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周期_所有权与银行盈利的实证_省略_基于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分析_谭燕芝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1、内部因素
(1)银行自身实力:银行的自身实力是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基础。实力雄 厚的银行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有利于开展各类中间业务。 同时,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也是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关键要素之一。
(2)服务质量:银行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客户对中间业务的认可度和满 意度。优质的服务不仅能吸引客户,还能提高客户黏性和忠诚度,增加客户对银 行的信任度。
(3)科技实力:在信息化时代,银行的科技实力对于发展中间业务具有重 要意义。拥有先进技术和完善系统的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 提高客户体验。
2、外部因素
(1)政策环境:政策环境的变化对中间业务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政府政 策的扶持有助于推动银行中间业务的创新和发展,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反之,政 策调整和监管加强可能会给中间业务带来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3、政策环境的变迁
政策环境是影响中间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国家对金融市场的扶持 力度加大,银行中间业务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机遇。同时,政策环境的变化也推动 银行在经营策略、业务范围等方面做出调整。例如,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 行开始注重发展高收益的中间业务,以弥补利差收入的减少。பைடு நூலகம்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间业务发展
1、银行间竞争格局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开放和竞争的加剧,银行间的竞争格局发生了变化。 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银行不断推出新型中间业务,提高服务质量,以满足客 户需求。例如,一些银行推出了财富管理、投资顾问等业务,为客户提供专业的 理财规划服务。
2、金融创新的推动
金融创新是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金融市场不断变革的背景下, 银行开始重视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一些具有创新性的中间业务,如互联网 金融、电子支付等,受到了客户的广泛欢迎。这些业务的推出,不仅拓宽了银行 的收入来源,还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服务。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分析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是指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基础上,发展多种业务,实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多元化经营有利于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和增强竞争力,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
商业银行通过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经营风险。
传统的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贷款,但这种单一业务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波动影响,一旦经济不景气,贷款违约率上升,银行就面临风险。
而多元化经营可以减少对某一特定行业或经济部门的依赖,通过发展不同领域的业务来分散风险,提高整体业务的稳定性。
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受到利差收入的限制,银行的盈利能力较为有限。
而多元化经营可以通过开展证券、保险、信托、资产管理等业务来增加非利差收入,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
银行可以发行理财产品,通过管理客户的资金实现收益,并收取管理费用,从而增加银行的收入。
多元化经营还可以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传统的商业银行在竞争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往往面临来自其他类型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
而多元化经营可以使商业银行不仅仅是传统的金融机构,还可以通过提供更全面的金融服务来吸引更多的客户。
商业银行可以发展电子银行、手机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业务,提供更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吸引更多的年轻客户。
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首先是监管的复杂性。
多元化经营意味着银行涉及多个不同领域的业务,需要应对不同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增加了银行的运营成本和管理难度。
其次是业务转型的困难。
商业银行在发展多元化经营时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工作,这对于传统的银行来说可能面临一定的阻力和困难。
商业银行的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风险、提高盈利能力和增强竞争力。
在实践中要充分考虑监管要求和业务转型的困难,采取合适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多元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商业银行宏观经济分析与应用考核试卷

C.技术进步
D.政策环境
()
12.以下哪些行业在经济衰退期可能表现较好?
A.医疗保健
B.信息技术
C.房地产
D.公共事业
()
13.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国际收支失衡?
A.贸易逆差
B.外资流入
C.汇率变动
D.国际油价波动
()
14.以下哪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就业情况?
A.失业率
B.劳动参与率
9.利率上升会刺激投资活动,因为企业愿意支付更高的融资成本。()
10.经济衰退期,消费者的购买力通常会增强。()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分析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繁荣、衰退、复苏、顶峰)中,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和风险管理策略应如何调整。
()
2.试述通货膨胀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和利润三个方面的影响。
17. ABCD
18. ABC
19. ABC
20. ABCD
三、填空题
1.消费者价格指数(CPI)
2.减少
3.较好
4.利息收入减少
5.贸易顺差
6.就业稳定
7.扩张性
8.基础利率
9.价值尺度
10.经营风险增加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C.医疗保健
D.旅游业
()
9.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
A.经常账户余额
B.贸易差额
C.外汇储备
D.以上都对
()
10.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货币需求下降?
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_财政金融论文

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_财政金融论文关于《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_财政金融论文》,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信用风险作为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一直被大家所重视,同时,宏观经济波动作为影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因素也近年来被国外银行业逐步重视起来。
在许多经历过完整经济周期的发达国家里,经济波动对银行业的冲击是明显的,有些商业银行甚至因此而破产。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充分搜集和分析了1993年-2007年以来我国的宏观政策和经济数据之后,通过建立模型,从宏观的角度详细分析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并通过对我国处于经济波动不同阶段银行的信用风险的实证研究,寻找一些规律,使得银行能够针对处于不同宏观经济波动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和化解措施。
关键词:宏观经济;银行信用风险 美国经济一向都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但是自去年九月至今,以次级房贷为诱因,美国经济发生了大幅波动,由此造成了严重后果。
实体经济的恶化必将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产生不利影响。
回顾历史,1929年10月的美国,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以及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的韩国等都在经历了一个经济快速增长、资产价格快速上扬和信用快速扩张的阶段之后,金融体系却遭遇了一场全面危机。
我们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周期的循环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极其巨大的影响。
对于经济可能发生的转变,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吸取各国之经验教训,提前做好准备,控制信用风险,防患于未然。
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机制以及各个相关因素进行传递的。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条件、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该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大小。
宏观经济中的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等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来源之一。
下面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
2024年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

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目录版)黄达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课件一、引言金融学作为一门研究货币、信用、金融市场及其运行规律的学科,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黄达教授作为我国金融学的奠基人之一,其著作《金融学》在我国金融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本课件以黄达教授的《金融学》为基础,重点介绍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政策体系及实务操作,以帮助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金融学的核心内容。
二、货币银行学的基本理论1.货币的定义与职能货币是金融体系的核心,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价值储藏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
货币的形式和制度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如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
2.信用与利率信用是金融活动的基础,包括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等。
利率是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包括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债券利率等。
3.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资金融通的场所,包括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等。
金融市场具有资金筹集、资金配置、风险分散和价格发现等功能。
4.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是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金融中介机构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买卖证券等方式,实现资金的融通和资源的配置。
5.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是国家的货币当局,负责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包括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政策工具,对经济运行产生重要影响。
三、货币银行政策体系1.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的目标包括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
不同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稳定物价通常是首要目标。
2.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这些工具,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进而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包括利率传导、信贷传导、资产价格传导等。
利率传导是指中央银行调整利率,影响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和储户的储蓄收益,进而影响经济运行。
我国商业银行Malmquist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经 济 论 坛
E o o c F r m c n mi o u
Ap .2 1 r 01
G n 4 9 No0 e - 8 .4
总第 4 9期 8
第0 4期
我 商 银=a qs 产 及 国 业 f l lt 率 其 亍 m l生 M i
文倜 玉 艳 【 摘 要】 本文以1家商业银行为样本 ,实证分析 了我国商业银行20 — 09 5 05 20年 M lqi,要素生产率 a ut m s ̄  ̄
O 元 的权 重 。
() 7
其 中 ,e 示 相 对 技术 效 率 , 表 示 各 决 策单 表 ( )商 业 银行 全 要 素 生产 率 变化 的影 响因 素 二
分析模 型 测度我 国商业 银 行 的全要 素生产 率 的 目的不 仅 仅是计 算 出全要 素生 产率 的值 ,更重 要 的是找 出影
18 2.
使该指数可以描述多个输入变量和多个输 出变量的 生 产技 术 ,该 指数 的最 大 优点是 从 动态角 度考 察决
策 单 元 的生 产 效 率 。Ma us 产 率 指 数 的 定 义 l i生 mq t
如下:
.
分别表示时期t +期 间,规模效率变化 、纯技术 到tl 效 率 变化 和技 术 效 率变 化 。如 果 它 们 大 于 1 ,表 明 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 ;如果小于 1 ,表明全要 素 生 产率 的衰 退 ;如果 小 于 1 ,表 明全要 素生 产率
重要 的现实 意义 。
银行效率在此期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股份制商业 银行效率水平较高 , 城市商业银行的效率最低 ;四 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历年的效率评价中均处于规模报 酬递减阶段 , 但随着规模的增加 , 其年平均效率不 但没有下降 , 反而是上升的。此外,作者还对影响 我 国商 业 银行 效 率 的 内外 部 因素 做 出 了一 定 的分 析,提出不断提高 内部管理水平是提高银行效率的 关键。王聪和谭正勋 (07 测算 了我国l家商业 20 ) 4 银行 19 20 年的效率及其动态变化,发现股份 90 0 3 制银行 的效率要高于国有银行,但后者的规模效率 在大多数年份要好于股份制银行 ; 他们还分析了宏 观因素 、产权制度和市场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效率 水平的影响,认为产权制 Io,) = a. DxI , 0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宏观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概述本文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2010年至2020年的宏观季度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计量经济学模型,深入探讨了影响不良贷款率的主要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宏观经济环境、政策调整、金融市场稳定性和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是影响不良贷款率的关键因素。
在宏观经济环境方面,本研究分析了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经济指标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经济的平稳增长有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而经济增长放缓则可能加大银行风险暴露。
在政策调整方面,本研究特别关注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监管政策的变化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
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而紧缩的财政政策和严格的监管政策可能会加大银行风险,导致不良贷款率上升。
在金融市场稳定程度方面,本研究考察了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金融市场的动荡往往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增加。
在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方面,本研究分析了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盈利能力等内部经营管理指标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银行良好的盈利能力有助于降低不良贷款率,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等指标与不良贷款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理解和应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和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
不良贷款不仅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还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深入研究不良贷款的产生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维护金融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高度重视金融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不良贷款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统计分析》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1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统计分析》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1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金融统计分析》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13)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_货币与银行统计体系的立足点和切人点是( )。
A.政府部门 B.非金融部门 C.金融部门 D.国外部门 2.当货币当局增加对政府的债权时,货币供给量一般会( )。
A.增加 B.削减 C.不变 D.无法确定 3.以下几种金融工具按流淌性的由低到高依次排序为( )。
A.现金、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债券、股权 B.现金、储蓄存款、活期存款、股权、债券 C.股权、债权、储蓄存款、活期存款、现金 D.债权、股权、活期存款、储蓄存款、现金 4.影响股市最为重要的宏观因素是( )。
A.文化因素 B.政治因素 C.法律因素 D.宏观经济因素 5.A 股票的p系数为0.9,B股票的口系数为1.2,则( )。
A.A股票的风险大于B股 B.A股票的风险小于B股 C.A股票的系统风险小于B股 D.A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小于B股 6.纽约外汇市场美元对日元汇率的标价方法是则( )。
A.直接标价法 B.间接标价法 C.买人价 D.卖出价 7.存款货币银行最主要的资产是( )。
A.向中心银行缴存预备金 B.贷款 C.购置政府债权 D.同业资产 8.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各国普遍采纳的汇率制度是( )。
A.浮动汇率制 B.固定汇率制 C.实际汇率制 D.金本位制9.马歇尔一勒纳条件说明的是,假如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会引起本币贬值,本币贬值会改善贸易逆差,但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A.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需大于1 B.本国不存在通货膨胀 C.进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必需小于 1 D.利率水平不变 10.常常帐户差额与( )无关。
A.贸易帐户差额 B.劳务帐户差额 C.单方转移帐户差额 D.长期资本帐户差额 11. -国某年末外债余额30亿美元,当年归还外债本息额2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300亿美元,商品劳务出口收入60亿美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6卷第1期2012年1月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Xiangtan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Vol.36No.1Jan.,2012经济周期、所有权与银行盈利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的分析*谭燕芝,丁浩(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105)摘要:运用1995—2010年的相关数据,就经济周期、所有权对我国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通过研究发现:经济周期对我国银行盈利水平影响显著,股份制银行的盈利水平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超过国有银行;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盈利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净利差(NIM)对银行盈利影响显著,居民储蓄率对银行盈利水平有正的影响,资本充足率、贷存比等安全性和流动性的监管要求对银行盈利有不利影响及上市对银行盈利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经济周期;所有权;银行盈利中图分类号:F8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1-0009-07一、引言在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中国,银行是金融体系正常运行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2011年7月,英国《银行家》杂志依据银行一级资本,同时参考资产规模、利润规模、资产回报率、成本收入比、不良贷款率等指标公布的全球1000家银行排名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跻身全球十大银行之列,分列第六、八、九位;同时,在过去三年内,中国国内银行利润飙升了95%,目前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比重超过五分之一。
由于银行盈利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银行的长远发展,进而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因此分析哪些因素影响我国银行盈利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理论文献中,对银行运行的顺周期问题(procyclicality,或称“亲周期”)的研究主要有两种范式:银行信贷渠道和资本监管渠道。
通过这两个最重要的经济周期传导机制,放大经济冲击,形成“金融加速器”效应,从而导致经济出现确定性的剧烈波动(Bernanke and Gertler,1989,1990)[1]14-31,[2]87-114。
银行信贷渠道主要分析当银行根据货币政策或其他原因调整自身信贷供给时,实体经济运行的投入和产出等都会受到影响。
Diamond(1984)[3]393-414的不完全资本市场理论指出银行信贷行为受制于信息不对称,信息的不对称程度在经济萧条期较高、在经济繁荣期较低,故银行倾向于在经济景气时增加信贷总量,在经济衰退时压缩信贷总量,银行信贷的亲周期特点加剧了经济的波动。
Borio等(2001)[4]1-57通过对经合组织(OECD)中的一些国家1979—1999年银行信贷相关数据的研究认为银行信贷存在亲周期问题。
另一方面,资本监管渠道则强调资本监管加剧了银行运行的顺周期问题。
自1929—1933年的“大萧条”以来,银行开始受到非常严格的监管,其中资本监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Allen等(2003)[5]1-35指出由于银行资本自身就具有顺周期变化的特点,监管当局的资本监管一般会导致信贷供给更为严重的顺周期性,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周期波动,而不是缓和平抑经济周期波动。
此外,Segoviano等(2002)[6]1-27认为银行运行的顺周期问题对实行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这些国家经济周期的发展和稳定。
国内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也存在“亲周期”的问题。
滑静等(2007)[7]609-612通过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呈现明显的亲周期特点;甘小丰(2007)[8]58-69应用SBM分析方法对国内16家大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发现经济周期与产权制度对银行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李文泓等(2010)[9]147-157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许伟等(2010)[10]969-994研究发现银行信贷、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经济波动有重要影响。
关于国有产权与企业绩效的关系问题,大量的文献对其进行了研究。
这些文献所取得的一个共同认识是,相对于其*收稿日期:2011-08-19作者简介:谭燕芝(1965-),女,湖南湘潭人,湘潭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8YBB086)。
他所有制企业而言,国有企业效率常常是各种所有制中表现最差的,但是国有产权能获得相当的额外价值,并且改制可以大大地提高企业绩效。
夏立军等(2005)[11]40-51的研究表明,国有产权对公司绩效产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其他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林青松等(1996)[12]73-80的实证研究都发现,在多种产权形式的企业中,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最低。
另外李寿喜(2007)[13]102-113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国有企业的代理成本是所有制类型中最高的。
刘瑞明等(2010)[14]127-137研究也认为国有企业的低效率拖累了经济增长,推行国企产权改革是必然之路。
Shleifer等(1994)[15]995-1025认为,在制度不健全的转轨国家,由于政府控制着大量的社会资源,“政治关系”能给企业带来一定价值,特别是更易获得财政补贴。
另外,Fisman (2001)[16]1095-1102对印尼的实证研究、Johnson等(2003)[17]351-382对马来西亚的实证研究、Faccio (2006)[18]369-386利用跨国数据研究也得到基本一致的认识,即发现“政治关系”对企业价值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
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来看,改制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绩效。
白重恩等(2006)[19]4-13考察了企业改制前后效率的对比,发现企业改制显著提高了企业效率和盈利水平、降低了代理成本和管理费用,同时并没有带来严重的失业问题和社会成本。
银行作为一个特殊的企业,对一国的金融稳定至关重要。
银行盈利水平从一方面反映了银行绩效的状况,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普遍认为国有银行的盈利水平低于股份制银行。
左晓慧等(2010)[20]76-80发现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普遍差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同时,何勇(2007)[21]29-38研究发现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水平和盈利水平与国际一流银行相比均有很大差距。
另外,也有学者的研究支持了我国近年的国有银行改革。
刘玲玲等(2006)[22]51-63、金晓彤等(2009)[23]48-51研究发现国有商业银行近年的盈利能力有了实质性提高,股份制商业银行也通过规模扩张积累实力,促进了盈利能力的提升。
本文研究目标不言而喻,即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近年来我国银行盈利水平变化进行实证检验,以及研究银行盈利水平与经济周期、所有权等若干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我国近年来的国有银行改革作出基本评价。
二、理论假说和模型从图1可以发现,银行资产平均回报率和经济周期的波动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国居民储蓄率较高,银行盈利主要来自存贷利差(钟伟等,2006;邓超等,2008)[24]26-32,[25]70-78,所以在经济高涨时,银行贷款会增加,由此推测银行盈利会上升。
因此,本文做出第一个假说:我国银行的盈利水平是顺经济周期的。
(一)理论假说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BvD-Bank-scope数据库以及各银行年报。
从图2我们可以看到:1995年,国有商业银行资产平均回报率(ROA)显著低于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2003年国有银行的资产平均回报率开始超过股份制银行,原因在于2003年底国务院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注资中行、建行,两家银行各获得资金225亿美元;这一次的注资是实质性的资金注入,而不仅仅是1998年名义上的资产剥离;其后,2005年4月中国工商银行也获国家150亿美元注资。
此后,国有银行资产平均回报率开始超过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
同时,除去国有银行改革的影响,银行资产平均回报率是基本随居民储蓄率上升而提高的。
因此,本文做出第二个假说:国有银行改革后,我国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盈利水平的差距在缩小。
(二)构建模型我国于1994年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三大政策性银行,开始实现大型商业银行政策性职能的剥离,因此本文选择1995年作为研究的初始年份。
本文选取1995—2010年我国17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其原因在于:2010年末这17家银行的总资产占我国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比例高达83.3%,在此之前份额还会更高,所以这17家银行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本文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BvD-Bank-scope数据库、各银行年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开数据。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经济周期和不同所有权对银行的盈利水平的影响怎样?因此,根据相关变量定义及研究假设,建立如下回归模型:ROAi,t =α1+α2Ecocyclet+α3OwnertˑEcocyclet+α4NIM i,t+δi X i,t+εi,tROA、Owner的定义参见表1,Ecocycle表示宏观经济周期的一个组合变量,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出,NIM为净利差,Xi,t为各控制变量,它们是居民储蓄率(SavRate)、股权/资产比率(Safe)、贷存比(Liquidity)、直接融资比例(stock)以及是否上市的虚拟变量(Ypub)。
表1研究变量定义变量类别变量符号变量定义及说明商业银行盈利性水平ROA资产回报率③GDPR GDP增长率M2R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CPI通货膨胀率经济周期层面变量InvR t-1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LoanR金融机构贷款增长率产权层面变量Owner产权性质虚拟变量,国有银行取1,其他银行取0其他控制变量NIM净利差④,用以反映商业银行利润依赖水平SavRate居民储蓄率⑤Safe股权/资产比率⑥,用以反映商业银行安全性水平⑦Liquidity贷存比,用以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Stock股票筹资额/(年末贷款余额+股票筹资额)Ypub虚拟变量,上市当年及之后年份取1,其余取0ROA_1、ROA_2分别为资产回报率的一阶、二阶滞后变量我们最关心的是回归系数α2、α3,如果α2显著为正,则表明经济对银行的盈利能力有正的影响,即在经济扩张时期,银行盈利增加;在经济衰退时期,信贷规模减少,银行盈利减少,支持本文的第一个假说。
如果α3不显著,则表明所有权对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影响不显著,即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的盈利能力的差距在缩小,支持本文的第二个假说。
三、实证检验(一)平稳性检验由于时间序列具有不稳定的特征,因此,为了分析各个解释变量与ROA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必须对其进行稳定性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