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微观经济学题库2016

合集下载

2016年秋江南大学微观经济学题库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复习资料大全(五)【最新版】

2016年秋江南大学微观经济学题库考试题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复习资料大全(五)【最新版】

一、单项选择1.当总产量下降时,( )。

a.平均产量为零; b.边际产量为负数;c.边际产量为零;d. 边际产量最大。

2.如果连续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 )。

a.大于零;b.等于零;c.小于零;d.递增。

3.当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值时,平均产量( )。

a.递增; b.递减;c.达到最大; d.以上每一种情况都有可能。

4.平均产量达到最大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产量大于边际产量; b.平均产量等于边际产量;c.平均产量小于边际产量; d.边际产量等于零。

5.当生产过程处于生产第一阶段时,关于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

b.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递增。

c.平均产量递增,边际产量先递增然后递减到与平均产量相等。

d.平均产量始终大于边际产量。

6.理性的厂商将让生产过程在( )进行。

a.第一阶段; b.第二阶段;c.第三阶段; d.第一阶段或第三阶段。

7.当处于生产过程第三阶段时,边际产量为( )。

a.负值;b.正值;c.零;d.不能确定。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边际产量减小,总产量就减少。

b.只要平均产量减少,总产量就减少。

c.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就一定为负。

d.只要边际产量减少,平均产量就减少。

9.以横轴表示劳动(L),纵轴表示资本(K),则等成本线的斜率是 ( )。

a. PL /PKb. PK/PLc. PL/PLd.PK/ PK10.对于直角形等产量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规模报酬不变;b.固定比例生产函数;c.劳动与资本之间完全可以替代;d.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替代率为零。

二、简答题1.生产的三阶段是如何划分的?为什么厂商只会在第Ⅱ阶段上生产?2.用图形说明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

3.什么是等产量线?等产量线与无差异曲线在性质上有何区别?4.写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LɑK1-ɑ关于劳动的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函数。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1. 高级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1.1 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是高级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它描述了消费者在做出决策时,对每个额外单位的商品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的变化。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权衡额外的效用增加与价格的增加之间的关系,以最大化总体效用。

1.2 生产函数与边际生产力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在高级微观经济学中,我们关注的是边际生产力,即每增加一个单位的输入对产出的额外增加。

通过研究边际生产力,我们可以了解在一定条件下最优的生产组合方式,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化。

2. 市场结构与竞争2.1 完全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是高级微观经济学中的理想市场结构,其特点包括充分的市场信息、足够多的买家和卖家以及自由进出市场等。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面临着相同的市场价格,无法通过调整价格来提高利润,只能通过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来实现竞争优势。

2.2 垄断市场垄断市场是指只有一个卖家或者少数几个卖家垄断市场的情况。

垄断市场下,企业能够通过控制供给量和价格水平来实现利润最大化。

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垄断市场下的垄断定价策略,并提出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来减少垄断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

2.3 寡头市场寡头市场是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在寡头市场中,少数几个大型企业占据着市场份额,并且彼此之间存在竞争。

高级微观经济学研究寡头市场下的竞争策略和市场行为,旨在发现市场竞争对消费者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政策来维护市场竞争健康发展。

3. 博弈论与市场行为3.1 合作与竞争博弈合作与竞争博弈是高级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常常需要进行合作或者竞争,以达到自身最佳利益。

通过博弈论分析,我们可以研究在不同的博弈环境下,各方的最佳策略选择以及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平衡关系。

3.2 不完全信息博弈不完全信息博弈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各方面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在实际市场中,买家和卖家之间往往无法完全获取对方的信息。

uooc微观经济学2016完整答案

uooc微观经济学2016完整答案
1
【单选题】
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窗体顶端
A、
需求增加
B、
需求量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
.需求减少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窗体底端
2
【单选题】
假定生产某种产品的原材料价格上升,则这种产品的()。
窗体顶端
A、
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
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得分:10.0分
窗体底端
5
【单选题】
生产可能性曲线右上方的区域称为()。
窗体顶端
A、
生产不可能区域
B、
生产可能区域
C、
生产有效率区域
D、
生产无效率区域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得分:10.0分
窗体底端
6
【判断题】
“理性人”假设认为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3
【单选题】
无谓损失出现的原因是()。
窗体顶端
A、
买者降低了支付意愿
B、
卖者提高了愿意接受的最小支付
C、
买者和卖者因某些原因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D、
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得分:10.0分
窗体底端
4
【单选题】
关于商品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窗体顶端
A、
降低了卖者得到的量
0.25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得分:0.0分
窗体底端
3
【单选题】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

《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微观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在无限需求者之间的分配。

( )2、无差异曲线位置高低与它的形状没有关系,它们都是由消费者偏好决定的。

( )3、价格下降导致短期供给量增加,是因为厂商拥有过多的生产要素。

( )4、市场需求是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 )5、长期中,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没有区别。

( )6、价格等于平均收益时,企业实现最大利润。

( )7、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是所有生产要素都同比例变动。

( )8、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都可能导致资源浪费。

( )9、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 )10、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 )二、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劣质商品的价格高于成本,使生产者不能得到正常利润,但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B. 产权不清晰会阻碍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C. 偶然所得不具有价值 D. 纸币和信用货币是等价的,都是一般等价物2、短期中,垄断厂商决定生产的产量和价格的方法是 ( )。

A. 最小平均成本法 B. 最大利润法 C. 最大收益法 D. 均衡法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最大 B. 随着某一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其边际产量减少 C. 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意味着另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减少 D.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总产量增加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生活水平提高可以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 B. 技术进步使得劳动力需求增加 C. 劳动力供给增加不包括劳动力的自愿失业 D. 在工资率变化的情况下,教育费用增加也会使劳动力供给增加减少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卖方垄断使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下降 B. 卖方垄断使社会资源分配最为合理 C. 买方垄断使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下降 D. 买方垄断使社会资源分配最为合理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广东省2016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6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广东省2016年0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4531《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16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微观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 0453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认为经济学是“关于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的著名经济学家是A.J.罗宾逊B.W.诺德豪斯C. A.马歇尔D.P.萨缪尔森2.如何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是指A.稀缺 B.选择 C. 效用 D.需要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A.配置理论 B.行为理论 C. 均衡理论 D.价格理论4.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需求量的影响是指A.替代效应 B.需求效应 C. 收入效应 D.心理效应5.下列属于“吉芬商品”的是A.名画 B.土豆 C.古董 D.股票6.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是指A.最高限价 B.价格天花板 C. 限制价格 D.支持价格7.需求价格弹性大于O,小于1,说明需求对价格A.缺乏弹性 B.单位弹性 C. 富有弹性 D.完全弹性8.量度某一商品供给量变化率对自身价格变化率反映程度是指A.需求弹性 B.交叉弹性 C. 供给弹性 D.收入弹性9.运用弹性理论来考察某些产品的价格波动对其下一个周期产量的影响,用以解释农产品周期性波动原因的理论是A.需求理论 B.波动理论 C. 供给理论 D.蛛网理论10.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1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是指A.边际产量 B.边际数量 C. 边际效用 D.边际收益11.下列对于消费者剩余理解正确的有A.是实际收入的增加B.是一种心理感觉C. 是实际收入的减少D.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小12.在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可能把不支付费用而要消费的人排除在外是指A.非排他性 B.排他性 C. 非竞争性 D.竞争性13.在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劳动与资本的配合比例为3:1,这就是指A.生产系数 B.比例系数 C. 配合系数 D.技术系数14.在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A.边际产量曲线处于最高点B.平均产量曲线处于最高点C. 边际产量曲线处于最低点D.平均产量曲线处于最低点15.整个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给个别厂商所带来的产量与收益的增加称为A.内在经济 B.适度规模 C. 外在经济 D.规模经济16.厂商本身所拥有的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是指A.隐成本 B.会计成本 C.显成本 D.沉淀成本17.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和短期边际成本曲线都呈U型的原因可用什么规律来解释?A.边际产量递减规律B.边际报酬递减规律C. 边际效率递减规律D.边际产出递减规律1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哪个方面所决定的?A.要素的投资回报率B.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C. 要素的边际生产率D.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19.下列最接近寡头市场情况的是A.钢铁生产市场 B.糖果市场 C. 城市自来水市场 D.服装市场20.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厂商获得利润,表明A.平均收益小于平均总成本B.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总成本C. 平均收益大于平均总成本D.平均收益等于平均可变成本21.垄断厂商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是指A.一级价格歧视B.二级价格歧视C. 三级价格歧视D.四级价格歧视22.政府大力提倡用先进的机器来代替劳动,这将导致A.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B.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D.劳动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23.先生产生产资料,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是指A.扩大生产 B.迂回生产 C. 缩小生产 D.创新生产24.一般来说,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A.向右上方倾斜的线B.与横轴平行的线C.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D.与横轴垂直的线25.收入分配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A.等于零 B.等于1 C. 大于1 D.小于l26.第一个提出了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的经济学家是A.大卫·李嘉图B.亚当·斯密C. 里昂·瓦尔拉斯D.琼·罗宾逊27.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A.边际成本等于边际产量B.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C. 边际成本等于可变成本D.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28.一个企业对其所雇佣的工人进行培训而这些工人可能转到其他单位去工作,因此,产生了A.生产的外部经济 B. 生产的外部不经济C. 消费的外部经济D. 消费的外部不经济29.下列属于纯公共物品的是A.失业补助 B.环境保护 C. 邮政服务 D.养老保险30.“搭便车”现象是对下面哪个问题的一种形象比喻?A.社会福利问题B.公共选择问题C. 公共产品问题D.外部影响问题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每小题的正误。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附答案)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附答案)

注意:请以《微观经济学指导书》为主,以此为辅。

《微观经济学》试题库一、单选题1、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倾斜的曲线。

A.右下方B.右上方C.左下方D.左上方2、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指()A.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钱B. 为这种行为所花费的时间的价值C. 当你不必为这种行为付钱时就等于零D. 投入这种行为的全部资源的其它可能的用途3、收益是指()。

A.成本加利润B.成本C.利润D.利润减成本4、垄断势力来源于()A. 规模经济性;B. 专利权;C. 对资源的控制;D. 以上都是。

5、同一条无差异曲线的不同点表示()A. 对不同消费者具有相同效用水平;B. 对同一消费者具有相同效用水平;C. 具有相同支出水平;D. 具有相同收入水平。

6、如果等成本曲线与等产量曲线没有切点和交点,要生产等产量曲线所代表的产量,应该()A. 增加投入;B. 减少投入;C. 保持投入不变;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下列哪一种情况会导致需求量的变动?()A. 消费者的偏好发生变化;B. 该物品价格发生变化;C. 其他物品价格发生变化;D. 消费者收入发生变化;8、生产要素(投入)和产量水平的关系叫( )。

A. 生产函数B. 生产可能性曲线C.平均成本曲线D. 总成本曲线9、竞争性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它的()。

A. 平均成本曲线B. 平均不变成本曲线C.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D. 停止生产点以上的边际成本曲线10、已知消费可能性线的方程为2X+5Y=10,则该消费可能性曲线是()。

A B C D11、已知物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为-1.2,则()。

A. X和Y是正常品;B. X和Y是替代品;C. X 和Y 是互补品;D. X 和Y 是劣质品;12、某在职人员准备脱产攻读硕士学位,需花费三年时间,每年需交学费8千元,则此人攻读硕士学位的机会成本为 ( )。

A. 2.4万元;B. 2.4万元加三年生活费;C. 因脱产读书而损失的薪金及晋升机会;D. 2.4万元加三年生活费和薪金及晋升机会损失。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高级微观经济学习题

⾼级微观经济学习题第⼀部分:消费者理论⼀、形式化表述分析消费者偏好的性质(完备性,传递性,连续性,严格单调性,严格凸性等等)⼆、效⽤函数存在性证明请参考教材三、表述显⽰性偏好弱公理及显⽰性偏好强公理,并⽤于分析下⾯问题。

考察⼀个对物品1和物品2有需求的消费者,当物品价格为=1p (2,4)时,其需求为=1x (1,2)。

当价格为=2p (6,3)时,其需求为=2x (2,1),该消费者是否满⾜显⽰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该消费者是否满⾜显⽰性偏好弱公理。

解答:81*42*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151*32*6x p 122*31*6x p 2212=+=<=+= 消费束2偏好于消费束1 违反了显⽰性偏好弱公理。

如果=2x (1.4,1)时:8.61*44.1*2x p 102*41*2x p 2111=+=>=+= 消费束1偏好于消费束2 2122p x 6*13*212p x 6*1.43*111.4=+=>=+= 消费束1在价格2的情况下买不起。

符合显⽰性偏好弱公理。

四、效⽤函数121),(x x x u =,求⽡尔拉斯需求函数解答: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21..),(max 从效⽤函数121),(x x x u =可知商品2对消费者没效⽤,因此最⼤化效⽤的结果是所有的收⼊都⽤于购买商品1,对商品2的需求为0,02=x ,11p wx = 或者由w x p x p t s x x x u =+=2211121..),(max ,可得到)(0max),(max 112112221源于消费束的⾮负限制,,此时p wx x p w p x p w x x u ===-= 实际上,这是⼀个边⾓解,五、效⽤函数ρρρ12121)(),(x x x x u +=,对其求 1、⽡尔拉斯需求函数,间接效⽤函数; 2、希克斯需求函数,⽀出函数。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高级微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消费者剩余是指:A. 消费者支付的价格B. 消费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与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C.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D.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总价值2. 边际效用递减原理说明了:A. 消费者总是希望购买更多的商品B. 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满足度逐渐减少C.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无限的D.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不变的3. 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不包括:A. 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B. 产品是同质的C. 市场信息完全透明D. 存在市场壁垒4. 以下哪项不是垄断市场的特征?A. 市场上只有一个卖家B. 产品具有独特性C. 存在进入壁垒D. 价格由市场决定5. 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是:A. (价格变化 / 初始价格) / (需求量变化 / 初始需求量)B. (需求量变化 / 初始需求量) / (价格变化 / 初始价格)C. (价格变化 / 初始价格) * (需求量变化 / 初始需求量)D. (需求量变化 / 初始需求量) * (初始价格 / 价格变化)6.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消费者需求曲线?A. 垂直线B. 水平线C. 向右下倾斜的线D. 向右上倾斜的线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生产者供给曲线?A. 垂直线B. 水平线C. 向右上倾斜的线D. 向右下倾斜的线8.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A. 边际成本总是高于平均成本B. 边际成本总是低于平均成本C.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相等时,平均成本达到最低点D.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没有关系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市场均衡价格?A. 仅由消费者决定B. 仅由生产者决定C. 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决定D. 由政府决定10.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帕累托效率?A. 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变得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得更糟B. 至少有一个人可以变得更糟而不使其他人变得更好C. 没有人可以变得更好而不使其他人变得更糟D. 没有人可以变得更糟而不使其他人变得更好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的数量。

2. 供给: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的数量。

3. 均衡价格: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平。

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则市场上出现超额需求,超额需求使市场价格趋于上升直至均衡价格。

因此,市场竞争使得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4. 效用:人们消费或拥有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5.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6. 预算约束线:是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组合。

7. 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两种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为常数的情况下,每一收入水平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8.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在一种商品的价格水平和消费者收入水平为常数的情况下,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对应的两种商品最佳购买组合点组成的轨迹。

也就是当某一种物品的价格改变时的消费组合。

9. 吉芬商品:以经济学家吉芬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特殊商品,随着价格的上升,市场对它的需求量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10. 生产函数:在特定时间围和既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一定的生产要素数量组合与其他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11. 边际产量:在技术和其他投入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要素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

12. 等产量曲线: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13.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是指在要素价格不变,在存在两种以上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中(即长期中),生产者在其成本既定时使产量最大或其产量既定时成本最小所需要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优数量组合。

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RTSLK=w/r(使用L和K这两种生产要素时的情况)。

14.完全竞争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简称厂商的需求曲线。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市场既定价格的接受者,所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由既定的市场均衡价格水平出发的水平线,它表示:在既定的市场价格下,市场对该厂商的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

15. 不完全竞争市场:指这样一些市场: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

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16.古诺模型:假定一种产品市场只有两个卖者,并且相互间没有任何勾结行为,但相互间都知道对方将怎样行动,从而各自怎样确定最优的产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古诺模型又称为双头垄断理论。

17. 边际产品价值: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厂商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品的价值。

它为一种投入品的边际产品(也就是额外一单位投入品所导致的额外产出)乘以产品的价格,即 VMP=P×MP,表示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增加使用一个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18. 边际要素成本:指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成本增加量。

19.外在性:外在性又称为外溢性、相邻效应。

指一个经济活动的主体对它所处的经济环境的影响。

外部性的影响会造成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之间,或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不一致,这种成本和收益差别虽然会相互影响,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因此容易造成市场失灵。

20.实证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中按研究容和分析方法与规经济学相对应的一个分支。

是指描述、解释、预测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部分,因此又称为描述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种重要运用方式。

21. 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

22.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23. 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的简称,它表示在一定时期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

大小通常用弹性系数来表示。

24.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25.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

是指在既定收入和各种商品价格的限制下选购一定数量的各种商品,以达到最满意的程度,称为消费者均衡。

26. 规模报酬: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27. 边际收益:边际收益表示厂商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增量,用公式表示为:MR(Q)=△QTR(Q)/△Q,其中MR表示边际收益,TR表示总收益,Q表示产品。

28. 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所付出的边际成本。

29. 完全竞争市场: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做了如下明确定义符合如下四个条件的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1: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每个消费者或厂商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2:同一行业中的每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完全无差别的;3: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4: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掌控与自己的经济决策有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

30. 市场失灵:是指现实的资本注意市场机制在很多场合不能导致资源的有效配置,自由的市场均衡背离帕累托最优的情况。

31. 公共物品:消费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一般不能或不能有效通过市场机制由企业和个人来提供,主要由政府来提供。

32. 免费乘车者问题:是指经济中不支付即可获得消费满足的人及其行为。

33. 社会成本:是一项经济活动给社会带来的总成本。

34. 垄断竞争市场:竞争程度介于完全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之间的一种市场结构。

35. 交换的契约曲线:指在纯交换经济中,当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交易者选择的交易数量组合构成的曲线;在消费的埃奇沃思框架图中,两个消费者所有无差异曲线间的切点就是交换的契约曲线。

36. 生产的契约曲线:是指在生产经济中,既定数量的两种生产要素生产两种产品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时,厂商选择两种生产要素的数量组合所构成的曲线。

是指在埃奇沃思框图中,社会使用任意两种要素生产两种商品的等产量曲线切点的轨迹就是生产的契约曲线,条件是两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相等。

37.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38. 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39.收入效应:指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40.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当该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41.寡头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控制整个市场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种市场组织。

42. 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指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最初劳动的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后,劳动供给量反而逐渐减少的情况。

43.帕累托最优状态:又称作经济效率,指对于一种特定的配置而言,当不存在任何变动,使得再配置可以在不受影响他人福利状况的条件下改善某些人的福利状况,则称原有的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

44.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生产最优条件即任意两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对于使用这两种要素而生产的商品来说都是相等的。

45. 科斯定理:(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

二、简答题:1. 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需求变动的诸因素。

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引起需求变动的因素指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偏好的变化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的变动等。

2. 供给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供给变动的诸因素。

答:供给的变动时指在某些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数量的变动。

引起供给变动的因素有生产成本的变动、生产技术水平的变动、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和生产者对未来的预期的变化等。

3. 运用供求分析说明“谷贱伤农”的道理何在?答:“谷贱伤农”是指农产品价格下降使得农民收入降低。

一般来说,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较小,因为当其价格下降以后,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价格的下降幅度,从而使得农民的总收益下降。

4. 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变化率的反应程度。

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

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对商品的需求量,则销售收入可表示为商品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

这意味着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影响需求量的变化,进而影响这种商品的销售收入的变化情况。

直接取决于该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大小。

商品需求的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

(1)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

(2)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提价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

(3)ed=1的单一弹性商品,降价或提价对厂商的销售收入没有影响。

(4)对于ed=0的无弹性的商品,厂商销售收入同比例于价格下降而减少,同比例于价格上升而增加。

(5)ed=∞的无限弹性商品,这种商品价格的微小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无穷大的变化。

商品的需求弹性与提供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之间关系的几种情况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制定产品价格策略时,降价未必就能达到薄利多销,增加收益的目的,反之,提价也不一定就会因销售量下降而减少收益。

在管理实践中,管理人员可根据价格变化引起的销售收入的变化,来判断商品需求弹性大小,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销售收入反方向变化,则该商品富有弹性,降价促销能增加收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