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马

合集下载

29马学案

29马学案

29《马》学案设计者兼馨施教者七年级班组姓名等次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1)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野生的马的特性。

(2)学习对比的写法。

2、难点:理解课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学习时间:一课时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解决生字词,准备基础大比拼(给加点的字注音)觑.鬣.剽悍..疆.场驯.良勇毅.窥伺..迎合.疮痍..枉.然阔绰.观瞻.妍.丽庇荫..遒.劲犷.野畸.形颚.骨慷慨..以赴相得益彰.有过之无不及.2、朗读全文,激情展示。

二、老师导学1、导学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

当你看到一匹拉着车的马喘息着默默地走过的时候,你是否会想到在广漠的草原纵情奔腾的成群的野马,它们的生存状态不同,外形、性格也迥然不同,你注意到了吗?下面我们一起研讨布封的《马》,大家一定有所收获。

2、作家作品简介,希望你能记一记: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代表作为博物志《自然史》。

三、分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速读课文,课文写了两种不同生存状态下的马,找找课文那些地方各写了那一种马?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3—5)2、小组讨论:人工驯养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3、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1)美质:(2)美德:(3)美貌:四、交流合作,问题探究4、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其他七种动物作比较。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5、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

反复阅读课文,说说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种马?为什么?五、体验与反思6、马是人类忠诚而高贵的朋友,但是人是不是马的朋友呢?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六、课堂小结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七年级语文29课_《马》

七年级语文29课_《马》

2、天然野生的马有什么特性?从课文中 找出这些词语。 总特性:自由奔放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 “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 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强 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 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 “互相眷恋,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 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相妒忌”。
属于家马的是 2 3 6 7 10
属于野马的是 1 4 5 8 9
3、作者对这两种马各持什么态度?文中的 依据在哪里? 深刻同情家马,由衷赞美野马。 4、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主要体现在哪 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采用对比手法来写。 全文: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 最后一段:以其他动物来衬托马的身体美貌 是大自然的杰作,突出并赞美马高贵的姿态。
5、理解下列语句含义: (1)、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 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首先“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 的驯养。其次,“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 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 己去寻找食物; “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1)指马 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2)指马从 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 用这一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 者对马的深刻同情。
不迷失方向称
终日奔忙谓之
老马识途
马不停蹄 一马当先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冲锋在前领先曰
祝事功有成 英勇悲壮战死沙场则用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 作家。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 从小受到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 国科学院。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 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 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 卷巨册《自然史》。他和百科全书派同时,但 并不参加启蒙运动。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 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 《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 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9_马-布封ppt课件

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9_马-布封ppt课件

天性“绝不凶猛”,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 动,团结和睦;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妒忌” 从不为一已之私争斗。
美德
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在所有的动物 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 最优美的”。作者用它和另外七种动物作了 盛赞马的高贵姿态。
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 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布丰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 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 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认准下列画线部分的字音
相觑
窥伺 妍媚 犷野 羁勒
qù 鬣毛 xùn 疮痍 chuò 庇荫 bìyìn 畸形 g勒uǎ得ng 变了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经离开教室,也可以向同学请教,及时消除疑难问题。做到当堂知识,当堂解决。 • 二、补笔记 • 上课时,如果有些东西没有记下来,不要因为惦记着漏了的笔记而影响记下面的内容,可以在笔记本上留下一定的空间。下课后,再从头到尾阅读一

l剽iè悍 kuī s阔ì 绰 zhān 颚骨 è 给予

jī lèLeabharlann 驯良观瞻 遒劲驾驭
整体感知
快速阅读课文
• 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 它们具有怎样的品格?
1.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勇毅:
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赛跑时, 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荣辱。
揣摩对比描写
• 马和狮子、驴子、牛、骆驼等的体形的比较 • 说明马是身材高大而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9马》word教案 (8)】

【最新精品】人教初中语文七下《29马》word教案 (8)】

《马》【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两种生存状态中马的不同特性。

2.学习运用比较描写事物特点的写法。

3.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本文语言上的优美之处。

过程和方法:以问题为导引,在探究中学习。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善待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

2.人应具有野马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正确认识马的特征。

2.学习比较描写的写法。

教学难点:野马精神的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师指导1.导入新课2.整体感知3.把握主旨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教师活动1.请学生说出有关“马”的成语。

2.根据有关“马”的成语请学生讲有关“马”的故事。

3.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引入新课。

二、指导学生感知课文教师活动1.请二三位同学接龙式朗读课文,其余学生勾画生字词并注意听评朗读情况。

2.请学生指正听读中发现的问题或提出自己不认识的字词。

学生活动1.进入情景2.朗读理解3.品味探究学生活动1.学生自由发言。

2.学生代表讲故事。

3.学生进入情景。

学生活动1.学生听读、勾画。

2.学生评议。

3.师生结合,正音识字。

4.出示投影片,强调掌握以下字词。

剽悍(piāo hàn)羁绊(jī)观瞻(zhān)相觑(qù)犷(guǎng)野遒(qiú)劲妒忌(dù)妍(yán)丽5.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既写了人工驯养的马,又写了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哪些特征?6.请学生讨论、交流。

7.教师点拨明确。

三、引导探究文章主旨教师活动1.请学生谈谈自己更欣赏两种生存状态中的哪种马?2.出示投影片,请学生讨论思考以下问题:(1)“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有何深意?(2)如何理解“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文章在描述马的外在特征时,用了许多其他的动物作比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给你怎样的启示?3.请学生就理解文意提出疑难,师生结合讨论明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9课《马》精练精析(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9课《马》精练精析(含答案)

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 )、壮观瞻.( )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 )丽的一撮.( )毛,项鬣.( )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2.下列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庇阴遒劲充沛B.窥伺驾驭羁绊C.繁殖颚骨妄然D.覆盖卑贱怆痍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它们互相眷恋..,依依不舍。

(喜爱)B.马是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均匀;比例和谐)C.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

(炫耀武力,显示威风)D.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

(毫无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4.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

( )(2)而最大的动物,如犀,如象,都可以说只是些未成型的肉团。

( )(3)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

( ) 5.综合性学习。

学习了本文之后,班级开展了“马的世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来完成任务。

(1)老师布置每人出一期以“马”为主题的手抄报。

请你仿照栏目一、栏目二的标题为这份手抄报再设计两个栏目标题。

栏目一:点击马的成语栏目二:吟诵马的诗作栏目三:栏目四:(2)请你写出两句含有“马”的诗句。

答:(3)请你讲述一个与马有关的历史人物或历史故事。

答:二、美文品析阅读下文,完成6~9题。

鹰周涛①雨水已经在地上横流,稀泥在脚下咕叽着,很有张力。

这时,肯定是上帝让他在偶然间一瞥,发现了正在泥水中蠕动的一物!他原以为是一只野兔或可怜的黄鼠狼,黄乎乎的一团,蜷缩着也不逃窜。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自我小测(新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自我小测(新

辽宁省锦州市凌海市石山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29《马》自我小测(新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

决战高考,改变命运。

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马1.以下标点符号语音学之一完全正确:(a)剽窃(BI)āo)窥视(KU)ī)马鞍缰绳(PèI)。

B.束缚(J)毁灭(Chu)āNG)李è。

C.树荫(Pì)奇野(GU)ǎNG)。

D.yánāNG)畸形(q)ī)…2。

解释下列句子中任何附加单词的含义。

(1)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词语:________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单词: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解释:他们无所无所畏惧,不需要团结起来抵抗侵略,不需要团结起来抵抗侵略,但他们相互依附,但他们是相互连接的。

他们是无畏的,不需要团结起来起来抵抗侵略,但他们是相互依附的单词:他们是,但他们是相互连接的,但他们是相互连接的。

他们是:他们是他们是无畏的,不需要团结起来抵抗抵抗侵略,不需要团结起来抵抗,但抵抗,但他们是抵抗,但他们是互相的,但他们是相互依附的,但他们是彼此的单词,但他们是相互连接的,但他们是相互依附的单词,但他们是相互连接的单词:他们是相互连接,但他们是相互连接的单词:他们是相互连接,但他们是彼此的单词:他们是相互连接的,但他们是彼此的单词:他们是相互连接,他们是彼此的。

29、马【布封】

29、马【布封】

29、马【布封】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积累优美的语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人工驯良的马和天然的马的特性,揣摩作者对两种不同状态下对马的不同情感。

3、揣摩文中的对比描写,了解对比描写的作用,并学会运用。

自学指导1、走进作者: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

生于勃艮第省的蒙巴尔城。

贵族家庭出身,父亲曾为州议会法官。

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

26岁人法国科学院。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

1753年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

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自然史》。

布封的主要著作《自然史》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自然的分期》等几大部分,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2、给加点字注音。

项鬣.(liâ)阔绰.(chuî)观瞻.(zhān)辔.头(pâi)疮痍..(chuāngyí)相觑.(qù)呵斥.(chì)犷.野(guǎng)鞍辔..(ānpâi)羁.绊(jī)锦毡.(zhān)妍.丽(yán)遒劲..(qiújìng)剽悍..(bìyìn)窥伺..(kuīsì)..(piāohàn)一撮.毛(zuǒ)庇荫3、解释词语。

慷慨以赴:毫无私心、毫不吝惜的前往。

剽悍:勇猛、强健。

观瞻:具体的形象给人的印象。

窥伺:暗中观察情况。

阔绰:豪华奢侈,排场大。

疮痍:创伤。

遒劲:雄健有力。

益,更加。

彰,明显。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相互配合,使二者的能力、作用、好处能得到充分展示。

4、整体感悟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29《马》

29《马》

驯良
xùn
qù 面面相觑
驾驭 yù
颚骨 è
cuō 遒的语句,体会作 者包含着对马怎样的感情?
家马
(同情)
勇毅、驯良
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 的精神 美质
(欣赏)
野马 豪迈、犷野,一无所畏, 和平团结 美德
最匀称优美,姿态高贵
美形
合作探究
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 人类是怎样对待这位”朋友”的?
如果你是一匹马, 你会选择哪种生 存方式?
如果我为马(梁晓声) 军马的一生是豪迈的;赛马的 一生是荣耀的;野马的一生是自 由奔放的;役马的一生如牛,注定 了辛劳的. 是的,如果在对生命形式的选 择时,我竟不幸没了做人的资 格,那么我恳求造物主赐我为 一匹野马。
做动物的好朋友吧
仿照课文的写法描写一种你 喜欢的动物并为它画一幅小 插图。
欣赏感受
老马识途

布 封
整体感知 走近马
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快速地朗读课文,说 说课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态下的马?
字词积累过关 剽悍 piāo hàn 妍丽 yán 窥伺 kuī sì 犷野 guăng
疮痍 chuāng yí 观瞻 zhān 妒忌 dù jì 项鬣 liè
n 庇荫 bì yì 相得益彰 zhān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它们“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为人类做各种服务。 自由豪迈的动物,成了低眉顺目的工具,可以看作是一 种悲哀的堕落。
天然野生的马有何特 性?
总特性:自由奔放
(1)美质:动作的自由,自由自在的生活,“既不受拘束,又 没有节制”,“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呼吸着清新的空 气”,“强壮、轻捷和遒劲”,“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2)美德:“绝不凶猛”,“豪迈而犷野”,“互相眷恋, 依依不舍”,“和平生活”,“欲望既平凡又简单”不“互 相妒忌”。 (3)美貌:“身材高大而身体各部分又都配合得最匀称、最 优美”,“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 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相得益彰”,“高贵姿态”,“它的 眼睛闪闪有光,并且目光十分坦率;它的耳朵也长得好,并且 不大不小”,“它的鬣毛正好衬着它的头,装饰着它的颈部, 给予它一种强劲而豪迈的模样;它那下垂而茂盛的尾巴覆盖着、 并且美观地结束着它的身躯的末端。”
对比
对比双方 人工驯养的马和天然野生 的马的习性特点 作 用 写出了人工驯养的马的驯良, 克制,处处受到束缚羁绊的不 自由,更表现了天然野生的马 的强壮、轻捷和遒劲,具有充 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
马和狮子、驴子、牛、骆 驼等的体形的比较 马与牛、驴的头颅的比较
说明马是身材高大而各部分又 都配合得最匀称、最优美的。
• 小结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 者一个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 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
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 更能表人现物的性格,突 出文章的中心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
精读课文,品析句子。
●“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
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解析:“这一切”(指的是精神的束缚)与脚下的 “蹄铁”(身体的束缚)相比。“有过之无不及” (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
●“它们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
接受束缚而告终”
解析:“教育”(拟人化用法,指人类对马的驯养。 人类强加的)
“接受”(马接受了这种束缚,服从成了马的天性。 马对人类的驯养从精神上的接受)
拓展延伸
有关“马”的成语知多少
立了功说 雄健强盛叫 汗马功劳 龙马精神 老马识途 马不停蹄 一马当先
不迷失方向称
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本文写了哪两种生存状 态下的马?分别有什么特性?
人类驯养的马
天然野生的马
被征服之后的马具有怎样的特点? 勇毅:无论是在疆场上,还是在平时的射猎、演武、
赛跑时,它们都精神抖擞、慷慨以赴,与主人同生死、共 荣辱。
驯良:它们不但屈从人类的操纵,还会迎合别人的心
提起马,我想大家脑海里肯 定有非常鲜明的印象。马留给我 们的印象或是飒爽英姿,或驰骋 疆场,或雄姿英发,或勇猛剽悍, 即使年已衰老,但仍能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 下马的风姿。
布封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语句,整体感 知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揣摩体会对比描写,了解其作用, 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3、抓住关键,品味语言,体会作 者对马的人格化的描写,培养学生个 性化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突出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人 一种轻捷的神情,恰好与颈部 的美相得益彰。
马与牛、驴、骆驼、犀牛、 突出马的眼睛闪闪有光且目光 狮子的眼睛、耳朵、尾巴 坦率,各部位配合优美。 的比较。
还记得《绿色蝈蝈》
• 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 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在我国北方, 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 有时我甚至还看到蝈蝈非常勇敢地纵身追捕蝉, 而蝉则惊慌失措地飞起逃窜。就像鹰在天空中 追捕云雀一样。 • 关于食物,我遇到了喂养螽斯时同样的麻烦。 我给它们莴苣叶,它们吃了一点儿,但不喜欢。 • 蝈蝈也存在着同类相食的现象。诚然,在我的 笼子里,我从来没见过像螳螂那样捕杀姊妹、 吞吃丈夫的残暴行径,但是如果一只蝈蝈死了, 活着的一定不会放过品尝其尸体的机会的,就 像吃普通的猎物一样。这并不是因为食物缺乏, 而是因为贪婪才吃死去的同伴。
布封(1707—1788),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 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 1739年起担任皇家花园(植物 园)主任。1753年被法兰西学 院接受为院士,入院时发表 著名讲演《风格论》 。他用 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 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巨册的 博物志《自然史》,笔锋富 于感情,语言优美,又不乏 艺术的形象描绘,具有很高 的艺术价值。
终日奔忙谓之
冲锋在前领先曰
事功有成轻易取胜言 英勇悲壮战死沙场则用
马到成功
马革裹尸
这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 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 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 下的不同形象,字里行间,流露出 作者对“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 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 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 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 选择哪种生存方式?
文章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主 要体现在哪里?有什么表达作用?
采用对比手法来写。
全文:以家马的驯良来衬托野马的自由奔放;
最后一段:以其他动物来衬托马的身体美貌是 大自然的杰作,突出并赞美马高贵的姿态。 从作者对两种马的情感来看,作者对家马是深 切同情,对野马是由衷赞美。二者对比更能突 出作者对野马的赞美之情。
字词积累:
剽悍 piāohàn慷慨以赴 kāngkǎi 驯良 xùn 驾驭 jiàyù 鞍辔 pèi 羁绊 jībàn 阔绰 chuò 观瞻 zhān 一撮毛 zuǒ 鬣 liè 庇荫 bì yì n 犷野 guǎng 畸形 jī 相得益彰 zhāng 鬃毛 zōng 抖擞 窥伺 疮痍 妍丽 无垠 妒忌 觑 dǒusǒu kuīsì chuāngyí yán yí n dù q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