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概况

合集下载

马鞍山基本资料

马鞍山基本资料

1 总论1.1 概述1.1.1 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马鞍山铁矿位于金平县城40°方向,平距约26Km,属金平县勐桥乡管辖。

勘查区地理坐标:东经103°24′30″~103°27′30″,北纬22°51′30″~22°54′45″,面积30.65Km2。

矿段范围北起田房,南至坡石赖,东至桥头街,西到石板寨,东西长约3.50km,南北宽约2.86km,面积约10Km2。

矿区紧邻勐桥乡政府驻地桥头街,北东部有马鞍底三级公路(三那公路)通过,该公路起始于蔓耗大桥,经米场到勐桥。

勐桥至蔓耗大桥公路距离32 Km,蔓耗大桥至个旧市88 Km,勐桥至蒙自红河钢铁厂(经个旧)运输距离170 Km。

桥头街有简易乡村级公路穿过矿区的北西部,交通较为方便,详见图1-1。

1.1.2 区域自然地理及经济状况勘查区位于红河南岸,地处云贵高原哀牢山脉的南端。

受红河及其支流的切割,形成山高谷深以中高山为主的典型山区地貌。

地势呈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海拔标高350m(勐桥弯河桥)~1057.42m(马鞍山主峰),相对高差为707m。

区内主要山脉走向均为北西~南东延伸,主要河流老碑页河为矿区的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350m),该河流属红河水系支流,流向北东,流水属常年性流水,流量受季节性影响,动态变化明显。

区内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垂直气候分带复杂、低纬山原型季风气候特点。

属热带湿风无寒地区,全年无霜,雨量充沛,干湿季节明显;气候炎热,年平均气温23.0℃,最高气温40℃,最低气温-2.3℃;年平均降雨量1289.0mm,降雨主要集中在当年的5~10月份,当年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平均蒸发量664.5mm,年平均相对湿度85%;主导风向东南风,年平均风速图1-1 矿区交通位置图2.1m/s,最大风速3.5m/s;根据矿区周边县城金平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河口县为6度,而将其地震烈度确定为7度。

马鞍山简要地理

马鞍山简要地理
由雨水渗入而产生,与江水及内河、湖亦有补给关系。蓄水层深度在地下2m左右的砂层中,水位升降随季节、雨量多少变化,升降幅度0.2-0.5m。
⑻六汾河
为马钢三厂区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江通道。市区地下水一般位于地面下0.5.2.0m,地下水位大部分随地势起伏而变化,由雨水渗入而产生,与江水及内河、湖亦有补给关系。蓄水层深度在地下2m左右的砂层中,水位升降随季节、雨量多少变化,升降幅度0.2.0.5m。
4、水文
马鞍山市地表水系发达,除长江外,还有采石河、襄城河、乙字河、慈湖河、雨山湖、雨山河,均属长江水系。项目附近地表水体主要有长江、牛屯河、太阳河、姥下河等。
⑴长江
长江马鞍山段上起东西梁山,下至慈湖和尚港、石跋河口,主航道长约36公里,江面最宽处8.3km,最窄处只有880m。据南京站水温观测资料,最高水温32.2.C(1966.8.8,1967.8.12),最低水温2.2.C(1964.2.24),多年平均水温17.7.C。
2013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59.57亿元,同比增长15.1%,比上年同期提升5.3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升1.4个百分点。主体行业贡献突出。在全市36个工业行业大类中,34个行业生产不同程度增长,行业增长面达94.4%;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47亿元,同比增长15.2%,拉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提升15.1个百分点。亿元以上企业生产增幅显著回升。全市1—10亿元企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2%,比上年同期提升12.2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企业产值增幅由上年同期的下降1.6%转为增长7.3%,比上年同期提升8.9个百分点;10亿元以上企业生产的增长面为71.4%,比上年同期提升10.5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持续较快增长。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产值

最新关于安徽马鞍山市的简介

最新关于安徽马鞍山市的简介

感谢观看!
2. 马鞍山市的优势在于地理 位置优越,位于长江三角洲 经济圈内,交通便利,资源 丰富。
3. 马鞍山市在新能源、新材 料等领域也有着良好的发展 基础和优势,未来发展潜力 巨大。
2. 经济发展水平
1. 马鞍山市经济发展迅速 ,已经成为安徽省内的重要 经济中心之一。
2. 马鞍山市的产业结构 以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 其中钢铁、机械等传统产 业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03
3. 马鞍山市环境优美,拥 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 ,是全国重马鞍山市的历史可以追溯 到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 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02
2. 在明清时期,马鞍山市 成为了重要的商业和手工业 中心,特别是铁器制造和瓷 器生产。
03
3. 近代以来,马鞍山市经历 了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包括 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斗争和 解放战争时期的解放战役。
3. 旅游节庆活动
1. 马鞍山市每年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如马鞍山国 际马拉松、花山文化旅游节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
2. 这些旅游节庆活动不仅展示了马鞍山市的丰富文化和美丽风 光,还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3. 通过参加这些旅游节庆活动,游客可以深入了解马鞍山市的 历史文化,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增进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喜爱 。
3. 此外,马鞍山市还有天平山森林公园,这里山水相依,景色 宜人,是游客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2. 旅游产业发展
01
1. 马鞍山市近年来大 力推动旅游产业发展, 积极打造具有地方特色 的旅游品牌。
02
2. 马鞍山市的旅游产 业以生态旅游、文化旅 游和休闲度假旅游为主 导,吸引了大量游客。
03
3. 马鞍山市还通过举 办各类旅游节庆活动, 提升城市旅游形象,进 一步推动旅游产业的发 展。

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

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面给大家分享几篇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一起看一下吧!关于矿产资源调研报告篇1 一、我市主要矿产资源的基本情况鞍山矿产资源占有比大,资源型城市特点突出。

我市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开发历史悠久。

目前,鞍山已发现矿产58种,占全省已知110种矿产的53%,占全国171种矿产的34%。

其中,铁、菱镁、滑石、玉石等主要四大矿种为优势矿种,储量大,质量优,位居全国或世界前列。

全市各种矿产保有资源储量119 亿吨,其中铁矿保有储量为74亿吨,居全国首位,主要分布于我市城郊地区,分别占全省、全国的77%和18%;菱镁矿保有储量为36亿吨,主要分布在海城、岫岩等地区,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88%、79%;滑石保有储量3900万吨,分别占全省和全国的95%、19%;玉石现有保有储量16万吨,以上矿种按城市比较均居全国首位。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成为重要支柱。

目前我市已开发利用了24种矿产,现有国有、集体和私营矿山企业431家。

按矿山开采规模统计,大型矿山企业9家,中型矿山企业1家,其他均为小型矿山企业。

全市矿产开发总生产能力4200万吨/年,20**年矿石总产量为3374万吨,占全省矿石总产量的20%。

矿产资源开采工业总产值27.6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矿业工业总产值为60.67亿元,职工总人数近11万人,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和职工总数的13.7%和7.3%,是全市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我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我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取得一定成绩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和优势,依托资源优势,明确振兴发展方略,把钢铁工业、矿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推进工业强市方略,完全符合鞍山发展实际,为加强我市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不断推进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安徽省马鞍山市娘娘山金矿找矿潜力分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娘娘山金矿找矿潜力分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娘娘山金矿找矿潜力分析摘要:对娘娘山金矿地质特征分析,娘娘山地区找矿潜力较大,可望成为中型金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金矿、娘娘山娘娘山金矿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与江苏省南京市铜井铜金矿毗邻。

大地构造位置属于杨子准地台、下杨子台坳、沿江拱断褶带的北东端,宁芜中生代火山岩断陷盆地中段。

区内基底大断裂控制了火山岩和侵入岩体的分布,从而也控制了与岩浆活动有关的Fe、Cu(Au)、S等内生矿产的分布。

中生代以来在宁芜地区自西而东出现三条主要NNE向的断裂喷发带,受火山岩浆活动的构造带控制,相应也形成了三条NNE向铜(金)矿化带,娘娘山金矿位于中矿化带内。

1、矿区地层区内除第四系外均为晚侏罗—早白垩纪火山岩地层。

地层分布受娘娘山火山机构的制约,侏罗系上统大王山组分布于火山机构的四周,白垩系下统娘娘山组则分布于火山机构的内部。

火山喷发旋回:大王山组中偏碱性火山喷发后,娘娘山组总体为一碱性火山喷发旋回,其三段地层相对应为三个小的火山活动亚旋回。

三个岩性段有规律地自外而内呈同心环状分布,岩层向火山口内倾,倾角一般为15°— 25°。

第一亚旋回:以下段岩层为代表,主要为粗粒级火山碎屑岩、集块岩夹假白榴石响岩,为火山喷发—爆炸初期产物,堆积在火山机构下部及其边缘,即所谓近火山口相岩石。

第二亚旋回:以中段岩层为代表,主要为熔结火山碎屑岩,为火山喷发阶段的产物,属于火山口—火山颈相的主要岩石。

第三亚旋回:以上段岩层为代表,主要为火山熔岩,为晚期喷发—喷溢阶段的产物,占据了火山机构的中心位置,其厚度变化自四周向中心急剧增加,在剖面上呈喇叭状。

2、矿区构造矿区构造为典型的火山机构构造(即娘娘山古火山口)。

古火山口位于娘娘山西侧,平面上呈北东向的椭圆形(宽约2—3KM,长约5KM),面积约15KM2。

火山机构受北北东(30°)和北西向(320°)两组基底断裂控制。

火山期后,受区域性构造压力影响,断裂发育,按其生成顺序,大致分为成矿前及成矿后两期。

马鞍山地质概要

马鞍山地质概要

马鞍山地质概要[地质演化]马鞍山市在地质上位于宁芜断陷盆地的南段和中段,广泛分布着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及因火山喷发沉积而成的铁矿床。

现今的地质构造和地表形态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经历了海洋——隆起成陆——海水入浸——地壳多次升降沉积——火山喷发——断陷侵蚀等复杂的内外应力作用过程才形成的。

大约在4亿年前(早古生代),马鞍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距今4~3.5亿年间(泥盆纪),海水逐渐后退,成为陆地。

但在石炭纪到三叠纪之间(距今3.5~1.8亿年间),地壳沉降,海水再次入侵,陆地为沧海。

其间也曾有短期的地壳隆起,地壳升降运动频繁。

在距今1.35亿年后(属中生代白垩纪),由于受印支运动影响,该地区地壳活动加剧,先后出现了强烈的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的整个过程大约持续了3000万年。

在燕山运动的中、晚期(距今6000万年后),地壳发生断陷,成为陆相火山盆地。

到了新生代的晚第三纪(距今2500万年),该地区又发生局部的火山活动。

在第四纪(距今200~300万年)新构造运动中,马鞍山地区因位于长江下游断裂带东岸,受江南古陆影响,地壳出现间歇性升降运动,并且向西岸掀斜下降,使长江河道东岸紧靠丘陵矶石,左岸形成较为开阔的冲积平原。

由于马鞍山地区是一个非严格封闭的断陷构造盆地,有缺口连通长江,发源于皖南山地的水阳江、青弋江也经该洼地注入长江。

后由于泥沙淤积,通长江的缺口封淤,大约在第四纪全新世早期(约100~150万年以前),这一地区形成古丹阳湖。

古丹阳湖形成初期水深岸陡,范围辽阔,面积达4100平方公里左右,今马鞍山市和当涂县的绝大部分地区为湖水所淹。

第四纪全新世中、后期(距今100万年)以后,今芜湖至马鞍山间的地壳略有上升,古丹阳湖逐渐收缩。

[火山喷发]根据地质勘探及同位素年龄测定,马鞍山地区在中生代的白垩纪(距今1.35亿~7000万年),发生过三期四次集中的火山喷发活动。

第一期火山喷发活动,表现为全地区广泛地喷发,时间大约在距今1.26~1.2亿年间,持续约600万年,火山口大约在今当涂县龙泉乡龙王山和马鞍山市向山地区的大黄山。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2007年12月《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编制单位:马鞍山市国土资源局协作单位:马鞍山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领导小组:组长:龙李海市政府副市长副组长:徐业志市政府秘书长王海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成员:梁成市发改委主任刘继忠市规划局局长孙烨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邓国宝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马少华市经贸委副主任徐宏斌市农委副主任伍先平市水利局总工讧圣国市环保局副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孙烨编制人员:方文革周燕萍车学进李文魁等目录第一章总则 (4)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 (4)二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 (4)三规划的适用范围、期限 (5)第二章区域经济与矿产资源形势 (5)一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5)(一)概况 (5)(二)社会经济状况 (6)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现状 (6)(一)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基本情况 (6)(二)矿产资源情况 (7)1、概况 (7)2、各类矿产基本情况 (8)3、矿产资源特点 (9)(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9)1、矿山企业概况 (9)2、主要矿产采、选及综合利用情况 (10)3、开发利用特点 (11)(四)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11)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11)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 (11)(五)矿产资源管理状况 (12)1、管理机构建设和职能 (12)2、管理工作 (12)(六)地质矿产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1、矿产资源勘查存在的问题 (12)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3)3、矿山地质环境整治存在的问题 (13)(4)矿产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13)三矿产资源供需和保证程度分析 (14)(一)主要矿产品市场需求现状 (14)(二)主要矿产品需求预测 (14)(三)矿产资源保证程度与可供性分析 (15)(四)综合分析 (16)第三章规划目标 (17)一、2001-2005年回顾 (17)二、2010年(规划期)目标 (17)三2015年(规划期)目标 (19)四、2020年(展望期)目标 (20)第四章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21)一地质调查评价与矿产勘查 (21)(一)规划总体要求 (21)(二)矿产勘查规划分区 (21)二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 (24)(一)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总体要求 (24)(二)开采规划分区 (25)(三)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矿业经济发展的思路 (27)三矿产资源利用率 (29)1、“三率”指标 (29)2、综合利用 (29)第五章矿业结构调整和矿业市场建设 (30)一矿业结构调整 (30)二矿业布局 (31)第六章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整治 (32)一总体要求 (32)二新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32)三开采矿山生态环境保护 (32)四关闭矿山的整治 (33)五矿山生态环境整治重点工程 (33)第七章规划的实施 (35)一组织管理 (35)二技术措施 (35)三经济机制 (36)四制度建设 (36)第八章附则 (37)第一章总则一规划编制的目的、依据根据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 255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国土资发〔1999〕356号)、《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国土资发[2007] 38号)、《安徽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马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等编制《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

安徽省马鞍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

安徽省马鞍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第一章、总则一方案编制目的根据国土资源部《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国土资发 [2011]55号)及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皖国土资函[2011]1361号的要求,更好地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更好地(切实)贯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更好地落实细化《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科学合理设置矿业权,做到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合理空间布局,进一步促进全市矿业经济的优化调整,实现矿产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强化矿产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保护,编制《安徽省马鞍山市矿业权设置方案》。

二方案的主要依据(一)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七十四号);2、《矿产资源勘查区块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0号);3、《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241号);4、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矿业权管理促进整装勘查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55号);5、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完善采矿权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1]14号);6、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号);7、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勘查开采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3号);8、国土资源部等十二部委《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9)141号);9、《关于印发<安徽省市(县)级矿业权设置方案编制要求>的通知》(皖国土资[2011)471号);(二)规划依据1、《安徽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2015年);2、《安徽省地质勘查规划》(2011-2015年);3、《安徽省非煤矿山“十二五”整治与发展规划》(皖政[2011]118号);4、《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年-2015年);5、《含山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年-2015年)(报批稿);6、《和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年-2015年)(报批稿);7、《当涂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8年-2015年)(报批稿);8、《安徽省建筑石料开采行业准入条件》(皖经信办(2009)87号);9、其它有关法规、规划、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马鞍山市矿产资源概况
1、各类矿产基本情况
1.1、金属矿产
马鞍山市矿产资源丰富,但区域分块情况较为明显,市区及当涂县主要以铁矿为主,绿松石及建筑石料次之;含山县以地热、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及石膏等为主,萤石矿、脉石英、辉绿岩等矿次之;和县以建筑石料灰岩为主,地热、白云岩次之。

(1)马鞍山及当涂县
黑色金属矿产:以铁矿为主,伴生有钒、钛、钴、硫、磷。

分布较集中,矿床数量多,勘查程度高。

其中,铁矿:发现矿产地61处,查明矿产地48处,其中大型矿床6处、中型矿床18处、小型矿床11处、矿点13处。

主要集中分布在该市东部向山镇和当涂县南部太白镇一带。

截至2011年,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57550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9652万吨。

钒矿:均为铁矿中的伴生组份,无独立矿床,查明矿产地11处(中型3处、小型8处),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8万吨,保有资源储量92万吨。

钴矿:亦为铁矿中的伴生组份,无独立矿床。

查明矿产地1处,查明资源储量7383吨,保有资源储量7383吨。

有色金属及贵金属矿产:有铜矿、铜金矿和金矿及伴生银。

规模小且分散,勘查程度低。

其中:铜矿,发现矿产地2处,查明1处,查明资源储量2000吨,保有资源储量800吨。

金矿,发现矿产地5处,查明1处,查明资源储量730
千克,保有资源储量676千克。

(2)含山县
仅发现铁矿零星资源1处,现已采完闭坑。

(3)和县
和县金属矿产较少,原有4个中型铁矿床,集中分布在南部靠近芜湖的雍镇,累计查明及保有铁矿资源储量均为8424万吨,新的行政区划调整后,属芜湖市辖范围,现行政区划内没有金属矿产资源采矿权。

1.2、非金属矿产
马鞍山市(含三县)范围内非金属矿产主要为化工原料、冶金、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712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17181万吨。

具体情况如下:
(1)市辖区及当涂县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包括:硫铁矿、明矾石矿。

其中,硫铁矿:矿产地13处,独立矿床3个,共生矿8个,伴生矿2个。

其中大型1个、中型6个、小型4个。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8007万吨,伴生硫414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5973万吨,伴生硫36万吨。

明矾石矿:独立矿床1处,共生矿1处,保有资源储量310万吨,未利用。

冶金非金属矿产:目前已发现的有耐火粘土矿,产地1处,未查明资源储量。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已查明资源储量的矿种有绿松石、石膏、高岭土、砖瓦用粘土、建筑用石料矿等。

其中:绿松石矿,矿产地4处,查明资源储量1435吨,保有资源储量777吨;石膏矿,矿产地2处,查明资源储量809万吨,保有资源储量809万吨;高岭土矿,矿产地4处,查明资源储量815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93万吨。

(2)含山县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仅发现有磷矿零星资源1处。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有萤石、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耐火粘土 4 种。

冶金用白云岩为零星资源,萤石矿为中型规模,查明资源储量37
万吨。

查明资源储量较大的有熔剂用灰岩和耐火粘土,熔剂用灰岩大型矿床1
处(含山县老虎洞熔剂灰岩矿),CaO平均品位54.97%,经勘查查明资源储量6291.01万吨。

耐火粘土中型矿床1处,小矿多处。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包括:石膏、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水泥配料用砂岩等水泥用灰岩的配料、建筑用砂、砖瓦用粘土、辉绿岩、石英和大理岩。

其中,石膏矿查明大型矿床1处,CaSO
平均品位74.19%,为硬石膏,经详查查
4
明资源储量25662万吨,。

查明大型水泥用灰岩矿2处,中、小型水泥用灰岩矿区(床)多处,CaO平均品位51.67~54.33%。

查明水泥用灰岩资源储量18763万吨,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4372万吨,潜在资源量2639万吨。

建筑石料用灰岩保有资源量5168万吨;己查明水泥配料用砂岩、水泥配料用页岩、水泥配料用粘土中型矿床3 处、小型矿床3处,保有资源储量分别为1299万吨、576万吨、1129万吨。

建筑用砂小矿4处、零星资源15处,2011年底保有资源量448万吨;砖瓦用粘土矿点23处,保有资源量700万吨;辉绿岩矿232.47万吨,为中型矿床;脉石英40万吨,伴生白云岩矿,储量达到中型矿床。

(3)和县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水泥用灰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2780 万吨,保有资源储量12228万吨,均分布在石杨镇、香泉镇。

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资源集中分布在和县北部,大中型矿产如熔剂用灰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1616万吨,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1511万吨;冶金用白云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3351万吨,保有资源储量3328万吨。

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包括:建筑石料用灰岩累计查明资源储量8117万吨,保有资源储量4924万吨,均分布在石杨镇、香泉镇。

1.3、能源矿产
马鞍山市(含三县)范围内能源矿产主要为地热和煤矿,分布在含山县与和县。

其中:地热资源5处,涌水量为9104立方米/日;煤矿资源较少且分布零星,利用价值低。

具体情况如下:
(1)含山县
地热:出水井2处,位于昭关旅游风景区,为低温热水泉,涌水量为2360立方米/日。

煤矿:矿产地1处,零星资源12处,主要分布于仙踪镇仙踪煤矿区、环峰镇山陈煤矿区和流塘煤矿区。

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地层中和侏罗系下统磨山组地层中。

累计查明资源储量189万吨,截止2011年底保有资源储量113万吨,产于巢湖煤田。

此外,在陶厂镇也发现有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煤层,属零星资源。

(2)和县
地热:矿产地5处,其中中温温泉1处,低温温泉4处,合计涌水量5519立方米/日。

煤矿:小型矿区1处,小矿及零星资源各2处,保有资源储量256万吨,均为高硫高灰煤,规模小,利用价值低。

1.4、水气矿产
马鞍山市(含三县)范围内能源矿产主要为矿泉水及地下水,其中矿泉水共计3处,总资源储量为3190立方米/日;地下水资源储量总涌水量5521立方米/日。

具体情况如下:
(1)市辖区及当涂县
仅饮用矿泉水一种,已勘查开发矿产地1处。

属于偏硅酸型饮用矿泉水,资源储量为30立方米/日。

(2)含山县
未查明有矿泉水矿产地1处,位于清溪镇境内,允许开采量为3000立方米/日。

此外,地下水资源情况不明。

(3)和县
矿泉水矿产地1处,为含锶、低钠重碳酸—钙镁型矿泉水,涌水量160立方米/日。

地下水(泉水)有9处,其中中型2处,小型7处,地下水资源储量总涌水量5521立方米/日。

2、矿产资源特点
(1)以铁矿为主,分布较集中,资源储量较丰富。

(2)矿床成因大多与火山活动及岩浆岩侵入交代作用密切相关,矿床(点)沿成矿带集中分布;
(3)铁矿中常共生有硫铁矿,但品位变化大,贫矿多,富矿少;部分铁矿还伴生有钒矿、硫铁矿、磷矿等组分。

(4)含山县矿产资源种类不多,以建材非金属矿产和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为主,能源矿产为次,缺乏金属矿产;
矿床、矿点沿成矿带分布较集中。

煤矿主要分布于含山盆地周边地区,石灰岩主要分布于南部和北部两个基岩出露带。

(5)和县矿产资源总体上非金属矿产多,金属矿产少,其中非金属矿产地88 处,非金属矿产地占矿产地总数的绝大部分;矿床以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冶金用白云岩、建筑石料用灰岩为主,大中型矿产少,小型矿产多,小型以下的矿产地占已发现矿产的87.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