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18)颈后痛

合集下载

激发点与疼痛

激发点与疼痛

关于疼痛激发点,可以认为:当我们有身体的疼痛时,我们在需要进行按摩的肌肉上发现粗大的条索状阳性反应物的时候,其中将有一个最核心的治疗区,在该点上按压能够诱发出引起患者难受的症状,而对该点的静态持续按压超过90秒时间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或相关症状。

如图:大家可以清晰的看到,黑色叉叉是激发点,红色是疼痛部位,如果你按压激发点,会导致疼痛部位有反应。

如果持续按压会缓解疼痛。

我们下面更清晰的了解激发点的知识,了解后,更容易安全的使用激痛点的特点:一、剧痛性收缩:当拥有活动性激痛点的肌肉对着固定的阻抗力做强力的收缩时,此时患者会感到疼痛,这种效应在肌肉处于短缩状态下尝试着要收缩的时候最为显著,因此通过特定的抗阻可以确定活动性激痛点所在的位置,结合触诊检查将更加明确其位置,二、无力,肌电图研究表明,具有活动性激痛点的肌肉在疲乏状态下开始作用,会比一般正常的肌肉更快出现疲乏的现象,会更早产生耗竭的现象。

激痛点所诱发出来的症状---疼痛不是唯一,还包括麻木、感觉异常,血管收缩变苍白、发冷、发汗、立毛反应、眼睑下垂、以及过渡分泌都可以理解为有潜在性激痛点被活化后而诱发的症状,其他还有由激痛点引起的相关的本体感受性失调,包括不平衡,眩晕,耳鸣和举起物体时重量感知的紊乱,异常的出汗,持续的流泪、持续性的卡他性鼻炎、过渡的流涎,睡眠失调激痛点是如何被激活的激痛点可以由急性的过渡负荷,过渡工作的疲乏、直接撞击性的伤害,和神经根病变而被直接地激活化,激痛点的活化经常会和肌肉某种程度的持续性滥用有所关联,形式可以是急性的,持续性的,与反复性的肌肉过渡负荷,让肌肉保持在短缩的位置上,可以把潜伏性的激痛点转化为活动性的激痛点,而且这样的过程会被大大地加强,如果肌肉在短缩的状态下收缩的话,会导致可辨认的神经病变肌电图变化的神经压迫程度,,和活动性激痛点数目增加会有关联,这些激痛点可能会被链接在神经元与终板之间的微管收到扰乱而被激活化。

各种病痛的原始点按摩治疗部位

各种病痛的原始点按摩治疗部位

各种病痛的原始点按摩治疗部位(张钊汉)原始点的原则:前面找后面,两边找中间,脊椎(中间)找上面。

1、头痛、偏头痛、头晕、眼皮跳、眼睛痛、眼睛凸、眼睛酸涩、口眼歪斜、口齿不清、牙齿咬合疼痛、舌头麻、痛及灼热感、三叉神经痛、颜面神经麻痹、耳聋、耳鸣;四肢抽搐、麻、无力、头部之疾病:如脑中风、脑震荡、癫痫、忧郁、感冒、发烧、失眠、痴呆、鼻子过敏、青春痘、脑癌、口腔癌、鼻咽癌、舌癌……处理方法:头面发生症状就推按耳后骨旁及枕骨下沿之原始痛点,若是偏寒体质还须用热源温之;2、颈椎痛、喉咙痛、锁骨痛、肩膀痛处理方法:按推枕骨下沿及颈椎棘突旁两侧之原始痛点,偏寒体质须用热源温之。

3、背痛(肩胛骨痛、膏肓痛、胸椎、痛)、胸闷痛、肩后痛、颈椎俯仰、痛、小腿肚痛及抽筋,上背部之疾病:如气喘、咳嗽、心肌梗塞、心痛、心悸、乳癌、肺癌、胃痛、胃癌……处理方法:背痛按推上背部棘突旁两侧之原始痛点,偏寒体质须用热源温之。

4、肩痛(肩上痛及肩前痛)、肩臂痛、腋下痛及侧胸痛、乳癌、肺癌、咳嗽、胸闷处理方法:按推肩胛骨之原始痛点,偏寒体质须用热源温之。

参考:肩胛骨旁内侧有加强上背部及肩胛骨原始点疗效之功能,对应前胸,故对乳癌、肺癌、咳嗽、胸闷……亦有疗效。

5、胁肋痛、腰痛(腰椎痛、腰横带痛、腰外侧痛)、髂骨上侧痛、荐椎痛处理方法:按推下背部棘突旁两侧之原始痛点,偏寒体质须用热源温之。

6、臀部痛(臀外侧痛、臀横纹痛)、耻骨痛、尾椎痛处理方法:按推荐椎棘突旁两侧之原始痛点,偏寒体质须用热源温之。

7、腹股沟痛、腿部痛(大腿痛、膝痛、膝后痛、膝不能弯曲、小腿前内外侧痛、足跟腱痛、足踝关节痛及踝骨旁痛)处理方法:按推同侧臀部骨旁之原始痛点,偏寒体质须用热源温之。

8、下背部、荐椎部、臀部之疾病:如腹胀、腹泻、肝癌、肾脏病、胰脏癌、下腹部胀痛、便秘、痔疮、频尿、少尿、尿痛、月经异常、痛经、肌瘤、白带、**炎、腹部及下肢痒疹、卵巢癌、子宫颈癌、大肠癌、摄护腺癌……9、膝膑骨痛处理方法:按推膝盖上方的内侧或外侧之痛点。

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软组织疼痛,多见于骨骼肌,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按压时可产生局限性及牵涉性疼痛。

现代研究已经从电生理学及细胞分子水平领域证实,肌筋膜激痛点受劳损、湿热等被活化,引起肌纤维持续性收缩造成的肌肉疼痛被称为“MPS”[1],激痛点的刺激活化是引起MPS 的重要原因[2]。

因此,激痛点的灭活被认为是本病治疗的核心。

临床上针对软组织损伤疼痛以激痛点作为靶点进行干预,临床疗效往往立竿见影。

中医在本病治疗中因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激痛点定义、MPS中医治疗原则、激痛点中医治疗技术与方法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激痛点的定义激痛点是肌筋膜激痛点的简称,也叫激发点、触发点或扳机点,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可被触摸到,具有高度敏感性且按压后能引起远端牵涉痛[3-4]。

激痛点是1942年由美国医生Janet Travell提出,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

根据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区分为肌筋膜性、肌腱性、皮肤性、韧带性或骨膜性激痛点等。

目前,临床公认的激痛点的临床表现为压痛、牵涉痛、紧张带结节、抽搐反应和自发电位[5]。

2中医治疗原则MPS属中医学“痹证”“经筋病”范畴。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MPS的发生与肌肉筋膜长期受到寒冷、潮湿的侵袭有密切关联[6]。

《灵枢·经筋》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寒和瘀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以“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为病理基础,治则当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止痛。

《灵枢·经筋》提出经筋病的治疗原则为“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即选择压痛点、硬结、条索状结节进行针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肌肉的恢复。

3激痛点中医干预技术与方法MPS临床治疗手段十分丰富。

针刺、艾灸、推拿、针刀、拔罐、刺络放血及中药治疗等,也有几种方法叠加的综合干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4)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4)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4)(今天把昨天那贴的下半部分的图补发一下)五、背最长肌(Longissimus thoracis)1、肌肉位置: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躺在床上或地板上用深度按摩杖按摩后背是对身体重量的很好利用,这样可以使力量穿透得足够深。

可以仿照第四条腰髂肋肌使用深度按摩杖的方法。

六、半膜肌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 and semimembranosus)1、肌肉位置:半肌的一半附着于坐骨,另一端附着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七、梨状肌(Piriformis)1、肌肉位置:在髋部的中部,也就是在骶骨和股骨的大转子之间分布着六块短旋肌,其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就是梨状肌。

梨状肌的一侧附着于骶骨的边缘,另一侧附着于股骨的大转子的上部。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用网球和深度按摩杖,如下两图。

有人也曾试过躺在床上用按摩杖,效果更好一些。

八、臀小肌(Gluteus minimus)1、肌肉位置:臀小肌一端附着于髋骨翼的下半部分,另一端附着于股骨大转子的上部。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 熟练掌握网球的深度按摩杖的使用方法后,效果都不错。

(楼主注:抱歉,因为帖图量限制,图还是帖不完。

暂到此为止)九、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1、肌肉位置:见下图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用手和深度按摩杖进行按摩。

如下图。

十、比目鱼肌(Soleus)1、肌肉位置:见下图2、激痛点位置:对臀部产生影响的比目鱼肌激痛点在如下图的3号激痛点上。

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手握深度按摩杖两端,用#6按摩球进行按摩。

激痛点完整资料

激痛点完整资料

激痛点肌肉占人体总体重的60%以上,我们的身体大部分由它组成。

它们负责人体的所有运动。

因为有如此重大的责任,我们就很容易理解肌肉是如何遭受疲乏、撕裂、使用过度和反复损伤。

当我们想移动或使用肌肉时,肌肉会典型的随意收缩。

然而,有时整个肌肉会不随意收缩,我们称之为痉挛。

肌肉的一小部分不随意收缩,产生疼痛和功能障碍,我们称为激痛点状态。

肌肉松弛剂对激痛点无效,原因之一就是药物要足够强效才可以阻止所有的肌肉不随意收缩,一个很重要的不随意肌------心脏,可能会不同意。

研究表明,激痛点是肌肉骨骼疼痛最常见的原因。

疼痛科医生发现,目前将近75%的疼痛是由激痛点引起的。

激痛点引起肌肉持续紧张,进而使肌肉无力,并且增加肌肉骨骼连接处的应力。

这通常导致关节附近疼痛,激痛点区别于其他肌肉疼痛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激痛点总是牵涉身体其他部位的疼痛。

这就是很多疗法无效的原因。

大多数疗法认为疼痛区域也就是疼痛的来源,而真正的病因可能来自一个完全不同的位置。

激痛点和它们的牵涉疼和很多疾病有联系,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它们中的一些。

你可以学习如何在家通过治疗激痛点来控制肌肉骨骼痛,让你远离昂贵的医疗费。

你可以使用压力计来治疗下列常见病:·周期性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颈颌痛·上背痛·肩胛间区烧灼感·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网球肘·腕管综合征·胳膊和手疼痛、麻木、刺痛·关节炎·滑囊炎·肌腱炎·鼻窦疼痛、充血·纤维性肌痛·肌肉关节僵硬激痛点疗法激痛点疗法可以减轻疼痛,增加活动,使肌肉伸长并再次变得强壮。

要治疗激痛点,必须施加较大力量。

力度不够不能有效治疗激痛点,实际上,由于肌肉会自我保护,很可能加重痉挛并导致持久疼痛。

相反,施加在激痛点上的中重度力量,起初会引起疼痛加重,但随着肌肉的放松,疼痛会消失。

全身激痛点总结

全身激痛点总结

THANK YOU
2015.1.1
肩后痛主要激痛点 三角肌 肩胛提肌 斜角肌 冈上肌 大圆肌 小圆肌 肩胛下肌 上后锯肌 背阔肌 肱三头肌 斜方肌 胸骼肋肌
肩部痛主要激痛点 斜角肌 肩胛提肌 冈上肌 斜方肌激痛点2、3、4、5 多裂肌 菱形肌 颈夹肌 肱三头肌 肱二头肌 背阔肌 胸骼肋肌 上后锯肌 冈下肌 前锯肌
四、背部
2. 那些以解剖部位命名的疼痛症候群(紧张性头痛、偏头痛、 颈椎病、肩周炎、肩胛骨胸骨症候群、胸廓出口综合症、网球 肘、腰肌劳损、腰椎后关节紊乱、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等),绝 大多数也是由肌筋膜激痛点引起。 3. 还有很多源自于肌筋膜激痛点的疼痛被误诊为内脏疾病 (例如:胸肌的激痛点引发的疼痛很像心脏疾患,其症状很容 易误诊为神经性的、心理性的、或是行为性的)肌筋膜激痛点 引起的疼痛,不仅发病普遍,而且诊断误区很多,以至于花费 大量金钱和精力都无法缓解,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痛苦。
一、头部
取决于头部疼痛的位置。太阳 穴疼痛来自上部斜方肌颈角处 激痛点和斜角肌激痛点;额部 疼痛来自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 激痛点;头顶部的疼痛来自头 夹肌和颈夹肌激痛点;枕后部 疼痛来自枕肌、颈后肌、斜方 肌中部激痛点等。凡是能引起 头痛的骨骼肌激痛点,都能引 起头昏和头晕。胸锁乳突肌、 头夹肌、颈夹肌、头后大直肌、 斜角肌等处的激痛点可以引起 眩晕。
打个比方,肌肉就像是人体血管和神经生长 的土壤,而触发点就像在缺乏灌溉和照料的 土地里结成的硬块。按压触发点会激发出高 度敏感的疼痛;疼痛还会以特定形式向肌肉 远端或近端转移引起远处的疼痛。触发点会 使肌纤维持续紧张,从而引起关节退化、血 管和神经受压、运动受限以及慢性疲劳等问 题。如果一块肌肉的疼痛触发点长期得不到 治疗还会造成机体局部的力学失衡,而且同 一力学功能的其他骨骼肌和拮抗肌也会受到 间接的过用性损伤,最终产生触发点,造成 整个关节的功能障碍。

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手段

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手段

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手段肌筋膜激痛点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它是由肌肉中的局部缩短和组织炎症引起的。

常见的症状包括肌肉疼痛、僵硬、疼痛和敏感度增加。

为了缓解这种疼痛症状,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手段。

1. 热敷热敷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治疗手段。

可以使用热水袋或者热湿毛巾轻柔地覆盖肌肉激痛点区域,每次持续15-20分钟。

热敷可以加速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有助于放松肌肉和减轻疼痛。

2. 按摩按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肌筋膜激痛点治疗手段。

可以使用手指或者特殊的按摩器轻柔地按摩激痛点区域,每次约15-20分钟。

按摩有助于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并能促进身心放松。

3. 干针干针是针灸中的一种治疗手段,也是肌筋膜激痛点的一种经典治疗方法。

干针是针灸师使用无菌的针头直接插入肌肉激痛点处,刺激局部的神经和血管,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也可导致锻炼出生物反应和各种生理、生化和电生理改变,从而减轻肌筋膜激痛点疼痛症状。

4. 牵伸牵伸是一种将肌肉拉伸至其最大长度的技术,它可以帮助提高肌肉灵活性,减轻肌肉紧张和疼痛。

该方法可通过配合特定的伸展运动,使肌肉得到缓解,在减轻背痛一方面还能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5.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医生在必要的情况下常推荐使用的治疗手段。

常用药物包括非甾体消炎药、肌肉松弛剂、短效局麻药和脱敏剂等。

这些药物的作用是缓解疼痛、减轻肌肉紧张感,并减缓炎症反应。

但是,不应长期大量使用。

结论肌筋膜激痛点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它可以通过多种治疗手段得到缓解。

其中,热敷、按摩、干针、牵伸和药物治疗都是经典的治疗手段。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手段,并避免长期过多使用药物。

对于肌筋膜激痛点的治疗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治疗方案,在医生的监督下进行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扳机点及处理方法

扳机点及处理方法

扳机点及处理方法扳机点又称为激痛点或触发点(trigger point),是肌肉内能够激惹疼痛的某一个特定位置,这个位置通常可以触摸到一个疼痛结节和绷紧肌纤维痉挛带,触压时有疼痛加重和局部肌肉颤搐以及引起远处牵涉痛的症状;常有交感现象、易疲劳、睡眠障碍等一系列以疼痛为主的症候群。

严重时会导致患者疼痛难忍、关节活动受限、工作障碍,甚至无法工作。

扳机点(触发点)为肌肉组织中收缩的小结节,比周围的肌肉组织紧实。

包裹着触发点的肌纤维象绷紧的吉他弦。

构成触发点的肌纤维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会阻碍周围的血液循环,从而导致新陈代谢副产品的累积以及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和养分缺乏;它们反过来又构成触发点的纤维更紧张。

形成恶性循环。

如无外力介入,恶性循环无法打破,触发点将长期存在。

压痛点与扳机点的区别压痛点:只要施加4kg左右的压力(指甲缺血变白时的压力)即可产生疼痛的感觉,这称为压痛阳性(还可根据施压的压力大小和疼痛反应的程度进行分级,通常分四级,用“+”表示),该点称为压痛点。

扳机点(trigger point):只要施加4kg左右的压力即可产生疼痛的感觉,除了局部的疼痛以外,在远离压痛点的部位出现疼痛、麻木或其它感觉异常,有时与神经干受刺激时产生的放射痛极为相似。

扳机点症状1、受累肌肉主动、被动拉伸或缩短时受限,运动时可触及明显的僵硬感2、受累肌肉无力3、与肌肉相对应的特征性疼痛,活动、休息或受到触压时,扳机点被激活时引起疼痛4、肌肉协调性受损5、运动神经元功能改变、应激反应增强6、肌肉协调性受损诱因1、急性肌肉紧张过度2、长期负荷过重、肌肉疲劳过度3、直接损伤4、阶段反射性功能紊乱5、不良应激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压痛点仅仅是触压局部痛,而扳机点在局部压痛的同时有远离局部的牵涉痛。

扳机点的处理:肌肉筋膜疼痛是由肌肉中的触发点引起的。

触发点引发的问题,在正确的指导下都可以自己动手按摩解决。

牵拉、按摩、注射、干针刺触发点可以打破使肌肉保持收缩状态的化学和神经反应循环;使被处于收缩状态的组织所抑制的血液循环;使触发点中形成结节的肌纤维得到舒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后痛
(18)------颈后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
人类75%的疼痛是由于肌肉的原因,激痛点治疗法对于解除大部分的疼痛既有效、又快捷,其实我们本来就没有必要终身与疼痛为伍。

这里介绍的自我按摩治疗疼痛的方法,对于一个部位只需要花个把小时学习一下,我相信是非常值得。

看着有很多的图,但实际只需要找到几个点,自己按几下,有的疼痛的消除是立竿见影的。

在看医生之前,可以试一下,如果是筯肌膜的原因,有时就不用去跑医院了。

如果只是激痛点的原因,去看了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医生,你可能并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回过头来再试试,你可能会发现医生治疗不了的疼痛,治疗起来竟是如此地简单。

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上网上搜索一下Trigger point therapy(激痛点治疗),你可能会与我有同样的疑惑,国外如此风行的绿色镇痛方法,在国内为什么就没人弘扬呢?我希望我花如此多的精力为朋友们免费提供的傻瓜式治疗方法会让更多的国人受益。

那些读过戴维斯《无痛一身轻》的朋友,都对此书奉若神明,从中也可见一斑。

【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斜方肌(Trapezius),多裂肌(Multifidi),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颈夹肌(Splenius 冈下肌((Infraspinatus)
cervicis),冈下肌
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

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颈后疼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斜方肌((Trapezius)
一、斜方肌
斜方肌的激痛点所引发的症状大部分都被曲解了,并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诊和错误的治疗。

你可能会被告知患有椎间盘受压、椎管狭窄、肩关节滑囊炎或神经痛。

如果没认识到真正的原因,斜方肌的激痛点引起的头痛可能被解释为颈椎病、血管性、神经从性或偏头疼。

尽管头痛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是在考虑进行检查以明确病因时,仍应该先考虑激痛点。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斜方肌的任一个激痛点都可用深度按摩杖来按摩。

下面几张图显示如何控制深度按摩杖来按摩斜方肌激痛点。

用被按摩对侧的手握住手杖弯曲处就可以产生最大的压力和控制力。

图中显示了双手交叉并越过肩部达到对侧背部,并按摩斜方肌的激痛点方法。

显示了用治疗棒按摩位于斜方肌下半部分的激痛点时所采用的体位。

尽管为了清晰,显示深度按摩杖被直接用在裸露的皮肤表面,但使用时一定要隔一层衣服。

二、多裂肌
多裂肌((Multifidi)
多裂肌的激痛点会引起所在部位的剧烈疼痛,并常沿着脊柱向上或向下传送几节椎骨。

疼痛还可传送到远处的肩峰和肩胛内侧缘。

它引起的疼痛就像脊柱的疼痛,常被误认为是椎间盘压缩或脱位引起的。

如果出现了不全脱位或部分错位,有可能与这些小肌肉中某一块的过度紧张有关,它们会将脊柱位向一侧。

当激痛点失活后,脊柱通常会回复到正常的位置。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多裂肌内的激痛点在任一颈椎平面均可被找到。

用手指按摩它们,如下图。

如果你的手无法达到这些激痛点,可以用深度按摩杖来达到。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
三、肩胛提肌
肩胛提肌的激痛点引起颈角的疼痛和僵硬。

当被激活后,他们会沿着肩胛骨内侧缘传送较轻的疼痛,可达到肩背侧。

当你倒车时,肩胛提肌的激痛点能使你无法转头看向后。

你甚至完全无法想着有激痛点的一侧转头。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最容易找到的肩胛提肌的激痛点就位于肌肉附着于肩胛骨上角处的上方,不幸的是这个
激痛点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按摩这个位会感觉很好,但并不会完全根除你颈部的疼痛和僵
硬。

中心激痛点才是需要找到的。

它藏在厚的斜方肌上部,因此你需要使用大力压迫才能达到它,对于位置较低的两个激痛点,可以采用将小球靠在墙上按摩的方法。

深度按摩杖的效果也不错。

不要忽略掉位于最高处的激痛点,它就在胸锁乳突肌顶部后方的颈侧。

可以用拇指协助来按摩它。

用深度按摩杖按摩斜方肌的方法也可用于按摩肩胛提肌。

如下图。

颈夹肌((Splenius cervicis)
四、颈夹肌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这个位置的按摩很简单,不做进一步的解释。

见图。

五、冈下肌
冈下肌((Infraspinatus)
从事长时间举手过头或伸手向前的工作会引起冈下肌被过度使用,因为它们必须一直收缩才能保持手臂伸直。

在工作或玩耍时反复将手伸向后背也会使冈下肌持续收缩并引起激痛点的形成。

车祸、摔跤和其它多种体育运动也会使冈下肌超负荷工作。

开车时需要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这时冈下肌和肩胛下肌会同时保持紧张状态,它们需要同时收缩以维持手臂前伸。

如果打字时肘关节悬过半空中,同样也很容易使这两块肌肉疲劳。

在使用鼠标时,手臂几乎处于最大限度的的外旋状态而冈下肌也处于持续收缩状态,因此控制鼠标的那侧肩膀也会出现疼痛。

注意一下你的活动,看看是否存在一些习惯经常需要手臂外旋,因为这样会让冈下肌超负荷工作,或者有其他一些原因引起冈下肌的反复损伤。

因此或许费力地学习使用左手使用鼠标也是值得的。

右冈下肌较左冈下肌更容易被损伤,这是由于右手必须伸得更远,传统的键盘右侧有许多的额外按键。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冈下肌位于肩胛外侧,很容易通过自我按摩被治疗。

你可通过外旋手臂来感觉它的收缩以确定它的位置。

深度按摩杖也是按摩冈下肌的一个好工具。

当你对冈下肌激痛点施压时,需要一会才会激起疼痛反应,因此不要太快下结论认为你这里没有问题。

在你感到特征性的极端疼痛之前,可能需要几秒钟的深部按摩。

冈下肌是一块行为尤其隐秘的肌肉。

你几乎不会感受到其本身的疼痛。

你自己按摩肩部的前或外侧,会忘了此处的疼痛几乎总是冈下肌激痛点引起的。

直到你按压冈下肌后,你才会知道它才是真正的病因。

来源:【无痛一身轻】博客:/u/2481845561 【深度按摩杖】网店:
/item.htm?spm=a1z10.1.4-175********.1.2CEB kE&id=20738856051
部分内容摘自《无痛一身轻——戴维斯身体放松与疼痛自疗法》和Myofascial Pain and Dysfunction__The Trigger Point Manual,这里表示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