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招数学说明与检测模拟试题1
2016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含答案(精选5套)

2015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数 学(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2.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卷.上的注意事项......;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满分36分,每小题3分.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在答题卷上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的字母代号按要求用2B 铅笔涂黑) 1. 2 sin 60°的值等于 A. 1B.23C. 2D. 32. 下列的几何图形中,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 5个B. 4个C. 3个D. 2个3. 据2013年1月24日《桂林日报》报道,临桂县2012年财政收入突破18亿元,在广西各县中排名第二. 将18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8×10B. 1.8×108C. 1.8×109D. 1.8×10104. 估计8-1的值在A. 0到1之间B. 1到2之间C. 2到3之间D. 3至4之间 5. 将下列图形绕其对角线的交点顺时针旋转90°,所得图形一定与原图形重合的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菱形 6. 如图,由5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一个立体图形,它的左视图是7. 为调查某校15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结 合调查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提供的 信息,可估算出该校喜爱体育节目的学生共有 A. 1200名 B. 450名C. 400名D. 300名8.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x 2+ 4x – 5 = 0,此方程可变形为 A. (x + 2)2= 9 B. (x - 2)2 = 9C. (x + 2)2 = 1D. (x - 2)2=1圆弧 角 扇形 菱形 等腰梯形A. B. C. D.(第9题图)(第7题图)9. 如图,在△ABC 中,AD ,BE 是两条中线,则S △EDC ∶S △ABC = A. 1∶2B. 1∶4C. 1∶3D. 2∶310. 下列各因式分解正确的是A. x 2 + 2x-1=(x - 1)2B. - x 2+(-2)2=(x - 2)(x + 2) C. x 3- 4x = x (x + 2)(x - 2)D. (x + 1)2= x 2 + 2x + 111. 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E 为BC 的中点,AB = 4, ∠BED = 12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 A. 3 B. 23 C.23 D. 112. 如图,△ABC 中,∠C = 90°,M 是AB 的中点,动点P 从点A出发,沿AC 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C ,动点Q 从点C 出发,沿 CB 方向匀速运动到终点B. 已知P ,Q 两点同时出发,并同时 到达终点,连接MP ,MQ ,PQ .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MPQ 的面积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B. 一直减小C. 先减小后增大D. 先增大后减小二、填空题(本大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13. 计算:│-31│= . 14. 已知一次函数y = kx + 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15. 在10个外观相同的产品中,有2个不合格产品,现从中任意抽取1个进行检测,抽到合格产品的概率是 .16. 在临桂新区建设中,需要修一段全长2400m 的道路,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县城交通所造成的影响,实际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0%,结果提前8天完成任务,求原计划每天修路的长度. 若设原计划每天修路x m ,则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1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规定把一个三角形先沿着x 轴翻折,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称为1次变换. 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 ABC 的顶点B ,C 的坐标分别是(-1,-1),(-3,-1),把 △ABC 经过连续9次这样的变换得到△A ′B ′C ′,则点A 的对 应点A ′ 的坐标是 .18. 如图,已知等腰Rt △ABC 的直角边长为1,以Rt △ABC 的斜边AC 为直角边,画第二个等腰Rt △ACD ,再以Rt △ACD 的 斜边AD 为直角边,画第三个等腰Rt △ADE ……依此类推直 到第五个等腰Rt △AFG ,则由这五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所构成 的图形的面积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8题,共66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步骤和过程. 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第11题图)(第12题图) (第17题图)(第18题图)19. (本小题满分8分,每题4分)(1)计算:4 cos45°-8+(π-3) +(-1)3;(2)化简:(1 - n m n+)÷22n m m -.20. (本小题满分6分)21. (本小题满分6分)如图,在△ABC 中,AB = AC ,∠ABC = 72°. (1)用直尺和圆规作∠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2)在(1)中作出∠ABC 的平分线BD 后,求∠BDC 的度数.22. (本小题满分8分)在开展“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1200名学生参加活动的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每人参加活动的次数,并根据数据绘成条形统计图如下:(1)求这50个样本数据的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2)根据样本数据,估算该校1200名学生共参加了多少次活动. 23.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山坡上有一棵树AB ,树底部B 点到山脚C 点的距离BC 为63米,山坡的坡角 为30°. 小宁在山脚的平地F 处测量这棵树的高,点 C 到测角仪EF 的水平距离CF = 1米,从E 处测得树 顶部A 的仰角为45°,树底部B 的仰角为20°,求树 AB 的高度.(参考数值:sin20°≈0.34,cos20°≈0.94,tan20°≈0.36)24. (本小题满分8分)如图,PA ,PB 分别与⊙O 相切于点A ,B ,点M 在PB 上,且OM ∥AP ,MN ⊥AP ,垂足为N. (1)求证:OM = AN ;(2)若⊙O 的半径R = 3,PA = 9,求OM 的长.3121--+x x ≤1, ……① 解不等式组:3(x - 1)<2 x + 1. ……②(第21题图)(第23题图)(第24题图)°25. (本小题满分10分)某中学计划购买A 型和B 型课桌凳共200套. 经招标,购买一套A 型课桌凳比购买一套B 型课桌凳少用40元,且购买4套A 型和5套B 型课桌凳共需1820元. (1)求购买一套A 型课桌凳和一套B 型课桌凳各需多少元?(2)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要求购买这两种课桌凳总费用不能超过40880元,并且购买A 型课桌凳的数量不能超过B 型课桌凳数量的32,求该校本次购买A 型和B 型课桌凳共有几种方案?哪种方案的总费用最低?26.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现将一块等腰直角三角板ABC 放在第二象限,斜靠在两坐标轴上,点C 为(-1,0). 如图所示,B 点在抛物线y =21x 2 -21x – 2图象上,过点B 作BD ⊥x 轴,垂足为D ,且B 点横坐标为-3. (1)求证:△BDC ≌ △COA ;(2)求BC 所在直线的函数关系式;(3)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ACP 是以AC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 所有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16年初三适应性检测参考答案与评分意见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DACBCBDABCAC说明:第12题是一道几何开放题,学生可从几个特殊的点着手,计算几个特殊三角形面积从而降低难度,得出答案. 当点P ,Q 分别位于A 、C 两点时,S △MPQ =21S △ABC ;当点P 、Q 分别运动到AC ,BC 的中点时,此时,S △MPQ =21×21AC. 21BC =41S △ABC ;当点P 、Q 继续运动到点C ,B 时,S △MPQ =21S△ABC,故在整个运动变化中,△MPQ 的面积是先减小后增大,应选C.二、填空题 13.31; 14. k <0; 15. 54(若为108扣1分); 16. x2400-x %)201(2400 = 8;(第26题图)17. (16,1+3); 18. 15.5(或231). 三、解答题19. (1)解:原式 = 4×22-22+1-1……2分(每错1个扣1分,错2个以上不给分) = 0 …………………………………4分(2)解:原式 =(n m nm ++-nm n +)·m n m 22- …………2分= nm m +·m n m n m ))((-+ …………3分= m – n …………4分 20. 解:由①得3(1 + x )- 2(x -1)≤6, …………1分 化简得x ≤1. …………3分 由②得3x – 3 < 2x + 1, …………4分 化简得x <4. …………5分 ∴原不等式组的解是x ≤1. …………6分21. 解(1)如图所示(作图正确得3分)(2)∵BD 平分∠ABC ,∠ABC = 72°, ∴∠ABD =21∠ABC = 36°, …………4分 ∵AB = AC ,∴∠C =∠ABC = 72°, …………5分 ∴∠A= 36°,∴∠BDC =∠A+∠ABD = 36° + 36° = 72°. …………6分 22. 解:(1)观察条形统计图,可知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 _x =50551841737231⨯+⨯+⨯+⨯+⨯ =3.3, …………1分∴这组样本数据的平均数是3.3. …………2分∵在这组样本数据中,4出现了18次,出现的次数最多, ∴这组数据的众数是4. …………4分∵将这组样本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其中处在中间的两个数都是3,有233+ = 3.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 ………………6分(2)∵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3.3,∴估计全校1200人参加活动次数的总体平均数是3.3,有3.3×1200 = 3900. ∴该校学生共参加活动约3960次. ………………8分23. 解:在Rt △BDC 中,∠BDC = 90°,BC = 63米,∠BCD = 30°, ∴DC = BC ·cos30° ……………………1分 = 63×23= 9, ……………………2分 ∴DF = DC + CF = 9 + 1 = 10,…………………3分 ∴GE = DF = 10. …………………4分 在Rt △BGE 中,∠BEG = 20°, ∴BG = CG ·tan20° …………………5分 =10×0.36=3.6, …………………6分 在Rt △AGE 中,∠AEG = 45°,∴AG = GE = 10, ……………………7分 ∴AB = AG – BG = 10 - 3.6 = 6.4.答:树AB 的高度约为6.4米. ……………8分24. 解(1)如图,连接OA ,则OA ⊥AP. ………………1分∵MN ⊥AP ,∴MN ∥OA. ………………2分 ∵OM ∥AP ,∴四边形ANMO 是矩形.∴OM = AN. ………………3分(2)连接OB ,则OB ⊥AP ,∵OA = MN ,OA = OB ,OM ∥BP , ∴OB = MN ,∠OMB =∠NPM.∴Rt △OBM ≌Rt △MNP. ………………5分 ∴OM = MP.设OM = x ,则NP = 9- x . ………………6分在Rt △MNP 中,有x 2 = 32+(9- x )2.∴x = 5. 即OM = 5 …………… 8分25. 解:(1)设A 型每套x 元,则B 型每套(x + 40)元. …………… 1分 ∴4x + 5(x + 40)=1820. ……………………………………… 2分∴x = 180,x + 40 = 220.即购买一套A 型课桌凳和一套B 型课桌凳各需180元、220元. ……………3分(2)设购买A 型课桌凳a 套,则购买B 型课桌凳(200 - a )套.a ≤32(200 - a ), ∴ …………… 4分 180 a + 220(200- a )≤40880.解得78≤a ≤80. …………… 5分∵a为整数,∴a = 78,79,80∴共有3种方案. ………………6分设购买课桌凳总费用为y元,则y = 180a + 220(200 - a)=-40a + 44000. …………… 7分∵-40<0,y随a的增大而减小,∴当a = 80时,总费用最低,此时200- a =120. …………9分即总费用最低的方案是:购买A型80套,购买B型120套. ………………10分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题(二)一、选择题1、数2-中最大的数是()A 、1- BC 、0D 、2 2、9的立方根是()A 、3±B 、3 C、 D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430x x -+=的两根1x 、2x ,则12x x +=()A 、4B 、3C 、-4D 、-3 4、如图是某几何题的三视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几何体是圆柱体,高为2 B 、几何体是圆锥体,高为2 C 、几何体是圆柱体,半径为2 D 、几何体是圆柱体,半径为2 5、若a b >,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A 、0a b +>B 、0a b ->C 、0ab >D 、0a b> 6、如图AB ∥DE ,∠ABC=20°,∠BCD=80°,则∠CDE=() A 、20° B 、80° C 、60° D 、100°7、已知AB 、CD 是⊙O 的直径,则四边形ACBD 是() A 、正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等腰梯形 8、不等式组302x x +>⎧⎨-≥-⎩的整数解有()A 、0个B 、5个C 、6个D 、无数个 9、已知点1122(,),(,)A x y B x y 是反比例函数2y x=图像上的点,若120x x >>则一定成立的是()A 、120y y >>B 、120y y >>C 、120y y >>D 、210y y >>10、如图,⊙O 和⊙O ′相交于A 、B 两点,且OO ’=5,OA=3, O ’B =4,则AB=( ) A 、5 B 、2.4 C 、2.5 D 、4.8 二、填空题11、正五边形的外角和为 12、计算:3m m -÷=13、分解因式:2233x y -=14、如图,某飞机于空中A 处探测到目标C ,此时飞行高度AC=1200米,从飞机上看地面控制点B的俯角20α=︒,则飞机A 到控制点B 的距离约为 。
2016中考模拟试题(数学)

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数学)数 学 试 卷(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涂满.) 1. 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 )A.13B.﹣ 2C. 0D.2. 如图所示,几何体的主视图是( ▲ )A B C D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0.000 002 5米的颗粒物,将0.000 002 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0.25×10﹣5B. 2.5×10﹣5C. 2.5×10﹣6D. 2.5×10﹣74.如图,直解三角板的直角顶点落在直尺边上,若∠1=54°,则∠2的度数为( ▲) ) A.24° B.36° C.46° D.54° 5.计算2x 3•(﹣3x )2的结果是( ▲ )A. 18x 5 B .-18x 6C. ﹣6x 5 D .6x 66. 甲、乙、丙三个旅游团的游客人数都相等,且每个团游客的平均年龄都是35岁,这三个团游客年龄的方差分别是S 甲2=1.4,S 乙2=18.8,S 丙2=22,导游小方最喜欢带游客年龄相近的团队,若在这三个团中选择一个,则他应选( ▲ ) A. 甲队 B. 乙队 C. 丙队 D. 哪一个都可以7. 已知反比例函数xy 1=,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图象经过点(-1,-1)B. 图象在第一、三象限C. 当1>x 时,10<<yD. 当0<x 时,y 随着x 的增大而增大 8. 如图所示,90E F ∠=∠=,B C ∠=∠,AE AF =,下列结论中:①EM FN =;②CD DN =;③FAN EAM ∠=∠;④ACN ABM △≌△.正确的有(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 将代数式x 2+6x +2化成(x +p)2+q 的形式为( ▲ )A .(x -3)2+11 B .(x +3)2-7 C .(x +3)2-11 D .(x +2)2+410. 如图, 点P 为平行四边形ABCD 边AD 上一点, 点E, F 分别为PB, PC 的中点, △PEF , △PDC , △PAB 的面积分别为S, S 1, S 2, 若S =3, 则S 1+S 2=( ▲ ) A.12 B.16 C. 9 D. 24 11. 如图所示,矩形纸片ABCD 中,6cm AB =,8cm BC =,现将其沿EF对折,使得点C 与点A 重合,则AF 长为( ▲ )A.25cm 2 B.25cm 8 C. 25cm 4D.8cm 12. 如图所示,已知11()2A y ,,2(2)B y ,为反比例函数1y x=图像上的D(C ) A B CEFD第11题图第10题图第8题图CBAE FDMN 第4题图两点,动点(,0)P x 在x 正半轴上运动,当线段AP 与线段BP 之差达 到最大时,点P 的坐标是( ▲ )A.1(0)2,B.(10),C.3(0)2,D.5(0)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或钢笔直接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3. 已知:m 、n 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m <<n ,则m+n= ▲ .14. 分解因式:2232xy y x x+-= ▲ .15. 已知(x -y +3)2+2-y =0,则2x +y = ▲ .16. 如图,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6,BD =8,M 、N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P 是线段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PN 的最小值是 ▲ .17. 将1、2、3、6按如图所示的方式进行排列.若规定(m ,n )表示第m 排从左向右第n 个数,则(5,4)与(21,10)表示的两数之积是 ▲ .18. 如图,扇形CAB 的圆心角∠ACB=90°,半径CA=8cm ,D 为弧AB 的中点,以CD 为直径的⊙O 与CA 、CB 相交于点E 、F ,则弧AB 的长为 ▲ cm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cm 2.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90分。
2016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及答案(精选两套)

1. 2. 3. 4. 5. 6. 初中2016届九年级数学第一次模拟第I 卷 选择题(36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12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若 m-n=-1,则(m-n ) 2-2m+2n 的值是( ) A. 3 B. 2 C. 1 D. -1 已知点A (a , 2013)与点A (- 2014, b )是关于原点 O 的对称点,贝U a b 的值为A. 1B. 5C. 6D. 47. 8. 9.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 3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A . 12, B . 15, C . 12 或 15,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①平行四边形;②正方形;③等腰梯形;④菱形;⑤矩形;⑥圆 A. 1个 B. 2个C.D. 4个如图,在O / APD=75 A. 15O 中,弦AB , CD 相交于点 P ,若/ A=40 ° , ,则/ B=B. 40C. 75D. 35F 列关于概率知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明天要降雨的概率是90% ”表示: 18图1明天有 90%的时间都在下雨.1-”表示:每抛掷两次,就有一次正面朝上2“彩票中奖的概率是 1%”表示:每买100张彩票就肯定有一张会中奖. “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是“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朝上的点数是1”这一事件的频率是 若抛物线y A. 2012 x 2用配方法解方程 A. (x 2)2 ”表示:随着抛掷次数的增加,“抛出朝上点数1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m,0),则代数式 m 2013的值为B. 2013C. 2014D. 20154x 1 B. 0,配方后的方程是 (x 2)2 3 C. (x 2)2D. (x 2)25要使代数式—有意义,则a 的取值范围是 2a 1 1 B. a -210.如图,已知O O 的直径CD 垂直于弦 AB ,/ ACD=22.5 °,若 A. a 0C. D. 一切实数2CD=6 cm ,贝U AB 的长为A. 4 cmB. 3 2 cmC. 2 3 cmD. 2 - 6 cm11. 到2013底,我县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某校2011年发放给每个经济困难学生 450元,2013年发放的金额为625元.设每年发放的资助金额的平均增长率为x ,则下面列出的方程中正确的是12.如图,已知二次函数 y=ax 2+ bx + c (0)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个结论:①abc v 0;② b v a + c ;③4a + 2b+c>0 :④ 2c v 3b ;⑤a + b v m (am + b) ( m ^ 1 的实数). 其中正确结论的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③④⑤D.②③⑤第H 卷 非选择题(84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个小题,每小题 3分,满分18分)只要求填写最后结果.13.若方程x 3x 11 10的两根分别为x 2,贝U的值疋x 1x 214. 已知O 01与O 02的半径分别是方程x 2— 4x+3=0的两根,且 O 1O 2=t+2,若这两个圆相切,则 t=15. 如图,在△ ABC 中,AB=2 , BC=3.6,/ B=60。
2016年中教数学第一次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〇一六年中考模拟数 学 试 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6页.第Ⅰ卷2页为选择题,30分;第Ⅱ卷4页为非选择题,70分;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涂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
3.答第Ⅰ卷时,必须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答题纸的相应选项框内。
4.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纸书写。
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5.考试结束后,只交试题答题纸。
第I卷(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顶符合题意) 1.2-的绝对值是( ) A .2 B .12 C .-2 D .1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要了解人们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宜采用普查方式B .一组数据5、6、3、4、5、7的众数和中位数都是5C .随机事件的概率为50%,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00%D .若甲组数据的方差是0.168,乙组数据的方差是0.034,则甲组数据比乙组数据稳定3.如图所示,将含有30°角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相互平行的两条直线的其中一条上,若∠1=34°,则∠2的度数为( )A .40°B .30°C .26°D .34°4. 如图,四边形ABCD 是⊙O 的内接四边形,⊙O 的半径为4,∠B=135°,则弧AC 的长( ) A. π2 B. π C.2πD.4π5.小红在观察由一些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时,发现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依次为如图所示的图形,若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 A .10 B . 5 C .18 D .226.若540-=m ,则估计m 的值所在的范围是( )A .21<<mB .32<<mC .43<<mD .54<<m7.先化简,再求值22424422x x xx x x x⎛⎫--+÷⎪-++-⎝⎭(其中x=3),其计算结果是()A.58-B.8 C.-8 D.588.按如图所示的第一、二两行图形的平移、轴对称及旋转等变换规律,填入第三行“?”处的图形应是()9.课题研究小组对附着在物体表面的三个微生物(课题小组成员把他们分别标号为1,2,3)的生长情况进行观察记录.这三个微生物第一天各自一分为二,产生新的微生物(分别被标号为4,5,6,7,8,9),接下去每天都按照这样的规律变化,即每个微生物一分为二,形成新的微生物(课题组成员用如图所示的图形进行形象的记录).那么标号为150的微生物会出现在()A.第3天 B.第4天C.第5天D.第6天10.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的顶点2(0,)2A,2(,0)2B,顶点C D、位于第一象限,直线:(02)l x t t=≤≤将正方形ABCD分成两部分,记位于直线l左侧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则S关于t的函数图象大致是()112 11102120191817161514135 498762 3九年级数学共6页第2页第3题图第4题图第5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第10题图第П卷(非选择题 共70分)二﹑填空题(将解答的结果尽可能全面、完整、简化地填在横线上)11.分解因式:x 3﹣4x 2+4x =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在△ABD 中,C 是BD 上一点,若E 、F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DEF 的面积为4.5,则△ABC 的面积为 .13.新定义:[a ,b ]为一次函数y =ax +b (a ≠0,a ,b 为实数)的“关联数”.若“关联数”[1,m ﹣3]的一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关于x 的方程1112=+-mx 的解为 . 14.如图,已知一次函数2+=x y 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ky x=的图象在第一象限相交于点A ,与x 轴相交于点C AB x ,⊥轴于点B ,AOB △的面积为4,则AC 的长为 (保留根号).15.如图,在等腰Rt ABC △中,908C AC ∠==°,,F 是AB 边上的中点,点D 、E 分别在AC 、BC 边上运动,且保持AD CE =.连接DE 、DF 、EF .在此运动变化的过程中,下列结论:①DF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四边形CDFE 的面积保持不变; ③△CDE 面积的最大值为8; ④四边形CDFE 不可能为正方形, ⑤DE 长度的最小值为4。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模拟测试卷(一)参考答案

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数学模拟测试卷(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本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1)(1)a b b -+; 12. 66.710⨯; 13.90°; 14 15. 3; 16. 480 或768. 三、解答题(本题有8小题,共66分) 17. 18. 2 19. 解:每个图3分,共6分.图1图2或图1图220.(本题8分)解: (1)120;36 (2分) (2)图略;(3分) (3)450(3分)21.(本题8分)(1)证明:连接AD ,OD ;∵AB 为⊙O 的直径,∴∠ADB =90°,即AD ⊥BC ;∵AB =AC ,∴BD =D C .∵OA =OB ,∴OD ∥A C .∵DF ⊥AC ,∴DF ⊥O D . ∴∠ODF =∠DFA =90°,∴DF 为⊙O 的切线. (4分)(2)解:连接BE 交OD 于G ,∵AC =AB ,AD ⊥BC ,ED =BD ,∴∠EAD =∠BA D .∴弧DE =弧B D . ∴ED =BD ,OE =O B .∴OD 垂直平分E B .∴EG =BG .又AO =BO ,∴OG =21AE .在Rt △DGB 和Rt △OGB 中, BD 2﹣DG 2=BO 2﹣OG 2∴2222)45()25(OG OB OG -=-- 解得:OG =43.∴AE =2OG =23. (4分)22. (本题10分)解:(1)乙出发后5分钟与甲第一次相遇;乙出发后30分钟与甲第二次相遇.(各3分,共6分)(2)68米/分钟. (4分)23.(本题10分)解:(1)①∵∠BAC =90°,θ=45°,∴AP ⊥BC ,BP =CP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AP =BP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又∵∠MBN =90°,BM =BN ,∴AP =PN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AP =PN =BP =PC ,且AN ⊥BC ,∴四边形ABNC 是正方形, ∴∠ANC =45°; (4分)②当θ≠45°时,①中的结论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BAC =∠MBN =90°,AB =AC ,BM =BN ,∴∠ABC =∠ACB =∠BNP =45°,又∵∠BPN=∠APC,∴△BNP∽△ACP,∴=,又∵∠APB=∠CPN,∴△ABP∽△CNP,∴∠ANC=∠ABC=45°;(4分)(2)∠ANC=90°﹣∠BAC.理由如下:∵∠BAC=∠MBN≠90°,AB=AC,BM=BN,∴∠ABC=∠ACB=∠BNP=(180°﹣∠BAC),又∵∠BPN=∠APC,∴△BNP∽△ACP,∴=,又∵∠APB=∠CPN,∴△ABP∽△CNP,∴∠ANC=∠ABC,在△ABC中,∠ABC=(180°﹣∠BAC)=90°﹣∠BAC.(2分)24.(本题12分)解:(1)A(-2,0),B(4,0),D(1,27 -8)(2)(3)(0,7-3),(0,-53)(0,53),(0,193)。
2016年新人教版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模拟卷(1)(含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1.doc

2016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数学试题模拟卷(1)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故选C.4、将抛物线y=x2﹣2x+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A.y=(x﹣1)2+4 B.y=(x﹣4)2+4 C.y=(x+2)2+6 D.y=(x﹣4)2+6【解析】选B.将y=x2﹣2x+3化为顶点式,得y=(x﹣1)2+2.将抛物线y=x2﹣2x+3向上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4)2+4,故选:B.5、如图,已知a∥b,∠1=130°,∠2=90°,则∠3=()A.70°B.100°C.140°D.170°【解析】选C.如图,延长∠1的边与直线b相交,∵a∥b,∴∠4=180°﹣∠1=180°﹣130°=50°,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3=∠2+∠4=90°+50°=140°.故选C.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3个B.2个C.1个D.0个【解析】选B.①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符合题意;②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正确,符合题意;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说法错误,例如等腰梯形,也符合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故选:B.7、一次函数y=ax+b(a≠0)与二次函数y=ax2+bx+c(a≠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A.B.C.D.【解析】选C.A、由抛物线可知,a<0,由直线可知,故本选项错误;B、由抛物线可知,a>0,x=﹣>0,得b<0,由直线可知,a>0,b>0,故本选项错误;C、由抛物线可知,a<0,x=﹣<0,得b<0,由直线可知,a<0,b<0,故本选项正确;D、由抛物线可知,a<0,x=﹣<0,得b<0,由直线可知,a<0,b>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8、如图,ABCD是矩形纸片,翻折∠B,∠D,使AD,BC边与对角线AC重叠,且顶点B,D恰好落在同一点O上,折痕分别是CE,AF,则等于()A.B.2 C.1.5 D.【解析】选B.∵ABCD是矩形,∴AD=BC,∠B=90°,∵翻折∠B,∠D,使AD,BC边与对角线AC重叠,且顶点B,D恰好落在同一点O上,∴AO=AD,CO=BC,∠AOE=∠COF=90°,∴AO=CO,AC=AO+CO=AD+BC=2BC,∴∠CAB=30°,∴∠ACB=60°,∴∠BCE=,∴BE=∵AB∥CD,∴∠OAE=∠FCO,在△AOE和△COF中,∴△AOE≌△COF,∴OE=OF,∴EF与AC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AECF为菱形,∴AE=CE,∴BE=,∴=2,故选:B.9、如图,点P(x,y)(x>0)是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上的一个动点,以点P 为圆心,OP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点A.若△OP A的面积为S,则当x增大时,S的变化情况是()A.S的值增大B.S的值减小C.S的值先增大,后减小D.S的值不变【解析】选D.作PB⊥OA于B,如图,则OB=AB,∴S△POB=S△P AB,∵S△POB=|k|,∴S=2k,∴S的值为定值.故选D.10、如图,Rt△ABC中,∠B=90◦,BC=12,tanC=.如果一质点P开始时在AB边的P0处,BP0=3.P第一步从P0跳到AC边的P1(第1次落点)处,且;第二步从P1跳到BC边的P2(第2次落点)处,且;第三步从P2跳到AB边的P3(第3次落点)处,且;…;质点P按照上述规则一直跳下去,第n次落点为P n (n为正整数),则点P2014与点P2015之间的距离为()A.6 B.5 C.4 D.3【解析】选A. 在RT△ABC中,∵BC=12,tan∠C=,∠B=90°,∴AB=9,BC=12,由题意:BP0=P0P4=P4A=3,AP5=P5P1=P1C=5,CP3=P3P6=P6B=4,P7与P0重合,从P7开始出现循环,∵2014÷7的余数是5,∴P2014与P5重合,∴P2014P2015=P5P6,∵P5P6∥BA,∴=,∴,∴P2014P2015=P5P6=6.故选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分解因式:ab2﹣ac2=a(b+c)(b﹣c).【解析】原式提取a,再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原式=a(b2﹣c2)=a(b+c)(b﹣c),故答案为:a(b+c)(b﹣c)12、根据中国人社部统计2016年中国城镇新增长劳动力15000000人左右,总量【解析】将15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1.5×107.故答案为:1.5×10713、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2的解为非负数,则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1【解析】去分母得:m﹣1=2x﹣2,解得:x=,由题意得:≥0且≠1,解得:m≥﹣1且m≠1,14、在△ABC中,BC=3,AC=4,AB=5,点D、E分别是△ABC的内心和外心,连接DE,则DE的长为.【解析】如图,作△ABC的内切圆⊙D,过点D作DN⊥BC于N,DF⊥AC于FD,DN⊥AB 于N,在Rt△ABC中,∵∠ACB=90°,AC=4,BC=3,AB=5,∵点E为△ABC的外心,∴AE为外接圆半径,AE=AB=,设⊙D的半径为r,则DM=DF=r,又∵∠DFC=∠DNC=∠C=90°,∴四边形DNCF是正方形,∴CF=CN=r,AF=AM=4﹣r,BM=BN=3﹣r,∵AB=5,∴4﹣r+3﹣r=5,解得r=1,∴DM=r=1,AM=4﹣r=3.在Rt△DEM中,∵∠DME=90°,EM=AM﹣AE=3﹣=,∴DE==.故答案为:.15、如图,函数(x>0)和(x>0)的图象分别是l1和l2.设点P在l2上,P A∥y轴,交l1于点A,PB∥x轴,交l1于点B,则△P AB的面积为.【解析】设点P(m,n),∵P是反比例函数y=(x>0)图象上的点,∴n=,∴点P(m,);∵PB∥x轴,∴B点的纵坐标为,将点B的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y=(x>0)得:x=,∴B(,),同理可得:A(m,);∵PB=m﹣=,P A=﹣=,∴S△P AB=P A•PB=××=.故答案为.16、已知,正六边形ABCDEF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如图所示,A(﹣2,0),点B在原点,把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经过2015次翻转之后,点B的坐标是(4031,).【解析】∵正六边形ABCDEF沿x轴正半轴作无滑动的连续翻转,每次翻转60°,∴每6次翻转为一个循环组循环,∵2015÷6=335余5,∴经过2015次翻转为第336循环组的第5次翻转,点B在开始时点C的位置,∵A(﹣2,0),∴AB=2,∴翻转前进的距离=2×2015=4030,如图,过点B作BG⊥x于G,则∠BAG=60°,所以,AG=2×=1,BG=2×=,所以,OG=4030+1=4031,所以,点B的坐标为(4031,).故答案为:(403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17、(8分)已知A=﹣(1)化简A;(2)当x满足不等式组,且x为整数时,求A的值.【解析】(1)A=﹣=﹣=﹣=(2)∵∴∴1≤x<3,∵x为整数,∴x=1或x=2,①当x=1时,∵x﹣1≠0,∴A=中x≠1,∴当x=1时,A=无意义.②当x=2时,A==.18、(8分)一艘观光游船从港口A以北偏东60°的方向出港观光,航行80海里至C处时发生了侧翻沉船事故,立即发出了求救信号,一艘在港口正东方向的海警船接到求救信号,测得事故船在它的北偏东37°方向,马上以40海里每小时的速度前往救援,求海警船到大事故船C处所需的大约时间.(温馨提示:sin53°≈0.8,cos53°≈0.6)【解析】如图,过点C作CD⊥AB交AB延长线于D.在Rt△ACD中,∵∠ADC=90°,∠CAD=30°,AC=80海里,∴CD=AC=40海里.在Rt△CBD中,∵∠CDB=90°,∠CBD=90°﹣37°=53°,∴BC=≈=50(海里),∴海警船到大事故船C处所需的时间大约为:50÷40=(小时).19、(8分)某校八年级一班进行为期5天的图案设计比赛,作品上交时限为周一至周五,班委会将参赛逐天进行统计,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各矩形的高度比为2:3:4:6:.且已知周三组的频数是8.(1)本次比赛共收到40件作品.(2)若将各组所占百分比绘制成扇形统计图,那么第五组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90度.(3)本次活动共评出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若将这三件作品进行编号并制作成背面完全相同的卡片,并随机抽出两张,请你求出抽到的作品恰好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的概率.【解析】(1)收到的作品总数是:8÷=40;(2)第五组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是:360°×=90°;(3)用A表示一等奖的作品,B表示二等奖的作品.,共有6中情况,则P(恰好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20、(8分)已知:如图,在矩形ABCD中,M、N分别是边AD、BC的中点,E、F分别是线段BM、CM的中点.(1)求证:△ABM≌△DCM;(2)填空:当AB:AD=1:2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解析】(1)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AB=DC,∠A=∠D=90°,∵M为AD的中点,∴AM=DM,在△ABM和△DCM中∴△ABM≌△DCM(SAS).(2)解:当AB:AD=1:2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理由是:∵AB:AD=1:2,AM=DM,AB=CD,∴AB=AM=DM=DC,∵∠A=∠D=90°,∴∠ABM=∠AMB=∠DMC=∠DCM=45°,∴∠BMC=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CB=90°,∴∠MBC=∠MCB=45°,∴BM=CM,∵N、E、F分别是BC、BM、CM的中点,∴BE=CF,ME=MF,NF∥BM,NE∥CM,∴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ME=MF,∠BMC=90°,∴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即当AB:AD=1:2时,四边形MENF是正方形,故答案为:1:2.21、(8分)如图,点A是⊙O上一点,OA⊥AB,且OA=1,AB=,OB交⊙O于点D,作AC⊥OB,垂足为M,并交⊙O于点C,连接BC.(1)求证:BC是⊙O的切线;(2)过点B作BP⊥OB,交OA的延长线于点P,连接PD,求sin∠BPD的值.【解析】(1)证明:连结OC,如图,∵AC⊥OB,∴AM=CM,∴OB为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BA=BC,在△OAB和△OCB中,∴△OAB≌△OCB,∴∠OAB=∠OCB,∵OA⊥AB,∴∠OAB=90°,∴∠OCB=90°,∴OC⊥BC,∴BC是⊙O的切线;(2)解:在Rt△OAB中,OA=1,AB=,∴OB==2,∴∠ABO=30°,∠AOB=60°,∵PB⊥OB,∴∠PBO=90°,在Rt△PBO中,OB=2,∠BPO=30°,∴PB=OB=2,在Rt△PBD中,BD=OB﹣OD=2﹣1=1,PB=2,∴PD==,∴sin∠BPD===.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AB分别与x轴、y轴交于B 和A,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C、D,CE⊥x轴于点E,tan∠ABO=,OB=4,OE=2.(1)求直线AB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求△OCD的面积.【解析】(1)∵OB=4,OE=2,∴BE=2+4=6.∵CE⊥x轴于点E,tan∠ABO===.∴OA=2,CE=3.∴点A的坐标为(0,2)、点B的坐标为C(4,0)、点C的坐标为(﹣2,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则,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m≠0),将点C的坐标代入,得3=,∴m=﹣6.∴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2)联立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和直线AB的解析式可得,可得交点D的坐标为(6,﹣1),则△BOD的面积=4×1÷2=2,△BOD的面积=4×3÷2=6,故△OCD的面积为2+6=8.23、(10分)△ABC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a,DF⊥AB,EF⊥AC,(1)求证:△BDF∽△CEF;(2)若a=4,设BF=m,四边形ADFE面积为S,求出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探究当m为何值时S取最大值;(3)已知A、D、F、E四点共圆,已知tan∠EDF=,求此圆直径.【解析】(1)∵DF⊥AB,EF⊥AC,∴∠BDF=∠CEF=90°.∵△ABC为等边三角形,∴∠B=∠C=60°.∵∠BDF=∠CEF,∠B=∠C,∴△BDF∽△CEF.(2)∵∠BDF=90°,∠B=60°,∴sin60°==,cos60°==.∵BF=m,∴DF=m,BD=.∵AB=4,∴AD=4﹣.∴S△ADF=AD•DF=×(4﹣)×m=﹣m2+m.同理:S△AEF=AE•EF=×(4﹣)×(4﹣m)=﹣m2+2.∴S=S△ADF+S△AEF=﹣m2+m+2=﹣(m2﹣4m﹣8)=﹣(m﹣2)2+3.其中0<m<4.∵﹣<0,0<2<4,∴当m=2时,S取最大值,最大值为3.∴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为:S═﹣(m﹣2)2+3(其中0<m<4).当m=2时,S取到最大值,最大值为3.(3)如图2,∵A、D、F、E四点共圆,∴∠EDF=∠EAF.∵∠ADF=∠AEF=90°,∴AF是此圆的直径. ∵tan ∠EDF=,∴tan ∠EAF=.∴=.∵∠C=60°, ∴=tan60°=.设EC=x ,则EF=x ,EA=2x .∵AC=a , ∴2x+x=a . ∴x=. ∴EF=,AE=.∵∠AEF=90°, ∴AF==. ∴此圆直径长为.24、(12分)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 和x 轴上另一点E ,顶点M 的坐标为 (2,4);矩形ABCD 的顶点A 与点O 重合,AD 、AB 分别在x 轴、y 轴上,且AD=2,AB=3.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将矩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 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移动,同时一动点P 也以相同的速度.....从点A 出发向B 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秒(0≤t ≤3),直线AB 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 (如图2所示). ① 当t=25时,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ME 上,并说明理由;② 设以P 、N 、C 、D 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S ,试问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因所求抛物线的顶点M 的坐标为(2,4), 故可设其关系式为()224y a x =-+又抛物线经过O (0,0),于是得()20240a -+=, 解得 a=-1 ∴ 所求函数关系式为()224y x =--+,即24y x x =-+. (2)① 点P 不在直线ME 上. 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可知E 点的坐标为(4,0), 又M 的坐标为(2,4),设直线ME 的关系式为y=kx +b . 于是得⎩⎨⎧=+=+4204b k b k ,解得⎩⎨⎧=-=82b k 所以直线ME 的关系式为y=-2x +8. ……(6分) 由已知条件易得,当t 25=时,OA=AP 25=,⎪⎭⎫ ⎝⎛∴25,25P∵ P 点的坐标不满足直线ME 的关系式y=-2x +8. ∴ 当t 25=时,点P 不在直线ME 上. ② S 存在最大值. 理由如下: ∵ 点A 在x 轴的非负半轴上,且N 在抛物线上, ∴ OA=AP=t . ∴ 点P ,N 的坐标分别为(t ,t )、(t ,-t 2+4t ) ∴ AN=-t 2+4t (0≤t ≤3) , ∴ AN -AP=(-t 2+4 t )- t=-t 2+3 t=t (3-t )≥0 , ∴ PN=-t 2+3 t(ⅰ)当PN=0,即t=0或t =3时,以点P ,N ,C ,D 为顶点的多边形是三角形,此三角形的高为AD ,∴ S=21DC ·AD=21×3×2=3.(ⅱ)当PN ≠0时,以点P ,N ,C ,D 为顶点的多边形是四边形 ∵ PN ∥CD ,AD ⊥CD ,∴ S=21(CD+PN )·AD=21[3+(-t 2+3 t )]×2=-t 2+3 t +3=421232+⎪⎭⎫ ⎝⎛--t其中(0<t <3),由a=-1,0<23<3,此时421=最大S . 综上所述,当t 23=时,以点P ,N ,C ,D 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有最大值,21.这个最大值为4说明:(ⅱ)中的关系式,当t=0和t=3时也适合.。
河南省2016年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一)含答案

河南省2016年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一)含答案河南省2016年中考模拟数学试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A。
3-2 B。
21 C。
- D。
22.以下是我市著名企事业(___、心连心化肥、___、___)的徽标或者商标,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
CD3.2014年巴西世界杯在南美洲国家巴西境内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本届世界杯的冠军将获得3500万美元的奖励,将350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3.5×106 B。
3.5×107 C。
35×106 D。
0.35×1084.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3-2=1 (B)a6÷a2=a3 (C)x2+x3=x5 (D)(-x2)3=-x65.用6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组合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它的俯视图为()A。
B。
C。
D。
6.如图是交警在一个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车辆的车速(单位:千米/时)情况.则这些车的车速的众数、中位数分别是()A。
8,6 B。
8,5 C。
52,52 D。
52,537.如图,已知点P是∠AO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AOB=60°,PD⊥OA,M是OP的中点,DM=4 cm,如果点C是OB上一个动点,则PC的最小值为()A)2 (B)23 (C)4 (D)438.如图,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1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
A.(2011,0)B.(2011,2)C.(2011,1)D.(2010,0)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9.计算:(2+π)-2|1-sin30°|+()=-1.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的顶点B坐标为(8,4).将矩形OABC绕点O逆时针旋转,使点B落在y轴上的点B′处,得到矩形OA′B′C′,OA′与BC相交于点D,则经过点D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是()。
广东省2016年中考模拟考试数学试卷

2016年广东中考模拟考试数 学 科 试 卷说明:1.全卷共4页,考试用时10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试室号、座位号.用2B 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像皮檫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1.计算 23+- 的结果是( )A .1B .1-C . 5D . 5-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3362x x x +=B .236x x x ⋅=C .632x x x ÷=D .326()x x -=3.小明在九年级进行的六次数学测验成绩如下(单位:分):76、82、91、85、84、85,则这六次数学测验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A .91,88B .85,88C .85,85D .85,84.54.下列交通标志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5.一条排水管的截面如图所示,已知排水管的截面圆半径OB =5,截面圆圆心O 到水面的距离OC 是3,则水面宽AB 是( )A .3B .4C .5D .86.二元一次方程组⎩⎨⎧=-=+521y x y x 的解是( ) A .⎩⎨⎧=-=21y x B .⎩⎨⎧-==12y x C .⎩⎨⎧==12y x D .⎩⎨⎧=-=32y x 7.如图,AB 是⊙O 的直径,若10=AB ,6=BC ,则CAB ∠cos 的值为(A .54B .34C .53D .43 第7题图8.要使式子x -2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0>xB .2-≥xC .2≤xD .2≥x9.如图,已知的周长是20cm ,若△ADC 的周长是16cm ,则对角线AC 的长为( )A .6 cmB .4 cmC .3 cmD .无法计算 10.在同一坐标系中,一次函数1+=ax y 与二次函数a x y +=2的图像可能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下列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1.分解因式:=-1232x .12.如图,BAC ABD ∠=∠,请你添加一个条件: ,使OC OD =(只添一个即可).13.如图3所示,菱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点E 为BC 边的中点,菱形ABCD 的周长为24 cm ,则OE 的长等于 cm .14.一个扇形的圆心角为120°,半径为3,则这个扇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结果保留π)15.若点A(a ,6)在一次函数y =-5x+1的图象上,则a 的值为_________.16.如下图,用同样大小的黑色棋子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则第5个图形有________颗黑色棋子,第________图形有2013颗黑色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有32%的学生不重 视阅读数学教科书或说不清楚,可以看出大 部分学生忽略了阅读数学教科书,同学们应 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从而获取更多的数学 课外知识和对相关习题、定理的深层次理解 与认识. ②如果要了解全省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 情况,应随机抽取不同的学校以及不同的年 级进行抽样,进而分析.
M
D
AC GF DF DG
42
B
0 .2 45 45
87 0.1414
G
0.1414
C
E
48 1.8586
F 0.1414
A
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有A、B两地,甲骑 自行车从A地到B地,乙骑摩托车从B地到A 地,到达A地后立即按原路返回,是甲、乙 两人离B地的距离y(km)与行驶时间x(h) 之间的函数图象,根据图象解答以下问题:
b 2 x 2 1 2a 2 ( ) 2 当x 2时,
1 2 抛物线y 2 2 2 2 2 点B为(2,2)
(2)设点P的横坐标为 m,将△POC 绕着点P按顺利针方向旋转90°, 得△PO′C′,当点O′和点C′
分别落在抛物线上时,求相应的
m 的值;
2016 中招数学模 拟卷1
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a﹣1)x2﹣2x+3=0有实数根,则整数 a 的最大值是( )
A.2
C.0
B.1
D.﹣1
a 1 0 a0 0
四边形ABCD中,AB=AD,AD∥BC, ∠ABC=60°,∠BCD=30°,BC=6, 那么△ACD的面积是 .
a2 x x 2 y a 5 2 x y 1 y 2a 1 5
a 2 2a 1 S a(3 ) 5 5 2 S a(a 1) a a
1 1 1 当a 时, S有最小值 2 1 2 4
点的⊙O与BC边相切于点E,则⊙O的半
径为3,则AD的长为 .
14Biblioteka x3 3无论a取什么实数,点P(a﹣1,2a﹣3)
都在直线 l 上.若点Q(m,n)也是直 线 l 上的点,则2m﹣n+3的值为( )
A.4
B.﹣4
C.6
D.﹣6
如图,将边长为6的正方形ABCD 折叠,使点D落在AB边的中点E处,折痕 为FH,点C落在点Q处,EQ与BC交于点G, 则△EBG的周长是 cm.
直线OB : y x (2,2)
(m,m)
2 m 2
45
1 m 2
D
2 m 2
1 m 2
3 1 ( m, m) 2 2
Dm
1 2 把点O(m,m)代入 抛物线 y x 2 x 2 1 2 m m 2m ; m1 2 , m2 0(舍去 ) 2
3 1 把点C ( m, m)代入抛物线 2 2
(1)由题意可得出:
样本容量为:57÷0.38=150(人) ∴ a = 150×0.3 = 45 b =150﹣57﹣45﹣9 = 39 c = 39 ÷ 150 = 0.26
(2)若该校共有初中生2300名, 该校“不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
的初中人数约为:2300×0.26=598(人)
(3)①根据以上所求可得出:只有30%的学
AM mAB
AM m AB 1
把点O(0,0)与点A(4,0)代入解析式 1 2 0 0 b 0 c b 2 2 c0 0 1 4 2 b 4 c 2 1 2 抛物线 y x 2 x 2
6 x
x
3
x
3
先化简,再求值: 4 x( x 1) 2(2 x 1) 3 x
2
3 x>x 2 其中 x 是不等式组 x 1 > 2 x 3 的整数解
原式 4 x 4 x 4 x 4 x 1 3x
2 2
3x 1
3 x>x 2 ∵ x 1 >2 x 3 1 1 <x< 5 x是整数
某校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情况统计图表 (1)求样本容量及表格中 a,b,c 的值, 并补全统计图; (2)若该校共有初中生2300名,请估计该校 “不重视阅读数学教科书”的初中人数 ; (3)①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谈谈你对该校 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的看法 及建议 ②如果要了解全省初中生阅读数学教科 书的情况,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抽样?
小林家要在卫生间墙壁(AB)上安装一个淋浴 装置.要求淋浴头放至插槽中正常情况下使用时, 水不能喷洒到对面墙壁(MN)上,小林经过研究 和测量,将其简化成下面的问题:淋浴头放入插槽 后,喷射最远的水线DE与CD的夹角∠CDE=87°, CD=0.2m,∠BCD=45°,两墙壁之间的距离为 2m.请计算插槽安装的最大高度AC. (参考数据: 2 ≈1.414,tan48°≈1.111, tan42°≈0.900.结果保留两个有效数字
点A1与点B1的横坐标相同 点A2与点B1的纵坐标相同
A1 (1, 2) B1 (1, 1) 1 ) A2 ( 2, 1) B2 ( 2, 2 1 1 1 A3 ( , ) B3 ( , 2) 2 2 2 A4 (1 , 2) B4 (1 , 1)
在矩形ABCD中,AB=4,过A,D两
如图,△ABC中,∠ACB=90°,D、E 分别是BC、BA的中点,连接DE,F在DE延 长线上,且AF=AE. (1)求证:四边形ACEF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ACEF是菱形,求∠B的度数.
DE是△BAC的中位线 EF ∥ AC
30 60
S a(3x y )
1 1 3 2 3 m ( m) 2 ( m); 2 2 2 2 20 m1 , m2 0(舍去) 9
1 2 y x 2x 2
(1)直接写出 y甲 , y乙 与 x 之间的函数
关系式 (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求出点C 的坐标,并解释该点坐标 所表示的实际意义;
2 3
(3)若两人之间的距离不超过3km时, 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联系,求
甲、乙两人能够用无线对讲机保持
联系时 x 的取值范围.
3x
x x
G
3 x 2 3 x 2
1 x 2
60
30
3 x 2
点A1,A2,…,An均在直线y = x﹣1上, 1 点B1,B2,…,Bn均在双曲线 y = x 上, 并且满足: A1B1 ⊥ x 轴,B1A2⊥ y轴, A2B2 ⊥ x 轴,B2A3 ⊥ y 轴,…,AnBn⊥ x 轴,BnAn+1⊥ y 轴,…,记点An的横坐 标为 an( n 为正整数).若a1=﹣1,则 a2016= .
当 x 0时,原式 3 0 1 1
x0
某教研机构为了了解在校初中生阅读数 学教科书的现状,随机抽取某校部分初中学 生进行了调查,依据相关数据绘制成以下不 完整的统计表,请根据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 列问题:
类别 重视 一般 不重视 说不清楚 人数 a 57 b 9 占总人数比例 0.3 0.38 c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