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版本
氧气生产安全技术范本

氧气生产安全技术范本氧气生产是工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艺,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氧气生产过程的安全与稳定,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以下是一份氧气生产安全技术范本,供参考:一、氧气生产的安全评估1. 制定氧气生产的安全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内容和步骤。
2. 对氧气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氧气压力升高、温度升高、氧气泄漏等情况的分析和评估。
3. 对氧气生产设备的设计和结构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4. 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二、氧气生产设备的安全设计1. 设计氧气生产设备时,应采用防尘、防爆、防火等安全设计要求,确保设备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耐高温性能。
2. 设备内部应配备有效的温度、压力监测装置,当温度、压力超过设定值时,应及时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设备上应安装可靠的泄漏检测装置,监测泄漏情况,并及时报警。
4. 设备应设置合理的通风装置,确保设备内部的氧气浓度处于安全范围。
三、氧气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1. 设备操作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熟悉氧气生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在氧气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操作温度和压力,避免超过设定范围。
3. 对氧气生产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问题。
4. 设备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氧气泄漏,如发现泄漏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并通知相关人员。
四、氧气储存与运输的安全控制1. 氧气的储存应设置专用的储存仓库,确保储存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并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分类、标识和储存。
2. 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氧气容器,确保容器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3. 氧气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严格控制车辆的行驶速度、采取防撞措施等,确保氧气的安全运输。
五、事故应急预案1. 制定氧气生产的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安全事故的应对措施和责任分工。
氧气安全技术说明书资料【范本模板】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CSDS化学品名称:硫酸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地址:XXX工业园邮编:XXX 电话:XX应急咨询电话:XX填写日期:2016年9月20日XXXXX有限公司危险化学品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液氧按照GB/T 16483 GB/T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16年8月3日 SDS编号:YXCCC-01编制日期:2013年5月31日版本:YYANG-2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液氧化学品英文名:Industrial oxygen企业名称:XXXX有限公司地址:XXXXX工业园邮编:XXX 传真电话:XXX联系电话:XXX 电子邮件地址:XXX。
com企业应急电话:XXXX(24h)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氧气用于切割、焊接金属,制造医药、染料、炸药等。
液氧广泛应用于钢铁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医疗卫生行业.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氧为淡蓝色液体,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
与可燃蒸气混合可形成燃烧或爆炸性混合物。
容器遇明火、高热源有爆炸危险.吸入量过多时可发生肺水肿,呼吸窘迫综合征,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甚至死亡,长期接触发生眼损伤或失明。
液态氧可引起冻伤.GHS危险性类别:氧化性气体-1,加压气体-液化气体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可引起或加剧燃烧;氧化剂;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戴防护手套,防止冻伤.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
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它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避免高浓度吸入。
事故响应: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皮肤接触:接触液氧后,浸入温水中,就医.眼睛接触:脱离富氧区.接触液氧后,立即用大量水冲洗15分钟以上,就医.现场禁止吸烟。
氧气生产安全技术(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氧气生产安全技术(标准版)氧气生产安全技术(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
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1.氧气安全生产的特点氧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比空气重。
标准大气压下液化温度为—182.98℃。
液氧系天蓝色、透明、易流动的液体。
凝固温度为-248.4℃,呈蓝色固体结晶。
氧与其他物质化合生成氧化物的氧化反应无时不在进行,纯氧中进行的氧化反应异常激烈,同时放出大量热,温度极高。
氧是优良的助燃剂,与一切可燃物可进行燃烧。
与可燃气体,如氢、乙炔、甲烷、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容易发生爆炸。
氧气纯度越高,压力越大,愈危险。
各种油脂与压缩氧气接触,易自燃。
氧气的制取方法很多,一般有化学法、电解法、吸附法和深度冷冻法等。
深度冷冻法制氧以空气为原料,电耗低(1.8~2.16MJ/m3)、成本低、产量高、质量好,安全运转周期长,工艺成熟,目前已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2.氧气生产的安全技术随着吹氧炼钢、高炉富氧鼓风等强化冶炼的措施和钢坯自动火焰清理机新技术的采用,钢铁企业的用氧发展很快,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用氧部门。
其特点是装机多,容量大,普遍采用大型制氧机组,小时产氧量达数万立方米,单机容量为3200~3500m3/h。
氧气在钢铁企业生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并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其相互气体安全技术规章制度gb16912-2008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目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5生产运行和设备的一般要求6氧气生产和设备7相关气体生产和设备8氧气管道9检修维修10氧气使用11职业防护前言本标准4.2.2、4.2.3、4.3.1、4.3.2、4.3.3a)、4.3.3b)、4.6.6、4.6.12、4.6.13、4.6.17、4.6.18、4.6.19、4.6.20、4.6.21、4.6.22、4.6.23、4.6.24、4.6.26、4.6.28、4.6.29、4.6.30、4.7.1、4.7.2、4.7.3、4.7.4、4.8.6、4.11.2、4.11.3、6.2.1、6.2.2、6.2.5、6.2.10、6.5.2、6.5.3、6.5.4、6.5.12、6.6.3、6.6.4、6.7.4、6.9.4、6.12.1、7.1.1、7.2.2、7.3.3、7.3.14、7.3.16、7.3.20、7.3.23、7.3.24、8.1.1、8.1.4、8.1.12e)、8.2、8.4.4、8.5.1a)、8.6.2a)、8.6.4、8.7.5、8.7.7、9.1.2、9.2.2、9.2.14、9.2.15、9.3.2、9.3.7、9.4.6、9.6.1、9.6.2、9.7.1、9.7.4、9.7.6、10.3.2、10.3.7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从实施之日起,代替GB1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本标准与GB16912—1997《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的主要区别如下:———本标准的名称改为《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第1章主要增加了“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采用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的单位。
”———第2章引用了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增加了相关标准。
———第3章增加了3.22、3.23、3.24、3.25、3.26、3.27。
GB 氧气与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范

目次前言1 范围2 引用标准3 定义4 基本要求5 生产运行和设备的一般要求6 氧气生产和设备7 相关气体生产和设备8 氧气管道9 检修维修10 氧气使用11 劳动卫生前言为了确保氧气及相关气体的生产、储存、输配和使用安全,本标准对氧气厂(站、车间)的设计、施工、运行、维护检修和管理等环节的安全技术要求作出了具体规定。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冶金工业部安全环保研究院。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能源总厂、武钢能源总厂氧气厂、武钢钢铁设计研究院、天津钢厂氧气厂、攀钢氧气厂、新余钢铁有限公司、上海梅山(集团)有限公司炼钢厂、鞍钢氧气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维发、马大方、靳瑞安、蔡令放、郭玉玲、赵雅泉、王旭、吴用明、庄胜强、王大忱、黄小武。
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氧气及相关气体的生产、储存、输配和使用中必须遵守的安全要求。
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的企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本标准未被引用的相关标准亦应视之有效。
GB 3096-93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固定式钢直梯GB 固定式钢斜梯GB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GB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GB 4962-85 氢气使用安全技术规程GB 7144-86 气瓶颜色标记GB 7231-87 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和识别符号GB 8336-87 气瓶专用螺纹量规GB 8958-88 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 9251-89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GB 10877-89 氧气瓶阀GB 12135-89 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GB 12137-89 气瓶气密性试验方法GB 12348-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3004-91 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GB 14194-93 永久气体气瓶充装规定GB 50030-91 氧气站设计规范GB 50034-92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 50057-9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92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177-93 氢氧站设计规范GBJ 11-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9-87 工业企业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52-83 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61-83 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J 122-88 工业企业噪声测量规范GBJ 140-90 建筑灭火器材配置设计规范GBJ 235-82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6-82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氧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氧气安全技术说明书惠州市和健化工燃料有限公司沥林气体厂名称:工业氧气编号:hj004b版化学安全技术规范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中文名称:工业氧气化学品英文名称:industrialoxygen企业名称:惠州和建化工燃料有限公司利林燃气厂地址:惠州市中开高新区利林镇齐岭村新耀开发区邮编:516235国家应急电话:(0532)83889090;(0532)83889191推荐用途:净化空气、氧化剂等限制用途:无资料第二部分危险概述危险性类别:第2.2类氧化性气体警示词:危险象形图:危害特征:可引起或加剧燃烧,氧化剂侵入方式: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嗽,然后胸闷,胸骨后有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在严重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肺水肿甚至呼吸窘迫综合征。
当吸入的氧气浓度高于80时,会出现面部肌肉抽搐、面色苍白、头晕、心动过速、虚脱,然后因强直性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暴露在60~100KPA(相当于吸入的氧气浓度约40)的氧气分压下,严重时可导致眼睛损伤和失明。
环境危害:不会污染大气燃烧爆炸危险:强氧化剂和助燃剂;当与乙炔和甲烷混合时,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如果是明火,在高温下有燃烧和爆炸的危险。
注意事项:发生事故后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远离热源、火花、明火、表面热;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第1页,共5页惠州市和健化工燃料有限公司沥林气体厂名称:工业氧气编号:hj004b版,应采取防静电措施;生产设备接地;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保持容器密闭;并储存于阴凉通风处;戴防护手套;如果空气中的浓度超过标准,佩戴呼吸防护设备;禁止在工作场所进食、饮水或吸烟;防止液态氧接触皮肤;事故响应吸入器,去有新鲜空气的地方,保持呼吸畅通。
严重者,请就医。
皮肤接触液氧,立即脱去接触的衣物,用水冲洗,如有冻伤立即就医;如果没有危险,消除一切点火源。
氧气安全技术说明书

急性中毒:LC50〉5000ppm,1h,不生发急性中毒。但当空气中的氧含量超过60%(V/ V),吸入12h 以上,能引发肺充血障碍等症。 刺激性:无刺激性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对水生物、陆生物、有益微生物都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理
法规消息:《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做了相应的规定。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13690-92.) ,将其划为第2.2类助燃气体。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年12月31日颁发),是对气瓶安 全的基本要求。包括: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储存、运输、经销、使用和检验等做了明 确的规定。 《工业用氧》(GB/T3863-1998)规定了产品的技术要求、实验 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等内容。
呼吸系统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无 无 无 第九部分 外观与性状: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熔点:(℃)-218..4 相对密度:(水=1):1.140(-182.8℃,101.3KPa) 沸点:(℃)-182.97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429(0℃,101.3KPa) 饱和蒸汽压(KPa):121.6(-218.4℃) 临界温度(℃):-118.8 临界压力(MPa):5.036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无资料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溶解性:微融于水和乙醇。 主要用途:用于火焰加工和炼钢等其他工业目的。 第十部分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还原剂(如氢气)、有机物(如油脂)、易燃物(如棉花)、金属粉末。 避免接触条件:热源、明火、阳光曝晒、撞击、剧烈震动、腐蚀物品 聚合危害:不能发生 分解产物:O3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稳定性和反应性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理化特性
氧气生产安全技术规程

氧气生产安全技术规程前言氧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救治和科学研究等领域的气体。
然而,由于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高热能、易燃、支持燃烧等特性,因此需要特别的生产、使用和存储规定。
本文将针对氧气生产过程中的相关安全技术进行介绍和规定,以确保氧气的生产和使用可以得到安全的保障。
氧气生产安全技术规程1.氧气生产厂房建设和布局氧气生产厂房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在设计和布局过程中,应考虑到生产操作的安全性,厂房的通风、排气和防火设备等配套设施要符合要求。
此外,应设置专门的操作室、管理室和保护装置控制室等工作区域,以便于对生产和设备等方面的管控和维护。
2.氧气生产设备和管路安全防护氧气生产设备和管路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进行安装和设计,以确保其安全性。
在生产设备和管路中设置各种防护设施,如防火、防爆、防漏等,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此外,对于那些容易发生电火花或者伴有高温的生产设备,应进行专门的防护措施,以保证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3.氧气生产现场管理与操作规范氧气生产现场管理应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有关要求制定现场管理制度,确保生产操作和生产设备的安全性。
在生产过程中,应进行现场巡检,并随时排查隐患,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进行预警和防范。
此外,还应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生产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学习遵守操作规范,做好对新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4.氧气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措施在氧气生产中,突发事故可能随时发生。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应制定有效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当发生安全事故时,应根据预案进行快速有效地应急处置,保证安全事故的范围和危害程度最小化。
对于生产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应及时进行事故分析,总结教训并加以改进。
5.氧气生产纪律和安全检查生产作业中所有员工必须遵守氧气安全操作规程。
对于那些违反操作规程的人员,要进行人事处理,并进行安全教育。
为了防止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和设备问题导致事故的发生,生产厂房应实行有关规定的安全检查,并进行检查记录和报告,以确保各项安全规定得到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696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氧气的安全生产技术标
准版本
氧气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氧(O₂)是一种无色、无嗅、无味的气体。
分子量为32。
相对密度为1.429(空气=1)。
熔点为-218.4℃。
沸点为-183℃。
能被液化和固化。
液氧呈天蓝色。
略溶于水。
在常温时不很活泼,对许多物质不易发生作用;但在高温时则很活泼,能与多种元素直接化合。
助燃物质。
氧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
它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很广。
乙炔一氧焰用于金属的焊接和切割,在冶金工业中,氧被用于钢铁熔炼、轧钢和有色金属提炼。
在医疗和深入作业中都大量用到氧。
现代工业采用深冷分离法制取氧气。
按其生产工
艺中压缩空气的压力分为:高压流程、中压流程、双压流程及全低压流程4种。
虽然各种流程采用的空气分离设备(制氧机)有所不同,但制氧过程大致包括6个阶段:(1)空气净化;(2)空气压缩;(3)压缩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清除;(4)空气液化;(5)轻馏分离成氧和氮;(6)产品的储存和运输。
空气分离(全低压)流程:如图所示。
空气经过滤后进入压缩机压缩到0.5~0.6MPa后,分成两路,分别进入氧蓄冷器和氮蓄冷器。
冷却后一部分空气送至二氧化碳吸附器、透平膨胀机,由精馏塔上部入塔。
冷却后的大部分空气由塔下部进入。
由精馏塔主蒸发器下部出来的氧气(分离出其中的液态空气和液态氮后),在氧蓄冷器中与空气换热后即成为成品氧。
由精馏塔顶部出来的纯氮,经空气过冷器后,再经氮蓄冷器被空气加热到常温,即成为成品导出。
成
品氧进入气柜,再经压缩后充入氧气瓶或直接送至氧气用户。
空气分离(全低压)流程图
职业危害制氧工艺的特征是高压、低温、易燃、易爆。
主要危险是火灾、爆炸,此外也会发生缺氧窒息事故。
(1)空分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是最大的威胁。
空气压缩机轴瓦、排气管道和设备等处是压缩过程中火灾、爆炸事故多发部位。
主要原因是:①冷却水中断或供应量不足;②润滑油中断或供油量不足;③排气管道的积炭氧化自燃。
其中积炭氧化自燃情况复杂,危险性又特别大,必须引起重视。
精馏塔爆炸事故大多发生在高压、中压或双压冷冻循环制氧装置和大型全低压制氧装置的冷凝蒸发部
位;在下管板、上管板、管束与冷凝器壳体之间也容易发生爆炸。
发生爆炸的基本原因是液氧中积聚了过量的易燃易爆物,主要是乙炔等碳氢化合物、润滑油热裂解的轻馏分。
(2)氧气系统(氧气压缩机、氧气管道、氧气瓶)的着火爆炸。
氧气压缩机发生火灾爆炸的主要部位是汽缸部分。
由于汽缸内温度过高,使皮碗或密封件发生分解产生可燃气体,与氧混合易燃烧爆炸。
当汽缸内进入铁屑时会因摩擦或撞击产生火花,促使爆炸事故的发生。
活塞杆填料密封处,如果装配不良或磨损严重时,常会造成油封漏油、气封漏气,遇高温或活塞杆摩擦产生的火花,也会引起燃烧爆炸。
此外,在管道特别是管道拐弯处和阀门处,也会引起燃烧爆炸事故。
其原因是铁锈在高速氧吹刷下与钢管发生摩擦易起火,或者是静电起火。
液氧泵的爆炸事故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泵体内爆炸,主要是铁屑、铝末等杂质进入泵内所致;另一种是泵体外爆炸,主要是泄漏和氧引起的。
输氧管道和阀门发生燃烧、爆炸的原因有:氧气管道内的铁锈、焊渣等杂质会因与管壁等摩擦、碰撞,产生高温易燃烧;油脂、橡胶等可燃物,在高纯度和高压力的氧流中会迅速燃烧;氧气管道中阀门前后压力差很大,当阀门急剧打开时,阀后气体温度可高达955℃,这个温度接近几种常见金属的熔点;氧气管道的气流出口或调节阀处会产生静电。
灌装氧气时,会因接触油脂等可燃物、灌装速度过快引起的静电及灌装后关闭阀门时机械摩擦产生的火花易引起火灾、爆炸。
基于氧气的性质,氧气储存设备、液氧储罐及氧气瓶均有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
(3)缺氧窒息。
缺氧窒息事故主要发生在设备检修过程中,常常是氮气等的泄漏和窜气造成的。
预防措施
(1)空分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
1)合理选择厂址,避免原料空气污染;
2)采用有效的净化工艺和设备,除去空气中的乙炔及碳氢化合物等;
3)及时化验分析,严格控制液氧中的乙炔、碳氢化合物的含量;
4)通过设置液态空气吸附器及液态氧吸附器、及时排放液氧、定期对设备内部进行局部或全部加热清洗等措施,防止乙炔和碳氢化合物的积聚;
5)空分装置保冷箱内的设备、管道应有可靠的接地;
6)空气压缩机、膨胀机尽可能采用无油润滑;
7)空气压缩机的冷却要充分,润滑要适当,以避免积炭;
8)各种安全装置、仪表完好。
(2)氧气系统的防火防爆措施
1)氧气压缩机采用无油润滑;
2)凡与压缩氧气接触的零部件,装入前必须严格脱脂去油、用四氯化碳清洗干净;
3)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压缩氧气接触油类;
4)做好设备维护,保持各密封装置运行可靠;
5)防止铁锈、焊渣等杂物进入系统;
6)控制氧气流速;
7)灌装氧气时要认真检查,凡沾有油脂、气瓶余压小于0.05MPa时,不得灌装;开启阀门要缓慢,以减轻气流冲击和摩擦;不得超压充装。
(3)防止缺氧窒息。
1)检修设备前对设备、管道用空气置换,并在氮气管道上加盲板;
2)检修前作气体分析,氧含量等合格后方可进设备内作业;
3)如发现缺氧症状人员,应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处;对失去知觉或不能正常呼吸者,要及时输氧或送至高压氧舱治疗。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