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影响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个别人出现了道德失范现象
教师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学习心得3篇

教师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学习心得3篇廉洁自律是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也是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是为政最基本的要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教师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学习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教师中国共产党员廉洁自律准则学习心得范文1:自从学校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以来,我坚持认真学习,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思想境界,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
在学习中,既学廉政理论,又学业务;既学政治,又学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加强党性锻炼,自觉在思想上自律,树立正确的道德追求。
我深刻地认识到,在当今呼唤廉洁的形势下,作为在教育战线上工作的我们,要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他人也告诉自己:教育是奉献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教师先自重,才能受尊重。
我们不可否认,某些不良现象在教师身上确实存在,在教师队伍中确实有一些老师利用职务之便,把发财之手伸向了学生家长,公开在节日里暗示学生家长要“有所表示”,并根据家长送礼的多少来决定对学生的亲疏。
殊不知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师德,损害了我们教师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同时也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第七条规定:教师必须“廉洁从教。
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健康成长。
“亲其师信其道”,一个教师世俗势利,一切说教都会显得虚伪空洞苍白无力,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和鄙视。
教师收受礼物不仅让教师清廉的形象大打折扣,也容易让学生沾染请客送礼的不良社会风气,这是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绝不允许的!否则,学生和家长都不会真正尊重你,你也不配得到任何人的尊重。
作为一名教师,要做到清正廉洁,就要安于乐教,甘于奉献,不能为社会上的金钱诱惑所动,要把职业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完成,不能把它作为自己的谋生的手段来看待。
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师风和教风,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爱校如家的主人翁思想和团队意识,要教好每一个学生,上好每一节课,管理好每一个班级,真正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关于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及防范

关于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及防范教师道德失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一、原因探析1.社会环境因素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和多元化给教师道德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社会道德价值观的多元化、物质诱惑的增加以及道德底线的模糊等都对教师道德产生了消极影响。
2.教育系统的问题教育系统的规范、机制和管理的不健全也是导致教师道德失范的原因之一。
例如,评价机制过于单一、监管不到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等问题,容易造成教师道德水平的下降。
3.个人因素个人因素是导致教师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包括个人价值观的偏差、道德观念的淡漠、自律意识的缺失等。
一些教师在面对困境时,缺乏道德自觉,违背职业道德准则。
二、防范策略1.注重教师道德教育加强对教师道德价值观培养的重视,在职前培训、职业发展中注入道德教育的内容,提高教师的道德自觉性和责任感。
2.建立健全制度机制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行业规范和惩治机制。
加强对教师的日常监督与管理,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对违规违纪的教师进行严肃处理。
3.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升道德素养。
建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榜样,引导教师自觉履行职业责任。
4.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加强对教师队伍的选拔、培养、考核和激励机制的建设,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整体素质。
建立健全的师德考核机制,对教师的道德表现进行评估和奖惩。
5.形成多元化的价值观教育部门应牵头组织开展多元化的道德教育活动,提供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社会阶层的价值观参考,让教师们更好地认识和面对当今社会的多样化价值观。
6.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对教师道德问题的监督和舆论监督,发挥媒体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对曝光的教师道德失范问题进行严肃追责,形成对教师道德的共同关注。
总结:教师道德失范问题的解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包括改善社会环境、完善教育制度、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等方面。
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研究【摘要】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当前高校教师师德的现状,分析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原因,提出要扭转高校教师师德滑坡,应重视学习贯彻《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加大新入职教师培训力度,安排教师参与学生管理工作,树立典型发挥榜样带动作用,构建合理的师德测评体系。
【关键词】高校教师师德现状原因对策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履行教师职责,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但是,近年来,高校教师师德滑坡、道德失范的问题也日益凸显,不仅损害高校教师的职业声誉,而且严重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引导和纠正。
本文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师德建设为案例,深入研究和剖析高校教师师德滑坡的根本原因以及高校教师道德失范的严重后果,并探索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正确途径。
一、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一)师德状况总体良好。
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高校教师师德状况总体良好,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做到努力钻研专业知识,大胆创新教学方法,设法提高学生技能,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主动参加社会服务,乐于承担社会责任。
同时大多数教师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师德师风,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团结同行,关爱学生,为高校教师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02年8月,学院从中职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许多中年教师原来只有本科文凭,学校生源来自初中的毕业生,长期采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明显不适应高职院校的要求。
为此,一大批教师知难而上,自费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及时补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主动创新教学工具和教学方法,以高涨的学习热情和高度负责的教学态度赢得学生的肯定。
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在国家和自治区两个层面建设多门精品课程,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项,并在课件大赛上屡获一等奖等。
高校教师反腐倡廉心得体会

高校教师反腐倡廉心得体会学校党支部组织进行了一次“反腐倡廉警示教化”专题民主生活会,观看了相关的专题警示片,支部书记蒋老师还对在场的党员同志进行了反腐倡廉警示教化和政纪法规教化,受益非浅,感慨良多。
本文是高校老师反腐倡廉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高校老师反腐倡廉心得体会一:反腐倡廉又称“惩腐倡廉”。
即反对腐-败,提倡廉政。
政治伦理学术语。
属政治道德范畴。
廉政建设的基本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的集中体现。
要廉政就必需反腐,而反腐才能廉政,古今中西概莫能外。
中国共-产-党历来坚持“反腐倡廉”,尤其在经济体制转换的改革开放的时期,更是把“反腐倡廉”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行动纲领。
老师反腐倡廉警示教化心得体会原来一提廉政,总认为那是政府的事,是党政领导干部的事,是社会上的事,好像与学校无关,更与自己无关。
通过学习,才相识到廉政是一种文化,廉政建设不仅仅是党委政府的事,与学校亲密相关,与学校中的师生关系重大,廉政文化教化进校内,对拓宽廉政教化领域,下移反腐倡廉重心,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化,从青少年时期就培育萌生其反腐倡廉意识,促使整个社会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xx大提出: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建立健全教化、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颁布之后,廉洁教化进校内成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巩固扩大反腐倡廉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
廉洁教化进校内,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让学生从小就具有反抗腐-败的免疫力;有利于依法治教,防止腐-败;对树立教化(学校)的良好形象,促进教化事业健康和-谐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廉洁教化是学校、老师的职责所在1、学校廉洁教化,是国家廉政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
建立健全教化、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体系,学校廉洁教化正是着眼于将来的考虑。
学校的廉洁教化就是通过教化,使学生从小懂得做什么样的人,认同廉洁,以廉洁为荣,使廉洁的观念深化到学生的内心并不断强化,最终真正成为学生成长中的人格内容。
教师道德失范处理办法

教师道德失范处理办法一、引言教师是社会的守护者和传播者,其担负着培养学生的责任。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师道德失范现象愈发突出。
如何妥善处理教师道德失范问题,成为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探讨教师道德失范处理的方法和策略。
二、明确教师道德失范的概念教师道德失范是指教师在工作中偏离职业道德准则,违背教育规范和社会伦理的行为。
教师道德失范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贪污、欺诈、虐待学生、乱用权力等。
在这些失范行为中,学校管理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处理。
三、建立健全的问责制度要惩治教师的道德失范行为,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问责制度。
首先,建立完备的教师伦理准则和行为规范,明确禁止各种违法违纪行为。
其次,完善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学生、家长和同事积极举报教师的失范行为。
最后,建立教师监督委员会,负责对投诉进行调查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道德失范问题的根源在于教师个体的道德素质和思想观念。
因此,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当加强对教师的道德教育和职业伦理培训,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
同时,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和职业荣誉感,鼓励教师自觉遵守教师行为规范,树立良好师生关系。
五、建立多元化的激励机制教师道德失范问题的处理还需要依靠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薪资待遇、晋升评职、科研经费等方式,奖励那些表现出良好师德的教师。
此外,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对道德操守良好的教师给予赞誉和关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六、加强监管和问责对于教师道德失范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加强对教师的监管和监督。
一方面,通过加强教师资格考试的审核力度,筛选优秀的教师人才;另一方面,建立教师职业档案和终身教育制度,加强对教师业绩和道德表现的评估和监督。
对于违规行为,要依法依规进行处理,严肃追究责任。
七、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家庭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重要环节。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

浅谈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者:叶建华来源:《速读·上旬》2018年第03期摘要:职业道德是人们从事职业所需要遵守的基本道德,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主要力量,其职业道德的品质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称职的关键。
本文落脚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提升,试图从道德教育、道德修养、道德实践等途径,引导高校教师提升职业道德修养。
关键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
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高低,是决定其能否很好地完成教书育人重任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当前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各种社会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的职业道德品质下滑现象较为严重。
为了切实履行高校教师职责,有必要对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进行深入探讨。
一、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意义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是教育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
”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
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
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具体规范内容我国现行的《教师法》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表述如下:以为学生服务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为原则,以严谨治学、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为基本要求,通过教育管理和建设,努力创造良好的师德风尚,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工作实践中,按照师德的基本内容,努力强化师德意识,实践师德规范,自觉履行教师义务,促进师德水平的提高。
三、如何提高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品质(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结合高校教师职业特征,对高校教师进行一定的道德理论教育,使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领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
只有教师将职业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将自己对职业的认识上升到自身道德品质,才会在行动上真正践行职业道德。
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出合格的高校师资队伍,才能有力的促进教育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有哪些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教师违背了职业道德,给学生和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以下是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体罚学生在_____学校,_____老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体罚。
学生只要在课堂上犯一点小错误,或者作业完成得不够好,就会遭到这位老师的打骂。
有的学生被扇耳光,有的学生被用尺子抽打手心,甚至还有学生被踹倒在地。
这种体罚行为不仅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了伤害,更严重的是给学生的心灵带来了创伤,让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对老师失去信任。
案例二:收受家长财物_____老师在_____学校任教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多次收受家长的财物。
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如安排好座位、多给予关注和表扬等,纷纷向这位老师送礼。
而这位老师也毫不推辞,欣然接受。
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破坏了教育的公平性,让那些没有送礼的学生和家长感到不公和失望。
案例三:有偿补课在一些地区,部分教师在课外组织有偿补课。
_____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正常教学时间内对课程内容有所保留,然后暗示或要求学生参加他在课外开办的补习班,并收取高额费用。
这种行为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还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让教育变得功利化。
案例四:歧视学生_____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成绩好的学生关爱有加,而对成绩差或者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则歧视对待。
他经常在课堂上批评这些学生,甚至在言语中带有侮辱性的词汇。
这种歧视行为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一些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积极性。
案例五:泄露学生隐私_____老师在未经学生允许的情况下,将学生的个人隐私信息泄露给其他老师和同学。
比如学生的家庭情况、考试成绩等。
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让学生感到自己的权益没有得到尊重和保护。
案例六:学术造假在高校中,也存在一些教师职业道德失范的现象。
浅议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

浅议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失范的原因及对策作者:张瀛尹来源:《商情》2013年第52期【摘要】高校研究领域出现的科研道德失范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
对此,首先要加强科研道德教育,加强正确科研方向引导,并从编辑出版、制度约束等方面强化学术监督和制约,提高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水平。
【关键词】高校教师;科研道德;道德失范科研道德是进行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准则。
教师通过科研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整个领域的学术水平,造福社会。
然而近年来出现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和由此引发的学术纠纷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的深切关注和重视。
一、高校教师科研道德失范的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学术研究在高校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术水平(学术论文的多寡)已成为教师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也带来了功利和浮躁的不良风气。
随着这种风气在科学研究领域的逐渐蔓延开来,科研道德失范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科学研究的单纯本质,阻碍了学术的发展,对社会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高校教师的科研道德失范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论文抄袭成风论文抄袭已成为学术界提高论文数量的一种公认的方法。
有些人将别人的文章大段大段的抄袭,有的人甚至直接将别人的文章改头换面后占为己有;有的信手拈来,该抄便抄,有的甚至嫌国内的文章不够抄,抄到国外文章上去。
这样写成的文章没有自己的观点,毫无创新性,给读者错误的引导,对学术毫无贡献。
2.科研论文轻“质”重“量”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和职称的晋升多与科研论文的数量挂钩,而忽略文章的质量,因此导致大家一味地追求论文的数量和出版速度。
一篇篇粗制滥造的文章不断出现,造成了论文发表数量的大跃进。
3.夸大科研成果不以端正的态度做学问,不踏踏实实、持之以恒地做研究,而是急功近利,用众多的学术头衔包装自己,追求短期效益,制造轰动效应,科学研究看似开展得似模似样,实际上只是打着科研的幌子,谋取金钱或职位上的利益,白白浪费了科研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人类运输引起的意外入侵:依赖于人类运输,生
物体入侵后能适应新的环境。促进意外运输的因子有:小型 或隐性生殖体;有利于传输的进化学和适应;与栽培养殖物 种相似;与其他物种共生;船舶的压舱水;货物运输中无意 夹带的入侵种。
巴西龟
美洲斑潜蝇(危害蔬菜) 稻水象甲:成虫在稻苗上取食
产卵,啃食叶片形成白条,影响 光合作用;低龄幼虫蛀食稻根, 大龄幼虫咬食稻根。
第一节
一、基本概念
生物入侵
1. 本地种 2. 外来种 3. 外来入侵种 4. 生物入侵
1. 本地种
native species,indigenous species;
• 水盾草原产于美洲, 作为鱼缸草引进,最 后逃逸。3个月就能从 几根断枝,发育成连 片的“水底森林”, • 在美国、澳大利亚等 地,水盾草的侵扰, 引起水库和池塘水平 面上升,导致渗漏的 增加、灌溉渠的堵塞; 草死亡后腐烂耗氧, 对渔业造成危害;妨 碍了湖泊和水库的美 学功能。
原产北美,30 年代传入我国,豚 草花粉能引起人患 皮炎和枯草高热病, 如连年复发,会并 发肺气肿、肺心病, 乃至丧失劳动能力 和死亡。 影响农业生产、绿 化及旅游事业。
目前我们所定义的外来种中潜伏着一些未来的入 侵种,这也常常是外来种管理上的疏漏之处,因 为人们通常只注重那些已经产生危害的入侵种, 而忽视了即将出现的入侵种。
如:巴西胡椒(Brazil pepper) 许多年来被人们栽种 于院落作为观赏树种,上个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突然爆发,至今人们还无法解释其泛滥成灾的真正 原因。
4. 生物入侵
• 当外来种进入一个新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 野化种群(feral population),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 已经或即将造成明显的生态和经济后果,这一事件 称生物入侵(biological invasion)。 • 被认为是新千年三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另两个为 全球变化和生境丧失。
水葫芦
薇甘菊
烟粉虱:危害蔬
菜、观赏植物、棉花、 烟草等
非洲大蜗牛:也就
是人们常说和常食用的东 风螺、菜螺、花螺、法国 螺。非洲大蜗牛是繁殖很 快的大型陆生贝类,它们 危害农作物、蔬菜、生态 系统,而且还是许多人畜 寄生虫和病原菌的中间宿 主。
生长快,高繁 殖,易存活, 一旦放生野外, 将大量掠夺生 存资源。
二、生物入侵的模式与机制
(一)、生物入侵的模式
1、自然入侵:完全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分布区域的扩
展。这在现代史上极其罕见,如环颈鸽(collard dove) 的入侵。
2、人类辅助入侵:在人类改变了的环境中自然传播并
扩张其分布区域。事例不多,如鹭鸶(egret)的入侵。
3、屏障去除后的入侵:由于人类去除天然屏障后,生
互花米草1979年从美国引进。当初引种的目的是为保滩 护岸、改良土壤、绿化海滩和改善海滩生态环境。 ⑴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⑵堵塞航道;⑶ 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⑷威胁本 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
互花米草
红 脂 大 小 蠹 危 害 状 松 材 线 虫 危 害 状
• 美国的生物区系中至少有5万种为外来种,我国外 来种的比例可能也较高。 • 广义的外来种包括遗传饰变生物体(GMOs) 。
外来种的类型
有益:如玉米、小麦、大麦、马铃薯、辣
椒、番茄、棉花、花生、番薯。又称引进种。 中性:在外来有害种,入侵种。
第七章 生物入侵与 生物安全
喜旱莲子草俗称“水花生”、“革命草”以无性繁殖为主,地下根
系庞大,在节处可反复生出幼芽到达地面成为新幼苗,在强光或很荫 蔽的地方均可生长。
危害:可覆盖水面,堵塞航道,危害作物,滋生蚊蝇,破坏景观生态。 原产于巴西,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上海及华东地区。50年代后, 南方将此草作为猪饲料引种扩散,后逃逸为野生。
这6种入侵模式中绝大部分的生物入侵事件都是人类 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生物入侵可以认为是人类 活动所引起的全球变化之一,在全球化中有着特殊 的地位与作用。
指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区域和扩散潜力范围
内(即物种自然分布,或无直接间接引入或不需要
人类干预能够存活繁衍的范围)的物种、亚种或更 低级的分类群。
2. 外来种
alien/non-native/non-indigenous /foreign /exotic species;
• 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以外(即在 原分布范围以外自然定殖的、或没有直接或间接引 进、或没有人类活动就不能定殖)的物种、亚种或 更低级的分类群,包括能够存活下来并繁殖的任何 部分、配子或繁殖体。
5、从动植物园或养殖场逃逸出去的入侵物种:依赖于
人类的运输。生物体对新环境有至少是中等程度的适应能力 才可望定居,然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逐渐适应性扩张后成为入 侵种(如葛藤)。
6、有意引入:在大量有意引入的物种中有:狩猎或渔业种
(如驯鹿、各种鱼类);林业种(如杨树、桉树、松树等); 牧业种(如早熟禾、各种牧草、各种牲畜);渔业促进种 (如糖虾);驯化种(如欧掠鸟、舵鸟等);生物控制种 (如微型黄蜂)。
豚草
紫茎泽兰
又名破坏草、飞机草, 种子和花粉会引起马属 动物哮喘病,种子上带 钩的纤毛被牲畜吸入后 直接往气管和肺部钻, 引起牲畜组织坏死和死 亡;用它的茎叶垫圈或 下田作沤肥,会引起牲 畜蹄子腐烂、人的手脚 皮肤发炎。此外,使幼 树衰弱甚至死亡、田块 减产,还会导致土壤肥 力严重下降。因此其又 被称为“绿色杀手”、 “植物食人鱼”。
3. 外来入侵种 alien invasive species;
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定居下来的, 对本地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并构成威胁的外来种。 &如喜旱莲子草、凤眼莲、微甘菊、松材线虫、美 洲斑潜蝇、紫茎泽兰等。
外来种成为入侵种的概率约为1/1000。
?问题
本地种、外来种及外来入侵种三者之间的界限并不 是显而易见的,如外来种在侵入1000年后就很难从 本地种中区分开来,有相当的物种难以判定是本地 种还是外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