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监测专题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学习资料共83页PPT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学习资料共83页PPT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监测学习资料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场地调查项目监测技术要点培训PPT

场地调查项目监测技术要点培训PPT

资料收集与分析
1. 资料收集:
✓ 场地利用变迁资料 ✓ 场地环境资料 ✓ 场地相关记录 ✓ 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保存和发布的环境资料 ✓ 场地所在区域的自然和社会信息
2. 资料分析:
主要辨别资料中错误及不合理信息。
现场踏勘
1. 安全防护准备 2. 现场踏勘的范围 3. 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
✓ 场地现状与历史情况 ✓ 相邻场地的现状与历史情况 ✓ 周围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 ✓ 地质、水文地质和地形的描述 4. 现场勘查的重点 5. 现场勘查的方法
2.国家管控
为切实落实搬迁企业场地土壤污染调查工作,近年来,国务院与环保 部陆续下发相关文件,保证相关工作的进行。 《关于切实做好企业搬迁过程中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
办【2004】47 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
号) 《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
4.土壤污染特点
1、土壤污染比较隐蔽。 2、土壤被污染和破坏以后很难恢复。 3、污染后果严重。 4、土壤污染的判定比较复杂,到目前为
止,国内外尚未定出类似于水、大气的 判定标准。
二. 调查依据
开展建设用地场地环境调查项目必须依据相 关法律法规、国家及地方特定政策、评估导则 及技术文件。熟悉并掌握相关文件要求是实施 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做到每项工作各个步骤 有法有据,为最终结论提供质量保证。
评估、 治理与修复已成为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环境问题。
2.国家管控
随着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优化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产业结构及老工业 区整体搬迁改造、退城进园等工作部署的实施,新一轮工 业企业搬迁工作已经开始。
为控制和减轻工业污染场地变更用途后对使用人群造成的 危害,2004 年国家环保部下发文件要求“对于已经开发 和正在开发的外迁工业区域,要尽快制定土壤环境状况调 查、勘探和监测方案,对施工范围内的污染源进行调查, 确定清理工作计划和土壤功能恢复实施方案,尽快消除土 壤环境污染”。因此,在改变原土地利用性质之前,必须 对原土地进行污染调查分析。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决定是 否需要进行土壤修复并合理界定其土壤使用性质。

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教材(PPT 124页)

环境监测技术培训教材(PPT 124页)
分析结果精度要求较高时,测定前应用滤孔为1.6μm 的滤 膜过滤,检测报告中注明滤膜滤孔的大小。
14
样品前处理
4、余氯和结合氯的去除
若样品中含有少量余氯,一般在采样后放置1~2h,游离 氯即可消失。
对在短时间内不能消失的余氯,可加入适量亚硫酸钠溶 液去除样品中存在的余氯和结合氯,加入的亚硫酸钠溶液 的量由下述方法确定。取已中和好的水样100ml,加入乙 酸溶液10ml、碘化钾溶液1ml,混匀,暗处静置5min。用 亚硫酸钠溶液滴定析出的碘至淡黄色,加入1ml 淀粉溶液 呈蓝色。再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刚褪去,即为终点,记录所 用亚硫酸钠溶液体积,由亚硫酸钠溶液消耗的体积,计算 出水样中应加亚硫酸钠溶液的体积。
非稀释接种法,每升稀释水中加入与试样中相同量的接种 液作为空白试样。
稀释法测定,空白试样为稀释水。 稀释接种法测定,空白试样为接种稀释水。 需要时每升稀释水中加入2 ml 丙烯基硫脲硝化抑制剂。
25
试样的测定
a、碘量法测定试样中的溶解氧 将试样充满两个溶解氧瓶中,使试样少量溢出,防止试样
7、氢氧化钠溶液:0.5mol/L
8、亚硫酸钠溶液:0.025mol/L(此溶液不稳定, 需现用现配)
10
试剂与材料
9、葡萄糖—谷氨酸标准溶液:将优级纯的葡萄糖 和谷氨酸在130℃干燥1小时,各称取150mg溶于 水中,在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此溶液的 BOD5为210±20mg/L,现用现配。
试样的准备
21
试样的准备
按照确定的稀释倍数,将一定体积的试样或处理后的试样 用虹吸管加入已加部分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的稀释容器中 ,加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至刻度,轻轻混合避免残留气泡 ,待测定。
若稀释倍数超过100倍,可进行两步或多步稀释。若试样 中有微生物毒性物质,应配制几个不同稀释倍数的试样, 选择与稀释倍数无关的结果,并取其平均值。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培训ppt

环保行业环境监测培训ppt
特点
环保行业具有技术密集、政策依 赖性强、社会责任感要求高等特 点,同时涉及多个领域和学科, 需要跨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环保行业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环保行业是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 重要力量,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 升级,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
污染治理
环保行业致力于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提供有效的治理方案和技术手段 ,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健康。
水环境监测
总结词
水环境监测是对水体的水质、水文、水生态等进行监测,以保障水资源的安全和可持续 利用。
详细描述
水环境监测包括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质监测,检测水中的溶解氧、浊度、 pH值、化学需氧量等指标,以及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和生态
平衡。
土壤环境监测
总结词
土壤环境监测是对土壤质量、污染状况和生态健康的监测,为土壤保护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报告发布
通过官方网站、媒体等渠道发布监测报告,向社会公众及时公开环境状况,为决 策提供科学依据。
04
CATALOGUE
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大气环境监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结词
大气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环节,主要监测大气中的污 染物浓度,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详细描述
大气环境监测通过布设监测点,采集空气样本,检测其中的 污染物成分和浓度,评估大气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监测的 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
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数据采集
按照监测方案,使用合适的仪器和设 备进行数据采集,确保数据的实时性 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筛选、校准 等处理,消除异常值和误差,为后续 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环境监测培训课件PPT(共 85张)

环境监测培训课件PPT(共 85张)
环境监测
• 环境监测:它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
的、生物的技术手段,对环境中各要素的有关组成成 分及其中污染物进行现场的、长期的、连续的定性、 定量监视、测定和系统综合分析。
• 环境监测的过程:现场调查 监测计划设计 优
化布点 样品采集 运送保存 分析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 环境监测的对象: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污染组分。
器和所用吸收液; • 采样者、审核者姓名。
三、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一)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依据水体功能和污染源的类型不 同而异,水质监测的项目包括物理、化学和 生物三个方面的监测项目 。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分别规定 的监测项目如下:
(1) 生活污水监测项目:化学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氮、总磷、 阴离子洗涤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人员考核、方法验证、新建项目的 环境考核评价、排污许可证制度考核监测、“三同时”项目验 收监测、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 供的服务性监测。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 规划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如建设新企业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需要按评价要求进行监测。
(二)采样点的设置
1、设置原则:大气采样点的设置与监测范围 的大小、工业布局、污染源的分布、气象条件、 地形地貌和人口分布等因素有关。一般在监测 区域内的污染物浓度高、中、低部位都要设一 定量的采样点。工业集中区比郊区、农村采样 点要多,人口稠密的区域比稀疏区域采样点要 多。
2、采样站(点)数目的确定
用量总和的2-3倍 4、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采样频率系指在一个时段
内的采样次数。采样时间指每次采样从开始到结束 所经历的时间。一般安排在能够测定最大值、最小 值和平均水平的时间段内。

环境监测有组织监测培训PPT

环境监测有组织监测培训PPT

有组织废气--采样步骤及注意事项
采样现场一般环境恶劣,常为高空作业,应要求企业建筑稳 定永久性安全平台,以确保采样人员人身安全;
测试现场往往是临时拖接电源,必须注意只能接220V交流电 源,防止误接其它工业电源,损坏仪器,甚至造成人身伤害。 电源可靠接通测试正常后,再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不能用仪 器来检测电源是否接通;
⑤、工业锅炉应在最大热负荷下测试:当炉窑达不到或超过设 计能力时,则必须在最大生产力的负荷下测试,即在燃料消耗 量较大的稳定加温阶段进行 ⑥、水泥厂日常监督性监测,监测工况应与当时正常运行工况 相同;竣工验收监测,应在设备正常和生产工况达到设计规模 80%以上时监测。
四、采样步骤及注意事项
颗粒物(烟尘)等速采样方法 ①、普通型采样管法(预测流速法) ②、皮托管平行等速采样法 ③、动压平衡型采样管法 ④、静压平衡型采样管法
燃料和其它物质在燃烧、合成、分解以及各种物料在机械处理中所产生的悬浮于排放气体中的固体和液 体颗粒状物质。 4、 气态污染物 gaseous pollutants
以气体状态分散在排放气体中的各种污染物。
颗粒物在化学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有机颗粒物如蒽、萘等多 环芳烃、油类颗粒物等,另一类是无机颗粒物如矿物尘、金属 及其氧化物粉尘等
环境监测有组织废气采样培训
一、基础知识
1、污染源 pollution source 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建筑构造(如车间等)。
2、固定源 stationary source 燃煤、燃油、燃气的锅炉和工业炉窑以及石油化工、冶金、建材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筒向
空气中排放的污染源。 3、颗粒物 particulates
三、监测工况要求
①、在现场监测期间,应有专人负责对被测污染源工况进行监 督,保证排污单位的生产设备、污染物治理和排放设备应处于 正常运行,工况条件符合监测要求。 ②、相关标准中对监测工况有规定的按相关标准规定执行, ③、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 达到生产能力的75%(含75% )情况下进行, ④、新装工业锅炉应在额定出力下测试:在用锅炉烟尘排放浓 度的测试,必须在锅炉设计出力70%以上的情况下进行,并按锅 炉运行三年内和锅炉运行三年以上两种情况,将不同出力下实 测的烟尘排放浓度乘以出力影响系数K,作为该锅炉额定出力情 况下的烟尘排放浓度,对于手烧炉应在不低于两个加煤周期的 时间内测定。

环境监测知识培训 ppt课件

环境监测知识培训 ppt课件
6、基本具备本企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 中所要求监测项目的自测能力,自测项目和频次必须与企 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相适应;
17
2 企业污染源自测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7、自测方法应首选环保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方法,并 尽可能与监督性监测方法保持一致,使监测结果具有可比 性;
8、健全自测管理制度,规范自测行为,加强自测全过程 质量控制,制定并落实自测质控方案,确保自测数据准确 可靠;
24
2、2012年10月20日-10月31月,省环保厅审 核汇总11市检查结果并上报国家环境保护部。
2012年10月20日-10月31月,省环保厅对11市 环保局上报的检查结果进行审核汇总, 将 全省检查结果通过采集软件导出,于10月31 月前将检查结果上报国家环境保护部。
2012年10月31日-11月30月,省环保厅对11市 环保局开展国控企业污染源自行监测检查情 况进行认真总结评比,并向全省通报。
(五)配合环保部门所属环境监测单位实 施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情况;
(六)污染源自动控制系统安装并通过验 收、实现联网情况,自动监测数据有效 性审核情况;
(七)针对监测结果的持续改进情况; (八)监测工作在总量减排和整个环境管
理中发挥先行和引领作用的情况等。
8
我省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对监测体系的了解和掌握不够 监督监测频次基本满足要求、监测项目有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
一、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建设
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重点 我省减排监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5
总量减排监测体系的组成
企业自测
在线监测
减排监测体系

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讲义(PPT 41页)

污染场地调查与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讲义(PPT 41页)

第二阶段调查的工作内容
第二阶段调查
初步调查
在第一阶段场地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布设采样点,进行采样分析 土地规划利用功能,按照相关标准判断土壤污染物是否超标如 标,则第二阶段场地环境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如超标,则认为 在健康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
详细调查
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采样和分析,确定污染物的 水平、空间分布、迁移状况等详细情况。同时获得风险评估所 一些参数。
单一污染物致癌风险
COR I S OIcS a C E su r R SoF
• CROIS -经口摄入土壤暴露于单一污染物的致癌风险, 量纲;
非致癌单一污染物暴露剂量计算模型
OISO ER S E I nR D cE cc F AcB 1S -0 6o
BW Ac Tnc
• OISERnc -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非致癌效应),kg土 壤·kg-1体重·d-1;
• ATnc
-非致癌效应平均时间,d。
• 公式中EDc、EFc、BWc和ABSo的参数含义见上一公式
确定污染物毒性参数
• 经口摄入致癌斜率系数(SFo) • 经口摄入参考剂量(RfDo) • 呼吸吸入致癌斜率因子(SFi) • 呼吸吸入参考剂量(RfDi) • 皮肤接触致癌斜率系数(SFd) • 皮肤接触参考剂量(RfDd)
经口摄入暴露量计算
单一致癌污染物经中摄入暴露剂量
+ (OS E I R D Ec c F O cS E I R D Ea ) a F A aBS
OIS ER BW cac BWa 1-
ATca
• 式中: • OISERca -经口摄入土壤暴露量(致癌效应),kg土壤·kg-1体重·d-1 • OSIRc -儿童每日摄入土壤量,mg·d-1; • OSIRa -成人每日摄入土壤量,mg·d-1; • EDc -儿童暴露周期,a;; • EDa -成人暴露周期,a; • EFc -儿童暴露频率,d·a-1; • EFa -成人暴露频率,d·a-1; • BWc -儿童体重,kg; • BWa -成人体重,kg; • ABSo-经口摄入吸收效率因子,无量纲; • ATca-致癌效应平均时间,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
和综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国办发〔2013〕7号
到2015年,全面摸清我国土壤环境状况,建立严格的耕地和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初步遏制土壤污染 上升势头,确保全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点位达标率不低 于80%;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基本 建成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对全国60%的耕地和服务人口50 万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土壤环境开展例行监测;全面 提升土壤环境综合监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开发利用 的环境风险,有序推进典型地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 范,逐步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力争到 2020年,建成国家土壤环境保护体系,使全国土壤环境质量 得到明显改善。
污染场地环境调查和监测
内容提纲
• 场地污染形势及相关政策 • 环保部场地修复相关技术导及指南 • 场地环境调查技术 • 场地环境监测技术
一、场地污染形势
耕地受农药、化肥污染的面积不断扩大。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 19.4%,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3.7%、 2.8%、1.8%和1.1%,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 和多环芳烃。
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严重。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为16.1%,其中 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 1.1%。污染类型以无机型为主,有机型次之,复合型污染比重较小, 无机污染物超标点位数占全部超标点位的82.8%。
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两千万公顷, 约占耕地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粮食1000 多万吨----中科院生态所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推进重点地区污国染场发地〔和2土0壤11修〕复4。2号以大中城市周边、
重污染工矿企业、集中治污设施周边、重金属污染防治 重点区域、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废弃物堆存场地等典型 污染场地和受污染农田为重点,开展污染场地、土壤污 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对责任主体灭失等历史遗留场 地土壤污染要加大治理修复的投入力度。
2、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
意见
国发[2011]35号
切实加强重金属污染防治。对重点防控的重金属污染地区、行业和企 业进行集中治理。
深化重点领域污染综合防治。被污染场地再次进行开发利用的,应进 行环境评估和无害化治理。
继续开展土壤环境调查,进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 完善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流域、地下水、农产品产地国家重
4、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
环20亿元,用于土壤 污染防治领域。将积极促进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科 技专项的开展。初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机物、 重金属等污染土壤修复实用技术体系,形成若干解 决不同地域农村土壤环境问题的成套技术,推动土 壤环境质量的逐步改善,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体健 康。
安排的通知(国办发〔2013〕7号)
1、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8〕48号
重点开展农用土壤和污染场地土壤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农村地区要以基本农田、重 要农产品产地特别是“菜篮子”基地为监管重点;城市地区要根据城镇建设和土地利 用的有关规划,以规划调整为非工业用途的工业遗留遗弃污染场地土壤为监管重点。
到2015年,基本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出台一批 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的政策法律法规,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 进一步完善;建立土壤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土壤环境监测网 络进一步完善;土壤环境保护监管能力明显增强,公众土壤 污染防治意识显著提高;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实施,土壤 污染防治科学研究深入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示范 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土壤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投入不足,全社会土 壤污染防治的意识不强
由土壤污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逐年增多,成 为影响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一、场地污染形势
有毒化工和重金属污染: 由工业向农业转移 由城区向农村转移 由地表向地下转移 由上游向下游转移 由水土污染向食品链转移 逐步积累的污染演变成的污染事故频繁爆发
90%污染最终都要归于土壤----全国人大代表 吴青
政策性文件
关于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意见(环发〔2008〕48号)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国发〔2011〕42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环发[2011]63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近期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
土壤污染以及地下水污染更具有隐蔽性,也更难治理
一、场地污染形势
工矿场地污染问题突出。重污染企业用地、工业废弃地、工业园区、 采矿区等土壤点位中,超标点位均在30%以上。
流域性和区域性土壤污染问题突显。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 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 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 较大;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 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强化土壤环境监国管。发深〔化2土0壤11环〕境4调2号查,对粮食、蔬菜
基地等敏感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影响区进行重点调查。开 展农产品产地土壤污染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试点。加强 城市和工矿企业污染场地环境监管,开展污染场地再利 用的环境风险评估,将场地环境风险评估纳入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禁止未经评估和无害化治理的污染场地 进行土地流转和开发利用。经评估认定对人体健康有严 重影响的污染场地,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散,且不得 用于住宅开发,对已有居民要实施搬迁。
点监控点位和自动监测网络,扩大监测范围,建设国家环境监测网。
3、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

国发〔2011〕42号
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完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制定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 研究建立建设项目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估与备案制度及 污染土壤调查、评估和修复制度,明确治理、修复的责 任主体和要求。
重点领域与任务
农用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污染场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 搞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加强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示范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投入机制 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与培训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