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急救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价

急救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价

急救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评价发表时间:2017-05-12T16:51:47.71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作者:肖婷[导读] 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的出血复发率,同时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具有临床价值。

四川省邛崃市中医医院 611530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and value of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103 cases between January 2014 ~2016 year in February in the 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in our hospital for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52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1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Analysis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bleeding time, the total amount of bleeding, bleeding recurrence rate, length of stay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 average total amount of bleeding control group patients (348.88 + 19.55) mL, average hemostasis time (25.36 + 4.32) h, the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time (13.45 + 2.31) h, bleeding recurrence rate (3.85%)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78.41 + 26.54), mL (33.45 + 5.97) H, (15.78. H,23.53%, 2.89) 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92.3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6.47%),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leeding time 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reduce the recurrence rate of bleeding, shorten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increas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nursing.Emergency nursing interventio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pplication effect【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干预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应用效果及价值。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

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尿毒症是一种常见的肾脏疾病,导致患者肾功能丧失,需进行血液透析来代替肾脏的排毒功能。

尿毒症患者在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上消化道出血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同时也给护理工作带来挑战。

下面就我在护理工作中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进行分享。

对于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最重要的是及时观察和发现出血情况。

患者在进行透析治疗时,身体虚弱,抵抗力低,出血风险较高。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指标,以及观察患者是否有呕血、黑便等出血症状。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需要立即采取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工作,需要保持患者的血液循环稳定。

在出血的情况下,患者的血容量会减少,血压可能会下降,需要及时给予输液以补充血容量。

还需要注意观察患者血液的凝血功能,及时监测出血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患者的血液循环处于稳定状态。

对于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还需要保持患者的营养状态。

在出血情况下,患者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及时补充,会导致身体虚弱,免疫力下降。

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膳食,增加高蛋白、高热量的补充营养,保证患者的营养需求。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还需要采取措施预防出血再次发生。

在患者出血的情况下,需要保持患者的休息,减少剧烈运动,避免受伤。

还要避免患者接触硬物,防止出血口腔、胃肠道再次受到刺激,加重出血的情况。

还需要加强口腔护理和胃肠道保护,避免感染引起出血的风险。

对于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出血会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压力,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和心态。

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关心和支持,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保持乐观的心态,促进康复。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为某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常规护理与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评估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时间、再次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再次出血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体温、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及脱水纠正时间,降低再次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效果引言上消化道出血点主要集中在胃、食道、胆道、十二指肠等位置,危险系数高,临床上的表现症状是呕血与黑便,可导致急性循环衰竭问题,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此类疾病一般由肠胃疾病引起,空腹也可能出现此类情况,需要提供良好的临床护理才能有效控制出血,保证患者生命健康。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某院收治的6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时间为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

其中,研究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0∶14;年龄33~78岁,平均(52.36±4.37)岁;病程最长24年,最短6个月,平均(7.16±0.41)年。

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6;年龄32~79岁,平均(51.67±4.32)岁;病程最长23年,最短1年,平均(7.45±0.40)年。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与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相符合;意识清醒,具有良好的依从性;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对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给予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在患者对护理满意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2.68%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两组在患者止血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血效果总有效率为92.68%明显优于对照组70.73%。

结论在临床上,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临床上应用此方式,可以推广应用。

标签:综合护理干预;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一旦发作病情发展迅速,这种疾病的主要症状有两种,分别是呕血、黑便,若不及时救治病情严重可能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这种疾病来说,不仅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救治措施进行治疗,同时必要的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

[1]为探讨探讨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对研究组上消化道出血41例给予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具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7年7月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2例,对以上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对照组(n=41)和研究组(n=41)。

研究组男33例27~67岁,女8例29~67岁,平均年龄值为(51.1±1.2)岁;对照组男33例37~67岁,女8例31~57岁,平均年龄值为(52.1±1.2)岁。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恢复效果进行有效性探究。

方法:随机将这些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一组有39例患者。

对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

观察组的护理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运用统计学理论知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P<0.05)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护理,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复发率、止血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临床康复效果优于对照组。

结论:对于患有上消化道出血早期发现及时治疗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和基本护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成功率,这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干预;观察;效果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它可以独立存在,也可以作为其他主要病变(如其他器官)手术后的并发症。

一般来说,这种疾病发展得很快。

也是最严重的之一,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表现为突然大量咯血或血,常常引起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

正确、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对于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近年来我院的肝硬化和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严重危险。

为了配合临床治疗,及时控制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

护理干预对以上病人止血的影响被观察到了。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资料从医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选取78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5例,他们的年龄在20到60岁之间,平均年龄(31.8±4.7)岁。

这些患者中,出血原因有:食管静脉曲张有15例,消化性溃疡有40例,胃粘膜病变23例。

小组实验已经得到了医疗伦理的认可,这两组病人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区别,而且是可以比较的。

1.2 方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是常规护理,如房间清洁,体位护理,药物指导,身体状况监测,等等,在此基础上,观察小组实施了综合护理千种治疗,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命护理,健康教育,等等,以便提高临床症状,改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干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评分,为患者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建议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应用效果急性上呼吸道出血是临床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会出现大量吐血,故临床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避免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

在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应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的机体健康。

综合护理干预是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为患者制定与之相匹配的护理流程[1]。

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还可以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

综合护理干预目前在我国临床已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应对护理细节进行系统化分析,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名。

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2:18,年龄分布为20~69岁,平均年龄为(49.51±2.66)岁。

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1:19,年龄分布为21~73岁,平均年龄为(47.21±3.54)岁(P>0.05)。

纳入标准:(1)经临床确诊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经过患者及其家属同意。

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精神类疾病的患者;(2)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1.2护理方法1.2.1对照组(1)首先应控制患者的病情,并在实施护理工作中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名,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人。

常规组按照一般的血液透析患者护理的一般护理。

分别记录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满意度评分。

结果常规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距评分及抑郁评分均高于护理干预组患者,两组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护理干预组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高于常规组,相互比较有统计学差异两(P<0.05)。

结论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减低了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使得患者对我们护理人员护理服务满意度得到提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血液透析血液透析是通过外力,纠正患者体内的代谢混乱情况,对一些急慢性的肾病进行的一种救治的行为,可以使得患者自身的病情得到相对应的控制[1-2]。

目前通过血液透析是解决患者肾功能衰竭的的有效手段[3]。

由于进行血液透析患者在救治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自身情绪的反复,所以给我们的护理及诊疗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挑战[4]。

因此采用怎样的护理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的情绪,如何能够让血液透析患者对我们的护理服务满意,是我们血液透析患者的关键。

本科室自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采用了护理干预的护理模式,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实验内容公布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泰州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及患者本人及其家属同意后,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00名,根据实验的内容对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

1.2分组及设盲血液透析的患者,根据实验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后,由实验员将患者的个人资料进行锁定然后按照顺序进行抽取,分成常规组和护理干预组。

所有入选的患者,能够与护理人员进行正常交流,未有吸毒及精神病过往历史。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0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在血液透析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治疗前患者的紧张心理,降低病痛和治疗带来的不适感受,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

标签:护理干预血液透析并发症【Abstract】purpose Applic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hemodialysis.Method 100 cases of 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5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mode, nursing mode of application of 50 cases in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is,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ect prognosis.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dialysis complica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pati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nursing satisfaction.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in hemodialysis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sychological stress before treatment patients, reduce the pain and discomfort feeling treatment, improve patient compliance,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tients.【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of hemodialysis complications引言:尿毒症在临床上属于肾内科疾病范畴,且是一种较常见的病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邱丽晶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7年第06期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甲组27例和乙组27例,甲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与护理方式,乙组在甲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乙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P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维持性血液透析;护理干预
doi:10.14033/ki.cfmr.2017.6.0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081-02
维持性血液透析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是上消化道出血,其发生率在10%~15%[1]。

维持性血液透细患者需要规律透析以对生命进行维持,加之透析期间需要应用抗凝药物,这种治疗方式大大增加了治疗难度以及疾病风险,因此,应做好护理工作。

现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对27例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显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54例,其中男32例,女22例,年龄35~64岁,平均(44.32±6.44)岁,透析时间1~6年,平均(4.43±1.32)年。

26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高血压肾损害,8例糖尿病,4例狼疮性肾炎,3例梗阻性肾病,3例病因不详。

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甲组27例和乙组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对于血红蛋白下降低于20 g/L、血压无显著下降者实施止血、禁食、无肝素透析、抑酸等治疗,血红蛋白下降大于50 g/L,血压显著下降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实施升压、输红细胞悬液治疗[2]。

1.2.2 护理方法甲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给予持续吸氧,控制氧流量在2~4
L/min,以调节机体缺氧症状,缓解心脏负担;注重保暖;嘱咐患者卧床休息,对口腔内呕吐
物、血液进行及时清除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乙组患者在甲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1)发生出血前的健康宣教护理。

与患者积极沟通,告知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易引发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以黑便、呕血、便血为主要表现;若出现呕血、便血、黑便,要立即就诊并实施大便隐血化验。

做好患者监督工作,一旦发生出血,要立即进行检查;对于伴有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嘱咐其定期实施胃镜检查;对于痔疮者,要到肛肠科进行检查。

(2)患者出血后,要做好基础护理工作,对是否出现再出血及出血量进行判定。

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明显的上消化道出血,要实施心电监护,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通常在半小时内进行一次生命体征记录,若出现血压下降,要立即向医师汇报。

嘱咐患者在床上大小便,护理人员对家属接便盆进行指导,以降低患者活动频次。

做好呕血患者口腔护理,及时清理口腔内呕吐物及血液。

并对患者呕吐物、大便次数、颜色、性质及数量进行密切观察,估计出血程度及出血量,对24 h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

就大便隐血试验呈阳性者,表明出血量为5~10 ml,发生黑便,表明出血量为50~70 ml;对于呕血者,表明出血量在250~300 ml内;如果患者出血量大于1000 ml可能引发急性循环衰竭。

若患者在更改卧位时,出现头晕、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出汗、晕厥,提示出血量较大,存在紧急输血指征。

若患者大便呈黄色,脉搏血压稳定,表明出血停止。

(3)饮食护理,显著活动性出血、呕血者嘱咐其禁水、进食,实施胃肠减压,吸出胃肠道积聚气体与血液,以免因呕血出现窒息,同时能够对是否出现继续出血进行判断;无显著活动出血、呕血者,可进食无刺激性、清淡、温凉食物,以利于溃疡愈合。

待患者出血停止后,进食以易消化、高营养的软食、半流食为主,嘱咐其少食多餐,日后更换为正常饮食。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ICU住院例数、死亡率、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并进行比较,实施大便隐血试验呈阴性持续超过3 d,大便颜色逐渐变为黄色判定为治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平均住院费用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乙组患者平均住院费用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死亡率、治愈率及ICU住院率比较
乙组患者死亡率、治愈率及ICU住院率明显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原发性尿毒症是造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

尿毒症患者实施规律透析可将体内部分毒素排除,但并不能完全将其排除,给胃肠道造成一定刺激,减少毛细血管脆性,造成患者凝血功能出现障碍[3-5]。

本研究选取54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血肌酐水平超过1000 μmol/L,所占比例为79.63%,数据结构显示患者体内存在较多的毒素。

就尿毒症患者肠道内每日排出代谢物含量而言,磷2 g、尿酸2.5 g、肌酐2.5 g、尿素70 g,与尿液每日排出量相比,明显较多。

肠道中细菌具备分解作用,可将毒素分解成为氨、碳酸,给胃肠黏膜造成刺激,引发胃溃疡、胃黏膜炎症,最终造成黏膜出血。

血液透析期间应用肝素使消化道出血风险大大增加。

由此可见,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途径是合理应用肝素、加强透析[6]。

本研究在了解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后,给予乙组实施大便隐血试验复查,并对结果呈阳性者实施胃镜检查,做好随访工作,并减少结果呈阳性患者在透析期间的肝素应用量,所以,乙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甲组。

当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时,要到消化科就诊,但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要在肾内科、ICU病房住院治疗[7]。

研究中对乙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重点对出血量、出血是否停止等进行判断,确保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向医师汇报实施对症治疗。

研究结果发现,乙组患者有2例患者死亡,明显低于甲组,分析其原因,与护理人员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向医师汇报并实施抢救有着密切联系。

透析时,要保证透析充分,以将含氮毒素清除,纠正电解质平衡,上消化道出血后的常用透析方式是无肝素血液透析,在此过程中,要做好透析护理工作,应用生理盐水对管路进行预冲,以减少透析管路凝血。

增加血流量,使其超过250 ml/min,保证每位患者透析时间大于3 h[8]。

本研究中未对甲组血流量进行控制,缩短血液透析时间,造成血液透析不充分,增加患者ICU住院例数、住院时间,进而使住院费用大大增加。

综上所述,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确保透析充分,缩短住院时间,减少ICU住院例数、住院费用及死亡率,提升治愈率,效果确切,具备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淑清,刘兰霞,李桂兰.同伴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97-99.
[2]王静,徐超红,吕慧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2):116-117,119.
[3]钟安琪.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2):86-87.
[4]王淑玲.人文化护理对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效果的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3):186-187.
[5]王玲,李瑶,刘爱芳.预见性护理对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7):60-61.
[6]邓凤平,王燕.舒适护理模式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6):96-97.
[7]王淑芳.血浆置换联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在重症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3):79-81.
[8]车杏仪,刘岩,钟小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7):75-76.
(收稿日期:2016-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