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消费方式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研究

合集下载

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优化研究

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优化研究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得到更多关注和政府的大力扶持,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加强,居民的收入水平、生活品质等各方面也得到了提升。

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与优化。

1.饮食消费方面传统的农村住宅多数是木质或泥板房,在隔离程度、保暖性等方面都比较差。

现在的农村居民可选择的房屋种类更加多样化,大部分家庭都拥有自己的房屋。

同时,他们对家居的要求也在提高,例如购买家具、家电等。

传统农村的交通工具大多是自行车、摩托车等,而现代化的农村交通工具更为安全、舒适,农村居民的交通方式也在逐渐改变。

此外,随着城乡交通联通的加强,很多农村居民也开始购买汽车、电动车等私家车。

1.农产品消费比重的提高农村居民对自己家乡生产的特色农产品更加了解和认可,也更愿意购买当地的农产品。

这不仅可以刺激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2.节能环保消费的引导在新时代下,环保、低碳已经成为全社会的主题。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应该朝着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政府可以通过宣传、引导等多种方式,让农村居民认识到环保消费的重要性,并且为居民提供购买环保产品的渠道。

3.科技消费的促进随着信息化进程的推进,现代科技产品的应用也在逐渐普及。

对于农村居民来说,科技产品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生活便捷度,还能扩展视野并且提高生活质量。

因此,政府可以加强对农村科技消费的引导,让农村居民了解科技产品的实际应用和价值。

总之,新常态下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

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引导和扶持,让农村居民在消费时更加注重环保、健康、优质等方面,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纵论建设节约型社会

纵论建设节约型社会
型社会的重点。这是 由当前中国的国 情、 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所决
定 的。
有专家估计 ,按照 目前的粗放式 发展方式 , 我国要创造同样的产值所 消耗的能源是 日 本的 7 倍,甚至是并 不发达的印度的 1 倍。 . 5 其中, 石油的
消耗是美国的 4 . ,是 日本 的 7 2倍 . 6
土地政策 , 减少土地 占用 ; 调整产业
架飞机 , 就是低效益产业 的典型写 照。还有一种情况是, 一些独资、 合资 产业, 经济效益虽然很好, 但收益的大
头被外资方拿走 , 中方所得极少, 到头
根据。我国目前这种依靠高消耗取得 增长 的经济模式的重大缺陷 已经暴 露无遗, 同时这也就是我们节约的巨 大潜力所在。在此情况下 , 我们建设
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依 靠科技进步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 撑体系; 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 和经济杠杆的作用 , 建立节约资源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 系;加强法制建
二是容易误导人们的视线, 而忽略了
那些最应该也最能够节约的领域 , 以 致捡了芝麻 , 丢了西瓜。
是以能源资源的节约为主。因此可以 说,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 是建设节约
维普资讯
可 以说。 建设资 源节约型社 会 . 是建设节 约型社会 的重点。

纵 建 节 型 会 论 设 约 裢
, n 多年来. 、 我们走的是一条高增 ‘一 u 艮、高成本 、高代价 的发 展道
路 , 条路 已快 到 了尽头 我 国资ii 这 昂的有限
设, 完善节约资源的法律法规体系等
等 。这些举措如果能够切实实行 , 必 将产生巨大的节约效果。
“ 十一五” 期间的节能 目标是 , 单位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大力推行节约型消费方式

建设节约型社会要大力推行节约型消费方式

文章认 为 建设 节 约 型 社 会 , 及 生产 、 涉 分配 、 通 、 流
消费各个领 域 , 穿 于经 济社 会发 展 的各个 方 面 , 贯 其 中一个 十分重要 而 却 被忽视 的方 面 , 是在消费 领 域 中厉行 节 约 , 推行 节 约 型消 费方式 。做好这方 面
工作 , 有特 别重 要 的 意义 。 具 1 直接 和 间接 地 减 少生 活消 费 中的 资源耗 费。 .
物 质的 :应 当说明 的是 , 我们 这里 所研 究的是意识
的存在方式 , 识 的 运 动 形式 , 意 而不 是 论述 意 的
本 质。要研 究 意识 的 本 质 , 只研 究 它 的存 在方 式 、
运 动形式 是不 够 的 , 必须研 究脑 电波 的来 源和 内 还
容, 进一步 指 出意 识 是 人 对 客 观 事物 的 主观认 识 , 是 社 会运 动 的一种 具 体形式 。
维普资讯
通 常 用于缓 解帕 金森 症 , 理 是增 加大 脑 中的多 巴 药 胺 水 平。在 这种 药物 影响 下 , 高 了怀 疑论者 大脑 提 中的 多巴胺 水平 , 使怀 疑论 者 减少 了怀 疑性。不 过 对 于相信 者服用这种药物后效果并 不明显 , 并没有使
2 带动生 产 方 式 向节 约 型 转 变 社 会经 济 活 .
的电线 将猴 子大 脑 内的 电 极 与 缚 在 它 身 上 的一 只 机械 手相连 , 机械 手可 以接 受 猴子 大脑 所发 出来 这
的不 同信号 并进 行 “ 译 ” 破 。经 过 训 练 后 猴 子可 以
动, 最终是 为 了满 足 人 们的 消费 需求 。 从这 个 意 义
去语 言功能 的脑 瘫 患 者 J R先 生 。受 试 时 , ・ 罗伊 ・ 巴尔耶 对 他 进 行 了 简单 的 训 练 。试 验 时 , J R 在 ・

消费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消费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消费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近年来,消费观念的转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消费观念不仅仅涉及到个体的消费行为,更是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研究消费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旨在探讨其相互影响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首先,消费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

消费观念的转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而社会经济发展也会影响消费观念的演变。

在传统观念中,消费被视为一种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手段,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逐渐从“实用主义”向“体验主义”转变。

人们开始注重生活品质,将消费视为一种享受和表达个性的方式。

这种消费观念的改变激发了对新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推动了创新和经济增长。

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也会影响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演变。

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人们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带动了消费观念的转变。

城市化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活动,也带来了新的消费习惯和价值观。

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变迁和观念碰撞,促使人们形成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消费观念。

其次,消费观念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远影响。

消费观念的转变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还对产业结构和市场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中国为例,消费观念的转变从过去的“攒钱消费”向如今的“适度消费”转变,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由于消费者对健康、环保等社会问题的关注,新兴产业如绿色环保、健康食品等得到了迅猛发展。

消费观念的变革也带动了社会创新与创业的浪潮,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此外,消费观念的转变还对社会平等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在传统消费观念中,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常常是直接相关的。

然而,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开始更加注重消费的社会和环境影响,通过选择环保产品或支持社会责任企业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变强调了社会公正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社会经济体系。

综上所述,消费观念与社会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论生态消费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论生态消费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中图 分 类 号 :F 6. 031 文 献 标 识码 :A
我国正积极开展资源节约工 作 ,加快 建设 资源节约型社 会 。这一决策不仅对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 的意义 ,而 且对整个人类的可持续生存 和发展来说 ,也具有重要 的战略 意义 。在当代人类 陷入环境危 机和资源匮乏 的条 件下,建设 节约型社会是唯一 出路 ,建设 节约型社会 ,其 目的在于追求
更少资源消耗 、最大 限度地 保护生态环境 、尽可能好的经济 效益 和社会效益 ,实现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社会消 费分 为两 类 :一类是生产性 消费 ,另 一类是生活性 消费 ,前一类 消费 是为了扩大再 生产 ,后一类 消 费是为 了满 足人 的基 本需求 。 在这两类 消费行 为中都应 当贯 彻节 俭、合 理 、科学 、健康 、
所 以 节俭 也 是 普 通 民众 自觉 的道 德追 求 。 节 俭 作 为 一 种 社 会
和消费观念——节俭消费 ,因为任何浪 费物质 财富的行为就 是对艰苦劳动及其成果 的不尊 重。少 数人的奢侈浪 费必然 会 损害多数人 的基本生活需要 ,所 以统 治者和思想家普遍倡导 节俭的消费观 。在 自给 自足 的 自然经济条件下 ,生产者 同时 也是消费者 ,人们对通过 自己辛苦劳动得来 的产品十分珍惜 ,
样一个严酷的事 实。开 源节流 是经济 社会 发展的普遍 规律 , 是努力让地球上 的各种生态资源在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同时 , 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 节俭消费是农业社会 的产 物,在生 产力不发达 的农业经 济时代 ,节俭消费行为的普遍化有 助于缓解 当时社 会物 资供 需之 间的 矛 盾 ;有 助 于 人 与人 之 间 、人 与 自然 之 间 实现 低 水 平的和谐共存。在人类社 会的早期 ,消费行为虽然 也曾经给 自然环境带来伤害 ,但是 ,通过 自然的 自我恢 复能力 ,能够

倡导绿色消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

倡导绿色消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

代与后代消 费的可持续性 。 对 绿色 消费 的认识 .要追溯 到 18 9 7年 英 国出版 的 《 色消费者指南 》 书 中把“ 色消费 ” 义为避 免 以下 绿 , 绿 定 产品 的消费 :危及 消费者 与他人健 康 的产品 ;在生产 、 “
使 用 或 废 弃 中 明 显 伤 害 环 境 的 产 品 : 生 产 、 用 或 丢 在 使 弃 期 间不 相 称 地 消 耗 大 量 资 源 的产 品 ;带 有 过 分 包 装 、
消 费 具 有 以下 几 个 特 征 : 是 绿 色 消 费 表 达 了适 度 消 费 一
尚” 并把 创建 与完善 绿 色消 费体 系纳 入 了“ . 绿色 北京 ”
行 动 计 划 的 总 体 目标 当 中 。


绿 色 消 费 的 内涵
理念 。 将物质 消费保持 在经济发 展水平 与资源 环境承受
措施 : 引导 市 民选 购 、 用 低 污 染 低 消 耗 的生 态 洗 涤 剂 、 使 环 保 电池 、 色 食 品 等 绿 色 日常 用 品 : 励 和 引 导 市 民 绿 鼓 选 购 环 保 建 材 、 色 家 具 、 色 照 明 以及 能 效 标 识 2级 绿 绿 以上 或 有 节 能 产 品 认 证 标 志 的 空 调 、冰 箱 等 家 用 产 品 ;
要 浪费 的产 品 ; 濒临灭绝 的物种 或者环境 资源 中获得 从
用 包 不必要 的乱捕 指 出“ 面践 行绿色 发展理念 , 全 深入转 变发展 方式 , 进一 材 料 , 以制成 的产品 : 含 了虐 待动物 、
对 步推动 ‘ 色北京 ’ 设 , 绿 建 促进 首都经 济社会 与人 口资源 滥 猎 行 为 的 产 品 : 别 国 特 别 是 发 展 中 国 家 造 成 不 利 影 环境协 调发展 ” 建设节 约型社会既体 现在生产 领域 , 。 也 体 现 在 消 费 领 域 。《 动 计 划 》 强 调 绿 色 生 产 的 同 时 , 行 在 向 全 社 会 提 出 了 “ 色 消 费 ” 理 念 :积 极 引 导 合 理 选 绿 的 “ 购 、适 度 消 费 、简 单 生 活 等 绿 色 消 费 理 念 成 为 社 会 时

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些思考

对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一些思考
— —
这是统一认识、协调步伐的重要保证。实现节
约型社会 的目标 。 应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正确的政
策激励和法规约束、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适用的技术支撑以及必要 的资金支持 ,这些都需要
通过发展规划来落实。通过全面改革与配套措施来
高能耗 、高物耗、重污染行业及产品的市
场准入制度 。应根据节约资源 、能源和保护环境的 要求 ,以及行业资源环境绩效标准 ,规定并实施更 加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 ,并配套高能耗物耗落后技 术、工艺 、设备和产品的强制淘汰制度。
机制。目前关注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一是全
理设施 ,提高其运转效率,让人民有一个 良好的生
产和生活环境。建立公共交通主导的综合交通运输 系统 , 促进城市的理性 ( r 锄a )增长。 t
— —
倡导适度 消费,形成可持 续的消 费模 式。
球环境问题 ( 如气候变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 ,
策 ,包括燃油税 、碳税、补贴等 , 并与强制性措施
的生产方式。应将重点放在结构调整上 ,因为结构
调整及城市化模 式转变带来 的节约才是最 大的节 约。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用高新技术、最佳实用 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优先发 展现代制造业 、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可持续农 业 ,提高资源的使 用效率和效 益,实现 能源 的高
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发展循环经济 的基本制度 。应
在相关法律法规 中做出明确规定。执行生产者延伸 制度必须 同时考虑消费者付费原则 ,以减轻企业 的
改革和破除体制障碍 ,突出解决机制体制矛盾 ,完 政府职能,强化公共 管理和公共服务 ,完善监管体
系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确保各项 目 标和重大行动的有效实施。 三、完善节约型社会的制度安排

创建节约型社会

创建节约型社会

创建节约型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消耗,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崭新的问题:资源浪费。

尤其是在当前环保的背景下,提倡节约能源,建设节约型社会成为我们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什么是节约型社会?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阐述。

一、什么是节约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是指在资源的开发、使用、消费和循环中强调节约、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模式。

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模式,节约型社会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节约环保,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建设节约型社会不仅是当前的趋势,更是我们必须走的必由之路。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从各种角度出发,对生产、消费和社会自身进行调整和改进。

二、如何建设节约型社会?(1)政府角色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需要制定相关法规、规定,切实加强对环保、资源的管理和监督。

促进节能减排,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生态旅游,避免资源浪费。

(2)企业角色企业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推动力量,在生产、运营中要重视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措施,强调生产绿色、环保、以人为中心的产品,同时推广和利用新技术的应用,鼓励员工加入到节约的行列中来。

(3)个人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应该将节约、环保的观念渗透到平日的生活中去。

比如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环保购物袋、开启节能灯等等,更重要的是在自身的工作、生活中立体推广节能减碳的理念和行动,为资源保护和环保做出自己的贡献。

(4)教育角色节约环保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行为习惯,需要从小学开始进行教育,提高人们的节约环保意识,从而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

三、节约型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缺乏预算资金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很多的预算资金,但是现实情况是缺乏充足的预算资金,导致相关计划无法有效的开展。

因此,需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探索政府和企业合作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节能减排。

(2)缺少环保意识虽然节约环保的意识在年轻人中逐渐加强,但还需要依靠对环保教育的深度推广,增加社会上对节能减排、环保等知识语言的吸收,形成普遍的环保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本拉尔 ・ 迈耶关于新一代发 展经济学家 的人 物分析中 可以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 目标 所包含的 内容 :发展 意味着增 长加变革 ,而变革不仅仅是 国 内生产总值 的增 长 ,还 有其 他 目标 。强调高质 量发展需 要有更 宽泛 的标 准 ,如减 少贫 困, 分配公平 ,环境保护 以及阿马提亚 ・ 森所强调 的增强 人的能 力和作为 自由的发展 。成功 的发展 政策不仅必须确定 实际收 入 怎样能 以更快 的速度增 长 ,而且 还必须确定实 际收入的增 长 能够用来实现体现在 “ 发展 ” 中的其 他价值。 ( )经济增长而无发展 3 尽管经济增 长是 经济发展必要 的、先决 的条 件 ,但 经济 增 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 ,如有以下几种情况 : ①经济增长速度 虽快 ,但 产业 结构并无改进 ,经 济增 长 速 度是靠大量投资 、外贸拉动 、消耗大量资源 、环境 受到严 重破坏等粗放型增长 而实现的。 ②从微观 、局部 、短期看增长速 度很快 ,甚至是 产生相 当大的经济 效益 ,但从宏 观 、长期看造 成不好 的社 会效益 , 如污染 自然环境 、破坏生态平衡等 。
转变消费方式与建设 节约型社会研究
汪慧玲 ,陈志鹏 ,温 龙
( 兰州大学 经济学院,甘肃 兰州 70 0 ) 30 0
摘要 : 目 , 国 生产 消费到生活消费都存在 巨大浪费现 象。为推 动我 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和人 民生 活水平 前 我 从 不断提 高,做好 节能降耗 工作 ,要全面分析我 国 民的消费形势 ,深入研 究能源资源问题 , 进形成可持续 的 居 促 生产方式和 消费模式 , 立资 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 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为实现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宏伟 目 建 标 和我国的长远发展提供 可靠的能源资源保证 。 关键词 :节能 ;降耗 ;节约型社会
了变化 。以上四个方面的结构性变 化也成为进入 现代经济增
长阶段通用的衡量尺度。 ()经济发展是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 的社 会经济多方 2 面的变化 ,主要有如下 目标 :一是经 济增长所依赖 的产业结 构、技术结 构和经济体制 的优 化 ,即生 产 中投入要 素 比例 的 变化 ,这是设计经济长期增长 能力的发展 目标。例如工业部 门在 国民经济中的作 用 ,高耗 能、高消耗资源 的粗 加工 向集 约化的产业变革 ,基 础产业 和非基础 产业 的 比例 趋于合 理 , 经济体制走向开放的市场经济 等。二是一般生活 水平 和分配 状况的变化 ,即解决 温饱 ,摆脱 贫困 ,分配公平 等 ,这是增 加社会福利的 目标 。经济发展 的最终 目标是使广 大人 们得到 最大限度的利益 。对于经济增 长的公平分配 问题 , 多发展 许 中国家在发展过程 中普遍出现了贫富差距进 一步拉大的问题 , ②这种经济增长就是毫无 意义 的。三是经济增长 的最 小成本 目标。各国在经济增长过程 中要进行 资源开发和社会 生产投
③为 了追求高增 长 ,没有 考虑人 民的生计 问题 ,收入分 配出现两极化 ,城乡对立及其他社会 问题 日益突出。 12 消费的边 际收益递减规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步、制度的优化和意识形态调 整。这 四个方面也 可以看作是 从经济方面提出的现代化 的内容。库兹涅茨还描述 了现代经 济增长 中产生 的巨大 的结 构性变化 ,其 内容 包括 :产品的来 源和资源的去处 ;从农业 活动转向非农业生 产活 动——工业 化过程 ;一 国之 中各个 集 团 的相 对经 济地 位 ( 包括 就业 状 况 ,劳动力 在各个产业的分布 ,人均收入水平 等 )发生 了变 化; 产品在居民消费 、资本形成 、政府 消费之间 的分 配发生
收稿 日期 :2 0 0 一1 修回日期 :2 0 0 0 8— l 6。 0 8- 5-2 0

微观经济学中的边 际收益递减规律说 明 ,在一定技术 状 态下 ,从短期来看 ,生产过程 的特 点之一是某些要 素的数 量 不可变动 即为固定要 素 ( 自然 资源 ) 如 ,另一些 要素 可以变 动称为可变要素 ( 如资金 ,劳动力 ) 。如果厂商 想要变 动产 量 ,就 只能通过 变动 可变 要素的数量 ,从而改变要 素结合 的
必须解决的问题 。
经济增长 (cnmi go t)和 经济发 展 (cnm cd . eoo c rwh eoo i e vl m n)是发展经济学 的两个重 要概念 ,结合我 国国 民经 e p et e 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研究它们 的概念 有利于为我 国经 济发展 与节能降耗提供理论依据。 ( )经济增 长是指社会财富的增长 、生产 的增长 或产 出 1 的增长 ,用统计术语来说是工农业生 产总值的增长 或者社会 总产值的增长或 国内生产总值 的增长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 ・ 兹涅茨给现代经 济增长 库 下 的定义是 :“ 一个 国家 的经 济增长 ,可 以定义为 向她的人 民供应品种 日益增加的经济商 品的能力 的长期 上升。这个增 长中的能力 ,基于改进技术 ,以及它要 求的制度 和意识形态 的调整。 ”①这 个定 义指 出的经济增 长 的内涵不 仅包括 数量 和规模的增 长,还包括实现持续经 济增 长所依赖 的技 术的进
中圈分 类号 :F o 25 文献标识码 :A
1 理论前提
1 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
资, 就会产生环境污染 ,这是经济 增长所付 出的代 价。那 么 如何控制资源开发成 本 , 充分 有效地利用资 源,减少社 会对 环境治理投入的成本 , 足劳动者更高层次需求 , 是我们 满 这
20 0 8年第 1 期 1
S in e a d T c n lg n a e n e e r h ce c n e科技管理研究 h o o y Ma g me tR s ac
2 o . l 0 8 No 1
文章编号 :10 79 (0 8 1 — 26— 5 0 0— 6 5 20 )0 1 0 7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