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理论、技能)

合集下载

心理咨询师重点考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测试技能

心理咨询师重点考点知识点总结 心理测试技能

心理评估心理测验技能★MMPI ★1.MMPI 自陈量表▪编制方法:经验效标法▪量表数量:10个临床量表、4个效度量表▪题目数量:566个自我报告形式的题目,其中16个题目为重复题。

如果只为精神病临床诊断使用,可做前399题。

▪适用范围:年满16岁、具有小学毕业以上的文化水平,没有什么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者均可参加.▪施测形式:卡片式(个别);手册式(个别、团体)。

考点知识点汇总2.▪记分:获得原始分▪转化导出分:5个量表的原始分要加上一定比例的K值通过查表,先将各分量表的原始分转换成T分数,再将各量表T分数登记在剖析图上▪解释:考虑各个分量表的高分特点。

美国常模:T分在70分以上中国常模:T分在60分以上3.MMPI的评价:▪优点:①临床诊断的符合率较高②首次将效度量表纳入人格测验,提高了测验的诊断价值▪缺点:①主观题目太多,做题时间太长②受文化背景影响▪注意事项:测验时以受测者目前的情况为准★16PF★4.▪编制人:卡特尔▪编制方法:因素分析法▪题目数量:187个题目(每道题目有3个选项,为折中是非题)▪施测形式:手册式(个别、团体)▪适用范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人都适用5.施测步骤:▪先做完4个例题,掌握答题方式。

▪每题有3个备选答案,答案无好坏之分▪答题要求:每题只选1个,不要漏选,少选中性答案▪答卷没有时间限制6.16PF 的结果解释:根据高低分特征解释•1~3分为低分•8~10分为高分7.•(因素A)乐群性--乐于社交的程度(是否乐于和群体在一起)高分:外向、热情,“环性情感”或“高情感”低分:孤独、冷淡,“分裂情感”•(因素E)恃强性--对他人的支配性(在人际关系中是否强势)高分: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处于支配地位,“支配性”低分:顺从、接受他人领导“顺从性”•(因素Q1)实验性--激进性或保守性高分:自由激进、喜欢尝试新生事物低分:保守传统8.特殊演算公式:•心理健康的人格因素•事业有成的人格因素•创造力强的人格因素•有成长力的人格因素9.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典型型>61.5倾向型56.7 ~ 61.5中间型43.3 ~ 56.7倾向型38.5 ~43.3典型型<38.5★SCL-90★10.适用范围:(1)在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作为了解就诊者或咨询者心理卫生问题的一种评定工具。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详细重点版)

心理咨询师知识点(详细重点版)

考试内容(一)理论知识部分考试内容《第一章普通心理学》第一节绪论第一单元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一、心理学概述心理学的定义(识记)、心理学应用分支(领会)、普通心理学定义(识记)。

二、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普通心理学的内容可以分为四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识记)(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属于心理过程,后者属于心理特性)心理现象又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领会)第二单元人的心理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功能造心理学派代表人:冯特、铁钦纳2.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华生、班杜拉、司金娜、巴普洛夫3.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魏特海墨等4.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詹姆士5.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弗洛伊德、荣格、埃尔克森安娜三大势力: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人本主义三、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领会)第四单元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一、研究心理学的原则(应用)(一)客观性原则(二)辨证发展原则(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一)自然(一般)观察法(识记)(二)调查法(识记)(三)个案法(识记)(四)实验法(识记)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第一单元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神经元的定义(识记)神经元的功能(识记)神经元的分类(识记)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或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识记)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或脊髓、脑干、间脑、小脑和端脑(平常所说的大脑))(识记)脑干:中脑(瞳孔反射和眼动),脑桥,延脑(支配呼吸和心跳),脑干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间脑:丘脑(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上丘脑(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四、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识记)颞叶:听觉,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

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
一、心理学基础知识
1. 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3.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4. 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和应用
二、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
1. 心理咨询的定义、目标和作用
2. 主要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模式
3. 心理咨询的基本过程和技巧
4. 心理咨询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三、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
1. 心理健康的概念和特征
2. 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症状
3. 心理障碍的评估和诊断方法
4. 心理健康促进的途径和方法
四、人格与发展心理学
1. 人格的概念和主要理论
2. 人格发展的过程和因素
3. 主要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模型
4.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五、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学
1.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点
2.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常见类型
3.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4. 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
六、心理测量与测评
1. 心理测量的概念和作用
2. 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和方法
3. 测评的原则和规范
4. 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七、心理学与教育
1. 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2. 研究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3. 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和模型
4.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指导原则
以上是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科目一综合素质必背的内容要点,希望对你的研究有所帮助。

心理咨询与治疗期末考试重点

心理咨询与治疗期末考试重点

心理咨询与治疗期末考试重点一、心理防御机制: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现实或超我有冲突时出现焦虑,自我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付那些引起焦虑的威胁或危险,而它是运用防御机制来控制本我的欲望和冲动,从而减轻焦虑。

二、精神分析理论:注重问题的过去,认为心理问题是由压抑在无意识中的幼儿期的精神创伤和痛苦体验造成的,幼儿期未能解决的压抑在无意识中的欲望是问题的根源,会在人生其他阶段以心理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分析来访者幼年经历,找到原因,通过顿悟,使来访者心理发生改变。

三、意识: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外显部分,是我们在清醒状态下能够觉察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心理活动部分。

四、前意识:是界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部分,平时不为人所知,但集中注意或提醒可以进入意识,是可以招回到意识中的那部分经验和记忆。

五、潜意识(或无意识):是被压抑到意识下面的、无法从记忆中招回的部分,但通过分析可以被揭示出来的,它们通常是被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所禁止的内容,包括个人原始的冲动和与本能有关的欲望等。

六、整体性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人的整体性属性,人的身体和精神构成了一个相互依赖的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意味着人是统一的、完整的。

第二个方面是人与环境构成了人—环境的统一体,也就是人和环境是相互依赖的。

格式塔治疗是整体性的,关注的是构成整体的部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不是关注彼此孤立的部分。

个体的行为不是由外部或内部因素所决定的,个体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功能,做出选择的。

七、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指不带价值判断地表达对人的基本尊重,接纳人有权产生自己的感受,对当事人的接纳与关怀是无条件的。

由此创造一种有利于当事人转变自我概念的气氛,无论当事人当时的感受如何,治疗师都应予以理解,甚至是珍视。

八、靶行为:对患者自身心理,生理和环境进行分析,需要改进的问题行为中的具体目标。

九、厌恶治疗:是一种通过轻微的惩罚来消除适应不良行为的治疗方法。

当某种适应不良行为即将出现或正在出现时,当即给予一定程度的痛苦刺激,如电刺激、针刺、或催吐;经反复实施,适应不良行为与厌恶体验建立条件联系,从而消除目标行为。

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心理咨询方案实施心理咨询方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重点考点归纳心理咨询方案实施心理咨询方案

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1. 介绍心理咨询师考试是评估候选人在心理咨询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标准化测试。

通过考试,候选人可以证明他们在心理咨询方面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本文将重点归纳心理咨询师考试的知识点和重要考点,并介绍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流程。

2. 知识点归纳2.1. 心理咨询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理论: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咨询的核心理论,如人本主义的基本假设、人本主义的治疗目标等。

•心理动力学心理咨询理论:探讨心理动力学心理咨询的核心概念,包括无意识、防御机制等。

•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理论: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咨询的核心观点,如行为塑造、条件反射等。

2.2. 心理评估与测试技术•心理评估的概念与分类:了解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临床测量、人格测量等。

•心理测试的设计与应用:介绍心理测试的设计原则和应用步骤,包括测试目的和受试者选择等。

•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对常用的心理评估工具进行简要介绍,如MMPI、16PF等。

2.3. 心理咨询技术与策略•基本咨询技巧:介绍基本的心理咨询技巧,包括倾听、技巧性问答等。

•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SWOT分析、认知重构等。

•咨询师的角色与职责:解释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

2.4. 心理咨询伦理与法规•伦理准则和法规概述:了解心理咨询领域的伦理准则和法规,如保密义务、职业责任等。

•职业伦理问题处理:介绍处理职业伦理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流程,如道德决策和申诉机制。

2.5. 跨文化心理咨询与多元化•跨文化心理咨询的特点与挑战:探讨跨文化心理咨询的独特特点和面临的挑战。

•推动心理咨询多元化:介绍推动心理咨询多元化的策略和做法。

3. 心理咨询方案实施心理咨询方案实施是心理咨询师在实践中最关键的部分。

以下是心理咨询方案的实施流程:3.1. 确定咨询目标在开始心理咨询之前,咨询师需要与被咨询者一起明确咨询的目标和期望。

这一步是为了确保咨询师和被咨询者对问题有清晰的了解,并共同设定可量化的目标。

心理咨询师考试必记要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考试必记要点总结

心理咨询师考试必记要点总结心理咨询师考试是衡量心理咨询师专业水平和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战考试,本文将总结心理咨询师考试的必记要点。

一、心理咨询基础知识1. 心理咨询的定义、目标、原则和范围。

2.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和职责。

3. 心理健康与心理疾病的基本概念。

4. 心理咨询伦理和职业道德。

二、心理评估方法1. 心理评估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用心理测验的原理、适用范围和操作步骤。

3. 案例分析、访谈技巧和日记法等非测验评估方法。

4. 心理评估报告的撰写。

三、心理咨询技巧1. 倾听、同理和接纳等基本沟通技巧。

2. 提问、引导和澄清等对话技巧。

3. 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人本疗法等常见咨询方法。

4. 危机干预和心理急救技巧。

四、心理疾病及其治疗方法1. 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等常见心理疾病的症状和诊断。

2.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治疗方法。

3. 心理疾病预防和康复知识。

五、心理咨询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案例分析中的关键要素,如来访者背景、问题、评估和干预策略等。

3. 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

六、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与团队协作1. 心理咨询师自我成长的途径,如个人咨询、 supervision 和培训等。

2. 团队协作模式和技巧,如跨学科合作、督导和案例讨论等。

七、心理咨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1. 我国心理咨询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概述。

2. 心理咨询师执业资格和继续教育要求。

3. 心理咨询机构设置和运营管理。

通过以上七个方面的总结,希望为广大心理咨询师考生提供有益的备考指导。

请注意,本总结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内容还需参考最新版教材和考试大纲。

祝大家考试顺利!。

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

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

心理咨询师复习要点心理咨询师是一项专业的职业,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如果你正在考虑或准备参加心理咨询师的考试,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复习要点,帮助你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基础心理学知识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掌握基础心理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你需要了解心理学的历史、主要流派和基本概念。

例如,你应该熟悉经典条件作用、学习理论、认知心理学和人格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实验方法和统计学的基本原理。

二、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模型在进行心理咨询时,心理咨询师会基于一定的理论和模型进行分析和干预。

你需要熟悉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模型,如认知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系统理论等等。

了解这些理论和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式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心理咨询的过程和方法。

三、心理评估和测量心理评估是心理咨询的重要环节之一,它旨在了解客户的个体差异和心理状态。

在复习过程中,你需要熟悉各种心理评估工具的使用和解释。

例如,了解症状自评量表、人格测验、智力测验等的原理和用途。

此外,对于常见疾病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

四、咨询技巧和干预方法心理咨询的过程需要涉及到一系列的技巧和干预方法。

你需要掌握有效的倾听技巧、情绪管理技巧、问题解决技巧等等。

此外,了解一些具体的心理治疗方法和干预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解决问题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等。

五、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必须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

你需要了解心理咨询的伦理准则、保密原则、客户权益保护等相关知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与心理咨询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在实践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六、跨文化心理咨询在全球化背景下,心理咨询师经常需要面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客户。

因此,对跨文化心理学的了解也是必要的。

你需要了解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信仰、行为规范等,以便更好地进行跨文化咨询。

七、自我反思和专业发展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自我反思和不断的专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咨询师笔记大全(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覆盖所有考点

心理咨询师笔记大全(基础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覆盖所有考点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第一单元绪论一、心理学概述二、心理学简史“心理学有一个很长的过去,却只有一个短的历史。

”——(德)艾宾浩斯1、学科发展2、理论流派第二单元生理基础一、心理现象的产生二、神经系统脊髓白质:脊神经纤维构成,把神经冲动传入大脑或传出到效应器官脑脑干(与脊髓连接,最古老)(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如呼吸、心跳、体温调节等)延脑上下行通道,椎体交叉,呼吸心跳中枢桥脑上下行通道,大脑和小脑之间中脑上下行通道,瞳孔反射和眼动中枢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和觉醒,维持注意,激活情绪,一直延续到间脑间脑(位于脑干之上,被大脑两半球覆盖)丘脑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中枢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调节下丘脑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直接中枢,调节内脏器官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底丘脑调节肌张力,使运动能够正常进行小脑(延脑桥脑后)外灰内白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大脑(端脑)覆盖于脑干、间脑和小脑之上外灰内白纵裂将其分为两半球,胼胝体连接两半球外层:大脑灰质(大脑皮质、大脑皮层)内部:大脑白质(内有灰质核团——基底核)纵裂(把两半球分开),横裂(大脑和小脑之间),外侧裂(大脑左右两侧)发育缓慢为沟、较快为回以外侧裂和中央沟为界,分为:①额叶(躯体运动功能,中枢在中央前回)(最大,约占半球表面1/3)②顶叶(躯体感觉功能,中枢在中央后回)③颞叶(听觉功能,中枢在颞上回和颞中回)④枕叶(视觉功能,中枢在枕极)边缘系统:内脏功能和机体内环境,情绪调节,记忆“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对称,但功能不对称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概念形成、逻辑推理、数学运算占优势;右半球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音美能力、情绪表达识别能力)占优势。

左利手的人,有的和右利手的人相反,有的则没有单侧化现象。

右利手的人如果左半球受损,言语功能会产生障碍,且难以在右半球再建言语中枢为纪念法国外科医生布洛卡1860年的发现,人们把左半球运动性言语中枢叫做“布洛卡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咨询师复习考点第一部分普通心理学基础心理学知识概览第一节绪论一、人的心理活动中,意识是心理发展的最高层次,只有人才有意识。

二、心理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即心理过程和人格。

认知(知)、情绪情感(情)和意志(意)是以认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它们都要经过发生、发展和结束的不同阶段,所以属于心理过程。

三、心理是脑的机能。

四、动物心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感觉、知觉、思维的萌芽(还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

只有到了人类,才有了思维,有了意识。

五、为了纪念冯特对心理学的贡献,人们把他于1879 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六、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认为只要确定了刺激和反应(即R-S)之间的关系,就可以预测行为,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七、机能主义:詹姆斯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

它1.反对把意识分解为感觉、情感等元素,(强调)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2.反对把心理看作一种不起作用的副现象,强调心理的适应功能;3.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强调)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因为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所以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个反对,三个强调)八、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第二节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一、1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2•神经元具有接受信息(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二、1.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由12 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

2.在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器官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心脏、血管、呼吸器官、胃肠平滑肌和腺体等内脏器官,称为自主神经,或叫植物神经。

三、1.脑干位于颅腔内与脊髓相连接的部位,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三部分。

它是脑的最古老的部位,也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活动的主要机构。

2.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着脑结构的兴奋性水平,是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

它使有机体在一定刺激作用下,保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和清醒状态,维持注意并激活情绪。

3•⑴丘脑是大脑皮层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皮层下高级的感觉中枢)。

⑵下丘脑是内脏系统活动的调节中枢。

⑶小脑的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和不随意运动。

4•⑴大脑半球的外侧面以外侧裂、中央沟等为界线可以分为四个叶:颞叶、顶叶、枕叶、额⑵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功能: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顶叶以躯体感觉的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5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

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占优势的功能是不需要语言参加的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活动。

斯佩里的“割裂脑”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以上结论。

四、1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和人生而具有、不学而会的反射;条件反射是个体通过模仿、学习,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反射。

2.巴甫洛夫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经典条件反射;斯金纳研究的条件反射称为操作条件反射,或工具条件反射。

第三节感觉和知觉一、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可以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身体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

二、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叫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三、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2.外界刺激停止后,还能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象,有正后象和负后象之分3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4.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

四、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纳米-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光波)。

2.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锥体细胞在强光下起作用,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杆体细胞对弱光敏感,只能分辨物体的明暗及轮廓。

3.颜色混合有两种:色光混合、颜料混合。

4.色觉异常:绝大多数是遗传的原因造成的;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数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数。

5.色觉有缺陷的人是靠明度的差别来辨认颜色的,明度相同而色调不同的颜色他就分辨不出来了。

五、1.听觉适宜的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

比16 赫兹低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高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

2.听阈范围内,人们对1000HZ-4000HZ 的声音最敏感3、60岁以后随年龄的增长感受性逐渐降低,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降低的是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听觉丧失的范围逐渐向低频方向发展,当扩展到中频范围时就影响到了言语的听觉。

4、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

音调主要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主要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主要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六、皮肤感觉和内脏感觉中都有痛觉,各种感觉器官中也都有痛觉。

皮肤痛和内脏痛之间的区别在于:内脏痛性质不清、定位不准,而且具有放射的现象。

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故具有生物学意义。

痛觉最难适应。

七、1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2•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3.知觉的基本特性是:⑴整体性;⑵选择性;⑶恒常性(即在一定的范围内,知觉的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象却保持相对稳定不变的知觉特性,简称常性);⑷理解性。

4.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影响时间知觉准确性的因素很多。

活动内容的丰富容易对时间低估。

对所发生事件所持的态度和它所引起的情绪也影响对时间的估计。

5.错觉是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往往带有固定的倾向。

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是必然会产生的,通过主观努力是无法克服的。

第四节记忆一、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2 .记忆按内容可分为五种:⑴形象记忆⑵情景记忆⑶情绪记忆⑷语义记忆⑸动作记忆。

3.记忆过程的三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再现)。

二、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他用于记忆研究的材料叫无意义音节。

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三、1.我们把过去感知过后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2.表象的特征:直观形象性、片断不稳定性、可操作性、概括性。

3.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没有表象,思维也难于发展起来(感知f表象f思维)。

四、1.认知心理学把记忆也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

并将记忆分作三个记忆系统: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 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瞬时记忆的特点:⑴鲜明的形象性⑵容量很大,为9 —20比特,有9个以上的项目;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 .25 —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最长不会超过4秒。

⑶对瞬时记忆的信息加以注意,即可转入短时记忆了。

3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特点:⑴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即5 —9个项目。

⑵语言文字的材料多为听觉编码,即容易记住的是语言文字的声音而不是它们的图象;非语言方案的材料是形象的记忆。

⑶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可以被意识到的。

4.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的衰退,或因干扰造成。

干扰又分为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

5 •⑴系列位置效应就是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

⑵系列开头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系列末尾比系列中间的材料记得好又叫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两头好,中间差)。

第五节思维言语及想象一、辐合思维是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或叫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其更具有创造性。

二、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它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同时又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

2.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3. 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就越多,外延越广。

三、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⑴迁移的作用(正迁移与负迁移)⑵原型启发的作用⑶定势的作用。

四、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1. 言语运动中枢与表达性失语症。

左半球额下回靠近外侧裂的部位是主管说话机能的,叫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表现为说话迟钝费力,不能说出连贯、流畅的语言,但其发音器官并没有毛病,而且还能听懂别人说的话,还能写字、认字,这种言语缺陷叫表达性失语症。

2. 言语听觉中枢与接受性失语症。

位于顶、枕、颞叶交汇处的颞上回受到损伤,患者能听到声音,他的听觉器官还是正常的,却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

这一中枢叫言语听觉中枢,也叫威尔尼克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所发生的失语症叫接受性失语症。

3. 视觉性言语中枢与失读症。

位于顶、枕叶交汇处的角回是主管阅读的,叫视觉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能看到字词,却不能理解字词的含义,这种失语症叫失读症。

4. 书写性言语中枢。

位于额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

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的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五、想像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第六节意识与注意一、1.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

2 •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

3.梦的特点:梦境的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等。

二、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