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学角度的政府会计监管研究

合集下载

试论我国会计政府监管制度

试论我国会计政府监管制度

试论我国会计政府监管制度摘要:当下,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监管现象,会计行业也不例外,都处在政府的监督管理之下,形成会计政府监管体制。

会计政府监管不仅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但是如果政府过多的干预又会造成市场没有多大活力,如果政府放松或者不进行干预,势必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关键词:会计;政府;监管Discussion on the accounting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system in ChinaLiu DongdongAbstract :at present,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appeared by the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for supervision, accounting industry is no exception, in the government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formed the accounting supervision system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value,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ut if too muc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will also cause the market without much vitality。

Key words: accounting;administration;supervision一、政府会计监管的定义及其特征1、会计政府监管的定义会计政府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直接的立法手段和政策手段以及间接引导和协调会计行业团体的自律规范,对被监管方的会计行为及其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从而推进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维护投资者及其债权人利益的目的。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基础研究

经济学视角下的政府会计基础研究
金 流量 的所 有 信息 。 政府会 计基 础选 择不 仅是 政府会 计 的一个 基本 问题 , 是 政府 会 计 改 革 的核 心 。它关 系 也 到政府 会计 体 系的建 设与 发展 。 目前 我 国对 政 府 会 计 基础 选 择 方 面 的研 究成 果 虽 然不 少 , 但 大 多是 从政 府会 计学 、 公共 管理 学角度 去研 究 ,
第2 O卷第 4期

J NORTH . CHI NA UNI OF TECH. V.
Vo . 1 2O No. 4
De . 0 8 c20
经 济 学 视 角 下 的政 府 会 计 基 础 研 究 *
程 晋烽 张景 伟

北 方 工 业 大 学 学 报
R 。
第 2 卷 O
计 制 和现金制 在风 险分担 方面 的优劣进 行理论
证明。
令 R 代 表应计 制 、 。 表 现金 制 , 消 费 R代 则 额 税额 巩以及期 望效 用 皆可 表 示 为会计
基础 的函数 : C( , c = R )
分 类号 806 1 .
成本 ( 或提 供 服务 的成本 ) 以及 其他 用于评 价报
告 主体 的财务 状况 和运 营绩效 的信 息等 。应计
1 政 府会 计 可 选 择 的会 计 基础
会 计基 础 ( ai o co n ig 又 叫会 计 B s fac u t ) s n
制会 计 计 量 的焦 点 是所 有 的经济 资 源 , 括现 包

假设 某一 不确定 收入前 景 W 成正 态分布 , 其 均值 为 m, 差 为 口 其 概 率 密 度 函数 为 : 方 ,
‘ 。 Ⅳ
— =

构建我国会计政府监管体系

构建我国会计政府监管体系

构建我国会计政府监管体系根据“公共利益理论”,监管通常发生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公众利益,抑制社会资源配置的无效率或低效率,防止收入分配不公平甚至经济不稳定。

那么,会计市场是否存在失灵或缺陷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种失灵或缺陷是通过市场自身机制无法改变的,需要政府监管行为来进行调节才能达到最优的结果。

因此,存在政府对会计进行监管的必要性。

一、会计政府监管的主体(一)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的国家权力机构,其首要职权就是修改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很多与会计监管相关的法规内容都体现在其制定、审议的有关经济法规或其他法规中。

因此,国家立法机关应该是会计政府监管的一个重要主体,其权威性和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二)国务院会计监管工作委员会。

作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领导下的、国务院的一个负责规范、协调全国会计政府监管工作的常设组织,其管理的对象是负责我国会计政府监管工作的政府机构和部门。

国务院会计监管工作委员会的职能是按照法律规定,进一步明确各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范围,促进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在出现会计监管“缺位”或“空位”时,或部分部门的监管职能出现“越位”时进行及时调控,并在各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管工作受到社会质疑的时候,还要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做出处理意见。

(三)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会计政府监管主体地位是由法律赋予的。

财政部门在会计监管活动中主要承担的职责:一是负责会计监管规范的制定,具体包括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等;二是建立会计监管机构,组织实施会计监管。

包括直接实施会计监管和授权有关机构实施会计监管,惩处会计活动中的违法者,保证会计秩序的规范运行。

(四)审计部门。

审计部门也是会计监管主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辅助财政部门进行会计监管的中坚力量。

审计部门代表国家对政府直接拥有财产的保管、经营等情况进行审计。

在西方国家,政府审计主要是对政府部门和那些使用政府拨款机构的财务收支进行审查。

分析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

分析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摘要】本文分析了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介绍了会计监督的定义和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然后详细探讨了会计监督对经济主体规范化管理、信息透明和公平竞争的促进、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保护、政府决策和监管的支持以及企业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的提升作用。

本文指出了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不可替代性,强调了加强会计监督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未来会计监督的发展方向与重点。

通过本文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重视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关键词】会计监督、经济管理活动、规范化管理、信息透明、公平竞争、投资者保护、债权人保护、政府决策、监管、企业经营效率、风险控制、不可替代性、经济发展、发展方向、重点。

1. 引言1.1 会计监督的定义会计监督是指对会计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会计监督通过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和制度,对企业或组织的会计处理进行监督和检查,以防止会计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财务秩序和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转。

会计监督通常由相关的监管部门或机构来承担,其职责包括对会计准则、政策和程序的监督、对财务报表的审查和评估、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等。

会计监督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保障经济运行稳定和有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会计监督,可以有效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和效益,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会计监督在现代经济管理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对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提升国民经济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1.2 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经济管理活动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对资源的有效配置、生产组织与生产力提高、市场经营与市场开发、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等方面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的管理活动。

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经济管理活动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经济管理活动,企业可以有效地利用和管理资源,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关于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思考

关于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思考

关于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思考【摘要】本文针对我国政府会计监管的现状,提出了完善政府会计监管的措施,旨在保障会计信息质量,达到资源优化配置。

上市公司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内部经营管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愈加重要。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状况如何,对于引导证券市场的运行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无论国际还是国内会计信息质量均不尽如人意,究其根本原因,经济利益是驱动。

因为经济行为的发生本应按着成本-效益的原则。

根据经济选择理论,当理性的经济人从事会计违法、违规行为所得到经济利益大于其成本时,如果没有外力的约束,其就会选择违法、违规行为。

这种外力的约束,就是会计监管。

作为监管者至少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地位独立,与被监管者没有依附关系和利益联系;二是具有法定的权威性和强制力,能够对被监管者进行强有力的约束和制裁。

政府恰恰具备以上条件。

一、政府会计监管概念的界定及原则(一)政府会计监管概念各国学者对政府会计监管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斯蒂格勒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主张国家对经济需实施必要的监管,认为市场失灵是政府干预经济的主要原因。

当市场存在失灵时,政府由于自身的强制力和权威性,可以通过实施强制性信息披露、进行法律惩戒等手段修补会计市场失灵。

施莱弗和格莱泽发表了《监管型政府的崛起》一文,对政府监管的历史背景及监管执法与法庭诉讼的差异作了比较分析,以美国政府行政监管的历史为例,归纳了监管的优势。

李扬、王国刚认为:“在资本市场中,所谓监督管理(简称监管)指的是政府、政府授权的机构或依法设立的其他组织,从降低资本市场风险、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社会安定的目的出发,根据国家的宪法和相关法律,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条例和政策,并根据它们对资本市场体系和各种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控制与指导。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政府应在市场失灵的范围内进行会计监管。

笔者认为政府会计监管应定义为:政府通过立法和制定法规性文件,保证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披露,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协调行业自律的一种管理行为。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财政监督制度思考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财政监督制度思考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财政监督制度思考一、制度融合理论1、理论概述诺斯认为制度是某种适用于社会的规则,是节制社会中人与人关系的存在。

而把自发秩序的表现看为制度,是哈耶克的思想。

这里重点考虑柯武刚和史漫飞的制度结构理论,将制度划分为外在的和内在的。

内在制度考虑实际经验和社会文化,具有自发性;外在制度强调其内容是刚性的和被规定的。

外在与内在融合或冲突,反映着制度的效率问题。

制度被认为是经济发展中关键问题,因为制度本身可以形成一种激励机制,使人们更积极地投入到经济活动之中,以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

若外在制度按规定能得到人员的认可,那么就无需他人进行监督,执行也会自发形成,这就会大大的降低交易成本。

这样便说明,内外制度的融合可实现最有效率的制度规定。

反之,外在制度与内在制度的冲突,将会削弱外在制度规则的有效实施,降低制度效率。

2、财政监督制度的融合分析忽略了内在制度,单单依靠外在制度发挥作用,制度效率低下,效果更不明显。

内外制度若很好融合,制度效率便会大大提高。

而我们平时所关注和思考的财政监督制度是侠义的制度,属于广义制度结构中的外在制度。

先不论是广义还是侠义,我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有效地防止财政领域违法违规、违纪行为,防范财政风险。

宏观财政监督制度中,外在制度是靠一系列法律法规来实现的。

这些硬性的规则要求监督的客体不要犯错,不要违反规则,也要求监督主体能够落实对客体的监督职责。

在之前很多财政监督的研究文献中,有很多学者讲到财政监督制度问题之一:监督主体亦是监督客体,那么监督有时便会失效。

作者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是财政监督制度失效的主要原因。

财政监督制度中,无论是监督主体还是其客体,都是制度体系中规范的对象,而作为具有“社会人”属性的对象,必然会受到社会价值观、传统文化价值观、个人价值观等内在制度的约束和影响。

当这些内在制度发挥的作用恰好与财政监督制度中外在制度的硬性约束相背离,形成冲突,宏观的财政监督便会失效,制度效率更无法谈及。

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管研究

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管研究

加强政府对会计信息监管研究所谓政府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监管是指政府直接或间接通过立法和制定一系列法规性文件,来强制或指导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生产和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这些法规性文件包括企业会计准则或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其他与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政策有关的文件。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应立足于保护投资者利益,加大证监会会计信息监管权限,以解决证监会监管权限不足的弊病,同时要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加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内部监管力度,对违规的上市公司要严加处罚。

1 完善各监管主体权利和责任,发挥监管主体的整体效力在实现证券市场有效性上,各国政府一般是通过设置一套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来实现其功能的,进而造就并维持着正常的证券市场运行秩序。

1.1 加大证监会会计信息监管权限我国证监会只有制定会计信息披露的权限,而没有干涉会计准则制定的权限,这就使得证监会与财政部之间出现矛盾以及对责任的互相推诱的现象,最终使投资者深受其害。

要改变目前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必然涉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全面修改、相关监管部门职能的调整以及人们观念的转化,实施的难度较大。

可考虑先采用一种过渡形式,即成立独立的国家会计总局和地方会计局,隶属于财政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双重领导,逐渐形成将会计准则的制定权纳入证监会集中统一监管下,采取由政府间接调控、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直接制定、由各方利益团体参与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来制订会计准则;组织和加强会计理论尤其是会计应用理论的研究,解决会计发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搞好会计人员培训。

一方面使财政部门集中精力,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出发,着重财政经济杠杆的运用和分配政策的研究调整,另一方面使会计摆脱财政的附庸地位,体现出会计的自主性,利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科学化。

1.2 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注册会计师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对上市公司披露的财务信息进行监督,这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为证券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保障。

但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不高、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作用。

会计师行业政府管制的经济学分析报告页

会计师行业政府管制的经济学分析报告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寻求一个有效的监管模式一直是各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尤其是在经历了一系列财务丑闻之后,监管模式的选择再一次成为业界的焦点问题。

政府在独立审计监管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多大的作用?中国的独立审计监管制度同样面临着抉择。

1独立审计政府管制的经济学分析1. 1政府管制的经济学涵义在经济学中,关于政府管制的含义,很多专家和学者都做出了解释,本文使用的是丹尼尔。

F.史普博给出的定义,即管制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或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

1 .2经济学中关于政府管制的三大理论在西方经济学中,关于政府管制的理论,有“公共利益理论”、“特殊利益集团论”和“寻租理论”。

1. 2. 1公共利益理论: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属于主流的管制理论。

这一理论假定政府管制是从公共利益出发制订管制政策,纠正在市场失灵下出现的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和分配的不公正,弥补市场缺陷。

主要的做法是定价、反垄断、质量保障、服务保障等,最能体现政府管制公共利益原则的是政府的反垄断措施。

正因为政府管制的公共利益理论的“纯洁”,导致这一理论受到了许多批评。

1. 2 .2特殊利益集团理论:1971年斯蒂格勒提出了政府管制的特殊利益集团理论。

他认为现实中的政府并不是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的,政府官员与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相关,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所采取的管制措施,不得不考虑特殊利益集团的要求;各种管制政策、法律法规的出台表面上是公允的,实际上是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包括政府部门至少是一种讨价还价的结果,只不过披上了“公共利益”的外衣而已。

这样的政府被称为是特殊利益集团“俘获的政府”。

斯蒂格勒认为,管制虽然不能说毫无效益,但是效益并不显著。

这个理论隐含一个重要假设即利益集团将直接影响管制政策。

他的研究提醒我们不应仅仅关注管制本身的效益,也要将管制成本纳入考虑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益 ,促进资本市场和经济 的有序发展和
运转, 通过 法律 、 经济 、 政等手段 以直接 行 或间接的方式来指导或强制会计主 体会计 信息的生产和披露 的行 为。 二、 政府会计监f的优点 ( ) 一 政府会计监管弥补 了会计市场存 在的缺陷
势 , 为企业“ 托—— 代理 ” 成 委 关系 中的委
【 关键词】 政府会计监管 ; 会计信 息 ; 经济学

析, 以期 能 对 政府 会计 监 管 的 理 论 研 究 和 实务 有 所 裨 益 。

致府会计苴f的背量及含义
外部监管 。 这里的外部监管包括会计行业 自律( 如会计 师协 会 )民间监管( 、 如公共媒 体等 ) 以及政府的监管。

会计 信息除与其他商品一样要花费 明显成 本( 如会 计人 员工 资 、 簿凭证 费用 、 账 资料 搜集整理 费用等) 以外, 还要承担一 些隐性 成本 , 为 证会计信 息的真实 、 如 保 完整 , 就 可能泄露企 业的商业机密 ;因真实反映企
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可能会 引起股
种特殊商 品比较容 易为其他企 业特别是竞
所产生 的牵制力量又很 弱小 ,公 司内部人 员控制现象严重。 因此 ,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
质量的控制不仅有赖于会计和注册会计 师
而建立的一种 让利益各 方进 行有效 博弈的 制度,因此会计监管可 以看作是一个讨价
争对象模仿 , 产生“ 搭便车 ” 象, 现 从而对企 业本身的经营造成诸 多不利。 时, 这 作为手
托人 后者 由于 占有信 患优 势而成为 “ 委 托—— 代理” 关系中的代理人。委托代理关 系 中的问题就在于委托人 与代理人 之间的 信息不对称 ,更糟糕的是他们 的 目标常常 不一致。这样一来 。 委托人 为了制约代理人 的道 德风险 和逆向选择 而不计 代理成本 , 使存在委托代理关系的企业收 支失衡 。同
管者依 法实施 制裁,所 以笔者认为政府会 计 监管就是政 府为了保 护市 场各参与者的
在 关 于企业 经 营状 况等 相 关信息 的 占有
上,企业 的所有者 与经 营者之间存在信息 的非对称分布 ,前者在信 息占有上处于劣
露的会计信息的“ 含水量 ” 越来越高。会 也
计信息 失真 、 造假现 象严重 。特别是 近几 年来 , 由于 美国安然事 件 以及 在最近我 国 资本 市场上 发生的一些 腐败案件 . 使人 们 对会计 行业 自律 的严 密性 、 立性 、 府 独 政 在 会计 监管 中发 挥的 作 用产 生 了颇 多 的 质疑 , 于是会 计的理论 界和 实务界针对 如 何 加强政府 会计监管 、 政府 在会计监管 的

服务等方面 的作 用越来越被 人们所认 识 ,
管 者没有依 附关系和 利益联系 。同时它有
企 业所有 者对经营 者的控制 力受到 削弱。
人们对会计 信息质 量的要 求也 越来越 高。
然而 , 由于受到 巨大利益 的驱动和会 计信 息的不对称 . 会计信 息提供 者所生产 和披
法定 的权威和强 制力,可以对违法的被监
必要 性 、 用与意义 等问题展 开了热烈 的 作
讨论 。
会计市场 “ 易” 交 的是 一种特殊 的 “ 商
品” —会计信息。对于供给者来说 , — 提供
时 ,委托人方面的强势地位和道德风险 问
题也需要关注 。这时 , 由一个能够代表所 有
那么 , 么是政府会计监管昵? 什 当前人 们对会 计监管 的含义有 这么几种 观点 : 第
上市公 司对外披露会计信息 的质量。目 , 前 就我 国大 多数上市公 司而言 ,占绝对控股
地位 的国有股东缺位 。分散 的社会公众股
续性特点 。 第三种观点认为, 会计监管主要 是为了弥补市场竞争的先天性缺 陷——个
体利益 膨胀导致 整体利益 无法实现最 优 ,
信息 资源 的优势进行舞弊 。即使 企业管理 当局没有舞 弊的初衷 。但 由于 其提供的这
管不仅是对会计工作的干预 ,更是对会计
工作质量的保证。若只把会计监管片面 的 理解为“ 干预” 那必然是 间接的 , . 而会计监
管本质上要求必须具备经常性、 全面性 、 连
价 的波动 。 或影响企业的筹资能 力。由于会 计信息 的供给方 和需求方存在着信息不对
称, 作为供给 方的企 业, 常常利用 自身 占有
( ) 二 政府会计 监管使委托代理的链条 能够正常运转 现代企 业的发展导致了企业所有权 与
随着我 国资本 市 场 和市 场经 济 的快 速发展 。 会计信 息作 为一种重要 的公共物
配 加 会源在进国家宏 的化 可 ,府会的管是外 经的发展。股东分散化程度的提 高, 本 品和强内部经 营管理和 会源优 的角度进 行的, 对计监也从部 市场 权分,权离同伴资 _ 置社资,促社资观调控 ’ ’ 见政 营的离两分”时随 “ 由于政府地 位独 立 , 与被监 使得
基于经济学角度 的政府会计监管研 究
具 对 我 国 资本 市 场 的发 展 和 完善 具 有 重要 的作 用 。 本 文从 经 济 学 角度 出发 , 对政 府会 计 监 管 的 几 个 主 要 理 论 论 题 进 行 了深 入 细 致 的 分

一 r ●
市发南学院张要会为的 l 要国的和经场能来而监种理 】 本断西提信得 ,计一管 墓 我场展,会 越 府作效 步高息 冬 财市功 越 如计 重 何的
委托方利益的机构 或者团体 实施会计监管 便成为现实的需要 ,政府 责无旁贷地承担 了这一重任 。 ( ) 三 政府会计 监管能够控制会计信息 的经济后果
政 府监管部 门的一项基本职能是确保
种认 为,会计监管是政府或会计职业 团
体对会计工作的干预 。以确保会计 工作能 够合理 、 有序的进行。第二种认为 , 会计监
审计规范 ,还有赖于强有力 的政府监督 和 管理。 事实表 明, 加强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