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改善——以植物化学保护实验为例

合集下载

巧用“思维导图”方式做实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巧用“思维导图”方式做实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

巧用“思维导图”方式做实验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思维导图就是把生物学知识组织成一个个的大小不同的系统,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运用。

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比较生物科学事实和科学研究过程,概括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实质,分析出生物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加工、整理、贮存等信息处理的方法,把他们整合到一张思维导图上,这样一张张的思维导图会形成各层次的知识结构系统。

而思维导图的教学策略的运用,就是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就是在一幅幅思维导图内写出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和实质。

图1就是思维导图的一个实例。

一、实现思维导图的手段制作思维导图的工具也极其简单,它只需要一张纸和几支彩笔就可以了。

思维导图(图1)有—个中心概念,并由此中心概念向外发散出2~8个跟它相关的知识要点,即形成—个个分支,在每一分支上都写上不同概念的关键词或短句。

然后再由每一分支的要点向外发散出2~8个相关的知识要点,以此类推,形成—个树状的结构图,图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图像来表示,即把所学到的生物学信息组织在这样连结而成的图形上,从而建立起自已的知识树状突,这种知识之间关系的树状图就是思维导图。

二、思维导图在“探究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实验中的应用(一)实验目标利用思维导图方式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激发其探究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的实验态度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归纳,了解鼠妇选择生活环境的行为;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协调配合、共同研究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

(二)材料用具在此(图2)让学生采用思维导图方式简单罗列所需要的材料用具,为做好实验提前准备用品。

这些实验器材让学生在实验室提前准备。

(三)实验设计过程采用小组合作对照来完成实验操作,以小组(4~5人)为单位布置学生设计提交实验方案。

怎样操作才算合作学习呢?我认为:一是让学生对实验的总体设计形成小组共识,每一个学生都要把握实验的全局;二是细密分工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任务;三是在第一次实验完成之后,要进行二次分工、三次分工交换实验,让学生多次侧面尝试;四是对于完成自己的任务有困难的学生,其他同学要给予帮助。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

基金项目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LNZYJG2022003),辽宁中医药大学2022年度一流本科课程培育项目(LNZYBK202207)。

作者简介王丹(1988—),女,博士,讲师,从事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

*通信作者收稿日期2023-03-24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王丹尹海波*张建逵赵容陈月华邢艳萍孟宪群潘博雅(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辽宁大连116600)摘要植物保护学课程是面向中医药类院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由于课程设置、学习时数、学生知识基础等因素,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欠佳且有待提升。

本研究将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运用到传统的植物保护学教学课堂中,分析了思维导图在本门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应用效果和存在问题。

该教学模式可有效培养学生自主整合知识并构建知识体系能力,激发其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可为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启发与示范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植物保护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2-0150-04中医药作为我国历经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是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是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医疗卫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医药类院校陆续开设了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是适应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新需求设立的新兴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该专业需要学生具备中药学、生物学和农学三重背景知识。

植物保护学课程是面向中医药类院校中草药栽培与鉴定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对于全方位培养中医药人才、加快我国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2]。

植物保护学课程涵盖内容繁多,涉及面广,包括绪论、农业病害、虫害、螨害、鼠害、草害、相关危害的预测预报以及综合防治方法8部分内容,传统教学模式很难使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要点,应从改变教学模式入手,解决本课程教学质量差、学生学习效率低以及理论与应用脱钩等问题。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适用于整理、分类和梳理信息。

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本文将探讨如何基于思维导图进行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思维导图以中心主题为起点,分支展开,逐级细化。

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可以以实验主题作为中心,例如“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然后分支展开各个步骤和实验要点。

在思维导图中列出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可以包括:土壤、种子、花盆、标尺、水壶等。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所需的基础资源,并能提前准备。

列出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的步骤可以包括:选择适合的种子和土壤、将种子种植到花盆中、放置在适当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等。

这有助于学生理清实验的进行顺序和要求。

然后,列出实验记录和数据分析。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的记录可以包括:植物的生长速度、根系的生长方向、叶片颜色的变化等。

学生可以通过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观察实验结果,并进行相关数据的比较和分析。

接下来,列出实验结果和结论。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的结果可以包括: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速度和根系方向可能会有差异,不同光照和温度条件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等。

通过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的结论,并加以讨论和解释。

列出实验延伸和拓展。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实验可以拓展成观察不同种类植物的生长比较实验,或者通过改变光照和温度条件来探究植物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等。

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探索和深入理解生物中的相关知识。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清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通过思维导图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实验的各个方面,并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或树状结构表达信息和思维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清知识点和思路,提高学习效果。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中,运用思维导图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的具体方法和实施步骤。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原则1. 突出主题:思维导图的核心是将主题清晰地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将实验内容和思路整理成一幅图形,便于理解和记忆。

2. 逻辑清晰:思维导图应按照逻辑顺序布局,将实验步骤和分析结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确保学生对实验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3. 分支详细:思维导图不仅要表达主题,还要展开主题的分支,将各个实验步骤和分析结果详细地呈现出来,增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4. 易于理解:思维导图的图形要简洁明了,标签要简练准确,确保学生能够迅速地理解实验内容和思路。

1. 确定实验主题: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具有实用性和探究性的实验主题。

可以选择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作为主题。

2. 拆分实验步骤:将实验主题分解成几个具体的实验步骤,根据步骤的逻辑顺序排列。

将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分为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观察结果和分析结论等几个步骤。

3. 制作思维导图:根据实验步骤,制作思维导图,将主题和分支清晰地表达出来。

可以使用电子绘图软件或手工绘制,确保思维导图的图形简洁明了,文字准确清晰。

4. 给予学生指导: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思维导图的指导,帮助他们掌握实验步骤和思路。

可以通过讲解、示范、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实验内容。

5. 学生实验和探究:学生根据思维导图的指导,进行实验和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和探究活动。

6. 分析结论和评价: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结论总结,通过思维导图的分支,将分析结果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完整的思维框架。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_何露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_何露



张思维导图的草稿。 当小组的讨论完成后, 大家通过所画

的思维导图交流讨论结果, 相互补充和完善。 一个实验设
计就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完成了, 比书写一大串文字、 条
条框框的实验步骤显得更为有效。 如在探究 “原电池的形
成条件” 时, 可以指导学生设计思维导图式的实验方案
(如图3), 在实验过程中, 有利于记录、 对比和总结。

计导图时做到字迹工整、 图像美观, 严谨规范, 给教学带
力, 从而让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 思维导图是一种方兴未
二 月
来美的享受。
艾的教学策略, 它在化学教学和学习上还有更多价值、 更
号 上

2. 在 学 生 画 思 维 导 图 后 , 教 师 没 有 给 予 及 时 的 评 价 ,
大意义的应用, 这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作出更为积极的研
注释: 〔1〕 托 尼·巴 赞. 思 维 导 图— ——大 脑 使 用 说 明 书 〔M〕 . 北 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5 〔2〕 安牧冰.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J〕 . 内蒙古
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7 (12)
已经掌握了关于烃的各种化合物的基本性质, 但一些要点 如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的特点没有体现出来, 应指导学生 继续完善。
质” 出发的思维导图。
但学生一到考试或实际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却 “一看
Mg Cu
Mg Mg
稀硫酸
稀硫酸
Ag Cu
稀硫酸
Mg C
Mg Cu
稀硫酸
蔗糖溶液
Mg
Cu
稀硫酸
似懂, 一做就错”。 在教学当中, 我们也常常会发现这样的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究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信息,并将其组织起来的工具。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完整地理解实验的目的、步骤和结果。

接下来,本文将探究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目的和背景知识。

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以实验的目的为中心,展开多个分支来解释实验的背景知识。

在进行植物生长实验时,教师可以以“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为中心,分支出光照、水分、温度等条件,并详细解释它们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系统地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背景知识,为实验的进行打下基础。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

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以图形化的形式展示出来。

在进行显微镜观察实验时,教师可以使用思维导图将调节镜头、调节光源、调节物镜等步骤展示出来,并配以相应的文字说明。

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实验的步骤和操作方法,提高实验的操作能力。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研究思维导图是一种用图形化的形式展示知识结构和关系的工具,它以中心主题为核心,通过分支和关联来展示相关的信息。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框架和内在联系,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下面将对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化学有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

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化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是零散的、孤立的,没有明确的内在联系。

采用思维导图可以将不同的化学知识点组织起来,形成一张完整的知识框架,让学生能够清晰地看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内在联系。

可以将化学元素分为金属和非金属两大类,再将金属分为常见金属和稀有金属,非金属分为常见非金属和半金属等等。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和分类体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化学是一门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不同的知识点之间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可以将酸和碱的性质进行对比,观察它们的共同点(都可以与水发生反应,都有酸碱指示剂等)和差异点(酸味和碱味的不同,指示剂颜色变化的区别等)。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和比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分析和综合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化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和难懂,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倦和迷茫。

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图形,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思维导图也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通过思维导图的设计和展示,可以将一些实验和实际应用与化学知识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意义,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生物学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5-0085-02
“科学探究”是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一个独
立的主题,设置目的是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
动,并从中获取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
学的本质,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探
探究性实验是一个逐步探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过
程,在初中阶段其主要环节包括“发现并提出问题→收
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
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探究性实
验特别重视探究的过程,而不是轻易下结论。因此,教
师要认真组织好探究活动的教学过程,要让每一位学生
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教师要指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
过思维导图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探究性问题。
例如,北师大版教材七年级下册“探究馒头在口腔
中的变化”的实验课中,教师可通过思维导图(如图 2)为
学生设计以下问题:
图 2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探究性问题思维导图
教师应用思维导图为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设计基
础性问题,为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设计发散性问题。这
应用思维导图设计好实验计划至关重要。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85
中学教学参考
2018··12 中旬
2018
生物·教学研究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践探索
——以《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的探能力。
一、通过问题指明学生探究的方向
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课时,由于学生
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有了一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对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改善收稿日期:2017-05-25植物化学保护是农科类植物保护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应用性很强,掌握好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技能对植保专业的学生们来说尤其重要。

针对植物化学保护实验教学改革,长江大学农学院姚安庆教授[1]提出两段式实验教学模式,倡导让学生独立设计和开展试验。

植物化学保护实验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实验,不管是有害生物还是寄主植物都是活体,生命活动现象多样,因此时常受生物材料和学生知识水平的限制,实验成功率较低。

因此如何顺利开展探究性实验成为这门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重点。

根据以往经验,设计性实验的开展方式是给学生指定几个选题方向后,由学生组队后自行开展实验,碰到问题后再向指导教师咨询,此种模式虽然最后也可以完成实验内容,但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学生受挫感强,团队合作分工也经常有失偏颇,实验结果常常不如意的居多。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参照国内外教学经验,对这门课的探究性实验部分引入思维导图(mind map ),对各操作步骤进行可视化表述。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概况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学者Tony Buzan 所创设的一款通过颜色、图像、符号等帮助记忆以及激发创造力的组织性思维工具[2]。

林文东等[3]认为目前我国的思维导图主要作为辅助教与学的工具,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绘制出思维导图有助于理顺教学内容的联系,及时发现以往授课过程中遗漏的知识点;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使抽象知识概念变得可视化,方便对所学知识的加工,能够帮助提高理解力和记忆力。

其实思维导图除了优化知识结构,在设计性应用方面也可显露用途。

Thorpe [4]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使用思维导图表征一系列学习任务的设计,不仅可以清晰地表征一项特别任务的序列,同时还可以表征具有类似结构的任务群。

这种任务的表征方式可以使设计者以宏观和全局的视角把握设计内容。

魏小山和袁健[5]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设计工具,发现有利于学习者之间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共同建构。

二、思维导图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本次探究性实验教学改革以植物化学保护实验项目“杀虫剂毒力测定”为例,根据杀虫剂作用方式的不同,可进行的实验项目包括触杀毒力测定(微量点滴法)、胃毒毒力测定(叶片夹毒法)、内吸毒力测定(根部内吸法和叶部内吸法)、熏蒸毒力测定(三角瓶法)、杀螨剂毒力测定(玻片浸渍法)、昆虫拒食剂活性测定(采用叶碟法和电信号法)。

以往由于学时限制,一般选择其中三种进行集中授课,改革后先集中开展“杀虫剂触杀毒力测定”,介绍基本毒力测定方法,毒力回归方程、致死中量及致死中浓度的概率及求算方法;随后即开展探究性实验项目“杀虫剂对特定害虫的毒力测定”,鼓励学生组队采集以往实验课堂未试过的对象,根据实验对象及药剂种类独立设计实验主题,这些改革不但对学生是个挑战,对教师的实验教学也是很大的挑战。

因此充分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对实验的构思、开展以及总结各部分进行充分展示,既能充分调动小组成员间的积极性及合作性,也有利于教师对各组实验进行及时指导,而不是事后补救。

1.设计性实验的构思。

根据植物化学保护杀虫剂毒力测定的理论授课内容,将设计性实验内容设定三个方向:(1)以某种新药的应用为主,比较不同害虫或虫态对新药的毒力反应情况;(2)以防治对象为主,测定两种或多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的毒力;(3)以毒力林美珍,顾晓军,兰亦全,黄劲飞(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植物化学保护实验的探究性实验教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独立设计实验,实验过程中不可知因素较多,学生受挫感强。

通过引入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对实验准备、实验开展和实验总结三大关键步骤绘制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和归纳,有助于学生理顺实验思路,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增强组员之间的团队合作。

关键词:探究性实验教学;思维导图;植物化学保护实验中图分类号:G642.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278-03———以植物化学保护实验为例图1“杀虫剂对特点害虫的毒力测定”实验准备思维导图作用方式为主,比较某种药剂不同作用方式的毒力差异或某种害虫对不同毒力作用方式的响应效果。

设定好主题后,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队,进入实验准备阶段。

围绕实验主题,实验准备阶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虫源、查阅文献、害虫的饲养、毒力测定方法的选择及条件准备以及杀虫剂的准备。

实验课开始,教师为学生提供以下实验准备的思维导图,并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根据本组的主题罗列关键词,制作详细的实验准备安排,也可以围绕某一子主题绘制详细的思维导图,这一过程要求每组全体成员参与,一方面检查实验准备的严密性,同时进行合理的人员分工,每个人根据实验安排的需求领取任务。

绘制思维导图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发散思维,有助于解决实验准备中的难题,比如本实验中毒力测定的处理装置设计是个难题,既要保证饲养对象的存活,同时还要求不能影响杀虫剂的药效发挥效果,学生们可以通过查阅文献在思维导图中展示前人所用的各类装置,还可在思维导图中增加本组利用现成材料对处理装置进行各类创新。

2.设计性实验的开展。

围绕“杀虫剂对特定害虫的毒力测定”这一实验项目绘制实验开展的思维导图,可以将实验操作步骤列出关键词作为思维导图的子主题,如本项目中可以列出害虫饲养、预实验、实验记录、药剂的配制、毒力测定操作、结果观察以及总结分析作为实验开展的子主题,每个子主题根据关注点再列出关键词。

图2“杀虫剂对特点害虫的毒力测定”开展实验相关步骤的思维导图根据列出的思维导图,学生可以有序地开展实验,比如“害虫饲养”子主题计算害虫的饲养周期,合理安排实验的进度;“结果观察”子主题列出观察时间段进行人员合理安排;“CK组死亡率”是实验结果合理性的重要指标,以往实验过程中常出现学生等实验全部做完后再告诉指导教师CK组的死亡率很高,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

每组同学根据本组的实验主题设计不一样的思维导图,通过全组成员共同完善这张“实验开展”的思维导图,有助于在实验正式开展之前进行补缺补漏。

针对实验操作中容易产生错误或导致实验误差的步骤,比如子主题“毒力测定”中的操作要点,假设是熏蒸处理,可以再引出关键词“药剂、害虫和食物的添加顺序”、“滴加的药液量”、“CK组和处理组药剂的滴加顺序”、“熏蒸温度”等,完善详细的操作步骤既可避免操作过程中因慌乱而造成的失误,也可有效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

3.设计性实验的总结。

常规实验课学生上交实验报告后即告结束,对实验结果缺乏深入分析及沟通交流。

探究性实验项目各组的实验操作差异很大,组织一起交流汇报可以使学生获取其他组的经验,积累更多的知识面。

运用思维导图梳理实验总结,有助于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罗列出来并归类分析。

教师先以实验总结的总体框架绘制一份思维导图作为Application of Mind-mapping in the Reform of Study-orien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with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Experiment as ExampleLIN Mei-zhen,GU Xiao-jun,LAN Yi-quan,HUANG Jin-fei(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002,China)Abstract:The study-orient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encourage students to design their experiment independently with questions,and too much unknown factors in the experiment often make students feel frustrated.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the application of mind map during the three critical steps,the experimental preparation,the experimental operation,and the experimental conclusion,help them organize the experiment thoughts,explore their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and strengthen their collaboration.Key words :study-oriented experiment teaching;mind map;plant chemical protection experiment图3“杀虫剂对特点害虫的毒力测定”实验总结思维导图示范,鼓励学生以此为模板,可以将其中的某一子主题作为另一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将实验操作中记录的图片放入该主题的思维导图中,直观扼要地向其他组同学展示本组的学习收获。

三、思维导图的运用总结曹渊等[6]归纳探究式教学具有以下特征:以问题为中心,激发学生思维;学生自主参与,获得新知和培养能力;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重视合作学习等。

通过对植物化学保护实验的教学改革,总结思维导图在探究性实验项目中的应用有如下优势:(1)罗列关键词,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探索实验之前将思路进行整理和归类,使实验变得有序。

(2)图文结合,思维导图使得原本抽象复杂、烦琐的问题或实验步骤变得直观清晰。

(3)分支延伸,发散性思维,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以“疑点”延伸思路,培养创新思维。

(4)颜色搭配,思维导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协作能力,以“颜色”实现分工,增强组员配合。

目前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应用到实验教学仍十分少数。

陈同强等[7]在形态实验技术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讲解,通过添加图像使学生掌握形态结构的关键特征。

谭彩红[8]在高中生物学实验中运用思维导图代替“文字描述”来呈现实验过程,直观性更强。

张晓君等[9]提出应在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逐渐从教师绘图过渡到学生绘图。

我们将思维导图运用到植物化学保护实验的探究性实验项目中,任课教师绘制实验基本框架图,指导学生绘制本组实验项目图。

探究性实验项目不可知因素较多,让每组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整个实验操作所需涉及的方面罗列出来,从实验准备、实验开展以及实验总结三部分进行绘制,发现并根据重点难点进行排序及分工,这种方式可以让小组所有同学都直观地参与到实验设计中,共同构建本小组的实验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