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7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习题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数量最多。这种说法对吗? 答案:不对,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 0
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多(如图中 A 点);自然增长率由负值 变为 0 时,该地人口数量最少(如图中 B 点)。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__然__增__长__率__ 共同决定的。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③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 1%左右,自然 增长率通常在 1%以下,接近 0,甚至是负值。
【典题 1】 (2014·全国卷Ⅰ)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 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完成(1)~(2)题。
(1)如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 长特征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直接的影
响因素是( )
A.年龄结构
B.医疗水平
C.教育水平
D.产业结构
(2)为遏制老年人口社会抚养负担持续加重的态势, 最先见效的措施是( )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B.鼓励职业女性回归家庭 C.缩短中小学学制 D.延长退休年龄
解析:第(1)题,2015 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明显增 加,说明我国老年人口比重较大,从而导致老年抚养比增 加,故答案选 A。第(2)题,老年人口抚养比增加和老年 人口增多及劳动力人口减少有关系,延长退休年龄,一方 面可以增加劳动力人口,另一方面可以减少退休人口,在 一定程度上降低人口抚养比,D 正确;
(4)根据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判断。 在进行人口增长模式判断时,我们可以通过题目所 给资料得出该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高 低,进而进行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如下图)。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 3%左右,自然增长 率在 1%以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PPT教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新人教版PPT教案

3.1980 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第38页/共66页
4.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 30 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 30 年持续上升
第11页/共66页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1)根据所处历史发展阶段判断:如农业社会是传统型。 (2)根据发展水平判断:一般地说,发达国家属于现代型,绝大 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少数发展中国家属于现代型(如中 国)。 (3)根据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数值特征来判断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 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 1%以 下,接近于 0,甚至是负值。
第28页/共66页
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 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如图)。
第29页/共66页
(2)定类型 年轻型和成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传统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其 中年轻型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成年型人口处于增长减缓阶 段;老年型人口金字塔图对应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第25页/共66页
(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 2050 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 3~4 题。
第26页/共66页
3.c 方案与 a 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B.老年人口比重
C.青壮年人口比重
D.少儿人口比重
4.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③我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
第17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 和人口合理容量
【最新考纲】 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2.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核心素养解读 1.综合思维:结合人口统计图表材料,综合分析人口增长特点、 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 2.人地协调观:树立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与资 源环境相适应的人口观。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新人教版
[思维探究]

高 低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新人教版
明显 经济落后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新人教版
【活学巧用】
[2020·江西南昌模拟]人口年龄结构是指儿童(0~14 岁)人口、
劳动力(15~59 岁)人口和老年(60 岁以上)人口的比重情况,我国出
现人口结构不合理现象。2016 年国家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
孩子的政策,“二孩政策”可以通过提高育龄妇女生育水平来改善
发达国家:生产力
水平高;受社会文 出生率高,经济发
原因
化发展影响,人们 少育,甚至不愿生 育;出生率降低, 死亡率低,平均寿 命延长,老年人口
展水平提高、生活 水平提高、医疗卫 生事业发展,导致 死亡率大幅下降,
人口增长速度过
养老保障机制不健 全,生育观念落后,
人为的技术干预 等。
比重上升。中国:
快。
知识体系导引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17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合理容量 课件新人教版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

2017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及人口的合理容量课件

时间 2027 2027 2027
2027
排名 5 6 7
地区 江苏 吉林 浙江
时间 2022 2023 2023
人口增 长模式 原始型
特点
人口增 长速度 缓慢
原因
典型 代表
备注 又称“高 -高- 低”型 又称“高 -低- 高”型
高出生率、 高死亡率、 低自然增长 率
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 高自然增 长率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 低自然增 长率
生产力水 平低下,医 疗卫生条 件差 生产力水 平提高,经 济发展,医 疗卫生水 平提高
• [特别提醒] (1)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 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 (2)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 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 或者负增长。 • (3)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 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 ③“低—低—低”模式:出生率、死亡率一般 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接近于 0,甚至是负值。 • (2)根据坐标图中的坐标值来判断:
• (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特征来判断: •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 人口增长模式。具体如下表所示:
人口 增长 模式 “高— 高—低” 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 字塔 年龄结 构类型 少年儿童人 老年人口比重 口比重(0~ (65岁及以 14岁)(%) 上)(%) 40以上 4以下 人口出生率 人口寿命短, 高 死亡率高
年轻型
人口 增长 模式 “高— 低—高” 模式
人口年龄结构金 字塔
年龄 结构 类型 成年 型 老年 型
少年儿童 人口比重 (0~14 岁)(%) 30~40

最新2017届1.1人口的数量变化高三一轮复习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2017届1.1人口的数量变化高三一轮复习课件教学讲义ppt课件
• 21、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B)
• A、2003年 B、2008年
• C、2010年 D、2012年
• (2015•上海卷)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 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 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 22、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万1268 *71万.85 %*0.1 2%
8、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国家,人口数量增长少,
这句话对吗? 取决于人口基数和人口增长率
9、为什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埃及低呢?
• (2015•上海卷)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 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 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 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C.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1、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指标 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人口增长模式转变开始的标志 死亡率的下降
3、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的根本原因或称决定性因素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读“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
10.在世界人口增长过程中,人口增长速度在时间和空间
B 上是有差别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产业革命后人口增长最快
B.二战后人口增长最快
C.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D.地势平坦地区增长速度最快
B 11.关于各阶段人口增长趋势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
死亡人口数 总人口数
X100%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

2017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七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

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2、提取信息:目前,该国出生 率和死亡率的数值”; 3、地理判断:人口出生率、死 亡率均较低,自然增长率近于 零,人口自然增长慢,青少年 比重小,老龄化严重 。
5.真题演练
(2014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 64岁)人口数之比。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 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 B.医疗水平 C.教育程度 D.年龄结构
方案”; 2、解读信息:a方案老年人口比 重大,人口老龄化严重;c方案少 (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 年儿童比重较大,人口自然增长 差异最大的是( ) 快。两种方案都不利于社会经济 A.人口性别比 的可持续发展,而b方案少年儿童 B.老年人口比重 比重、老年人口比重以及青壮年 C.青壮年人口比重 人口比重分配最为合理,所以三 D.少儿人口比重 (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 种生育方案中b方案有利于我国的 三种生育率方案( )B 可持续发展。
(2012· 山东文综)下图为1982年和 1、提取信息:“图中信息反 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 映出”; 读图完成(1)~(2)题。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 呈上升趋势”; 2、提取信息:“图中信息 1982、2009年,0-14岁人口 所占比重”; (1)图中信息反映出( ) 3、地理判断:图中信息0-14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 岁人口所占比重1982年的比 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 重大,说明人口出生率呈下 降趋势,选项A错误; 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 数量比2009年的多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7章 人口的变化 19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7章 人口的变化 19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7章人口的变化 19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学案【学习目标】①识记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特点及地区分布。

②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问题及对策,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③掌握各类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读10万年以来和100年以来人口增长图,回答问题。

1、人口自然增长总趋势不断增长。

2、人口自然增长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

3、人口自然增长两种差异项目内容时间差异①10万年以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加快的趋势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快速时期空间差异①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②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1、我们说的“人口的增长”是不是指人口数量的增加?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是否完全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答案:人口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可能是数量的增加,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一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由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组成。

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机械增长则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构成指标A出生率、B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增长模式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名称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特点“高高低”“高低高”“低低低”转变过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文化观念、相关的人口政策等3、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1)发达国家:现代型。

(2)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传统型。

(3)全世界: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

(4)中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2、为什么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人口死亡率的下降带来什么影响?答案: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改善,寿命延长,死亡率首先开始下降,故人口增长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

死亡率的下降打破了人口“高位静止”的均衡状态,使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7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

新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7章第1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

高考总复习·地理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A.2001—2005年
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
高考总复习·地理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出
生期间
()
A.生育政策放宽
B.经济发展提速
C.育龄妇女较多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容量
高考总复习·地理
基础全面通关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
甲 10万年以来的人口增长 乙 100年来世界人口的增长
高考总复习·地理
(1)总趋势:人口数量 __不__断__增__长__。 (2)决定因素: __出__生__率__和死亡率。 (3)时间差异。 ①10万年来,世界人口增长速度呈 _加__快___的趋势。 ②20世纪以来是世界人口增长的 __快__速__时期。 (4)空间差异。 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_缓__慢___,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__很__快__。
4.近年来,影响德国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人口生育率提高
B.人口死亡率下降
C.国外移民的涌入
D.生育政策的鼓励
【答案】
高考总复习·地理
【解析】第3题,2000—2012年,人口增长率一直为负值,人口数 量一直减少,2012年人口数量达最小值,A、C、D项错误;2012年以来 人口增长率由负值变正值,人口数量增长,B项正确。第4题,根据德国 人口增长惯性判断,近年来德国人口增长率为正值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移 民的迁入。人口生育率提高和生育政策的鼓励所能起的作用有限,人口 死亡率不可能无限下降。
②甲、乙两指标中,先出现下降的是□10 __乙____。 ③甲、乙两指标数值差距越大,说明□11 __人__口__自__然__增__长__越__快__。 ④甲曲线数值大于乙曲线数值,则人口数量呈□12 __正__增__长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选择题
读某国1960~2010年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数量减少的时间大约是( )
A.1963~1972年B.1975~1986年
C.1985~1990年D.2000~2010年
2.目前,该国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就业压力大B.城市人口比重大
C.国内人口迁移量大D.人口老龄化严重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5~1990年人口死亡率超过出生率,总人口数量减少。

第2题,目前该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均较低,人口再生产类型为现代型,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 1.C 2.D
读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示意图,回答3~4题。

3.1982~2008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 )
A.一直持续增长B.增速在不断减慢
C.增速在不断加快D.呈现波动增长
4.下列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是( )
①制造业②建筑业③家庭护理④食品服务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3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8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在持续增长,
在2009年有所下降。

第4题,制造业和建筑业所需要的男性劳动力比重大,这些行业的迅速发展会引起人们对男性的重视,造成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而家庭护理和食品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为女性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会引起人们对女性的重视,有利于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

答案 3.A 4.D
5.(2015·惠州二模)下图为我国中部省份某村落人口年龄构成,其成因最可能是当地( )
A.出生率下降B.医疗水平进步
C.乡镇企业发展D.劳动力输出
解析该地20~40岁的人口较少,说明劳动力大量向外迁移。

答案 D
(2016·潍坊四县一区期中)读某地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状况图(A图)、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坐标图(B图),回答6~7题。

6.A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四阶段中,人口总数最多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7.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所示人口增长特点与A图人口增长的四个阶段基本对应的是( ) A.①—甲 B.②—乙 C.③—丁 D.④—丙
解析第6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只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就会增加。

第7题,根据B图中①②③④四点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特点和数值判断其人口增长模式;根据A图判断,甲为原始型,乙、丙为传统型,丁为现代型。

答案 6.D 7.A
(2015·日照调研)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

甲市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

右图显示四个地区
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据此完成8~9题。

8.甲市可能是( )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9.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增长模式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由题干计算得出甲地自然增长率为-0.074%,人口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并且出现负增长,排除西宁、延安,因为这两市位于西部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依然较高;广州有大量务工经商人员迁入,不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因此上海最符合。

图中①地区符合“三低”的现代型特点,故与上海处于同一类型,属于现代型。

答案8.C 9.A
(2016·南宁模拟)下图是某地区人口数量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10~11题。

10.该地区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素质低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大D.人口增长快
11.与俄罗斯相比,属于图示人口增长模式的亚洲某国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 ) A.大气污染B.能源短缺
C.水土流失D.淡水匮乏
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2010年该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25%,说明已出现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第11题,图示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的现代型,在亚洲属于这种类型的国家是日本,其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10.B 11.B
人类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类的发展要受到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影响。

据此完成12~13题。

12.我国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承载着更多的人口,这说明北方地区比西北地区( ) A.空间条件优越B.矿产资源丰富
C.资源利用条件优越D.草场资源丰富
13.上图中显示能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2题,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草场、矿产资源丰富,但地广人稀,经济欠发达,资源优势没有充分转化为经济优势。

第13题,结合图可知,增加人口合理容量可以从增加耕地和扩展科技应用领域方面来采取措施。

但青藏地区增加耕地的潜力有限,同时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扩展科技应用领域才是提高青藏地区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途径。

答案12.C 13.B
二、综合题
14.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决议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1)据图概述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2)根据材料判断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3)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解析第(1)题,从中国人口抚养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第(2)题,从中国15~64岁人口比例图中看出,15~64岁人口比例呈下降趋势,则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比例上升,说明人口抚养比呈上升趋势。

其原因从人口政策、人口寿命等方面来分析。

第(3)题,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分布金字塔图可直接读出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

分析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

答案(1)少儿抚养比呈持续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稳步上升。

(2)2013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主要原因:从2014年开始,我国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二孩”、“全面二孩”的政策,出生率将提高,少年儿童的抚养比将有所上升;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老年抚养比也将进一步增加;但此时15~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呈下降的趋势,所以总人口抚养比将呈上升趋势。

(3)2000~2010年少儿抚养比呈减小趋势,但总人口还在不断增加。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从人口年龄结构上看属增长型人口金字塔。

有利方面:青壮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

不利方面:就业、资源、环境、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的压力大,导致国家积累的财富减少,经济增长缓慢,生活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贫困,形成恶性循环。

15.(2016·湖北八校联考)读北京市常住人口调查数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与2000年相比,2005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

A.北京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北京市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
C.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D.北京市人口出生率大幅增长
(2)人口性别比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平均每100个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

2005年北京市的人口性别比是________。

(3)2005年北京市的劳动力是否短缺?为什么?
(4)从北京市2005年常住人口年龄比例构成上看,北京市现在面临着哪两方面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有什么良策?
解析第(1)题,北京市经济发达,生活条件较好,且由于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会太高,人口死亡率也不可能大幅度下降,所以北京常住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主要是由于外来人口大量迁入。

第(2)题,根据人口性别比的概念,用材料中的调查数据计算即可。

第(3)题,15~64岁的人口比重达到79%,说明劳动力充足。

第(4)题,北京市15~64岁人口比重大,所以就业压力大,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大,老龄化严重,养老负担重,应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

答案(1)C
(2)102(或103)
(3)否。

15~64岁的人口比例达到79%,劳动力充足。

(4)就业压力大;人口老龄化。

对策: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机会;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立养老院,关心老年人等。

(回答合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