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轮胎配方和工艺流程成型加工

合集下载

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轮胎生产工艺流程轮胎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是车辆与地面之间的唯一接触面。

因此,轮胎的制造工艺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到车辆的行驶安全和性能。

轮胎的生产工艺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橡胶配方调制:轮胎的主体材料是橡胶,其中包含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填充剂、硫化剂等。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车辆类型,调制出适合的橡胶配方。

2. 橡胶混炼:将橡胶料和其他原材料通过混炼机械进行混合,使各种原材料充分分散和粘合。

3. 基布制备:基布是轮胎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尼龙、聚酯等纤维与橡胶进行粘合,形成轮胎骨架结构。

4. 胎体成型:将经过混炼的橡胶加热并压入模具中,在高温高压下形成具有特定轮廓的胎体。

5. 胎面花纹雕刻: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和路面状况,使用专用的雕刻机器在轮胎胎面上雕刻出具有特定纹路的花纹。

6. 胎体硫化:将胎体放入硫化机中,在高温下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过程中,橡胶中的硫化剂会引发化学反应,使橡胶分子交联,增加轮胎的强度和耐磨性。

7. 胎体检验:对硫化后的轮胎进行外观检查和功能性测试,确保轮胎符合质量要求。

8. 胎侧编码:在轮胎的侧面编码,编码中包含轮胎的生产日期、尺寸、质量等信息,以供用户查阅。

9. 质量检验:对成品轮胎进行整体检查,包括外观、尺寸、平衡等方面的测试。

10. 包装和运输:将合格的轮胎进行包装,并进行出厂前的最后一次检查,然后装运到销售商或汽车制造商处,进入市场。

轮胎的生产工艺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和效率。

现代轮胎生产线往往采用自动化控制系统,利用先进的机器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总的来说,轮胎的生产工艺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

只有通过严格的生产流程控制和质量监控,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轮胎,保障车辆的行驶安全和性能。

轮胎生产工艺及流程

轮胎生产工艺及流程

轮胎生产工艺及流程一、橡胶混炼轮胎生产的第一步是橡胶混炼。

首先,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作为原料,加入到橡胶混炼机中。

混炼机会对橡胶进行机械剪切和高温加热,使橡胶软化并与添加剂充分混合。

添加剂包括硫化剂、促进剂、抗老化剂等,这些添加剂可以提高橡胶的性能和耐用度。

二、轮胎成型混炼后的橡胶被送到轮胎成型机中进行成型。

轮胎成型机通过将橡胶放入模具中,并施加高压和高温,使橡胶在模具内形成轮胎的轮廓。

同时,模具中还会加入一些纤维材料,如尼龙帘布和钢丝,以增加轮胎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轮胎硫化成型后的轮胎进入硫化室进行硫化处理。

硫化室中温度和压力会根据轮胎的尺寸和设计要求进行调节。

硫化的过程中,轮胎内部的空气被加热膨胀,同时橡胶与添加剂中的硫化剂发生反应,使橡胶固化并形成强大的网络结构。

这个过程可以提高轮胎的强度、弹性和耐磨性。

四、轮胎修整硫化后的轮胎会进入修整线进行修整。

修整过程包括修剪轮胎边缘、清除多余的橡胶和不良部分,以及在轮胎表面涂覆胶层等。

修整后的轮胎表面更加平整光滑,外观更加美观。

五、轮胎质检修整后的轮胎会经过严格的质检程序。

质检人员会对轮胎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检测以及性能测试。

外观检查包括检查轮胎表面是否有明显的瑕疵或缺陷,尺寸检测则是确保轮胎的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性能测试包括耐磨性测试、抗滑性测试、抗爆破性测试等,以确保轮胎的质量和性能达到标准。

六、包装和出厂质检合格的轮胎会被包装起来,准备出厂。

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薄膜,以保护轮胎免受污染和损坏。

然后,轮胎会被装载到货车或集装箱中,准备运往销售渠道或客户。

轮胎的生产工艺及流程包括橡胶混炼、轮胎成型、轮胎硫化、轮胎修整、轮胎质检以及包装和出厂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每个步骤都严格把控,才能生产出质量可靠的轮胎产品。

轮胎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行驶安全和舒适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轮胎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被精心处理和管理。

轮胎密炼工艺流程

轮胎密炼工艺流程

轮胎密炼工艺流程轮胎密炼工艺流程是指将橡胶原料与其他添加剂进行混合、热塑化、混炼和成型等一系列工艺操作,最终制得轮胎胎坯的过程。

密炼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轮胎的质量和性能。

一、橡胶原料准备密炼工艺的第一步是橡胶原料的准备。

橡胶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根据轮胎的用途和要求,需要选择不同种类和比例的橡胶。

此外,还需要根据配方要求准备其他添加剂,如硫化剂、促进剂、防老剂等。

二、橡胶预处理橡胶原料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以提高后续工艺的效果。

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将橡胶进行切碎、预加热和软化处理,使其更易于混炼和成型。

预处理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切割机、预加热机和软化机等设备。

三、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密炼工艺的核心步骤。

混炼的目的是将橡胶原料与各种添加剂均匀混合,并使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特定性能的胶料。

混炼过程中,一般会使用密炼机进行搅拌和加热,使橡胶原料与添加剂充分混合并发生反应。

混炼的时间、温度和速度等参数需要根据具体配方和设备进行调整。

四、橡胶成型橡胶混炼后,需要将其成型为胎坯。

成型的方法主要有挤出法、压延法和模压法等。

其中,挤出法是最常用的成型方法。

挤出法是将混炼好的胶料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形成带有花纹和轮胎轮廓的胎坯。

挤出后的胎坯需要经过冷却和修整等工艺步骤,以保证轮胎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质量。

五、胎坯硫化成型好的胎坯需要进行硫化处理,以使其具有强度、耐磨和耐老化等性能。

硫化是通过加热胎坯,使其与硫化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交联结构,使胎坯变得坚韧耐用。

硫化的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需要根据胎坯的材料和要求进行调整。

硫化过程中,一般会使用硫化机进行加热和压力控制。

六、轮胎后处理硫化后的轮胎胎坯需要进行后处理,以达到最终的使用要求。

后处理的工艺包括修整、胎纹切割、胎纹图案印刷、胎圈安装等。

修整是指对胎坯进行修剪和打磨,使其尺寸和外观达到要求。

胎纹切割是根据轮胎的用途和花纹设计要求,在胎坯表面切割出花纹。

胎纹图案印刷是将轮胎花纹的图案印刷在胎坯上,以提高轮胎的外观质量。

轮胎橡胶工艺

轮胎橡胶工艺

轮胎橡胶工艺1. 引言轮胎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性能和安全性。

而轮胎的核心材料之一就是橡胶。

橡胶工艺是指将橡胶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制成轮胎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轮胎橡胶工艺的流程和关键技术。

2. 轮胎橡胶工艺流程轮胎橡胶工艺的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2.1 橡胶混炼橡胶混炼是将橡胶原料与各种添加剂进行混合的过程。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使橡胶具有良好的可加工性和性能。

常用的橡胶混炼设备包括开炼机和密炼机。

开炼机主要用于初步混合橡胶原料,密炼机则用于更细致的混炼。

2.2 轮胎胎体制备轮胎胎体是轮胎的主体部分,由多层橡胶和帘布组成。

制备轮胎胎体的工艺包括帘布切割、帘布涂胶、帘布铺层等步骤。

帘布切割是将帘布按照预定的尺寸进行切割,帘布涂胶是将切割好的帘布进行胶液涂布,帘布铺层则是将胶液涂布的帘布层层叠加,形成轮胎胎体的骨架。

2.3 胎面胎侧制备胎面和胎侧是轮胎的外层,主要由橡胶和纤维材料组成。

胎面胎侧的制备工艺包括胶料制备、胶料加工、胶料涂布等步骤。

胶料制备是将橡胶原料和其他添加剂进行混炼,胶料加工是将混炼好的胶料进行塑炼和挤出,胶料涂布则是将挤出的胶料涂布在帘布上。

2.4 胎体缓冲制备胎体缓冲是位于胎面和胎侧之间的一层橡胶,用于缓冲和支撑轮胎。

胎体缓冲的制备工艺包括胶料制备、胶料加工、胶料涂布等步骤,类似于胎面胎侧的制备过程。

2.5 胎圈装配胎圈是固定轮胎在车轮上的金属环,胎圈装配是将轮胎胎体和胎圈进行组装的过程。

这一步骤主要包括帘布固定、帘布切除、帘布胶合等工艺。

2.6 硫化硫化是将轮胎放入硫化机中,通过加热和加压使橡胶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化交联结构的过程。

硫化是轮胎制造中最重要的工艺步骤,它决定了轮胎的最终性能和质量。

3. 轮胎橡胶工艺的关键技术轮胎橡胶工艺涉及到多种关键技术,以下是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3.1 橡胶混炼技术橡胶混炼技术是轮胎橡胶工艺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到橡胶的加工性能和性能。

轮胎的制造工艺流程

轮胎的制造工艺流程

轮胎的制造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轮胎主要由橡胶、纤维材料和钢丝组成,准备工作包括橡胶混炼和纤维材料的切割和处理。

2. 机械成型:将准备好的橡胶放入轮胎模具中,在加压的同时加热,使橡胶成型为轮胎的骨架。

3. 钢丝镶嵌:在骨架中的适当位置插入钢丝,以提供轮胎的强度和稳定性。

钢丝需要经过预镶嵌、镶嵌和后处理等步骤。

4. 预成型和后成型:将成型的轮胎进行预成型,即经过短暂加热和加压,使轮胎弹性调整为所需形状。

然后将轮胎放入热模具中,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进行后成型,使轮胎形状更加稳定。

5. 胎面修整:对轮胎的胎面进行修整,包括打磨、去毛刺等处理,以提高轮胎的平整度和观感。

6. 胎纹制作:利用胎纹刻模机进行胎纹的制作,胎纹的设计和制作根据不同的轮胎用途和路况要求。

7. 配备摆布带:在轮胎的内部加入摆布带,增加轮胎对路面的抓地力和稳定性。

8. 草签和标志:通过烧结、喷涂等方式,在轮胎上进行标志的制作,包括品牌标志、规格、生产日期等。

9. 充气和测量:将轮胎充入所需的气压,并进行气密性和几何尺寸的测量,以确保轮胎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10. 硫化和磨光:将轮胎放入硫化机中进行硫化处理,使轮胎胶料固化,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然后进行磨光处理,使轮胎的外观更加光滑。

11. 检验和包装:对轮胎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

合格的轮胎进行包装,通常采用编织袋或纸箱包装,并进行贴标签、剪切等处理。

以上是轮胎的制造工艺流程及详细描述。

轮胎制造的每个环节都严格控制质量,以确保最终产品具备良好的耐磨性、抗滑性和舒适性,满足多样化的用途需求。

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轮胎生产工艺流程

轮胎生产工艺流程轮胎是汽车、摩托车和其他车辆所使用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接触地面,对车辆的操控性、稳定性和舒适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轮胎的生产工艺流程非常复杂,包含多个环节和步骤。

下面将对轮胎的生产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1.胶料制备轮胎的主要材料是橡胶。

首先,需要制备橡胶混炼料。

将橡胶原料和各种添加剂按照一定的配方混合在一起,通过混炼机械进行混炼,使橡胶获得良好的塑性和可加工性。

2.编织带制作轮胎的胎体中需要增强带,用于提高轮胎的结构强度和抗应力能力。

编织带通常由聚酯或尼龙等材料制成,通过编织机器进行编织。

3.缓冲层制作为提高轮胎对地面的承载能力和减轻震动,轮胎中还需要缓冲层。

缓冲层由橡胶和添加剂制成,通过橡胶压延机进行制作。

4.胎体制作胎体是轮胎的支撑部分,由上述编织带和缓冲层组成。

编织带和缓冲层在胶料中进行叠放,通过胶囊机进行加压,使其固化成型。

5.胎面和胎侧制作胎面和胎侧是轮胎的外层,负责与地面接触和提供额外的保护。

它们由多层橡胶和纤维材料组成,通过胎面部分和胎侧部分的制作工艺进行制作。

6.胎圈组装胎圈是连接轮胎和车轮的部分,它由金属材料制成。

将胎圈与胎体组装在一起,通过机械设备将胎圈固定在胎体上。

7.胎纹制作胎纹是轮胎表面的花纹,其作用是提高轮胎的附着力和排水性能。

胎纹由专门的胎纹机制作,通过胎纹模具将花纹压制到轮胎表面。

8.钢帘线加工轮胎中的钢帘线主要用于加强轮胎的抗张能力。

钢帘线是经过特殊处理的钢丝,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加工和成形。

9.胎垫制作胎垫是轮胎内部的一层橡胶垫,用于防止气体泄漏。

胎垫由橡胶原料制成,通过模具压制和硫化固化。

10.胶带涂布和硫化在胎体和胎面胎侧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各种胶带涂布在轮胎的不同部位。

涂布后的轮胎经过硫化设备进行硫化,使胶料固化并获得最终的物理和化学性能。

11.质检和包装经过上述工艺流程后,轮胎进行质量检测,如外观检查、尺寸检查、力学性能测试等。

合格的轮胎将进行包装和打包,准备发货到客户。

橡胶轮胎成型工艺分析

橡胶轮胎成型工艺分析

△室内走行实验
△破坏强度实验 △胎圈脱离实验
生产流程
合格TIRE入库
入库对象 经外观及机器检查合格后的轮胎可以入库
保管 入库轮胎将被保存在工厂内部的自动仓库中,并严格按照先入先出的方法管理 轮胎
轮胎,及其工艺的贡献
说起轮胎业的各大品牌,很多人都
会对米其林、普利司通、固特异等 洋品牌印象较深,其实,在轮胎业 的诸多品牌中,由于产品的技术含 量和企业实力各有不同,轮胎品牌 已经各自形成了不同的用户群,定 位各异。
胎身裁断示意图 CUT 胎身形成
TEXTILE CORD
生产流程
裁断工程
补强带的裁断
补强带有两种:JNE(CNE)、JNF(CNF),补强带的裁断就是将压延后的 TEXTILE CORD裁断成一定的角和宽度
钢带的裁断 将压延后的STEEL CORD按照一定的角度(小角度)和宽度进行裁断的作业
生产流程
生产流程
检查工程
轮胎检查 让消费者放心的使用我们的轮胎,让消费者喜欢使用我们的轮胎是我们有必要 对轮胎进行检查。
轮胎检查的种类 ▲ 外观检查:检验丰富的外 观检查员通过手摸、肉眼观看、 简单工具测量等方法对轮胎的 外表及内部异常进行检查,将 不合格轮胎作废品处理
外观检查员外观检查中
生产流程
检查工程
上下压辊
生产流程
裁断工程
裁断
将压延物按照一定角度和宽度裁成满足制造要求的半制品.
裁断过程示意图
胎身(Carcass) TEXTILE CODE 压 延 物 STEEL CODE 补强带(JE、JF) 裁 子口包布(CHAFER) 断
BELT
生产流程
裁断工程
胎身的裁断
胎身(Carcass)是轮胎的骨架,维持轮胎的基本形状。胎身的裁断就是将压延 后的TEXTILE CORD裁断成 90° 和一定宽度.

轮胎的生产工艺

轮胎的生产工艺

轮胎的生产工艺
轮胎的生产工艺,主要分为橡胶制备、花纹制作和硫化三个主要过程。

以下为轮胎的生产工艺的详细介绍。

橡胶制备是轮胎生产的第一步。

首先,原料橡胶需要进行破碎、分散和混合。

在橡胶加工厂中,橡胶通过切碎机破碎成小块,并添加到橡胶混合机中。

随后,加入的其他原料,例如填充物、油料、硫化剂等,与橡胶进行充分混合。

混合完成后,橡胶化合物被送往下一个制程。

接下来是花纹制作。

在花纹制作过程中,橡胶化合物被放置在花纹模具中,并在模具上施加压力和加热处理。

这样可以使橡胶化合物融化并填充模具中的空隙,形成轮胎的花纹。

然后,将模具放入冷却设备中,使橡胶化合物迅速冷却并固化。

最后,从模具中取出花纹完成的橡胶块,准备进行下一步工艺。

最后一个主要工艺是硫化。

在硫化过程中,橡胶块被放置在硫化预备室中,并进行热处理。

温度和时间的控制是非常关键的,以确保橡胶能够充分硫化和固化。

在这个过程中,橡胶化合物中的硫化剂与其他化学物质反应,形成强大的化学键,并使橡胶块变得坚硬和耐用。

硫化结束后,轮胎通过冷却和清洗,最后进行质检和包装,准备出厂销售。

总结起来,轮胎的生产工艺涉及橡胶制备、花纹制作和硫化三个主要过程。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艺,原料橡胶被加工和固化成成品轮胎,以满足人们对舒适、安全和耐用性能的需求。

这一
工艺需要严格的生产控制和质检,以确保轮胎质量符合标准,并提供优质的产品给消费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橡胶轮胎的原料配方和合成工艺流程一概述轮胎是供给车辆、农业机械、项目机械行驶和飞机起落等用的圆环形弹性制品。

它是车辆、农业机械、项目机械和飞机等的主要配件,能吸收因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和外来冲击力,使得乘坐舒适。

轮胎是橡胶工业中的主要制品,其消耗的橡胶量占橡胶总用量的50 %-60%,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

轮胎工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在巴西发现天然橡胶后,古人用胶乳制成原始的胶球、胶鞋及各种橡胶制品。

1839年固特异发明了硫化技术,改善了橡胶的使用价值,橡胶制品得到了广泛应用。

1845年研制出硫化橡胶实心轮胎。

1890年成功试制出外胎和内胎组成的力车轮胎,胎圈内部装有金属圈,轮胎与轮辋紧密固着得以初步解决,这就是近代直角形胎圈轮胎的雏形。

1895年发明了汽车,扩大了充气轮胎的应用范围。

1904年马特发现了炭黑对橡胶具有补强作用。

1914年-1919年发明了橡胶用的有机促进剂、防老剂和帘布胶乳浸渍技术,使得轮胎的生产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轮胎的质量也大为改观。

1933年法国M其林首创了用钢丝帘布制造汽车轮胎。

1948年法国M其林生产出钢丝帘布的子午线结构轮胎,并在轮胎主要设备上进行了重大的改造。

子午线结构轮胎对轮胎结构作了根本变革,是轮胎工业的一场革命。

1960年-1970年出现了聚酯纤维和芳纶纤维,并试用于轮胎。

1970年美国费尔斯通公司首先在乘用胎上实验了橡胶塑料并用的浇注轮胎,成为塑料与橡胶并用的先驱.目前我国轮胎总产量达2.1亿条左右,轮胎生产继美国,日本之后排名世界第三位,子午化率在58%.目前,M其林、固特易、普利司通、住友、韩泰、锦湖、佳通等合资企业的轮胎产量占轮胎企业总产量的50%以上。

二橡胶轮胎配方1耐高温胎面胶据资料介绍,55-75份顺式-1,4-聚异戊二烯橡胶与25-45份含量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并用,课提高航空轮胎胎面的高温耐久性。

2耐割口胎面胶耐割口胎面胶配方见表1.据资料介绍,该组配方适用于航空轮胎胎面。

两点特殊要求<1)炭黑的氮吸附法比表面积<N2SA)50-60平方M/克,DBF吸附量为80-200毫升/100克<2)促进剂用量/硫磺量=0.25-1.0份。

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在23摄氏度一下,胎表面胶的300%定伸应力伟12.75-22.56Mpa,伸长率为400%,回弹率达到50%以上。

效果评价:<1)特制一块表面刻有条状槽纹的钢板,模拟有排水槽的机场跑道。

钢板条纹的深度和宽度均为7mm,条纹间距为25mm ,将钢板装在阿姆斯勒型机床实验机上。

测试前,在实验轮胎接地涂敷石膏,要填满花纹沟。

待石膏硬化后,轮胎加载压过钢板,测量花纹沟处石膏损失深度,并将该损失深度定义为咬入量。

在此之前,已通过实验验证咬入量于胎面花纹人字形割口深度成正比关系。

用上述配方做了3种实验轮胎:格式为H49*19.0-22.32PR、H54*21.0-24.36PR的航空斜料交轮胎,规格为H46*17.0-24R20.30PR的航空子午线轮胎。

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轮胎的咬入量平均比对比轮胎少0.4m m。

<2)按照FAA ACA-145规范规定的充气内压、负荷和速度,在动态模拟实验机上进行50次起飞-着陆实验。

每完成20次起飞-着陆后,进行全息照相检测,考察实验轮胎有无脱落发生。

实验结果表明,上述实验轮胎顺利通过实验,无脱落层,无花纹沟底龟裂,而对比轮胎一条有脱落层,另一条有花纹沟底龟裂。

3 耐臭氧老化胎侧胶耐臭氧老化胎侧胶配方见表2.聚资料介绍,该组配方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轮胎。

效果评价:进行室内模拟实验,实验条件为50ppm臭氧、40摄氏度、25%应变、1000次曲挠。

当用2份蜡的对比胶出现及其轻微的龟裂。

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组配方的胎侧胶具有很好的耐臭氧老化、抗龟裂性能。

此外,因为推荐配方是无蜡配方,所以不用担心有蜡配方的问题,如胶料粘度下降,表面过度喷霜。

掌握原则:耐静态臭氧老化效果TAPDT>蜡>77PD>6PPD;耐动态臭氧老化效果6PPD=77P D>TAPDT>蜡。

注意事项:<1)胎侧胶的耐动态臭氧澳华能力与77PD的用量成正比;<2)用77PD后,胶料门尼焦烧时间短。

三丁苯橡胶在轮胎中的运用丁苯橡胶<SBR> 是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品种,也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橡胶之一。

它是丁二烯与苯乙烯的无规共聚物。

其物理机构性能,加工性能及制品的使用性能接近于天然橡胶,有些性能如耐磨、耐热、耐老化及硫化速度较天然橡胶更为优良,可与天然橡胶及多种合成橡胶并用,广泛用于轮胎、胶带、胶管、电线电缆、医疗器具及各种橡胶制品的生产等领域。

丁苯橡胶是1,3-丁二烯和苯乙烯经共聚制得的弹性体。

丁苯橡胶是合成橡胶的一种。

丁苯橡胶单体:1,3-丁二烯<CH2=CH-CH=CH2)、苯乙烯<C6H5C2H3 )。

聚合反应:CH2=CH-CH=CH2+C6H5-CH=CH2 ——→ -[CH2-CH=CH-CH2-CH(C6H5>-CH2]-n丁苯橡胶是产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有乳聚丁苯橡胶、溶聚丁苯橡胶。

丁苯生胶是浅黄褐色弹性固体,密度随苯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变大,耐油性差,但介电性能较好;生胶抗拉强度只有20-35千克力/平方厘M,加入炭黑补强后,抗拉强度可达250-280千克力/平方厘M;其黏合性﹑弹性和形变发热量均不如天然橡胶,但耐磨性﹑耐自然老化性﹑耐水性﹑气密性等却优于天然橡胶,因此是一种综合性能较好的橡胶。

丁苯橡胶是橡胶工业的骨干产品,它是合成橡胶第一大品种,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低,在多数场合可代替天然橡胶使用,主要用于轮胎工业,汽车部件、胶管、胶带、胶鞋、电线电缆以及其它橡胶制品。

英文名 Emulsion-polymerized styrene butadiene rubber <E-SBR)生产方法由丁二烯和苯乙烯在低温下进行自由基乳液聚合而制得。

产品性能常温下为白色固体或透明无悬浮物液体,有微芳香味,是一种性能上更优于工业直链烷基苯的洗涤剂产品原料。

以其为原料衍生的表面活性剂产品,性能优良,生物降解性能好,耐硬水,皮肤感觉柔和,脱脂力小,更适合低温洗涤,在低温仍有卓越的去污能力。

产品性能 SBR-1500是通用污染型软丁苯橡胶的最典型品种,生胶的粘着性和加工性能均优,硫化胶的耐磨性能、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耐老化性能较好。

SBR-1502是通用非污染型软丁苯橡胶的最典型品种,其性能与SBR-1500相当,有良好的拉伸强度、耐磨耗和屈挠性能。

SBR-1712是一种填充高芳香烃油的软丁苯橡胶的污染性品种,它具有优良的粘着性、耐磨性和可加工性以及价格便宜等优点。

丁苯橡胶用途 SBR-1500广泛用于以炭黑为补强剂和对颜色要求不高的产品,如轮胎胎面、翻胎胎面、输送带、胶管、模制品和压出制品等。

SBR-1502广泛用于颜色鲜艳和浅色的橡胶制品,如轮胎胎侧、透明胶鞋、胶布、医疗制品和其他一般彩色制品等。

SBR-1712广泛用于乘用车轮胎胎面胶,轮胎胎面胶、输送带、胶管和一般黑色橡胶制品等。

包装与储运 SBR-1500和SBR-1502,内包装为一层聚乙烯薄膜,外包装为聚丙烯涂膜编织袋。

每袋净重35kg±0.5kg。

应存放在干燥、通风、清洁和温度不高于室温的仓库中。

贮存时应避免污染、雨淋、水浸和太阳光直射。

在运输过程中,不得曝晒在阳光下,不能混入杂物;不得与易燃品、油污品等堆放在一起。

运输车厢应保持清洁,避免包装破损和杂物混入,敞车运输要盖防雨布。

本产品保质期为两年。

四丁苯橡胶合成方法溶液聚合丁苯橡胶以丁基锂为催化剂,在非极性溶剂中合成的丁苯橡胶。

1964年,由美国费尔斯通轮胎和橡胶公司、壳牌化学公司开始生产。

80年代,世界的年产量已达数十万吨。

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分嵌段共聚物<即热塑性橡胶)和无规共聚物两类。

溶液聚合丁苯橡胶在共聚合过程中,有自发形成聚苯乙烯嵌段的倾向,为了合成苯乙烯在主链上无规分布<即不含聚苯乙烯嵌段)的共聚物,可采取连续补加单体、90~150℃丁苯橡胶高温聚合,以及添加醚、叔胺、亚磷酸盐、硫化物或表面活性剂作无规剂等措施。

溶液聚合无规丁苯橡胶的分子量分布比乳液聚合丁苯橡胶窄,支化度也低。

为了减轻生胶的冷流倾向,需在共聚过程中添加二乙烯基苯或四氯化锡作交联剂,使聚合物分子间产生少量交联。

还可以将分子量不同的共聚物掺混,使分子量分布加宽。

溶液聚合无规丁苯橡胶的顶式-1,4异构体含量为35%~40%,耐磨、挠曲、回弹、生热等性能比乳液聚合丁苯橡胶好,挤出后收缩小,在一般场合可代替乳液丁苯橡胶,特别适宜制浅色或透明制品,也可以制成充油橡胶。

目前,国际上正在探索调整大分子链上的乙烯基含量,使溶液法丁苯橡胶既有很好的耐磨性,又有满意的抗滑性,以适用于高速车胎。

粉末丁苯橡胶PSBR是在丁苯橡胶的基础上接枝其它单体,添加防老剂和隔离剂,专为改性沥青生产的一种粉末丁苯橡胶,它除了具有SBR显著改善沥青的低温性能特点外,丁苯橡胶还能明显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

同时本产品也可用于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石油树脂等改性。

2技术指标项目技术指标外观白色粉末粒度,目 14~20分子量 20万~30万结合苯乙烯,% 21~35门尼粘度(ML1+4,100℃> 48~663产品型号与用途1> 普通型,主要用于高寒地区沥青的改性、普通沥青升级、沥青增延剂、防水卷材沥青及水工沥青的改性等,具有显著改善沥青低温性能的特点。

2> H型,专门用于提高沥青的高温性能。

3> R型,专门用于改善沥青的粘韧性、韧性。

4> N型,专门用于高粘度改性沥青。

4使用方法将粉末丁苯橡胶PSBR缓慢加入130~150℃的热沥青中,同时进行搅拌,加料完毕待粉末充分搅拌均匀后,将温度提高至150~155℃进行高速剪切10~30分钟、或胶体磨研磨一遍、或用管式乳化泵打一次循环即可。

5包装储存20kg硬纸桶或25kg纸袋包装。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防冻防雨防暴晒,储存温度5℃~40℃,存放期:24个月。

五橡胶轮胎工业发展近年来中国开展了许多丁苯橡胶科研开发与技术改革,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与燕山石化研究院以正丁基锂为引发剂合成了丁二烯-苯乙烯二嵌段共聚物,该共聚物与普通溶聚丁苯橡胶相比,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同时具有低滚动阻力和高抗湿滑性能;此外还采用由正丁基锂和二乙烯基苯合成的多螯型引发剂及SnCl4偶联剂等合成了具有宽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高门尼粘度的溶聚丁苯橡胶,并且采用湿法充油制得了物理机械性能优异的充油丁苯橡胶。

兰州石化公司石化研究院自行研制开发出了粉末丁苯橡胶制备技术,并实现了中试放大,经200t/a规模的中实验证明该技术凝聚工艺平稳,过程易于控制,产品性能稳定,重复性好,属国内首创技术,该技术应用于沥青改性方面,具有掺混工艺简单、易于分散、改善沥青低温性能的特点,并填补了国内粉末丁苯橡胶改性沥青领域的空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