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图1
图2 图3
①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②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③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 dB
④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 dB
引导学生讨论和发言,师生一起归纳总结。
图5
、你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凳子或桌子的脚套),你知道它有什么用途吗?
一、噪声的来源
1、物理学角度
2、环境保护角度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
1、分贝dB
2、危害三、噪声的控制
(1)、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3)、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掌握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熟悉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2.能力目标能够分析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能够提出噪声控制的方案和措施。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噪声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3.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噪声录音,让学生感受一下噪声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我们的危害有哪些。
2.知识讲解(30分钟)2.1噪声的定义、产生原因和分类。
讲解噪声的定义、噪声的产生原因和噪声的分类,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图表进行说明和分析。
2.2噪声对人体健康和生活环境的危害。
通过介绍噪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噪声对生活环境的破坏,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性。
3.分组探究(20分钟)4.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和分析报告。
其他同学可以提出问题和建议。
5.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20分钟)通过讲解噪声控制的方法和措施,如隔离、吸声、降噪等,让学生了解如何减少噪声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6.总结归纳(10分钟)对学生进行总结,强调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7.课堂练习(10分钟)为了检验学生对噪声的知识和噪声控制的方法的掌握情况,进行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问答题的练习。
四、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参与度,以及课后布置的作业,评价学生对噪声的危害和噪声控制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设计,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分别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学习的课题。
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 时间1、提出问题:你想了解有关噪 声哪些方面的知识?2、噪声的产生:(1)把刮玻璃时产生的声音和 敲击音叉时发出的声音分别输 入示波器中(录相演示),让 学生观察两种声音的波形,说 出两种声音波形的特点,总结 出噪声的物理含义。
1、学生说说想了解 的有关噪声的知 识。
2、( 1)学生认真 观察乐音和噪声的 波形,说出两种声 音波形的特点,并 总结出噪声的物理 含义。
1、让学生自己 说出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学 习的兴趣。
2、噪声的波形 借助多媒体演 示,很直观,可 以激发学生学11分钟(小提琴独奏《梁祝》)和制造一些杂乱的声音(刮玻璃),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弓I 出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创设情境,激发 学生学习兴趣。
分钟(2)提出问题:优美动听的音乐会成为噪声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并总结出噪声环境保护角度的含义3、大屏幕出示一些常见的声音,让学生分析判断哪些是噪声,哪些不是噪声,并说明理由。
4、提出问题:在我们的校园里存在哪些噪声,干扰了我们正常的学习和休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并汇报、交流。
1、出示街道上显示噪声强弱等级装置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此装置的作用,从而引出声音强弱等级的单位:分贝(dB)2、提出问题:你知道一些常见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吗?播放录相,介绍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噪声的危害。
3、出示自学任务:自学课本P25 -P26页有关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的知识,并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题目。
4、引导学生汇报、交流自学的成果。
(2)学生举例说明习的积极性,并优美动听的音乐有培养学生的观时也会成为噪声, 察、概括能力。
并总结出噪声环境3、通过练习,保护角度的含义。
培养学生分析、3、学生分析判断大解决实际问题屏幕上出示的常见的能力。
的声音中,哪些是4、培养学生把噪声,并说明理由。
物理知识应用4、学生分小组讨论到日常生活中校园里存在的噪去的能力,体现声,并汇报、交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2.4《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优秀教学案例

解噪声对人类生理和心理的危害,如听力损伤、睡眠障碍等。
3.介绍控制噪声的途径和方法,包括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接收处的控制。
4.结合实例,讲解我国关于噪声控制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问题:“如何减少噪声污染,提高生活质量?”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噪声污染的实例,如街头噪声、工厂噪声等,引发学生对噪声问题的关注。
2.提问:“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噪声污染吗?噪声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教师总结噪声的危害,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3.小组合作完成噪声控制方案,如设计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组织小组交流,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成果和经验,促进共同进步。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噪声控制的方法和途径。
2.学生互评,评价彼此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提高。
5.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案例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噪声控制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6.教学策略灵活多样: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使课堂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成员补充和完善。
4.教师点评各小组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
初中物理-八年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噪声的概念和来源。
2.了解噪声对健康的危害。
3.学习噪声的控制方法。
4.培养学生正确的听觉保护意识。
二、教学步骤:
1.导入(5分钟)
首先,学生观看一段视频,描述在不同噪声环境下耳朵的反应。
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噪声和对其的感受。
2.理论知识讲解(20分钟)
教师讲解噪声的概念、来源及其可能对人们的健康造成的危害,如外界噪声对心理健康、听力、睡眠等方面的影响。
让学生认识到,高于一定噪声水平的环境将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例如睡眠质量下降。
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噪声分贝的概念和噪声大小的单位——分贝(dB)。
3.活动探究(20分钟)
为了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大小和控制方法,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手机下载噪声检测app,进行噪声检测和探究。
教师带领学生先测量教室的噪声水平,记录下噪声的dB数,然后再去其他不同的环境、如图书馆、剧院、公园、机场、市区等场所测量,并与教室中的噪声作对比,分析各种场所中的噪声大小和来源。
4.解答问题(10分钟)
学生通过分析测量结果,回答以下问题:
1.在哪些场所中噪声最大?
2.有哪些噪声是可以被减少的?
3.你认为控制噪声的方法应包括哪些?
5.总结反思(5分钟)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更好地认识噪声的来源、危害和控制方式,并了解到持久地处于噪声环境中会对人听力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最后,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认识到严禁自己通过大声说话或播放音乐、电视等设备的方式制造噪声,自觉地保护听力。
《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教学设计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会并实际操作,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讨论,知道保护环境对我们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噪声的利用教学准备:课件教法:讲授法一、激情导入、知识链接活动一:(1)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2)用铁钉划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
活动二:让学生一起听一名同学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在旁边大声唱歌。
提问:活动一你喜欢哪一种声音?活动二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一)噪声的来源探究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噪声污染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请你结合相关物理知识和生活实际,为我市创建宜居城市,提出两条减弱噪声的合理措施.1、噪声从物理学角度讲是,从环保的角度讲。
2、噪声强弱等级的单位是,符号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是。
dB,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是 dB,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dB。
(二)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探究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
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2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最强最弱较(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____(写出一个即可)。
(1)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2)吸音性能(3)聚酯棉(4)密度、厚度等1、小实验:先敲击音叉发声,并用示波器显示其波形;再用铁钉刮擦玻璃,用示波器显示波形,把两种声音的波形作一对比,得出噪声的物理学含义: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
物理上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教案 (公开课专用) 2022年 新人教版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小结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经过上述总结我们不难得出该如何消灭噪音。
1、防止噪音产生2、阻断噪音的传播3、防止它进入耳朵。
小结本课的收获完成目标检测调查一下校园或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音,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和班里的同学互相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引导纠错布置作业分析总结总结练习板书设计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单位:分贝控制噪音:防止噪音的产生,阻断他的传播,防止它进入耳朵。
分子热运动设计思想联系生活实际,从大量的物理现象出发,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学习分子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知识。
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同时使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够识别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通过将分子间作用力与弹簧的弹力类比,使学生了解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微观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用实验和多媒体教学素材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
使学生了解,可以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
重点难点重点分子热运动。
难点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准备玻璃瓶2只、二氧化氮气体、铅柱、勾码、喷雾器、香味剂、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提要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运用1.创造情境:用喷雾器喷出香味剂。
请闻到味道的学生举手示意。
1.学生感受,激发兴趣。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噪声对人的危害;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噪声对人的危害;2.噪声的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阐述噪声对人的危害;2.如何有效地控制噪声。
教学准备:1.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与噪声相关的例子和相关的资料;3.学生个人课堂笔记本。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老师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噪声吗?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请你们谈谈你们的看法。
”2.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评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噪声对人的危害。
步骤二:呈现(15分钟)2.老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及图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噪声对人的危害。
步骤三:分析与讨论(15分钟)2.每个小组派一名学生代表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步骤四:探究(30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实验,观察不同噪声源对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2.学生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思考噪声对人的影响。
3.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和心得,与全班共同探讨噪声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回顾学生所达到的目标。
2.学生做个人总结,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整理并写入课堂笔记本。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1.请学生根据课堂讨论和实验结果撰写一篇关于噪声及其对人的危害的文章。
2.要求学生在作文中提出控制噪声的方法,并说明为什么这些方法有效。
教学延伸:1.邀请专业人士来讲解噪声对人的严重危害和控制方法;2.带领学生参观噪声控制设备和现场,实际了解噪声控制的过程和方法;3.组织学生进行有关噪声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调查收集本地区噪声污染情况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知识目标:
1。
知道乐音和噪声的区别。
2。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能力目标:
将课堂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分析,锻炼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
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内容:(1)噪声和它的形成;(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3)怎样减弱噪声。
教材首先指出,噪音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四大公害,点明了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保护意识。
随后教材从物理学角度出发阐明了噪声的形成,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说明了什么声音属于噪声;紧接着指出声音的强弱可以用分贝来表示后,文中列出表格,通过大量数据及各种分贝声音下人的生理或心理反映作依据,阐明了噪声对人的危害,
同时也说明了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针对听到声音的条件,提出了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教材最后的想想议议,目的是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改造自己的环境。
本节的重点是从环保角度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教法建议
1)教学大纲对本节知识点的要求较低,而这节教材的知识点虽少,但涉及到的是现今社会的敏感话题,是现实生活中正在面对的问题。
所以,对于本节知识的讲解决不能照本宣科,必须联系实际。
课前可让学生调查和查找一些本地、本校周围的环境、位置和当地政府的一些规定和采取的措施等。
2)本节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减弱噪声的几个途径。
在这个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应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相连系。
例如:在第一节中,我们讲到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是:
声源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
① ② ③
联系这个物理过程,带领学生总结出可以从三个途径减弱噪音污染: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
最后让学生参与进来,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自己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3)根据本课内容,将本课作为阅读、讨论课比较适合。
但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拟出阅读提纲。
教学设计示例
示例1:
教学重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知道噪声的危害和减弱噪声的途径
教具:录音机、录制好的磁带
教法:学生阅读讨论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用录音机放一首学生中流行的歌曲,在演唱进行一半的时候逐渐有了杂音,最后只有建筑工地的敲击声或用户装修房屋时的电锯声。
学生指明这是噪声。
点明课题:我们这节课将学习有关噪声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阅读提纲:
1。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2。
优美的歌曲一定是乐音吗?(举例说明)
3。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4。
上课时间教室里和教室周围有无噪声?如果有噪声,这些噪声的来源?
5。
你知道城市噪声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6。
噪声的等级用什么计量?
7。
你知道噪声对人的身体有哪些危害?(除影响听觉外的其它危害你还知道什么?)
8。
你认为应怎样减弱噪声?
9。
你知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控制噪声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哪些规
定?
10。
你对学校环境改善有哪些建议?
学生阅读后,进行讨论,讨论中不限于课文中已提到的事例。
(三)小结
1。
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
2。
噪声的`等级划分分贝。
3。
噪声是当今社会的四大公害之一,有损人们的身心健康。
4。
减弱噪声的途径
示例2:
(一)新课引入
教师提问引入:作为学生,我们经常有这样的感受当课堂纪律很好时,我们会对老师所讲的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较为深刻;但是当某一节课由于某种原因而导致课堂纪律较乱时,这节课的听讲效果也就特别差,好象对老师讲过的知识没有什么印象这是为什么呢?
引出:安静的环境容易使人注意力集中;吵闹的环境(噪音)分散人的注意力,由学生的切身体会引入
(二)新课教学
一、噪声
举出不同事例
(1)工地机器的轰鸣声、混凝土搅拌机的轰隆声
(2)在音乐厅听音乐
(3)入睡时有人放声歌唱
问题:上述声音是否是噪声?噪声如何界定?
指出:噪声应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两个角度来认识。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通过阅读表格,让学生感受到:噪声是个我们人人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回给人类造成很大的危害。
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及社会公德意识的必要的教育,保护环境要从自身做起。
教师指出:在现代化都市中,噪声污染与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都是当代社会的重大公害,减弱噪音污染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三、噪声的控制
与第一节教材中相应知识相连系: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学习过关于人耳听到声音所经过的物理过程:
声源的振动介质(空气)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
① ② ③
联系这个物理过程,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从声源的振动发出声音,到鼓膜的振动引起神经反应听到声音。
问题:针对上述人听到声音的过程,可以从几个环节减弱噪声?
总结出可以从三条途径减弱噪音污染。
并分别举出事例:安消音器或隔音罩;植树造林(重点讲解其优越性);带耳塞等。
学生参与:举出生活中不同的噪声并提出减弱噪声的方案。
请同学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四)总结、扩展
教师应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保
护环境的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应鼓励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五)布置作业:
阅读课文,完成书后练习,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课题】噪声污染对人体听觉危害的调查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通过对不同作业环境下人群的健康调查,及查阅资料,写出噪声污染对人体听觉危害的调查报告。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写出论文;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
2)【课题】社区(或学校)噪声污染调查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目的】
调查社区(或学校)中噪声污染的情况和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提出进一步
防止噪声的建议。
【活动流程】
制订计划;查阅和收集相关的材料;社会调查;综合分析材料;写出调查报告;与其他组交流。
【备注】
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社会调查要有过程纪录。
3、和其他成员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