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发改投资 [2012]2492号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发改投资 [2012]2492号](https://img.taocdn.com/s3/m/507834fd856a561252d36f76.png)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南第一条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规范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或者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简称“项目”下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项目单位在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当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意见,查找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当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第四条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分为三级:高风险:大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低风险: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矛盾。
第五条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组织对项目单位做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公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各方面意见及其采纳情况,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建议,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内容。
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申报文件中,应当包含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意见,并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委托工程咨询机构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时,可以根据情况在咨询评估委托书中要求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提出咨询意见。
浅谈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浅谈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浅谈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围绕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其中社会稳定工作就是关注的焦点之一。
虽然在社会转型期出现社会矛盾增多的现象,是发展中国家在前进途中不可避免的一种常态,但是如何有效规避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奠定社会稳定的基石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众多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中,重大项目建设是引发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重大项目建设牵涉面广、影响的利益群体众多、建设周期长,再加上很多重大项目前期论证不充分,匆忙上马,极易引发社会矛盾,从而影响社会稳定。
为了规避重大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2012年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要求凡是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或者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均要在项目开展前期工作时,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否则项目不予以受理。
针对该《暂行办法》,2013年2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又发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以下简称“《编制大纲》”),规范了风险分析编制和评估的要求。
继国家发改委之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相关单位纷纷出台了各自审批权限内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
由此基本确立了我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稳评制度。
《暂行办法》、《编制大纲》的出台,为我国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宏观指导和规范,从制度上确立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地位,将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工作纳入到基本的基建程序中,与土地预审、规划、环评等均成为项目审批环节的一环,将社会稳定工作由被动转入主动,由事后发现转入事前排查。
开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

开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在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中,不光要考虑经济效益,也需要评估项目对社会稳定的影响。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它的目的是在项目实施前,预测和评估项目对社会稳定性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些开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
首先,要在评估方案时,考虑项目对经济发展、环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要深入分析该项目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对可能的影响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影响因素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预测社会稳定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其次,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项目实施前的社会稳定现状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社会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式的采集和分析,对项目实施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预测和评估。
第三,要强化风险评估的提前性和先手控制能力,从源头上预防风险的发生。
在项目实施前,要准确地预测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项目实施的顺利进行,减少负面影响。
第四,要建立完善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和信息共享平台。
为政府、企业和社会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和沟通机制,建立投诉处理渠道,公开透明的信息共享平台,并根据公众反馈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动态修正和完善。
总结: 以上是开展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并非都是一成不变的,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不同,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便获得最佳的评估结果,并有效地控制社会稳定风险。
通过评估工作,既能清晰地把握项目运行及运营的主要风险,又能协助企业有效控制社会稳定风险,维护企业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规范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由项目单位开展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主体组织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行为。
第三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实施,由省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或者核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适用本办法。
(一)建设项目征地涉及农用地转用50亩以上的;(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涉及被征收人超过500户的;(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规定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四)国内或当地类似项目发生过群体性事件等其他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
第四条项目单位在组织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当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征询利益相关群众意见,查找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当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特别重大和敏感的项目,可形成单独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
第五条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分为三级高风险大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低风险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矛盾。
第六条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或报告应由项目单位委托具备相应行业乙级或以上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及说明(试行)》进行编制,包括编制依据、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风险分析结论等内容。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第一条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规范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或者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简称“项目”下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项目单位在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当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意见,查找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应当作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独立篇章。
第四条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分为三级:高风险:大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
中风险:部分群众对项目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
低风险: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人对项目有意见,通过有效工作可防范和化解矛盾。
第五条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的评估主体组织对项目单位做出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开展评估论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公示、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报告的主要内容为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各方面意见及其采纳情况,风险评估结论和对策建议,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以及应急处置预案等内容。
第六条国务院有关部门、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中央管理企业在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申报文件中,应当包含对该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的意见,并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第七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委托工程咨询机构评估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时,可以根据情况在咨询评估委托书中要求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报告提出咨询意见。
云浮市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

云浮市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依据】为进一步规范和指导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发改投资〔2012〕2492号)、《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粤发改重点〔2012〕1095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企业投资项目实行清单管理意见(试行)的通知》(粤府〔2015〕26号)的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规定】报省投资主管部门或省投资主管部门核报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及本市各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实施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以下简称“项目”),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概念定义】本办法所称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指在项目建设前期工作中,对可能引发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开展调查分析,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过程。
第四条【职责主体】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由评估主体组织实施,并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负责。
报省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或核报国家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项目,市级项目由市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评估主体,县级项目由县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评估主体,负责组织、督导、评审和综合评估工作,并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负责。
市、县(市、区)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备案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地行业主管部门作为评估主体,负责组织、督导、评审和综合评估工作,并对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负责。
跨行业建设的项目, 评估主体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指定;跨行政区域建设的项目,评估主体由市人民政府指定。
第五条【评估方式】评估主体可自行组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评估能力的专业评估机构辅助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委托有关专业评估机构辅助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评估主体要加强监督指导,提供必要支持,严格管理评估过程,严格审查评估报告,并综合作出评估结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国家产业政策
【发文字号】发改投资[2012]2492号
【发布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2.08.16
【实施日期】2012.08.1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
行办法》的通知
(发改投资〔2012〕249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各部门、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直属事业单位,各中央管理企业:
为建立和规范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我委制定了《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执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
2012年8月16日
附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促进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规范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或者核报国务院审批、核准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实施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简称“项目”,下同),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项目单位在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时,应当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意见,查找。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南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南《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南》嘿,朋友!今天来和你讲讲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这个事儿。
我刚开始接触这的时候,那真是一头雾水啊。
一、基本注意事项首先,你得清楚啥叫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简单说呢,就是那种投资金额特别大,对一个地方或者一个领域影响很深远的项目,像建个大型工厂或者修个大铁路那种。
评估的时候呀,资料可得收集全了。
项目的基本情况,这就好比你要了解一个人的基本信息一样,是必须的。
我当时就犯迷糊,遗漏了一些项目背景资料,后来被指出才重新返工,所以这一步一定要认真细致。
二、实用建议1. 识别相关利益者的时候有个诀窍。
不仅仅是考虑直接受到影响的人,周围那些看似间接相关的也要考虑进去。
比如说建个工厂,不只是住在工厂周边会被噪音影响的居民,还有可能因为货物运输要经过的路上的商户啊之类的。
这就像你往池塘里丢颗石子,泛起的涟漪可不只最外面那一圈。
2. 调查方法也很重要。
问卷调查加上实地走访,我觉得是个很棒的组合。
问卷调查能覆盖比较大的范围,但是实地走访才能真正听到大家的心声。
记得问卷设计要简单易懂,就像咱们平常说话那样直白。
我当时设计问卷就太专业化了,好多老百姓都看不明白,结果收集到的信息特别有限。
三、容易忽视的点风险的动态性很容易被忽视。
一个项目可能开始的时候某个风险看起来很小,但是随着项目进行或者外部环境变化可能就变大了。
我做过的一个项目,最初地下水位的变化以为不会产生大影响,但是随着项目施工规模扩大,就成了一个很大的风险因素。
所以要持续监控风险情况。
另外,舆论这个无形的力量也不能小看。
现在社交媒体这么发达,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就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一定要关注网络舆论。
四、特殊情况要是项目涉及到一些特殊群体,像少数民族地区的项目,那就得更谨慎了。
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是最基本的。
这可不是一句空话,我曾经有个同事就因为没有深入了解当地习俗,提出了一个完全不符合当地情况的方案,差点引发大麻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及说明(试行)第一部分评估报告编制大纲一、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
简述项目基本情况,主要包括:项目单位、拟建地点、建设必要性、建设方案、建设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环境影响、资源利用、征地搬迁及移民安置、社会环境概况(含当地经济发展及社会治安、群体性事件、信访等情况)、投资及资金筹措等内容。
(二)评估依据。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国家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意见、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关规划、采用的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判标准或指标体系。
(三)评估主体。
拟建项目的评估主体指定方、评估主体的组成及职责分工,并具体说明其相关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机构、专家学者、群众代表等参与评估工作情况。
(四)评估过程和方法。
简述评估工作的程序、步骤和主要过程;说明评估工作所采用的主要方法。
二、评估内容(一)风险调查评估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阐述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调查的广泛性、代表性、真实性等进行评估的过程和结果。
说明评估主体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开展或者要求项目单位开展补充风险调查的情况。
对收集的拟建项目各方面意见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形成能够反映实际情况的信息资料,并阐述其采纳情况。
(二)风险识别和估计的评估。
一是风险识别评估。
对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识别的完整性和确定性提出评估意见;根据风险调查评估结果,对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主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进行补充完善,并汇总。
二是风险估计评估。
对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估计的客观性、分析内容的完备性、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评估意见;预测估计主要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
(三)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
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中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进行评估,并补充完善。
针对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明确落实各项防范、化解措施的责任主体和协助单位、具体负责内容、风险控制节点、实施时间和要求。
(四)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
对风险分析篇章中风险等级判断方法、评判标准的选择运用是否恰当、风险等级判断结果是否客观合理提出评估意见;结合补充的重要风险因素,综合以上评估结果,确定项目落实防范、化解风险措施后的项目风险等级。
三、评估结论(一)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二)拟建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三)拟建项目的风险等级;(四)拟建项目主要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五)根据需要提出应急预备和建议。
第二部分评估报告编制说明一、关于评估主体评估主体由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或其有关部门指定。
评估主体组织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开展评估论证,对项目单位组织编制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听取各方面意见,分析判断并确定风险等级,提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主体要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进行评估,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规定,对评估报告负责。
二、关于评估程序(一)制定评估工作方案。
评估主体应首先制定评估工作方案。
评估工作方案应明确风险评估的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工作进度、工作方法与要求、拟征询意见对象及方法、风险评估报告大纲等事项。
(二)收集和审阅相关资料。
评估主体应全面收集并认真审阅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相关资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文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及其社会风险分析篇章;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拟建项目前期审批相关文件,包括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出具的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等;相关规划与标准规范;同类或类似项目决策风险评估资料等。
(三)充分听取意见。
根据对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的审阅结果,结合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补充开展民意调查,向受拟建项目影响的相关群众了解情况,对受拟建项目影响较大的群众了解情况,对受拟建项目影响较大的群众、有特殊困难的家庭要重点走访,当面听取意见。
听取意见要注意对象的广泛性和代表性,注意方式方法,确保收集意见的真实性和全面性;讲清项目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依据、项目方案、项目建设和运行全过程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便群众了解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见。
(四)全面评估论证。
分门别类梳理各方意见,参考相同或类似项目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情况,重点围绕拟建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论证;对拟建项目所涉及的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判等内容逐项进行评估论证,特别是对风险因素、风险发生概率、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涉及人员数量、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以及相关风险的可控程度进行评估论证。
(五)确定风险等级。
根据项目所在地人民政府确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或评判标准,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和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拟建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确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高、中、底等级。
(六)编制评估报告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情况;2、评估内容;3、评估结论。
三、关于评估要点评估主体应在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拟建项目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拟建项目建设实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评估论证。
(一)合法性。
主要评估拟建项目建设实施是否符合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是否符合国家与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等;拟建项目相关审批部门是否有相应的项目审批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审批;决策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等有关规定。
(二)合理性。
主要评估拟建项目的实施是否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是否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是否兼顾了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是否可能引发地区、行业、群体之间的相互盲目攀比;依法应给予相关群众的补偿和其他救济是否充分、合理、公平、公正;拟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是否必要、适当,是否维护了相关群众的合法权益等。
(三)可行性。
主要评估拟建项目的建设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是否有具体、详实的方案和完善的配套措施;拟建项目实施是否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超越本地区财力,是否超越大多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否能得到大多说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等。
(四)可控性。
主要评估拟建项目的建设实施是否存在公共安全隐患,是否会引发群众性事件、集体上访,是否会引发社会负面舆论、恶意炒作以及其他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对拟建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是否可控;对可能出现的社会稳定风险是否有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措施是否可行、有效;宣传解释和舆论引导措施是否充分等。
四、关于风险调查评估(一)对风险调查的全面性进行评估,包括风险调查的内容和范围、调查的形式和方法是否恰当、合理、科学,是否达到广泛性和深入性的要求。
(二)对公众参与的完备性进行评估,包括拟建项目是否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了公众参与、专家咨询、信息公开等程序性的要求。
(三)对风险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广泛听取了各方面意见,是否全面、真实反映了相关利益相关者合理和不合理、现实和潜在的诉求。
(四)在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公式、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召开座谈会、听证会等方式进行补充调查,完善风险调查相关内容。
五、关于风险识别评估(一)结合风险调查评估结果,对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中各风险因素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进行评估。
(二)通过对有关社会经济调查及统计资料的分析,结合对项目经济影响评价、社会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资源利用、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和移民安置影响评价等相关评估结论,以及公众参与的完备性程度等的评估,判断拟建项目是否存在被遗漏的重要风险因素,并补充识别被遗漏的重要风险因素。
六、关于风险估计评估(一)对分析篇章中选用的风险估计方法、对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所进行的分析推理过程、对预测估计的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发生概率、影响程度和风险程度是否恰当进行评估。
(二)补充分析篇章风险识别中遗漏的重要风险因素,对拟建项目可能存在的重要风险因素的性质特征、未来变化趋势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后果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评估后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汇总表(参考样表3)样表3:经评估的主要风险因素及其风险程度汇总表七、关于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评估(一)对分析篇章中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是否与现行的相关政策和法规相符,进行合法性的评估。
(二)对分析篇章中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是否有遗漏,进行系统性、完整性的评估。
(三)对分析篇章中提出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是否具有明确的责任主体,职责分工以及时间进度安排,是否全面、合理、可行、有效进行评估。
(四)结合风险识别和风险估计评估结论,补充、优化和完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等内容,编制经评估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汇总表(参考样表4),并提出综合评估意见。
样表4:经评估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汇总表八、关于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评估(一)在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评估的基础上,对分析篇章中采取措施后各主要风险因素变化的分析是否得当进行评估,提出评估意见。
(二)对分析篇章中采用的风险等级评判方法、评判标准的选择运用是否恰当,评判的结果是否合理提出评估意见。
(三)结合补充的主要风险因素,和上述评估论证的结果,预测各主要因素风险可能变化的趋势和结果;过分析变化情况,对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进行综合判断,提出项目风险等级的评判结论。
九、其他说明(一)稳评报告应当在项目审批(核准)所需的各前置文件具备之后完成。
该项目规划、土地、环评等已完成社会稳定风险专项评估的,在社会稳定情况未发生较大变化的前提下,其结论可以直接引用。
(二)本大纲适用的项目范围是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规定需要开展稳评的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三)各地方、各部门可根据大纲,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大纲,以指导本地方、本行业项目的评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