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性疾病135例诊治体会
盆腔炎【典型病例分析】

妇产科病例12盆腔炎姓名:李XX 职业:-性别:女单位:无年龄:30岁住址:南京号婚姻: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籍贯:江苏南京入院日期:2012年10月10日13:20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2年10月10日15:00主诉:下腹痛伴发热一天。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6/28天,量中,无痛经。
LMP 2012-10-01,色量如常。
患者昨日晚间感下腹隐痛,呈持续性,无进行性加重,不向他处放射,伴体温升高、头昏,自服“对乙酰氨基酚”后体温恢复正常,腹痛略缓解。
今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示子宫压痛明显;查尿HCG阴性;血常规是WBC26.01×10^9/L;妇科B超提示宫内置环,余未见异常。
故门诊拟“盆腔炎”收住入院进一步诊治。
病程中患者否认有外伤史,否认有不洁饮食史,无腹泻、便秘,无尿频、尿急,无胸闷、心悸,无水肿及皮肤瘙痒、黄疸,无进行性体重减轻,精神、食欲及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否认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其他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手术史,否认输血及血制品使用史,否认中毒史及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随社会。
系统回顾:略。
个人史:出生并长期生活于原籍,生活及饮食规律,未到过流行病疫区,无外地长时间居住史,否认接触粉尘、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未与传染病病人接触。
无烟酒嗜好。
否认冶游史。
22岁结婚,否认近亲结婚,配偶及子女体健。
月经史:15 6/28 量中,无痛经,LMP 2012-10-01;生育史:1-0-0-1,末次妊娠:2004年生理产一女婴。
家族史:父亲及母亲健在,兄弟姐妹及子女体健,否认家族遗传病史,否认家族中有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T:37.9℃ P120次/分 R:20次/分 Bp:103/64mmHg一般情况:发育正常,营养中等,自主体位,面色红润,表情较痛苦,神志清晰,对答流利,查体合作。
1皮肤黏膜:色泽正常,弹性较好,无水肿、皮疹、皮下出血,未见血管痣、瘢痕、溃疡及皮下结节。
100例盆腔炎临床诊治探析

加 上 病 原 菌 活 跃 致 盆 腔 炎 症 复 发 , 有 部 分 患 者 因 无 急 性 炎 症 也
史 , 缓 慢 起 病 , 致 治疗 忽 视 所 致-。 中医 学上 , 且 导 4在 】 慢性 盆 腔 炎其 病 机 属 于 虚 弱 素 体 , 气 乘 虚 入侵 , 焦 蓄积 湿 浊 热 毒 , 血 瘀 气 邪 下 致
疗 提供 参 考 ,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 于 2 1 年 1 特 0 0 月至 2 1年 1 收 治 的 01 月
1 0 盆 腔 炎 患 者 , 报 道 如下 。 0 1 一 般 资料 . 回顾 性 分 析 我 院于 2 1年 1 0 0 月至 2 1年 1 收治 的 10 盆腔 炎 01 月 0例 患 者 ( 断 明 确 , 符 合 临 床 盆 腔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 机 分为 2 。 诊 均 随 组 实
滞循经下注 , 气机 湿 阻 , 伤 冲 任 , 通 则 痛 , 络 热 伤 , 瘀成 病 损 不 血 久
2 d 个 疗程 , 0 为1 均治 疗3 疗程 , 疗后随 访 1 4 月, 组 患者 治疗 后疗效进 行对 比 。 果 随访期 问2 内相 比 , 始治 疗后 第3 - 个 治 ~3 - 对2 结 组 开 4 疗程总有 效率( 包括 显效和 有效) 均优 于 第1 疗程 , 个 差异 有统 计学意义( 0 0)2 间相比 , .5;组 实验 组总有效 率为9% 高于对照组 的8% 2, 0。 差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 .5。 尸 oo )结论 早期行 盆炎 消联合 西 医抗 炎 治疗盆腔 炎 , 可有 效改 善盆腔 炎体 征 , 明显提 高者的疗效 , 恢复患者 的 生 活质量 , 当在 临床 中推 广使 用。 应 【 键 词 】盆 炎 消 关 西医抗 炎 盆腔 炎
慢性盆腔炎诊疗常规

妇人腹痛(慢性盆腔炎)【概述】妇人腹痛是指妇女不在行经、妊娠及产后期间发生小腹或少腹疼痛,甚则痛连腰骶者,亦称“妇人腹中痛”。
中医病因病机:主要机理为冲任虚衰,胞脉失养,“不荣则痛”,及冲任阻滞,胞脉失畅,“不通则痛”。
临床常见的有肾阳虚衰、血虚失荣、气滞血瘀、湿热蕴结及寒湿凝滞等类型。
禀赋肾气不足,或房事过度,命门火衰,或经期摄生不慎,感受风寒,寒邪人里,损伤肾阳,冲任失于温煦,胞脉虚寒,血行迟滞,以致腹痛。
素禀体虚,血虚气弱,或忧思太过,或饮食不节,劳役过度,损伤脾胃,化源匮乏,或大病久病,耗伤血气,以致冲任血虚,胞脉失养而痛;且血虚气弱,运行无力,血行迟滞亦可致腹痛。
素性抑郁,或忿怒过度,肝失条达,气机不利,气滞而血瘀,冲任阻滞,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宿有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瘀积冲任,或经期产后,余血未尽,感受湿热之邪,湿热与血搏结,瘀阻冲任,胞脉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经期产后,余血未尽,冒雨涉水,感寒饮冷,或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伤及胞脉,血为寒湿所凝,冲任阻滞,血行不畅,不通则痛,以致腹痛。
本诊疗技术是指西医慢性盆腔炎(CPID)等引起的腹痛。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症病变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
【诊断标准】一、中医诊断标准:1.多有急性盆腔炎病史。
2.症状主症:小腹疼痛,腰骶胀痛,带下异常,带下量多、色黄、气臭;次症:神疲乏力,低热起伏,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加重,胸胁乳房胀痛,形寒肢冷,小便黄,大便干燥,或大便溏泄,舌象异常,如舌质红或暗红,边尖瘀点或瘀斑,脉沉弦或弦涩。
3.体征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或压痛;一侧或双侧输卵管成索状增粗或/和子宫一侧或双侧片状增厚、压痛;一侧或双侧宫骶韧带增粗、触痛;一侧或双侧附件包块、压痛。
上述体征至少同时具备下列三项:下腹压痛伴或不伴反跳痛;宫颈举痛、宫体压痛;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或包块)压痛。
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估

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评估【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慢性盆腔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伴有慢性炎症和不适症状。
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盆腔炎症状。
妇科千金片则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促进炎症的消退。
联合使用两者可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通过临床试验设计与方法的合理安排,我们将评估联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我们推测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盆腔炎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案。
【关键词】关键词:抗生素、妇科千金片、慢性盆腔炎、联合治疗、疗效评估、作用机制、临床试验设计、临床试验结果、疗效评价。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极易复发,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中药治疗,但疗效有限,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
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势在必行。
抗生素作为治疗盆腔炎的常用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消除感染。
长期使用抗生素易导致菌群失调,影响身体的免疫功能。
相比之下,中药治疗在治疗盆腔炎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其作用机制多样,可以调节患者的身体气血,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达到缓解疼痛、消除病灶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通过比较单独使用抗生素和妇科千金片的疗效,评估联合治疗的优势和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抗生素与中药联合治疗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效果,可以为盆腔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方案。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
目前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抗生素治疗和草药治疗,但疗效往往不尽如人意。
本研究旨在探讨抗生素与妇科千金片联合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

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妇科的常见病之一,常因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当或失去治疗时机转化而来。
由于本病病程较长,炎症比较顽固,西药抗生素治疗常达不到远期疗效,易产生耐药性或药物毒副作用,给患者增加精神上、经济上的负担。
根据本病的临床特点,结合祖国医学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的理论,把本病分成: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寒湿凝滞三型,并拟了清热活血、行气活血、温经活血三个活血汤剂进行对症治疗,临床疗效比较满意。
1 、湿热瘀结型:临床症状常见低热或无热,腰酸腹痛,行经或劳累时加重,月经先期或经期延长,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带下赤白或色黄秽臭,胸闷纳差,口干心烦,多梦易醒,舌质红,苔薄黄腻,脉弦数。
治宜: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用清热活血汤:双花10~20g,连翘10~15g,公英15g,丹皮10g,赤芍10g,红藤12g,虎杖12g,生地15g,桃仁6g,益母草12g,车前子12g,土茯苓15g。
经期延长、经血淋漓不绝者减桃仁,加黄芪15g,白术12g,仙鹤草12g,升麻6g,柴胡9g,甘草9g。
2、血瘀气滞型:症见腹痛拒按经期加重,腰酸腿软,腹部可触及包块,白带量多色黄赤,舌质紫暗或边尖有瘀点,脉沉弦或沉涩。
B 超检查示:盆腔或附件区有炎症性包块。
治宜行气活血,软坚散结。
方用行气活血汤:香附12g,木香9g,郁金9g,桃仁9g,红花9g,元胡9g,丹参9g,路路通12g,鸡血藤15g,皂刺12g,当归12g,川芎12g,益母草10g,牡蛎12g,山甲9g。
3、寒湿凝滞型:症见小腹胀痛,腰骶酸痛,行经或劳累时更甚,小腹及四肢有冷感,月经后期量少色暗有血块或经闭不行,白带清稀量多,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方用温经活血汤:小茴香10g,干姜9g,制乳香9g,制没药9g,桃仁9g,当归12g,乌药6g,香附9g,元胡9g,川楝子12g,五灵脂9g,三棱6g,莪术6g,牛膝9g。
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500例护理体会

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500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总结盆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护理经验。
方法对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以洛美沙星250ml+替硝唑200ml进行盆腔灌注治疗,同时给予灌注前后精细护理及心理护理。
结果 5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取得了患者良好配合,灌注前后未发生因护理原因产生的并发症。
结论加强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灌注治疗前后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盆腔灌注慢性盆腔炎护理盆腔炎是妇科常见,多发病症。
是女性盆骨内组织器官的炎性改变。
我院自2007年元月开展了盆腔穿刺灌注治疗急慢性盆腔炎症,效果较为理想,现将临床护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研究对象2007年元月至2010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盆腔炎患者500例,年龄在23—50岁,平均年龄31.5岁,病程3—6个月。
临床表现为慢性下腹隐痛,反复发作,子宫附件区压痛。
1.2 诊断标准参照第七版妇产科学,临床症状有下腹部坠胀痛,腰骶困痛,月经期及性生活后加重,肛门坠胀,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宫外孕史或不孕史等。
查体:下腹部压痛,反跳痛。
妇检:阴道充血,见多量浓性分泌物,后穹窿可有触痛(未婚者行肛查),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摇摆痛明显。
宫体增大,饱满,压痛明显,活动度受限。
附件:增粗,增厚或有包块,压痛阳性。
辅助检查:血象白细胞级中性粒细胞增高,B超提示:输卵管增粗,盆腔有积液。
1.3 治疗方法药物:洛美沙星250ml+替硝唑200ml,或生理盐水200ml克林霉素0.6g+替硝唑100ml。
灌注前微加热以减少灌注后腹膜刺激症及胃肠道副反应。
灌注后TDP理疗15—20分钟。
灌注方法,常规消毒后选?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交界为穿刺点,嘱患者排空膀胱后平卧位鼓气,以BD16G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垂直进腹,有落空感后快速拔出针芯,将输液管接至留置导管,向腹块快速灌注上诉抗生素液体,灌注完毕拔除导管,碘酒消毒穿刺点,用纱布覆盖穿刺点,胶布固定8小时后取下纱布即可。
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
结果研究组患者痊愈31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患者痊愈21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13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体征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予临床慢性盆腔炎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护理干预;慢性盆腔炎;生存质量慢性盆腔炎是妇科一种较为常见的多发病,严重时对患者女性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该病长时间可能引起盆腔粘连,甚至导致不孕,并且该病病程较差,容易反复发作,对女性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1]。
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不断增加,分析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据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并且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以直接反应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治疗效果。
本文作者结合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护理干预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0例患者。
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23~38岁,平均年龄(31.5±5.62)岁;病程2~4年,平均病程(3.45±2.12)年。
研究组50例患者年龄21~42岁,平均年龄(32.5±4.51)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4.45±1.82)年。
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疗效刘春竹李乐

替硝唑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在慢性盆腔炎治疗中的疗效刘春竹李乐发布时间:2023-06-14T02:54:21.124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7期作者:刘春竹李乐[导读] 目的:实验并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药物替硝唑、盐酸左氧氟沙星两者联合治疗方案,研究分析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目的:实验并分析慢性盆腔炎患者给予药物替硝唑、盐酸左氧氟沙星两者联合治疗方案,研究分析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近两年内(即2020.01至2021.12)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选取62例随机的分成实验组(n=31)和参照组(n=31),参照组仅采用替硝唑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分析药物治疗的有效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替硝唑和盐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病情改善快。
关键词:替硝唑;盐酸左氧氟沙星;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患者临床症状有月经不规律、白带增多、腰腹坠痛等,慢性盆腔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有可能不孕。
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但患者容易炎症反复发作,导致病程延长。
研究发现,单纯使用某种药物治疗,临床疗效不太理想,为此可采取两组药物联合方案进行治疗[1-2]。
本文则选取了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对药物替硝唑、盐酸左氧氟沙星两者联合治疗方案,研究分析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近两年内(观察时间为2020.01至2021.12)治疗的6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通过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即实验组(n=31)与参照组(n=31),其中前者年龄在24岁至48岁间,平均年龄(34.91±6.42)岁;患者病程为0.3~3.2年,均值是1.63±0.45年;后者(即参照组,n=30)年龄在23岁至48岁间(平均值为34.88±6.57岁),病程时间在0.4年至3.2年(平均值是1.63±0.49年)。