辖的是碳水化合物的处理,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代表就是淀粉,它被消化后,变成葡萄糖,进入身体的各个角落,提供能量。
中央在天表现为湿,在地表现为土,在体表现为肉,在脏表现为脾,……。
中央在天地间的各种表现形式都具有中央土的属性---生长。
黄是土的颜色;歌是得意和顺畅的象征,因生成而顺畅、高兴。
思是产生新想法,与土的生长属性一致。
脾气的变异为呃逆、不顺畅。
脾有问题,有一个典型症状就是糖尿病,也就是葡萄糖的代谢出现了问题,另外,低血糖患者也是脾有问题,这两种病都是葡萄糖代谢没有处于平衡和中庸的状态。
管好自己的嘴巴,注意糖分的代谢,就是脾开窍于口对我们的现实指导。
肺开窍于鼻“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
”“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
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西方经过南方火的蒸烤后,变得干燥,在中国,西北方是干燥的沙漠;在山林地带,西边的山也是干燥的,因为日出到日落前,都受到日照。
土地、动物和植物经过干燥都变得坚硬,砖即是由土经干燥而成,真正的金属也是从矿土的加热冶炼而成,故燥生金是成立的。
铁辛味就是指金属具有的味道。
植物在生长中是酸味的,成熟后是甘味的,枯萎干燥往往具有辛味,这大概就是金生辛的理由吧。
辛生肺,辛味是上升发散的味道,体内的辛味要排出体外,因此,有了肺来排出体内的气味;肺本身带有辛味,可视为辛味所聚所生。
肺生皮毛,没有肺,以腮呼吸的动物都没有毛,以肺呼吸意味着可以在陆地上生存,皮肤和毛发在保暖、同外界进行物质和信息交换中(排泄汗液、吸收阳光、分泌激素等)起重要作用。
此外,皮肤还可以起到肺的气体交换作用。
因此,肺生皮毛是成立的。
皮毛生肾,在五行相生中是金生水,有了肺和皮毛,像两栖动物那样通过皮肤进行水盐代谢的机能下降很大,因此,需要专门的器官来负责水盐代谢,故皮毛生肾。
肺的呼吸通过鼻进行,肺主鼻很容易理解,鼻孔、鼻腔的大小和作用与肺是相一致的。
西方在天表现为干燥,在地上表现为金,在身体上表现为皮毛,……。
所有这些类型都具有西方金的属性--干燥、收敛。
皮毛的干燥利于保温,收敛利于隔离保护;白色是干燥和金属的颜色;哀声叹气和哭声是忧愁和肺气不畅的表现,是秋气萧杀的景象,故属西方。
肺气变异则不顺畅,气逆为咳。
有意思是,白种人的肺不是很好。
比如流感,中国人觉得没什么,笔者小时候鸡瘟(禽流感)见多了,很少有人大惊小怪的。
白种人都不同,一场流感下来,死人无数。
当年肆虐美国的西班牙流感,把无数人送进了墓地。
但当时在美华工,尽管卫生条件很差,营养也跟不上,但大家都顺利挺过来了。
更加奇特的是,肝属东,东方人肝不好。
肺属西,白种人(原来主要是西方人)肺不好。
难道大自然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肾开窍于耳“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