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_醇类

合集下载

乙醇和醇类

乙醇和醇类

乙醇醇类【学习目标】1、了解乙醇分子的结构,了解羟基的结构特征,掌握醇的同系物的性质及命名。

2、通过实验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跟钠等金属反应、催化氧化、消去反应。

)3、了解乙二醇、丙三醇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一、乙醇1.物理性质:乙醇俗称,是色、而具有特殊香味的体;比水(20℃时的密度是0.7893g/cm3);沸点是℃,易_ ;能与水以,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是优良的。

注意:★无水酒精是指含乙醇以上的酒精,工业上制取无水乙醇方法是用和相混合,再经制得。

而在医学上常用于消毒的酒精含量为(体积分数)。

2.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或,官能团是____ _基3.化学性质:⑴与活泼金属(如Na、Mg等)发生_____反应, 此时______键断裂(填序号见上图,下同)。

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思考:乙醇、水分别与钠反应的现象(2)氧化反应:①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实验室里常用它作为,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催化氧化:乙醇在和有条件下,能够被氧化生成。

此时______键断裂。

用方程式说明催化剂(Cu)参与了化学反应AB________ 反应总方程式。

【例】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思考】醇都能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吗?【规律总结】: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的氧化产物是由羟基所连接的C原子决定的,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则此醇可以被氧化剂氧化,其产物为;如果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则此醇也可被氧化剂氧化,其产物为;如羟基所连的碳原子上无氢原子,则此醇被氧化剂氧化。

如:可利用不同羟基的氧化产物不同,并根据氧化产物的性质来判断醇的结构。

【例2】下列醇不能在铜的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的是A. CH3CH2CH2CH2OHB. CH3C(CH3)2 OHC. CH3CH2CH(OH)CH3D. CH3CH(CH3)CH2OH【例3】分子式是C4H10O的醇,在红热的铜丝作用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有4个碳原子的醛或酮,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醇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一、醇的结构特点与反应规律1.结构特点:a处O-H键和b处C-O键都是强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c处α氢原子和d处β氢原子,受羟基和R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2.反应中化学键断裂部位: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去氢氧化。

(1)反应机理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 )双键的醛或酮。

(2)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4.醇的消去反应规律(1)反应机理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和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二、醇的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温度不同,产物和反应类型不同。

如乙醇在浓H2SO4催化下加热至170℃生成乙烯,属消去反应,加热至140℃时,生成乙醚,是分子间脱水,属取代反应。

催化剂的影响:乙醇与O2反应,在铜作催化剂下生成乙醛,在点燃条件时生成CO2和H2O。

乙醇与醇类及其强化练习

乙醇与醇类及其强化练习

乙醇与醇类一、组成:分子式:C 2H 6O饱和一元醇的通式:C n H 2n +1OH H H二、结构:结构式:H —C —C —O —H 结构简式:CH 3CH 2OH 官能团:—OH H H饱和一元醇的结构特征:含有一个羟基,羟基与烃基相连。

饱和一元醇的同系列:CH 3OH 、CH 3CH 2OH 、CH 3CH 2CH 2OH 、CH 3CH 2CH 2CH 2OH 饱和一元醇有碳链异构,例如,1—丁醇与2—甲基—1—丙醇 也有羟基的位置异构,例如,1—丙醇与2—丙醇 还有类别异构,例如,乙醇与甲醚三、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比水要轻与水互溶的液体。

醇类一般溶于水,随着碳原子的增加,溶解性减弱,随着羟基的增加,溶解性增强。

四、化学性质1、置换反应:2CH 3CH 2OH +2Na2CH 3CH 2ONa +H 2↑ 2CH 3OH +2Na 2CH 3ONa +H 2↑2(CH 3)2CHOH +2Na 2(CH 3)2CHONa +H 2↑ HOCH 2CH 2OH +2Na NaOCHCH 2ONa +H 2↑ 2CH 3CH 2OH +Ca(CH 3CH 2O)2Ca +H 2↑2、取代反应①与HX 的取代:气体HX ,加热。

CH 3CH 2OH +HBr CH 3CH 2Br +H 2OCH 3OH +HBr CH 3Br +H 2O(CH 3)2CHOH +HBr (CH 3)2CHBr +H 2OHOCH 2CH 2OH +2HBr BrCH 2CH 2Br +2H 2O②分子间脱水:浓硫酸,140℃2CH 3CH 2OH CH 3CH 2OCH 2CH 3+H 2O2CH 3OHCH 3OCH 3+H 2O2(CH 3)2CHOH(CH 3)2CHOCH(CH 3)2+H 2OCH 3CH 2OH +CH 3OHCH 3OCH 2CH 3+H 2O3、氧化反应140℃浓硫酸140℃浓硫酸140℃浓硫酸 140℃浓硫酸加热加热加热加热①可以燃烧: CH 3CH 2OH +3O 22CO 2+3H 2O②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遇CrO 3显绿色。

乙醇及醇类学案

乙醇及醇类学案

乙醇(酒精)及醇类设计老师:班级:姓名:一、乙醇1、乙醇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官能团:乙醇的球棍模型:2、乙醇的物理性质色味状态,密度为 g/cm3,比水,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

3、乙醇的化学性质A.与活泼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实验操作提示:(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无水乙醇。

(2).用镊子取用一小粒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3).将钠放入无水乙醇中,并观察现象。

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反应中键的断裂位置:B.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②.乙醇不仅能被弱氧化剂氧化,还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如:被溶液或溶液等强氧化剂,直接生成乙酸。

(P74:资料卡片)③.催化氧化:【实验】:教材P74的实验3-3(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

(2).将铜丝烧热,迅速伸入乙醇中,反复三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1).铜丝先变黑发生了什么反应?请写出方程式。

(2).伸入乙醇中的铜丝变红又说明什么?请写出方程式。

(3)本实验中铜丝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总方程式。

反应中键的断裂位置:C.乙醇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D.乙醇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e.与氢卤酸反应f.与含氧酸发生酯化反应4、乙醇的用途1.作燃料——飞机、汽车、火锅、酒精灯等2.作消毒剂——医用酒精等3.饮料——各种酒精饮料5、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用含淀粉的农产品;废蜜糖;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的茎杆发酵产生乙醇。

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一方法。

(2).乙烯水化法二、醇类1.定义:醇是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化合物。

结构:官能团:通式:2.醇的分类:根据烃基的种类可分为、、和。

根据据含烃基是否饱和可为、和。

根据羟基数目:、和。

3.物理性质:溶解性:①.C1~C3醇类,可与水以任意比混溶。

②.C4~C11醇类,可以部分地溶于水。

③.含C12以上醇类,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一、醇的结构特点与反应规律1.结构特点:a处O-H键和b处C-O键都是强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c处α氢原子和d处β氢原子,受羟基和R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2.反应中化学键断裂部位: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去氢氧化。

(1)反应机理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 )双键的醛或酮。

(2)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4.醇的消去反应规律(1)反应机理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和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二、醇的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温度不同,产物和反应类型不同。

如乙醇在浓H2SO4催化下加热至170℃生成乙烯,属消去反应,加热至140℃时,生成乙醚,是分子间脱水,属取代反应。

催化剂的影响:乙醇与O2反应,在铜作催化剂下生成乙醛,在点燃条件时生成CO2和H2O。

乙醇及醇类

乙醇及醇类

11-2 乙醇及醇类(一)乙醇一、组成结构1、分子式,式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2、空间结构···二、物理性质:色透明,具有特殊味的液体(易挥发),密度比水,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一般不能做萃取剂)。

重要的食品调味剂,也是一种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工业酒精96%m,无水酒精>99.5%m,医用酒精75%V,碘酒;酒的度数··~V%,酒精验水~加入,现象;乙醇去水~ (加生石灰蒸馏)。

三、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置换除基里的氢(表现弱氧化性,反应较慢),电解质,与酸碱中和。

与金属钠反应:,现象:;2、还原性(1)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C2H5OH+3O2→2CO2+3H2O(2)催化氧化:,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变黑趁热伸入无水乙醇中的现象为,有关反应为。

(3)与强氧化剂反应1)使酸性高锰酸钾紫色褪去甚至可与高锰酸钾、浓硫酸的混合物发生非常激烈的氧化反应而燃烧,5C2H5OH + 4KMnO4 + 6H2SO4 = 5CH3COOH + 4MnSO4 + 11H2O + 2K2SO4(5C2H5OH + 4MnO4- +12H+ = 5CH3COOH + 4Mn2+ + 11H2O )2)酸性重铬酸钾验酒驾~~乙醇被氧化为乙酸,橙红色的Cr2O72-被还原为绿色的Cr3+。

反应方程式为。

2 K2Cr2O7(橙红) + 8 H2SO4 +3 CH3CH2OH = 3 CH3COOH + 2 Cr2(SO4)3 (绿色)+ 11 H2O + 2 K2SO42 Cr2O7^2- + 16H+ +3 CH3CH2OH = 3 CH3COOH + 4Cr^3+ + 11 H2O3、消去反应~~分子内脱水制乙烯(1)反应:,(2)药品:无水乙醇、浓硫酸的作用和,加碎瓷片或沸石。

(3)条件:~~迅速升温并控制170℃,减少副反应~~副反应即副产物的验证:,(4)产物乙烯的净化:,干燥:,收集:。

高考化学 个考点精讲 考点 乙醇 醇类

高考化学 个考点精讲 考点 乙醇 醇类

冠夺市安全阳光实验学校考点47乙醇醇类1.复习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2.醇的概念、通性、分类;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重要应用。

2.难点聚焦一、乙醇的结构(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①电子式不同②电性不同—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③存在方式不同—OH不能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存在,如溶液中的-OH 和晶体中的OH-.④稳定性不同—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取代反应(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①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2CH3CH2OH+Mg→Mg(CH3CH2O)2+H2↑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2HO—H+2Na2NaOH+H2↑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④CH3CH2ONa(aq)水解显碱性.CH3CH2ONa+H—OH CH3CH2OH+NaOH(2)乙醇与HBr的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③反应物HBr是由浓H2SO4和NaBr提供的:2NaBr+H2SO 4Na2SO4+2HBr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2Br-+H2SO4(浓)Br2+SO2↑+2H2O+SO-24(3)分子间脱水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乙醚生成时,H2SO4又被释出.(4)硝化反应(5)磺化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1)燃烧氧化C2H6O+3O2−−→−点燃2CO2+3H2O①CH3CH2OH燃烧,火焰淡蓝色②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为:C x H y O z+(x+4y-2z)O2−−→−点燃x CO2+2yH2O(2)催化氧化①乙醇去氢被氧化②催化过程为:CH3CHO生成时,Cu又被释出,Cu也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三、脱水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关系脱水反应有两种,一是分子内脱水,如:这类脱水反应是消去反应,但不属于取代反应.二是分子间脱水,如:这类脱水反应不是消去反应,而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有多种,有的消去小分子H2O分子,这样的反应又叫脱水反应,如①反应;有的消去其他小分子HX等,如:这样的反应不叫脱水反应.总的说来,消去、脱水、取代三反应间有如图6-4所示关系:图6-4四、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乙醇的结构决定了乙醇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根据分子中极性键易断裂的原理,把握了乙醇的结构,也就掌握了乙醇的性质.五、醇的概念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1)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2)羟基连接在链烃基上的是醇,如CH3OH 、等,但不存在羟基连在烯键(或炔键)C原子上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也不稳定.(3)羟基连在苯环上的不是醇,如,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的是醇,如(4)此外还有定义中不包括的一点,羟基连在环烷基(或环烯基)的C 原子上的也是醇,如等.六、常见醇的种类和组成说明:所有烃的含氧衍生物都可用通式3表示.七、醇的溶解性醇分子中因为含有羟基而有极性,分子越大,羟基越少,极性越弱,在水中越难溶解;分子越小,羟基越多,极性越强,在水中越易溶解.所以:(1)C1~C3的饱和一元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C4~C11的饱和一元醇部分溶于水;C12以上的饱和一元醇不溶于水.(2)乙二醇、丙三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3)易溶于水.八、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九、醇的化学通性醇类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如丙三醇的硝化反应为: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十、醇的氧化规律醇分子能否氧化,取决于醇的结构.如果醇分子中含有—CH2OH基团,则该醇可被氧化成醛:十一、有关生成醇的反应已经学过的生成醇的反应,有以下三种:此外,还有乙醛还原法、乙酸乙酯水解法、葡萄糖发酵法等都可生成乙醇,这些知识,将逐渐学到.3.例题精讲[例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解析:甲醇的气味与乙醇相似,但甲醇剧毒,在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甲醇,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中甲醇严重超标.一般说来,人饮用10 mL甲醇就能导致失明,再多则会死亡.答案:B[例2]把质量为m g的Cu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Cu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A.稀H2SO4 B.C2H5OHC.稀HNO3 D.CH3COOH(aq)E.CO解析:Cu丝灼烧变黑,发生如下反应若将CuO放入稀H2SO4、稀HNO3或CH3COOH(aq)中,CuO被溶解,生成Cu2+进入溶液;稀HNO3还能进一步将Cu氧化,故都能使Cu丝质量减轻.A、C、D 不可选.若将热的CuO放入CO中,CO夺取CuO中的O原子将Cu还原出来.Cu丝质量不变,E可选.若将热的CuO放入酒精,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Cu覆盖在Cu丝上,Cu丝质量仍为m g,B可选.答案:BE[例3]婴儿用的一次性纸尿片中,有一层能吸水保水的物质.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解析:一次性纸尿片能吸水保水的主要原因是水能溶解在材料当中(水少材料多时),反之材料能溶解在水中(材料少水多时).大多数有机物是难溶于水的,但多元醇却易溶于水,如丙三醇,(聚乙烯醇)是一种多元醇,且C与—OH之比仅2∶1,分子具有一定极性,易溶于水,因而可选.C、D都不溶于水,因而不可选.A分子具有更强的极性,A也易溶于水,但尿液呈碱性,且具有38℃左右的温度,在此条件下,A水解产生HF,HF剧毒,故A不能用.答案:B[例4],叫做异戊二烯.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分子中有异戊二烯的碳链结构D.1 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公式法):维生素A分子中的C、O原子个数分别为20和1,维生素A分子的不饱和度Ω=环数+双键数=6,所以其分子内的H原子数为2×20+2-2×6=30,维生素A分子式为C20H30O.维生素A分子中仅有一个—OH,且C链较长,所以其分子极性较弱,故维生素A不溶于水.异戊二烯结构为,维生素A分子的侧链上有2个这样的结构.维生素A分子中只有5个烯键,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答案:AC[例5]由丁炔二醇制备1,3—丁二烯,请在下面这个流程图的空框中填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解析(逆推法):由1,3—丁二烯逆推可知①、②分别为卤代烃和醇,由于①乃丁炔二醇加成的产物,而加成的结果,自然去不掉羟基,所以①为醇,②为卤代烃.①为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则羟基所在碳的邻碳上必然有氢,氢从何来?加成反应的结果.答案:①CH2(OH)CH2CH2CH2OH ②CH2BrCH2CH2CH2Br[例6]图6-5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20 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H2SO4;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当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后,由于浓H2SO4流入B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后,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从F处逸出,点燃气体,有绿色火焰.试回答:图6-5(1)B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管口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A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由A中发生的反应事实,可推断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将C中浓H2SO4滴入B中浓盐酸中,由于浓H2SO4有吸水性,且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故B中逸出HCl(g),经D中浓H2SO4干燥,进入A 中,HCl溶于C2H5OH中,二者发生反应:C2H5OH+HCl C2H5Cl+H2OCuSO4吸收水分变为胆矾,促使上列反应向右进行.加热时,生成的C2H5Cl 从F处逸出,点燃火焰呈绿色.答案:(1)氯化氢(2)干燥HCl (3)冷凝乙醇蒸气(4)CH3CH2Cl (5)乙醇与HCl反应生成的水被无水硫酸铜吸收后生成了胆矾(6)醇分子中的羟基可被氯化氢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4.实战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集邮爱好者在收藏有价值的邮票时,常将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浸在水中,以便去掉邮票背面的粘合剂。

选修5 第三章 第一节 乙醇 醇类

选修5 第三章 第一节  乙醇  醇类
下列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的是( D ) A. 乙醇和乙醚 C. 乙醇和乙二醇 D. 1,2-丙二醇和1,3-丙二醇 B. 甲醇和甲醚
CH2=CH-CH2OH
可以发生的化学反应有( C )
⑴加成 ⑵氧化 ⑶燃烧 ⑷加聚 ⑸取代
A ⑴⑵⑶ C ⑴⑵⑶⑷⑸ B ⑴⑵⑵⑷ D ⑴⑶⑷
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乙醇的工业制法
1. 乙烯水化法 CH2=CH2 + H2O
催化剂
加热 加压
CH3CH2OH
2. 发酵法
糖类(淀粉、纤维素)→葡萄糖→乙醇 C6H12O6
酒曲酶
30℃
2CH3CH2OH+2CO2 ↑
一、定义 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 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 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是酚 分子结构特点 含有—OH (羟基) 醇的官能团是—OH(羟基)。
⑶乙醇的催化氧化 Cu或Ag 2CH3CH2OH + O2 加热 2CH3CHO +2H2O 反应机理的探究 H H H H H C H H H C H H O H
H C C O H
O
CH3CH CH CHO 3 H C C O 与-OH相连C上有H才可以发生 醇的催化氧化, 生成C=O 书75、教辅86
一、乙醇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 结构式 H H
自主探究
结构简式
CH3CH2OH C2H6O H-C-C-O-H 或C H OH 2 5 H H 请 1. 乙醇式量 46 ,官能团 -OH 。 回 答 2. 乙醇是 极 性分子,属于 非电 解质
二、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 酒精 ,它是 无色、透明 而
具有 特殊醇香味 的液体,密度比水 小 ,
20。C时的密度是0.7893g/cm3,沸点是 78℃。乙醇 易挥发 ,能溶解多种无机 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 任意比互溶 。 结构相似相溶 乙醇(或氨)的水溶液的物质的量分数 越大,密度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醇类1.复习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2.醇的概念、通性、分类;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重要应用。

2.难点聚焦一、乙醇的结构(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①电子式不同②电性不同—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③存在方式不同OH —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和晶体中的OH-.④稳定性不同—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取代反应(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①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2CH3CH2OH+Mg→Mg(CH3CH2O)2+H2↑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2HO—H+2Na2NaOH+H2↑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④CH3CH2ONa(aq)水解显碱性.CH3CH2ONa+H—OH CH3CH2OH+NaOH(2)乙醇与HBr的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③反应物HBr是由浓H2SO4和NaBr提供的:2NaBr+H2SO4Na2SO4+2HBr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2Br-+H2SO4(浓)Br2+SO2↑+2H2O+SO2 4(3)分子间脱水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乙醚生成时,H 2SO 4又被释出. (4)硝化反应(5)磺化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氧化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①CH 3CH 2OH 燃烧,火焰淡蓝色 ②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为:C x H y O z +(x +4y -2z )O 2−−→−点燃x CO 2+2yH 2O(2)催化氧化①乙醇去氢被氧化②催化过程为:CH3CHO生成时,Cu又被释出,Cu也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三、脱水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关系脱水反应有两种,一是分子内脱水,如:这类脱水反应是消去反应,但不属于取代反应.二是分子间脱水,如:这类脱水反应不是消去反应,而是取代反应.消去反应有多种,有的消去小分子H2O分子,这样的反应又叫脱水反应,如①反应;有的消去其他小分子HX等,如:这样的反应不叫脱水反应.总的说来,消去、脱水、取代三反应间有如图6-4所示关系:图6-4四、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乙醇的结构决定了乙醇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根据分子中极性键易断裂的原理,把握了乙醇的结构,也就掌握了乙醇的性质.五、醇的概念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1)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2)羟基连接在链烃基上的是醇,如CH3OH、等,但不存在羟基连在烯键(或炔键)C原子上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也不稳定.(3)羟基连在苯环上的不是醇,如,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的是醇,如(4)此外还有定义中不包括的一点,羟基连在环烷基(或环烯基)的C原子上的也是醇,如等.六、常见醇的种类和组成说明:所有烃的含氧衍生物都可用通式3表示.七、醇的溶解性醇分子中因为含有羟基而有极性,分子越大,羟基越少,极性越弱,在水中越难溶解;分子越小,羟基越多,极性越强,在水中越易溶解.所以:(1)C1~C3的饱和一元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C4~C11的饱和一元醇部分溶于水;C12以上的饱和一元醇不溶于水.(2)乙二醇、丙三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3)易溶于水.八、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九、醇的化学通性醇类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如丙三醇的硝化反应为: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十、醇的氧化规律醇分子能否氧化,取决于醇的结构.如果醇分子中含有—CH2OH基团,则该醇可被氧化成醛:十一、有关生成醇的反应已经学过的生成醇的反应,有以下三种:此外,还有乙醛还原法、乙酸乙酯水解法、葡萄糖发酵法等都可生成乙醇,这些知识,将逐渐学到.3.例题精讲[例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解析:甲醇的气味与乙醇相似,但甲醇剧毒,在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甲醇,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中甲醇严重超标.一般说来,人饮用10 mL甲醇就能导致失明,再多则会死亡.答案:B[例2]把质量为m g的Cu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Cu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A.稀H2SO4 B.C2H5OHC.稀HNO3 D.CH3COOH(aq)E.CO解析:Cu丝灼烧变黑,发生如下反应若将CuO放入稀H2SO4、稀HNO3或CH3COOH(aq)中,CuO被溶解,生成Cu2+进入溶液;稀HNO3还能进一步将Cu氧化,故都能使Cu丝质量减轻.A、C、D不可选.若将热的CuO放入CO中,CO夺取CuO中的O原子将Cu还原出来.Cu丝质量不变,E可选.若将热的CuO放入酒精,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Cu覆盖在Cu丝上,Cu丝质量仍为m g,B可选.答案:BE[例3]婴儿用的一次性纸尿片中,有一层能吸水保水的物质.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解析:一次性纸尿片能吸水保水的主要原因是水能溶解在材料当中(水少材料多时),反之材料能溶解在水中(材料少水多时).大多数有机物是难溶于水的,但多元醇却易溶于水,如丙三醇,(聚乙烯醇)是一种多元醇,且C与—OH之比仅2∶1,分子具有一定极性,易溶于水,因而可选.C、D都不溶于水,因而不可选.A分子具有更强的极性,A也易溶于水,但尿液呈碱性,且具有38℃左右的温度,在此条件下,A水解产生HF,HF剧毒,故A不能用.答案:B[例4],叫做异戊二烯.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30O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分子中有异戊二烯的碳链结构D.1 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公式法):维生素A分子中的C、O原子个数分别为20和1,维生素A分子的不饱和度Ω=环数+双键数=6,所以其分子内的H原子数为2×20+2-2×6=30,维生素A分子式为C20H30O.维生素A分子中仅有一个—OH,且C链较长,所以其分子极性较弱,故维生素A不溶于水.异戊二烯结构为,维生素A分子的侧链上有2个这样的结构.维生素A分子中只有5个烯键,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答案:AC[例5]由丁炔二醇制备1,3—丁二烯,请在下面这个流程图的空框中填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解析(逆推法):由1,3—丁二烯逆推可知①、②分别为卤代烃和醇,由于①乃丁炔二醇加成的产物,而加成的结果,自然去不掉羟基,所以①为醇,②为卤代烃.①为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则羟基所在碳的邻碳上必然有氢,氢从何来?加成反应的结果.答案:①CH2(OH)CH2CH2CH2OH②CH2BrCH2CH2CH2Br[例6]图6-5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20 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H2SO4;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当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后,由于浓H2SO4流入B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后,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从F处逸出,点燃气体,有绿色火焰.试回答:图6-5(1)B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管口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A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由A中发生的反应事实,可推断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将C中浓H2SO4滴入B中浓盐酸中,由于浓H2SO4有吸水性,且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故B中逸出HCl(g),经D中浓H2SO4干燥,进入A中,HCl溶于C2H5OH 中,二者发生反应:C2H5OH+HCl C2H5Cl+H2OCuSO4吸收水分变为胆矾,促使上列反应向右进行.加热时,生成的C2H5Cl从F处逸出,点燃火焰呈绿色.答案:(1)氯化氢(2)干燥HCl(3)冷凝乙醇蒸气(4)CH3CH2Cl(5)乙醇与HCl反应生成的水被无水硫酸铜吸收后生成了胆矾(6)醇分子中的羟基可被氯化氢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4.实战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1.集邮爱好者在收藏有价值的邮票时,常将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浸在水中,以便去掉邮2.(2001年上海高考题)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ClCH2CH2CH2OH)含量不超过1 ppm。

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A.2种B.3种C.4种D.53.A.萃取B.结晶C.分馏D.4.关于乙醇在各种不同反应中断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B.在Ag催化下和O2C.和浓硫酸共热140℃时,键①或键②断裂,170D.5.A.1—B.2—C.2,2—D.3,3—二甲基—2—6.①水②乙醇③碳酸④苯酚A.①②③④⑤B.C.②①④③⑤D.7.某有机化合物结构式为:它可以发生的反应类①取代②加成③消去④水解⑤酯化⑥中和⑦缩聚A.①③⑤⑥B.C.①②③⑤⑥D.8.已知维生素AA.维生素AB.维生素AC.维生素A的一个分子中有30个HD.维生素A9.胆固醇是人体必需的生物活性物质,分子式为C 25H 45O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