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大腿内侧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一.95%的慢性疼痛来自肌筋膜触发点的活化现代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加之生活习惯不良,经常保持固定姿势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或因运动创伤、肌肉疲劳等致长期体态失衡,加重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疼痛以及肌肉运动模式的重新分配,长时间后会导致动作控制模式的变化,短期来看很多患者不发生疼痛一般是其他肌肉保护性代偿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动作障碍及各种急慢性疼痛。
因此很多人频繁出现头颈肩部的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手麻,腰腿痛等,依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如颈源性头痛,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诊断。
这些疾病除了对症处理疼痛发生部位和修复压迫损伤之外,这一类患者还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疾病特点,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ICD-11诊断标准里又根据是否找得到原发因素分为“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s,MTrPs),又称激痛点,简单来讲就是肌肉里面出现的异常小结节或条索,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标志性特点。
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 于1942 年提出,可分为隐性触发点和活化触发点。
该理念在国内于上海体育学院黄强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普及推广。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95%慢性疼痛病人与此有关。
当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出现时,可促使隐性触发点发展为活化触发点,继而产生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
如图1 中显示的“x”便是常见的触发点部位,其活化后往往表现为远隔部位(红色部分)的疼痛,因此患者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真正出现问题的点,对着疼痛部位推拿按摩针刺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如何灭活既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活化是大部分疼痛疾病产生的源头,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
中医调理肌肉酸痛舒缓肌肉不适的方法

中医调理肌肉酸痛舒缓肌肉不适的方法肌肉酸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是由于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姿势不正确、受伤或寒冷等多种原因导致的。
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可以对肌肉酸痛提供有效舒缓和缓解,以下介绍几种中医调理肌肉不适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一、按摩按摩是一种流传至今的中医疗法,对舒缓肌肉疼痛具有显著效果。
正确的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并改善肌肉代谢,进而缓解不适感。
按摩可以选择在家自行进行,或者寻求专业中医按摩师的帮助。
在按摩过程中,要注意使用适当的力度和频率,并在感觉舒适的情况下进行。
二、艾灸艾灸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利用艾草产生的热气刺激身体穴位,以调理身体,舒缓肌肉疼痛。
常用的灸法有直接艾灸和间接艾灸两种。
直接艾灸是将艾草直接燃烧在身体表面,通过热烟和热气的作用来治疗肌肉酸痛。
间接艾灸则是通过燃烧艾草后的热气,传导到皮肤表面以达到舒缓肌肉的效果。
三、拔罐拔罐是通过将玻璃罐贴在身体表面,形成负压效应,以刺激皮肤和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和气血流通。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舒缓肌肉组织疼痛,解除肌肉痉挛,缓解不适感。
在拔罐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好负压的大小和时间,以避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四、中药浸泡中药浸泡是运用草药的药性通过水煎或浸泡的方式,来达到缓解肌肉酸痛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川芎、红花、良姜等,这些中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疼痛,并具有镇痛和消炎的作用。
使用时,将中药浸泡在温水中,然后将患处浸泡在中药水中,时间一般为15至20分钟,每天1至2次。
五、中药外敷中药外敷是将草药煮熟后敷在患处,通过草药的渗透和药性的作用,缓解肌肉不适。
常用的中药有麻黄、川乌等,这些中药具有散寒、活血化瘀的特性,可有效舒缓肌肉疼痛。
在敷药时,要注意药物的温度和敷药的时间,以免对皮肤造成刺激。
综上所述,中医调理肌肉酸痛的方法多种多样,大多数方法能提供有效的舒缓和缓解。
但是,在使用这些方法时,要注意技巧和频率,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综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软组织疼痛,多见于骨骼肌,以激痛点为主要临床特征,按压时可产生局限性及牵涉性疼痛。
现代研究已经从电生理学及细胞分子水平领域证实,肌筋膜激痛点受劳损、湿热等被活化,引起肌纤维持续性收缩造成的肌肉疼痛被称为“MPS”[1],激痛点的刺激活化是引起MPS 的重要原因[2]。
因此,激痛点的灭活被认为是本病治疗的核心。
临床上针对软组织损伤疼痛以激痛点作为靶点进行干预,临床疗效往往立竿见影。
中医在本病治疗中因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通过对激痛点定义、MPS中医治疗原则、激痛点中医治疗技术与方法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激痛点的定义激痛点是肌筋膜激痛点的简称,也叫激发点、触发点或扳机点,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可被触摸到,具有高度敏感性且按压后能引起远端牵涉痛[3-4]。
激痛点是1942年由美国医生Janet Travell提出,激痛点常位于肌腹中央、肌肉肌腱交界处、以及肌肉附着于骨骼处。
根据其形成部位的不同,可区分为肌筋膜性、肌腱性、皮肤性、韧带性或骨膜性激痛点等。
目前,临床公认的激痛点的临床表现为压痛、牵涉痛、紧张带结节、抽搐反应和自发电位[5]。
2中医治疗原则MPS属中医学“痹证”“经筋病”范畴。
《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MPS的发生与肌肉筋膜长期受到寒冷、潮湿的侵袭有密切关联[6]。
《灵枢·经筋》说“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寒和瘀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以“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为病理基础,治则当温经散寒、活血祛瘀、疏经通络止痛。
《灵枢·经筋》提出经筋病的治疗原则为“燔针劫刺”“以痛为腧”,即选择压痛点、硬结、条索状结节进行针刺,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神经肌肉的恢复。
3激痛点中医干预技术与方法MPS临床治疗手段十分丰富。
针刺、艾灸、推拿、针刀、拔罐、刺络放血及中药治疗等,也有几种方法叠加的综合干预治疗,临床疗效肯定,且安全、无毒副作用,在临床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3)后肩部疼痛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3)------后肩部疼痛【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肌痛点】三角肌(Deltoid),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斜角肌(Scaleni),冈上肌(Supraspinatus),大圆肌(Teres major),小圆肌(Teres minor),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上后锯肌(Serratus posterior superior),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斜方肌(Trapezius),胸骼肋肌(Lliocostalis thoracis)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
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偏头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一、 三角肌(Deltoid)1、三角肌就像一顶帽子包绕了整个肩部。
尽管三角肌只是一块肌肉,但是可把它分为三个独立的部分,即前部、中部和后部,分别位于肩部的前、侧面和后部。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用手按摩三角肌会特别容易引起手部疲劳。
可以用一个网球,斜靠在墙上并用球自上而下地滚动,然后再重复,直到滚过三角肌区域的每一寸地方。
也可以用深度按摩杖,如下图进行按摩。
二、 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1、肌肉位置:位于颈骨的侧边。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最容易找到的肩胛提肌的激痛点位于肌肉附着于肩胛骨上角的上方。
但这个激痛点并不是最重要的那个。
中心激痛点才是需要找到的,它藏在厚的斜方肌的上部,因此你需要使用大力的压迫才能触到它。
按摩时可以小球靠在墙上按摩的方法,用深度按摩杖的效果了不错。
三、 斜角肌(Scaleni)斜角肌很少被怀疑是病因,因为它们几乎完全被胸锁乳突肌所覆盖。
斜角肌本身几乎不会觉得疼痛,但是斜角肌的激痛点可能是它们关联区域的主要疼痛原因。
没被人怀疑的斜角肌激痛点却常常是导致治疗失败的关键因素。
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中医养生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肌肉紧张和肌肉酸痛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问题。
中医学认为,肌肉的紧张和酸痛是因为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堵塞,或是因为寒湿侵袭导致。
因此,中医养生学中有许多方法可以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1.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养生中非常重要的疗法之一。
针灸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来达到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的作用。
常见的针灸疗法包括经络穴位刺激、火针、电针等。
其中,火针和电针是通过热疗、电疗的刺激来加强治疗效果,适用于较为严重的肌肉问题。
2.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中医养生中常用的一种调理方法。
通过按摩经络和肌肉,促进气血的流通,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推拿按摩可以采用各种手法,如揉、推、拿、按等,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刺激。
在自我调理时,也可以通过自我按摩来缓解肌肉紧张和酸痛。
3. 草药熏蒸:草药熏蒸是一种通过蒸汽使草药挥发,对肌肉进行热疗的方法。
在中医养生中,采用适当的草药来熏蒸肌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紧张,缓解肌肉酸痛。
常用的草药有艾叶、桑叶、红花等。
熏蒸时,可将草药放入专用的熏蒸器中,或是用热毛巾包裹草药后敷在相应的部位。
4. 饮食调理:中医养生中,饮食调理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通过合理搭配食物,可以帮助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
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鸡肉、鱼类、花生、山药等,有助于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同时,避免过食辛辣、油腻、冷食等对肌肉不利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冰淇淋等。
综上所述,中医养生提供了多种方法来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
通过针灸疗法、推拿按摩、草药熏蒸和饮食调理等,可以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肌肉的舒缓和恢复,减轻肌肉的紧张和酸痛感。
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养生方法来进行调理。
当然,在进行中医养生时,也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适量的运动和足够的睡眠,这对舒缓肌肉紧张和缓解肌肉酸痛也有很大的帮助。
大腿内侧痛——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30)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30)------大腿内侧痛【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耻骨肌耻骨肌((Pectineus ),股内侧肌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 ),股薄肌股薄肌((Gracilis ),大收肌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缝匠肌(Sartorius )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
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大腿内侧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一、耻骨肌耻骨肌((Pectineus )耻骨肌激痛点造成的疼痛可能是锐痛,也可能是深部的疼痛,通常好像是来自于髋关节的疼痛。
极度地伸展大腿会引起疼痛,但腿部活动范围却一点也不受限制。
注意还有其它的肌肉疼痛也可以投身到腹股沟部位,包括腰肌、股薄肌和其它三个内收肌。
在性交中有些女性强有力地把大腿并在一起或者分开,这样做会使耻骨肌和大腿内侧肌肉产生激痛点。
久坐,特别是翘着二郎腿把两条腿夹得很紧,对耻骨肌很不好,把两只腿分得太开也可以使耻骨肌受到伤害。
髋关节的转换手术可以使耻骨肌产生激痛点,并且为患者留下神秘莫测的疼痛。
1、肌肉位置: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可以在腹肌沟的折痕深部定位耻骨肌,在脂肪比较多的大腿上,这块肌肉会比较深,不容易触到,但是值得一试。
站着的时候用两只手的手指一起用力按摩耻骨肌,坐着的时候,你可以用另一侧的拇指深压就可以按摩。
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过腹股沟区的这个部位,所以不要用硬的按摩器械按摩这里。
二、股内侧肌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股内侧肌的激痛点引起大腿内侧和膝关节疼痛。
这种疼痛和乏力经常被误认为是关节 炎、韧带损伤和肌腱炎的表现。
冰敷、休息、止痛药是针对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疗法,其中任何一项对激痛点都没有任何作用。
以练习和拉伸等物理治疗膝部疼痛时,如果做得多的话,会使股内侧肌激痛点的症状恶化,而其导致的膝关节乏力和疼痛也会更加严重。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4)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4)(今天把昨天那贴的下半部分的图补发一下)五、背最长肌(Longissimus thoracis)1、肌肉位置: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躺在床上或地板上用深度按摩杖按摩后背是对身体重量的很好利用,这样可以使力量穿透得足够深。
可以仿照第四条腰髂肋肌使用深度按摩杖的方法。
六、半膜肌和半腱肌(Semitendinosus and semimembranosus)1、肌肉位置:半肌的一半附着于坐骨,另一端附着于胫骨上端的内侧。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七、梨状肌(Piriformis)1、肌肉位置:在髋部的中部,也就是在骶骨和股骨的大转子之间分布着六块短旋肌,其中最大的、最重要的就是梨状肌。
梨状肌的一侧附着于骶骨的边缘,另一侧附着于股骨的大转子的上部。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用网球和深度按摩杖,如下两图。
有人也曾试过躺在床上用按摩杖,效果更好一些。
八、臀小肌(Gluteus minimus)1、肌肉位置:臀小肌一端附着于髋骨翼的下半部分,另一端附着于股骨大转子的上部。
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 熟练掌握网球的深度按摩杖的使用方法后,效果都不错。
(楼主注:抱歉,因为帖图量限制,图还是帖不完。
暂到此为止)九、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1、肌肉位置:见下图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用手和深度按摩杖进行按摩。
如下图。
十、比目鱼肌(Soleus)1、肌肉位置:见下图2、激痛点位置:对臀部产生影响的比目鱼肌激痛点在如下图的3号激痛点上。
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手握深度按摩杖两端,用#6按摩球进行按摩。
激痛点及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16)------足弓及足中部痛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16)------足弓和足中部痛人类75%的疼痛是由于肌肉的原因,激痛点治疗法对于解除大部分的疼痛既有效、又快捷,其实我们本来就没有必要终身与疼痛为伍。
这里介绍的自我按摩治疗疼痛的方法,对于一个部位只需要花个把小时学习一下,我相信是非常值得。
看着有很多的图,但实际只需要找到几个点,自己按几下,有的疼痛的消除是立竿见影的。
在看医生之前,可以试一下,如果是筯肌膜的原因,有时就不用去跑医院了。
如果只是激痛点的原因,去看了没有这方面经验的医生,你可能并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回过头来再试试,你可能会发现医生治疗不了的疼痛,治疗起来竟是如此地简单。
这些都是过来人的经验。
上网上搜索一下Trigger point therapy(激痛点治疗),你可能会与我有同样的疑惑,国外如此风行的绿色镇痛方法,在国内为什么就没人弘扬呢?我希望我花如此多的精力为朋友们免费提供的傻瓜式治疗方法会让更多的国人受益。
那些读过戴维斯《无痛一身轻》的朋友,都对此书奉若神明,从中也可见一斑。
【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腓肠肌腓肠肌((Gastrocnemius Gastrocnemius)), 趾长屈肌趾长屈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 Flexor digitorum longus)),拇收肌拇收肌((Adductor hallucis hallucis)),比目鱼肌(Soleus),足部骨间肌(Interossei of foot),拇展肌(Abductor hallucis,胫骨后肌(Tibialis posterior)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
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足弓和足中部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一、腓肠肌腓肠肌((Gastrocnemius Gastrocnemius))1、肌肉位置:2、激痛点位置:3、自我按摩方法:腓肠肌的位置很好确定,在小腿后侧上部,构成小腿的外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痛点和肌肉疼痛自我按摩治疗(30)------大腿内侧痛
【疼痛区域】图中黑色部分为疼痛区域。
【主要激痛点】
耻骨肌(Pectineus),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股薄肌(Gracilis),大收肌(Adductor magnus),缝匠肌(Sartorius)
下面用图示表示各部分肌肉及激痛点的位置及按摩方法。
这些位置的激痛点与大腿内侧痛的相关性越靠后越小。
一、耻骨肌(Pectineus)
耻骨肌激痛点造成的疼痛可能是锐痛,也可能是深部的疼痛,通常好像是来自于髋关节的疼痛。
极度地伸展大腿会引起疼痛,但腿部活动范围却一点也不受限制。
注意还有其它的肌肉疼痛也可以投身到腹股沟部位,包括腰肌、股薄肌和其它三个内收肌。
在性交中有些女性强有力地把大腿并在一起或者分开,这样做会使耻骨肌和大腿内侧肌肉产生激痛点。
久坐,特别是翘着二郎腿把两条腿夹得很紧,对耻骨肌很不好,把两只腿分得太开也可以使耻骨肌受到伤害。
髋关节的转换手术可以使耻骨肌产生激痛点,并且为患者留下神秘莫测的疼痛。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可以在腹肌沟的折痕深部定位耻骨肌,在脂肪比较多的大腿上,这块肌肉会比较深,不容易触到,但是值得一试。
站着的时候用两只手的手指一起用力按摩耻骨肌,坐着的时候,你可以用另一侧的拇指深压就可以按摩。
股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经过腹股沟区的这个部位,所以不要用硬的按摩器械按摩这里。
二、股内侧肌(Vastus medialis))
股内侧肌的激痛点引起大腿内侧和膝关节疼痛。
这种疼痛和乏力经常被误认为是关节
炎、韧带损伤和肌腱炎的表现。
冰敷、休息、止痛药是针对膝关节疼痛的常见疗法,其中任何一项对激痛点都没有任何作用。
以练习和拉伸等物理治疗膝部疼痛时,如果做得多的话,会使股内侧肌激痛点的症状恶化,而其导致的膝关节乏力和疼痛也会更加严重。
如果股内侧肌存在激痛点时,你应该防止因为关节制动而跌倒,这些防护措施有很多好处。
激痛点导致肌肉的低水平持续紧张,可进而损伤肌肉所附着的关节。
你可以通过去除四头肌的激痛点而防御关节退化症状。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对于股内侧肌的按摩,合并在一起的两个大拇指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两只手的手指一起用力也是很好的选择。
坐在床边或者椅子上的时候,用你的肘部也可以很好地完成按摩。
对于股内侧肌而
言,当症状出现的时候,按摩可以很快去除疼痛。
对每个激痛点每天应重复深压推抚几次,每次6-12下。
当你的膝盖经常会出现制动,记住每天都要检查是否有激痛点。
潜伏性激痛点不产生疼痛,但可以是危险的膝部无力的主要原因。
三、股薄肌(Gracilis)
1、肌肉位置:在大腿内侧,股薄肌和缝匠肌在同样的区域产生疼痛,尽管来自于缝匠肌的疼痛会更强烈一些。
由于两块肌肉都是比较松散的,拉伸治疗对它们来说不是很有效。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股薄肌是大腿内侧的最浅表肌肉,就位于皮肤的下方。
如果你不特别瘦,你就不能把你的股薄肌和内收肌区分出来。
股薄肌的激痛点是比较局限的,简单的,通过在大腿内侧寻找比较浅表的压痛点就可以了。
同用只手的手指,或者把两个拇指并起来按摩股薄肌就可以了。
四、大收肌(Adductor magnus)
大收肌是一块很复杂的肌肉,找到它、理解它以及如何治疗它都是一个问题。
但它又是一块很值得研究的肌肉,因为它易引起一些特殊的麻烦。
大收肌上部的激痛点可以引起骨盆内的疼痛。
这种内在的深部的痛可能是很弥散的、不固定的、或者是耻骨、阴道、直肠、前列腺、膀胱突然出现的剧烈疼痛。
大收肌中部的激痛点引起的疼痛几乎可以使腹股沟到膝盖整个大腿内侧疼痛和僵硬。
臀部内收时,可以使来自大收肌的激痛点的疼痛加重。
因此,这样就会使女性出现性交时的疼痛,使很可能认为就是内脏的或者妇科的疾病。
不清楚骨盆内的疼痛是由于肌肉和筯膜的原因引起的,可以导致很多的误诊、错误的治疗、甚或是手术。
腹股沟区域的疼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激痛点的存在。
如果简单按摩可以去除疼痛,其它的考虑是不必要的。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TrP1
3、自我按摩方法:
大收肌是身体的第三大肌肉。
它位于长收肌和短收肌后侧。
在大腿的内侧,你可以用手指将它们区分出来。
治疗大收肌的TrP1的最好方法是用,如图所示,当你把一只脚放在椅子上的时候,这个点是最容易触到的。
首先,定位坐骨,然后在坐骨下方大腿的内侧大约2-3厘米的地方可以找到。
五、缝匠肌(Sartorius)
快速的、用力的、双脚着地的转身运动能够导致缝匠肌激痛点的产生,在跌倒的时候身体的扭曲,也可以导致症状的产生,扭曲的瑜伽姿势,睡觉和坐着的时候抬腿都可以导致缝匠肌激痛点的产生。
为了保护好缝匠肌,当你的臀部冷和紧张的时候尽量不要过分伸展你的大腿。
当你大步走路的时候或者转身的时候,就会使髋关节过分伸展。
当你身体不是很好的时候,应该注意避免任何剧烈的活动。
过度拉伸或者劳累臀部的其他肌肉会使这些肌肉产生激痛点,反过来,这些激痛点会影响缝匠肌。
缝匠肌很少会因为自身的问题出现症状。
经常一起出现问题的肌肉有股直肌、股内侧有、腰肌、阔筯膜张肌、臀中肌和臀小肌、梨状肌和大腿内侧的内收肌。
1、肌肉位置:
2、激痛点位置:
3、自我按摩方法:
屈曲髋关节的同时侧旋就可以感觉到缝匠肌的收缩,这个动作在将腿前伸的同时把膝部外旋,如果你把这条腿外旋,那么缝匠肌的收缩会更加强烈。
从臀部的起始到膝部内侧的终点,在全长都应该仔细寻找激痛点。
用一只手压住另一只手来按摩激痛点,应该深入缓慢地按摩。
把两个拇指并起来也是很有效的。
缝匠肌跨过股内侧肌,两块肌肉经常同时产生问题,并且对同一治疗措施反应很好。
来源:【无痛一身轻】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