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试卷

合集下载

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总分值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前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GDP崇拜是农耕思维方式农耕文明属于自然经济,人类在自然系统中进行生产,大自然是第一生产力,人力的投入只占第二位,科技投入微乎其微,特别是在靠天吃饭的漫长历史时期。

农业时代,在特定自然条件下,农产品数量的增加总还有一定的空间,而产品质量的提高则只有非常狭窄的空间,且几乎全掌握在老天爷手中。

因此,在农业生产时代,人类自然就形成了一味追求数量和只统计数量的思维方式。

工业是人工经济,人类在自己建造的人工系统中进行生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然力退居第二位。

工业生产是商品生产,产品都要拿到市场去销售和参与竞争;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上升到第一位,数量退居第二位。

可以说,工业生产是对“好〞的追求,到达“好〞以后再追求“多〞;而这种追求的主动权几乎完全掌握在人的手中,全靠作为生产者的人开动脑筋搞创新,增加科技投入,在竞争中不断学习和改良。

产品的质量空间和多样性空间都是无限空间,可做无限优化和无限追求。

高质量的产品会赢得越来越广阔的市场,而低质量的产品则会被排挤出市场。

正因为如此,人们才经常说“质量是工业产品的生命〞,也因此,我们绝不能盲目大量重复生产低质量的产品。

安徽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安徽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高三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

“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

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

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

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阅读文化不能追求“娱乐至死”有媒体近日对当下种种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出现的“娱乐至死”的问题,提出了严肃的批评,其中,也提到了眼下我们的一些图书尤其是畅销书的阅读趋势,就是一味追求所谓的“恶搞”“解构”和“颠覆”。

一本畅销书中有这样的桥段:“如果投拍一部唐朝黑帮片,男主角当选李白。

人家不仅是才华过剩到疑似外星人的诗仙,还是资深酒鬼、懂法术的注册道士、排名全国第二的剑客、热爱打群架的古惑仔……原来,李白就是一个会写诗的韦小宝啊!”不难看出,图书市场上这种“就俗不就雅”“娱乐至死”的现象,实际上是这个文化消费时代一种感性欲望文化的产物。

当下的这样的图书出版已经走入了盲区,故意放低姿态,只看重图书的商业属性而放弃了其文化立场,出版图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刺激大众的购买,从而获得更大的商业利益。

这实质上是图书出版人已经放弃了原本的思想原则、精神格调,而向只求赚钱的商人靠拢了……的确,当今文化发展和精神价值选择呈现多元、开放的情形,阅读生活中常流行各种形式的阅读文化主张和读书时尚,有所谓“厚黑读物”的阅读,有庸俗、搞笑的“颠覆阅读”,有解构、歪曲经典的阅读,它使历史名著文化气息荡然无存,经典的审美尊严扫地,仅仅充满了荒谬的快乐。

甚至一个时期以来,这些阅读形式成了市场的“热点”,成为一种趋势,败坏了阅读的风气和本质,使人们渐渐远离了纯净的阅读、美好的阅读、神圣高贵的阅读。

阅读的形式很多,有休闲阅读、有性灵阅读、有娱乐阅读,甚至有实用的阅读等等。

但是,我们的图书阅读却是必须拒绝这种“娱乐至死”风气的。

我们应该大力倡导严肃阅读,也亟须严肃阅读。

事实上,阅读高贵单纯与静穆伟大的荷马史诗,阅读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司汤达、契诃夫、梅里美、尼采等大作家的书,哪一次不是神圣、高贵的精神洗礼?哪一次不是生命和心灵都获得了人性美好和高贵的沐浴?阅读不仅是休闲者的阅读,它还应是一种坚定、理性的文化观、世界观的阅读,是撕去了功利面具后的肃穆仰望,它向往的境界不是华丽俗艳包裹下的观赏型文化,而是悠远文化精神的静静流淌。

鞍山市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试卷

鞍山市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试卷

鞍山市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污染总量的45%。

B . 我们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气馁,也不应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

C . 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读起来很累人。

D . 市面上流通的各种卦象书,说一些天命报应鬼神一类的话,在我看来,完全是不经之谈。

2. (2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西汉建国以来百年的匈奴边患基本得以解除,这一切全依赖汉武帝的抗击政策取得巨大成功。

B . 近日,财政部与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了《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加强中央财政人工影响天气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C . 先前发生的冰心、吴文藻墓碑的涂碑事件系其嫡孙吴山所为,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大家纷纷指责吴山的破坏行为。

D .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面临诸多数不清的困难,但一直对外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近几年来,已先后向马其顿提供了学校改建、赠送校车等多个援助项目。

3. (2分)(2018·广安模拟)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 . 《经典散文选》刚一出版,我就立即去书店购买一本惠存,用心品读。

B . 街头偶遇多年未见的朋友,他关切地问起我的父亲先父身体安好?”C . 先生博闻强识德高望重,但又平易近人,身为后学,我对他敬重有加。

D . 老者白发苍苍,但腰杆挺直,精神矍铄,他说自己今年高寿八十有余。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7高一下·九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本报讯(记者于明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今天下午共同发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_______)》。

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4年马鞍山市高三教学质量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务必擦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

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

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文艺精品和文艺巨匠的深刻影响。

中华民族精神,既体现在中国人的一切优秀作品中,反映在我国一切文学家、艺术家的杰出创造活动中。

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

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共同铸就了灿烂的中国文艺历史星河。

中华民族文艺创造力是如此强大、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我们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豪,也应该为此感到无比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

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

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

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

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五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

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收藏,有属于人类大群体的,譬如古罗马城、古希腊城、古巴比伦城;有属于人类个人的私藏,譬如一片贝叶经、一部手书的精品,这也只是人类历史残存的吉光片羽。

当人类破坏文明时,其速度是迅雷不及掩耳,而千百年后人类悟到其珍贵再重新搜集时,则是何其艰难。

失去之后才知道事物之可贵,这可验于对文物的收藏。

老子说:“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张伯驹先生“费”得高尚,把《平复贴》奉献给了故宫。

宋徽宗可以倾一国之力采集花石纲,则费得淫逸无度。

宋高宗搜集天下米字,但米字至今寥落。

还有王恺、石崇、和珅这些巨贪的收藏今天安在?唐太宗、武则天搜尽天下王羲之字,今天安在?最大的收藏家无过于帝王将相、世家大族,而他们最容易遇到兵燹。

血和火可以销毁一切,使多少人类最精贵的文物光沉响绝、熏歇烬灭。

什么是收藏的大义?收藏家务必在下手之前慎思之。

收藏家的眼光如果只囿于个人的欲望,那他不是收藏家,只是聚敛者。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老子语),这是收藏家的天赋使命,他们是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呵护者、守望者。

因为有了他们,使人类残留的吉光片羽,得以在新世放出潜藏的辉煌。

2021年马鞍山成功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马鞍山成功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马鞍山成功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补丁旧景宗崇茂晚上看电视,女主人公衣服上的那些补丁,怎么看都只是假假的道具。

真正的补丁,应该是散发着朴素的泥土气息的一景,像水墨的村庄,自自然然散落于原野之上。

我之所以把补丁称为一景,是因为它实在过于久远,久远得令人心生怀念。

那时的村庄,有谁没有穿过补丁衣服?大人们衣服上的补丁,大多打在两肩。

不用说,那时因为长年累月重担压肩的缘故。

旧补丁打新补丁,叠了一层又一层,像是生活起的茧。

记忆中,和村里的其他丫头们一样,妹妹穿的补丁衣服最少。

倒不是父母偏心,而是丫头们相对要文静得多。

诸如我这样的小伙头子则是另一番情形了,往往是浑身上下都被补丁全副武装,像是满身铠甲的战士。

不到迫不得已,乡下孩子大多是不穿鞋的。

母亲在腊月里紧追慢赶做好的新布鞋,过年后不长的日子里,就会咧开嘴,脚趾头探了出来,像调皮的小脑袋。

母亲训斥一声:没出息的东西!给破洞镶上补丁,可不久又再度绽开。

因为我们总是按捺不住穿新鞋的兴奋,抑或是不习惯鞋的束缚,按大人的说法,老是坐没坐相,走没走相。

那时还不知足球的方圆,可走路时我们总爱一路踢踏着什么东西,一块硬泥巴,或是一截老树棍,不然脚趾头就发拜。

大人真的生气了。

做鞋的布料并不容易找到,也没有那么多做鞋的工夫,一气之下,就把鞋没收了。

于是一年之中,有大半年的光景,我们总是赤足走进课堂或田埂。

虽然没穿鞋,但我们走路时疯疯癫癫的模样依然如故,脚就免不了有被划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的时候,还不能哭,只是咧咧嘴,呲呲牙,草草包扎的纱布,突兀得就像一块白色的补丁。

用不着打破伤风针,翻出已被母亲洗净补好的鞋子套上。

想不到,没几天伤口就好了,很神奇,是不是重新穿上鞋子的缘故呢?上衣口袋因老是撕破,一年到头总是聋拉着。

而最容易磨破的地方是裤子膝盖。

放学后,母亲让我去打猪草。

呼朋唤友来到田间,早已抛开大人要完成满满一筐猪草的嘱咐,几个小脑袋凑到一起,开始玩一种扇火柴壳的游戏。

安徽省马鞍山七中高三语文摸底测试卷(

安徽省马鞍山七中高三语文摸底测试卷(

安徽省马鞍山七中2010届高三语文摸底测试卷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中国人丑陋吗?冯骥才国民性是文化学最深层的问题之一。

对于作家来说,国民性则是一种集体性格。

作家的天性是批判的,所以笔下的国民性自然是国民性的负面,即劣根性。

鲁迅先生的重要成就是对中国人国民劣根性的揭示;柏杨先生在《丑陋的中国人》所激烈批评的也是中国人国民性的负面。

应该说,他们都不是进行严谨而逻辑的理性剖析,而是凭着作家的敏感与尖锐,随感式却一针见血地刺中国民性格中的痼疾。

鲁迅用这种国民集体性格的元素塑造出中国小说人物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阿Q。

当然,鲁迅先生也把这种国民性批判写在他许多杂文中。

柏杨则认为杂文更可以像“匕首一样”直插问题的“心脏”。

故而柏杨没有将国民性写入小说。

这使我想起从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的“传教士文学”——到中国来传教的西方教士所写的见闻。

传教士出于对异文化的好奇,热衷于对中国文化形态进行描述。

他们笔下中国人的劣根性是相当复杂的。

有善意的批评,有文化误解,也有轻蔑和贬损。

特别是后者,与西方殖民者傲慢的心态相关。

由于人们对鸦片战争以后那段屈辱的历史刻骨铭心,所以很少有人直面这些出自西方人笔下的批评。

然而我们对自我的批评为什么也不能接收呢?是鲁迅和柏杨所言荒谬,还是揭疤揭得大狠?不狠不痛,焉能触动。

其实任何国家和地域的集体性格中都有劣根。

指出劣根,并不等于否定优根。

应该说,揭示劣根,剪除劣根,正是要保存自己民族特有的优良的根性。

我们对国民的劣根性的反省始自“五四”以来。

一方面由于国门打开,中西接触,两种文化不同,便有了比较。

另一方面,由于在中西的碰撞中,中国一直处于弱势。

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这种软弱与无奈,苦苦寻求解脱,一定会反观自己,追究自己之所以不强的深在于自身的缘故。

这便从社会观察到文化观察,从体制与观念到国民性,然而从文化视角观察与解析国民性需要非凡的眼光,用批评精神将国民性格的痼疾揭示出来需要勇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语文毕业班摸底测试(零诊)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 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B . 诗歌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的伴奏,更是洋洋大观了。

C . 世贸大楼废址已成为纽约新的旅游景点,游人看后无不神色黯然,叹为观止。

D . 一个企业要摆脱困境,就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克服举棋不定的保守思想。

2.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高三年级备考工作会结束之后,无论从殚精竭虑的校长到辛勤工作的各科老师,都在为提高学生高考成绩而绞尽脑汁。

B . 老师对张强说:“制度对事不对人,并非涉及到你了才制定这个制度,要换角度思考,学会从自身找问题,这样才能进步。

”C . 由于近期华北地区将于增多,西部山区的植被状况和墒情明显好于往年,节省了浇地用水的费用,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D . 直隶总督署作为我们保定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需要科学维护,但其维修工程是否成功,还要看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3. (2分) (2018高三上·临海月考) 食品安全问题令人担忧,下列针对食品安全所写的宣传标语中最为得体的一项是()A . 食品安全是大事,必须要标本兼治,着力治本。

B . 我们每个人都要关心食品安全问题,让大家都能享受幸福安康的生活啊!C . 构筑食品安全防火墙,撑起群众健康保护伞。

D . 要想健康活到老,食品安全知识咱们不能少!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8高三上·徐州月考)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小题。

君子文化钱念孙①文化的重要功能是以文化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数千年漫长发展进程中不断塑造和培育的正面人格,就是被历代中国人尊崇的君子人格。

②“君子”一词在西周时主要是贵族和执政者的代称。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对“君子”概念的内涵进行改造,赋予其许多优秀道德的意蕴,“君子”一词在《论语》里出现107次,足见孔子对君子人格的百般钟爱和悉心打造。

如果说,孔子思想的核心是探求如何“做人”的道理,那么他苦苦求索的结果,就是做人要做君子。

③为了让世人认识和理解君子人格,孔子在《论语》里采取比较排除法,同时论述了比君子高大的“圣人”和比君子矮小的“小人”。

关于“圣人”,他对弟子把他奉为“圣人”的做法表示反对,“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关于“小人”,他在与君子一系列比照中予以否定,比如,“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就告诉我们:君子一方面不是高不可攀的圣人,另一方面也与目光短浅、见利忘义的小人判然有别。

君子作为孔子心目中的崇德向善之人格,既理想又现实、既尊贵又亲切、既高尚又平凡,是可见、可感,又可学、可做,并应学、应做的人格范式。

④孔子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创立了影响中华文明数千年发展轨迹的儒家学派。

什么是儒学?儒学就是君子之学。

无论是修己还是治人,儒学都以“君子的理想”为其枢纽的观念:修己即所以成为“君子”,治人则必须先成为“君子”。

孔子确信文化教养能够提升人的品质,改善社会风气。

儒学的价值就是培育具有这种文化教养的人即君子,再通过君子的言行与修为引领社会风尚。

⑤儒学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其生命力主要是日常应用。

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与西方文化大相径庭。

西方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海德格尔等,都热衷于构造一个能够解释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关系的严密理论系统,热衷于探寻认识论、方法论、辩证法问题等。

中国从孔孟、老庄,到程朱、陆王、颜李等,其学说却并不层层追问“是什么、为什么”,而只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其所探寻的问题多半集中在社会人生方面,主要涉猎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取向,以及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等。

⑥这种“知行合一”的思想,在有关君子文化的论述中尤为突出。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中的这些论述,无不鲜明体现出儒家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洋溢的“实用理性”精神。

这种重行动、轻言词,重实践、轻思辨的观念,使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都不是把仁、义、礼、智、信只是作为一种理论来探讨,而是作为一种应该遵循的伦理规范推向大众。

其结果就是要在全社会尽可能多地培育和塑造君子人格,并以其为引导带动各阶层大兴君子文化、大倡君子之风、大行君子之道。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请简要概述第③段的论述层次。

(2)文章第⑤段中,作者举西方文化的例子对论述儒学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文意,简要概括孔子打造君子人格的目的。

5. (12分) (2019高三上·深圳期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清刘建超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

村里人来看望他,说,叫你清风娃回来看看吧!基德老汉轻轻地摇着头,不用了,娃要招呼好多事,忙呐。

村里人从基德老汉屋里出来也连连摇头,这个老倔头,硬说自己的娃在省城做大官呢。

都这劲儿了,还嘴硬哩。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句话不知被基德老汉唠叨过多少回了。

街坊邻居遇到个啥作难的事,这句话就会从基德老汉皱巴巴缺了牙的嘴里轻溜溜地滑出来。

谁都知道,基德的娃是在外地,可从没有听说他的娃当啥大官。

这个穷乡僻壤的村里,当官的只有一个,就是东街的狗毛在县城啥子公司当科长。

村里人都知道狗毛的官大,因为狗毛每次回村都开个铁壳子车,给村里人发长长的带把儿的烟。

基德老汉的话不是没人信过。

那年县里化肥脱销,村里人眼瞅着田里的苗施不上肥,急得牙根子上火。

基德老汉一句“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的话,惹恼了村委主任,老爹,你就别添乱子了,你娃真当的是大官就让他给批点儿化肥来。

看看人家狗毛家的地,早上了肥了。

基德老汉就背了个包,搭车去了省里,三五天过去还真拉回一车尿素。

价钱高了,可田不等人。

肥用了,闲话也有了。

还说娃在省里当啥官呢,连平价化肥都搞不到。

基德老汉解释说,俺娃说,尿素上着比化肥好呢。

庄稼人不愿意听,庄稼人图的是实惠。

基德老汉每年地里活闲的时候,就背着杂粮去省城娃家里住些天。

回村里也给大家带些各种各样的吃食。

村里人就问,你娃清风就不给你带点儿高级烟?基德老汉说,俺娃不吸烟,说吸烟不健康。

村里人又问,你娃也不捎点儿好酒?基德老汉说,俺娃也不喝酒。

娃媳妇说了,喝酒也不健康。

村里人就撇嘴了,那烟酒都不健康,国家卖它做啥?基德老汉也答不上来。

纳着鞋底子的媳妇们就问,城里住得好好的,急着回来做啥?基德老汉说,城里,咱乡下人住不来。

上楼下楼都关在个铁壳子里,忽悠得人头晕。

地上铺着实木块,油光光的直想打跟头。

进屋还要换鞋。

七老八十的人喽,娃媳妇还逼着喝酸奶。

年轻人逗趣地说:吹牛吧,你娃清风要是个大官,肯定也坐那铁壳子车。

叫你娃开铁壳子车送你回来。

基德老汉再进城还真是坐着铁壳子小车回村的。

基德老汉说,在城里两天就待腻了,对清风娃说俺要回村呢。

娃说去打火车票,俺说火车坐着头老晕。

娃说那就打汽车票。

俺说汽车开不到村里。

爹老了,腿脚不利索了呢。

你就用你成天坐的那种小车把俺送回去,村里人都惦记着呐。

娃没说二话,打个电话就要来车。

瞧瞧,排场不?红颜色,娃说吉利。

基德老汉脸上堆满了欣慰。

一青年围着车转了一圈,认出了车上印的字,老爹,你坐的是出租车,要花大价钱雇呢。

基德老汉说,俺一个子儿也没掏。

那是你娃给掏的呗。

问问师傅从省城到咱村得多少钱。

开车师傅伸出手指头比画了个八字。

恁贵,八十块钱?基德老汉瞪圆了眼睛。

八十块钱?哈哈,八十块钱只能摸摸,给了八百我还不愿跑呢,回去得赶夜路呢。

基德老汉张大了嘴巴,像一下子矮了许多,见到大人小孩都低着头,从此不再说娃在省城做大官的话了。

村里遇上了干旱,地里的庄稼都蔫了。

村主任急得满嘴起泡。

村主任来找基德老汉,老爹,你娃不管当啥官,能不能找找人帮咱村里打几眼井啊?主任交代的事就是天大的事。

基德老汉就进城找清风娃,没待两天就回来了。

村主任问,打井的人来了没有?基德老汉说,清风娃说了,这旱是全省旱,要那啥,统筹解决。

村主任说,屁,等到统筹咱全村人都喝西北风了。

基德老汉从布袋子里拿出一摞子钱,娃说了,让咱自己先打井干着。

这是娃自己的五万块钱。

你干不干?干,全村人砸锅卖铁也得打井抗旱。

基德老汉病了,病得不轻。

迷糊中的基德老汉嘴里念叨着:“井……水……”基德老汉去了。

清风娃从省里回了村。

第二天村里来了一排溜大车小车,有省里、市里、县上的。

村里人这才相信基德老汉的娃真是在省里当大官呢,管着全省人的吃喝拉撒。

清风娃挨家挨户感谢乡亲对老爹的照顾,然后带着媳妇女儿在基德老汉的坟前跪了很久很久。

基德老汉的坟前摆放着几个大碗,碗里盛的是刚刚从机井里打出来的清凉凉的水。

(摘自《小说月刊》)(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 . 基德老汉坐小汽车回来的原因是大家不相信他说的“儿子在城里做大官”的话,基德老汉想以此来证明他没有吹牛。

B . 村里人来看望病得不轻的基德老汉,并向老汉提出叫清风娃回来看看,因为大家看到基德老汉的病很严重了。

C . 基德老汉每次在城里清风娃家住的时间都不长,主要原因就是基德老汉的生活习惯和城里人的生活习惯不同。

D . 村民们从来没有人相信过基德老汉的话,是清风娃回来给父亲办丧事时才知道基德老汉平时所说的话并没撒谎。

E . “俺清风娃在省城做大官呢”这话惹恼了村委主任,是因为他怪清风娃没有给乡亲们解决平价的化肥问题。

(2)基德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他的性格特点。

(3)这篇文章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其艺术效果如何?请简要分析。

(4)这篇文章为什么要以“清”为标题?请结合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6. (9分)(2017·黄石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中国当代著名视觉设计跨界艺术家宋旦汉字艺术展近日在纽约开幕。

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宋旦用极其独特的创意手法让汉字散发出书画同源的本色之美、形意之美和禅境之美。

宋旦此次创意水墨汉字展相当一部分作品是以我国百家姓为基础,将姓氏汉字融入茶壶图案,远看是茶壶,近看是汉字。

宋旦表示,他的创作指导思想就是努力将汉字形象化、符号化,让不懂汉字的外国人对汉字产生好奇和兴趣,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深奥的内涵,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此次展览是宋旦汉字艺术海外百城巡回展的其中一环。

宋旦坚信,他的创意水墨汉字艺术,将成为弘扬中华文化,加深交流了解,践行“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新形式,必将进一步体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