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案

学科:生物级:初一课题:第二单元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
能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适应和影响。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通过测量等环节的学习学会探究的方法。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训练学生的测量技能,收集数据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前准备学生:各小组准备鼠妇10~16只,湿土,纸盒,纸板,玻璃板(或透明本夹),表,笔,一份实验报告用表。
教师:鼠妇若干只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1.引导学生根据经验举出影响生物生存的例子,并通过分析,帮助或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引导学生分析,并归纳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一类是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
二、探究的一般过程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从而帮助学生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以鼠妇为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而帮助其进一步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制定实验方案及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注意事项1.各组讨论并制定方案,根据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引出变量和对照实验。
2.学生自学,互相答疑,从而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变量和对照实验。
3.教师通过引导,各小组制定实验方案,并利用在相互讨论中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懂得设计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的重要性。
4.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学,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
四、实验探究(需1课时)1.在实验里中由各组同学按方案进行。
2.教师可在巡回指导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小组进行后面的结果交流。
3.将实验结果填在实验报告单上五、结果交流1.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研学案.doc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前演练】思考:如果想找青蛙,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找;如果想捕鱼,你会到什么环境去找;如果想找苔藓,你会到什么地方去找……【自学提示】一、阅读教材12页内容,理解:1、什么是环境中的生态因素?2、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1)--------------------、(2)-----------------、3.探究:阅读教材P14-15,完成教材中的讨论题,知道探究中的科学方法——对照实验4、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与同伴说说)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阅读教材P17的“资料分析”,(小组合作)完成“讨论”中的各题。
【夯实基础】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____ 的总和就叫_________。
2、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受到很多 __ _ 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___ __ 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生物也在不断,环境。
3、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A、沙漠地区的植物根系发达B、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C、天热时,狗将舌头伸出,有利于散热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4、下面关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环境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C、生物环境互相影响D、环境改变后生物就无法生存5、下列不是生物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是()A、蚯蚓活动改良土壤B、杨树在秋天落叶C、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的湿度D、草履虫能吞食有机物质,净化污水。
6、对于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关系,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关系;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因素,除雨水外,这类因素还有______ ________等。
【反思】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兔的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是44条,受精卵进行一次细胞分裂,形成2个新细胞,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A.22条B.44条C.88条D.44对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海洋生态系统 B.生物圈C.城市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3.“青山绿树”与“穷山恶水”两个词反映了下列哪项因素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A.山石 B.水分 C.土壤 D.森林4.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是()A.人、牵牛花、石头 B.蘑菇、酵母菌、病毒C.青蛙、水、阳光 D.电脑病毒、机器人、钟乳石5.物质和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单向递减,而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A.少量增加 B.富集C.减少 D.不传递6.下列生物中,通常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并以植物的叶和嫩芽为食的是( )A.麻雀 B.蚂蚁 C.蜗牛7.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刮取细胞的部位和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分别是:A.口腔内侧壁、清水 B.牙缝、清水C.口腔内侧型、生理盐水 D.牙缝、生理盐水8.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珊瑚 B.电脑病毒C.冬眠的蛇 D.恐龙化石9.下图是显微镜视野中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可知,刮取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生理盐水滴中是均匀涂抹的B.视野中黑色圆圈是细胞核C.视野中可观察到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膜等结构D.制作该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形态10.下面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B.种子的呼吸作用越强,保存的时间越长C.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能够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1.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1(无答案)新人教版(new)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二、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自主预习】1、地球上所有的与其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2、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生态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另一类是 .3、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空气等,当环境中因素发生急剧变化,就会影响______的生活,甚至导致死亡.4、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合作探究】1、(以鼠妇为例进行探究非生物因素——光照对生物的影响。
)(1)发现问题:鼠妇很快就爬走了,是因为环境明亮了吗?(2)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对于所要探究的问题,应该怎么提出问题?(3)提问之后,如何作出假设?(4)制定计划,设置对照实验。
a.针对光照这个变量,设置_______和________两种环境。
b.如何确保实验结果只是由光照不同而引起的?光照就是这个实验中的___________.c.什么叫“对照实验”?答: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_____ 以外,其他条件都______ 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d.为什么要选择10只鼠妇做实验?(5)得出什么结论?与假设一致吗?(6)为什么最后还要进行表达和交流,计算全班各组第10次数据的平均值?(7)实验完毕后,用过的鼠妇应怎样处理?2、除了光照之外,还有什么非生物因素能影响鼠妇生活?【检测反馈】1、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鲫鱼的生态因素 ( )A、河中水B、水的温度C、同种的鱼D、河岸上吃草的羊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课前导学认清目标,明确要求1【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术1.举例说诞生物之间有紧密的联系。
(2)进程与方式:2.在上一节探讨实验的基础上,学习操纵实验变量和设计对如实验。
(3)情感与价值观:3.形成爱惜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看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窗合作和交流。
2学习重难点:1.学习操纵实验变量和设计对如实验。
(重点)2.形成爱惜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看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窗合作和交流。
(难点)3学法指导: 观看、讨论4教学课时:1课时一、自学展现:通过以下的探讨实验题,温习上一节内容:二、合作学习:若是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躯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确实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专门快就爬走了。
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环境变敞亮了吗?某同窗对此进行了探讨,请你将他探讨活动的进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讨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双侧中央处各放10只鼠妇,观看鼠妇的行为。
如此在盒里就形成了和两种环境。
该探讨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
若是在铁盘双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是、否)能够得出准确的结论吗?什么缘故?(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窗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付上述数据作如何的处置?(5)结论:对鼠妇的生活有阻碍,鼠妇喜爱在的环境中生活。
三、质疑导学:1.阅读教材:第15页红色部份内容,对如实验是指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对“光对鼠妇生活的阻碍”那个探讨实验有了必然的了解,试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生物适应环境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生物适应环境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改进措施与建议:
1.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生动形象地讲解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针对实验探究环节,我将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实验现象,并进行有效分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对于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我将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障碍,提高学习效果。
例题10:
题目:请举例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环境的意义。
答案: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环境的意义在于,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会影响环境,从而使环境发生变化,以适应生物的需求。
9. 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10. 增强自信心和自主性,勇于质疑、敢于探索,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在本次生物适应环境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有了更直观的理解,但在引导学生的讨论和思考方面还需加强。其次,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参与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但个别学生表现较为被动,需要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增强热爱自然环境的意识。
2、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2)举例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3)举例说出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二)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设计对照实验;(2)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三)情感态度价值目标:(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观点;(2)如实记录实验数据。
3、教学重难点(1)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2)难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1、课时安排:2课时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实验探究)要创造两个环境:一个有光,一个无光,这样才能比较。
要确保在实验中,除了光这个条件外,其他条件必须保持一致,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不行,一只鼠妇可能会出现严重误差,最好多用几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不够,至少做三次,取平均值,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动手实验,小组合作。
各小组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报告,并与其他组进行交流。
有代表性的小组展示报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怎样才能知道光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呢?做一个有光的实验组够不够?探究实验要有两个对照实验,一个实验室贴合实际情况的空白对照组,一个是作为探究原因的实验组,这就是“对照实验原则”。
怎么能说明是光这个因素对鼠妇的生活造成的影响,而不是由于其他原因呢?是的,在一个实验中,有且只能有一个变化的因素,这就是我们说的“单一变量原则”。
设计多少只鼠妇做实验比较合理呢?一只行吗?在完成这个实验时,要做几次实验呢?一次够吗?是的,这就是我们强调的“多次重复实验,排除偶然因素”。
让学生尝试设计一个实验装置,符合上述要求的单一变量原则。
充分放权,让学生动手,但注意把握学生对变量和对照实验的理解,注意巡逻。
辽宁省东港市小甸子中学初中七年级生物上册 1.2.2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研名师精编学案1(无答案)(新版

……………………………………………………………名校名师推荐…………………………………………………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课前演练】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富集:水俣病是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富集的典型例子。
1953年,日本的水俣市出现了病因不明的“狂猫症”和人的“水俣病”,成群的家猫狂奔乱跳,集体跳入水中,病人感到全身骨痛难忍。
直到1965年才查明,此病是由该市60km以外的一家公司排出含汞废水进入水体引起的,汞在水体中沿着食物链逐级富集,水体→硅藻等浮游植物→食硅藻的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石斑鱼→肉食性鲶鱼→猫,鲶鱼体内含汞量达到10~20mg/kg,最高达50~60mg/kg,比原来含汞废水中的汞浓度高1万~10万倍,人或猫吃了鲶鱼,就会出现汞中毒。
【自学提示】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以下内容:1、什么是生态系统?__________ ---___________生物部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生态系统的组成 ___________ ---___________非生物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3、什么是食物链?什么是食物网?讨论:a、阅读P22中的“观察与思考”完成其中的讨论题。
b、阅读P23中的“资料分析”并完成其中的讨论题。
4、为什么说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合作交流)【夯实基础】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与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和流动的。
3、下列各种生物中,属于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是()A、人B、蘑菇C、青菜D、食虫鸟4、食物链开始的生物一般是()A、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B、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C、间接以植物为食的动物D、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物质的细菌和真菌5、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的B、动物和植物组成的C、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D、所有生物组成的6、下面关于食物链的表示,正确的是()A、草←兔←狐B、草→兔→狐C、阳光←草←兔←狐D、草→狐→兔【反思】1。
2021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案1 (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

版)(全国通用版)(全国通用版)课题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课型新授课主备人授课人授课时间第1课时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3.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4.养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教学重点1.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2.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教学难点养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教法学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诱导法、实物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个性化补充学生课前演讲学生倾听,达到资源共享第一课一、导入新课课本第12页“想一想,议一议”回答问题:1.你知道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吗?2.这些地区的环境有哪些适于大熊猫生活的特点?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环境,生物与环境互相依存,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将知道:1.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2.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吗?3.生物怎样适应环境?版)时第二二、新课(一)生物圈的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1.生物的生活环境: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存在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的分类:课本第12页3.观察课本第13页的插图想一想: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有哪些?小麦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条件?结论:小麦的生活受到阳光、温度和水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其他植物也同样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小麦要生长良好,就要经常地除去杂草,用生物的方法除去害虫,同时做好灭鼠工作。
(三)探究实验: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潮湿、土壤、阴暗、花坛里、石头下等。
[讲述]:刚才同学们汇报了发现鼠妇的有趣经历,那么鼠妇到底适应什么样的环境呢?让我们共同来进行一个探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课前演练】
思考:如果想找青蛙,你会到什么环境中去找;如果想捕鱼,你会到什么环境去找;如果想找苔藓,你会到什么地方去找……
【自学提示】
一、阅读教材12页内容,理解:
1、什么是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 (1)--------------------、(2)-----------------、
3.探究:阅读教材P14-15,完成教材中的讨论题,知道探究中的科学方法——对照实验
4、举例说明非生物因素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与同伴说说)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阅读教材P17的“资料分析”,(小组合作)完成“讨论”中的各题。
【夯实基础】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______ 的总和就叫_________。
2、在自然环境中,生物受到很多 __ _ 的影响,因此,生物必须___ __ 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生物也在不断,环境。
3、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不属于生物对环境适应的是()
A、沙漠地区的植物根系发达
B、蚂蚁借机爬在过往的动物身上
C、天热时,狗将舌头伸出,有利于散热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茎有储水功能
4、下面关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的生存会影响环境
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C、生物环境互相影响
D、环境改变后生物就无法生存
5、下列不是生物活动影响环境的实例是()
A、蚯蚓活动改良土壤
B、杨树在秋天落叶
C、植物蒸腾作用增加空气的湿度
D、草履虫能吞食有机物质,净化污水。
6、对于一只蚂蚁来说,同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
_______关系,其他窝的蚂蚁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因素,它们之间主要表现出_______关系;雨水是影响它生活的_______因素,除雨水外,这类因素还有______ ________等。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