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氮、偶氮化合物
第十四章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共28张PPT)

氰基可以转化羧基、氨甲基等,H因B此r通过重氮盐可把芳环上的氨基转H变B为r羧基、氨甲基等。
Cl
Cl
重氮盐与氰化亚铜的氰化钾溶液作用,或铜粉存在下,与氰
NaNO2, H化BF4钾溶液反应,重氮基被氰基取代。
同时,在弱酸性介质中,增加胺的溶解度。
通过在芳环上引入氨基和去氨基,可以合成一些用其它方法不易或不能得到的化合物。
应,生成氯代副产物。
+
Cl
+ Cl-
另外,水解所得的酚易与未反应的重氮盐发生偶合反应,强酸 性的硫酸溶液可使偶合尽量减少。还可提高分解反应的温度 ,使水解快速彻底。
利用重氮盐的分解反应可制备用其它方法难以得到的酚:
NO2
NH2
Cl
HNO3, H2SO4
Cl
△
Cl
Fe, HCl
Cl
Cl
△
Cl
N2HSO4
CO(NH2)2 + 2HNO2
0~5ºC 而偶合组分的芳环上必须具有一个强推电基 (-OH、-NH2、-NHR、-NH2)。 60~70ºC
NaNO2, H2SO4
NO NO 重氮盐在低温下水溶液中较稳定,升温易分解,光能促进重氮盐的分解。
2 2 反应可逆,胺仍可与重氮正离子偶合,随着胺的 消耗,铵盐又转变为胺而进行偶合反应。
CH(CH3)2
CH(CH3)2
NO2
CH(CH3)2 HNO3, H2SO4 △
CH(CH3)2
NO2
Fe, HCl △
CH(CH3)2 NH2
(CH3CO)2O
CH(CH3)2
HNO3, H2SO4 △
NHCOCH3
CH(CH3)2
第十六章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上述反应溴代时要用HBr和Cu2Br2,不能用HCl和Cu2Cl2代替。 上述反应如果用铜粉代替Cu2X2 ,加热重氮盐也可生成卤代烃, 但产率较低,该反应称为伽特曼(Gattermann)反应。
N Br 2 Cu Br CH 3 CH 3
被碘原子取代
由于I-原子的亲核活性较高,重氮基比较容易被碘原子取代, 而无需催化剂。只要把重氮盐与KI水溶液一起加热,重氮基即 可被碘原子取代,这是把碘原子引入芳环的好方法。 NaNO + H SO KI 2 2 4 O N NH O N N HSO O NI 2 2 2 2 4 2
N 如果用H2SO4代替HCl,则生成重氮苯硫酸盐。 2HSO 4 在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反应温度要控制在0~ 5 ℃之间,过高会分解。 (2)加酸要过量。酸有三个作用:一是与NaNO2作用生成 HNO2,二是与产物作用成盐,三使反应体系保持强酸性。因 为重氮盐在强酸中才能稳定存在。酸度小时,会与未反应的苯 胺发生偶合反应。
O H
4 ( N , N 二 甲 氨 基 ) 偶 氮 苯 4 ' 磺 酸 4 , 4 ' - 二 羟 基 氢 化 偶 氮 苯
( C H ) C N N C ( C H ) 3 2 3 2 C N C N 偶 氮 二 异 丁 腈 ( C H ) C+ 3 2 N 2 2 C N 自 由 基 引 发 剂 , 发 泡 剂
重氮化合物的命名
如果重氮基只一端与烃基相连,则称为重氮化合物。如:
N NC l
N N
N N
氯 化 重 氮 苯 ( 重 氮 苯 盐 酸 盐 ) C H N 2 2 C H 2 N N 重 氮 甲 烷 C H 2 N N
(完整word版)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都含有—N=N —原子团。
该官能团的一端与烃基相连,另一端与非碳原子相连或不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重氮化合物。
如:氯化重氮苯 硫酸重氮苯(重氮苯盐酸盐) (重氮苯硫酸盐)-N=N-官能团两端都分别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
如:CH 3—N=N-CH 3 偶氮甲烷偶氮苯对羟基偶氮苯对二甲氨基偶氮苯一、偶氮化合物的制备在低温和强酸性水溶液中,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化合物,此反应称为重氮化反应。
如:+ NaNO 2 + HCl + H 2O + NaCl 重氮化反应的历程可能是铵盐先与亚硝酸作用,生成N —亚硝基化合物,然后发生重排,最后再脱水生成重氮盐。
重氮盐是重要的有机机合成中间体,生成的重氮盐不必分离,可直接在原溶液中进行下一步合成反应。
二、重氮盐的性质和应用重氮盐具有盐的性质,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其在水溶液中医药能解离为重氮盐正离子和负离子X —,因此水溶液能导电。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可发生许多反应,主要有如下两类:一类是放氮反应,一类是不放氮的偶联反应。
N N Cl N N HSO 4N N N OH N N N (CH 3)2N NH 2N N Cl Cl NH 3N N Cl H H O N OH Cl H N N Cl N 0-5℃亚硝酸 重排-H 20(一)取代反应这是重氮基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并在同时放出氮气的一类反应.重氮盐在亚铜盐的催化下,重氮基被氯、溴、氰基取代,分别生成氯苯,溴苯和苯腈,同时放出氮气,此反应称为桑德迈尔反应.将重氮盐加热,重氮基被羟基取代,生成苯酚并放出氮气。
例如:重氮硫酸盐和次磷酸或碱性甲醛水溶液作用,重氮基被氢原子取代并放出氮气.例如:+ N 2↑ (二)偶联反应重氮盐在低温下与苯酚或芳胺作用,生成有色的偶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偶联反应。
例如 :++偶联反应一般发生在对位,如对位已有基团占据,也可发生在邻位。
十六章节重氮化合物和偶氮化合物

N2Cl CH3CONH
N2HSO4
氯化重氮苯 对乙酰氨基重氮苯硫酸盐
16.1 重氮化反应
定义:一级胺与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旳反应。 (pH>3旳酸性条件)
C6H5-NH2
NaNO2 + HCl, or C4H9ONO + CH3CO2H 0-5oC C2H5OH H2O
+
-
[ C6H5-N N ] Cl
+
[ C6H5-N
N ] BF4 -
-N2
+ + BF4-
F BF3
F + BF3
席曼反应旳推广(奥拉,1961年)
CH3 N+ 2BCl4-
35-37oC
CH3 N+ 2BBr4-
128-134oC
CH3 Cl + N2 + BCl3
CH3 Br + N2 + BBr3
N+ 2HSO4- + NaI (orKI)
第十六章 重氮化合物 和偶氮化合物
基本要求: 1.掌握重氮盐旳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上旳应用。 2.掌握重氮甲烷旳构造、性质及烯胺旳反应。 3. 了解α—消除和γ—消除,尤其是卡宾旳形成及应用。 4.了解偶氮化合物及染料。 5. 了解叠氮化合物及氮烯。
作业: P405 1,2,3,4,5,6,7,8,9,10,11
刚穆伯--巴赫曼反应。
Ar-N2+Cl- + Ar1H
NaOH-H2O-苯体系
or NaNO2-中性有机溶剂
反应条件温和
Ar-Ar1
反应机理
+N2Cl + NaOH
-NaCl
重氮与偶氮

OH(NR2) N2Cl +
CH3
OH(NR2) NN
CH3
N2Cl + H2N
N N NH
如果将苯重氮氨基苯和盐酸或盐酸苯胺共热,则重排成对氨基
偶氮苯。
N N NH
C6H5NH2 HCl 30-40度
NN
NH2
但是重氮盐与间甲苯胺、间苯二胺、萘胺偶合时,由于甲基、 氨基都是供电子基,使苯环电子云密度较高,故反应主要发生 在芳环上;对于萘胺来说,由于-位活性本来较高,故主要 发生在萘环的-位上,而不是氨基上。
NH2 CH3
NH2 NH2
NH2
NH2
N2Cl +
OHNaOH+H2O (PH=9-10) 0℃
NN
OH
对羟基偶氮苯(桔红色)
N2Cl +
N(CH3)2 CH3COONa+H2O (PH=5-7) 0℃
NN
N(CH3)2
对(N,N-二甲氨基)偶氮苯(黄色)
偶合反应是亲电取代历程,但由于重氮盐正离子(ArN2)是一个 很弱的亲电试剂,只能与带有较强供电子基团的酚、胺类化合 物发生偶合反应,与其它化合物不发生偶合反应。
概念解释:
重氮与偶氮化合物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分子内都含有偶氮基官能团-N=N-,如 果该官能团两端均与烃基相连,则称为偶氮化合物。
NN 偶氮苯
CH3 N N CH3 H3C
NN
OH
偶氮甲烷 4-甲基-4'-羟基偶氮苯
HO3S
NN
N(CH3)2 HO
重氮、偶氮化合物的命名

谢
制作人:
谢
刘德秀
氯化重氮苯 重氮苯盐酸盐
N-苯氨重氮苯
N—OH
CH3CH=N2
重氮乙烷
N
氢氧化重氮苯
3
二、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是含有-N=N-官能团,且该官 能团的两端都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
CH 3 N N CH 3 C CH 3
N
N
C CN
CH 3
CN偶氮苯N N N(H3)2偶氮异丁腈对-二甲基氨基偶氮苯
药用基础化学/ 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重氮、偶氮化合物的命名
一、重氮化合物 定 义:重氮化合物是指含有重氮基官能团,且 该官能团的一端与芳香烃基或与1个二价烃基直接 相连,而另一端与非碳的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相连 的化合物。 官能团:重氮基(-N=N-或N≡N=)
一、重氮化合物
N
+
NCl
N N NH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偶氮基两端连接烃基(可以是脂肪族烃基,也可以是苯基等芳烃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广泛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偶氮化合物即AZO,偶氮基─N=N─与两个烃基相连接而生成的化合物,通式R─N=N─R′。
偶氮基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可见光,是一个发色团。
偶氮染料是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合成染料,可用于纤维、纸张、墨水、皮革、塑料、彩色照相材料和食品着色。
有些偶氮化合物可用作分析化学中的酸碱指示剂和金属指示剂。
有些偶氮化合物加热时容易分解,释放出氮气,并产生自由基,如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故可用作聚合反应的引发剂。
第十四章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官能团。 重氮和偶氮化合物都含有 -N=N- 官能团。 该官能团的两端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 该官能团的两端与烃基相连的化合物称为偶氮化合物。 偶氮化合物通式: 偶氮化合物通式:R—N=N—R 、Ar—N=N—R或Ar—N=N—Ar 或
若该官能团的一端与烃基相连,另一端与其他原子 非碳原子 非碳原子, 若该官能团的一端与烃基相连,另一端与其他原子(非碳原子, 重氮化合物。 CN- 是例外 或原子团相连的化合物,称为重氮化合物。重氮化 是例外)或原子团相连的化合物 称为重氮化合物 或原子团相连的化合物, 合物通式: 合物通式:R—N=N—X 或 Ar—N=N—X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易为亲核试剂所取代,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易为亲核试剂所取代,是芳环上导入负性基 团如卤素、羟基、氨基等可能的途径,所以在合成上非常有用。 团如卤素、羟基、氨基等可能的途径,所以在合成上非常有用。
重氮盐的反应一般可归纳为两类:一是重氮基 重氮盐的反应一般可归纳为两类:一是重氮基(N2)被取代并释 被取代并释 放出氮气,二是反应产物的分子中仍保留着两个氮原子。 放出氮气,二是反应产物的分子中仍保留着两个氮原。
重氮盐与第一、第二芳胺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 重氮盐与第一、第二芳胺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亲电试剂的重 氮阳离子进攻氨基上的氮原子,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这种偶联 氮阳离子进攻氨基上的氮原子,生成重氮氨基化合物, 氮偶联。 叫氮偶联。
因此,重氮化反应必须在强酸溶液中进行。 因此,重氮化反应必须在强酸溶液中进行。
NaNO2 H2SO4
Br
N2 HSO4 Br NO2 NaNO2 HCl H3PO2 H2O
CuCN Br KCN
产物 — 2,6-二溴苯甲酸 二溴苯甲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放出氮的反应——重氮基被取代的反应
a.被羟基取代 将重氮盐的酸性水溶液加热,即生成酚,并放出
氮气。
N2HSO4
H3O
OH N2 H2SO4
此反应一般以SN1历程进行,并且 在强 酸介质下进行(40%H2SO4), 以防止酚的偶和。 若采用盐酸盐,则产物中有氯苯副产物。
N2Cl
PH 7~9 OH
NN
OH
N2Cl
PH 4~7 NH2
NN
NH2
偶联组分 重氮组分
反应历程:
Ar N N
Ar N N
Ar N N
Z
H Ar N N
Ar N N
+
Z
H
Z
重氮正离子是一个很弱的亲电试剂,必须与高度致 活的芳环才能发生偶合反应。
与酚偶合,反应需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
致活能力
O
OH
OH
Br
H2SO4
SO3H
Br2 Fe
SO3H
NaOH(S)
Br
NO2
NO2
HNO3
Br2
Fe
H2SO4
Fe
HCl
Br
N2HSO4
OH
NaNO2
H2O
H <5℃
Br
Br
NH2 Br
本反应可用于不能用磺化碱熔制酚的化合物。
b.被氢原子取代(去氨基反应)
重氮盐与还原剂次磷酸H3PO2或乙醇或氢 氧化钠—甲醛溶液作用,重氮基被氢取代。
ONa COOH NN
OH CH3
OH OH
CH3 ,
NO2
NN CH3
N2Cl NO2
CH3 PH 4~7
NH2
NO2
NN CH3
NH2 NH2
NO2
HNO3 H2SO4
(NH4)2S NO2
N2Cl
NaNO2 HCl
N2HSO4
CuC2u(C/KNC)2N
KCN CH3
Cl CH3 CN CH3
CH3
CH3
CH3 Br2/Fe
Br Br
CH3 Br2/Fe
CH3 Br
Br
Br
CH3
CH3
CH3
HNO3 H2SO4
Br Br
CH3
CH3
Fe/HCl (CH3CO)2O
NO2
NHCOCH3
CH3
CH3
Br2
H3O
>
在强碱条件下进行,重氮盐生成重氮酸而不能偶合。
OH Ar N N
Ar N N OH
与胺偶合,反应需在弱酸性介质中进行。
若酸性太强,胺形成铵盐而失去活性; 若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因胺不溶于碱而难以反应。
染料中间体H酸在不同的pH值下,偶合的位置不同。
PH 5~7
NH2 OH
PH 8~10
HO3S
SO3H
的方法。
CH3
CH3
Br
Br
CH3
Br2/Fe
CH3
CH3
Br
CH3
Br
Br
CH3
CH3
CH3
HNO3 H2SO4
HCl/Fe
NO2
NH2
Br2 Br
CH3
NaNO2
H2SO4,<5℃
Br
Br
NH2
CH3
H3PO2
Br
Br
N2HSO4
CH3 Br
C. 被卤原子(Cl、Br)取代或被氰基取代
Sandmeyer反应:
NaNO2 HCl
CH3CH2CH2CH2OH
CH3CH2CH CH2
N2
CH3CH2CH2CH2Cl
芳香族重氮盐的生成:
NaNO2/HCl
NH2 ﹤5 ℃
N N Cl H2O
反应特点: (1)低温(﹤5℃),避免重氮盐分解; (2)酸过量,约1∶2.5~3; (3)NaNO2不能过量,亚硝酸对重氮盐有加速分
N2Cl
OH OH
CH3
OH NN
CH3
CH3
HO
NN
COOH
CH3
CH3
HNO3 H2SO4
CH3 NO2 KMnO4 H
COOH NO2
Fe/HCl
COOH NH2 NaNO2
COOH N2HSO4
H2SO4
CH3
CH3
CH3
CH3
H2SO4
NaOH
H3O
COOH N2HSO4
SO3H CH3 PH 8~10
N2HSO4
Br
Cu2Br2 HBr
CH3
CH3
特点:宜采用相应 的卤化物。
N2Cl Cu2Cl2 HCl
CH3
N2HSO4 Cu2(CN)2 KCN
CH3
Cl CH3 CN CH3
GSaattnedrmeaynenr反应:
N2Br
Br
CuC2uBr2
HBr
CH3
CH3
N2Cl
CCuu2Cl2
HCl CH3
主讲:徐师兵
NaO3S
NN
甲基橙
N(CH3)2
O3S
NN
H N(CH3)2
OH
PH>4.4 黄色
O3S
NH N
N(CH3)2
PH<3.1 红色
四、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两个烃基分别连接在—N=N—基两端的化合物 称为偶氮化合物;
(CH3)2C N N C(CH3)2
CN
CN
偶氮二异丁腈
NN
NHCH3
ArN2HSO4 H3PO2 H2O
ArH N2 H3PO3 H2SO4
ArN2HSO4 C2H5OH
ArH N2 CH3CHO H2SO4
ArN2HSO4 HCHO NaOH
ArH N2 HCOONa NaHSO4
不能选用甲醇,因导致副产物醚增加。
有机合成设计上的巧妙应用: 因重氮盐由芳胺制得,本反应提供了去除氨基
解的作用,可用尿素分解过量的亚硝酸。
重氮盐的特性: (1)重氮正离子的结构
NN
NN
(2)干燥的重氮盐不稳定,后续合成反应无须分离; (3)苯环上有吸电子基存在时,重氮盐稳定性增加; (4)硫酸盐比盐酸盐稳定,氟硼酸盐在高温下分解; (5)重氮盐易溶于水,而不溶于有机溶剂。
2、重氮盐的反应及其在合成上的应用 重氮盐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发生许多反应。
NaNO2 Cu2Br2
Br NHCOCH3
H2SO4 HBr <5℃
Br Br
d. 被 I 、F原子取代(Schiemann反应)
芳环上直接引入碘是困难的,而通过重氮盐与 碘化钾共热,可取得较好的收率。
N2HSO4
I
KI
Cl
Cl
Schiemann反应:
N2Cl NaBF4 CH3 F
N2BF4 CH3
过滤 干燥
CH3
(2)保留氮的反应 a. 还原反应 重氮盐被SnCl2/HCl或Na2SO3还原,生成芳肼。
N2Cl
SnCl2 HCl
NHNH2
重氮盐被Zn/HCl还原,产物为芳胺。
N2Cl
NH2 HCl
NH2
Zn/HCl
Nபைடு நூலகம்OH
b. 偶合反应(亲电取代反应)
重氮盐正离子作为亲电试剂,可与连有强供 电子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如酚、芳胺等)发生 亲电取代反应,生成偶氮化合物。
4-甲胺基偶氮苯
如果在—N=N—基中只有一个氮原子与烃基相连, 而另一个氮原子连接的基团不是烃基,此类化合物 称为重氮化合物。
N N NH
N N Cl
N N BF4
苯重氮氨基苯
氯化重氮苯 苯重氮氟硼酸盐
1、重氮化反应
脂肪族重氮盐不稳定,一旦生成即分解为烯、醇 卤代烃和氮气。
CH3CH2CH2CH2N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