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论文

合集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评价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评价的研究依据新课程评价改革的要求,思想品德新课程实践性作业评价在评价理念、评价主体、评价焦点、评价方法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本文着重探讨了操作性作业评价、调查性作业评价、语言表达性作业评价的操作与实践。

标签:新课程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评价一、思想品德新课程学生作业评价的主要变化1.评价理念的变化。

思想品德新课程在评价理念上要从侧重选拔向侧重学生的发展转变,关注学生的发展、提高和未来,通过积极的评价更好地发挥对学生的激励与促进作用。

2.评价主体的变化。

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不再是学生学习情况的唯一评价者,评价主体开始由单一向多元过度,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评价、家长评价等,让学生在评价与反馈中,“看到自己在发展中的长处,增强学习的信心,也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能调整自己的学习”。

3.评价焦点的变化。

思想品德新课程学生学习评价的变化突出表现在评价焦点的变化上,不再以结果评价为中心,而是注重过程评价,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促使“在评价反馈后被评价者对评价的认同与原有状态的改善”。

4.评价方法的变化。

过去那种单一的纸笔测试评价方法,忽视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此评价方法的变革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运用分层考核与分类评价的方法,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二、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评价操作与实践(一)在对学生进行实践性作业评价前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1.制定《学生实践性评价标准》,并向学生仔细解释其中的条款,在班级内张榜公布,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并自觉、主动地配合学习评价;2.将全班分成若干合作学习小组,一般以4人为一个组,并指定小组负责人;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

(二)思想品德实践性作业评价操作《思想品德》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课程目标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中学生评价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中学生评价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政治课中学生评价研究一、思想政治课堂中评价的原则1.多元性原则。

指的是评价的内容可以多元化,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程度,也要重视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评价方法多元化,除考试和测验外,还应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

评价主体多元化,除教师以外,家长、学生本人、同学、社区相关人员都参与到评价中来,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

2.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人。

3.激励性原则。

思想政治学科的评价要以激励性为主,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要肯定学生的成效与进步,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4.过程性原则。

对学生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

评价的着眼点放在学生为实现目标所作的努力过程中,注重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的变化,及时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

二、思想政治课堂中评价存在的误区1.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

新课改要求必须要体现创新。

但在何处体现创新呢?在教学实践中最明显的就是教学形式的创新。

因此在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是否符合新课改理念时则片强调形式的新颖。

2.缺乏清晰的认识。

在教学评价实践中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教学评价的参与者往往对教学评价的实施缺乏清晰的认识,导致教学评价实施中出现各种问题。

这些由认识不清晰导致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理解的误区导致行动的过失。

二是缺乏经验导致探索的过失。

3.过分重视教学的监督功能。

在新课程的评价理念中强调教学评价应发挥诊断、激励和促进教学发展的功能,但在评价教学活动时往往强化了评价对教学的监督功能。

主要表现为:(1)评价教师课堂教学往往注重发现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而忽视教学中的闪光点。

(2)注重结论性评价而不注重激励性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注重现有水平的定性,而不注重与教师互动分析问题,提出鼓励性、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指导教师提高和发展教学水平。

【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新课程视域下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刍议

【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新课程视域下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刍议

【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新课程视域下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刍议新课程视域下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刍议新课程视域下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刍议[摘要]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是整个中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由于道德内涵、外延的丰富性和德育过程的长周期性、多维性,使品德评价的变量庞繁,过程复杂,效率难以把握,成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薄弱环节。

国内外关于中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的研究颇多,众说纷纭,但研究往往专注于评价过程的某一方面,而很少关注到”思想品德评价工作是一个有机整体”这一事实,大部分仍局限于对具体评价方法的分析。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研究从中学生思想品的评价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角度对新课程视域下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思想品德评价存在问题对策分析一、关于中学思想品德评价的文献综述重庆市巴县中学教师郭荣在其论文《浅谈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不同方式》中提出品德评价对学生的品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它引导广大学生,按照国家对中学生的基本要求这个标准方向去努力;它指出中学生品德的优劣程度,行为表现的好与差、正确与错误,发挥诊断功能;它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激起行为动机,进而发挥强化良好品质,抑制不良品质,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

席家焕在其论文《中学生思想品德的定量平价》指出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也是个体思想品德方面知、情、行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矛盾运动过程,虽然中学生的思想复杂多变、千发万别,但不是虚无漂缈.不可捉摸的,它和其它事物一样,是可以用数量来表示或量化的。

冯建军在其论文《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的量化方法探讨》一文指出,所谓思想品德评价就是教师、学生群体(包括自己)依据一定的社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思想行为等做出一定的价值判断。

思想品德评价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在我国传统的学校管理中,学生思想品德的评价一向采用等级记分的方法,即用甲、乙、丙、丁或优、良、中、差四等表示,这种方法虽容易区分学生的品德等第,便于实行,但划分时标准很难把握,且有点粗略。

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

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毕业设计(论文)院系名称:百度网络学院专业:百度学生姓名:百度学号:123456789指导老师:百度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9年3月1日摘要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及时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即时评价,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机制,实施有效、高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要求。

现下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方式相对落后,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在评价时回避、应付学生的回答;缺乏情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表扬泛化,评价失真;只重预设,忽视生成;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评价方式单调、简单;评价主体单一。

本文以新课程评价理论为指导,对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进行了研究。

我们认为搞好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需有三个前提条件,遵循六项原则,运用好五条策略。

三个前提条件是:了解学生,关爱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即时价环境;提高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六项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情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五条策略是:坚持激励性评价,饱含人文关怀;注重生成性评价,利用好动态资源;多种评价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个体差异,突出相对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AbstractThe class impromptu evaluation is a kind of class activity that in the course of the class teaching, teachers give timely value judgments at any time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basis of students’ studying behavior, st udying status and study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he new course that all 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e new course reform makes us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to giv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impromptu evaluation, to treat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a right way, to optimize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exchanging mechanism and to implemen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eaching. Because some teachers have outmoded evaluations idea and the evaluations way lag behind relatively, which causing impromptu evaluations of our country have a great deal of ques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During the evaluation, teachers give evasive answers to meet the students’ questions, lack of emotion and even sarcasm students, praise generally and evaluate distortional, only value the default but neglect the generated and neglect the education on students’ emotion, attitudes and value. Their ways are usually dull and easy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bject is too single。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即时评价策略初探摘要:即时评价策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学习过程及效果等因素进行即兴点评的教学策略,它对课堂教学有着导向、反馈、激励和调控的作用。

基于此,本文就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即时评价策略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政治课堂;即时评价策略现代教学心理学告诉广大教育工作者,当学生表现良好的时候,教师就应该给予其及时的认可,这样学生的心理方面就能得到满足,并形成愉悦的心情,进而产生继续努力的动力。

某位教育学家也曾经说过,教师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鼓舞和唤醒学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即时评价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相较于其他学科,即时评价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使命。

因为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年少、好强、易冲动、自制力较差的时期,而此时正确的即时评价,能够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同时,有效的即时评价,能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并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

所以,对即时评价策略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中的运用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评价氛围良好的思想政治教学氛围是教师进行即时评价的关键。

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富有生命力的,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并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乐学”的学习品质。

而营造好轻松愉悦的评价氛围,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加强思想政治教师的自身素质水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着引导人的角色,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素质涵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的素质及教学水平能够大大地加强课堂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自觉地加强自身水平的建设,时时做出表率,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带动学生;其次,明确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明确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目标,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教学内容过于简单则会让学生失去进取的兴趣,内容难度过大,学生无论怎么思考也找不到答案就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学习缺乏主动性。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理解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理解论文

新课程标准下对思想政治教学评价的理解《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政治素养的全面提高,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评价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依据这样的认识,我结合新课程教学实践,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的理解。

一、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我们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培养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普通高中政治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相衔接,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政治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其中包含着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的或目标的精辟概述。

然而我认为,思想政治能力培养也好,思想政治素养全面提高也罢,不是依赖教师的灌输和学生的“接受性学习”,而是在于以教学目标为纲,指导评价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有两个基本点:(1)它是教育主体的一种预期,体现了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尽管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都是预设的,但在教学中预设仍然占有突出的位置;(2)这种教育主体的预期蕴含的是一种教育价值。

教学目标的确定实际上是教育主体的一种价值选择。

这样的评价目标设计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在学习过程中感知学习的乐趣与收益。

二、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的和谐统一长期以来,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依靠考试这一方式,然而考试又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以致在教学的时候产生了重成绩轻能力的倾向。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应强调价值一元化与评价多元化和谐统一,即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运用评价策略,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探究南靖县教师进修学校王阿雄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对课程实施具有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是课程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手段是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

那么我们究竟应以哪些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要素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什么样的思想品德课才是一堂好课?又以什么样的指标去衡量呢?这些都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同时也是我们在教学评价中不得不直面的难题。

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思考和研究,研制了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并在我县各中学逐步实验推广。

一、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制定的依据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新课程实施后的课堂教学评价应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建立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强调“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和分享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的需求”。

同时,新课程十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倡导让学生亲历亲为,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因此“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新颖的学习方式。

显然,在新的学习方式中,教师已不是一个知识灌输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同时指出:“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价值导向,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评价要真实、公正、可信,要客观记录和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想品德发展状况及发展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进取意识。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教学摘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制定本课程标准。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需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面向全体学生,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关键词:新课标思想品德面向全体合作探究学习主体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不断增多,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对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所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作为新课程理念实施的载体,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过程,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转变。

从初中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按照初中生年龄特征,将教学内容渗透在不同知识中,以新的教学理念带动思想品德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着初中生的现实生活。

我作为教育组织者的教师,下面就谈谈在新课标理念下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一些感悟。

一、营造宽松、民主、平等、活跃的课堂氛围。

新课标要求从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出发,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探究创造性的教学,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形成。

课改后,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初一初二教材,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情绪,男女生交往,师生交往等,和学生很接近,很亲切,学生也很乐于接受。

教材内容也决定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交流很重要。

在新课程下,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资源。

在上课交流的过程中,我总是注意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

学生讲得精彩的地方,及时称赞。

对于讲的不好的学生也总是鼓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犯错误,也会受社会上不良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要真情的亲近学生,深入地了解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态度,自然愿意和教师亲近与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题目: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摘要课堂即时评价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及时进行价值判断的一种活动。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即时评价,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机制,实施有效、高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重要要求。

现下的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评价观念陈旧,评价方式相对落后,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在评价时回避、应付学生的回答;缺乏情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表扬泛化,评价失真;只重预设,忽视生成;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评价方式单调、简单;评价主体单一。

本文以新课程评价理论为指导,以行为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对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进行了研究。

我们认为搞好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需有三个前提条件,遵循六项原则,运用好五条策略。

三个前提条件是: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即时价环境;提高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六项原则是:主体性原则;发展性原则;适度性原则;指导性原则;情感性原则;艺术性原则。

五条策略是:坚持激励性评价,饱含人文关怀;注重生成性评价,利用好动态资源;多种评价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个体差异,突出相对性评价;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和谐课堂。

关键词: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AbstractThe class impromptu evaluation is a kind of class activity that in the course of the class teaching, teachers give timely value judgments at any time in the classroom on the basis of students’ studying behavior, studying status and studying results.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he new course that all 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ents, the new course reform makes us an important requirement to giv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impromptu evaluation, to treat students’ performance in a right way, to optimize the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and exchanging mechanism and to implement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teaching. Because some teachers have outmoded evaluations idea and the evaluations way lag behind relatively, which causing impromptu evaluations of our country have a great deal of questions at the present stage. During the evaluation, teac hers give evasive answers to meet the students’ questions, lack of emotion and even sarcasm students, praise generally and evaluate distortional, only value the default but neglect the generated and neglect the education on students’ emotion, attitudes and value. Their ways are usually dull and easy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subject is too single。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impromptu evaluations in junior high school morality class directed by the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new course and based on the theory of behaviorism, humanism psychology,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constructivism. It needs to fulfill three preconditions, follow six principles and use five tactics. The preconditions involve coming into students and understanding students, creating the good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improving the teachers’ capacity and level. The principles include subjectivity, development, moderation, guidance, emotion and artistry. The tactics comprise insisting incentive evaluation with full of humanistic care, focusing on generation by making good use of dynamic resource, combining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to fully mobilize the students’ studying enthusiasm, paying attention to students' individual differences to highlight the relative nature of the evaluation and diversifying the subjective evaluation to build a harmonious classroom atmosphere.Key word: the new course; Moral Character course; class impromptu evaluation; study目录一、引言 (1)1、国外课堂评价研究现状 (1)2、国内课堂评价研究现状 (3)二、理论概述 (4)1、概念界定 (4)2、理论基础 (4)⑴行为主义理论 (4)⑵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4)⑶多元智能理论 (5)⑷建构主义理论 (5)三、当前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5)1、回避、应付学生的回答 (6)2、缺乏情感,甚至讽刺挖苦学生 (7)3、表扬泛化,评价失真 (7)4、只重预设,忽视生成 (8)5、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9)6、评价方式单调、简单 (10)7、评价主体单一 (10)四、进行恰当有效课堂即时评价的意义 (11)1、有利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把握反馈信息,优化课堂教学 (11)2、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全面、和谐发展 (11)3、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12)五、进行良好的课堂即时评价的条件 (12)1、走进学生,了解学生 (13)2、创设良好的课堂即时评价环境 (13)3、提高教师课堂即时评价的能力和水平 (14)六、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的原则 (15)1、主体性原则 (15)2、发展性原则 (15)3、适度性原则 (15)4、指导性原则 (16)5、情感性原则 (16)6、艺术性原则 (17)七、新课程背景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的基本策略 (17)1、坚持激励性评价,饱含人文关怀 (17)2、注重生成性评价,利用好动态资源 (19)3、多种评价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0)4、重视个体差异,突出相对性评价 (22)5、评价主体多元化,构建和谐课堂 (24)新课程下思想品德课堂即时评价研究一、引言2001年9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宗旨在全国拉开了序幕,接踵而来的,是发生在教育领域中包括课程的结构、功能、管理、开发、评价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其中,评价问题由于其独特的“指挥棒”与导向性特点,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评价改革是推动和促进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和保证。

教育部印发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将评价改革列为课程改革的6项目标之一,提出课程评价的方向“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并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①《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目的与原则中,也已经明确指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的学习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要注意发展、变化和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注意给与学生足够的机会展示他们的成绩。

”②形成性评价认为评价是一个过程,不仅发生在教学活动之后,更应伴随、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只有充实、有效的过程,才会有精彩的结果。

新的评价理念为思想品德教师带来了新的思想和挑战,落后、陈旧的评价观念和方式已不再适应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要求,转变课堂即时评价的观念和行为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内容。

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作为师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发挥着导向、激励、反馈、总结等多重功能,成为改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即时评价,正确对待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和交流机制,实施有效、高效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给我们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和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