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案(2)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高中化学《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鲁科版《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的化学名称是2,4,6——三硝基甲苯,它是甲基苯与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的产物。

TNT 是烈性炸药,可用于开矿、军事、筑路、水利建设等方面。

试写出制取2,4,6——三硝基甲苯的化学方程式。

(三) 苯的加成反应【小结】【知识升华】——身边的化学居室中的苯污染【触摸高考】已知(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 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 和p 两种B.b、d、p 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 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 中只有b 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有机物的学习何所思?何所获?【课堂检测】1.苯环结构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结构,可以作为证据的事实是()①苯不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②苯中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③苯能在一定条件下跟H2 加成生成环己烷④经实验测得邻二甲苯仅一种结构⑤苯在FeBr3 存在的条件下同液溴可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因化学变化而使溴水褪色。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②③④2.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混和后光照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3.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C H2=C H2B.C H2=C H-C H=C H2C.D4.对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其中完全正确的是()①能使酸性KMnO4 溶液褪色;② 可发生加聚反应;③可溶于水;④ 可溶于苯中;⑤ 苯环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⑥所有的原子可能共面,且最多有5 个原子共线.A、①②④B、① ②④ 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⑥。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煤的干馏苯教案教学设计

鲁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二课时煤的干馏苯教案教学设计

第2课时煤的干馏苯一、煤的干馏1.煤的组成2.煤的干馏(1)概念: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叫做煤的干馏。

(2)主要产物及其用途(1)煤的干馏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

(2)煤的干馏条件:一是要隔绝空气,二是要加强热。

例1下列关于煤的干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煤加强热而分解的过程叫做煤的干馏B.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C.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D.苯、甲苯、二甲苯等可由煤干馏得到,存在于干馏所得的焦炉气中答案 C解析A项,干馏需要隔绝空气加强热,错误;B项,煤本身不含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煤的干馏产物,错误;C项,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正确;D项,苯、甲苯等芳香烃主要存在于粗苯和煤焦油中,错误。

易错警示煤本身不含苯、甲苯、二甲苯、萘、蒽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煤的干馏产物。

二、苯的分子结构(1)苯不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类似的碳碳双键。

(2)研究表明:①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

②分子中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共平面。

③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1)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但能使溴水退色,这是因为苯能将溴从溴水中萃取出来。

(2)苯的凯库勒式为,不能认为苯分子是单双键交替结构,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

例2苯的结构简式可用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分子中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不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C.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可以分成两类不同的化学键D.苯分子中既不含有碳碳双键,也不含有碳碳单键答案 D解析苯分子处于对位的两个碳原子及与它们相连的两个氢原子,这四个原子共直线;苯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苯分子中的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高一化学鲁科版2教案:第三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2课时含解析

高一化学鲁科版2教案:第三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第2课时含解析

第2课时煤的干馏苯(案例一)错误!教学目标1.课标要求(1)了解苯的组成和结构特征,掌握苯的主要性质;(2)加深对“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认识;(3)了解苯与现实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

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实验、交流研讨等活动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参与意识、合作交流等能力;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和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来认识新的有机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煤的加工方法及产品的了解,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居室中苯的污染,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本部分知识呈现方式同本节的第一标题内容-—石油的炼制乙烯。

从煤的诸多干馏产品引出重要有机物——苯的学习,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可采用与第1课时相同的教学思路.苯是一种液态烃,根据分子中的碳原子和氢原子的比例,学生会对碳原子的不饱和性产生思考,从而推断结构、性质,并设计实验探究。

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并且通过对苯的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对碳原子成键的多样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更能深刻体会到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同时也理解了“煤-—工业的粮食”的真正含义。

教材注重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意在培养学生学为所用的意识。

2.学情分析通过甲烷、乙烯两种有机物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从结构看性质的思路,具备了用对比、联系的方法来认识新的物质的能力。

通过分析苯的分子式学生必然会根据碳原子饱和程度对苯分子结构产生思考,根据结构对性质作出推断,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进而认识苯与烷烃和烯烃不同的性质。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苯的结构和性质。

2.难点: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苯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实验探究法、假设论证等。

课前准备教师:PPT课件、苯分子结构模型、分组实验用品、课外阅读资料;学生:调查了解煤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苯的污染来源和危害.板书设计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二、煤的干馏苯1.苯的物理性质:(教材P71)2.苯的分子结构:分子式为C6H6结构式结构简式或凯库勒式成键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教学过程:[引言]石油和煤分别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和“工业的粮食”,它们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联想质疑]公路边的加油站里有不同型号的汽油和柴油。

你明白它们是如何样用石油炼制的吗?以石油为原料还能制得哪些物质?它们有什么性质和用途?[板书]一、石油的炼制乙烯利用课本学习1、石油的成分按元素来看:碳、氢含量为97%--98%按物质来看: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2、石油的炼制过程原理产品及用途脱水、脱盐除去原油中的盐和水,减少对设备的腐蚀。

分馏利用加热和冷凝,把石油分成不同沸点范畴的产物。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油、润滑油、重油。

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轻质液体燃料(裂化汽油)催化裂化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并加热,把相对分子质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烃。

轻质液体燃料(裂化汽油)裂解以石油分馏产品为原料,采纳更高的温度,使其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小分子乙烯(有机化工的原料)[板书]2、乙烯[讲述]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中国现有的乙烯生产能力为600.5万吨/年,即便加上目前正进行扩能改造的产能,也只是1112万吨,而有数据显示,目前乙烯年增长率达8.5%,估量在2005年乙烯年需求量将达到1500万吨,国内产能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的50%左右。

目前还需大量进口。

[板书]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

[展现样品]让学生观看乙烯的颜色、状态,并嗅气味,小结物理性质。

[板书] 物理性质:无色气体,稍有气味,密度是 1.25克/升,比空气略轻(分子量28),难溶于水(排水法收集乙烯)。

[展现]乙烯分子的模型,练习写结构简式(参见投影):[讲述]实验说明,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烃,分子里的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

双键里其中一个键容易断裂,能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结合。

高中化学 3.2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案 鲁科版必修2

高中化学 3.2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教案 鲁科版必修2

石油和煤 重要的烃一教材分析 (-)知识脉络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已经对石油和煤炭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有了一些认识;本节进一步从化学元素组成、化学反应原理的角度介绍石油和煤炭的加工过程、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重点学习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点。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一) 知识框架(二) 新教材的主要特点:与旧教材恰好相反,新教材从石油和煤的加工引入重要的烃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更加突出了化学科学与社会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目标i. 识知与技能目标重点掌握乙烯、苯的性质,了解不饱和烃、芳香烃的通性,认识有机化学 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2、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就展现在我们面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 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2、教学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法、交流研讨法、六、课时安排4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石油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教材第二节第一部分(68页---69页);结合“珍惜资源”要求学生提前准备有关材料并向同学做介绍。

教师:要求对学生可能找到的材料做到充分考虑;适当的补充实验,例如溶解性、受热时状态变化等,有利于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过程(一)学生活动“联想……质疑”主题发言:珍惜资源,为了人类的生存教师介绍教学参考资料中的《我国的石油资源》讨论“联想……质疑”中的问题,引出新课。

教学设计doc-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doc

教学设计doc-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doc

信息化教学设计鲁科版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化学教研组姓名:杨欢课题:石油和煤重要的烃一、教学任务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将旧教材重新组合的新的体系,将煤与石油分开来研究,从了解工业生产直接进入其重要产品性质学习,打破了以往只注重知识系统而忽略学生认知水平的死板教学,新的体系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循序渐进地理解,便于进入知识情境。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对第一节对有机物的学习,引出学生熟知的石油以及常见的一些石油产品;了解石油所含化学成分,知道石油的炼制过程。

②重点掌握石油产品——乙烯的用途及性质。

2.能力训练①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对学生自学提出目标和任务,指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

②记忆能力的培养石油的成分,石油的炼制过程③观察能力的培养通过乙烯性质实验完成观察与思考练习。

④对比和联想等思维方法的培养区分石油气和家用液化气和管道煤气、天然气;区分乙烯和甲烷进行性质比较3.德育渗透①学习兴趣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

本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典型,一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常识和所学知识的联系;二是联系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使学生获得的知识融会贯通的同时,也使他们认识到所学知识是有用的,增强学习信心,形成持久的、稳固的、真正的学习兴趣。

②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极好的爱国主义教材,教学中利用归国科学家李四光不畏洋人权威,致力中国石油勘探,开采石油和大庆的“铁人”王进喜的事迹,正是他们的努力奋斗,终于使新中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的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石油和煤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其枯竭是指日可待的事。

寻找新的能源是可待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以及石油和煤的使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

4.美育渗透学习石油炼制过程中了解石油的广泛应用,体会人类利用自然的创造之美;利用石油的同时要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对学生进行美与丑的辨证关系教育。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2)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2)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2)【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2》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1、石油的炼制2、乙烯、烯烃3、煤的干馏4、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二. 教学目的:1、了解乙烯、苯的分子结构,要紧性质和重要用途。

2、认识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苯的结构和要紧性质四. 考点分析: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要紧考查点是:1、乙烯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

2、苯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

3、石油的炼制和煤的综合利用。

五. 知识要点:石油和煤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来源于石油和煤的深加工。

例如,乙烯和苯。

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乙烯是不饱和烃——烯烃的代表物,苯是芳香烃的代表物。

在此就以乙烯、苯作为不饱和链烃和芳香烃的典型代表进行讨论。

(一)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组成石油要紧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碳原子数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常温呈粘稠状液态,是多种液态烃溶解了部分气态烃和固态烃形成的。

要紧产品 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沥青等优质汽油 乙烯、丙烯等 要紧变化类型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二)乙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能够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

1、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42H C ,电子式:H :H C ::H C :H ⋅⋅⋅⋅,结构式:H —H |C H |C —H =或,可简化为22CH CH =。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内。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3、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O H 2CO 2O 3H C 22242+−−→−+点燃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热。

②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色可利用此性质来鉴别烯烃和烷烃,但不适合除杂,因烯烃可能被氧化为2CO 。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2)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2)

化学ⅱ鲁科版第3章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案(2)【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必修2》第3章重要的有机化合物第2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1、石油的炼制2、乙烯、烯烃3、煤的干馏4、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二.教学目的:1、了解乙烯、苯的分子结构,主要性质和重要用途。

2、认识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3、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乙烯、苯的结构和主要性质四.考点分析:本节内容在高考中的主要考查点是:1、乙烯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

2、苯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

3、石油的炼制和煤的综合利用。

五.知识要点:石油和煤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来源于石油和煤的深加工。

例如,乙烯和苯。

乙烯和苯的分子结构和重要性质在有机化合物中具有重要的代表性,乙烯是不饱和烃——烯烃的代表物,苯是芳香烃的代表物。

在此就以乙烯、苯作为不饱和链烃和芳香烃的典型代表进行讨论。

〔一〕石油的炼制1、石油的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分子中含有不同碳原子数的烃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常温呈粘稠状液态,是多种液态烃溶解了部分气态烃和固态烃形成的。

〔二〕乙烯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

1、乙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分子式:42H C ,电子式:H :H C ::H C :H ⋅⋅⋅⋅,结构式:H —H |C H |C —H =或,可简化为22CH CH =。

分子中所有原子都位于同一平面内。

2、乙烯的物理性质乙烯为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

3、乙烯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O H 2CO 2O 3H C 22242+−−→−+点燃现象:火焰明亮伴有黑烟,放出大量热。

②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色可利用此性质来鉴别烯烃和烷烃,但不适合除杂,因烯烃可能被氧化为2CO 。

〔2〕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石油的成分,石油分馏和裂化、裂解的基本原理。

2.了解煤干馏的原理和煤干馏的主要产物及其用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查阅资料或网上搜索,培养资料搜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过程【引言】石油和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都是有机化合物。

石油和煤分别被誉为“工业的血液”和“工业的粮食”,可见它们的开采、加工和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一、石油的炼制【看书】课本第66页联想质疑下面了解:1.石油的成分:按元素来看:按物质来看:【练习1】1.关于石油的不正确说法是A.石油主要含C、H两种元素B.石油是主要由各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所组成的混合物C.石油有固定的沸点,故可分馏D.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2.下列石油制品中,沸点范围最低的是()A.柴油B.润滑油C.汽油D.煤油3.石油气中主要含有原子数目较多的烷烃。

某石油气充分燃烧后,在相同条件下测得生成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是该石油气体积的1.2倍,则石油气中一定含有()A.甲烷B.丁烷C.戊烷D.乙烷4.有人设计了一套实验分馏原油的五个步骤: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

w.w.w.k.s.5.u.c.o.m②连接好冷凝管。

把冷凝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冷凝管进水口的橡皮管的另一端和水龙头连结,将和出水口相接的橡皮管的另一端放在水槽中。

③把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高度确定铁圈的高度,放好石棉网。

④向蒸馏烧瓶中放入几片碎瓷片,再用漏斗向烧瓶中加入原油,塞好带温度计的橡皮塞,把连接器连接在冷凝器的末端,并伸入接收装置(如锥形瓶)中。

⑤检查气密性(利用给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

请完成以下题目:(1)上述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3)冷凝管里水流的方向与蒸气的流向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4)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放在__________位置,以测量___________的温度。

(5)蒸馏烧瓶中放几片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二、煤的干馏【看书】课本第70页:煤的组成:从物质上看:从元素上看:【联想质疑】煤的用途有哪些?煤的使用中采取那些措施?如何提高煤的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总结】煤的综合利用的加工方法有【阅读讨论】煤的干馏及其产品阅读课本第70页表3-2-1煤干馏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比较干馏、蒸馏、分馏的差别【练习】w.w.w.k.s.5.u.c.o.m5. 下列有关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干馏可从煤中提取化工原料B.通过气化或液化能把煤转变成清洁能源C、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D、干馏的产物能生产氮肥,因为煤中含有氨气6. 煤的干馏和石油的分馏,两种变化在本质上的区别是()A、加热的温度不同B、得到的产品不同C、前者要隔绝空气,后者不必D、干馏是化学变化,分馏是物理变化参考答案:1、C 2、C 3、A 4、⑴③①②⑤④⑵铁架台、蒸馏烧瓶、温度计、冷凝管、锥形瓶、牛角管、酒精灯⑶相反⑷支管口处、馏分⑸防止暴沸5、CD6、D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学案(二)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乙烯的性质,2、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和难点乙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加成反应、氧化反应。

学习过程【复习】石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石油炼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裂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引言】石油裂解的主要产物是乙烯,世界上已将乙烯的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看书】课本第68页第二段,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总结】1、乙烯的物理性质:【思考】已知乙烯的分子式为C2H4 ,那么它的电子式、结构式应该是怎样?.2. 乙烯的分子结构:(填表)【分析】根据乙烯的结构分析,乙烯可能的化学性质是怎样?可采取怎样的实验来验证?【观察•思考】实验一: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亮度和颜色。

实验二:将乙烯通入盛有酸性KMnO4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三:将过量的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中,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思考】1. 乙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二者原理一样吗?2.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发生的是什么反应?【总结】3. 乙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②常温易被氧化剂氧化:现象:【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溴水与乙烯发生的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比较】乙烯与甲烷、乙烷分子结构上有何异同?性质呢?【小结】本节所学主要内容为:【达标测评】1.既可以用来鉴别乙烯和甲烷,又可用来除去甲烷中混有乙烯的方法是A.通入足量的溴水B.与足量液溴反应C.在导管口点燃D.一定条件下与H2反应2.对比甲烷和乙烯的燃烧反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者燃烧时现象完全相同 B.点燃前都应验纯C.甲烷燃烧火焰呈淡蓝色,乙烯燃烧火焰较明亮 D.二者燃烧时都有黑烟生成3.将15g CH4和C2H4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溴水的容器中,溴水的质量增加了7g,则混合气体中CH4与C2H4的体积比为()A.1∶2 B.2∶1 C.3∶2 D.2∶34.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VL,完全燃烧需要相同条件下的氧气2VL,则混合气体中乙烯和氢气的体积比是()A.3∶2 B.2∶3 C.3∶4 D.4∶35.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完全燃烧甲烷、丙烷、乙烯,生成相同质量的水,则甲烷、丙烷、乙烯的体积比是()A.1∶1∶1 B.1∶2∶1 C.2∶1∶1 D.2∶1∶26. 相同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完全相同的一组物质是( )A.甲烷和乙烷 B.乙烯和丙烯 C.甲烷和乙烯 D.乙烷和丙烯7. 丁烷裂解时可有两种方式断裂,生成两种烷烃和两种烯烃。

又知裂解生成的两种烯烃的质量相等,那么裂解后所得到的混合气体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气体占有的体积为分数为()A、19%B、25%C、36%D、40%8. 两种气态烃以任意比例混合,在105℃时1L该混和烃与9L O2混合,充分燃烧后恢复到原状态,所得气体仍为10L。

下列各组混合烃中不符合此条件的是()A.CH4、C2H4 B.CH4、C3H6 C.C2H4、C3H4 D.C2H2、C3H69. 用乙烷制取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乙烯制取一氯乙烷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__,两种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方法是,原因是____ ____________。

10. 将标准状况下2.24L乙烯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反应后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溴水中,制得3.76g1,2-二溴乙烷,求原混合气体中乙烯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

参考答案:1、A 2、BC 3、B 4、A 5、D 6、CD 7、A 8、BD9、C2H6+Cl2→C2H5Cl+HCl C2H4+HCl→C2H5Cl 10、3∕2第二节石油和煤重要的烃学案(三)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及其重要性质2、了解甲苯的主要性质(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2.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通过“迁移·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探究”活动,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和难点苯的性质、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习过程【复习】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什么叫煤的干馏?煤干馏的主要产物是什么?【引言】煤干馏的主要产物——-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

它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呢?【看书】课本第71页第二段了解苯的物理性质:【猜想】已知苯的分子式为C6H6, 与烷烃相比较,它是一种碳原子的价键远没有饱和的烃,那么它的结构应该是怎样呢?【观察】观察苯的分子模型,认识苯的分子结构【看书】课本第71页最后一段,认识苯分子结构式的写法:、课本第72页历史回眸部分,了解苯分子结构的发现历史【思考】苯的这种结构决定了它具有什么性质呢?【观察•思考】实验一:点燃苯,观察燃烧时火焰的亮度和颜色。

实验二: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苯,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实验三:向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苯,观察试管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思考】苯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与乙烯相比,又何不同?【总结】3. 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思考】苯既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了苯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哪些实验事实能说明苯环结构的特殊性?【练习】1. 写出苯的结构简式:2. 能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键和双键,而是所有的碳碳键完全相同的事实是()A.甲苯无同分异构体B.苯分子中各原子均在同一平面内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1 mol苯最多只能与3 mol H2加成【看书】课本第73页,了解苯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共热所发生的反应,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看书】课本第73页迁移·应用部分,了解甲苯的性质【总结】甲苯的化学性质:(1)氧化反应:①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2)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总结】【达标测评】(8分钟)1.能说明苯分子苯环的平面正六边形结构中,碳碳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A.苯的一元取代物无同分异构体B.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C.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D.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2.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含碳量最大的是()。

A.甲烷 B.乙烷 C.乙烯 D.苯3.区别苯和己烯(己烯性质与乙烯相似)的下列实验方法与判断都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