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点与疼痛

合集下载

《无痛一身轻》笔记(1)

《无痛一身轻》笔记(1)

《无痛一身轻》笔记(1)《无痛一身轻》笔记(1)(美国)克莱尔·戴维斯安姆贝·戴维斯包寒毅整理一、序言触发点:肌肉组织内可被触知的紧带区的小结节中,一个高度容易激发、极端敏感的触痛点。

小结节=触发点。

在肌肉内能够找到紧带区,没有(小结节)触发点,也不会引起疼痛。

可理解:触发点=触痛点=激痛点=小结节。

1、大部分的常见疼痛,以及许多其他奇怪的生理性疼痛,实际上都是由机体内存在的触发点所引起的。

约75%的时间里,它们都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肌肉疼痛,在某些时候是由触发点所激发的(常见疼痛、生理性疼痛——主要原因——触发点)。

2、触发点能表现为头痛、颈项部和下颌痛、腰痛、腕管综合征以及关节痛;触发点还有许多其他表症:如耳痛、旋晕、恶心、胃灼热、假心痛、心律失常以及生殖器疼痛;也可能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

3、触发点所引起的问题很容易自己动手解决。

4、触发点的认识源自西方医学研究。

触发点是真实存在的,在电子显微镜的帮助下,肌肉组织中的触发点还可以被拍摄。

5、特拉维尔和西蒙著的《肌筋膜痛和功能障碍·触发点手册》,他们认为,触发点是肌肉组织内的一个收缩小节。

6、治疗触发点的难点:引起身体远处产生相同的疼痛。

触发点将疼痛传送到其他部位。

传统的治疗手段,假设疼痛的原因在疼痛部位找到(即:哪里痛病兆就在哪里,无法鉴别原发痛和传导痛、原发痛同继发痛的关系——宣蛰人)。

7、传统治痛方法失败原因:将重点放在疼痛所在位置,仅仅治疗此点,忽略了真正的原因(原发痛和传导痛、原发痛同继发痛的关系——宣蛰人),触发点可能与疼痛所在的部位有些距离。

8、本书是触发点治疗专业培训的经典教材。

9、触发点疗法的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对疼痛治疗带来真正的变革。

二、前言1、肌肉是个不被重视的器官,没有一个医学专家为它说话,因此也没有医学专家去关注它,并增加资金投入来研究肌肉疼痛的原因。

2、幸运的是,按摩治疗师尽管几乎都没有受过很好的医学培训,但他们接受了如何寻找肌筋膜触发点的培训,也通常都擅长这方面的治疗。

(1)胸部软组织激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机、胸骨肌隔肌、肋间肌)

(1)胸部软组织激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机、胸骨肌隔肌、肋间肌)

(1)胸部软组织激发点引起的经典症状(胸大肌、胸小肌、锁骨下机、胸骨肌隔肌、肋间肌)胸部软组织激发点点导致后背疼痛,心律失常,假心脏疼痛。

会导致脊柱的异常弯曲,引起手和手指的麻木,误诊为腕管综合征。

引起心痛、痛经、胃胀气和气体。

一、胸大肌1、引起胸部和肩前方疼痛,并沿着内侧臂和手的尺侧下行,进入无名指和小指。

2、下边界的出发点导致心律不齐,只会发生在右侧。

3、引起肌肉紧缩,肩部朝前位,上背部内持续收缩。

导致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产生触发点,间接使胸大肌成为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所致的许多症状的最终原因,缩短的胸大肌增加二块肌肉的负担。

4、锁骨区的触发点将痛觉移到肩前方;胸骨区内触发点将疼痛移到手臂内侧和肘内侧,它们还引起胸大肌中央区域产生疼痛;肋骨外侧缘的触痛点将痛觉传导到乳房并使乳头敏感;在距胸骨末端两英尺的右侧肋骨间可发现触发点,引起心悸,是心律失常的一种表示现。

5、乳房丰满的女性,其乳房重量和上背部疼痛间的关系,她们不知道乳房的总量会造成胸部肌肉的劳损。

二、锁骨下肌:位于锁骨下,连接于锁骨中间与胸骨连接处附近第一肋骨末端。

1、引起拇指侧,拇指、食指、中指的疼痛。

2、引起锁骨下方的疼痛,肱二头肌和前臂桡侧。

三、胸骨肌:95%的人没有胸骨肌,位于胸骨旁,没有显著作用。

1、促发严重的干咳嗽。

2、引起疼痛可于胸部中心区域被感知。

注意:胸骨肌可能是心脏病发作后疼痛,持续存在的真正原因。

用手沿整个胸骨两侧寻找。

四、胸小肌1、痛觉累及整个乳房区域和内侧臂,内侧肘、手的尺侧和中指、无名指、小指。

误诊为心脏病的征兆。

2、手和手指肿胀不是胸小肌触发点引起的,是紧缩斜角肌下方而不是胸小肌下方穿行腋窝静脉而引起的。

3、胸小肌挤压臂丛神经引起的前臂、手或指的麻木,可能误诊为腕管综合征或周围神经病变。

提重物损伤,通常同时检查胸小肌和斜角肌的触发点。

五、前锯肌肌肉附着于肋骨和肩峰内侧缘,后半部分位于肩胛下肌和肋骨之间,身体侧最突出的肋骨上,距腋窝正中下方3——4英寸(7.5厘米——10厘米),找到触痛最重要的前锯肌触发点。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肌肉疼痛综合征,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临床症状为出现激痛点,局部肌肉疼痛,患者经常会感觉到肌肉无力、存在关节活动障碍。

直接或间接刺激或激活激痛点,从而导致引起严重疼痛,不同肌肉激痛点疼痛模式有所不同,外伤、长期超负荷等都会对肌肉造成直接或间接损伤,也是导致引起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主要因素,下面从中西医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进行综述。

1.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因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一种慢性全身心疼痛性疾病,其主要是肌肉与筋膜因无菌性炎症而产生粘连,并有激发点,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男女比例约为1:3,好发于腰背部,也是引起腰背部、肩颈痛以及关节周围痛的常见病因。

1.损伤多发生在闪伤与挫伤之后,也可发生于关节扭伤、骨折以及关节脱位后,损伤后,由于治疗不彻底,会产生粘连,并逐渐形成激发点,部分患者无明显外伤史,但是频繁的慢性劳损,如经常弯腰工作、姿势不良等,也会导致形成水肿、粘连,从而产生疼痛与激发点。

1.受寒如长期处于潮湿环境,淋雨等,体表血管便会快速收缩,深部血管反射性扩张,组织液从血管中渗出,如果受寒之后,没有及时进行处理与治疗,渗出液便会聚积,形成粘连。

当天气发生变化时,患者也会出现疼痛感,因此,也被认为是大气压力改变导致组织内部环境发生变化,引起肌肉疼痛感受器发出冲动而产生的。

2、中医治疗1.针灸疗法针刺可改善局部软组织痉挛,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炎性物质,此外,针刺可对大脑皮层疼痛中枢起到抑制作用,阻断神经传导,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临床治疗过程中,一般会选取反应明显的穴位进行施治,针刺操作流程简单、效果显著,且毒副作用也比较小,患者的接受程度较高。

采用针灸疗法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非常显著,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青睐。

1.推拿疗法推拿疗法作为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能够让肌肉放松,通过肌肉牵张反射抑制痉挛,同时也能够消除疼痛,改善肌群状态,减少痉挛肌肉对神经血管产生的压迫,实施后,可使得局部发热,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减少外周致痛因子,促进体内毒素快速分解,并排出体外,也可使血液当中的内啡肽含量逐渐升高,从而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

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的行为、应激和疼痛

动物福利-实验动物的行为、应激和疼痛

1、不适和受苦--不适是动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并 且调节着机体的各种功能。动物的不适、需求和功能障 碍的经历都是具有生物学意义的现象,这种经历是动物 调节自身的各种功能以摆脱这些状态的行为产生因素。 对于一个个体来讲,饥饿、干渴、丧失配偶和恐惧都是 不适的表现,这种状态促使个体进食、饮水、求偶、防 卫或逃避等行为。当这种状态持续存在时,尤其是当动 物不能或丧失了适当的纠正不适状态的行为特性时,不 适转变为在应激的情况下出现的病理状态的行为,如刻 板和破坏性行为。在没有可利用的行为来达到期望的结 果时,动物也可能会表现为无行为冲动,变的消极、被 动、冷漠和倦怠。
6、学习行为是动物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 和模仿而建立起来的新行为活动,它是一种后天性行为。 我们习惯于把动物的向性、趋性、反射、本能统称为先 天行为或天赋行为,这是由遗传型所决定的,是一种定 型的,对一定刺激产生特定反应的行为,其优越性在对 刺激能做出迅速的、无误的反应。而学习和推理则是后 天获得的行为,它能对一些反应做出改变,学习行为的 好处在于能适应多变的环境。 条件反射型学习和操作条件反射型学习
到了19世纪末开始以后,随着动物越来越多地用于生物医 学研究的实验中,实验动物的福利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各个国家相关的法律和条款相继颁布。美国联邦政府1966 年颁布的《动物福利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台的,经 过1970、1976、1985、1990年的修订和增加条款,不断地 完善。有关实验动物福利的主要内容大多包括在相关动物 福利法中,有些国家也专门颁布了单行法,专门用于保障 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的福利。如,1876年英国颁布了 全世界第一部与动物实验有关的法律《防止虐待动物法》, 以后又颁布了《实验动物保护法》、《狗的繁殖法案》等。 美国联邦政府在1966年颁布了《动物福利法》后,1985年 又颁布了《改善实验动物标准法》、《卫生研究扩展法》。 在西方国家,实验动物福利的保障在这些法规的实施中得 以具体落实。

[转]谈整脊中的整肌

[转]谈整脊中的整肌

二、肌肉的敏感点和激发点
在临床上为患者诊治的过程中,会发现脊柱周围的软组织有点在按压时特别敏感,排除其他理由(如青肿或其它损伤),可以理解为触痛,这个点叫做敏感点。实质上,敏感点就是肌纤维的紧张和抗张的结果。我们运用整脊手法使该肌肉松弛,敏感点即消失。
在一束紧张的骨骼肌组织的结节上发现一个点,特别敏感并以一中特征性的方式引起或放射疼痛,该点称为激发点。有的点能自发性地引起病人的疼痛。称为活动性激发点;有的点只在触诊按压时产生疼痛,该点称为潜在性激发点。激发点的产生主要是由于过度劳累,重复性动作或突然过度牵拉等原因导致肌肉紧张引起。
谈整脊中的整肌
人体的肌肉、筋膜、神经、血管、韧带、关节囊,同属“软组织”的范畴。但肌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动力装置。脊柱作为人体的中轴,在其前后,左右、上下分布着许多的肌群,它们之间相互拮抗,相互依存,影响着脊柱的正常功能和脊柱的相对稳定。所以脊柱周围肌肉的功能状态必然影响脊柱的生物力学功能。我院在整脊手法中提出“三兼治”的整脊原理,即整骨先理筋,理筋先理肌。这样首先恢复了肌肉的动力功能,也体现中医的“筋柔骨正”的思想。
当肌肉恢复其最大长度时,与激发点、敏感点相关的疼痛和放射痛得到缓解。
三、主动肌和拮抗肌
肌肉在关节周围的配部和多少与关节的运动轴一致。没个关节至少配有两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的肌,这些在作用上相互对抗的肌互为拮抗肌。拮抗肌在功能上相互对抗,又互相协调和依存。但完成某个动作时收缩的肌肉叫主动肌或原动肌,完全主动肌相反运动的肌肉叫拮抗肌。在神经系统参与下,二者互相协调又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某个动作。通常来说,主动肌工作时,拮抗肌则放松。即就是当主动肌收缩时,拮抗肌产生神经抑制(放松)。
在临床整肌过程中,放松肌肉的手法可采用平行或垂直于肌纤维的方向,一般可先垂直于肌纤维,后平行于肌纤维,无论采用剥法、按法等。只要遵循以上原则。可以使肌纤维顺达,通畅,解除肌肉的扭曲;可增强肌肉的功能;可使紧张的肌肉变软伸长,降低张力;同时改善肌肉的血液供应;并且能加速肌肉代谢产物的运出,来改善症状。

医院护理培训资料疼痛的康复

医院护理培训资料疼痛的康复
❖ 禁忌症 带心脏起搏器者、妊娠、患皮肤 病者禁用,颈动脉区慎用。
❖ 副作用相对来说很少,主要是皮肤刺激, 这是由于固定电极的胶布或胶带所产生的。
❖ 3、其他电刺激
(1)刺激脊髓白质后索 在后索埋藏刺激 电极,病人自己控制刺激器,主要治疗灼 痛。
(2)刺激与镇痛相关的脑区 将刺激电极 埋藏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腹后外 侧核、尾状核等有关区域,患者自己控制 刺激器,可以缓解晚期癌症。
用下产生痛觉 5.诱发痛 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均由刺激所诱发,
统称为诱发痛
6.自发痛 在没有可见的刺激条件下产生的疼痛
7.神经源性疼痛 由中枢或外周神经系统损伤或疾 病引起的疼痛综合征,通常包括自发痛和诱发痛
8.中枢性疼痛 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本身伤病所造成 的自发痛和对于外加刺激的过度疼痛反应,包括 一种不愉快的触物感痛
一种是由于慢性疾病造成的重复发生疼痛的患者, 如风湿性关节炎、癌症和烧伤。
另一种是没有器质性病变的慢性疼痛。慢性疼痛 的治疗药物可分为三类:非类固醇抗炎药、麻醉 止痛药和辅助药物。
非类固醇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治疗慢性疼痛 很好)、醋氨酚等,对皮肤、肌肉、关节和骨骼 的疼痛疗效较好。是最好的间歇性使用药物。
❖ 针刺能够兴奋神经释放肽类物质以镇痛,可 针刺有关的穴位及痛区局部阿是穴,取得镇 痛效果。
❖ 按摩是用不同强度手法的按压刺激兴奋或抑 制感觉输入,以达到镇痛效果。
❖ 理疗则除了电刺激粗纤维关闭闸门的作用外, 还可利用深浅不同的热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对于深部组织损伤疗效较好。
6、热敷
❖ 热敷是治疗疼痛的常见方式。一般认为,在 疾病过程的亚急性和慢性阶段,采用热疗法 是最好的。热产生的生理反应可以增加胶原 质的延展,增加血流和代谢率,减少关节僵 硬、肌挛缩和疼痛。

三叉神经痛偏方 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三叉神经痛偏方 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叉神经痛偏方让你一天精神抖擞
导语:夏天来了,天气非常炎热,我们要忍受着大热天在外面行走,即使再热,我还是有方法让自己凉快的。

正如我们现在三叉神经痛一样,也需要有方法...
夏天来了,天气非常炎热,我们要忍受着大热天在外面行走,即使再热,我还是有方法让自己凉快的。

正如我们现在三叉神经痛一样,也需要有方法让我们的神经痛减缓一点,所以也是需要小偏方的。

下面就由小编来大家好好介绍一下吧。

目录
1、三叉神经痛原因
2、三叉神经痛主要的诊断方法
3、治男性三叉神经痛偏方
4、治女性三叉神经痛偏方
5、三叉神经痛吃什么
6、食疗治三叉神经痛偏方
7、三叉神经痛的禁忌 8、如何预防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原因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

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

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

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

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病因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脑部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压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西医
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

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针灸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在特定穴位上刺激针灸针,以达到治疗疾病和缓解疼痛的目的。

虽然一些人对针灸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但研究已经发现针灸能够通过多种机制来缓解疼痛,这使得针灸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辅助疗法。

本文将介绍针灸止痛的科学原理。

首先要介绍的是针灸对疼痛感觉的调控。

针灸可以刺激皮肤、肌肉、神经和深部组织,通过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来改变疼痛感受。

针刺麻痹物质可以通过刺激针灸点,激发神经系统中的内源性痛阈应激反应,在不同神经系统水平上产生镇痛作用。

事实上,研究发现,针灸可以促进内啡肽和其他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从而增加镇痛效果。

其次,针灸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进而减轻疼痛。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通过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流动以及增加血液供应,来促进组织修复和恢复功能。

缺血组织往往会导致疼痛,而针灸可以通过增加血液流向受损区域来改善组织的氧供和养分供应,从而减轻疼痛感。

此外,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神经系统的活动来缓解疼痛。

神经系统的异常活动常常是引起疼痛的原因之一,而针灸可以刺激神经末梢,改变神经递质的释放,从而使神经系统回到正常状态。

例如,针灸可以通过激活外周神经系统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疼痛信号传导,从而减轻疼痛。

最后,针灸还可以通过调节炎症反应来缓解疼痛。

炎症反应是机体对于组织损伤的一种防御反应,但过度的炎症反应会导致疼痛。

研究表明,针灸可以抑制炎症反应中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疼痛。

针灸可以通过影响炎症反应中的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来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疼痛。

在实践过程中,中医师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痛点来选取相应的针灸穴位和方法。

例如,对于局部疼痛,师们会选择刺激痛点周围的穴位,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针灸镇痛的科学原理主要包括上述提到的神经调节、血液循环、神经系统活动和炎症调节等多种机制。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针灸的止痛机制并不是完全清楚的。

虽然目前已经做了许多研究,但针灸的生物学机制仍然存在争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疼痛激发点,可以认为:当我们有身体的疼痛时,我们在需要进行按摩的肌肉上发现粗大的条索状阳性反应物的时候,其中将有一个最核心的治疗区,在该点上按压能够诱发出引起患者难受的症状,而对该点的静态持续按压超过90秒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或相关症状。

如图:
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黑色叉叉是激发点,红色是疼痛部位,如果你按压激发点,会导致疼痛部位有反应。

如果持续按压会缓解疼痛。

我们下面更清晰的了解激发点的知识,了解后,更容易安全的使用
激痛点的特点:
一、剧痛性收缩:
当拥有活动性激痛点的肌肉对着固定的阻抗力做强力的收缩时,此时患者会感到疼痛,这种效应在肌肉处于短缩状态下尝试着要收缩的时候最为显著,因此通过特定的抗阻可以确定活动性激痛点所在的位置,结合触诊检查将更加明确其位置,
二、无力,肌电图研究表明,具有活动性激痛点的肌肉在疲乏状态下开始作用,会比一般正常的肌肉更快出现疲乏的现象,会更早产生耗竭的现象。

激痛点所诱发出来的症状---疼痛不是唯一,还包括麻木、感觉异常,血管收缩变苍白、发冷、发汗、立毛反应、眼睑下垂、以及过渡分泌都可以理解为有潜在性激痛点被活化后而诱发的症状,其他还有由激痛点引起的相关的本体感受性失调,包括不平衡,眩晕,耳鸣和举起物体时重量感知的紊乱,异常的出汗,持续的流泪、持续性的卡他性鼻炎、过渡的流涎,睡眠失调
激痛点是如何被激活的
激痛点可以由急性的过渡负荷,过渡工作的疲乏、直接撞击性的伤害,和神经根病变而被直接地激活化,激痛点的活化经常会和肌肉某种程度的持续性滥用有所关联,形式可以是急性的,持续性的,与反复性的肌肉过渡负荷,让肌肉保持在短缩的位置上,可以把潜伏性的激痛点转化为活动性的激痛点,而且这样的过程会被大大地加强,如果肌肉在短缩的状态下收缩的话,会导致可辨认的神经病变肌电图变化的神经压迫程度,,和活动性激痛点数目增加会有关联,这些激痛点可能会被链接在神经元与终板之间的微管收到扰乱而被激活化。

只有活化性的激痛点才能引发出症状,而潜伏性的激痛点会特征性的造成肌肉张力的或许增加,以及被动牵拉的限制,
确认潜伏性激痛点活动性激痛点的标准
主要性指标:
1可触摸的紧绷带(如果是肌肉是可以直接触到的)。

2在紧绷带上有剧烈点状压痛的小结。

3在压痛小结(指认为活动性的激痛点)上给与压力,会产生患者认定的目前的疼痛的主诉。

4完全牵拉的活动范围受限。

最后看看怎么按压激发点:
激发点存在持续的肌纤维的短缩,因此刺激手段要激活高尔基腱,在刺激的特点上要注意几点:第一持续缓慢,如果给与快速的拨动,则激活的时肌梭反而诱发痉挛的加重,这是一条,另外这种刺激的强度以0---10为评估,0为没有反应,10为患者所能承受的极限,太低没有治疗效果,抬高则反而诱发保护性痉挛加重挛缩,刺激量以患者能够接受的阈值为适中,在0—10中应该介于6、7为好,层层剥离,并慢慢的将激发点消失,选准激发点特别是原发性的核心激发点是解决症状的关键,而良好的处理手段将保证目标的有利的实施。

方法具体是:以拇指和手指象钳子一样抓住要触诊的部位,使肌肉纤维群在指尖之间来回滚动,以侦测出纤维的紧绷肌带,及确认出激痛点小结或肌肉的压痛点,并诱发出抽搐反应。

最后放几张具体的激发点图,大家可以对照的按压试一试,对缓解疼痛又没有效果,要自己试过才知道.
大家如果有上述图片红色区域疼痛,可以试着按压激发点,可以感受一下疼痛是否有所缓解或解除。

以上内容摘自龙萍老师空间,谢谢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