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题(1)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练习题

绿色植物参与水循环1.导管、筛管贯穿植物体,都起运输作用。
水分进入植物体以后的运输途径是〔〕A.在筛管中,沿“叶一茎一根〞运输 B. 在筛管中,沿“根一茎一叶〞运输C.在导管中,沿“叶一茎一根〞运输 D. 在导管中,沿“根一茎一叶〞运输2.“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而在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动的。
这主要是靠什么来拉动的〔〕A.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3. “水往低处流〞是自然现象,而植物体内的水是自下而上运输的。
这种运输的动力主要来自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4. 以下图为某地小麦不同发育期的需水总量的统计,以下有关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小麦在灌浆期需水量最多B.小麦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需水量根本相同C.从图中可看出,小麦每天的需水量不相同D.返青期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光合作用5.如图,将天平已平衡的实验装置放于阳光下照射3小时后,发现天平明显向右倾斜,产生此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分解作用6.右图为叶片结构示意图,以下对相关结构和功能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⑤为上皮组织,具有保护作用 B.②④为营养组织,能制造营养物质C.③为输导组织,起运输养料的作用 D.⑥为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7.组别甲乙丙丁涂凡士林的部位不涂上表皮下表皮上、下表皮再将上述四组叶片置于通风处,那么出现萎蔫现象的先后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8.王大爷所在的村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通过植树、生产蔬菜等副业来增加收入。
在植树过程中,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王大爷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带土移栽 B.去掉局部叶片移栽C.在烈日炎炎的中午移栽 D.保存所有叶片移栽9.园林工人在移栽树苗后,常常在树苗上方加装黑色网罩以提高成活率。
该做法应用的原理是〔〕A.减缓土壤水分的蒸发 B.降低蒸腾作用的强度C.提高呼吸作用的效率 D.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10.植物茎中导管的主要作用是〔〕A.连接细胞 B.输导水分和无机盐 C.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D.支持细11.以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种生物叶的上下表皮〔ab表示细胞〕。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及答案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复习指要: 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水使植物体硬挺、舒展无机盐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影响植物的分布 根吸水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根毛) 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自下而上运输茎不断长粗的原因:形成层细胞不断分裂,形成新的木质部细胞和韧皮部细胞表皮细胞保卫细胞叶肉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的 生活需要水水对植物 体的作用水分进入植物 体内的途径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叶片的结构表皮(分上、下表皮)叶脉部位:主要是通蒸腾作用过叶片上的气孔在水循环中的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基础训练:1、降水量分布不均匀将影响到植物的分布和植物的植被类型。
2、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其上有大量的根毛,这大大增加了根吸水的表面积,提高了根的吸水效率。
3、叶片的结构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4、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运输的,其方向是由下至上。
5、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小,起主要作用的生态因素是(A)A、水分B、阳光C、温度D、土壤6、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是(D)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C、针叶林D、荒漠7、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会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B )A、筛管B、导管C、形成层D、筛管和导管8、在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时,正确的切叶方法是( B )A、缓慢地切下B、迅速地一次切割C、迅速地来回拉切D、缓慢地来回切拉9、水分吸收的主要部位、运输的通道、散失的门户依次是( A )A、根毛、导管、气孔B、气孔、根毛、导管C、根毛、气孔、导管D、表皮、叶脉、气孔10、将一片新鲜的植物叶片放入装有70℃温水的烧杯中,发现叶片的背面冒出的气泡比正面多,这说明(C )A、叶片背面的组织细胞排列疏松B、叶片正面有角质层,背面没有C、叶片背面的气孔多于正面D、叶片背面的叶脉多于正面11陆生植物的气孔多分布下表皮,其重大意义是( B )A、可加快水分的蒸腾B、可减少水分的散失C、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D、利于氧气逸出叶片12、使叶片呈现绿色的结构主要是(C )A、上表皮B、下表皮C、叶肉D、叶脉13、移苗时根部带土是为了(D)A、保留水分和无机盐B、避免伤害生长点C、避免伤害根冠D、避免伤害根毛和幼根14、正在结西瓜的植株,其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B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15、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降低( A)A、蒸腾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吸收作用16. 在炎热的夏天,树林里空气潮湿、凉爽宜人,这是由于植物进行(C)的结果。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全部来自植物的光合作用B.植物吸收的水分95%以上用于了植物叶的蒸腾作用C.龟是陆生动物,但大多数时间生活在水中,说明动物的发展趋势是从陆生到水生D.鯨和金鱼都是生活在水中,它们都是鱼类【答案】B【解析】A、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自身的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而且是人和动物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但不是全部。
B、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来的水只有大约1%当做光合作用的原料被植物体利用,大约99%都通过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当中去了.这不是对水的浪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有其积极的意义.C、龟是爬行动物,是完全的陆地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的过渡类型,体现了从水生到陆生的过渡。
D、鲸鱼虽然生活在水中,但用肺呼吸,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所以是典型的哺乳动物;金鱼用鳃呼吸,属于鱼类。
【考点】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2.移栽植物时,最好在阴天或傍晚,必要时还要去掉部分枝叶,这是为了降低植物的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答案】C【解析】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可见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在移栽植物时,往往带土移栽,以保护幼根和根毛,同时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一般选择在阴天或傍晚时移栽,因为此时光照不强,会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的蒸发,利于移栽植物的成活,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植物的蒸腾作用,解答此题可联系生活中的植树或移栽植物的经验。
3.下列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B.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的原因是树皮中有向下运输有机物的筛管C.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D.地瓜中储存的淀粉不是从土壤中吸收来的,而是叶片光合作用所制造的【答案】C【解析】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包括: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呼吸作用.A.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故说法正确;B.植物靠韧皮部的筛管运输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故该说法正确.C.在光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植物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故说法错误.D.地瓜中的淀粉,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来的,故说法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绿色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4.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如图所示。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练习

(1)农作物在缺水初期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以减弱 _________ 作用.
(2)西南干旱地区农民采用“水田旱种”进行抗旱保收成,在水田种上大葱、玉米等耐旱作物.从生物进化角度看,
耐旱作物能够生存是 _________ 的结果.
(3)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如表四种植物叶片中,最适应干旱环境的是
.
B.黄瓜、南瓜的花多数是不结果的,这是由于它们的花有雄花和雌花之分
C.准备移栽的茄子秧根部总是带着一个土坨,这是为了避免水分的散失
D 移栽树苗一般会在阴天或傍晚,主要是为了降低其蒸腾作用
.
3.菜农卖菜时,不时往青菜上洒水,其主要目的是( )
A 增加菜的重量
B.使青菜干净
.
C.有利于蔬菜的水分散失
A 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 成熟区
.
.
7.小麦的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水分,如图是小麦根尖的结构图,吸水的主要部位和生长最快的部位分别是( )
A 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和③
D ②和④
.
.
8.被子植物要经历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种子萌发,需要满足自身条件和适宜的外界条件
(2)图中4是 _________ ,它是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
(3)图中属于叶肉部分的编号是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所以能进行
.
.
11.移栽黄瓜幼苗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团,目的是为了保护什么结构不受伤害( )
A 叶片
B.幼茎
C.根毛
D花
.
.
12.水分进出植物的主要途径依次是( )
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同步检测含解析

12.某同学在做“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如下图.请你结合做过的实验和观察到的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制作临时切片时,要紧捏并排的两片刀片切割,多切割几次,选取其中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其中,捏紧刀片的目的是为了切下的薄片 .(2)图中的数字指的是叶片的下表皮,判断的依据示下表皮的【】比上表皮多.(3)图中【】内有导管和筛管,其输导作用.(4)根据对叶片的观察,你认为叶片所属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 .四、中考链接13.(20__杭州)如图甲是研究植物蒸腾作用实验的示意图.(1)该实验的关键在于保证装置的密闭性,尤其是橡皮管与U型管连接处的密闭性.实验中,判断此装置的密闭性良好的依据是 .(2)人们大多选用阔叶的法国梧桐的枝叶而不是松树的枝叶进行实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束后,在此茎的基部上方横切,观察到其中只有B部分呈红色,如图乙,那么图中的A是植物茎的那一部分结构?(4)随着蒸腾作用的进行,植物内的水不断(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会吸收周围大量的热量.参考答案一、夯实基础1.成熟区导管2.蒸腾3.气孔4.上表皮栅栏较多叶脉水无机盐有机物海绵较少下表皮气孔保卫5.张开关闭6.叶面水无机盐二、能力提升7.A8.B 解析:植物的蒸腾作用主要在叶片上进行,叶柄、嫩茎也能进行少量的蒸腾作用.9.C 解析:蒸腾作用可使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增多.树木较强的蒸腾作用使得森林地区的降雨量增大,形成独特的“小气候”.10.D三、课外拓展11.A12.(1)迅速最薄更薄(2)⑤ ⑥ 气孔(3)③ 叶脉(4)器官四、中考链接。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生物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试题答案及解析1.水是生命之源.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同时还要不断地向外散失水分,水分的散失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刚同学想:叶片面积与植物散失水分有关系吗?针对这一疑问,他设计了如下实验:①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②用量筒量取等量清水,分别注入编号为甲、乙的两个锥形瓶里.③把两段枝条分别插入两个锥形瓶里,并用脱脂棉塞紧瓶口.④将两个实验装置至于相同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出锥形瓶中的脱脂棉和枝条.⑤用量筒分别测量两个锥形瓶中剩余的清水量,计算实验前后两个装置内的清水量的差值,记录在表中:的目的是.(2)实验步骤③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3)实验步骤④中.将两个装置至于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是利用了对蒸腾作用强弱的影响.(4)实验步骤⑤中,如果甲乙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相同,则说明:;如不同,则说明:.(5)该实验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举一例:.【答案】(1)形成对照;(2)避免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光照;(4)叶片面积与散失水分无关;叶片面积与散失水分有关;(5)叶;气孔;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或使植物有效散热).【解析】(1)在一株生长健壮的绿色植物上选取两段枝叶相似的枝条,一段保留全部叶片,另一段去掉大部分叶片,形成以叶片多少为变量的对照实验.因此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形成对照.(2)实验步骤③中,用脱脂棉塞紧瓶口的目的是避免水分蒸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实验步骤④中.将两个装置至于光下照射一段时间,是利用了光照对蒸腾作用强弱的影响.(4)实验步骤⑤中,如果甲乙两个装置内清水量的差值相同,则说明:叶片面积与散失水分无关;如不同,则说明:叶片面积与散失水分有关.(5)该实验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通道是气孔.植物的蒸腾作用对自身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试举一例:促进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水分(或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向上运输、或使植物有效散热).【考点】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2.海南岛尖峰岭热带雨林(具有“绿色水库”的美称)常年降雨量大,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A.生长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蒸腾作用【解析】蒸腾作用不仅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且还受植物本身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它是一种复杂的生理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热带雨林中森林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故选:D.【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3.永春牛姆林植被茂盛,空气湿度大,年降雨量多。
中考会考生物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知识点练习题课件

②实验现象:用放大镜观察茎的横切面和纵切面,发现只有导管被染成红 色。
(2)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途径 土壤溶液中的水分→成熟区表面的根__毛______细胞→根尖成熟区→根
中的导__管_____→茎内木质部的导管→叶片内叶脉中的导管→叶肉细胞 →__气__孔____→大气(水蒸气)。
1. 概念: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 【特别提醒】植物吸收的水分通过根、茎和叶中的导管运输到叶肉细
胞,一部分用于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其余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 2. 主要器官——叶片 (1)探究叶片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①实验过程:取同一植株相同粗细的两个枝条,枝条A保留叶片,枝条B 摘除叶片,将它们分别插入两个大小相同盛有等量清水的量筒中,油滴铺 满水面,将它们放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24小时后,观察量筒中液面的变化。
4. (2018咸阳)如图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 ①和⑤是储存营养物质的结构 B. 结构②和④都是叶肉细胞,里面含叶绿体 C. 图中运输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③叶脉 D. ⑥是气体交换的“窗口”,蒸腾作用的“门户”
命题点 2 蒸腾作用
2. (2015长沙)即便是沙漠中的植物,吸收的水也大多通过气孔散失了,散 失的方式为( C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3. (2019益阳)关于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B ) A. 根尖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B. 水由根向叶运输的结构是筛管 C. 水以气体形式散失主要是通过气孔 D. 植物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
(2)观察叶片的结构(人教七上 P110)
中考生物专题训练:《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含真题及解析)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A.降低叶片的温度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2.在烈日炎炎的夏日,森林里却显得格外凉爽湿润,这与树木的哪项生理活动有关()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以上都不是3.蒸腾作用的意义是A. 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B. 提高植物体表面的温度,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C. 提高植物体表面的温度,加速有机物的分解D. 降低植物体表面的温度,加速有机物的合成4.气孔是植物蒸腾失水和气体交换的“门户”,调节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细胞是A. 上皮细胞 B.表皮细胞 C.叶肉细胞 D.保卫细胞5.移栽植物幼苗时可在阴天或傍晚时进行,并去掉一部分枝叶,目的是降低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6.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欠科学的是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植物吸收水分C.呼吸作用在黑暗中也能进行D.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7.常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其原因是庞大的树冠不仅可以遮阳还可以进行()A、蒸腾作用B、呼吸作用C、光合作用D、吸收作用8.下表是培养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四组相同植物,叶片气孔张开程度最大的应是()9.控制蒸腾作用强弱的结构是()A、保卫细胞B、气孔C、叶片D、根毛10.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气孔是蒸腾作用的“门户”B、提高空气湿度C、空气湿度大,可促进蒸腾作用D、促进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11.蒸腾作用时,水分是以什么状态散失的()A、液态B、气态C、固态D、都不是12.在观察蚕豆叶表皮的气孔时,不需要的实验步骤是A.盖盖玻片B.染色C.滴加清水D.放置表皮13.如图的天平开始是平衡的,在光下一段时间后,会出现什么变化?A.左侧向上移动 B.右侧向上移动C.仍然处于平衡状态 D.不能判断14.移栽植物时,常常去掉几片叶,其目的是为了()A.降低光合作用B.减小呼吸作用C.减少水分蒸腾作用D.移栽方便15.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在移栽树苗时,去掉一部分枝叶有利于幼苗的成活,这是为了降低了植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中考生物一轮复习第9讲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习
题(1)
一、夯实基础
1.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 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 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D. 植物的茎中存在形成层,所以任何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
2.植物根从土壤里吸水的顺序是()
A. 表皮内的各层细胞,根毛细胞,导管,茎,土壤溶液
B. 土壤溶液,表皮内的各层细胞,茎,根毛细胞,导管
C. 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D. 表皮内的各层细胞,导管,土壤溶液,根毛细胞,茎
3.叶片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
A. 表皮
B. 叶肉
C. 叶脉
D. 气孔
4.叶是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以下对叶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叶片阔而扁平,有利于进行光合作用
B. 叶表皮上有气孔,是气体交换的门户
C. 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
D. 海绵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的叶绿体比栅栏组织叶肉细胞中的多
二、能力提升
5.“大树下面好乘凉”,在树下我们会感觉到空气湿度较大,温度较低,这是因为植物的()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扩散作用
6.现在正是桃、杏大量上市的季节,我们食用的主要是桃、杏的()
A. 果皮
B. 子房
C. 种皮
D. 种子
7.第23届省运会将于年在我市举办,各市区均投入一定财力进行城市绿化.在移栽一些树木时,绿化工人往往去掉一些枝叶,个别还采取遮阳措施,这主要是为了降低植物的()
A. 呼吸作用
B. 蒸腾作用
C. 光合作用
D. 吸收作用
三、课外拓展
8.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域往往降雨较多,其主要原因是植物的()
A. 呼吸作用较强,产生的水分多
B. 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
C. 光合作用较弱,利用的水分少
D.根吸水较少,消耗的水分少
9.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主要应用了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A. 在准备移栽的蔬菜秧苗根部带一小块土坨
B. 在温室大棚中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气体的浓度
C. 春季植树,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
D. 在我国北方,早春播种后,用透光的塑料薄膜覆盖地面
10.下列各项中能正确描述水分在无机环境中和生物界中的循环途径的是()
A. 大气→植物根系→植物叶片→大气
B. 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
C. 植物叶片→植物根系→大气
D. 自然降水→植物茎、叶→植物根系→大气
11.下列有关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促使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B. 降低植物体的温度
C. 提高大气温度,调节气候
D. 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12.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水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具有()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蒸腾作用
D. 吸收作用
13.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
B. 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
C. 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这主要是蒸腾作用拉动的
D. 森林中的枯枝落叶能吸纳大量雨水,也使雨水更多地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
四、中考链接
14.(阜阳)如图是植物蒸腾作用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二)是在实验(一)基础上的改进.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_______进行的吗?
(2)实验(二)探究的问题是:蒸腾作用的快慢是否与叶片的多少有关?
(3)预测实验(二)的结果:A、B、C三塑料袋中的水珠数;_______袋壁内水珠最多;_______袋壁内水珠较少;_______袋壁内水珠最少.
(4)实验(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夯实基础
1.D 植物吸收水的主要器官是根,根吸水的主要部位主要是根尖的成熟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扩大了根的吸收面积,可以吸收更多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路径是:土壤中的水分→根毛细胞→表皮内的层层细胞→根内的导管→茎内的导管→叶脉的导管→叶片的导管→叶肉细胞→气孔→大气(水蒸气).因此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根尖的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木本植物的茎的维管束由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组成,茎中存在形成层,所以木本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而草本植物的茎的维管束由木质部(不发达)和韧皮部组成,没有形成层,因此草本植物在完成细胞生长以后,就不在长粗.因此不是任何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增粗。
2.C 水分由浓度低的地方向浓度高的地方流动,在根毛区中,土壤溶液的浓度小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依次小于内部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水分就会从土壤溶液→根毛→根毛区表皮细胞以内的各层细胞→导管→茎。
3.A 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包括海绵组织和栅栏组织)、表皮(包括上、下表皮)和叶脉三部分.表皮属于保护组织,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营养组织;叶脉属于疏导组织.气孔被称为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所以叶片中具有保护作用的结构是表皮。
4.D 叶片是叶的主体部分,通常为一很薄的扁平体,有利于光穿透叶的组织以及最大面积的吸收光、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叶片的结构包括叶肉、叶脉、表皮三部分.叶表皮上有气孔,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它的奇妙之处在于能够自动的开闭.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因此,气孔是植物体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叶脉就是生长在叶片上的维管束,它们是茎中维管束的分枝,叶脉中含有机械组织支持叶片,使叶片在空中伸展,有利于接受光照,进行光合作用.被称为叶片的“骨架”,叶脉中还有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和输导有机物的筛管,因此有输导作用.所以叶脉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叶肉包括海绵组织细胞和栅栏组织叶肉细胞,其中栅栏组织叶肉细胞排列更紧密,叶绿体也更多,这也是叶片正面比背面绿的原因。
二、能力提升
5.C 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水由液态到气态要吸收热量,因此在此过程中能带走植物体内的热量,降低植物体的温度,继而降低环境的温度,因此在炎热的夏季,树林里凉爽宜人.可见C符合题意。
6.B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叶片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部位.移栽植物时,植物的幼根和根毛或多或少的会有一定的破坏,吸水的能力会降低,因此在移栽植物时,往往要剪掉大量的枝叶,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避免移栽植物出现萎蔫现象,提高移栽植物的成活率。
7.B 花生米是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
三、课外拓展
8.B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内以水蒸气的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也较凉爽,形成良性循环.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森林地区植物的蒸腾作用非常旺盛,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
9.C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移栽的树苗常被剪去大量的枝叶,是为了减少蒸腾作用,提高移栽树苗的成活率。
10.D 自然降水不能直接被茎叶吸收,茎叶不能将水分运输给根,然后散失到大气中。
11.C 蒸腾作用能降低大气湿度,调节气候。
不能提高大气温度。
12. C 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汽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是根吸水的动力,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运输,蒸腾作用还能降低温度,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约占植物吸收水的99%以上.因此,蒸腾作用还能增加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大气温度,调节气候.促进了地球的水循环。
13. B 植物的叶片上有许多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气孔是植物体散失水的门户.植物的气孔虽很小,但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多。
四、中考链接
14.解:(1)叶片;(3)A;B;C;(4)蒸腾作用的快慢与叶片的多少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