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合集下载

古城旅游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古城旅游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古城旅游区详细规划说明书三、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旅游规划通则》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城市绿化条例》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8、《贵州旅游村寨定点管理暂行办法》9、《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0、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6年6月)11、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12、国务院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13、建设部颁布《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87年6月)14、建设部颁布《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15、《隆里古城保护规划》(2000年8月)16、《锦屏三板溪—隆里古城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7、《锦屏县城总体规划(修编)》(1996—2010)18、《隆里古城保护、整治与旅游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2年1月)四、规划原则1、古城的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保护性开发原则2、可持续发展原则3、市场导向与资源利用相结合原则4、文化、环境、资源相结合原则5、民族文化与现代化有机融合的原则6、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原则7、科学合理规划原则五、规划内容规划工作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1、对隆里古城旅游资源优势及客源市场进行分析,提出全新的旅游产品体系,形成统一的更高质量的村寨旅游地。

2、在整个规划区内制定发展规划,包括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共设施、公共绿地等及旅游发展规划。

以发展规划为依据,在整个规划范围内拟订相应的开发控制和引导的具体规定。

第一章规划区资源背景一、历史沿革隆里古城,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龙溪河下游亮江出土的一批秦汉时期青铜剑即是物证。

唐设龙标县,元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设隆里蛮夷长官司。

明洪武十一年湖广上里司坪(今黎平)吴勉领导侗、苗农民起义,众达20万,攻克黎平、锦屏及湖南通道一带。

XXXX休闲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XXXX休闲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X X X X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XXXXXXXX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地理位置与规划范围XXXX休闲度假区位于XX市西部山前区,南临XX风景区,北与XXXX 古村接壤,西至XX山余脉。

规划区域东西长约370m,南北长约560m,总面积为204248.42m2。

第二节自然条件一、地形地貌与地质XXXX休闲度假区目前主要为村落、果园及农田。

规划地段西临太行山,地势呈西高东低,高差最大为60米左右,东部较为平坦。

区域内有一条冲积沟经过。

地质条件为冲洪积平原土体结构类型的湿陷性黄土状亚粘土,容许承载力180千帕。

二、气候XXXX休闲度假区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缘,属于温暖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13.3℃,常年主导风向为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

全年无霜期197天,历年平均降雨量524毫米,主要集中在6-8月。

三、水域状况XXXX休闲度假区内有两条自然冲积沟,雨季有水。

四、资源情况XXXX休闲度假区西部有大面积的山林,植被丰富。

XXXX古村落位于规划区域北方,保存比较完整。

南面与龙泉古寺相邻,有着浓厚的人文自然资源。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指导思想第一节规划依据编制XXXX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是: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月1日发布实施)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建设部建规(1995)333号文发布)4、《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6、《住宅设计规范》7、《XXXXX市西部山前区控制性详细规划》8、《XXXX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专家评审会会议纪要9、开发单位关于XXXX休闲度假区的规划设计任务书、地形图及修测地形图10、国家及XXXXX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和规定。

第二节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X X X X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一、规划指导思想XXXX休闲度假区作为XXXXX西部山前区的旅游度假休闲区,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以XXXX古村和龙泉古寺为旅游特色,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营建自然、悠闲、浪漫的度假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带动整个XXXXX西部山前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xx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范本)

xx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范本)

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规划设计任务书一、项目概述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主要由十甲明清街坊、院落、条石街道、三八河及沿岸等组成,总用地约为177公顷,包括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及入口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

其中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占地约14公顷(2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临街商铺、居住民宅;二期主要为商务会议活动区,将包括高星级度假酒店等。

二、规划设计任务本次规划设计主要任务,是在已通过评审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进行深化和细化设计,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设施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古镇休闲度假区施工图设计三、规划设计原则本项目主要为对古镇休闲度假区的临街建筑及居住民宅进行原翻原建、修旧如旧以恢复古镇旧貌的修缮建设或重建建设等,但对于建筑及院落内部将在功能利用上予以改造提升。

⏹保留老街核心区街巷地形道路肌理不变⏹保留老街外形结构及古风貌不变⏹保留老街临街建筑前店后舍的模式不变⏹保留及利用当地材料⏹对建筑及院落内部功能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现代娱乐及休闲设施(如SPA、酒吧等),体现高端度假接待品质。

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一)项目核心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报当地规划部门审批,以取得规划许可证。

其内容包括:➢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用地及功能布局;➢景观系统规划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竖向规划设计;➢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现有建筑保护修缮规划设计。

其成果应包括:1、规划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2、图件:●综合现状图●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要求比例1:500,包括各建筑院落、道路设施等尺寸及定位;各建设指标等;)●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水、电、暖、消防等专业布置)●竖向规划设计图●重点观光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姚家大院、桐乡书院、程氏祠堂、李鸿章钱庄)●古街商铺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商铺、餐饮、娱乐+住宿组合院落各1套)●古镇度假别院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高、中档独立式度假接待院落各1套)●古镇住宿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中、低档旅游度假接待院落1套)●景区入口区规划设计(包括入口区平面、景区标志大门、售票及接待中心、停车场等)●景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包括一座都会古桥恢复重建及另一座入口古桥新建、景区导识系统设计)●鸟瞰及透视等效果图(包括整体鸟瞰效果2张、局部代表性的街铺节点效果3-4张、重点院落透视效果3-4张,夜景效果2-3张)3、成果提交形式:❖A3打印图册❖打印蓝图❖电子文件(DWG格式、JPG格式、MAX模型等)(二)项目核心度假区施工图设计,用以送审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以取得施工图许可证。

塔尔寺寺前区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塔尔寺寺前区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塔尔寺(寺前区)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一、规划背景塔尔寺是藏传佛教文化艺术宝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景区。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位于青海省西宁市西南25公里处的湟中县,坐落在县城鲁沙尔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依山就势、气势恢宏,是我国著名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庙之一。

塔尔寺四周群山环绕、八座山峰、宛如八瓣莲花、祥光下的梵宇佛殿独具风格,汉式宫殿式建筑与平顶式的藏式建筑浑然一体,巧夺天工,宏伟壮观,充分体现了汉藏文化汇集的辉煌结晶。

为更好保护文化遗产,落实城市总体规划,整治寺前环境,加强城市生态修复,树立好青海省对外旅游窗口形象,拟对塔尔寺寺前区进行改造提升,强化其入口集散功能,突出历史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空间环境,特面向全国开展《塔尔寺寺前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征集活动。

二、项目名称塔尔寺(寺前区)广场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征集。

三、规划范围本次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28公顷,位于塔尔寺文物保护范围内,其中重点规划面积约6.4公顷(广场及公园绿地),北临晒佛路,西临金塔路,南临塔尔寺东山门,东临团结村。

(范围详见附图)四、现状概况塔尔寺又名塔儿寺,是我国藏传佛教(喇嘛教)格鲁派(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诞生地,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寺院是由众多的殿宇、经堂、佛塔、僧舍组成的一个汉藏艺术相结合的辉煌壮丽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40公顷,是西北地区藏传佛教的活动中心,在全国及东南亚亦享有盛名。

规划用地位于塔尔寺文物保护范围内,在塔尔寺文物保护范围内根据文物法的规定对建设行为进行严格控制。

4.1现状用地:规划用地原为寺前广场和部分居住、商业用地,目前根据文物保护要求已经或正在搬迁拆除用地内的新建民居和商业建筑。

4.2现状交通:目前寺前主要道路为晒佛路,规划红线宽度20米,与行人混行。

4.3现状建筑:新建服务中心一处,位于塔尔寺入口对面。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详细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背景综述 (1)第二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解读 (6)第三章现状问题与规划重点 (13)第四章规划依据、范围、指导思想、原则与期限 (14)第五章风景资源评价 (17)第六章规划目标与结构 (23)第七章游人容量与发展规模预测 (26)第八章风景保护培育规划 (28)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 (34)第十章风景游赏规划 (43)第十一章典型景观规划 (61)第十二章道路交通规划 (64)第十三章游览设施规划 (70)第十四章给排水工程规划 (74)第十五章电力电信燃气工程规划 (77)第十六章环卫与综合防灾规划 (80)第十七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发展引导规划 (84)第十八章土地利用与建设控制规划 (86)第十九章周边地区规划衔接与规划控制 (90)第二十章分期发展规划 (97)第二十一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 (101)第二十二章规划实施建议 (108)第一章背景综述一、项目背景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被纳入国家层面的战略重点。

2008年6月10日,大河西先导区应运而生,成为两型示范先行先试区。

把建设国际化旅游城市、国际文化名城和推进城市国际化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建设桃花岭景区,既是一项旅游工程,也是一项生态文化工程,更是一项城市生态形象工程,其将有力促进国际化旅游城市和国际文化名城的建设,其将与风景名胜区其它景区一起成为国际化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区。

提质改造工程是大河西先导区建设两型社会的核心项目,桃花岭景区作为提质改造工程的一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生态资源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的需要,也是服务于周边城市功能片区的需要。

桃花岭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规划的八大景区之一,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要求桃花岭景区以郊野游览、生态观光、徒步登山、假日休闲为主要活动内容,为市本地居民和周边城市提供生态游览和郊野观光等活动,丰富、完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活动功能。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书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诺狮设计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2012年01月29日1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诺狮设计一、规划主旨: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指导下,构建健康舒适、和谐生态的休闲文化旅游区,采用积极保护、有机更新的方法,对园区范围内的历史风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契机;改善环境品质,以提高空间品质,加强文化旅游和商业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其文化和商业价值。

通过规划及实施,形成开放、生态、休闲、充满历史文化特色、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观光区。

二、规划自由度:本次项目规划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 93(2002 年版 ) 》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规划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在《详细规划》中,根据项目目前的进展状况,结合《概念规划》中的内容,合理布局和调整详细规划中地块范围的空间布局、绿地系统、交通组织、管线规划等,并根据业主需求对景观建筑形态和重要的节点进行设计,实现景观面的最大和组团的合理配置等要求。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008 年版)(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年版)(3)、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 GB50357-2005)(4)、《广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5)、《崇左市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6)、《崇左市城市总体规划》(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三、规划内容:修建性规划⑴ 项目用地分析根据规划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

地质地貌等特点,综合考评社区建设条件,提出用地建议。

⑵ 规划原则设计根据目前高端社区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建筑发展潮流,在充分考虑人性需求的基础上,拟定规划原则。

⑶ 总体规划设计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结合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各分区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景区建设方案策划书3篇

景区建设方案策划书3篇

景区建设方案策划书3篇篇一景区建设方案策划书一、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休闲旅游的需求不断增长,景区建设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策划书旨在提出一个全面、可行的景区建设方案,以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和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二、景区概况1. 地理位置:[具体景区所在地点],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2. 自然环境: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列举主要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森林等],生态环境优美。

3. 人文历史: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有[介绍相关的历史文化遗迹、传统民俗等]。

三、建设目标1. 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旅游胜地,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

2. 提升景区的综合竞争力,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3. 保护和传承景区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建设内容1. 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的道路交通系统,修建连接各个景点的道路和步道,提高交通便利性。

建设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餐饮设施、住宿设施等,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加强景区的通信、电力、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景区的正常运营。

2. 景点开发对现有自然景观进行保护和开发,打造[具体景点名称,如山水画卷区、森林氧吧区等]等特色景点,增加游客的游览体验。

挖掘人文历史资源,建设[相关景点,如历史文化博物馆、民俗风情村等],展示景区的文化内涵。

开发一些参与性强的旅游项目,如徒步旅行、露营、垂钓、农耕体验等,丰富游客的旅游活动。

3. 服务提升加强景区的管理和服务团队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开展旅游培训,提升景区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建立健全的游客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游客的问题和诉求。

4. 营销推广制定科学合理的营销推广策略,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参加各类旅游展会和活动,进行景区宣传和推广。

与旅行社、旅游网站等建立合作关系,拓展客源市场。

五、投资预算景区建设预计总投资[具体金额],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景点开发、服务提升和营销推广等方面。

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作业指导书

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作业指导书

旅游景点规划建设作业指导书第1章引言 (4)1.1 旅游景点规划背景 (4)1.2 旅游景点规划意义 (4)1.3 旅游景点规划原则 (4)第2章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5)2.1 旅游资源调查方法 (5)2.1.1 实地调查法 (5)2.1.2 文献资料法 (5)2.1.3 专家咨询法 (6)2.1.4 社会调查法 (6)2.2 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6)2.2.1 旅游资源价值评价指标 (6)2.2.2 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指标 (6)2.2.3 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6)2.3 旅游资源整合与优化 (6)2.3.1 旅游资源整合 (6)2.3.2 旅游资源优化 (7)第3章市场分析与定位 (7)3.1 市场调查与分析 (7)3.1.1 旅游市场现状分析 (7)3.1.2 目标市场需求分析 (7)3.1.3 市场机会与挑战分析 (7)3.2 旅游市场需求预测 (7)3.2.1 需求预测方法 (7)3.2.2 需求预测结果 (8)3.3 旅游景点市场定位 (8)3.3.1 市场定位策略 (8)3.3.2 市场定位实施 (8)第4章旅游产品策划 (8)4.1 旅游产品类型与特点 (8)4.1.1 观光旅游产品 (8)4.1.2 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8)4.1.3 专项旅游产品 (9)4.2 旅游产品设计原则 (9)4.2.1 市场导向原则 (9)4.2.2 整体优化原则 (9)4.2.3 突出特色原则 (9)4.2.4 可持续发展原则 (9)4.3 旅游产品创新与开发 (9)4.3.1 跨界融合 (9)4.3.2 科技应用 (9)4.3.3 个性化定制 (9)4.3.4 社交旅游 (10)4.3.5 绿色旅游 (10)第五章空间布局规划 (10)5.1 旅游景点空间结构 (10)5.1.1 景区入口布局 (10)5.1.2 景点布局 (10)5.1.3 景区内部交通 (10)5.2 功能区划分与规划 (11)5.2.1 休闲娱乐区 (11)5.2.2 文化体验区 (11)5.2.3 生态观光区 (11)5.3 旅游基础设施布局 (11)5.3.1 餐饮设施 (11)5.3.2 住宿设施 (11)5.3.3 停车设施 (12)5.3.4 公共卫生设施 (12)第6章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 (12)6.1 生态环境保护原则 (12)6.1.1 整体性原则:生态环境保护应从全局出发,充分考虑旅游规划区域内的生态系统完整性,保证各项旅游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任
务书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
计任务书
2012年01月29日
一、规划主旨:
本次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在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的原则指导下,构建健康舒适、和谐生态的休闲文化旅游区,采用积极保护、有机更新的方法,对园区范围内的历史风貌、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将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契机;改善环境品质,以提高空间品质,加强文化旅游和商业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其文化和商业价值。

通过规划及实施,形成开放、生态、休闲、充满历史文化特色、富有活力的文化旅游观光区。

二、规划自由度:
本次项目规划在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年版)》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规划成果进行深入研究和创新。

在《详细规划》中,根据项目目前的进展状况,结合《概念规划》中的内容,合理布局和调整详细规划中地块范围的空间布局、绿地系统、交通组织、管线规划等,并根据业主需求对景观建筑形态和重要的节点进行设计,实现景观面的最大和组团的合理配置等要求。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版)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版)
(3)、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2005)
(4)、《广西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条例》
(5)、《崇左市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崇左市城市总体规划》
(7)、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三、规划内容:修建性规划
⑴项目用地分析
根据规划地的自然环境、气候特征。

地质地貌等特点,综合考评社区建设条件,提出用地建议。

⑵规划原则设计
根据目前高端社区的发展趋势和当代建筑发展潮流,在充分考虑人性需求的基础上,拟定规划原则。

⑶总体规划设计
根据规划要求和当地条件,结合建设用地规模及有关定额标准确定各分区用地规模、建筑面积和各项指标。

并探索适用、合理、创新的设计途径设计适宜的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作出分区、道路和绿地等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⑷绿地系统规划
明确区内绿地及滨水系统,对绿地布局与风格,植物选择与配置,环境小品位置、风格进行系统规划设计。

根据社区环境和景观需求,合理进行绿化植物配置,对设计地段内的花坛、座椅、垃圾箱、站牌、路标、电话亭、售报亭、治安亭、公共卫生间等环境小品进行布置安排,制定设计方案或明确选型方案。

⑸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配合景观需要,以超前的设计原则为导向,满足公交人流、出租车人流、私车人流、自行车人流、步行人流等五种交通流线设计,合理安排人车关系。

并根据消防等要求,进行用地路网设计、道路分级模式设计和道路断面设计。

⑹建筑形态设计
在对建筑单体形态、建筑造型风格、位置、高度、屋顶形式等进行单体方案选型设计。

⑺竖向规划
对于园区内各类对建设场地,按其自然状况,工程特点和景观要求对场地内的地面落差、道路梯级起伏、微地形景观处理等进行规划设计。

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实现景观的多层次布局,以满足日后的要求,并为良好的排水条件提供基础。

⑻工程管线设计
根据国家以及省、市相关规划规范要求,对接城市工程管线规划方案,为园区给排水、电力电信等进行专项工程设计。

⑼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合理配置项目工程时序,以经济原则为指导,根据甲方需求,拟定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并以此为根据估算工程量、拆迁量和总造价,分析投资效益。

四、规划深度要求
广西大新县格强河文化旅游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达到国家关于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标准及行业规范内容与深度。

五、规划内容及成果
本项目的规划成果,参照国家及地方的规范及法规对规划的有关要求编制,并在本项目原有规划成果文件的基础上进行。

工作内容包括:
(1)、调研和分析场地现状,从景观、生态的角度重新评估该地块自然资源。

(2)、确立整体概念构思,确定环境系统框架,作出建筑、道路和绿地等
的空间布局和景观规划设计,布置总平面图。

(3)、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总体人车流线的组织及功能分区原则,出入
口,停车场的布置。

(4)、分期建设战略及远近期结合部处理。

(5)、全区场地竖向分析及水系统高程设计。

(6)、结合设计任务书及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完成场地建筑规划。

(7)、相关建筑物外观风格及意向。

(一)阶段性成果:
(1)、调查研究阶段:规划研究单位提出初步设想,提供文字说明、草图及相应的表格,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2)、基本方案阶段:规划研究单位提出总体的规划构架,进行专家咨询。

(3)、方案深化修改阶段:规划研究单位根据专家及相关部门意见,进行方案深化,提供最终规划成果。

(二)最终成果:(设计说明A3彩色文本一式4份及相应的电子文件)(1)、项目背景、现状分析
(2)、设计构思
(3)、彩色总平面图
(4)、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等内容的说明与指引
(5)、功能分析
(6)、道路交通规划,高程确定和断面设计
(7)、土地利用规划
(8)、公共设施规划
(9)、绿地系统景观规划
(10)、全园竖向图
(11)、分期建设规划
(12)、重点区域放大平面图
(13)、主要节点设计的效果图若干
(14)、相关建筑物立面建议方案
备注:包括规划文本、说明,规划研究阶段的成果报告、现状调查和规划说明作为附件。

根据规划深度,此次规划成果表达要求确定,图纸表达要符合市规划局关于规划成果标准的要求。

规划研究单位需提供:
(1)、最终成果包括规划说明及基础资料汇编,规划文本(含彩色缩印图)和附件统一装订为A3格式;
(2)、展示用的图纸一套;
(3)、供汇报展示用演示文件1份(为ppt格式);
(4)、上述成果的电子文件2套。

六、工作要求
(一)设计单位要了解现状情况,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听取各相关部门意见。

(二)规划设计单位向甲方进行中间汇报和讨论不得少于两次,一般安排在初步方案阶段和论证成果阶段,在进行中间汇报时需要提供汇报提纲及成果简本若干套。

(三)设计单位按照甲方要求提供制作规划公示及汇报简本的电子文件。

(四)根据甲方要求配合参与公众活动。

(五)根据要求甲方配合向规划委员会汇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