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七年级历史:第18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教材历史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学校:年级:任课教师:历史教案 / 初中历史 / 七年级历史教案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第18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历史给人们提供了经验,历史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没有历史就没有传承,就没有其他各种学科。
历史不仅仅留给我们只是,同样也有教训,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七年级历史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目标要求】1.识记与理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理解“青铜时代”的含义及历史地位。
2.能力与方法通过识别和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学习运用数据进行订单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划分青铜器的种类,学习对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
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预习导学】1. 是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
是人类炼成的第一种合金。
2.青铜是以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3. 、、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时代。
4. 出土的青铜名器司母戊大方鼎制作于。
5.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车马器、工具等十多类。
6.湖南出土的上铸有龙和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7.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和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
8.青铜器的艺术价值,不仅表现在和上,还表现在上。
【问题探究】什么是青铜?我们的祖先是在什么时候掌握了这一技术的?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青铜器中的代表作品你知道哪些?【例题精析】例1. (XX年三明市)一位非洲友人来到中国,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右图所示文物,请你告诉他这件文物铸造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解析】b 从图片可以看出这是我国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司母戊大方鼎,它铸于商朝后期,因此选b。
川教初中历史七上《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word教案 (1)

5.17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一、选择题1.“禹穴之时,以铜为兵”,这里的铜指的是( )A.青铜器B.铁器C.纯金器D.纯银器【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禹是夏朝的建立者,夏朝处于我国的青铜时代,故本题中的“铜”指的是青铜器。
2.《周礼》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这反映了( )A.甲骨文的雕刻技巧B.青铜器的铸造工艺C.金文的形成与发展D.铁农具的制造技术【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的能力。
材料中的“金”指的是青铜,《周礼》记载的是青铜器制造的配方比例。
故选B。
3.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该鼎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的青铜器铸造水平( )A.夏朝B.商朝C.西周D.西汉【解析】选B。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这一时期的司母戊鼎是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所以司母戊鼎反映了我国商朝的青铜铸造水平。
4.下面的四幅图片,反映了我国手工业或工具的发展历史,按照出现的年代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④①②③【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和排序能力。
仔细观察图片,①为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②为半坡人制作的陶器,③为铁制农具,④为青铜器物。
故按出现的年代排列正确的是C项。
【拓展延伸】5.“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1959年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下列文物出土于殷墟的是( )A.青铜立人像B.司母戊鼎C.四羊方尊D.青铜人头像【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的历史再认能力。
A项和D项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遗址;B项出土于河南安阳,安阳就是历史上商朝的古都殷;C项出土于湖南。
故本题选B项。
6.有这样一段图片的解说词:“它四面各有一条龙,四角各铸一只羊,结构巧妙,制作精细。
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
”此图片中的青铜器出土于( )A.河南B.湖南C.四川D.山东【解析】选B。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复习要点素材川教版(new)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1。
人类最先利用的金属是(铜),青铜是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因呈(青灰)色而被称为(青铜)。
(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铸造技术.(夏、商、周)时,青铜在生产、军事和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称这一时期为(青铜时代).冶炼青铜的金属物质包括(铜、锡、铅)等几种金属按一定比例组成。
2。
青铜器按用途划分,有(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十多类,每一大类又包括许多种。
湖南出土的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的是(四羊方尊),河南出土的青铜器的典型风格的代表是(司母戊鼎),它的特点是”雄伟端庄,气势凛然”。
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像)、(人面像)和(青铜树)等,造型奇异,风格独特,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3。
在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发掘了大型商代墓,墓主(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可称为我国古代的第一位女将军。
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川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word教案(2)

第17课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什么是青铜,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属于青铜时代。
大致了解青铜铸造工艺的过程。
在想象、思考、讨论的基础上尝试划分青铜器种类。
认识并欣赏部分著名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面具等,能用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赏析内容。
(二)能力与方法注重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中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从中体会合作的乐趣。
在识别、欣赏青铜名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人类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
商周的青铜文明,的确值得我们引以为自豪。
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欣赏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初步审美、欣赏能力。
课型新课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讲解法、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欣赏法、问题引导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等。
教学媒体计算机与软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看漫画,猜成语。
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漫画《问鼎中原》和《一言九鼎》,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两幅漫画画的是什么成语故事?(学生回答:问鼎中原、一言九鼎。
)不错。
问鼎中原是我们学习第二学习主题春秋争霸一课时学过的一个成语。
一言九鼎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做人要讲诚信,说过的话一定要做到。
除了这两个成语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和鼎有关的成语?(学生回答:三足鼎立、人声鼎沸、大名鼎鼎……)同学们说了不少和鼎有关的成语,谁来告诉我鼎究竟是什么东西?鼎是我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
最初是一种炊器,多用于祭祀或典礼时盛煮鱼猪牛羊肉等食物,相当于现在的锅。
到后来逐渐成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具有极其崇高的意义。
在奴隶制鼎盛时代,被用作“别上下,明贵贱”,是一种标明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今天我们除了要认识鼎,还要学习其他各种精美的青铜器。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一、科学技术1、青铜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是司母戊鼎(商朝),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2、医学成就①东汉时期的华佗 : ①擅长外科手术②制成麻醉药剂“麻沸散”, 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③模仿虎鹿熊猿鸟编制医学体操“五禽戏”②东汉时期的张仲景: 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介绍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被称为“医圣”。
③明朝时期的李时珍: 著《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成多国文字。
内容丰富,考订详细,附有大量插图。
被译成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文献。
3、科技成就①地动仪:东汉时期张衡制造的,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器。
②《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的生产技术和方法。
③《水经注》: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详细地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
④《天工开物》:明朝宋应星著,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书中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业等30多个生产部门,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4、建筑成就①都江堰:战国时秦国的李冰所修,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成都平原获得“天府之国”的美称。
②赵州桥:隋朝工匠李春设计,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石拱桥,比欧洲早 700 多年。
5、四大发明名称发明时间传播意义造纸术①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
②东汉的蔡伦改进造纸术,称“蔡侯纸”。
世界各国的造纸术是从我国直接或间接传去的。
造纸术是我国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印刷术①雕版印刷术: 唐朝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的毕升发明。
活字印刷术后来传到世界各地。
15 世纪欧洲才有,比中国晚四百年活字印刷术即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传播指南针①战国时的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七年级上册1---11课复习知识点(4页)

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
过:“焚书坑儒”;实施暴行;刑法残酷;修筑长城劳民伤财等。
总之功大于过。
四、汉字的演变
1:甲骨文:商朝时,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
商朝时,普遍使用甲骨文,是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文字,汉字由甲骨文发展而来。
从商朝开始我国的历史就有了可靠的文字记载。
2:商周时期,在青铜器上铸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西周时期,铸有文字的青铜器增多。
3:秦朝,小篆是全国通用字体。
汉朝时,隶书广泛使用,汉代竹简,帛书和石刻上的文字基本是隶书。
4:汉朝后期,草书和楷书形成。
三国两晋时期,草书,楷书,行书趋向成熟。
草书潇洒,楷书端庄,行书流畅便捷。
5:甲骨文和金文为后人研究商周历史留下了可靠的文字记载和宝贵资料。
五、战役、成语、人物、故事
1、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璧之战、淝水之战。
2、成语相关的事或人:反戈一击——牧野之战、退避三舍——城濮之战、问鼎中原——楚庄王、卧薪尝胆——越王勾践、破釜沉舟——项羽、揭竿而起——大泽乡起义。
3、成语: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指鹿为马。
4、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都是属于儒家。
孙武,白起,孙膑属于兵家。
商鞅,韩非属于法家。
老子,庄周属于道家。
5、故事:鸿门宴三顾茅庐约法三章徙木为信书成换白鹅。
六、中国古代朝代、时间、建立者、都城表(夏---三国)。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青铜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我国的青铜工艺家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创造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成就。
首先,青铜器的浇铸技艺是青铜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青铜工艺家们通过多道工序的设计和精确的浇铸技术,制作出了许多形态各异的青铜器。
这些青铜器包括鼎、爵、觥、钟等,它们不仅在形态上精美,而且在细节处理上也非常讲究。
例如,青铜器的纹饰通常采用铸造、雕刻、打磨等多种工艺相结合的方式,以增强艺术效果和观赏价值。
通过浇铸技艺,青铜器不仅具备了实用功能,还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此外,青铜器的装饰工艺是青铜工艺的另一项杰出成就。
在装饰上,青铜工艺家们采用了多种手法,如铸镶、填料、鎏金、錾刻等。
通过这些技艺,青铜器的装饰变得繁复多样,富有金属质感和艺术美感。
例如,在古代青铜器中,常可见到以蛇形为主题的镶嵌纹饰,通过这种装饰手法,青铜器的观赏价值得到了极大提升。
最后,青铜器的铭文和铜铁共铸技艺也是青铜工艺家们的一大创举。
通过铭文,青铜器上的诗文、纪事等历史信息可以被后人所传承。
同时,青铜工艺家们还采用了铜铁共铸的方式,使青铜器具备了更加稳固和耐用的特性。
这项技艺的创造,不仅提高了青铜器的使用寿命,也进一步丰富了青铜工艺的艺术内涵。
总之,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体现在其精湛的浇铸技艺、繁复多样的装饰工艺以及铭文和铜铁共铸技艺上。
这些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也为世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符号。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凝结着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数千年前。
青铜器作为古代社会中的重要礼仪器物和权力象征,其制作工艺经历了漫长而精细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技法和风格。
在青铜工艺的发展历程中,最早的青铜器是炊事、祭祀等日常生活所需的容器和工具,呈现出简洁明朗的外形和朴实无华的纹饰。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青铜工艺逐渐走向成熟,出现了大规模和精细的青铜器制作。
青铜工艺的杰出成就

一言九鼎 鼎足之势 鼎鼎大名 人声鼎沸 问鼎中原
通高133厘米, 重832.72千克 司母戊鼎
红 陶 炼 铜 坩 锅
鼎耳部分的分铸
商周青铜器有没有完全相同的?
西周青铜器从器形之间看,由于西周 时期的青铜器制作方法同夏、商时期 一样,没有太大的变化,都是陶范制 作,且一器一范,手工制作,这样就 不能铸造出相同的陶范,所以,在西 周时期也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青铜器造 型,如果有,肯定有一件是伪器,或 二者皆伪。
二 种类繁多的青铜器物
酒 器
乐 器
铜镜 盥水器
食 器
青 铜 钺
青铜矛(商代)
兵 器
农
具
三 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蕉叶形 纹理清晰
四 羊 方 尊
四只大卷角羊
羊的前腿
商代。盛酒器。1938年在湖南省宁乡市出土。 尊高58.3厘米,口每边长52.4厘米,重34.5公斤。 尊身铸满精细的花纹,肩部有蟠龙四条,四角是 四个大卷角羊,造型奇特,工艺高超,是商代青 铜器的精品。
按用途划分:食器,酒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
三.精湛绝伦的青铜艺术
1.司母戊鼎----雄伟端庄
2.四羊方尊----巧妙精细 3.神秘的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青铜人头象,青铜树等----奇异独特
工艺精美
有 关 青 铜 器 的 邮 票
1923年河南新郑春秋时期大墓 出土,通高54厘米,口长30.5厘米, 重64.28千克,号称”壶中之王”. 壶身通体饰蟠龙纹,盖顶周边铸 双层镂空莲瓣,中央一只引吭高 歌震翅欲飞的仙鹤.
青铜龙耳莲鹤方壶 三
星 堆 青 铜 立 人 像
青铜面具
高65厘米,宽138厘米. 方面,宽额,口阔面宽,双 眼凸出,额中有一小方 孔,大耳,略成矩形,耳尖 成桃尖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铜方斝(jiǎ ) 商代后期,盛酒器。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庄 出土。斝高43.4厘米, 腹的四面饰饕餮纹。
商代青铜器
青铜角
商代后期,酒器。 1990年河南安阳郭家 庄出土。角高21.4厘米, 器上饰以饕餮纹、夔纹、 云雷纹等。
商代青铜器
青铜提梁卣(yǒu )
商代,盛酒器。1994 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 土。卣高41.5厘米盖、腹 和圏足均饰有一条双身的 龙。提梁饰龙纹,两侧穿 系处各饰卷角羊首。
商代青铜器
三羊首铜尊
商代,盛酒器。重庆 市巫山县出土。尊肩上饰 三羊首和三长颈鸟首,器 身饰以凸弦纹、夔纹、饕 餮纹、云雷纹等。
商代青铜器
寝鱼爵
商代晚期,温酒或饮酒 器。1984年河南安阳出土。
商代青铜器
青铜编铙[náo]
商代后期。打击乐器。 1993年,湖南宁乡出土, 编铙共9件,36.5厘米到53.5厘米高。
铜人头像
· 铜兽面具
金面铜人头像
铜花蕾状铃
铜虎
商代青铜器上的图案
虎纹
饕餮纹
夔龙纹
云纹/雷纹
(商代青铜器饰纹)
商代以后的青铜艺 术
青铜错金龙纹豆(春秋时期)
青铜兽耳尊(春秋时期)
商代以后的青铜艺 术
青铜错金龙凤鹿座(战国时期)
青铜错金升鼎(战国时期)
商代以后的青铜艺 术
秦始皇陵铜车马
青铜错金马尊(战国时期)
打模子 (陶范) 冷 却 配制金 属比例 去 陶 范 精 心 修 饰 加热 熔化 将合金溶液 灌注于陶范 里(连续性)
集体劳动创造
欣赏精美绝伦的 青铜艺术
精品赏析
方尊的形象在宁静 中有威严感,是我 国上古文明的瑰宝
数据分析:
四羊方尊高58.3厘 米,重4.5公斤
整体造型:
别致奇特,整体器 型和动物形象相结 合,巧妙自然和谐
通高13.2厘米,通长14.2 厘米,流长5.7厘米,1974年出 土于河南偃师二里头。 束腰平底,器壁较薄,表 面较粗糙,为早期青铜器。 从器表残留的铸痕可知, 此器为合范法铸成,表明当时 铸造已经达到较高的水平。
(酒器) (二里头遗址出土)
返回
铜太阳形器 (三星堆出土) 这种近似车轮的青铜器,经研究认为是古蜀太阳神崇拜的 象征物。该器在圆凸中心及晕圈上各有一小孔作固定使用,估计 是常设在宗庙的神器,钉挂在某种物体上以供祭祀者膜拜。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青铜兽面纹鹿耳四足甗(江西新干出土)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青铜变体兽面纹銎钺(江西新干出土)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青铜柱足兽面纹圆鼎(江西新干出土)
西周的青铜器
毛公鼎
西周宣王时,陕西岐山出土 。鼎高 53.8 厘米 ,口径 47.9 厘米。重 34.705公斤。腹内铸有铭文 32行、497 字,是现存铭文最多的青铜器。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商代青铜器
青铜鼎
商代后期,炊食器。1994年在山东滕州前掌大村出土。 鼎高53厘米,鼎面饰以饕餮(Tāo tiè)纹。
商代青铜器
商代青铜鼎
(盛食器或炊食器,山西灵石县出土。)
商代青铜器
青铜甗 (yǎn)
商代后期,炊具,类似今日的蒸锅。江西新干大洋洲 出土。
商代青铜器
青铜豆
(商代,盛食器。1971年山西保德林遮峪出土。)
豕尊
象尊
) 商代晚期,盛酒器。1981年,在 司母辛觥 (gōng商代,盛酒器。 1975年在湖南 湖南湘潭发现。尊高40厘米,长 醴陵出土。尊高22.8厘米,长26.5厘 72厘米。尊身饰以多种花纹。尊 商代晚期,盛酒器。 米,重27.7公斤。造型精美,象身布 的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满鸟纹、兽面纹、虎纹等。是商代青 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出土。 铜工艺的杰出代表。
细节欣赏:
局部赏析(颈部)
夔
纹
兽面纹
局部赏析(腹部)
数据分析:高133
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 79厘米、重832.84千克。
整体造型:立耳,
柱足,腹长方形,型制雄 伟,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 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
纹饰欣赏:饰饕餮
纹,腹内壁铸铭文“司母 戊”三字,此鼎据考证, 是商王室重器。其造型、 纹饰、工艺均达到极高水 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 时期的代表作。
青铜铸造,双轮单辕,前驾四马。
商代以后的青铜艺 术
西汉长信宫灯 青铜制品,西汉时期制作,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
商代以后的青铜艺 术
东汉铜奔马 东汉,青铜制造,甘肃武威县雷台汉墓出土。
返 回
课堂小结
巧夺天工的 青铜冶铸技 术 种类繁多 的青铜器物 精湛绝伦 的青铜艺术
1.什么是青铜 2.夏、商、周时期——青铜时代 3.司母戊大方鼎充分体现了商代 青铜冶铸技术器。1976年湖北重阳出土。 鼓高75.5厘米,重92.5公斤,是我国目前发 现时代最早的铜鼓。
商代青铜器
透雕兽面纹青铜钺[yuè] (商代· 山东益都出土)
铁刃铜钺[yuè] (商代· 北京平谷出土)
青铜戈 (商代· 河南郑州出土)
商代青铜器
青铜矛(商代)
探索巧夺天工的 青铜技术
熔铜坩锅(商代)
司母戊鼎
铸铜陶范(商代)
鼎耳部分的分铸
器身铸造
庞大的司母戊鼎 采用分铸法,即先用 陶范铸造各个部分, 然后再将其装配而成。
司母戊鼎铸造方法
1、什么是青铜?
指以铜为主要元素的合金, 因颜色呈青灰而得名。
2、你知道青铜器要用哪些原料?
铜、 锡、 铅
3、你知道如何铸造青铜器吗?
西周的青铜器
利簋 (1976年陕西省临潼县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28 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45公斤。簋内有 铭文4行32字,记述了周王伐商的事迹。现 藏陕西省临潼县博物馆。
天亡簋 (陕西岐山出土)
西周武王时,为盛食器或礼器。簋高 24.2厘米,口径21厘米。簋内有铭文8行 78字,记述了周武王灭商后举行大典,祭 告文王,并代替殷王祭祀上帝的事迹。
西周初年,为炊食器或礼器。鼎 高62厘米,口径47厘米,重41.5公斤。 内壁铭文26字,大意是燕侯命堇去镐 京向太保奉献礼品和太保赏贝给堇。 铭文中的太保即是西周初年任太保的 召公奭,封于燕,因留朝中辅佐周王, 由他的儿子克去封地为燕侯。派堇奉 献礼物的,当是燕侯克。
堇鼎 (1975年北京房山出土)
商代妇好墓
铜偶方彝(妇好墓出土)
商代妇好墓
青铜钺(妇好墓出土)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江西新干商墓发掘现场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铜耜
铜犁
商代,农具。江西新干出土。耜长11.5厘米,犁长9.7厘米。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青铜乳钉纹虎耳方鼎(江西新干商墓出土)
江西新干商朝墓葬遗址
青铜兽面纹豆(江西新干出土)
商代青铜器
母已簋(guǐ) 商代晚期,盛食器。 1978年河南安阳孝民屯南出土。
商代青铜器
酗亚方尊 商代晚期,酒器。清宫 旧物,现藏故宫博物院。尊高 45.5厘米,宽38厘米,肩四隅有 四立体有角象首,肩中部有四双 角分叉龙首。颈饰蕉叶纹,肩及 圈足饰鸟纹。腹部与圈足有曲折 角型大兽面纹。
商代青铜器
西周的青铜器
宜侯矢簋 西周早期,盛食器或礼器。1954年在江苏丹徒 出土。簋高15.7厘米,口径22.5厘米,重4.35公斤。 簋内有铭文120余字,实存116字,记述周康王册封 矢为宜侯,赏赐他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 隶等。该簋铭文是关于西周实行分封制的重要史料。 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西周的青铜器
返 回
C A D B
E
兵 器 C 食 器 B 酒 器 A 乐 器 D
工 具 E
B
B 兵 器 A 食 器 D 酒 器 C 乐 器 A
C
工 具 E
E D
B A 兵 器 A 食 器 C 酒 器 D 乐 器 E
C D
工 具 B
E
B
A
兵 器 C 食 器 E D 酒 器 A 乐 器 B 工 具 D E
C
青铜镞(zú )(箭头) 云雷纹矛 河南郑州出土) (商代· 苏埠屯出土)(商代·
商代妇好墓
殷墟商王武丁宠妃妇好墓的葬坑 (复原状)
商代妇好墓
三联甗(yǎn) (殷墟妇好墓出土,炊蒸器)
商代妇好墓
铜鸮尊(酒器) (妇好墓出土)
商代妇好墓
妇好壶
商代晚期,盛酒器。1976年河 南殷墟妇好墓出土。
触摸早已尘封的 古代文化
远古原始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是什么?
使用这种生产工具的时代称为什么时代?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主要是什么?
夏、商、周时期,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主要是什么?
感受种类繁多的 青铜器物
商代青铜器
乳钉纹铜方鼎
商代早期,炊食器或象征国家权力的重器,河南郑州出土。鼎 高100厘米,重82.55公斤。
1.青铜艺术珍品的典型代表
2.青铜器的艺术价值
学习活动 青铜名器欣赏
有关青铜器的邮票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