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第二节乙醇醇类教案

第二节 乙醇 醇类●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乙醇的主要化学性质;2.使学生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3.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分析乙醇的化学性质,推出醇类的化学性质的通性,渗透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观点,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教育。
●教学重点 乙醇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及消去反应的机理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方法1.从乙醇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推导乙醇的化学性质;2.采用实验探究、对比分析、诱导等方法学习乙醇与Na 的反应;3.通过启发、诱导,“从个别到一般”由乙醇推导出其他醇类的化学通性。
●教学用具投影仪、乙烷和乙醇的球棍模型、试管、酒精灯、无水乙醇、Na 、火柴、铜丝。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乙醇俗名酒精,是酒中的主要成份。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和蒸馏技术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
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了解了乙醇的结构和性质,发现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
[师]我们初中化学中学过乙醇的一些性质,请同学们写出乙醇的结构简式,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它的官能团是什么?[生]CH 3CH 2OH ,官能团是羟基(—OH)[师]根据你学过的知识,通过哪些反应可以生成乙醇,请大家讨论后写出方程式。
[分析]1、CH 2==CH 2+H 2O −−−−→−一定条件CH 3CH 2OH 2、CH 3CH 2Br+NaOH −→−CH 3CH 2OH+NaBr [师]醇是另一类烃的衍生物,其官能团为羟基。
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学习乙醇的性质来了解醇类的共同性质。
[板书]第二节 乙醇 醇类一、乙醇[师]根据初中所学乙醇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后概括出乙醇的重要物理性质。
[生]物理性质:乙醇是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乙醇沸点低(78℃),易挥发,密度比水小(0.7893g/cm 3),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并能够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乙醇知识点总结详细

乙醇知识点总结详细一、乙醇的基本概念1.1 乙醇的定义乙醇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2H5OH,是一种常见的醇类化合物。
在日常生活中,乙醇通常用作溶剂、消毒剂和燃料等。
1.2 乙醇的结构乙醇是由乙烷的一个氢原子被氢氧化合物取代而形成的。
它的结构式为CH3CH2OH,是一种由一个甲基和一个羟基组成的有机物。
1.3 乙醇的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呈甜味,在温度低于-114°C时为固体。
乙醇可以与水混合,在空气中易燃,容易与强氧化剂反应。
二、乙醇的生产2.1 乙醇的生产原料乙醇的生产原料主要包括谷物、甜菜、甘蔗、木材、秸秆和纤维等。
2.2 乙醇的生产工艺乙醇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化学合成和生物发酵两种方法。
化学合成是利用乙烯为原料,通过催化剂催化制备乙醇;生物发酵是利用微生物(如酵母菌)将含糖物质转化为乙醇。
2.3 乙醇的提纯乙醇的提纯主要采用蒸馏、结晶、萃取等方法进行,以获得高纯度的乙醇。
三、乙醇的应用3.1 工业上的应用乙醇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溶剂、溶剂提取、乙醇燃料、化工原料等领域。
3.2 医药上的应用乙醇在医药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的生产和制备中,也可作为一种溶剂和消毒剂使用。
3.3 食品和饮料上的应用乙醇在食品行业中用作风味增强剂、防腐剂以及酿酒等。
3.4 能源领域的应用乙醇作为生物能源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燃料的生产,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四、乙醇的环境和健康影响4.1 乙醇对环境的影响乙醇在工业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此外,乙醇作为一种生物能源,也成为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
4.2 乙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乙醇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大量饮酒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如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此外,乙醇还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
五、乙醇的安全生产5.1 乙醇的生产安全在乙醇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氧气含量等参数,确保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安全运行。
高中化学乙醇试讲教案

高中化学乙醇试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介绍乙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制备方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乙醇分子的结构,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乙醇相关的问题;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乙醇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2. 难点:乙醇分子结构的跨科知识整合。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1. 讲解: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乙醇的知识,它是一种常见的醇类化合物,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见到。
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乙醇?它有什么用途?2. 激发: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乙醇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二、知识讲解1. 结构与性质:乙醇的分子式为C2H5OH,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在常温下易挥发。
它具有水溶性和可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2. 制备方法:乙醇可以通过发酵过程或乙烯的水合反应制备而得。
3. 应用领域:乙醇在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可以用作消毒剂、溶剂等。
三、实验演示1. 实验目的:观察乙醇的燃烧现象。
2. 实验步骤:取一小量乙醇倒入容器中,点燃乙醇,并观察其燃烧过程。
3. 实验现象:乙醇在点燃后产生火焰,并伴有明亮的蓝色火焰。
4. 实验结论:乙醇是可燃的物质,并在燃烧时产生火焰。
四、课堂练习1. 根据以下式子,画出乙醇分子的结构式:C2H5OH。
2. 描述乙醇在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场景,并说明其作用原理。
3. 进行乙醇的制备实验,并记录实验步骤及观察结果。
五、总结与作业1.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乙醇的结构、性质、制备方法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希望大家能够深入理解乙醇的相关知识。
2. 作业:完成课堂练习中的题目,并整理乙醇相关的知识点,准备下节课的复习。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一、醇的结构特点与反应规律1.结构特点:a处O-H键和b处C-O键都是强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c处α氢原子和d处β氢原子,受羟基和R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2.反应中化学键断裂部位: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去氢氧化。
(1)反应机理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 )双键的醛或酮。
(2)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4.醇的消去反应规律(1)反应机理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和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二、醇的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温度不同,产物和反应类型不同。
如乙醇在浓H2SO4催化下加热至170℃生成乙烯,属消去反应,加热至140℃时,生成乙醚,是分子间脱水,属取代反应。
催化剂的影响:乙醇与O2反应,在铜作催化剂下生成乙醛,在点燃条件时生成CO2和H2O。
高二化学第二节乙醇醇类人教版知识精讲

高二化学第二节 乙醇 醇类人教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节 乙醇 醇类二. 学习目标:1. 掌握乙醇主要化学性质2. 了解醇类的一般通性和几种典型醇的用途2. 乙醇的化学性质官能团是羟基,它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但乙基(—32CH CH )对羟基也有影响。
在H O C --结构中,O C -键和H O -键都有断裂的可能。
乙醇是非电解质,是极性分子。
(1)跟金属的反应:↑+→+22323222H ONa CH CH Na OH CH CH注: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没有水与金属钠的反应剧烈,这是因为乙醇比水难电离。
↑+→+222323)(2H Mg O CH CH Mg OH CH CH注:活泼金属如K 、Ca 、Na 、Mg 、Al 等与乙醇均能反应,断裂H O -键。
(2)氧化反应① 燃烧:O H CO O OH CH CH 22223323+−−→−+点燃② 脱氢:∆+−−−→−+O H CHO CH O OH CH CH 23223222催化剂(工业制乙醛) O H Cu CHO CH CuO OH CH CH 2323++−→−∆+ 现象:氧化铜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
注:上述氧化过程中,乙醇分子断裂H O -键和H C -键。
(3)脱水反应① 分子内脱水(消去反应):CCH SOH ︒===−−−−→170242浓O H CH 22+↑注: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H 原子和—OH 才能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② 分子间脱水(取代反应):CSOH O H H C O H C H OC H C ︒+--−−−−→−14025252425252浓乙醇在170℃和140℃都能脱水,这是由于乙醇分子中存在羟基的缘故。
在170℃发生的是分子内脱水,在140℃发生的是分子间脱水,说明外界条件不同时,脱水的方式不同,产物也不相同。
3. 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葡萄糖水解OH H C O H nC O H C n 5261265106)(→−−→− (2)乙烯水化法:===2CH 加热、加压催化剂OH CH CH OH H CH 232−−−−→−-+ 注:有机化学反应中除经常用催化剂外,有时用到的是加热、加压。
高考化学考点精讲考点乙醇醇类

高考化学考点精讲考点乙醇醇类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3年高考化学考点精讲之考点47乙醇醇类1.复习重点1.乙醇的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2.醇的概念、通性、分类;乙醇、乙二醇、丙三醇的重要应用。
2.难点聚焦一、乙醇的结构(1)乙醇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2)离子化合物,大部分有机物都能溶于乙醇,乙醇是常见的有机溶剂.(3)极性键①②③④在一定条件下都易断裂,碳碳键只有在燃烧或爆炸时才断裂.(4)羟基与氢氧根的区别①电子式不同②电性不同—OH呈电中性,OH-呈负电性.③存在方式不同—OH不能独立存在,只能与别的“基”结合在一起,OH-能够独立存在,如溶液中的OH和晶体中的OH-.④稳定性不同—OH不稳定,能与Na等发生反应,相比而言,OH-较稳定,即使与Fe3+等发生反应,也是整体参与的,OH-并未遭破坏.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的取代反应(1)乙醇与活泼金属的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①本反应是取代反应,也是置换反应.②其他活泼金属也能与CH3CH2OH反应,如2CH3CH2OH+Mg→Mg(CH3CH2O)2+H2↑③Na与乙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和的多:2HO—H+2Na2NaOH+H2↑说明乙醇中羟基上的H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羟基上的H原子活泼④CH3CH2ONa(aq)水解显碱性.CH3CH2ONa+H—OH CH3CH2OH+NaOH(2)乙醇与HBr的反应CH3—CH2—OH+HBr CH3CH2Br+H2O①该反应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方向相反:但反应条件不同,不是可逆反应.②反应中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③反应物HBr是由浓H2SO4和NaBr提供的:2NaBr+H2SO4Na2SO4+2HBr④反应过程中,同时发生系列副反应,如:2Br-+H2SO4(浓)Br2+SO2↑+2H2O+SO-24(3)分子间脱水①该反应是实验室制乙烯过程中的主要副反应.实验室制乙烯要求“迅速升温170℃”就是为减少该反应的发生.②该反应属取代反应,而不是消去反应,因为脱水在分子间而非分子内进行.③浓H2SO4是催化剂和脱水剂,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乙醚生成时,H 2SO 4又被释出. (4)硝化反应(5)磺化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 (1)燃烧氧化C 2H 6O +3O 2−−→−点燃2CO 2+3H 2O ①CH 3CH 2OH 燃烧,火焰淡蓝色 ②烃的含氧衍生物燃烧通式为:C x H y O z +(x +4y -2z )O 2−−→−点燃x CO 2+2yH 2O(2)催化氧化①乙醇去氢被氧化②催化过程为:CHCHO生成时,Cu又被释出,Cu也是参加反应的催化剂.3三、脱水反应和消去反应的关系脱水反应有两种,一是分子内脱水,如:这类脱水反应是消去反应,但不属于取代反应.二是分子间脱水,如:这类脱水反应不是消去反应,而是取代反应.O分子,这样的反应又叫脱水反应,消去反应有多种,有的消去小分子H2如①反应;有的消去其他小分子HX等,如:这样的反应不叫脱水反应.总的说来,消去、脱水、取代三反应间有如图6-4所示关系:图6-4四、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乙醇的结构决定了乙醇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根据分子中极性键易断裂的原理,把握了乙醇的结构,也就掌握了乙醇的性质.五、醇的概念醇是分子中含有跟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碳结合的羟基的化合物.这一概念,可从以下几个层面理解:(1)醇分子中含有羟基,且羟基个数不限,但不存在1个C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不稳定:OH、等,但不存在羟基连(2)羟基连接在链烃基上的是醇,如CH3在烯键(或炔键)C原子上的醇,因为这样的醇也不稳定.(3)羟基连在苯环上的不是醇,如,羟基连在苯环的侧链上的是醇,如(4)此外还有定义中不包括的一点,羟基连在环烷基(或环烯基)的C原子上的也是醇,如等.六、常见醇的种类和组成说明:所有烃的含氧衍生物都可用通式3表示.七、醇的溶解性醇分子中因为含有羟基而有极性,分子越大,羟基越少,极性越弱,在水中越难溶解;分子越小,羟基越多,极性越强,在水中越易溶解.所以:(1)C1~C3的饱和一元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C4~C11的饱和一元醇部分溶于水;C12以上的饱和一元醇不溶于水.(2)乙二醇、丙三醇与水以任意比混溶.(3)易溶于水.八、甲醇、乙二醇和丙三醇九、醇的化学通性醇类的化学性质与乙醇相似: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如丙三醇的硝化反应为: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十、醇的氧化规律OH基团,则该醇分子能否氧化,取决于醇的结构.如果醇分子中含有—CH2醇可被氧化成醛:十一、有关生成醇的反应已经学过的生成醇的反应,有以下三种:此外,还有乙醛还原法、乙酸乙酯水解法、葡萄糖发酵法等都可生成乙醇,这些知识,将逐渐学到.3.例题精讲[例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分主要是()解析:甲醇的气味与乙醇相似,但甲醇剧毒,在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大量的甲醇,用工业酒精勾兑的酒中甲醇严重超标.一般说来,人饮用10 mL甲醇就能导致失明,再多则会死亡.答案:B[例2]把质量为m g的Cu丝灼烧变黑,立即放入下列物质中,使Cu丝变红,而且质量仍为m g的是()A.稀H2SO4B.C2H5OHC.稀HNO3D.CH3COOH(aq)E.CO解析:Cu丝灼烧变黑,发生如下反应若将CuO放入稀H2SO4、稀HNO3或CH3COOH(aq)中,CuO被溶解,生成Cu2+进入溶液;稀HNO3还能进一步将Cu氧化,故都能使Cu丝质量减轻.A、C、D 不可选.若将热的CuO放入CO中,CO夺取CuO中的O原子将Cu还原出来.Cu丝质量不变,E可选.若将热的CuO放入酒精,发生氧化反应形成的Cu覆盖在Cu丝上,Cu丝质量仍为m g,B可选.答案:BE[例3]婴儿用的一次性纸尿片中,有一层能吸水保水的物质.下列高分子中有可能被采用的是()解析:一次性纸尿片能吸水保水的主要原因是水能溶解在材料当中(水少材料多时),反之材料能溶解在水中(材料少水多时).大多数有机物是难溶于水的,但多元醇却易溶于水,如丙三醇,(聚乙烯醇)是一种多元醇,且C与—OH之比仅2∶1,分子具有一定极性,易溶于水,因而可选.C、D都不溶于水,因而不可选.A分子具有更强的极性,A也易溶于水,但尿液呈碱性,且具有38℃左右的温度,在此条件下,A水解产生HF,HF剧毒,故A不能用.答案:B[例4],叫做异戊二烯.已知维生素A的结构简式可写为,式中以线示键,线的交点与端点处代表碳原子,并用氢原子数补足四价,但C、H原子未标记出来,关于它的叙述正确的是()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20H 30 OB.维生素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醇C.维生素A分子中有异戊二烯的碳链结构D.1 mol维生素A在催化剂作用下最多可与7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解析(公式法):维生素A分子中的C、O原子个数分别为20和1,维生素A分子的不饱和度Ω=环数+双键数=6,所以其分子内的H原子数为2×20+2-2×6=30,维生素A分子式为C20H30 O.维生素A分子中仅有一个—OH,且C链较长,所以其分子极性较弱,故维生素A不溶于水.异戊二烯结构为,维生素A分子的侧链上有2个这样的结构.维生素A分子中只有5个烯键,1 mol维生素A最多可与5 mol H2加成.答案:AC[例5]由丁炔二醇制备1,3—丁二烯,请在下面这个流程图的空框中填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解析(逆推法):由1,3—丁二烯逆推可知①、②分别为卤代烃和醇,由于①乃丁炔二醇加成的产物,而加成的结果,自然去不掉羟基,所以①为醇,②为卤代烃.①为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则羟基所在碳的邻碳上必然有氢,氢从何来加成反应的结果.答案:①CH2(OH)CH2CH2CH2OH ②CH2BrCH2CH2CH2Br[例6]图6-5是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乙醇与氢卤酸反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烧瓶A中放一些新制的无水硫酸铜粉末,并加入20 mL无水乙醇;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中分别盛浓H2SO4;干燥管F中填满碱石灰;烧杯作水浴器.当打开分液漏斗C的活塞后,由于浓H2SO4流入B中,则D中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过几分钟后,无水硫酸铜粉末由无色变为蓝色.此时水浴加热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从F处逸出,点燃气体,有绿色火焰.试回答:图6-5(1)B中逸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2)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E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F管口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5)A瓶中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由A中发生的反应事实,可推断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题意,将C中浓H2SO4滴入B中浓盐酸中,由于浓H2SO4有吸水性,且溶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故B中逸出HCl(g),经D中浓H2SO4干燥,进入A中,HCl溶于C2H5OH中,二者发生反应:C 2H5OH+HCl C2H5Cl+H2OCuSO4吸收水分变为胆矾,促使上列反应向右进行.加热时,生成的C2H5Cl从F处逸出,点燃火焰呈绿色.答案:(1)氯化氢(2)干燥HCl (3)冷凝乙醇蒸气(4)CH3CH2Cl(5)乙醇与HCl反应生成的水被无水硫酸铜吸收后生成了胆矾(6)醇分子中的羟基可被氯化氢分子中的氯原子取代4.实战演练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集邮爱好者在收藏有价值的邮票时,常将邮票从信封上剪下来浸在水中,以便去掉邮票背面的粘合剂。
选五 乙醇 醇类 教案

乙醇醇类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性质和用途。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实验操作技能以及运用实验探索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进行结构是本质、性质是形式的辩证思想教育。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化学与人类发展的密切关系,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在探究过程中的交流,合作,充分享受学习化学的欢乐。
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乙醇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教学难点:乙醇化学性质与结构的关系重、难点突破:通过组装分子模型、实验探究帮助学生认知乙醇的分子结构;通过实验探究和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及断键位置。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用具:多媒体计算机、实物展示台、投影仪。
实验仪器:乙醇分子模型、滤纸、镊子、小刀、玻璃片、大试管、单孔塞、导管、水槽、烧杯、酒精灯、小试管、试管架、试管夹。
实验药品:无水乙醇、钠、蒸馏水、铜丝、火柴。
教学过程[引入] 茶是故乡的浓,酒是故乡的醇,乙醇俗名酒精,是酒的主要成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学会酿酒的国家,酿酒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我国的酒文化丰富多彩,著名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葡萄美酒夜光杯”等早已脍炙人口。
今天我们就来复习醇类的代表物质———乙醇。
[板书]一、乙醇的物理性质[讲解]乙醇的物理性质是大家比较熟悉的,请同学们自由发言,说一下乙醇的哪一点物理性质给你的印象最深?[投影展示]乙醇的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易挥发、沸点低(78℃),密度0.79g/cm3(钠的的密度为),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思考]1. 下列事实体现了乙醇的哪些物理性质?⑴给发烧病人擦拭乙醇降温。
⑵泡制药酒,治疗疾病。
2.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水?向乙醇中加入白色的无水CuSO4,如果白色粉末变蓝,说明乙醇中有水,若白色粉末不变蓝,说明乙醇中不含水。
教案 基础版《化学》——乙醇 醇类

乙醇醇类(第一课时教案)§4.3.3 乙醇醇类(第一课时)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李树炎课型:用实验探究法进行的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及主要化学性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乙醇性质的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映结构,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观教育;利用乙醇的两种脱水反应渗透内外因关系。
教学重点:乙醇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化学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教具:实验用品,投影仪,模型设计思路:由实验设疑,由学生讨论探究,通过对比总结出性质和结构的关系,形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追问] 乙醇和水都能和钠反应这绝不是偶然的,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乙醇的结构,看能不能作出解释,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你能受到什么启发? [讨论,发表意见]乙醇和水的结构中有相同部分—OH ;结构决定性质;可以推测有—OH 的物质都可以和钠反应。
[板书] 一、乙醇的分子结构 化学式 C 2H 6O结构式( )结构简式 CH 3CH 2OH 或C 2H 5OH[多媒体演示]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观察][板书]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 乙醇和钠反应[记笔记][学生上台板书]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写方程式][回问] 请研究一下乙醇和钠的反应为什么比水和钠的反应缓和?白酒中的钠到底是和谁在反应?(10min )[思考,讨论][得出结论]1.—OH 以外的部分不同,—OH 上H 的活泼性不同,现象便有所不同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出白酒中的钠是在和水反应。
[过渡] 我们再看一个实验,请仔细观察H HH H HCOH CH O H23CH H O CH比例模型球棍模型[多媒体演示] (材料:乙醇脱水制乙烯,见附件文件夹)[观察][设问] 乙醇的消去反应体现了乙醇结构中哪一部分的活泼性?[思考回答] —OH整体的活泼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醇醇类---重点难点解析一、醇的结构特点与反应规律1.结构特点:a处O-H键和b处C-O键都是强极性键,在一定条件下易断裂发生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c处α氢原子和d处β氢原子,受羟基和R影响,有一定活性,可以断裂发生氧化反应、消去反应。
2.反应中化学键断裂部位: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醇羟基在一定条件下(Cu或Ag作催化剂),可发生去氢氧化。
(1)反应机理羟基(-OH)上的氢原子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脱去,氧化为含有( )双键的醛或酮。
(2)醇的催化氧化(或去氢氧化)形成双键的条件是: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原子,否则该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3)醇的催化氧化规律:①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两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末端的醇),被氧化生成醛。
2R-CH2-CH2OH+O2 2R-CH2-CHO+2H2O②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有一个氢原子的醇(-OH在碳链中间的醇),被氧化生成酮。
③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不能被催化氧化。
不能形成双键,不能被氧化成醛或酮。
4.醇的消去反应规律(1)反应机理脱去的水分子是由羟基和羟基所在的碳原子的相邻位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结合而成,碳碳间形成不饱和键。
(2)消去反应发生的条件和规律:醇分子中,连有羟基(—OH)的碳原子必须有相邻的碳原子且此相邻的碳原子上还必须连有氢原子时,才可发生消去反应而形成不饱和键。
表示为:除此以外还必须有浓H2SO4的催化作用和脱水作用,加热至170℃才可发生。
含一个碳原子的醇(如CH3OH)无相邻碳原子,所以不能发生消去反应;与羟基(-OH)相连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醇也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如:二、醇的反应条件对反应产物的影响温度不同,产物和反应类型不同。
如乙醇在浓H2SO4催化下加热至170℃生成乙烯,属消去反应,加热至140℃时,生成乙醚,是分子间脱水,属取代反应。
催化剂的影响:乙醇与O2反应,在铜作催化剂下生成乙醛,在点燃条件时生成CO2和H2O。
三、醇的同分异构体的辨别与书写同分异构的原因: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
书写一般按: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
如:C4H10O。
按官能团异构为醇和醚。
然后各自发生碳链异构和位置异构。
四、引入醇羟基的反应(3)醛、酮加氢还耗:R—CHO+H2O R—CH2OH(4)酯水解:+H2O R′—COOH+ROH(5)发酵法:C6H12O6 2C2H5OH+2CO2【命题趋势分析】1.乙醇分子结构的测定、乙醇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2.乙醇的性质实验、乙醇及醇类的有关计算。
3.综合信息给予题。
核心知识【基础知识精讲】1.乙醇的结构及官能团(1)乙醇的结构:乙醇(如下右图)的分子式是C2H6O,结构式是:简写为CH3CH2OH或C2H5OH。
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它是没有颜色、透明而具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
20℃时的密度是0.7893g/cm3,沸点是78℃。
乙醇易挥发,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工业用酒精约含乙醇96%(质量分数)。
含乙醇99.5%(质量分数)以上的酒精叫做无水酒精。
制取无水酒精时,通常需要把工业酒精跟新制的生石灰混合,加热蒸馏才能制得。
各种饮用酒里都含有乙醇。
啤酒含酒精3%~5%,葡萄酒含酒精6%~20%,黄酒含酒精8%~15%,白酒含酒精50%~70%(均为体积分数)。
(2)官能团:乙醇的官能团是羟基(—OH),它与氢氧根的区别见下表。
氢氧根羟基电子式电性带负电的阴离子电中性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存在能独立存在于溶液或离子化合物中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其他“基”或原子相结合2.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分子是由乙基(—C2H5)和羟基(—OH)组成的,官能团是羟基,羟基比较活泼,它决定了乙醇的化学性质,但乙基(—CH2CH3)对羟基也有影响。
在C—O—H结构中,C—O键和O—H键都有断裂的可能。
乙醇是非电解质,是极性分子。
乙醇分子可以看作是水分子里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所取代的产物。
乙醇在水溶液里比水还难于电离。
但是,乙醇的羟基里的氢原子也会被活泼金属所取代。
(1)跟金属反应〔实验5-1〕在试管里注入约1mL无水乙醇,再放入一小块新切的、用滤纸擦干的金属钠。
检验反应中放出的氢气。
乙醇跟金属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并放出氢气。
比起水跟金属钠的反应来,乙醇跟金属钠的反应要缓和得多。
其它活泼金属,如钾、镁、铝等也能够把乙醇的羟基里的氢取代出来。
2CH3CH2OH+Mg (CH3CH2O)2Mg+H2↑(2)跟氢卤酸反应跟氢卤酸反应时,乙醇分子里的碳氧键断裂,卤素原子取代了羟基的位置而生成卤代烃,同时生成水。
例如:把乙醇跟氢溴酸(通常用溴化钠和硫酸的混合物)混合加热,就能得到一种油状液体——溴乙浣。
(3)氧化反应乙醇在空气里能够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因此,乙醇可用作内燃机的燃料,实验室里也常用它作为燃料。
乙醇在加热和有催化剂(Cu或Ag)存在的条件下,能够被空气氧化,生成乙醛。
工业上根据这个原理,可以由乙醇制造乙醇。
CH3CH2OH+CuO CH3CHO+Cu+H2O现象:氧化铜由黑色变为亮红色,并产生刺激性气味。
注:上述氧化过程中,乙醇分子断裂O—H键和C—H键。
(4)消去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加热到170℃左右,每一个乙醇分子会脱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乙烯。
有机化合物在适当的条件下,从一个分子脱去一个小分子(如水、卤化氢等分子),而生成不饱和(双键或叁键)化合物的反应,叫做消去反应。
上述消去反应是从乙醇分子中相邻的两个碳原子上脱去一个水分子的。
实验室里可以用这个方法制取乙烯。
注: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H原子和—OH才能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乙醇能脱水主要是由于乙醇分子里含有羟基。
如果反应条件(例如温度),乙醇脱水的方式也不同,以致生成物也不同。
例如乙醇和浓硫酸共热到140℃左右,那么每两个乙醇分子间会脱去一个水分子而生成乙醚。
乙醇在170℃和140℃都能脱水,这是由于乙醇分子中存在羟基的缘故。
在170℃发生的是分子内脱水,在140℃发生的是分子间脱水,说明外界条件不同时,脱水的方式不同,产物也不相同。
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按照实际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使化学反应朝着我们所需要的方向进行。
3.乙醇的工业制法(1)发酵法:(C6H10O5)n nC6H12O6 C2H5OH葡萄糖(2)乙烯水化法:CH2═CH2+H—OH CH3CH2OH注:有机化学反应中除经常用催化剂外,有时用到的是加热、加压。
4.乙醇的用途乙醇有相当广泛的用途,除用作燃料,制造饮料和香精外,也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如用乙醇制造乙酸、乙醚等。
乙醇又是一种有机溶剂,用于溶解树脂,制造涂料。
医疗上常用75%(体积分数)的酒精作消毒剂。
乙醇的生理作用:(1)扩散作用:进入血液,分布至全身各器官,主要是在肝脏和大脑中。
(2)代谢作用:酒精进入肝脏乙醛(有毒) 乙酸(营养成分)CO2和H2O。
(3)酒精中毒:酒精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是有限的,如果一个人饮酒的速率大于体内代谢的速率,酒精就会在体内器官,特别是在肝脏和大脑中积蓄,积蓄至一定程度即出现酒精中毒症状。
5.醇类(1)醇的概念除乙醇外,还有一些在结构和性质上跟乙醇很相似的物质,如甲醇(CH3OH)、丙醇(CH3CH2CH2OH)等。
醇是分子里含有跟链烃基结合着的羟基的化合物。
饱和一元醇的通式是C n H2n+1OH,醚的通式也为C n H2n+2O,所以碳原子数相同的饱和一元醇和饱和醚是同分异构体。
如丁醇和乙醚是同分异构体。
(2)醇的命名醇的命名一般用系统命名法。
系统命名法通常是选择带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而以支链为取代基;主链碳原子的编号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按照主链碳原子的数目称为某醇,取代基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在取代基名称的前面,羟基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在醇的名称的前面。
例如:(3)醇的分类醇分子里只含有一个羟基的,叫做一元醇。
由烷烃所衍生的一元醇,叫做饱和一元醇,它们的通式是C n H2n+1OH,简写为R—OH。
分子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羟基的醇,分别叫做二元醇和多元醇,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乙二醇和丙三醇。
它们的结构式可以表示如下:【甲醇】甲醇最初是由木材干馏得到的,因此又称为木精。
它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易燃烧,有酒精的气味。
甲醇能与水、乙醇等互溶。
甲醇有毒,饮后会使人眼睛失明,量多时会使人致死。
工业酒精中往往含有甲醇,因此不能饮用。
【乙二醇】乙二醇是没有颜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沸点是198℃,熔点是-11.5℃密度是1.109g/cm3,易溶于水和乙醇。
它的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如60%(体积分数)乙二醇水溶液的凝固点是-49℃。
因此,乙二醇可作内燃机的抗冻剂。
同时乙二醇也是制造涤纶的重要原料。
【丙三醇】丙三醇俗称甘油,是没有颜色、粘稠、有甜味的液体,密度是1.261g/cm3沸点是290℃。
它的吸湿性强,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混溶,甘油水溶液的凝固点很低。
甘油的用途很广,大量用来制造硝化甘油。
硝化甘油是一种烈性炸药的主要成分,这种炸药用于国防、开矿、挖掘隧道等。
甘油还用于制造油墨、印泥、日化产品(如牙膏、香脂等),用于加工皮革,用作防冻剂和润滑剂等?/P>(2)醇类通性①物理通性:低级的饱和一元醇为无色中性液体,具有特殊气味和辛辣味;含4至11个C的醇为油状液体,可以部分地溶于水;含12个C以上的醇为无色、无味的蜡状固体,不溶于水。
醇的沸点随分子里碳原子数的递增而逐渐升高。
②化学通性:(与乙醇类似)a.与活泼金属反应:HO—CH2—CH—OH+2Na NaO—CH2—CH2—ONa+H2↑b.氧化反应:2CH3OH+O2 2H2O+2HCHO (甲醛)c.消去反应:HOCH2CH2OH CH≡CH↑+2H2O【知识探究学习】如何判断有机物熔、沸点的高低?中学的有机化学知识系统性强,用归纳和演绎的方法很容易掌握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但对于其物理性质总觉得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其实有机物的熔、沸点高低也是由其结构决定的。
有机物的晶体大多是分子晶体,它们的熔、沸点取决于有机物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而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的结构(有无支键、有无极性基团、饱和程度)、分子量等有关。
主要分为下面四个情况:1.组成和结构相似的物质,分子量越大,其分子间作用力就越大。
所以有机物中的同系物随分子中碳原子个数增加,熔、沸点升高。
在通常状况下分子中含四个碳原子以下的烷烃、烯烃、炔烃是气体,含四个碳原子以上的是液体,含更多碳原子的是固体。
2.分子式相同时,直键分子间的作用力要比带支键分子间的作用力大,支键越多,排列越不规则,分子间作用力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