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糠及米糠制油技术
米糠油制取工艺的研究

米糠油制取工艺的研究米糠油制取工艺的研究目前,米糠油已成为国内外油脂类产品行业中的重要原材料之一,是制备多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油脂品种的基础原料。
因此,米糠油的制取工艺研究显得非常重要。
一、原料准备米糠油制取的原料主要是黑米糠,一般采用现磨或蒸汽熟米糠,其中现磨米糠油制取效率更高,但现磨米糠色泽稍深,酸值及黏度也较高,一般油工厂不宜采用。
现磨米糠经洗涤后,应尽快制取,以减少木糠污染,降低油脂性能。
二、米糠油制取工艺米糠油的制取主要有以下几种工艺:1. 水提米糠油制取工艺:水提米糠油制取工艺是以水为提取溶剂,酸性条件下,利用米糠细胞壁的渗漏性,将米糠中的脂肪从细胞壁中渗出,再经离心分离,得到米糠油的一种工艺。
酸提的工艺可以分为低酸提和高酸提两种,其中低酸提的工艺是水提米糠油的主要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溶剂消耗量少、油产率高等优点。
2. 蒸汽提米糠油工艺:蒸汽提米糠油工艺是以蒸汽为提取溶剂,利用米糠细胞壁的渗漏性,将米糠中的油从细胞壁中渗出,再经离心分离,得到米糠油的一种工艺。
此种工艺操作简单、安全、温度可控,油产率高,但数据显示比水提米糠油工艺稍低,热效率较低,耗能较多,环境污染较大。
3. 冷榨米糠油工艺冷榨米糠油是以机械方式,将米糠挤压、磨碎及过滤而得的技术,它完全采用物理方法,不添加任何溶剂,具有操作简单,温度可控,抗油变好等优点,但油产率及热效率较低。
三、总结米糠油制取工艺有水提、蒸汽提和冷榨三种,其中,水提工艺操作简单、溶剂消耗量少、油产率高,是制取米糠油的主要方式;蒸汽提米糠油有操作简单、制取温度可控等优点,但油产率略低,耗能较大,环境污染较大;冷榨无需添加任何溶剂,抗油变好,但油产率较低。
因此,在选择米糠油制取工艺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结合,综合考虑技术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提高米糠油的产量和质量。
南昌大学科技成果——米糠油生物精炼技术

南昌大学科技成果——米糠油生物精炼技术
项目研究背景
米糠油的制取、精炼及其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是解决米糠出路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内外对此极为重视。
我国由于米糠原料较为分散,米糠制油技术相对落后,在此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米糠油的精炼技术领域差距更为明显。
我国米糠油一般来说存在着酸价高、颜色深且难脱除、杂质及异杂味严重的缺点,采用传统的化学精炼法和完全照搬国外的连续式物理精炼法均很难达到满意的精炼效果。
工艺流程
本项目所研究的生物精炼技术拟采用以下方法:酶法脱酸+微生物脱酸+酶促酯化脱酸。
该方法是将游离脂肪酸在特定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相应的酯类,这些酯类再在真空条件下蒸馏除去。
技术特点
1、精炼条件温和,生理活性组分损失少;
2、脱酸效率高,尤其适用于高酸价毛糠油;
3、精炼回收率高;
4、设备一次性投入小,无高温高压设备。
不足之处是反应需要的脂肪酶制剂成本较高,不能反复使用。
合作方式
技术转让。
米糠榨油方法范文

米糠榨油方法范文米糠是稻谷的外层皮,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
榨取米糠油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法,可以获得米糠油以及其他副产品。
下面将介绍一种常见的米糠榨油方法。
1.米糠的处理米糠榨油前,需要将米糠进行处理。
首先,将获得的新鲜米糠放入清洁的容器中,浸泡24小时。
然后,将浸泡后的米糠晾干,并过筛去除杂质。
2.烘培米糠将处理后的米糠均匀地摊放在烤盘上,放入预热好的烤箱中。
烤箱温度控制在80-100摄氏度之间,烘培时间为40-60分钟。
在烘培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米糠,以免出现烤焦现象。
3.冷却将烘烤后的米糠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冷却。
在冷却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促进均匀的冷却。
4.破碎使用破碎机将米糠破碎成细粉。
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破碎的粒度,一般取10-20目。
5.榨油将破碎后的米糠放入榨油机中进行榨油。
榨油机可以使用物理榨油机或化学榨油机。
物理榨油机通过压榨的方式,将米糠油从糠粉中分离出来。
化学榨油机则通过溶剂的方式,将米糠油提取出来。
榨油的温度一般控制在60-70摄氏度之间,榨油时间根据米糠的含油率决定,一般为20-30分钟。
6.油水分离将榨得的混合液经过沉淀、离心或过滤等方式分离油水。
可以使用沉淀和离心破乳法来进行初步分离,然后再用过滤器进行精细分离。
分离后的米糠油就可以收集起来。
7.脱色和脱臭米糠油一般都需要经过脱色和脱臭的处理,以提高油质量。
可以通过热蒸汽蒸煮、碱炼物理脱臭或添加脱臭剂等方式来进行处理。
8.过滤和储存脱色和脱臭后的米糠油需要进行过滤,以去除悬浮物和杂质。
可以使用过滤装置进行过滤,一般取精度在100目左右。
过滤后的米糠油可以储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地方,以延长其保质期。
以上是一种常见的米糠榨油方法。
不同的工艺参数和设备选择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操作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也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对米糠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其他副产品,如米糠饼、米糠油酸钙等,以提高产品综合利用率。
米糠油加工工艺

米糠油加工工艺
米糠油加工工艺是将米糠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处理,得到最终的米糠油的过程。
米糠油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天然食用油,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和医疗价值。
米糠油的质量与产量直接影响到加工企业的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加工工艺的完善对于米糠油厂至关重要。
米糠油加工工艺主要分为清洗、压榨、活性炭脱色、脱酸、蒸馏等几个步骤。
首先是清洗。
将采摘到的米糠进行清洗,去除糠壳中的杂质和污物,以保证后续加工的品质和产量。
然后是压榨。
将清洗干净的米糠进行加热、蒸汽处理后,放入榨油机中压榨,将米糠油蓄积在油槽里。
压榨完毕后,需要进行一次全部压榨物的重复压榨,以保证将所有油份都压榨出来,提高产量。
接着是活性炭脱色。
将米糠油蓄积在一定的容器中,然后加入活性炭,搅拌混合后,待沉淀后过滤,去除色素和杂质,让米糠油的颜色更提亮,更接近透明的状态。
再次是脱酸。
通过蒸汽处理将米糠油中的酸中和,提高米糠油的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最后是蒸馏。
将处理过的米糠油进行蒸馏,提高油品的纯度和透明度,减少异味,提高口感。
在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等参数,以保证米糠油的品质和产量,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市场需求进行多样化的加工处理,开发出不同品质的米糠油,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总之,米糠油的加工工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进行控制和调节,以保证加工品质和产量的稳定和提高。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的米糠油加工工艺不断涌现,带来更高效、更环保、更经济的生产方式,这对于米糠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副产品

米糠的开发利用米糠是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副产品。
而稻米的产地分布很广,产量也很大,而其中的90%又集中在亚洲地区。
我国和东南亚各国是大米的主产区,年产量我国居世界第一,达到1.8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3;其次是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泰国、越南、缅甸、菲律宾和日本等国。
米糠约占稻谷重量的5%~8%,米胚芽占2.5%左右。
通常米糠中油脂的含量为14%~24%,蛋白质为12%~18%,无氮浸出物为33%~5 3%,水分为7%~14%,灰分为8%~12%。
其中米糠蛋白质含量几乎高出普通精米的一倍。
此外,米糠中还富含矿物质营养素、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等。
米糠是一种重要的油源,它与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不同,不需要专门栽培,不占耕地。
米糠油是一种营养丰富的植物油,食后吸收率达90%以上。
米糠油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甾醇、谷维素等脂质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具有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压、加速血液循环、刺激人体内激素分泌、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由于米糠油本身稳定性良好,适合作为煎炸用油,还可制造人造奶油、人造黄油、起酥油、色拉油。
米糠油除作食用油外,在工业上亦得到广泛应用。
(一)国内外米糠加工利用情况1、国外米糠加工利用现状日本虽不是大米生产大国,但其米糠利用技术却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
在国际上,生产米糠油著名企业的日本的谷物油脂化工株式会社和谷物食品公司两家企业不仅生产米糠色拉油,还有多种的米糠油综合利用产品,日本米糠油产量在7.5万吨左右,在日本,米糠油已作为一种营养保健油被广泛使用,1994年,日本市场上还出现了一种谷维素营养油,它是以米糠油为原料,含丰富的谷维素、维生素E、维生素A,一瓶900克,售价1 500日元。
同年筑野食品工业公司出品米饭油,也以米糠油为原料,内含谷维素、维生素E,一瓶250克,售价370日元。
另外,东京油脂公司将毛糠油采用水蒸气蒸馏脱酸、脱色、脱蜡的办法制得酸价0.05、谷维素含量为2%的营养油。
米糠油(稻米油)设备压榨工艺(概述)

稻米油设备,又名米糠油设备,由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其意义在于提取米糠中的高营养食用油脂。
原理工艺米糠油的生产工艺一般采用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浸出法(精炼法)。
浸出法(精炼法浸提工艺生产出的油也叫浸出油,就是用有机溶剂(比如汽油、乙醇等)浸提油料,浸出法是采用溶剂油(六号轻汽油)将油脂原料经过浸泡后,进行高温提取,使油脂被萃取出来的一种制油工艺。
最初浸提出来的“油”是有机溶剂和油脂等的混合物,不能食用,必须经过一系列精炼工艺(脱腊、脱胶、脱水、脱臭、脱酸、脱色等化学处理)后才能食用,这种油一般颜色较浅、材料种子中最初的天然气味淡或无明显气味。
浸提工艺几乎能将油料中所有的油全部提取出来,经济效益非常高,是现代油脂行业最普及的加工方式。
制取工艺米糠的浸出→米糠→筛选→去石→膨化(造粒)→浸出→米糠混合油→加温分提→精过滤→米糠油稻米油稻米油经新乡市红阳油脂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压榨或浸出等工艺提取分离所得的油脂即为稻米油。
分为米糠油和米珍油两类:从米糠(稻谷的保护皮层如果皮、种皮、外胚乳等)中提取的油脂为米糠油,从米珍(稻米胚与糊粉层在洁净的生产车间里精准碾米提纯物)中提取的油脂为米珍油。
GB 19112—2003 《米糠油》是目前我国食用稻米油的国家标准。
但随着人们日益对食用油安全的重视,2013年7月3日,由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及油脂技术工作组等主办的《米糠油》国家标准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该工作组组长、武汉轻工大学教授何东平表示,《食用稻米油》新国标将在今年下半年完成起草,明年上半年报批、审定,有望在明年下半年颁布。
《米珍油》的发明将颠覆原《米糠油》食用稻米油的标准。
稻谷,亚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稻谷64%的营养在米皮和米胚中,约60%的营养蕴藏于糊粉层和胚(米珍)中。
当前稻米油提炼于米皮和胚芽,150公斤稻谷能提炼出1升一级稻米油。
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我国的台湾地区,又称玄米油,研发及食用历史久远,且不断加快,将来稻米油将脱脂分离自米珍。
米糠制油新技术

米糠制油新技术米糠制油是一种有效的技术,它可以用于生产植物油。
它将米糠变成植物油,而且能够提高植物油的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这种技术可以减少生产者的生产成本,提高植物油的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米糠制油技术受到了世界各地植物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首先,米糠制油技术具备一定的经济效益。
它在减少植物油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研究发现,米糠制油技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降低原料的支出,降低能源消耗。
通常,采用米糠制油技术生产植物油,可以节约30%以上的投入成本。
其次,米糠油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植物油的质量。
研究发现,米糠制油技术可以提高植物油的热性能,提高植物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提高植物油的抗腐蚀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此外,采用米糠制油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油脂的氧化变质和水分的潮解变质,使其保持长期稳定的品质。
第三,米糠制油技术也可以发挥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采用米糠制油技术生产出的植物油,其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常规油脂。
米糠制油技术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米糠资源,提高植物油的收益率,提高植物油的质量和性能,并且可以有效地降低植物油的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植物油的市场价格。
因此,米糠制油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受到了世界各地植物油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
然而,目前米糠制油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仍有许多不足,比如需要更加精细的把控,更多的投资,更多的研究,以及更多的实践应用。
最后,米糠制油技术在植物油生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以提高植物油的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促进植物油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应该积极推动米糠制油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并加强对这项技术的研究,以促进植物油的可持续发展。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

米糠制油工艺及深加工江南大学食科070608 秦臻一、米糠的理化性质米糠是由糙米碾白过程中被碾下的皮层及少量米胚和碎米组成。
新鲜的米糠呈黄色,有一股米香味,具有鳞片状不规则结构,米糠成分随品种、精碾的条件等因素有很大的不同。
米糠油的化学结构组成极为独特,符合人类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其脂肪酸中饱和脂肪酸占20%,不饱和脂肪酸占80%,不饱和酸中的油酸占38%,亚油酸占40%,它是典型的油酸—亚油酸型油脂。
亚油酸能降低胆固醇在血管壁上过多的沉积,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同时,米糠油中含有的维生素E、角鲨烯、活性脂肪酸酶、谷维素、植物甾醇等几十种天然生理活性成分,对调节人体机能、改善代谢功能都有很大作用。
米糠油的性能优越,用途广泛,属新型功能性保健食用油。
未精炼的毛糠油含有3%~5.5%不皂化物。
米糠油的酸值较高,约含有25%的游离酸,此外还含有糠屑1%~5%,糠蜡3%~9%,磷脂1%~2%以及少量其他杂质主要是谷维素、甾醇和高级脂肪醇等。
二、米糠油的制取工艺(1)压榨法工艺流程:清选→蒸炒→炒坯→压榨→过滤→毛糠油→精炼→米糠油清选可用风选、筛选等方法除去米糠中的碎米及其他杂质,保证出油率。
蒸炒为了使米糠中的粗纤维软化、蛋白质凝聚、细胞破碎、细小油滴凝聚成较大油滴,以便容易出油。
条件:转速40r/min,温度120℃,时间10min左右,水分达到32~37%。
炒坯降低坯中的水分,以利于出油。
条件:温度115~120℃,不断翻动,时间20~30min,水分降至5~7%。
压榨条件:温度80~90℃,时间3~5min过滤将压榨好的毛糠油用帆布或双层白布在过滤机中过滤,过滤温度控制在70℃。
压榨出来的毛油必须经过精炼才能食用。
溶剂浸出法1、水溶液浸出米糠油工艺流程工艺流程为:水溶液浸出工艺(ATP)是指应用水溶液从含油物中浸出脂肪的工艺过程。
筛选:米糠通过16目筛去除外来物、稻粒、壳片和碎米。
贮存:筛选后,米糠在-18℃下存于塑料袋中,使用前在4℃冰箱中融化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