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30《考前精彩回顾(二)》

合集下载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专题01语病修改技巧解析宝鉴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专题01语病修改技巧解析宝鉴
二.语病的六大类型
(一)语序不当
1.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解析】
2.“锦”是一种丝织品,在古代,珍贵的原材料,繁琐的生产工艺,使得织品数量有限.所以“锦”是达官贵人才能享用的时尚奢侈品。
【解析】
3.2010年4月10日,第8颗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进入倒计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各个岗位的操作人员对火箭起飞前进行了最后的检查,满怀信心等待着发射时刻的到来。
【解析】
6.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
【解析】
7.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70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入6米深的井里。
【解析】
8.连年亏损的美国《新闻周刊》正待价而沽,境内华人都鼓动中国人出手收购,将这份引以为豪的美国期刊经营权收入囊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淮海战役纪念馆里有几幅小推车的照片,天空可见尚未散尽的硝烟,脚下可见炮火留下的弹坑,几十万辆小推车倍日并行,一刻不停,长驱千里,运送着战场上需要的物资。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场景、人物,小推车上装载的货物也不同,但有一个共同之处,都是用小推车这种运输工具在改天换地。
【解析】
4.这次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参加论坛的中外各界人士在论坛期间就环境保护、人才培养、普及教育等众多议题为期两天发表意见并进行各种交流。
【解析】
5.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解析】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2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2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2 八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答案4故宫博物院参考答案:1、略2、略4、参观故宫的路线:天安门端门午门汉白玉石桥太和门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小广场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顺贞门神武门5、第二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6、(1)使用的说明顺序是由外到内、总说和分说相结合。

(2)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

(3)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至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所以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

(4)写龙,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5)不能。

因为它不仅交代了三大殿的地理位置,还说明了三大殿在紫禁城的主体地位。

7、略9、采用空间顺序介绍陵墓,由南向北,依次介绍了石牌坊、墓道、卷棚小屋、陵门。

5*说屏.略2。

略3、屏者,障也,可以缓冲一下视线。

4、作者从下列三个方面介绍了屏的知识:(1)屏风的作用:室外安置屏风,避免从门外直接望见厅室;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可以挡风,空间还是流通的;室内安置屏风与帷幕相同。

(2)屏风的分类:按屏风的建造材料及其华丽程度来分。

(3)屏的设置:需因地制宜,在与整体的相称、安放的位置与作用、曲屏的折度、视线的远近诸方面,均要做到得体才是。

6、多处引用古诗词,使全文具有浓浓的诗意和韵味,这和本文的说明对象——屏风——这种中国传统器具是相称的。

(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出自唐诗人杜牧《秋夕》诗。

全诗如下:“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是一首描写封建帝王后宫宫女生活图景的诗。

整首诗描绘出寂静凄清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痛苦。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导学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预习导学案九年级语文(上)预习学案6敬业与乐业资料链接作者简介:梁启超(1873—1929),近代思想家,著名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与其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

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较深的造诣。

他一生著述宏富,所遗《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自主预习一、初读感知: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扫清字词障碍,通过查找工具书,了解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佝偻.承蜩.骈.进禅.师万不容赦.解剖.掠.夺旁wù xiè dú强guō不舍mì诀2.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字,号,又号,派的代表人物,学者。

与其师一起领导了著的“”。

3.解释词语。

不二法门: 强聒不舍: 4.了解议论文的有关知识。

二、细读思考: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问题:(1)“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中“为劳动而生活”是什么意思?(2)“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这句话中包含怎样的苦乐观?三、预习质疑:初学本文,你有哪些收获?课后检测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páng wù,便是敬。

(2)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xiè dú职业之神圣。

(3)我自己常常力求这两句话之实现与调和,又常常把这两句话向我的朋友qiǎng guō bù shě。

2.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

(1)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2)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

九年级语文(上)课中导学6敬业与乐业教学目标1.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路,培养科学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同步经典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

同步经典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

同步经典学案语文八年级上册专题训练第一部分:文章阅读理解1. 课文阅读理解1.1 精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在阅读课文前,先通读全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和结构,对关键词进行标记,以便后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1.2 理解课文细节细读课文,抓住文章中的重要细节,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意思,把握文章的情节发展和细节描写,注意关键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1.3 分析课文语言特点分析课文的语言特点,包括修辞手法、语言风格、语气、表达方式等,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意图。

2. 文言阅读理解2.1 理解古文篇章通过阅读古文篇章,理解古文的意境和内涵,把握古文的文学价值和特点,培养对古文的欣赏能力。

2.2 解析古文词句分析古文中的词句,理解古文的词义和句意,掌握古文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注重古文的修辞格和辞藻运用。

2.3 感悟古文哲理深入理解古文所蕴含的哲理思想,探究古人的智慧和哲学观念,提升对古文的文化品味和理解水平。

第二部分:作文写作训练3. 议论文写作3.1 研究议论文结构学习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包括概述、论据、论证、结论等部分的布局和写作技巧,提高议论文的逻辑严谨性和表达清晰度。

3.2 练习议论文写作针对不同议论题材进行练习写作,提高准确理解问题、明确立场、运用论据、有效论证、得当结论的能力,增强议论文的文采和说理能力。

3.3 提升议论文表达能力多读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学习借鉴优秀作家的写作经验,培养自己的议论文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

4. 叙事文写作4.1 学习叙事文结构了解叙事文的叙事结构和技巧,包括情节安排、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掌握叙事文的写作要领和方法。

4.2 练习叙事文写作通过模仿范文和创作情境练习,提高叙事文的篇章组织和情节铺陈,增强叙事文的连贯性和张力感。

4.3 增强叙事文写作技能积累叙事素材,拓展叙事文的写作题材和表现手法,锻炼叙事文的表达感染力和叙述魅力。

第三部分:词汇语法练习5. 词汇拓展训练5.1 掌握词语辨析通过词语辨析训练,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提升词汇的丰富度和准确度,巩固词汇知识点。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介绍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第二单元所学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和作者观点。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课文回顾:《背影》、《散步》、《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2.语法知识点:被动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3.写作训练:描写人物形象、景物描写、情感表达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掌握语法知识点;提高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被动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的运用;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的技巧。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今天我们来复习巩固一下所学内容。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四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课文回顾(2)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3.语法知识点讲解(1)被动句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被动句的构成和用法。

生:被动句由“被”字引导,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2)宾语从句师: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宾语从句的用法。

生:宾语从句是嵌入主句中的从句,表示主句谓语动词的宾语。

(3)定语从句师:请同学们解释定语从句的用法。

生:定语从句是用来修饰名词的从句,通常紧跟在名词后面。

4.课堂练习(1)用被动句、宾语从句、定语从句各造一个句子。

(2)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第二课时1.导入师:上一节课我们回顾了课文内容和语法知识点,今天我们来进行写作训练。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尝试描写人物形象和景物。

2.写作训练(1)人物描写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课文,描写其中一个人物形象。

要求:抓住人物特点,用词准确,表达生动。

(2)景物描写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篇课文,描写其中的一个景物。

要求:描绘细腻,用词丰富,表达情感。

3.课堂讨论(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篇课文,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

(2)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交流。

4.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巩固了课文内容,掌握了语法知识点,提高了写作能力。

板块二 学案9 分析故事情节——梳理文脉,把握作用

板块二 学案9 分析故事情节——梳理文脉,把握作用

学案9分析故事情节——梳理文脉,把握作用复习任务 1.梳理故事情节,读懂其中包含的社会和哲理意义。

2.掌握情节知识,能够分析情节特点和作用。

考情微观年份卷别篇名提问方式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4 九省联考《牵手》小说直至最后才交待刘主任是个盲人,但前文已有多处细节予以暗示,请找出相关细节。

(5分)伏笔(情节技巧)①情节考点属于轮考点。

②考查角度有整体与局部两种。

整体重点考情节安排与线索,局部重点放在结局上。

③无论考查哪种角度,都重在作用、效果的分析。

2020 全国Ⅰ卷《越野滑雪》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

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

(6分)情节安排及其效果浙江卷《雪》作者用了哪些手法使小说结构紧凑?(6分)结构技巧2017 全国Ⅰ卷《天嚣》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线索作用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结尾作用活动一借助教材,理解情节知识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具有内在因果联系的人物活动及其形成的事件的进展过程,由一组或一组以上能显示人物行动、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和矛盾冲突构成,是塑造人物性格的主要手段。

它以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突为依据,经作家的集中、概括并加以组织、结构而成,事件的因果关系亦更加突出。

情节是小说中最具体可感的部分,是小说叙事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理清情节线索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由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

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的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的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主线:以主人公为线索。

八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同步练习人教版

八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同步练习人教版
答案:在科学探究中,分析和综合是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例如,在收集了关于某种药物对某种疾病影响的资料后,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些资料来得出该药物对疾病是否有影响,然后通过综合这些分析结果来得出结论。
5.题目:请举例说明在科学探究中如何进行问题解决。
答案:在科学探究中,问题解决是指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例如,如果我们要解决某种植物生长不良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验证结论的过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八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同步练习人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教案为人教版八级上册第二单元语文教案及同步练习。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与探索”,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本单元共包含3篇文章,分别是《试验与探究》、《观察与思考》、《分析与综合》。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试验与探究”课题,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再次,在课后作业和拓展学习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作业的完成情况不理想,对拓展学习的兴趣也不高。这可能是因为我在布置作业和提供拓展资源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在未来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吸引力的作业和拓展资源,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学生活动:

精准备考冲刺金题金卷语文的书

精准备考冲刺金题金卷语文的书

精准备考冲刺金题金卷语文的书1、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的黄锦,直铺下去,修辞格是()[单选题] *拟人比喻(正确答案)比拟夸张2、“参”字是个多音字,在“参军”“人参”“参差”三个词语中的读音各不相同。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1小说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组成。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4、“无名的雕塑家对年龄和面貌的差异有很深的认识,形象才会这样栩栩如生。

”对这个复句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判断恰当的一项是()[单选题] *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正确答案)递进关系5、3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单选题] *A.争忪思慕怅惘人情世故B.萌发海棠悬殊消声匿迹C.骨骼流逝劫难目空一切(正确答案)D.追朔喧嚷枯燥叹为观止6、40. 下列词语中加双引号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翩”然(piān)记“载”(zǎi)流“逝”(shì)“戛”然而止(giá)B.农“谚”(yàn)“萌”发(méng)悬“殊”(shū)阳奉阴“违”(wéi)(正确答案) C.骨“骼”(gé)“漂”移(piāo)连“翘”(qiào)招摇“撞”骗(zhuàng)D.“携”带(xié)两“栖”(xī)“彗”星(huì)“瞬”息万变(shùn)7、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一名言出自于《师说》。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0.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蜷伏(quán)麾下(hūi)哄堂大笑(hōng)恹恹欲睡(yān)B.滑稽(jī)宽宥(yòu)畏罪潜逃(qián)毋(wù)庸置疑C.晌午(shǎng)褴褛(lán 1ǚ)强聒不舍(guō)怏怏不乐(yàng)(正确答案) D.游弋(yì)竹篾(miè)人迹罕至(hǎn)矫揉造作(jiāo)9、1“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值
E Bl v E I Rr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 电荷量
答 案
热效应 2 2

2
NBS NBS sin t sin NBS Rr 面积 时间
t
5.如下图为两种典型的变压器电路,用n、U、I、 P分别表示线圈的匝数、端电压、通过的电流、所在 电路的功率,则图甲中成立的关系式有哪些?图乙 中成立的关系有哪些?
1 2 1 qE x 2 qUx 2 y at ( ) 2 2 2 m v0 2mdv0 v y qUx 2 偏转角 tan v0 mdv0 2
5.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有何特点?洛
伦兹力的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它的方向如何判 定? 答案 (1)磁场只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对 静止电荷无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洛 伦兹力. (2)洛伦兹力的大小和方向:其大小为 F=qvBsin , 为v与B的夹角.F的方向仍由左手定则判 定,但四指的指向应为正电荷运动的方向或负电荷 运动方向的反方向.
学中常有四种组合形式:①电场与磁场的复合场;
②磁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③电场与重力场的复合 场;④电场、磁场与重力场的复合场.
(2)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
①正确分析带电粒子的受力及运动特征是解决 问题的前提. ②灵活选用力学规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应 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求解.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往往 同时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列方程联立求解.
U n I n 甲图: 1 1 , 1 2 , P P2 (或U1I1 U 2 I 2 ) 1 U 2 n2 I 2 n1 U 乙图: 1 U 2 , U 3 n2 , P P2 P3 1 n1 n2 n3 n1
答案
6.如何求解电磁感应中感应电荷的电荷量?感应
电荷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叠加原理
若空间的电场是由几个“场源”共同激发的,
则空间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每个“场源”单独存 在时所激发的电场在该点的场强的矢量和——叠加
原理.
(3)几个方向:电场的反方向;正电荷的受力 方向;负电荷受力的反方向;电场线的切线方向; 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
3.电场力做功有什么特点?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 能 变化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求解电场力的功?
答案 设在时间Δt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为q, 则根据电流定义式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
E nΦ Φ q I t t n R Rt R
可见,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 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在时间Δt内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q仅由线圈的匝数
BLv 或 R
2.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的过程是能的 转化和守恒过程,这一过程中通过什么力做功将什 么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功和产生的电能有什么关 系?
答案
外力对导体棒做功,转化为棒的机械能,
同时,棒又克服安培力做功,将棒的机械能又转化 为电能,克服安培力做的功等于电能的增加.
3.导体做垂直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其内的自由电 子随导体定向运动,在洛伦兹力作用下向导体某端 聚集,导体内产生电场,两端产生电势差,这就是 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电动势的微观机理,你能由此
推导出公式E=BLv吗?(提示:最终电场力和洛伦兹
力平衡) 答案 如下图所示,当导体两端积累电荷后,运
动的电子受电场力、洛伦兹力作用,前者随着导体
两端电荷积累的增多而增大,后者不变.因此,当F电 =F洛时,导体两端不再积累电荷,两端产生稳定的电 势差E,由F电=F洛得Ee/L=Bev,所以E=Blv.
关,仅与始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这与重力做功十分相
似.
(3)电场力做功的计算及应用
①W=F· lcos ,常用于匀强电场,即F=qE恒定.
②WAB=qUAB,适用于任何电场,q、UAB可带正负 号运算,结果的正负可反映功的正负,也可带数值运 算,但功的正负需结合移动电荷的正负,A、B两点电
势的高低另行判断.
UIt=I2Rt+E其它 ∴U>IR
U 由此可见,I= 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R
11.比较下面的典型电路,并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文字或 字母. 电路名称 纯电阻 电路 非纯电 阻电路 含电容 器电路 交流纯电 阻电路 电路结构 欧姆定律表 达式 能量转化 情况
答案
欧姆定律表达式自上而下为:
I=
;E=U内+U外或E=U外+Ir; E 电流稳定后I= ; Rr E R r I= i= Em e E 表中能量转化情况自上而下依次为: Rr Rr Rr
答案 (1)电场力做功与电荷电势能的变化的关系
电场力对电荷做正功时,电荷电势能减少;电场力 对电荷做负功时,电荷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或减少
的数值等于电场力做功的数值.
(2)电场力做功的特点 电荷在电场中任意两点间移动时,它的电势能的 变化量是确定的,因而移动电荷做功的值也是确定的, 所以,电场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与电荷移动的路径无
辅助方程,再与其他方程联立求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电磁感应和电路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感应电流的方
向有哪几种判定方法?感应电流的大小如何表示? 答案(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2)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 ①从“阻碍磁通量变化”的角度来看,表现出 “增反减同”,即若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 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若磁通量减小时,感应
9.哪些计算电流功和电流功率的公式对任何电路
都适用.
W 答案 W=UIt,P= =UI t
10.如果电路中电流为I,用电器的电阻为R,用 电器两端电压为U.请你就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 U 讨论U与IR的关系,由此总结I= 的适用条件. R 答案 纯电阻电路中,电功等于电热
UIt=I2Rt
U ∴U=IR,即I= R 非纯电阻电路中
边界射入的粒子,从同一边界射出时,速度与边界 的夹角相等;在圆形磁场区域内,沿径向射入的粒 子,必沿径向射出. (2)洛伦兹力做功特点 由于洛伦兹力始终和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洛伦 兹力永不做功,但洛伦兹力的分力可以做功.
7.复合场通常指哪几种场?大体可以分为哪几
种类型?处理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运动问题的思路 和方法是怎样的? 答案 (1)复合场及其分类 复合场是指重力场、电场、磁场并存的场,在力
③功能关系:电场力做功的过程就是电势能和 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过程,如图,且W=-Δ E其他.
4.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分别满足什么条件可以 做加速直线运动和偏转运动?处理带电粒子在电场 中运动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 (1)加速——匀强电场中,带电粒子的 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共线. 处理方法:①牛顿定律和运动学方程相结合. 1 2- 1 ②功能观点:qU= 2 mv2 mv12 2 (2)偏转——带电粒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 飞入匀强电场. 处理方法:类似平抛运动的分析方法. 沿初速度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x=v0t,沿电场力方 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6.如何分析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匀速圆周运动
问题?其基本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洛伦兹力做功
有什么特点? 答案 (1)思路和方法 ①圆心的确定:因为洛伦兹力F指向圆心,根据 F⊥v,画出粒子运动轨迹上任意两点的(一般是射
入和射出磁场的两点)F的方向,沿两个洛伦兹力F
的方向画其延长线,两延长线的交点即为圆心,或 利用圆心位置必定在圆中任意一根弦的中垂线上, 作出圆心位置.
用等长细线系住,相互作用平衡后、摆角
与质量m的关系满足m1sin 1=m2sin 2. 3.电场强度的方向是电势降低最快的方向;在
等差等势面分布图中,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 从一条等势线描述的电场中,弯内的场强大,弯外 的场强小,但仅由一条电场线不能判断场强的强弱.
4.电场线不是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如果电场 线是直线,电荷的初速度为零或初速度与电场线平 行,且电荷仅受电场力或所受合力的方向与电场线 平行,则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与电场线重合.
(3)适用条件:①点电荷;②真空中.
2.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性质的物理量,它有三个 表达式: F , E k Q 和 E U ,这三个公式有何 E d q r2 区别?如果空间某点存在多个电场,如何求该点的 场强?电场的方向如何确定?
答案(1)区别
F ①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 ,适用于任何电场, q E由场源电荷和点的位置决定,与F、q无关. Q ②真空中点电荷所形成的电场E= k 2 ,其中Q为场 r 源电荷,r为某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 U ③匀强电场中场强和电势差的关系式 E ,其 d 中d为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
5.计算场强大小的三个公式(1)E= F 适用于任
d 何电场;(2)E=k Q 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点电荷的 r2 电场;(3)E= 只适用于匀强电场,且式中d为沿 U d 电场线方向上两点的距离或两点所在等势面间的距
电能 全部 他能 电能 内能;电能
全部
I m=
内能+其
内能+电场能;电能
内能
1.若在一条直线上有三个点电荷因相互作用均处 于平衡,则这三个点电荷的相邻电性相反,而且中
间电荷的电荷量最小,且靠近两侧电荷量较小的那
一个.可简记为“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 近小远大.”
2.如右图所示,两同种带电小球分别
②半径的确定和计算: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 出该圆的可能半径(或圆心角). ③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的确定:利用回旋角 (即圆心角)与弦切角的关系,或者利用四边形内 角和等于360°计算出圆心角 的大小,由公式t=
a T可求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 360 ④注意圆周运动中有关的对称规律:如从同一
当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做非匀速曲线运动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