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

合集下载

最新10月浙江自考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月浙江自考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最新10⽉浙江⾃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浙江省2018年10⽉⾃学考试⼼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可以考察量的⼤⼩,但不具有相等单位的随机变量是( )A.⽐率变量B.等距变量C.顺序变量D.称名变量2.已知全距R=59,组数K=6,则组距i应为( )A.8B.9C.10D.113.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量数,称为( )A.统计量B.参数C.⾃由度D.显著性⽔平4.⼀次考试中,某考⽣的百分等级为20,它所表⽰的含义是( )A.该⽣考试成绩为80分B.该⽣考试成绩为20分C.20%的学⽣成绩⾼于该⽣D.20%的学⽣成绩低于该⽣5.计算多列等级变量的相关程度时,应使⽤( )A.积差相关B.斯⽪尔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W系数D.质量相关6.下列各种统计⽅法中属于描述统计的是( )A.t检验B.计算相关系数C.求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D.⽅差分析7.下列统计量中对数据变化灵敏性最好的是( )A.平均数B.众数C.全距D.中位数8.⼆项分布的标准差σ等于( )A.npB.npqC.npD.npq9.F分布主要⽤于⽐较数据的( )A.集中程度B.偏斜程度C.尖削程度D.离散程度10.下列相关系数中表⽰两列变量间的相关强度最⼩的是( )A.0.90B.0.10C.-0.40D.-0.7011.解决“双向分类数据结构中两个分类特征或属性之间是独⽴⽆关还是具有显著的连带关系”的问题,⼀般采⽤( )A.Z检验B.t检验C.χ2检验D.F检验12.应⽤⽅差分析⽅法对⼀元线性回归分析⽅程进⾏有效性检验时,回归⾃由度为( )A.1B.2C.n-1D.n-213.假设检验中的第⼆类错误是指( )A.弃真B.弃伪C.取真D.取伪14.双向秩次⽅差分析适合分析的数据是( )A.⼏个独⽴样本的次序变量的资料B.⼏个相关样本次序变量的资料C.两个独⽴样本次序变量的资料D.两个相关样本次序变量的资料15.两样本⽅差差异的显著性检验应该使⽤( )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χ2检验⼆、填空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自学考试 浙江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测量试题

自学考试 浙江省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测量试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测量试题课程代码:021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㊁写在答题纸上㊂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㊁姓名㊁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㊂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㊂错涂㊁多涂或未涂均无分㊂1.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人格测验是A.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B.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C.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D.杰克逊人格问卷2.首先使用智商的智力测验是A.比奈-西蒙智力量表B.韦克斯勒智力量表C.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D.麦卡锡幼儿智能测验3.MM P I是A.个别智力测验B.团体智力测验C.人格自陈量表D.人格投射测验4.关于罗夏墨迹测验实施的四个阶段,下面哪个是错误的?A.自由反应阶段B.提问阶段C.极限试探阶段D.休息阶段5.下列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B.猜人测验C.罗夏墨迹测验D.艾森克人格问卷)页3共(页1第#90120理心量题试测6.心理测验的三个基本特点是A.间接性㊁绝对性㊁客观性B.间接性㊁相对性㊁客观性C.直接性㊁绝对性㊁主观性D.直接性㊁相对性㊁主观性7.第一个科学智力量表发表于A.1979年B.1902年C.1904年D.1905年8.在比奈-西蒙1908年的智力量表中首次使用了的概念A.智力年龄B.智力商数C.比率智商D.离差智商组和低分组㊂两组在某一是非题上的通过率分别为P H=0.65,P L=0.25,则此道题的鉴别指数D是A.0.13B.0.26C.0.40D.0.8210.在区分度分析中,主要的估计方法包括A.计算原始分数的标准分数B.计算项目与测验总分的相关C.计算项目间的相关D.计算正确回答该项目的人数二㊁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 A ,错误的涂 B ㊂11.多动症全称为注意缺乏多动障碍,是儿童注意力缺乏㊁唤起过度㊁活动过多㊁冲动性和延迟满足困难等一系列心理㊁行为问题的总称㊂12.项目的区分度是选择项目的唯一标准㊂13.难度P值越大,题目越难㊂14.心理测验作为一种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是非常好的㊂15.常模团体的分数分布叫常模㊂16.心理测量主要用于对人的精神特性的直接测量㊂17.智力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㊂18.一般而言,一个学生考试得了90分,便可判定该生成绩优异㊂19.百分等级分数就是以百分制记分的分数㊂20.画人测验属于人格测验㊂)页3共(页2第#90120理心量题试测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㊂三㊁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1.由于人的多数心理特征呈正态分布,所以当需要把人作最大程度区分时,项目难度的分布也以正态为好即特别难与特别容易的项目较少越接近中等难度的项目越多而所有项目的平均难度为㊂22.我们对待心理测验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测量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和作决策的辅助工具,但是测验作为一个研究手段和测量工具㊂23.A AM D对适应行为的定义为:个体实现人们所期待的与其年龄和文化群体相适应的个人独立与社会职责的程度和功效㊂A AM D的全称是㊂24.是把受测者的成绩与具有某种特征的人组成的有关团体作比较,根据一个人在该团体内的相对位置来报告他的成绩㊂25.的三种鉴定方法是:病源法㊁诊疗法㊁标准参照法㊂26.心理健康问卷按照分类,可分为自评量表和他评量表㊂27.在临床上对各种智能缺陷㊁精神疾病和脑功能障碍的仍是某些心理测验的主要用途㊂28.通过统计方法由原始分数转化到量表上的分数叫做㊂29.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测验来对被试进行实验分组,以达到的要求㊂四㊁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30.投射31.韦氏成人智力量表修订版(WA I S-R)的构成五㊁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试述客观题的优缺点㊂33.影响测验信度有哪些因素?六㊁论述题(本大题10分)34.评价中心技术的产生发展㊁活动内容及程式㊂)页3共(页3第#90120理心量题试测。

浙江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 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为( )A. 比率变量B. 等距变量C. 顺序变量D. 等级变量2. 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A. 条形图B. 直方图C. 散点图D. 线形图3. 四位学生每分钟写毛笔字分别为4、7、10、6个,四位学生写字的平均速度应选择计算( )A. 算术平均数B. 几何平均数C. 调和平均数D. 加权平均数4. 下列描述离中趋势的一组统计量是( )A. M 、S 、M dB. M 、M 0、M dC. R 、S 、QD. AD 、S 、σ5.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为( )A. 因果关系B. 共变关系C. 函数关系D. 相关关系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A. 积差相关B. 二列相关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 点二列相关7. 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则该次数分布为( )A. 高狭峰分布B. 低阔峰分布C. 正偏态分布D. 负偏态分布8. 总体呈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关系为( ) A.n 22x σ=σ B. n22x σ=σ C. n 2x σ=σ D. n2x σ=σ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B. 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10.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A. 2B. 5C. 36D. 34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按照观测的方法,将实验数据划分为计数数据和________两大类。

10月浙江自考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浙江自考心理统计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统计试题课程代码:02110注:tα/2(5)=2.57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随机现象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则称这些数字为()A.自变量B.因变量C.随机变量D.相关变量2.中心位置的数量化描述称为()A.集中量数B.中数C.中心数D.众数3.总体统计特征的量数称为()A.统计量B.频数C.参数D.随机数4.把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称作随机事件发生的()A.频率B.概率C.频数D.相对频数5.假设检验的原理是()A.由个体推断总体B.由样本推断总体C.由总体推断样本D.由小样本推断大样本6.回归分析是哪种统计分析的延伸和推广?()A.方差分析B.秩次方差分析C.相关分析D.两因素方差分析7.回归分析模型中,因变量y受到已知的K个自变量的影响,同时还受到哪些因素影响?()A. 非随机因素 B.准随机因素C. 伪随机因素D.随机因素8.某实验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4,n2=5,n3=6,进行方差分析时,其组间自由度为()A.2 B.121C.14D.159.分布曲线和样本容量无关的分布是()A.正态分布B.F分布C.t分布D.χ2分布10.列联系数C的取值范围是()A.-1与0之间B.0与+1之间C.-1与+1之间D.1与100之间11.现有两线性相关变量,其一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也符合正态分布且被人为划分为两个类别,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应采用()A.点双列相关B.肯德尔和谐系数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双列相关12.假设检验中的两类假设称为()A.I型假设和II型假设B.α假设和β假设C. 原假设和备择假设D.正假设和负假设13.配对数据平均数的检验采用的统计量为()A.FB.tC.ZD.Q14.秩和检验中,秩和的表示符号为()A.TB.ZC.∑D.∏15.回归分析中,简化回归方程,不断进行变量筛选的方法,称为()A.方差分析法B.回归统计法C. 回归检验法D.逐步回归法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2年10月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2年10月

浙江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真题2002年10月一、课程代码:32 (总题数:20,分数:20.00)1.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C.1789D.1798解析:2.机能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詹姆斯√C.华生D.魏太默解析:3.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以发现其心理活动变化的方法是( )A.调查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验法解析:4.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意识状态。

A.可控制的B.自动化的√C.白日梦状态D.不自觉的解析:5.有的人因生活程序突然改变而影响睡眠,这属于( )失眠。

A.假性B.情景性C.失律性√D.功能性解析:6.看电影时,人们的知觉活动主要是( )A.视知觉B.听知觉C.视、听知觉√D.视、感知觉解析:7.绝对感觉阈限是指( )A.人的一般感觉能力B.最大可觉察的刺激量C.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D.差异觉察能力解析:8.人眼的可见光,其波长约为( )毫微米。

A.500—600B.0—1000C.380—1280D.400—750 √解析:9.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 )A.整体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解析:10.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保持( )秒钟。

A.5B.20—30 √C.60D.120解析:11.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 )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解析:12.某学生智商为100表示( )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解析:13.有机体活动的动力是( )A.动机√B.诱因C.需要D.目标解析:14.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为参照√B.省力C.服从D.强迫解析:15.脾气急躁、行为勇敢有力的人属于( )气质。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解析:16.助人为乐、廉洁奉公,反映性格的( )特征。

A.理智B.情绪C.意志D.态度√解析:17.美感属于( )A.情绪B.情感√C.心境D.都不是解析:18.人在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方面的特征属于( )特征。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10月自考

心理学研究方法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10月自考

浙江省201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学研究方法试题课程代码:06059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斯蒂文森的幂定律为:S=__________。

2.非随机取样又称为计划取样或__________。

3.问卷法一般采用五种项目形式,即是否式、等距式、填空式、排列式和__________。

4.经典心理物理方法包括恒定刺激法、平均差误法和__________。

5.相关研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__________。

6.标准差和方差是表示__________的指标。

7.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

8.对策论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9.冯德是__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10.因素分析中的因素荷重是变量与因素之间的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8分)1.社会测量的方式有社会测量图、靶式社会图和()。

A.“猜测”技术B.取样技术C.投射技术D.Q技术2.用于分析人际关系的一种技术是()。

A.投射技术B.聚类分析C.Q技术D.因素分析3.等比量表的特点是:()。

A.既无相等单位,又无绝对零B.有绝对零,但无相等单位C.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D.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4.置换性随机取样又叫()。

A.非限制性随机取样B.限制性随机取样C.简单随机取样D.计划取样5.拉丁方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省被试B.控制顺序效应C.节省研究费用D.控制个体差异6.潜特征理论的拉希模型只使用()难度参数。

A.一个B.二个1C.三个D.四个7.投射测验用于测量个体的()。

A.个性B.兴趣C.智力水平D.态度8.因素分析的主要方法有主因素分析和()等。

A.判别函数分析B.聚类分析C.主成分分析D.映象分析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真题(2002-2006)

发展和教育心理学自学考试真题(2002-2006)

全国200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46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根据个体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将人格类型划分为内倾性人格和外倾性人格的心理学家是()A.斯普兰格B.威特金C.阿德勒D.荣格2.下面有关动机的错误论述是()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3.现代认知心理学中受意识控制、难以达到自动化的程序性知识相当于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中的()A.智慧技能B.认知策略C.言语信息D.动作技能4.人的脑重量和容积达到最大值的年龄是()A.20—22岁B.20—23岁C.20—24岁D.20—25岁5.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我国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学者是()A.廖世承B.黄翼C.陈鹤琴D.肖孝嵘6.先前学习中习得的原理和态度影响后面的学习。

这是一种()A.逆向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普遍迁移7.用同一测验对同一组被试前后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表示的信度是()A.内部一致信度B.折半信度C.复本信度D.重测信度8.斯陶布将个体的价值取向、移情能力和帮助别人的知识、技能等因素结合起来,解释()产生的过程。

A.道德判断B.亲社会行为C.品德D.道德需要9.世界上一个心理学验室创建于()A.希腊B.英国C.美国D.德国10.采用对偶故事法研究儿童品德发展的过程,并将其划分为自我中心、权威、可逆和公正四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A.柯尔伯格B.斯陶布C.皮亚杰D.林崇德11.幼儿理解自己性别不会随年龄增长而变化的年龄阶段是()A.2—3岁B.4—5岁C.5—6岁D.6—7岁12.儿童不能从他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观察和考虑问题,并深信自己的观点和他人的想法一致。

这种思维的特点是()A.自我中心主义B.直观形象性C.知觉的集中性D.不可逆性13.在教育过程中,教师经常充当家长的角色。

自考心理学(2002.10)真题及答案

自考心理学(2002.10)真题及答案

自考心理学(2002.10)真题及答案一单选1.作为一门独立的心理科学,始于何时何人?( )A.古希腊时期,亚里斯多德B.1879年,冯特C.1890年,詹姆斯D.1913年,华生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科学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和创始人难易程度简单讲解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是自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到自然科学的影响,在莱比锡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之脱离思辨性哲学开始的。

从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统计刷题次数:1710 错误率:40%2.“催眠”一词是由下列哪个人首先提出的( )A.麦斯麦尔B.布雷德C.巴伯尔D.希尔加德正确答案B知识点名称什么是催眠难易程度简单讲解早在18世纪,在巴黎有一位喜欢浮夸的奥地利医生名叫麦斯麦尔(Franz Anton Mesmer),他宣称他能够通过一套复杂的方法应用"动物磁力"治疗病人,其中包括能使病人躺在手臂上面。

按现代理解那就是一种暗示力量。

后来,一位苏格兰医生布雷德(JamesBraid)对该现象产生了兴趣,并提出"催眠"一词,并且宣称它能够麻醉手术病人从而使它得到传播。

可是不久更为有效和可靠的麻醉剂出现了,催眠术的发展受到影响。

从此以后,催眠一方面被一些人利用作为行骗手段,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对之进行科学研究。

统计刷题次数:645 错误率:80%3.绝对感觉阈限是最小可觉察的刺激量,其被觉察的机会是( )A.50%B.60%C.70%D.80%正确答案A知识点名称感受性和感觉阈限难易程度简单讲解绝对阈限是有50%机会被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统计刷题次数:585 错误率:70%4.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它们是( )A.输入,保持,输出B.输入,储存,输出C.编码,保持,提取D.编码,储存,回忆正确答案C知识点名称记忆的过程难易程度简单讲解一个完整的记忆包括三个基本过程:信息进入记忆系统——编码,信息在记忆中储存——保持,信息从记忆中提取出来——提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代码:02110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的数据为( )
A. 比率变量
B. 等距变量
C. 顺序变量
D. 等级变量
2. 以下各种图形中,表示间断性资料频数分布的是( )
A. 条形图
B. 直方图
C. 散点图
D. 线形图
3. 四位学生每分钟写毛笔字分别为4、7、10、6个,四位学生写字的平均速度应选择计算(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C. 调和平均数
D. 加权平均数
4. 下列描述离中趋势的一组统计量是( )
A. M、S、Md
B. M、M0、Md
C. R、S、Q
D. AD、S、σ
5. 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物理成绩的关系为( )
A. 因果关系
B. 共变关系
C. 函数关系
D. 相关关系
6. 假设两变量线性相关,一变量为正态、等距变量,另一变量为二分名义变量,计算它们的相关系数时应选用( )
A. 积差相关
B. 二列相关
C.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D. 点二列相关
7. 如果由某一次数分布计算得SK<0,则该次数分布为( )
A. 高狭峰分布
B. 低阔峰分

C. 正偏态分布
D. 负偏态分布
8. 总体呈正态分布,方差已知时,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方差与总体方差间的关系为( )
A. B.
C. D.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 )
A. 充分性、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
B. 充分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C. 必要性、无偏性、一致性、有效性
D. 必要性、充分性、无偏性、有效性
10. 某项调查选取三个独立样本,其容量分别为n1=10,n2=12,n3=15,用方差分
析法检验平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内自由度为( )
A. 2
B. 5
C. 36
D. 34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按照观测的方法,将实验数据划分为计数数据和________两大类。

2. 按照统计方法的功能,把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分为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
________。

3. 统计图按形状划分为________,直方图,曲线图,圆形图、散点图等等。

4. 一组数据25 30 40 36 50 20的中数为________。

5. 标准分数是以________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6. 设A、B为两个互不相容事件,则P(A+B)=________。

7. 总体分布为正态,方差σ2已知时,样本平均数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样本平均数的方差 ________。

8. χ2分布是一个正偏态分布,当自由度df很大时为________分布。

9. 一个好的估计量应具备的特点是充分性、无偏性、________和有效性。

10. 某实验选取容量分别为5、6、7的三个独立样本,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平
均数之间的显著性差异时,其组间自由度为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随机现象
2. 样本
3. 方差
4. 假设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斯皮尔曼等级相关适用于哪种资料?
2. 两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比一个平均数显著性检验增多了哪些前提条件?
五、计算题(15分)
某小学(1)班学生进行语文和数学考试,已知全班语文成绩的平均分为70分,
标准差10分;数学平均65分,标准差5分,且两门课成绩分布均为正态分布。

甲生语文得89分,数学66分,总分为155分;乙生语文得85分,数学70分,总分155分。

甲、乙学生两门课总成绩在班中的相对位置一样高吗?
六、计算题(15分)
在某重点学校对重点班36名学生进行比奈智力测验,结果 =105,已知比奈测验的常模μ0=100,σ0=16。

问某校重点班的学生的智力水平是否确实与常模水平
有差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