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1级培养方案-卓越工程师-确定版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科专业名单

自动化
武汉科技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武汉工程大学
矿物加工工程
武汉工程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武汉工程大学
制药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武汉纺织大学
轻化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纺织工程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设计与工程
湖北工业大学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北工业大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北工业大学
环境工程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软件工程 采矿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化工与制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软件工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车辆工程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土木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采矿工程 矿物加工工程 测绘工程 安全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粮食工程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邮电大学 重庆科技学院 重庆科技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四川理工学院 成都学院 成都学院 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科技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石油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2011年7月前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是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
近年来,随着教育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实施,要求研究生教育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与学术型研究生属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为了更好地适应发展要求,研究生院根据需要适时地启动了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制定了2011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
修订后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学科领域培养方案从2011级入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开始实施,各学院、各学科、专业和导师应严格遵照执行。
在修订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及各学院领导、研究生秘书及有关学科、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仓促,可能会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使用者批评指正。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1年7月西北工业大学关于制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培养方案的具体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领域培养方案(以下简称培养方案)是制定攻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计划、进行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和授予学位的依据之一。
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科领域都应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由学科领域负责制定,学院主管领导审定,研究生院审批。
跨学院的学科领域由各学院分别负责制定。
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即应遵照执行,如有变动,应按原审批程续办理更改。
各学科领域培养方案中的研究方向及课程学习可根据本学科领域的不同要求及本规定进行制定;其中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培养方式、论文工作等具体要求如下:一、培养目标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要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
西北大学计算机科学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和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规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础,较好的外语综合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
2.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领域的专业基础理论。
3.计算机软硬件设计、开发与应用方面良好的工程实践训练。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信息产业的当前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5.独立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跟踪新技术、应用新知识的能力。
6.具备中、外文表达、合作、组织、管理方面的综合能力。
7.具有较宽的工作适应性,不但能胜任计算机产业部门的软件开发、系统应用和信息服务等工作,而且也能适应政府部门、研究单位、金融、商业、通讯等多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课程结构主干课程:离散数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工程、编译技术、数据库系统、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网络、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1.课内实习:和课程交叉进行的上机实习或实验。
2.课程设计:包括《FPGA》、《软件综合设计》、《硬件综合设计》、《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3.毕业设计:时间为12周。
学分要求: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修满168个学分。
其中:通修课程53学分,学科平台课程34学分,学科方向课程24.5学分,通识课程12学分,选修课程22.5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2学分。
课程体系课程学习总学分要求为168学分。
从课程结构上可分为全校通修课程、学科平台课程、学科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集中实践教学实践环节与毕业设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变得日益重要。
这个领域无疑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快速发展的领域。
人才培养方案不仅需要关注基础知识的传授,更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培养。
接下来,我将深入探讨这一主题,探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深度和广度。
1. 前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根据行业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系统设计和实施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全面发展的个性品质,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2. 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
这包括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算法、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础课程的教学。
通过扎实的基础课程学习,学生可以建立起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整体认识和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除了基础知识的传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还需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可以增加一些创新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前沿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鼓励学生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
实践环节的设置也至关重要,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习和参赛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以致用,提升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国际化竞争力的培养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通过增加国际课程、引进外国名师、组织海外交流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5. 个人观点和总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先进计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以全面、深化和创新为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国际化竞争力,培养学生成为具备全面发展个性品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及培养方案

物理世界 PHYSIC SPACE
信息世界 CYBER SPACE 计算系统(Computing System)
如何匹配应用需求与计算能力? 如何管理和使用资源?
图 2.1 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是“桥梁”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教育中,学科方法论的内容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方法论系统研究该领域认识和实践过程中使用的一 般方法,研究这些方法及其性质、特点、内在联系、变化与发展,它主要包含三 个方面:学科方法论的三个过程、重复出现的 12 个基本概念、典型的学科方法。 前者描述了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后两者分别描述了贯穿于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问题 求解的基本方面与要点。 (1)三个过程 学科方法论的三个过程为:理论、抽象、设计。
2.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研究型与设计 型并重”、“宽口径与特色方向结合”的培养,可以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 用各领域中有关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较系统的基础科学理论,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及必要的 专业知识。具有运算、编程、实验测试、表达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具有市场 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懂得一定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 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工程设计能力,并具有毅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西北工业大学本科生培养方案专业名称工商管理专业代码120201K学院名称管理学院培养方案制定人签字年月日院长签字年月日学院教学委员会负责人签字年月日西北工业大学工商管理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专业介绍工商管理专业面向经济中最主要最广泛的工商领域,是管理学门类中实践性强、覆盖面最宽的一级学科。
工商管理专业依据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工商管理专业在企业竞争战略、组织变革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现代生产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背景知识和工商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具备组织管理基本素养和操作能力,能解决现代组织各种管理问题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学生适合在企、事业单位等各类组织中从事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和研究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科学基础理论、工程技术基本知识、企业各类职能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及计算机和外语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并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能方面的训练,培养有经济素养、战略眼光、竞争意识和组织才能的管理者。
毕业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基本能力1.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具有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3. 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4. 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四、学制与学位授予学制:本科学制四年,按照学分制管理机制,实行弹性学习年限。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学位五、基本学分学时总学分:163学分其中:通识通修64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39.3% 综合素养12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7.4%学科专业59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36.2% 综合实践28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17.2%六、学科专业课程(1)工商管理学科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共18学分U12M11001 管理学 2 学分U12M11002 统计学 3 学分U12M11015 经济学 4 学分U12M11014 市场营销学 2 学分U12M11021 会计学 2 学分U12M11042 管理信息系统 2 学分U12M11024 运筹学 3 学分(2)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以下课程,共24学分U12M13025 战略管理(双语) 2 学分U12M11026 生产与运作管理 3 学分U12M13072 质量管理(双语) 2 学分U12M11084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 学分U12M1104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3 学分U12M11028 人力资源管理 2 学分U12M11003 经济法 3 学分U12M11022 财务成本管理 3 学分U12M11064 项目管理概论 2 学分U12M11087 组织行为学 2 学分七、课程模块设置与学分分布,共163学分1. 通识通修64学分(1)思想政治理论课程16学分U13G11007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学分U13G110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学分U13G1101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6 学分U13G1100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学分U13G11013 形势与政策 2 学分(2)职业规划与发展课程0.5学分U34G1100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0.5学分(3)心理成长与个人发展课程0.5学分U34G11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0.5学分(4)军事课程3学分U34G11002 军事理论 2 学分U34P41001 军事技能训练 1 学分(5)公共通修基础课程16.5学分U12G11001 工商管理新生研讨课 1 学分大学英语课程共计8学分安排在1-4学期,学生进校后进行英语水平分级测试,按照测试成绩进行分级教学。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材料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相关材料一、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介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的背景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企业需要工程师,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目前,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
但近年来社会对高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不满意,不适应社会的需求,高校工程教育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国高校必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这样的背景下教育部决定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希望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实施“卓越计划”,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培养一大批优秀的后备工程师。
同时,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探索工程教育改革的新途径,引导工程教育改革的方向。
借鉴世界先进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创建具有中国特色工程教育模式,通过教育和行业、高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多种类型优秀工程师。
2、“卓越计划”推出的过程为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教育部就实施“卓越计划”分别于9月17日和10月15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分别在清华大学和北京交通大学召开的“卓越计划”相关院校的研讨会。
10月30日,教育部理工处下发《关于各有关学校提交卓越计划初步方案的通知》,让部分学校制定提交“卓越计划”工作方案,教育部组织行业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2月10日全天,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北京友谊宾馆召开了“卓越计划部分高校第二次研讨会”。
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085211)

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085211)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学科简介本学科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校信息学科的核心专业之一,计算机技术是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目的。
本学科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兼顾工程技术实践与理论研究,着力建设重实践、宽口径的特色专业,以校企联合为手段,为信息技术产业输送高层次的计算机专门人才。
在应用技术方面跟踪国内外前沿方向,形成应用技术研究与实践、产学研结合的特色。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基本要求是: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3.掌握计算机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承担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了解本领域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够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解决工程问题,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4.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文资料的能力。
5.身心健康。
三、培养方式1.采用脱产培养方式,实行学分制。
2.教学过程重视运用研讨式授课、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3.课程学习与实习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主要在实践基地完成。
4.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行业专家共同承担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指导工作。
四、学习年限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为2-3年,其中理论课程学习1年,实践教学不少于半年。
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等中断学习的时间)。
五、培养方向1. 并行分布与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本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并行分布处理技术、方法和工具,包括串行程序并行化、并行分布算法设计、并行分布编程、并行计算系统软件、集群计算技术、多核并行技术、众核计算技术、异构并行计算技术、GPU并行计算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图形图像并行处理技术以及并行处理在应用系统中的软件设计与实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学制与学位 III、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s
修业年限:四年 Length of schooling:four years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 conferred:Bachelor of Engineering
四、学时与学分
IV.Hours/Credits
课程类别 课程代码 Course Course
Classified Code
1
2
1
2
6
寒暑假 Vacations
5
6
5
6
5
6
5
38
总
计
Total
26
26
25
27
25
27
26
20
202
西北工业大学 2011 年版本科生培养方案
学 院:计算机学院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School: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Specialty: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占总学分的比例:28.4%
Class Hours/Credits of General Education:948/59.5
Percentage in Total Credits:28.4%
专业基础课学时/学分:1172/74
占总学分的比例:35.3%
Class Hours/Credits of Basic Technical Courses:1172/74
Percentage in Total Credits: 35.3%
专业课学时/学分:544/34
占总学分的比例:16.3%
Class Hours/Credits of Specialized Courses:544/34
Percentage in Total Credits:16.3%
集中性实践环节周数/学分:44 周/42
The students should gain the basic scientific theory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atically, with broad basic technology and necessary specialty knowledge. They should master the basic technology for computing, programming, experimenting, expressing, and basic skills in software/hardware operating; they should grasp the knowledge of market economy, management, society science, and humanities; they should have strong ability for self learning, certain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blems, to practical systems, and the preliminary ability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they should have basic command of a foreign language, can read specialized documents in foreign language , and satisfy the basic requirement in reading, expressing, and listening.
19
19
公益劳动 Laboring for Public Benefit
军 训 (社会调查) Military Training (Social Survey)
3
3
入学教育 Entrance Education
毕业鉴定 Graduation Appraisal
1
1
机
动
Flexible Schedule
计算机学院
4. 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 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Graduates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1. Strong grounding in nature science, good background in humanities, arts, and social science, and good command of expressing in native language; 2. Grasping broad knowledge of the specialty systematically, including computing, programming, experimenting, expressing, and basic skills in software/hardware operating and software developing; 3. Grasping the skills to retrieve specialized literature, to operate software and hardware, with good command of a foreign language; 4. Grasping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 certain specialized fields, understanding the frontier and developing trend of the specialty; 5. Strong skill in self learning, and good sense of creation and innovation.
六、主干课程 VI、Main Courses
高等数学 Higher Mathematics,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大学英语 College English,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C 语言程序设计 Clanguage Programming,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算法分析与 设计 Algorithm Analysis and Design,计算机网络原理 Principle of Computer Network,计算机组成原理 Computer Organization,计算机操作系统 Computer Operation System,编译原理 Compiling Principle,数 据库概论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信号与系统 Signals and Systems,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 Technology,汇编与接口 Assembly & Interface,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计算机系统结构 Computer System Architecture, 网络安全 Network Security,数字图像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计算机学院
七、总周时分配
VII、The Distribution of Total Weeks
学 期
周 Semesters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计
项
数 Weeks
1st
2st
3st
4st
5st
6st
7st
8st Total
Items 目
理论教学
16
16
16
16
16
16
16
112
Theoretical Teaching
课程设计(大作业)
2
2
Course Design
上机训练 Operational Trainning
考
试
Examination
2
2
2
2
2
2
2
14
教学实习 Teaching Practice
2
2
4
认识学习 Acknowledge Internship
1
1
生产实习 Engineering
2
2
毕 业 设 计 (论文) Undergraduate Thesis
西北工业大学 2011 年版本科生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卓越计划)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Specialty i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一、培养目标 Ⅰ.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本科教育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方面 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经过“研究型与设计型并重”、“宽口径与特色方向结合”的培养, 可以从事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应用各领域中有关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 表达能力; 2. 具有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运算、编程、实验测试、表达及 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 3.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软硬件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